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效應】愛自己始於看見與理解內在創傷
文斯費利帝一名相當知名的減重診所醫師, 他將一名名為唐娜53歲的婦女,靠著他的減重計劃成功了剪了大約45公斤,結果在短短六個月又胖回來。費利帝醫師 我相當挫折,他之前明明表現得這麼好,他的努力明明換來的成功...怎麼會又回到原點?
費利帝醫師決定找出原因, 他對病人提出一連串的基本問題:你出生的時候有多重?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有多重?上高中的時候有多重?第一次發生性行為的時候是幾歲?
本來他要詢問唐娜第一次性行為的時候是幾歲時,他一時口誤:“你在第一次性行為的時候是幾公斤?”
唐娜想都沒有想直覺回答:“18公斤“
”18公斤?“費利帝非常驚訝,以為自己聽錯了。
唐娜垂著頭說:”那時我四歲,是跟我父親。“
類似的個案故事層出不窮,一旦他的個案遇到新的男性對他們展開追求, 他們又會復重。
費利帝心想:會不會是他們的潛意識透過增重,想辦法保護自己不要再次受創? 說不定體重就是心理和情緒上界線,可以保護他們不受傷害。
為了理解虐待與肥胖隱藏的關聯,費利帝醫師開始在減重門診諮詢時,進一步理解個案早年的遭遇。 他驚駭發現,似乎有一大半的病人都曾經遭到性侵。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得
當我們遇到壓力情境或是創傷事件時,往往會啟動”戰或逃或靜止反應“,而如果我們一直在一個充滿挑戰的環境底下生存,我們的大腦就會一直啟動壓力反應,讓我們得以在這個危險的環境中存活下來。
過去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創傷經驗會讓我們被生理上的恐懼與無助淹沒、製造出無法承受的情緒紊亂,減低自我效率以及自我控制的感覺等。
因此,當我們童年逆境經驗越多,壓力反應系統就要越頻繁、越強烈地對多種壓力來源做出反應,可容忍的壓力反應也就越可能變成惡性壓力反應;經歷過負面事件,不但會影響大腦結構和功能,還會影響發育中的免疫和內分泌系統,甚至是連帶改變細胞讀取和轉錄DNA的方式。一旦壓力反應系統失調,就會產生年所生物反應,身體的系統器官也會開始出現各種毛病。人體有點像複雜、巨大的瑞士錶,每一系統要是發生什麼事,心血管系統也會受到波及。
以上的段落皆取自於”深井效應“這本書。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腦海中不只有整理出自己曾有過的童年逆境,也想起我身旁的親友與個案們的故事,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男性。
他明明是一位上市上櫃公司裡的高階主管,身旁也都有女性主動對他示好,他卻不敢進入太深層的關係當中。
當我們談了幾次之後,他才娓娓道來他內心真實的恐懼:“你知道嗎?每次女人一掉眼淚的時候,我就想起我媽瘋狂起來的樣子,她會拿起愛的小手抽打我,一邊掉眼淚,一邊數落著我爸的不是、還有我奶奶怎麼苦毒她這個媳婦...
有次我終於受不了了,把我媽媽對我做的事情跟我爸爸說,我爸居然說:哭什麼?!男孩子連這種事情都不能承擔!以後怎麼承擔大事!不准哭!用你的腦袋想想怎麼辦!”
“老師,你不要看我現在這麼成功,其實我之前創業失敗過,那時候的女朋友還跟我說,這樣我爸說你買不起房子,叫我不要跟你在一起吃苦....她哭著這樣跟我說,可是還是離開我,我覺得每次看到女人的眼淚就好像準備要被傷害的感覺,你會不會覺得這樣的我很可笑還是很軟弱?“
#我們內心都有個受驚嚇的小孩
我想說的是,或許我們內心都有一個受到驚嚇的小孩,卻難以表達自己內在的苦與軟弱,尤其是我們的文化鼓勵著男性應該要堅強且勇敢,甚或是理應要五子登科,這樣的人生才算是成功的樣態,往往忘記了我們是人,我們會受傷也會有所限制,也忘了我們每一個人的獨特性以及這個社會所給予的資源與階層上的不平等。
不論是在心理學臨床研究中或是于玥的經驗裡頭,確實也發覺男性確實不擅長求助也不容易表現自己的苦痛。
在”我已經夠好了“一書中一位被訪談的男性這麼說著:「我們男人也會自卑,深切的自慚形穢,但是當我們接觸外界,分享自己時,情感卻大受打擊。 而且不只其他男人這樣對待我們而已,當然他們會痛扁我們,但是女人也是如此。你說你希望我們展現脆弱和真實的一面,但是少來了,你們根本受不了,你們一看到男人那樣,就覺得噁心。」
其實我真正想說的是,當我們在一個長期處在高焦慮與高壓力的環境當中生存時,是很難展現自己的脆弱與無助,我們會處在惡性壓力反應之下,自然難以放下防備、難以與他人親近、就好像是刺蝟一樣處於備戰的狀態,長期下來也會對身心造成巨大的影響。
如果我們能夠對自我這麼受傷與震驚的內在小孩有多一點的疼惜,停下來對自己說:“沒關係,你會這麼震驚與不知所措是正常的,沒有人一開始就知道該怎麼處理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我陪你一起面對。”這將會讓我們對待自己的傷痛更加理解與接納一些,也會更同理看待其他人的苦難。
在"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裡頭提到治療師在協助個案探索自己防備性與挑剔性的行為是怎麼來時,如果停止挑剔伴侶的話,那個案會發生甚麼事?(p.315)
個案回答:「如果我批評別人,別人就不會來傷害我,如果我表現得很完美,就沒有人會批評我。」
治療師邀請個案感謝內在的挑剔專家,讓它免於傷害和屈辱。個案放鬆了一些,更進一步探索挑剔專家是在保護著誰。
個案看見七歲的自己被父親瘋狂鞭打著,不知道該如何抵抗,只能尖叫。而他內心便長出挑剔專家,不斷責備那個小男孩,說他是一個懦夫;治療師邀請個案傾聽那個小男孩的聲音,並且想像現在已經長大成人的他,坐上時光機回到當時的場景,保護小男孩並且帶走小男孩到別的地方遊玩。在治療過後,這位個案也較能夠在親密關係裡自在地與伴侶相處,挑剔性的話語也減少了許多。
我們成長的過程往往會發展一種慣性的模式去對應這個世界,這個模式可能一開始是為了保護我們而存在,但發展過度甚至太過僵化時,反而會因此阻礙我們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因此,倘若花點時間陪伴自己,不帶著批判的心情,只是好奇與真誠的心傾聽自己的內在,便得以在關係中活得更自在與親密。(更棒的是,還可能減重?)
除此之外,在深井效應一書也提及,好好地睡眠、運動、足夠的營養、健康的人際關係以及正念也得以讓我們對這個世界有更足夠的安全感。其實于玥也認為我們常說身心健康,意味著生理會影響心理,心理也會生理,依照中醫的角度也認為我們的體質與飲食也會影響著我們的情緒。倘若我們能夠先從"好好照顧自己的生理需求"開始,那便是愛自己的很大一步了。
#深井效應 #創傷知情 #愛自己
延伸閱讀:
過好一個你說了不算的人生 張沛超著
深井效應:治療童年逆境傷害的長期影響 娜汀.哈里斯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男人 展現脆弱」的推薦目錄:
- 關於男人 展現脆弱 在 于玥心理師的心靈命理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男人 展現脆弱 在 瑪那熊的愛情觀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男人 展現脆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男人 展現脆弱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男人 展現脆弱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男人 展現脆弱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男人 展現脆弱 在 【V-Men路跑網扶響應】 「我不想傷害她、我討厭暴力 - فيسبوك 的評價
- 關於男人 展現脆弱 在 了解男人開始依賴你的種種跡象- 感情板|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男人 展現脆弱 在 美篇:能讀懂男人脆弱的聰明女人,才能融化男人的真心 的評價
男人 展現脆弱 在 瑪那熊的愛情觀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心情不好當然自己扛啊!是不是男人啊?」
「幹嘛要說出來?很娘欸」
「吐露心事、展現脆弱 = 娘炮」
這些諄諄告誡,通常並非出自女生之口
而是男人在恐嚇其他男人們(或許也包括他自己)
放出這些謠言的男人,往往還甩鍋給女生:
「女人看見你展現脆弱,便不再視你為強者」
「她們會鄙視你,轉身去找更man的強者」
崇尚演化理論的把妹流派,強調男人要陽剛霸氣成為領袖,將負面情緒視為懦弱,且男人是不能示弱的。但若你信以為真,這很可能是你難以進入&維持一段長期愛情的原因。
適時適度展現脆弱心情,對拉近關係大有幫助。
因為它有四種功能:
#仰巴腳效應~
表現良好、優點眾多但偶爾會出包、有些小缺點的人,反而更受歡迎。若你在對方面前總是各種厲害,容易讓人有壓力、保持遠觀。
#增進親密~
「表現完美,她不會因為崇拜而離不開我嗎?」
的確,霸氣完美對有些人是很具吸引力的,然而這屬於Sternberg愛情三元論中的激情(Passion),來得快也消褪得快。
如果要讓感情持久,親密感(Intimacy)是激情外的另一個必要元素,而分享自己的負面心情有機會增進親密。
#共享秘密~
通常我們並不會逢人就提負面心情,因此這等於你們共享了一個秘密。在互動初期,「我」和「你」是兩個完全獨立個體,而「我們」的概念能有效拉近距離,增加一體感。
#進行篩選~
當你分享負面心情時,觀察對方反應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你得從她的回應態度、方式,來評估這個人是不是你想交往的對象。
若你想找的願意傾聽、給予支持的人,但對方總是轉移話題,或急著分析你哪裡做錯,那……可就得再三考慮了。
#引發分享
分享負面心情,除了表現出信任,也示範「這麼做是OK的」,促進約會對象/伴侶願意展現更多,並進一步拉近關係。甚至還製造了「安慰對方」的機會。(但可不能成為心情垃圾桶)
但自我揭露並非無上限,這會讓對方無法承載爆滿負能量。要造成正向效果,有兩個策略。
☺ 策略一:#循序漸進
別一開始就講超級悲慘的故事,或強烈的負面心情,以免突然製造過多壓力,讓對方Hold不住只能塊陶啊!請先從較為輕微、日常中的經驗開始,畢竟對方不是你的心理師。
☺ 策略二:#V型反轉
比起一帆風順的英雄,歷經失敗、挫折淬煉,摔谷底又重新站起、往上爬的故事,更吸引我們。
因此,分享負面經驗時,試著提到你所做的努力、嘗試,營造出V型反轉的氣勢,而非躺在谷底擺爛、放棄治療。這種反轉若分享得宜,反而能讓對方產生許多好印象。
至於有些人宣稱:「男人跟伴侶分享心事,會失去吸引力導致分手」是真的嗎?在我的晤談&諮商工作經驗中,還真沒聽過「男友偶爾展現脆弱結果我不愛了」,但倒是遇過滿多「男友總是不說心事所以我們吵起來(甚至分手)」的case......
面對職場與外面世界,我們需要武裝來抗衡;
但當回到關係時,請卸下暫時用不到的盔甲吧!
摘錄修改自《一開口撩人又聊心》,如何出版。
男人 展現脆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比別人晚了好幾年的《花甲男孩轉大人》心得XDD】
因為在家防疫,多了些時間追劇,像是《花甲男孩轉大人》(天啊我真是太底累了😱)。
故事線好多好多,但每一條都很精采。劇情從花甲與阿嬤真摯的祖孫情,展開他如何面對自己的人森,開始我也專注在花甲面臨的各式困境及應對之道,但看著看著,發現劇中的男人,都在面對各不相同的轉大人難題 (女性也有,但就讓我們暫時專注在男性上吧)。
男性在情感層面的脆弱、疏離、逃避,在劇中一次次、一層層的剝開來,在不同個性氣質的人身上,屢屢展現。光字輩、花字輩,無一例外。男人想靠著照顧別人、或成就什麼來肯定自己,但當自己不被需要時,卻又無力求助。
故事的尾聲,男人們都有機會展現脆弱的一面,尋回自己失落的一角,是劇情的意料之中卻是男人的意料之外,我們都以為我們會像男子漢一樣挺過所有風雨,但其實只是踩踏過去鋼鐵身軀殞落成的每具屍體。
原以為《花甲男孩轉大人》要看的,是花甲的蛻變;沒想到,是由不同男性,代表不同面具的整合歷程。
成長,需要整合,那些你要的跟不要的。
轉大人的另一面,也許是轉向小孩,學習像小孩一樣,努力獨立,也無畏依賴。
繼續轉吧,我們都是花甲男孩😊。
#在追劇的世界裡我只是個baby
#圖片取自盧廣仲全創作原聲帶封面
男人 展現脆弱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男人 展現脆弱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男人 展現脆弱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男人 展現脆弱 在 了解男人開始依賴你的種種跡象- 感情板|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要想了解男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對妳產生- 男人,愛情,依賴,感情,男友. ... 男人會開始在妳面前展現出脆弱的一面,所以這個時候很關鍵。 ... <看更多>
男人 展現脆弱 在 美篇:能讀懂男人脆弱的聰明女人,才能融化男人的真心 的推薦與評價
歡迎訂閱美篇,訂閱是免費的,每天為您推送新文章 魅力人生,從心開始! 每天都有新感悟,每天打開美麗新篇章! 美篇致力於分享深刻有內涵的 ... ... <看更多>
男人 展現脆弱 在 【V-Men路跑網扶響應】 「我不想傷害她、我討厭暴力 - فيسبوك 的推薦與評價
王泓亮表示,社會要求男人有男人的樣子,不能輕易展現脆弱。對男人而言,被說不像男人會遭嘲笑,像個男人則可以得到權力、資源、成就、社會的認可。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