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道德經》Ep1:如果是老子,他會怎麼看待「政治不正確」?】
自己解讀《道德經》是一個訓練深度的方法,在於老子這部作品字數少,涵義卻深邃,使得每個學者翻譯都不太一樣,不只難讀,還很容易懷疑自己的理解方向。
幸好見到後世各書己見,不差我一人在書,以下就當作個人心得分享。
-
今天我分析的是《道德經》第 51 章,先提到「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而後老子會用「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來形容一個人最理想的「德」是什麼。
尊道與貴德,這邊就必須提到老子的「道」跟「德」是分開的,講的跟品性好壞完全無關。
道,指的是存在本身;至於德,則是講述如何透過一些方法去肯定這個存在,肯定這個道。
因此,尊道,講的是「尊重存在」;貴德,則是「肯定奠定存在的過程」。
—
拿我自己來舉例,我,本名高瑞希,我就是「道」,因為我已經被生到這個世界上了,我有肉體跟知覺,別人看得見我,我這個人就是扎實存在地球上的現代智人。
至於「德」是什麼?
就是我從小到大跟家人、同學、老師,再到歷任男友的磨合後形成的三觀,又或是國家局勢如何影響經濟環境,環環相扣再如何影響我選擇事業的取向等等。
各種「外在促使內在往前」的因素,慢慢形成我的思考模式和價值觀,這個就是「德」。
啊,我不曉得有沒有人聽懂。
-
反正繼續說下去,若用老子的核心觀點-道法自然、順應自然來延續,我認為他跟沙特的存在主義有一點像,皆有肯定「人的個體性」,以及相信每個人的成長環境、遇到的人事物,都有可能讓他們產生不同的思考脈絡,繼而形成他們獨特的模樣。
只不過,這些人形成的價值觀,扭曲也好,正向也罷,其實都會在不知不覺間影響或扭轉自己的人生。
可能連他們事後回想都搞不清楚:嗯?我怎麼會把人生過成這樣?
老子想說的是,你會造成這樣的果,有九成的因都出在自己身上,出在你看待外界事物的方式,是你的「德」把你變成這樣。
-
肯定人類的存在,是老子和沙特都有的思想。
不過老子學問是有上升到萬物跟宇宙觀,而沙特就是專注在講人類本身的存在價值,以及強調上帝已死這件事。
這不怪沙特,戰後的哲學思想都有這個狀況。
畢竟戰爭剛打完,人民明顯感受到自己再怎麼努力跟善良,可為什麼家人還是戰死?為什麼依然窮困潦倒?為什麼貪官污吏還是可以待在辦公室過爽爽?接著,他們就會開始質疑神的存在。
我的想法是:我們可以對神保持懷疑,但信仰本身是需要存在的,甚至,我們也要尊重信仰神祇的人,因為那是他們的信仰,有救到他們最重要。
話說我也是相信神明的存在,也相信我就是我自己的神,因為我的確有心想事成的能力,有時常覺得自己滿矛盾的。
-
扯遠了,回到老子在意的,什麼叫做「玄德」?意即最美好跟神奇的德。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德,每個人的德形成他們的獨特,從而改變他們的人生,那麼,老子自己嚮往的德是什麼?
他說,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我生下它,但我不會存在擁有它的心與行為;我去做一件事,但我不會去想著要用這件事得到些什麼;我讓它自由生長,但我不會想去主宰跟控制它些什麼。
發現了嗎?老子是最早的心靈雞湯,它講的是尊重,但是尊重到底是什麼?
容我就從最敏感的「政治正確」開始說吧。
社群媒體普及,網路出現一堆真假難辨的消息,尤其疫情期間,政治立場不同的人吵來吵去,都說現在是民主社會,我尊重你發言的權利,但你也要擁有我跑來跟你吵架留言的風度。
這都不是符合老子的「尊重」,我認為老子最想講的就是:你一輩子,永遠,都別想著要去改變別人的思想跟行為。
—
是啦,你是可以用輿論獨裁跟取消文化控制,讓政治不正確的人在「表面上」消失,但你不得不承認,會抱持著歧視的人,他就是會一直歧視。
要真正推行思想與政策的大變革,往往需要漫長時間,種族歧視從百年前就有,哪怕前人負重前行、做出各種令人動容的改革,但一路努力到現在,我們不得不承認:是有進步,但歧視依然存在。
正因秉持「順應自然」的核心,所以老子絕對不是要你「不能做」,你當然可以發聲,當然可以捍衛,如果是老子,他會告訴你:你想做的話,你一定要去。
這才會有老子原本想勸退孔子不要想著拯救百姓,可是當孔子執意要去做,老子隨他去了,事後對孔子寄予最高評價:「這個人在做一件明明不可能做到,但又很偉大的事情。」
只是老子同時想提醒,我們必須要知道自己所能改變的很有限,我們必須認清這件事,否則內心會一直感到憤怒、不會快樂,反而失去你一開始從事這件事的初衷,這就是「為而不恃」的意義。
-
如果老子遇到和自己思想不同的人他會怎麼樣?我大膽猜想,抱著順其自然與長而不宰的想法,老子應該會說:
「呵呵,隨便你。」
這是一種基努李維式的一加一等於五,通通以你為主的概念。
反正,你的思想跟行為,終將影響你命運。
恩,這句確實有恐嚇的味道,怎麼樣?
雖然我知道老子肯定很豁達、不會亂嚇別人,他必然認為你爽就好。
可是若當你去做一件事,結果反倒搞得連你自己都覺得人生不開心,欸,何必啊?真的別把自己看偉大了,盡力就好。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健身芭比小芝芝兒,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老子道德經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萬物作焉而不辭,這句因為漏背,所以不小心沒寫到 = =...
生而不有 在 遠見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老子的「天之道」】
老子說,對一個物件而言,端持著使之盈滿,不如作罷的好;物是如此,人也同樣。
你固然應隨萬物興起而動,更應隨天道無為而止,不多造作,不多興事,並「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躊躇四顧,驕傲自滿,必會招來禍殃。
📸遠見IG分享好照片:http://bit.ly/2HvEoJk
👉掌握新知!加入遠見LINE好友:https://bit.ly/2xL03L4
🔔訂閱遠見雜誌YouTube,記得開啟小鈴鐺!http://bit.ly/2FcCknT
📰追蹤遠見Google news,給你最新資訊:https://bit.ly/3cOC6l5
生而不有 在 鏡好聽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老子辛說 】EP35愛國治民,能無為乎?
🌳在本集節目中,辛意雲老師先是聚焦在人們身心的修養。接著則將重點擺在老子成書的年代,看看當時的政治局勢與制度,是如何使戰國時代出現愛國的觀點與表現。
📮現在就來收聽:E35|https://pse.is/3amptr
👉 每週一、三、五上線最新集數
👉 每單集限時 14 天收聽
👉 鏡好聽專屬官網/APP同步上線
👉 完整收藏《老子辛說》有聲書:https://mirrorvoice.pse.is/39nwqr
👉 於「IC之音竹科廣播」的結帳頁面輸入折扣碼「mirror」,即可享有現折 100 元的優惠。不限金額、不限品項。
【本節目由 IC 之音竹科廣播授權播出】
生而不有 在 健身芭比小芝芝兒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老子道德經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萬物作焉而不辭,這句因為漏背,所以不小心沒寫到 = =
生而不有 在 健身芭比小芝芝兒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小熊熊讀經 老子觀徼章第二
第 一 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第 二 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