【#綠色環境給付計畫 通過👏】提升農產業競爭力,促進農業永續發展////
📌國發會於昨(29)日召開第90次委員會議審議通過農委會陳報「#綠色環境給付計畫」,本計畫推動期程為111年至114年,總經費437.39億元,主要目標為 #調整農作產業結構,提升國產糧食供應,並維護農地資源及促進友善環境耕作。全案將依決議陳報,建請行政院同意。
📌國發會龔明鑫主委表示,本計畫有助於提升農產業競爭力及促進農業永續發展,未來請農委會綜合考量維持糧食安全、糧價穩定、農民收益與精進政策執行成效等面向,持續滾動調整。
✍️更多資訊請參考本會新聞稿👉https://reurl.cc/jg1XVy
#農委會 #照顧農民 #農業環境基本給付
#稻田轉作具進口替代性作物
#生產環境維護措施 #水資源競用區大區輪作
生產環境維護措施 在 蘇治芬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農民朋友照過來!
明年起,#期作時間自己選!
全台有九成以上的蒜頭都種在雲林,但因為 #蒜頭是特殊期作,前一年就要開始種,生產期約六到七個月,到隔年的3、4月才能收,若接著種植水稻,水稻便要到八月份才能收成,剛好卡在一期作(2/15-6/15)和二期作(7/15-11/15)之間,導致領了天災救助就不能領二期轉作金。但是,蒜農也是為了配合蒜頭種植的時序而已,難道因為這樣,就要被排除在規定的期程外嗎?
八月上旬的天災,所有的農作物都全軍覆沒,因為種蒜頭而延誤種植的一期作水稻,也都泡在水裡、損失慘重,但是申請了天災救助就不能領取二期轉作獎勵金(對地綠色補貼),光是水林鄉遇到這種困境的農民就有595人,田地面積將近200公頃...
治芬今天特地邀請了農糧署專責的糧產組組長來雲林現勘,組長說 #針對去年2期作申報大蒜種植登記有案,今年1期稻作晚收因雨致災者,#仍可申領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及繳售公糧災害稻穀,並 #放寬得申報9到12月間之轉契作,但不得申報生產環境維護措施(即休耕),請農友分享出去!
另外,我之前就提醒農糧署,針對蒜頭的特殊期作,必須再檢討期作的日期限制。組長也說 #明年開始會調整耕作模式,讓農友們自行決定要種植的一期作、二期作各四個月的期間,以解決長久以來蒜農遇到的問題,真是太好了!
ps.爭取 #蒜頭進口關稅提高的公文程序已經通過農委會到財政部,接下來就交由財政部審議,有任何的進度會再向農友們報告。
👇相關報導
✅蒜農一期稻受損 無法兼領轉作綠色補貼?
https://news.st-media.com.tw/news/7128
✅蒜農一期稻作農損不能兼領轉作綠色補貼? 蘇治芬爭取解套
https://reurl.cc/O0Wjd7
✅一期稻災損救助、轉作綠色補貼2擇1? 蘇治芬為農解困
https://udn.com/news/story/122373/5669764
✅爭取轉作補貼 蘇治芬籲農委會因地制宜
http://n.yam.com/Article/20210812997749
生產環境維護措施 在 陳吉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稻作四選三,改善產業環境,提高農民收入】
今天我要來跟大家介紹一個新制度「稻作四選三」。從2021年第一期作開始,每4個期作必須有1期申報種植水稻以外的作物或辦理生產環境維護措施。換句話說,如果農民連續3期種稻,第4期就必須申報種植水稻以外作物或生產環境維護,否則從第4期開始就不能繳交公糧或參加稻作直接給付。不過為了鼓勵農民參加有機、友善、產銷履歷,如果是有這些驗證的農地,就可以連續種稻不受限制。
之所以要推動稻作四選三,是為了讓臺灣農業更能永續發展。適時轉作或生產環境維護,或參加有機、友善、產銷履歷驗證,有助於增加土壤肥力、減少農藥使用,農業環境改善了,農民的生產成本也會降低。另外稻作四選三也有助於稻米產銷平衡,讓市場價格維持在一個合理的水準,保障農民的收入。
我們從今年第一期作開始實施稻作四選三,所以會從2022年第二期作開始,每期往前勾稽3個期作,只要其中任何1期有申報轉作、生產環境維護或停灌紀錄,農民當期就可以照常繳交公糧或參加稻作直接給付。根據我們的試算,稻作四選三實施後,農民的收入不只不會受到影響,還可能因為轉作的收益比稻米好,而增加0.5~5.5萬的收入,農民、環境、產業共創三贏。
生產環境維護措施 在 【公害】污染農地的希望|如何維護農業生產環境? (我們的島 ... 的推薦與評價
位在彰化農田水利會東西二、三圳的鐵山支線和嘉犁支線的灌區的污染農地過去從來沒有檢驗過,這次發現污染的範圍,涵蓋五個里,土壤中的銅、鉻、鎳和鋅 ... ... <看更多>
生產環境維護措施 在 #生產環境維護措施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explore #生產環境維護措施at Facebook. ... 年至114年,總經費437.39億元,主要目標為#調整農作產業結構,提升國產糧食供應,並維護農地資源及促進友善環境耕作。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