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力量新北黨部新聞稿】
-
讓陽光照進議會,時代力量籲新北市議會公開議員財產、助理名單及助理費明細。
-
近年來新北市議員詐領助理費、配合款等貪污事件頻傳,不僅重創民眾對新北市議會的信任,也使得清廉認真的議員形象蒙塵。為遏止類似事件,時代力量新北黨部今天(30日)在新北市議會召開記者會,副執行長 彭盛韶、新莊區主任 吳香君 與時代力量智庫執行長 李兆立共同呼籲新北市議會,應於本會期制定公開議員財產、公費助理名單及助理補助款明細的內部規定,現場並遞交請願書予新北市議會。君與時代力量智庫執行長李兆立共同呼籲新北市議會,應於本會期制定公開議員財產、公費助理名單及助理補助款明細的內部規定,現場並遞交請願書予新北市議會。
-
李兆立指出,在現任的 66 位議員當中,有 9 位涉嫌貪污,等於每 7 個新北市議員就有 1 位涉貪,其中過半是詐領助理費,貪污金額從數百萬到上千萬不等,讓本來應該是為人民監督政府的市議員,變成迫切需要被監督的對象。
-
彭盛韶表示,在現行制度下,我們難以瞭解個別議員從政後的財產是否有不正常的增加,雖然現行規定議員的財產需要申報,但不需要跟總統、立委一樣上網公開,民眾只能到監察院逐筆申請調閱,並在指定時間內查閱,這個不合理的規定讓許多不守法的議員逃過民意的檢視,直到事態嚴重被檢調查獲才一次爆發。
-
彭盛韶進一步說,原本《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規定縣市議員的財產申報須上網公告,相關規定卻在2007年修法時被黨團協商刪除,時代力量今年初已提出修正草案,明訂議員的財產申報應定期上網公告,他呼籲新北市議會在修法通過前就先制定內規,自主將議員向監察院申報的財產明細公開在議會網站,向新北市民證明大多數議員是經得起檢視的。
-
吳香君認為,過去許多詐領案件,犯罪人常以親戚好友擔任人頭請款,實際上根本沒有從事助理工作,甚至本身有其他正職工作,但因為助理名單沒有公開,讓不法議員有上下其手的空間,被請託掛名的人頭也會產生「反正沒人知道」的僥倖心態。
-
吳香君指出,公開議員公費助理明細在日本、美國都是行之有年的制度,以日本為例,德島縣國會議員福山守曾被媒體發現,其助理同時是當地企業的老闆,遭質疑違法兼職且利用助理身份影響當地政府的企業補助政策,從這個報導可以看出來,公開助理名單有助於民眾發現議員聘用的助理是否正當,而公開薪資級距則可以檢視有沒有浮報薪資,因此他呼籲新北市議會參考國外規定,在這個會期結束前通過內規,將公費助理的姓名、職務和對應的薪資級距都刊登在網站上,挽救民眾對新北市議會的信任。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迸裂土地而出的力量:走過二十年,十二個九二一災後堅持至今的故事」介紹 訪問作者:謝志誠 內容簡介: 堅持不懈的韌性,跨過國界的圍籬、縣市的疆界,凝聚了全國人民的「本心」。 九二一大地震雖然帶給人們難以抹滅的傷痛記憶,但臺灣社會將這份傷痛轉換為社會支持的力...
「生 策 會 副執行長」的推薦目錄:
- 關於生 策 會 副執行長 在 時代力量新北黨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生 策 會 副執行長 在 陳歐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生 策 會 副執行長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生 策 會 副執行長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生 策 會 副執行長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生 策 會 副執行長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生 策 會 副執行長 在 【創源生技| 蔡政憲執行長】從精準醫療到精準健康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生 策 會 副執行長 在 CMU SPARK - 「生策會執行長吳明發表示,中國、美國和印度 ... 的評價
生 策 會 副執行長 在 陳歐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邁向國家正常化修憲論壇-「賦權於民:基本人權的探討」
今天上午和 陳亭妃 、 林昶佐 Freddy Lim 、 黃秀芳 委員,以及國家文藝獎得主 李敏勇 詩人、輔仁大學法律學系 姚孟昌助理教授、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 施正鋒教授、臺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理事長 劉俊裕 教授、台灣制憲基金會 宋承恩 副執行長共同主持第二場修憲論壇。
本場次論壇的主題包含 #國際人權公約基本權 和 #文化權,涉及到每一個人的日常,台灣現在引以為傲也聞名於世的民主、自由生活方式,也是根基於此,在修憲的討論中必定不能忽視。那麼,現行的憲法架構又有什麼不夠完善的地方,需要怎樣的修正才能更符合台灣的現狀和需求?我提出概略的想法,希望大家也踴躍討論,一起為修憲大事深耕公共討論。
台灣最近非常積極爭取參與聯合國事務,包含外交部長吳釗燮與各駐外代表也多有投書,表達台灣參與聯合國如何能有貢獻、能體現聯合國的宗旨。因為1945年聯合國設立之初中華民國也參與討論了普世的人權規範,同一個年代產生的我國憲法其實也具有這樣的國際性。民主化之後,我們也一直重視法律對人權的保障有與國際接軌,因此我們有《兩公約施行法》把《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視為國內法。
但是何以我們的憲法缺乏積極的人權清單,而是以國家與人民間的權利義務,比較消極地羅列?又為何,我們經歷過「穿著衣服改衣服」的7次修憲,都沒有一次增補人權清單?更進一步,多元文化是台灣民主自由生活方式的直接產物,保障人民接觸文化、發揚文化的權利,是確立台灣定位的基石之一。我認為基本權與文化權在憲法中能夠確認地位,是民主化工程的關鍵最後一哩路,希望有更多討論能夠加入,一起打造讓台灣民主永續的憲政架構。
生 策 會 副執行長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撐未來❗️
未來城市,雲林不缺席👌🏻
直奔2030 新世界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17項地球🌍呼吸行動
2015年全球啟動
有193個國家同意
致力在2030年之前達成
消除貧窮、減緩氣候變遷
及促進性別平權等17項目標
台灣也有標竿城市陸續推動👍🏻
趕上世界大城市的腳步
而我們雲林也於今年5月3日
擬定以「幸福雲林,永續上場」
作為本縣SDGs推動願景👏🏻
透過落實 #健康友善 #共容共榮
#智慧創生 #低碳永續 #整合創新
#服務效率 六大核心價值
讓民眾能感受到幸福
也讓雲林邁向「幸福永續」城鄉
以「#永續農業」、「#大健康產業」
及「#綠色典範經濟發展」
作為本縣推動SDGs三大施政亮點
在6月8日成立
#雲林縣永續發展推動委員會
跨域協力推動也落實SDGs目標🤙🏻
並分別召開10次願景工作坊
包括#氣候行動及環境保護
#產業發展及青年扶植
#城鄉建設與發展
#優質教育
#社會福利與醫療照護
#社會公平與安全
#永續農業 #文化保存及永續觀光
#夥伴關係 #循環經濟
邀請專家學者及各局處檢視確認👀
將491個計畫納入報告
也根據自願評估報告
Voluntary Local Review, VLR
提出未來發展建義
將目標落實成可執行細節
可要持續透過教育訓練提升⬆️
讓同仁了解SDGs的概念
並嘗試將業務對應到SDGs
建立組織文化與共識
地方差異大政策難一體適用
為了避免SDGs淪為數字遊戲❌
未來縣府更將汲取標竿經驗
以及可應用的政策工具與機制
找出適合在地城鄉合的發展指標⚠️
落實在地方行政治理上✨
#雲林縣官學醫合作聯繫平台
#SDGs 夥伴關係推動與地方自願檢視(VLR)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游信和副校長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中心康世昊主任
#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林子倫副執行長
生 策 會 副執行長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迸裂土地而出的力量:走過二十年,十二個九二一災後堅持至今的故事」介紹
訪問作者:謝志誠
內容簡介:
堅持不懈的韌性,跨過國界的圍籬、縣市的疆界,凝聚了全國人民的「本心」。
九二一大地震雖然帶給人們難以抹滅的傷痛記憶,但臺灣社會將這份傷痛轉換為社會支持的力量,無論是農村振興,人際關係與資源的流動,都帶來了不同的啟發並促成政策的制定。
隨著世界的流變,我們也要往前邁進,用遼闊的視野,
流轉在人與人間的正面力量,在尋求安身立命的同時,進一步凝聚共好的社會。
記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地震後的重建與新生故事
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蔚藍文化 合作出版
․他們在Gaga指引下協力前進——林建治與黃盈豪
․只想讓學生們多幾箱共讀的好書,一封email產生閱讀的蝴蝶效應——陳一誠
․用空手道讓震災區孩子走出傷痛,更在世界發光發熱——黃泰吉與廖德蘭
․埔里鎮唯一的村長——陳芳姿
․從鏟子到鍋子,長照二十年——廖振益
․走在長照二.〇前面的機車行黑手——邱慶禧
․清圳引水水長流——廖學堂
․為愛多走一哩路——馬麗芬
․卯上主流媒體與文化的行動者——馮小非
․從青蛙的社區經驗到蝴蝶的社群營造——廖嘉展與顏新珠
․讓太平藍登上世界舞臺——葉晉玉
․地方創生先驅者,博士回鄉推生物科技——賴敏男
這十二個故事所累積的經驗,不僅是臺灣的資產,過程中,他們面對災難與困境所展現的「信心」,立基於「社會信任」的互助精神,「堅持不懈」的毅力,則正是當前臺灣社會最需要的三要素:信心、信任與堅持。
作者介紹:謝志誠
財團法人豐年社董事長
前財團法人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執行長
前台南縣學甲人,1957出生。2013年從臺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系退休。長期投入與關心台灣環境保護議題,2006年6月和前台南縣長蘇煥智合著「黑面琵鷺的鄉愁(續篇)」,紀錄投入長達十餘年「反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運動;2011年和台灣大學何明修教授合著「八輕遊台灣-國光石化的故事」,紀實報導糾纏臺灣二十幾年的八輕(國光石化)周遊臺灣的始末,以及臺灣近二十餘年來的石化工業發展來龍去脈,臺灣社會、地方發展與環保意識的轉變;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後,於1999至2000年間,擔任全國民間災後重建聯盟副執行長,2000年6月起擔任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執行長,至2008年7月基金會解散,仍固守崗位至2009年11月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公告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清算終結登記止。
作者介紹:陳鳳麗
自由時報記者
出生地是台北市,在新北市板橋區成長。世新廣電科畢業,一直以為會靠聲音討生活,沒想到後來成了文字工作者。在南投縣採訪二十多年,習慣在人群中當觀察者,工作需要理性、客觀,卻又常忍不住跟著採訪對象哭與笑。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v1ZARlrgRA/hqdefault.jpg)
生 策 會 副執行長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青春,壯遊!:翻轉人生的夏日小旅行」新書介紹
專訪: 史琬晴(中正大學財經法律系)
劉錦宜(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內容簡介:
啟發人生的夏日探索旅程
.在雲霧繚繞的秀逸山間,都會男孩陳克威展開許多命中的第一次:一個都市聳第一次到部落、第一次在四處果園農地的環境生活、拍第一支紀錄片、第一次得紀錄片獎、第一次發現自己可以拍紀錄片。
.抱著預設立場,盧業冠從屏東市區到了霧台,再往上抵達峻嶺傾斜、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佳暮。然而,進了部落不久,深受震撼,跟他們預想完全兩碼子事!
.課業名列前茅的王晴瑩在台南女中三年級選志願之際,立定讀醫方向後,她著手閱讀各種關於從醫的種種相關書籍,讀到徐超斌醫師撰寫的《守護4141個心跳》,如一道閃電擊中了她的心。
.改作無農藥種果樹,等待土壤變健康,要熬過前幾年幾無收成。他卻肯花整整六年的時間等待。縱使過了數年,李佳芸仍未忘記農夫昌輝說的,那片土地,是他的家,更是家族的根源,安身立命的所在,必須要好好的守護這塊地。
一個夏天的時間可以做什麼?想和更多的人一起互動學習,可以報名夏令營;想要實踐自己所學的專長,可能就要參加實習計畫;想要認識不同的世界,或許就安排一趟旅行吧!但如果貪心一點,想在14天內擁有前面說的全部收穫呢?
只有走進踏實又溫暖的土地,可以給你所有想要的!
本書訪談12位過去九年間參與蹲點的青年,訪談蹲點的經驗對他們後來參與社會、關懷土地的行動與思維帶來哪些改變與影響。從過去(蹲點紀錄)、現在(目前所從事的事物、參與的行動)、未來(對土地的願景、嚮往),勾勒出蹲點行動在年輕世代創造的新價值。
關於【蹲點‧台灣】
中華電信基金會於2009年起推動「蹲點‧台灣」計畫,讓青年有機會走出舒適圈與土地連結,實踐所學為土地付出,從中也體驗到「教室外的課程」。同時,透過青年資源的導入,為社區帶來多元的服務,包括活動記錄、藝術彩繪、英文教學、電腦課程、皮影戲、數位行銷、靜態及動態影像創作、樂器教學、樂團指導、身體律動、社區環境美化、社區事務協助等,從多面向協助社區成長,為偏鄉社區帶來了新的刺激和啟發,為社區居民帶來新的視野和想像,也與外界世界接軌,以實際行動縮短城鄉落差。
「蹲點‧台灣」從開辦以來,至今已有全台40多校80多科系超過500位學生參與,每一年,青年們用擅長的文字與影像記錄能力,和熟悉的數位3C設備,從在地觀點為社區發聲,平衡城鄉認知。同時向社會大眾、青年學子提倡運用一己之力回饋社會、用影像留下台灣珍貴文化與真摯人情之蹲點精神,也為自己的人生視野開拓更溫暖的角度。
作者簡介:
古碧玲
現任《上下游》副刊總編輯、臺灣全民食物銀行理事長,並展開食物農業、土地議題、弱勢關懷題材的書寫。
曾任職於多家媒體與NGO。
高世威
中華電信基金會 副執行長
張嘉芳
中華電信基金會 經理
林佳儀
「蹲點‧臺灣」專案負責人
策畫簡介:中華電信基金會
中華電信基金會成立於2006年2月,從實踐企業社會責任出發,透過長期耕耘將我們的核心理念落實到社區及部落、城市邊陲、資源相對缺乏的地區,以基金會做為資源連結的平台,將所有「善」的事物加以重整編排,分享至有需求的據點,成為支持在地勇往直前的力量。身世》、《異質的存在》、《天藏機鋒─雨花石》、《文學帶路遊舊城》等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OxBC8yGFws/hqdefault.jpg)
生 策 會 副執行長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青春,壯遊!:翻轉人生的夏日小旅行」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古碧玲 主編、黃柏勳 同學
內容簡介:
啟發人生的夏日探索旅程
.在雲霧繚繞的秀逸山間,都會男孩陳克威展開許多命中的第一次:一個都市聳第一次到部落、第一次在四處果園農地的環境生活、拍第一支紀錄片、第一次得紀錄片獎、第一次發現自己可以拍紀錄片。
.抱著預設立場,盧業冠從屏東市區到了霧台,再往上抵達峻嶺傾斜、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佳暮。然而,進了部落不久,深受震撼,跟他們預想完全兩碼子事!
.課業名列前茅的王晴瑩在台南女中三年級選志願之際,立定讀醫方向後,她著手閱讀各種關於從醫的種種相關書籍,讀到徐超斌醫師撰寫的《守護4141個心跳》,如一道閃電擊中了她的心。
.改作無農藥種果樹,等待土壤變健康,要熬過前幾年幾無收成。他卻肯花整整六年的時間等待。縱使過了數年,李佳芸仍未忘記農夫昌輝說的,那片土地,是他的家,更是家族的根源,安身立命的所在,必須要好好的守護這塊地。
一個夏天的時間可以做什麼?想和更多的人一起互動學習,可以報名夏令營;想要實踐自己所學的專長,可能就要參加實習計畫;想要認識不同的世界,或許就安排一趟旅行吧!但如果貪心一點,想在14天內擁有前面說的全部收穫呢?
只有走進踏實又溫暖的土地,可以給你所有想要的!
本書訪談12位過去九年間參與蹲點的青年,訪談蹲點的經驗對他們後來參與社會、關懷土地的行動與思維帶來哪些改變與影響。從過去(蹲點紀錄)、現在(目前所從事的事物、參與的行動)、未來(對土地的願景、嚮往),勾勒出蹲點行動在年輕世代創造的新價值。
關於【蹲點‧台灣】
中華電信基金會於2009年起推動「蹲點‧台灣」計畫,讓青年有機會走出舒適圈與土地連結,實踐所學為土地付出,從中也體驗到「教室外的課程」。同時,透過青年資源的導入,為社區帶來多元的服務,包括活動記錄、藝術彩繪、英文教學、電腦課程、皮影戲、數位行銷、靜態及動態影像創作、樂器教學、樂團指導、身體律動、社區環境美化、社區事務協助等,從多面向協助社區成長,為偏鄉社區帶來了新的刺激和啟發,為社區居民帶來新的視野和想像,也與外界世界接軌,以實際行動縮短城鄉落差。
「蹲點‧台灣」從開辦以來,至今已有全台40多校80多科系超過500位學生參與,每一年,青年們用擅長的文字與影像記錄能力,和熟悉的數位3C設備,從在地觀點為社區發聲,平衡城鄉認知。同時向社會大眾、青年學子提倡運用一己之力回饋社會、用影像留下台灣珍貴文化與真摯人情之蹲點精神,也為自己的人生視野開拓更溫暖的角度。
作者簡介:
古碧玲
現任《上下游》副刊總編輯、臺灣全民食物銀行理事長,並展開食物農業、土地議題、弱勢關懷題材的書寫。
曾任職於多家媒體與NGO。
高世威
中華電信基金會 副執行長
張嘉芳
中華電信基金會 經理
林佳儀
「蹲點‧臺灣」專案負責人
策畫簡介:中華電信基金會
中華電信基金會成立於2006年2月,從實踐企業社會責任出發,透過長期耕耘將我們的核心理念落實到社區及部落、城市邊陲、資源相對缺乏的地區,以基金會做為資源連結的平台,將所有「善」的事物加以重整編排,分享至有需求的據點,成為支持在地勇往直前的力量。身世》、《異質的存在》、《天藏機鋒─雨花石》、《文學帶路遊舊城》等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h5vYj9nsPI/hqdefault.jpg)
生 策 會 副執行長 在 CMU SPARK - 「生策會執行長吳明發表示,中國、美國和印度 ... 的推薦與評價
生策會執行長 吳明發表示,中國、美國和印度一定是未來生醫產業最主流的三大市場,產業界如果能打進去,就有機會成為跨國集團,生策會近期已積極號召國內生醫業界, ... ... <看更多>
生 策 會 副執行長 在 【創源生技| 蔡政憲執行長】從精準醫療到精準健康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參加辦法:https://pse.is/3ruc8m主辦單位: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生策 中心. ... 【創源 生 技| 蔡政憲 執行長 】從精準醫療到精準健康. 生策會 I.B.M.I.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