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 1894年的今天(9月17日),清朝北洋艦隊與日本海軍在黃海大東溝海面上,展開了中日甲午戰爭中最爲壯烈的一戰。北洋艦隊將領鄧世昌率“致遠”艦等拼死抗敵,並以受傷之艦撞向敵主力艦“吉野”號,全艦官兵250餘人全部殉國;林永升帶領官兵,在日艦的環攻中激戰,頭部中彈而亡……無數愛國英雄英勇就義;此次戰役成爲甲午戰爭極爲慘烈的戰事。勿忘國殤,吾輩自強!
新的一天從《圖說》開始,每天早上8:00,不見不散!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亞次圓 _ Ylia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第一場近代軍艦的大型對峙,北洋艦隊VS聯合艦隊 為什麼雙方的勝敗似乎顯著易見呢? 不了解雙方船艦配置? ►第二集傳送門◄:https://youtu.be/CuYjnWtqxic ►亞次圓之門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yv.dimension/ ►bilibi...
「甲午戰爭北洋艦隊」的推薦目錄:
甲午戰爭北洋艦隊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支統領南台灣並打敗所有來襲國際武裝船隊的太陽之子王國,卻因為牡丹社事件的衝突引來日本征討之戰,事後更埋下了日本要拿下台灣的引線。
沒人可以料想到,日清甲午戰爭日本殲滅大清帝國北洋艦隊後,要求清國割讓台灣。清帝國竟把非其領地,自古隸屬於台灣原住民族的半壁江山,也一同割讓給日本。
隨後引來日本現代化大軍登台,害得島民在誓死守護領土、接續不斷的聖戰中死傷無數。因而讓族人們在自責中,逐漸喪失了往昔尊貴的民族自信。
三年前與原民文化基金會的朋友討論牡丹社大河劇的拍攝工作,為數不多的預算,要重現當年的故事,要怎麼拍,以及影片的核心應該彰顯的重點究竟是什麼?
應該是以原民傳統領域視角,重新詮釋當時族人的作為並沒有錯,只是族群文化的差異引發衝突。加上先前西方國家戰役之後簽署的合約,西方人並沒有履行的積惡,導致爆發牡丹社事件,以及後續的一連串大時代的衝突。影片得重現史實的文化背景,族人的勇猛與信念,讓全島國民瞭解這些歷史重大事件,其文化衝突的實際樣貌。藉此找回這支偉大王國族人們的民族自信,進而找回台灣所有族人們的民族自信。
這應該是這部大河劇所要呈現最重要的核心精神所在。這是當時小編所給予的意見。
【摘錄】大龜文並非鬆散的部落聯盟,而是一個有組織與規模的酋邦式實體政權,其社會秩序以眾多部落氏族或家系所構成,為一個貴族社會,酋邦最強盛時期曾統治二十三個盟部以及數個漢人村落,其存在時代橫跨史前、荷治、鄭氏、清治以及日治。
大龜文社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位居整個大龜文王國內文社群的心臟地帶,在地勢上,有高山叢林及河川作為屏障。在整體社群分布結構上,有許多外圍的衛星部落作為護衛。主宰本社群兩大頭目是Cholon頭目家系及Lobaniyau頭目家系,彼此在合作、競爭與衝突的關係下,漸漸因為調適而增強了因應社會變遷的能力,使得整個王國的生命力在一段時期裡非常強韌,影響力不容忽視。
荷蘭據台時期就存在的探金路線,俗稱阿塱衛越嶺古道,從西海岸的南勢湖,向東經由內獅頭社到內文社,再向東進入麻里巴社地界,經由中麻里巴社到內麻里巴社,越過中央山脈主脊,一直到位於東部阿塱衛溪源頭的數位底藏際,可一窺長達數百年前即為排灣族群政治中心的大龜文社或內文社。
西元十七世紀,台灣進入荷治時期,大龜文自此開始出現在歷史資料中。此時,瑯嶠諸村是南排灣一帶的統稱,其中包括大龜文以及斯卡羅族的「瑯嶠君主」。在荷治時期前期,大龜文社與東印度公司關係友善,大員當局對其也相當禮遇,南路地方會議中所使用的排灣族話,被荷蘭人稱為大龜文語。
大龜文王國在歷史上與美、荷、清、日等國打了無數次的勝仗,其中包括一八七四年牡丹對日抗戰事件,接踵而來的內獅頭戰役、南蕃事件風雲再起,這一切都是大龜文王國誓死守護國土的國際戰爭,面臨異國列強的侵略,族人不分女老幼,皆慷慨激昂的加入聖戰。
祖先不畏強權、犧牲奮鬥的團結與精神,激烈的戰況震驚國際視聽,致使國際組織改變對少數民族人權的觀念與態度,數響所及,國際人權組織開始注重少數民族傳統的自然主權與地位,呼籲重視原住民族的所有權、狩獵權、捕魚、採集的權利及自我規律的權利。這些權利的根源在原住民族的社會中,在憑藉持續信條的主權認定之後應予持續存在,這就是大龜文王國在台灣史上所創造出來的輝煌戰果。
為了讓內文社群的後代能夠重新找回過去大龜文王國的精神,並且重新提振內文社後人的自信心與歷史傳承感,散居在各地的排灣族人重塑一段重要的歷史記憶,並且也希望能夠還原排灣族大龜文王國的歷史地位。
甲午戰爭北洋艦隊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甲午戰爭的開端
1
昨天是7月25日。
1894年7月25日,朝鮮豐島發生中日海戰。
這,就是甲午戰爭的序曲。
2
日本向外侵略,目標設定,首先就是韓國與中國。
日本首相山縣有朋,在1890年的國會演說中,公然説朝鮮、中國東北和台灣,是日本的“利益線”,與日本國家安全密切相關。
又説,保衛利益線,是日本“國家自衛之道”。
3
把他國領土當成自己的自衛之道,顯示了日本建立的,是以侵略為立國之本的思維。
前不久,日本各大政要軍方,又開始說台灣攸跟台海攸關日本國家安全了。
這不由得讓我心頭咯登一聲。
又開始了。
事隔130年,日本依然想要完成侵略跟分裂中國的夢想。
4
對韓國展開長期的侵略行動,包括發動“江華島事件”,簽訂了韓日不平等條約。
對台灣則發動“牡丹社事件”,測試清朝。
朝鮮本是中國藩屬。
日本逐步介入朝鮮內政,讓改革派以中國為敵,逐步控制韓國黨爭。
日本又藉著中日天津條約,讓李鴻章簽下跟日本互相知會派兵,同步撤軍的約定。
5
1894年朝鮮發生東學黨農民起義,宣誓征討日寇。
朝鮮向清朝求援請求派兵平亂,清朝於是派兵幫助朝鮮。
日本知道朝鮮向中國請兵,立刻以保護僑民跟使館為名,也向朝鮮增兵。
朝鮮怕日本入侵,只好寫信請清朝撤離。
清政府同意撤兵,也請日本同時撤兵。
6
日本説,行呀!可以撤兵。
但是我們得一起搞一個「日中共同改革朝鮮內政」的行動。
清政府直接拒絕。
日本就乾脆單方面,惡狠狠直接逼朝鮮“改革內政”。
不聽話,“我就動用武力”。
“改革”是什麼意思呢?
7月20日,日本要求朝鮮,3天內廢除與中國的所有條約。
7月23日凌晨,日軍直接侵略,攻占朝鮮王宮,建立親日傀儡政府,由傀儡政府廢除與中國的所有條約,委託日本驅逐中國軍隊。
7
李鴻章這才如夢方醒。
7月25日早晨,濟遠艦和廣乙艦在朝鮮豐島海面,遭到日本吉野、浪速、秋津洲三艦的不宣而戰,其實就是卑鄙的偷襲。
這豐島海戰,也就是甲午戰爭的開端。
這一路,打到了1895年4月17日。
清朝大敗虧輸,被迫簽下馬關條約。
日本終於拿下它的利益線:朝鮮跟台灣。
下一步,就是把中國切割,吞下,並分裂為日本附庸。
8
甲午戰爭戰敗,造成馬關條約割讓台灣。
“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講的是割讓台灣。
當時的重要事件“公車上書”,為的,也是台灣。
清朝覆亡,中國之後的苦難,跟這場戰爭,有太重要的關係了。
馬關條約裡原本割讓遼東,滿清龍興之地都沒了。
那是其他列強一看不行,這肥肉怎麼給日本吃獨食?才有“三國干涉還遼”,讓中國自己花錢跟日本買回自己的遼東,這種既荒謬又無奈的事。
9
經過這場戰爭,看清了朝廷糜爛無可救藥,中國人死了君主立憲的心。
1911年清朝終結。
列強,尤其是日本,摸清了清政府的底,加強了侵略中國的底氣。
10
李鴻章作為朝廷權臣,對俄、對日、對洋務、北洋艦隊,他都是重中之重的那支手,大權獨攬。
結果呢?
為了馬關條約,中國高薪聘請的洋顧問,竟然是美國前國務卿福士德(Foster) 。
他極力遊說李鴻章讓步接受日本要求。
日本的美籍顧問,則起草馬關條約割台。
史料證明,這根本是美日合作的經典橋段,中國徹底被出賣玩弄。
豐島海戰後,華盛頓方面致電倫敦,是這樣說的:“美國認為,應打到使日本心滿意足,……這樣列強均能從中國得到好處。”
也許更多史家的研究,會幫助我們明白,中國是怎麼被內外勾結,不斷出賣的。
11
127年後的今天,日本依舊夢想切割中國。帝國主義依舊勾結著,想讓中國衰弱。
這可不?
美國又派了人來了。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只是,不好意思,我們中國,一步一步的,站起來了。
今天,回想1894年7月25日。
惕厲。
甲午戰爭北洋艦隊 在 亞次圓 _ Ylia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第一場近代軍艦的大型對峙,北洋艦隊VS聯合艦隊
為什麼雙方的勝敗似乎顯著易見呢?
不了解雙方船艦配置?
►第二集傳送門◄:https://youtu.be/CuYjnWtqxic
►亞次圓之門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yv.dimension/
►bilibili個人空間:http://space.bilibili.com/28795012/#!/index
►工商、廣告諮詢或任何合作計畫:yliasvdimension@gmail.com
-------------------------------------------------------
這是我和朋友一同策畫的新系列,不定時會推出續集。談談日本海軍自江戶幕府直到二戰結束時的發展,以及一些軍武相關的資訊!
如果有任何覺得可以改進的地方或是建議都歡迎留言!!
#日本海軍
#甲午戰爭
#北洋艦隊
#聯合艦隊
-------------------------------------------------------
撰稿:數羊
撰稿協力:亞次圓
修正:亞次圓、數羊
資料查證:數羊
影片:亞次圓
錄音:亞次圓、數羊
攝影:彥儒Louis
攝影協力:亞次圓
後製輸出:亞次圓
-------------------------------------------------------
補充說明:來遠和靖遠的在艦隊確切位置至今仍是個謎OAQ
本影片的敘述省略了87%的細節,篇幅有限,請多包涵
參考資料:
閻京生、劉怡。《菊花與錨》(2007),武漢大學出版社
郭延平。《甲午戰爭之CNA1871年班史詩》(2014) ,暖暖書屋文化
吳曉君。《黃海海戰北洋艦隊失利與陣法問題》(2005) ,香港嶺南大學論文
-------------------------------------------------------
All videos on my channel are only used for commentary and research.Copyright Disclaimer Under Section 107 of the Copyright Act 1976, allowance is made for "fair use" for purposes such as criticism, comment, news reporting, teaching, scholarship, and research. Fair use is a use permitted by copyright statute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infringing. Non-profit, educational or personal use tips the balance in favor of fair use.
甲午戰爭北洋艦隊 在 很多歷史學者爭論甲午戰爭北洋艦隊的敗因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很多歷史學者爭論甲午戰爭北洋艦隊的敗因,但也造成了不少對這場戰爭實際情形的誤解。比如一個常見的誤導說法是,北洋艦隊的實力「超越英國遠東艦隊」,是人員素質的 ... ... <看更多>
甲午戰爭北洋艦隊 在 [問卦] 日本怎麼敢打美國珍珠港啊? -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