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教師節,祝福老師們教師節快樂!🎉
疫情下的教育工作者更為辛苦,謝謝所有老師為孩子們付出的心力與指導,美燕也會盡好職責,監督市府儘速為教師們進行第二劑疫苗造冊,讓老師們都能更安心從事教育工作。
#教師節快樂
--
#台南市議員林美燕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偽學術的社會課] #疾病風險下的教育轉機 | #課程上線好焦慮? (我也是) | 李長潔 . 在我的社會學課程中,時常跟同學們一起想一種報告:#為什麼要讀大學。有時候會很直覺地想,啊你不就已經在讀了,還要想屁想喔。但就在這次的肺炎防疫下,各個學校與老師突然需要即刻面臨課程上線,反而讓我驚覺「為甚麼...
疫情下的教育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節目預告
2021/09/21 週二,上午七點到八點《經濟學人》單元
本集由節目好朋友:「早安財經」文化出版發行人沈雲驄,分享《經濟學人》的精彩內容與閱讀心得。
一。去中心化的混亂與許諾
二。疫情下的教育科技創新
三。被低估的英國創業精神
四。美國企業的三宗罪,真的嗎?
上午八點到九點,
邀請到作家 楊渡,來和大家說故事。
1604年秋天,三艘荷蘭克拉克大帆船來到澎湖灣,
和明朝對戰、在東亞劫掠,從此改變了澎湖與台灣的命運。
大航海時代開啟,海盜與海商勾心鬥角,
精彩無比的故事,必須先從澎湖說起。
和大家分享他的新書《澎湖灣的荷蘭船》
#蘭萱時間 #早安財經 #經濟學人 #The_Economist
#楊渡 #澎湖灣的荷蘭船
----------------------------------------------
【蘭萱時間】
FM103.3 #中廣流行網,每周一至五早上七點到九點。
節目提供元氣早餐般豐盛營養的資訊,讓聽眾朋友擁有滿滿的活力!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lanshuantimefans/
網頁版一鍵收聽:http://bit.ly/ilikeradiostream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EnJD0ANVhtU8K0MNeNsvGH-Q7k25VUd-
手機版【中廣線上聽APP】網址:
iOS→https://goo.gl/otJP7b
Android→ https://goo.gl/HjDC3B
◆ Podcast頻道
◎ Apple Podcast-蘋果ios系統 https://apple.co/3jQQai2
◎ Google播客-安卓系統 https://bit.ly/2PvET8R
◎ Spotify Podcast https://spoti.fi/3gK7jYE
廣播收聽頻道:
FM103.3 台北、基隆、桃園、高雄、屏東、玉里、澎湖
FM102.9 新竹、苗栗
FM102.1 台中、南投、台東、花蓮、宜蘭、彰化
FM103.1 嘉義、雲林、台南
FM107.3 埔里
FM96.3 金門
疫情下的教育 在 王彪民 PM W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人生直播】闹哄哄的课室是学生集体吸取知识的地方;空旷的操场任由奔跑中的孩子拥抱自由。玩乐与学习本来就分不开,更是成长过程中最美好的时光。但,这一切都好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疫情蔓延近两年,政府政策朝夕令改,让家长从担心孩子不能开学到如今担心孩子开学;毫无规划与对策的教育大蓝图,在上网课这件事之下,赤裸裸地暴露大马教育体系长年累月的弊病。
本期《人生直播》以“课室消失的这两年”为主题,邀请前副教育部长张念群、资深教育工作者林明志、特殊教育推动者许慧珊和时事评论员许国伟,一起探讨疫情下的教育课题,并聊聊家长、孩子与老师的困扰。
王彪民
广播人、作者。国内中文电台988 晚间节目《今晚最Night听》主持人。过去10年的著作包括青少年小说、短故事集、散文集、励志文集等。
张念群
马来西亚政坛的女性参政者,曾任教育部副部长,现为行动党古来国会议员,经常为女性权益、年轻人与学生权益、种族与宗教冲突等议题发声。
林明志
资深教育工作者,自称为不像老师的老师。从事教育多年,还是不思长进,对许多新教学观念高度存疑。觉得传统教育理念其实还是很不错,至少老师还是老师,学生还是学生。
许慧珊
曾获星洲日报十大最受欢迎本地作家,文章常见于各报与杂志。成立非营利教育组织,长期推广社运、关怀特殊儿单位与亲子成长活动。
许国伟
时事评论员,两个孩子的父亲;从小志愿当记者,现在觉得好傻。怕被讲不读书才当记者,只好一直读杂书,偶尔就写写评论,傻傻的把笔当屠龙刀。
#人生直播 #访问 #孝恩
疫情下的教育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偽學術的社會課] #疾病風險下的教育轉機 | #課程上線好焦慮? (我也是) | 李長潔
.
在我的社會學課程中,時常跟同學們一起想一種報告:#為什麼要讀大學。有時候會很直覺地想,啊你不就已經在讀了,還要想屁想喔。但就在這次的肺炎防疫下,各個學校與老師突然需要即刻面臨課程上線,反而讓我驚覺「為甚麼要讀大學」的疑惑,是如此的本質。
.
▓ #線性與複雜的路徑
.
對於相對「正常」的線性現代的老師們來說,我們所經歷過的生涯,路徑好像很清晰,教育提供給我們一個變項,可以根據其來輔助形塑、調整、顛覆個人的發展。但越年輕的人們,在他們的世界裡所面臨到的是,高等教育的商品化與系統性崩壞,新興知識的快速轉型,與更複雜、更實用取向的學習需求。傳統上線性的想像,便在課程上線中,顯得蒼白無力。
.
▓ #教學權威的空間被打碎
.
老師們開始擔憂,「學生們不在教室怎麼管理」、「學生們都可以在家分心做自己的事」、「學生們線上考試會不會去查網路」、「三個小時的課程會不會坐不住」。的確,當教室固定學空間的控制權力被打碎成無數個次系統,老師的知識權威被媒介沖淡成眾多螢幕裡其中一框框。「為什麼我要看」(aka為甚麼要讀大學),就成為很容易被做選擇的事情。
.
▓ #回到教育的本質
.
當然這件事我也都按照自己的想像來進行,在學術訓練的生涯中,學習知識的初心都是依著自己的摸索一路走來。也因此,每一個老師也都會有自己對教育的想像。趁著課程上線的危機,是需要好好地認識一下自己的教學方式,與學生們所面臨的社會現況與趨勢,誠實地面對自己:並不是每個人都想你聽講那些有的沒的(T.T)。那到底老師們要帶給小朋友們的,究竟是什麼呢?是一個互相擺爛的局,還是彼此都覺得有趣的教與學的過程?
|
#風險下的教育轉機
#課程上線真的很可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