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生長曲線:青春期結束前都要注意的事
孩子五歲過後,您多久沒幫他注意生長曲線了呢?
😅😅😅
通常大家對「高」的孩子都很開心,覺得「都沒問題」
只會介意比較「矮小」的孩子
但,實際情況有時候很殘忍.......
過去的經驗中,有遇過一個五歲的小女生,身高很明顯的鶴立雞群。仔細詢問一下,發現他是最近快速生長。家長還很開心,覺得「把孩子養得很好」
但是把生長曲線翻出來,發現不是這麼一回事。
太奇怪了。孩子的生長曲線是「最近」一直往上衝,而且衝得很快。他並不是一直這麼高。
在堅持之下,轉診去查原因。結果:腦袋的部分出了一些狀況。
(保護個資,細節不適合再多說)。
我只記得父母的心情,瞬間從天堂掉到地獄........。
====================
當然,上述的例子是非常罕見的
比較常見的快速長高原因還是「性早熟」
現在可能因為營養過剩,兒童肥胖率逐年上升。這也影響到孩子的提早發育。太早進入青春期,會導致生長板提前閉合。贏在前頭,結果最終的成人身高卻是偏矮的。得不償失。
以前遇過一些孩子,身高在班上排前幾名,一直非常有「自信」
但去檢查,才被醫師告知,他已經進入青春期,生長板剩下沒幾年就要關閉了........。最終成人身高可能會大大不如他的預期。
反倒是有些小時候比較矮小的孩子,他是因為「體質性生長遲滯」。結果最後很高。我有個同學進高中時不到 160 公分,但畢業時已經 180 超過了,而且據說大學後還有繼續長高。
====================
那該怎麼幫孩子注意?跟大家分享一些注意事項
1. 孩子的手冊中都有生長曲線,有在畫嗎?上次注意是什麼時候?
2. 七歲以上的,我會提供大家兒科醫學會的標準,供大家參考
3. 每次量身高體重,都注意孩子的「百分位」。像我一直都有注意兩個孩子身高體重BMI等百分位。從兩歲起都一直很穩定在屬於他們的區間(每條線之間,叫一個區間)
孩子身高體重BMI的曲線,最好都保持在他自己的區間內
(兩歲以後的比較值得參考)
4. 如果孩子的曲線跨越了兩個區間,例如:從 3-15th% 跑到 50-85th% 這個區間,這個就有問題。反之亦然。
請「務必就醫」
5. 太高、太矮、太瘦、太胖。都請就醫~~~。對,「太高」也要
6. 不要過胖、不要過胖、不要過胖。想要長得高,最好不要過胖。過胖會增加性早熟的風險,降低成年期最終身高(這樣孩子會比較有動力去控制嘛?)得不償失
更不用講,這幾年 20 歲以下的糖尿病,大幅上升的問題.......
===================
就我的臨床經驗中,問大班以上的孩子生長曲線,真的是沒幾個有在記錄的。強力推薦大家,務必幫孩子做好記錄。
良好的紀錄,是找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喔!
附上兒科醫學會使用的身高、體重、BMI版本。供大家參考!
https://bit.ly/twgrowth1
然後。太瘦的孩子,要想辦法拉到中間值
太重的孩子,也一樣。千萬不要過胖~~~~
(這不容易,但很重要~~~大家一起努力!)
生長板提前閉合 在 大醫院小故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提醒爸爸媽媽們,千萬要好說歹說讓孩子早點睡、睡飽些,迷你的小編可是血淋淋的例子啊😭😢😭😢
#再也沒機會長高了
#難過
📏生長小撇步💉
暑假終於過完了,
不知道這個假期家裏的寶貝又長高多少呢?
可能因為暑假快結束的關係(吧!?),
最近評估生長的小朋友真的滿多的,
但同時也常常碰到家長提出這樣的問題:
「我想了解一下他/她開始進入 #成長黃金期 了沒,
想要幫他/她 #補一下。」
在這邊要特別提醒一下爸爸媽媽們,
現在很多孩子由於 #含糖飲料、#點心 吃太多,
再加上晚睡,運動量不夠,
常常會有營養過剩而導致 #骨齡超前 ,
甚至 #生長板提前閉合 的狀況。
最近門診就有幾位小妹妹四、五年級左右就來初經,
經骨齡檢查也確認生長的空間已經所剩不多。
之前提過,長高的過程其實就像 #跑馬拉松,
從小就應該培養幫助長高的 #良好生活習慣:
#均衡的飲食🥛 (⬅尤其是 #鮮奶!!)
#適量的運動⛹
#充足的睡眠🛏
而不是想等到甚麼成長黃金期才補東補西。
如果等到所謂 #生長黃金期 才想要開始調整,
就像跑馬拉松都快到終點了,
才想要做點甚麼,臨時抱佛腳,很多時候都來不及了。
趁著開學前的小小空檔,
再次提醒各位家長能夠幫助長高的 #成長三原則,
一定要從小就開始培養!
--
原則一:#均衡飲食 以及 #每天兩份鮮乳
6-12歲孩童每日鈣質攝取量為800到1000毫克,為兩份鮮乳的量。一份鮮乳約240ml,鮮乳每一百毫升含鈣100毫克,若能每天攝取份鮮乳加上均衡飲食,很容易就能獲得每日生長所需的蛋白質以及鈣質。
原則二:#每日運動至少30到60分鐘,每周運動5-7次
每天都應至少達到中度身體活動60分鐘(1小時)以上,可選擇打球、游泳、跳繩、騎腳踏車等,並適度日曬20分鐘
原則三:#早睡且睡足9到12小時
生長激素在人體睡覺時分泌,一般在晚上10時至凌晨2時為分泌的高峰期,而兒童建議連續睡眠量為9-12小時。
--
#再忙 #也要幫小孩準備兩杯鮮奶
生長板提前閉合 在 兒童內分泌陳奕成醫師的樂高園地- 生長小撇步 暑假終於過完了 的推薦與評價
在這邊要特別提醒一下爸爸媽媽們, 現在很多孩子由於#含糖飲料、#點心吃太多, 再加上晚睡,運動量不夠, 常常會有營養過剩而導致#骨齡超前, 甚至#生長板提前閉合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