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知大家有無識朋友有哮喘呢🤔?雖然拉姑無哮喘,但見識過朋友哮喘病發,所以都會留意下呢方面嘅醫學資訊😄。
仲記得幾年前我同朋友嚟日本🇯🇵,頭幾晚見佢半夜有幾聲咳🗣,最初我地都以為係天氣凍感冒,食咗藥就繼續趕行程同喪玩啦😚!但係有一晚,當大家玩到興高采烈嘅時候,佢突然之間不停咳,咳到好似唞唔到氣咁🤢,又講唔到嘢,擾攘咗一輪先知佢哮喘發作😱。佢即刻好狼狽咁係個袋到搵佢枝「救命藥」🧞♂️,等佢條氣順少少就即刻返酒店休息。佢自己都唔知道點解會突然病發🤒,可能係天氣又或者係太攰,但係之後嘅行程佢都要就住就住, 甚至有啲要放棄……🤮
其實旅行時俾嗰啲避唔到嘅致敏源搞到哮喘發作不停咳🦠,真係來回地獄又折返人間,好掃興😭!期待落空之餘連身邊嘅朋友都不知所措,行程又打亂哂😔,隨時之後每次旅行都驚自己病發影響旅行嘅心情😵,所以話呢D嘢真係可大可小……😫
哮喘係一種慢性長期疾病🧪,患者一般有敏感嘅氣管,當受到外來刺激嘅時候,氣管急速收窄出現喘鳴、不停咳🤯,出現哮喘症狀。患者會喺早晚、轉季或者運動後都容易出現不停咳、喘鳴、氣促、呼吸困難等症狀🤢。而很多隱性患者都對於初時症狀不以為然,以為係攰或感冒未清🥵,但其實已經可能有機會患上哮喘😨。
當患者再次接觸到致敏原或身體抵抗力下降嘅時候😷, 支氣管就有可能會再次收窄、甚至發炎🥵,所以係一種需要長期關注嘅慢性疾病,並唔係大家講咁易斷尾。而若果唔好好控制病情,有機會引致持續性嘅氣管炎、病情惡化甚至會影響病人嘅肺功能。
好多哮喘病人,尤其係輕症病人😦,平時可能無明顯唔舒服,只係平常夜晚有時條氣會有啲促、不停咳🥱, 又無睇醫生,所以未必會有藥喺身,或者病情惡化咗都未必留意到!到哮喘急性發作嘅時候就可能已經好嚴重,要送入醫院🏥😱
哮喘藥物分為治療型同預防型💊,也有些藥物同時有治療和預防的作用🩺,醫生會因應病人的需要和病情而處方合適藥物👨🏼⚕️。朋友病發用果隻「救命藥」🧞♂️,係短效嘅氣管舒張劑,能夠喺哮喘病發作嘅時候快速紓緩哮喘症狀😙!但係若果一星期內需要用兩次🤔,或者一年內用多過兩支短效嘅氣管舒張劑🤒,代表病情可能並未受控😵,就需要問問醫生睇吓有無需要轉藥。長效吸入式藥物能長期控制氣管腫脹和發炎,減低氣管過敏機會,減少哮喘病嚴重發作的風險。
一般哮喘病患者都認為只要盡量避免接觸致敏源🦠,去減低發作嘅機會。動物毛髮都仲可以話避得就避🐶, 但大家都知香港啲空氣污染咁犀利🚚💨,市區嘅廢氣同微粒特別多🚬,其實都會剌激到氣管🤯,有時行出街萬一唔好彩接觸到致敏源就發作不停咳呼吸困難😵,唔通唔呼吸咩😫所以有哮喘嘅人應及早求醫控制病情!
宜家有長效吸入式藥物,由一般一日吸幾次,到少至一日一次就可以幫助控制哮喘病情💊,方便簡單又易用,唔洗下下擔心突然發作搵支急救藥頂住。其實哮喘控制唔好發作得多,對個肺都好傷㗎😮,詳情可以向呼吸專科醫生查詢。👨🏼⚕️
#GSK
此文章由葛蘭素史克安排。請向醫護人員查詢有關詳情。
NP-HK-ASU-ADVR-210003(06/2022)
Date of preparation: 02/07/2021
同時也有9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怪癖|女生翻白眼致有反應如做虧心事 21歲男生:愛睇白眼多過睇胸 「看到眼睛翻白,如果真的『好正』的話,會有性興奮,有那種好像做虧心事的感覺,又驚又喜,覺得好像去做賊一樣……」Winston(化名)自小已發現自己喜歡看別人的眼睛,長大後更發現看到別人翻白眼會有性興奮,然而一直不知道原因為何,最誇張...
病人服香港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港味自慢 ── 世界養生組織 】
_
先旨聲明,今次文章的標題擺明玩食字 ── 「自慢」是日文「じまん」,跟「慢」完全無關,意思是自己讚自己,賣花讚花香,值得驕傲,假如出街食飯見到日式料理餐廳,招牌寫有「味自慢」,就是老闆都於店內推出的菜式信心滿滿。那麼「港味自慢」又是怎箇一回事?其實解作「香港人細味獨自慢活」的意思,那是myTV SUPER全新原創節目《世界養生組織》的中心思想,是繼《超齡打工假期》(2014)、兩輯《Do姐去Shopping》(2015/2017)、《晚間看地球》(2019)和《Testing Menu》(2021)後,監製周子妮的最新作品,旨在帶出身處「無法出走」的疫情時空裏,香港人怎樣可以找到療癒的方法?
_
老實講,好多人都以為最出名的「Made in Hong Kong土產」是樓貴,人多,不不不!是單字一個「快」,此字並非單純形容對於所有事情從開始到結束的推進速度,還帶有「不能慢」的潛台詞。不是嗎?香港人彷彿就是一班永遠不能夠「慢」的族群,與其說「不能慢」,更準確是「冇資格慢」!因為你慢了,就趕不上社會步伐,行路要快、做嘢要快、食飯要快、睇劇要快,就連借錢都要「特快批核」,真係反晒白眼:唔該唔好咁黐綫啦!
_
所以《世界養生組織》的製作團隊想嘗試在講求「黐鬼綫速度」的電視業界裏,推出一個「慢到冇朋友」的節目,還要找陳自瑤和黃翠如主持,帶住觀眾在港九新界尋找養生之道,從內到外增強抵抗力。兩位主持首集去到大埔慈山寺體驗山林療癒、行禪、茶襌,感受生活中應有的「慢活」,透過五感活在當下,視、聽、觸、嗅、味,最直接自然的感受,卻是都巿人最常忽略的環節。
_
且慢,翠如加YoYo?慢活?養生?非常沒說服力吧?!黃翠如自從由有線電視轉投大台之後,最初主力與洪永城複製舊東家招數 ── 環遊世界拍攝旅遊節目,足跡遍佈全球,到後來主力拍劇,女一作品接二連三,「0628」(清晨6時至翌日凌晨4時)通告習以為常,手停口就停,怎可以慢?Yoyo又如何?自從《那些我愛過的人》(2020)後演技開始受人注意,加上《萬千星輝頒獎典禮》的「黑面事件」成為網絡熱話,緊接在《好聲好戲》及《識貨》又獲冠軍,令入行20年的她再度人氣急升,另一方面她又積極經營個人YouTube頻道,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花無白日紅,怎能夠慢?興許如此,監製決定邀請同樣患有「不能慢重症」的雙姝上陣,透過節目,促使她們學習放慢腳步感受人生,嘗試引起觀眾共鳴。
_
其中一幕,由山林療癒陪伴員 #歐仲南 陪伴下,翠如跟Yoyo學習行路……「行禪」才對。
_
「平時如果喺街度咁行路,畀人鬧呀!」陳自瑤說。「行禪」就感受自己步伐,由提腿到向前踏步,一字記之若「慢」,對香港人而言,難度有十粒星。相信搭港鐵或行商場的朋友都一定試過,只要唔覺意進入扶手電梯左邊,莫講話企定定,只要你行慢些少,恭喜您獲得連串「嘖」聲,繼而就會抵受不住後方的壓力而飛快向前行。(利申:本人確實會嫌別人行路太慢,朋友則投訴我行路太快。)
_
周三(9月15日)凌晨,#蘋果公司(Apple Inc.)主席Tim Cook在新產品發布會上,對於應用程式「Apple Fitness+」著墨不少,將運動課程、時間表、身心狀況等資料變成數據,希望方便繁忙的都市人更有效率地做運動。作為其中一家全球重要巨企,Apple此舉說明「保健」和「養生」乃世界潮流,因為有利可圖,產品才推陳出新,但問心這些不是能夠從大自然唾手可得嗎?真的需要花錢擁有?
_
說穿了,那是另一種的「活受罪」。香港人有句俗語 ── 「慘過死」,說出口的通常都是四肢健全,沒病沒痛,甚至頗有經濟能力、生活富足的人,事關忙著搵錢工作、「辛苦得嚟為供樓」而每天要營營役役的「不能慢重症病人」,什麼視、聽、觸、嗅、味覺早已淪為「急促」的附屬品,享受生活?講笑咩!所以節目中提及的「活在當下」才是香港人最需要學習和掌握的事,懂得在適當的時候放慢腳步。回歸自然,那種療效只有親身體驗過的人才會明白,幾年前我的情緒曾經出現問題,需要看心理輔導,而其中一個救活我的,就是大自然,無論去行山、露營,這位從來神隱的「山先生」總是不介意接收我散發出來的負能量,而且不收分毫,過程中你只能集中精神享受當下環境、應付眼前的難關,如果嫌這些都太過Hardcore,也可以像翠如和Yoyo那樣,簡單的熊抱大樹或者赤腳在草地上走,作為上一步的喘息,亦為迎接下一步作準備。
_
當然,養生是一回事,拍節目介紹養生又是另一回事,《世界養生組織》意念雖新,但執行上似乎充滿旅遊綜藝節目的影子,無法成功透過畫面帶出安靜的感覺(幾年前 #香港電台 的《 #好想藝術 》做得到),結果有些時候Yoyo太似背稿,顯得不自然,我會懷疑,到底拍攝時Yoyo有沒有用心感受?有些部份則太拖拉,塞車開Tab睇真係會瞓著。今時今日拍節目真的要求做足功課,瞓身投入,如果要讓觀眾看得舒服,有想「Join埋一份」的衝動,台前幕後先要理解養生的獨有節奏和氣息,「搣甩」拍緊節目的意識,才能夠吸引觀眾有動力追看下去。
_
*《世界養生組織》共13集,逢周二更新,第一集免費試睇:https://bit.ly/394aJTZ
_
(18092021)
_
#游大東 #游大東影視筆記 #世界養生組織 #黃翠如 #陳自瑤 myTV SUPER 黃翠如 Priscilla Wong 陳自瑤yoyo 做乜膠睇電視 慈山寺 Tsz Shan Monastery 黃翠如 Priscilla Wong
病人服香港 在 PassionTimes 熱血時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血庫存量處低水平 紅十字會籲佳節前捐血救人】
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發言人表示,血庫存量正處於低水平,血液供應漸趨緊張,必須盡快補充以免影響醫院臨床輸血治療。
臨近中秋節,重型地中海貧血症(重型地貧)患者馮斯燕到醫院接受輸血治療。斯燕於一歲時確診重型地貧,因為身體未能製造血紅蛋白,需要定期接受輸血。她感激恆常捐血的熱心人士,形容這個善舉對病人非常重要:「現時我每隔五周就需要輸兩至三包紅血球,體內一直流著其他熱心人的血。我想親自多謝捐血者,因為你們的付出,延續了我的生命,令我一次又一次可以在中秋節與家人親友團聚。」
大部分捐血站在公眾假期照常開放,為答謝熱心市民支持,中心為捐血者準備了時令水果,凡於9月18日至22日,於捐血站或捐血車成功捐血,即可獲贈南水梨或沙田柚一個,共慶中秋。
全文︰http://www.passiontimes.hk/article/09-18-2021/76470
#捐血
請支持PassionPrime:
http://passiontimes.hk/prime/
請支持熱血時報印刷版︰
http://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請支持熱血文青課金計劃:
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aise2
請支持熱血主持育成計劃:
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aise
《熱血時報》 iOS,Android App 歡迎下載:
iPhone
https://apple.co/2IfgPoP
Android
https://bit.ly/2HqB4Q4
--------------------
成功之前,我們絕對不要放棄夢想!
Till our dreams come true, we'll fight on.
病人服香港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怪癖|女生翻白眼致有反應如做虧心事 21歲男生:愛睇白眼多過睇胸
「看到眼睛翻白,如果真的『好正』的話,會有性興奮,有那種好像做虧心事的感覺,又驚又喜,覺得好像去做賊一樣……」Winston(化名)自小已發現自己喜歡看別人的眼睛,長大後更發現看到別人翻白眼會有性興奮,然而一直不知道原因為何,最誇張時更會想在別人睡覺時翻開眼皮玩弄。
最愛大眼美女 女朋友翻眼更大性興奮
大眼美女,很多人也喜歡,Winston也不例外,在街上看見也會多看兩眼,可是他卻更喜歡這些女生反白眼:「我喜歡又大又圓的眼,瞪大眼會看到眼白那些,眼白越多越好,最好有少許紅筋。」發現自己這個喜好後,Winston會在網上找相片和影片看,卻很少跟人提及這個癖好,形容這是「guilty pleasure」,一直都沒有勇氣公開說。「不知道外界如何看,(反白眼)應該是恐怖片、驚嚇,或者是核突,主要是用來嚇人,感覺就是:你喜歡這麼奇怪的東西?」至今他只會跟伴侶分享,連家人也不知道,幸好至今結交過的另一半也覺得沒大問題。「說過之後好像釋懷了一點,也慢慢normalise(正常化)這個想法,不會覺得自己很奇怪,純粹是有一個特別的取向。」
看翻白眼會看得心動,難道連擇偶也要先過到反白眼一關?Winston指認識時當然不會知道對方翻白眼「功力」,但是的確覺得眼睛漂亮的女生特別吸引:「大家的溝通更重要,如何看(我喜歡看翻白眼)這件事,這一點我也覺得很重要。大家相處不到,你就算美得曉飛也沒有用吧。」現在他也不時叫現任女朋友翻白眼,性行為時也會請她翻白眼令他有更大性興奮,女朋友也不介意,甚至曾翻白眼讓他拍照。「不過她翻不到很久,覺得眼睛會乾、會不舒服。」
研究眼睛結構圖 做功課分析自己
Winston為了這個「性趣」,曾經翻查過很多資料,例如小時候會特地找眼球解剖圖看:「眼睛如何移動、微絲血管如何分佈,我也會看,主要是欣賞。不會說想拿匙羹或甚麼器具要把人眼挖出來,這樣我覺得美感會沒了,太血腥了。」
他更曾做功課分析自己,發現日本會有色情電影以翻白眼(日文:白目Shirome)作為題材,有一系列翻白眼情節的AV,外國學者也曾統整非典型的性偏好,包括喜歡舔眼睛的「戀眼球(Oculolinctus)」、涉及眼睛的「視覺癖(Oculophilia)」等,他則認為自己的癖好不屬此類,但是在網上卻成功找到有人跟他一樣愛看翻白眼,「有段長時間我以為這個世界只有我自己一個是這樣,後來才發現原來有其他人也跟我一樣,有男有女,心就定下來一點,起碼有人會明白,但至今我在現實中未遇到一個人跟我一樣鍾意看翻白眼。」
臨床心理學家解謎 因童年經驗愛看翻白眼
即使覺得自己喜好問題不大,Winston自問仍對自己的取向十分好奇:「我沒有試過想特地去看醫生,但是也想有機會跟一些專業人士討論這件事,不是要令自己沒了這個取向,反而是了解自己為甚麼形成這個喜好,這一點我從小到大也解不通。」
臨床心理學家吳桂生博士跟Winston見面,認為Winston應該在小時候已對翻白眼很有好感,Winston說:「小學時跟同學玩,看到他們反白眼,覺得好像很厲害,慢慢越來越好像着迷一樣。中學也有嘗試過有女生在我面前反白眼,其實我不是跟她很熟,只是她是很好相處的人;上課時,她拍拍我的膊頭,叫我看着她,之後反白眼,她說是想玩玩,我看了有點反應。」
吳博士假設,小時候Winston只是覺得反白眼很有趣,是一件很厲害、很特別的事,長大後則將它跟性放在一起,「中間經歷了一些pair up(組合)的過程,一個套餐出來了:一個很友善的人,做一些很特別的事,是給我的,對其他人沒有的,還有我也沒有告訴過他,她卻好像明白我的心意,做了很厲害的事。」他認為,翻白眼跟Winston很正面、對自己很舒服、別人對自己好這些感覺在腦中關連起來,喜歡那件事,就會看得更多,自然會有越來越強烈的感覺。吳博士提醒:「如果越來越依賴白眼引發性興奮就要小心,出現得多是不好的,而且也需要協調。對方心中覺得翻白眼無傷大雅,就去做,但也容許別人有變化,例如別人如果日子久了,不想再有這件事,或者她真的不希望倚賴這件事的話,你也需要有點變化。」
吳博士指,每個人對性的喜好也可以不同,有些人留意不同部位,有不同動作、不同行為,只要對身體、生活、社交等沒有特別影響,也沒有牽涉到傷害自己、傷害別人,不涉及威迫利誘和欺騙別人,一般都並非有問題的事,也不會定義為病。「情況真的因人而異,不過如果病人帶着這些問題而來,他是覺得很困擾、很不妥、很不自然,我就會幫忙找出覺得不尋常背後是甚麼,他想如何改變。」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怪癖 #翻白眼 #性興奮 #性趣 #日本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HEx1BeN_rc/hqdefault.jpg)
病人服香港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Angela在鮮紅色的藥丸包裝擠出一粒圓扁的藥丸,這就是她每日服用一次的甲狀腺藥物。現年29歲的Angela,已經服食該藥逾兩年,至今依然未斷藥。她透露,醫生曾建議可轉飲碘水或做手術,但她仍沒有這個打算,並期望「希望我可以乖乖食吃藥就會冇事了」。
嚴重可致心臟衰竭 呼吸也會肥
甲狀腺亢進是都市人常見的慢性疾病,輕則會影響情緒及外觀,重則可導致心臟衰竭及心律不正。「連呼吸都會肥」,原本是一句女生閒話自嘲的句子,在當年只有25歲的Angela身上,卻是無盡折磨及絕望的始源。
情緒低落壓力大 健康每下愈況
Angela形容自己4年前的生活並不如意,與前男友關係及主要為名牌時裝品牌舉辦活動的工作開始碰壁,令她的情緒長期低落。當時Angela的工作非常忙碌,工作至凌晨三四時是常事。「但當時依然重視收入,當時對我而言,賺錢最重要。」最終,Angela還是與前男友分手,但之後她就開始發現自己的身體出現多種毛病。
有一日,當Angela行至一條每天上班都會途徑的樓梯時,發現自己走到一半已經開始氣喘,並心跳加快,「當時我只暗忖自己是否『虧虧地』,但我沒有意識到自己生病了。」
漸漸Angela亦開始聽到越來越多同事跟她說同樣的話:「你做咩肥咗嘅?」「你點解樣衰咗咁多嘅?」起初她以為是自己胖了,就開始比以前做得更多運動,例如跑步、健身,甚至近年熱門的減肥運動——HIIT高強度間竭性訓練。但每次Angela做高強度運動時,心跳都異常地快,「快得整個人都感到不適」。
頸部現浮腫 確診甲狀腺亢進
Angela慢慢發現自己身體更加浮腫起來,伴隨着同事及朋友日復日的關心與批評,她開始分不清是自己胖了,還是自己太在意別人看法而造成的假像,「有啲大話你講一百次都以為係真啦,何況每日都有人係咁重覆話你肥、話你腫」。
在半年後,Angela的朋友發現她的頸部開始浮腫,在朋友的勸告下,她終於看了第一次內分泌專科醫生,她當時已經確診甲狀腺亢進。然而,由於Angela曾有藥物敏感,所以她最初選擇了接受一年的中醫治療。但Angela的病情並沒有好轉,「後來發現自己的眼都開始凸出,那時就知道自己真的要再看西醫了」。一年後,她的甲狀腺指數如三碘甲狀腺素(T3)及四碘甲狀腺素 (T4)都過高。她的T3指數比正常人的1.88至3.88mmol/l高至30mmol/l,T4比正常人的0.7至1.8mmol/l高至4mmol/l。「當時醫生跟我說,如果我再不食藥,心臟就會負荷不到,就會死。」
荷爾蒙過盛致新陳代謝加快 成心跳加速症狀
內分泌專科醫生丁昭慧指,甲亢患者會因為荷爾蒙過盛而導致新陳代謝加快,一般病人會有心跳過快、脾氣暴躁、消瘦、水腫、食慾暴增、大便頻密等問題。若病人有眼球凸出的症狀,已算是較嚴重,必要時可能要以進行手術治療。
丁昭慧指,現階段醫學界未知道甲亢的明確成因,但有研究指壓力有可能誘發甲亢。甲亢患者年齡層廣,由20到60歲以上不等,而女患者人數比男性多約四分一。
甲亢主要分兩種,分別是免疫能力異常而造成抗體,刺激甲狀腺而造成過多甲狀腺素的格雷氏病 (Graves’ Disease),較年輕患者是這種原因誘發甲亢;另一種是甲狀腺結節,較年長的患者,尤其患有俗稱「大頸泡」的甲狀腺脹大也會誘發甲亢。
藥物可控制 手術可根治
Angela現在每天所吃一顆的甲狀腺藥物,是其中一個可以控制甲狀腺亢進的方法,但每人的身體狀態不一,故每位患者都要經歷試藥的階段。「一開始我需要一天食15粒藥,後來才慢慢減少」。
除了藥物控制外,病人也可在醫生建議下飲碘水,根據世衞所指,有研究指明碘鹽可以減少甲狀腺體積,減輕甲亢病情。醫生也可以手術切除部份或全部甲狀腺以根治問題。
甲亢女患者有可能因為荷爾蒙分泌而影響經期,丁昭慧指,經期不準確的確會令女患者較難懷孕,而女患者流產風險也會相應增加。Angela則指自己原本也希望生育,「當時聽到當然會感到不開心,但最重要還是男朋友的支持和理解」。
減肥無助甲亢肥腫症狀
確診甲亢之前,Angela最在意自己在外觀上的變化。她形容當時的處境的確令自己感到很無助,「如果我真的胖了,至少我還可以去減肥」,當時Angela嘗試過控制飲食、戒酒及做運動,但身體都依然不停發脹,「但我當時都不知道原因為何,這才是我絕望的原因」。被問到會否期望自己食藥後,外觀會回復到原因的狀態,Angela表示「不敢想」,「有些人能夠回復原本的模樣,但我現在眼部還是有點凸出,有時看到還是會覺得有點點不高興」。
患甲亢喚醒健康生活模式
不過Angela指,她並不會抱怨自己患有這個病,「這個病令我更加正面」。甲亢讓她放棄了原本作息不定時的工作,當上瑜伽老師,令整個生活節奏都慢下來,她在考瑜伽老師牌的課程,學會調節自己的呼吸,在情緒波動時,一呼,一吸,就是令她放鬆的節奏。
現在Angela的甲狀腺素亦已經回落到正常水平。相對以前的生活,Angela形容現時的工作雖然都忙碌,每天都要游走三區教授瑜伽,但她形容現在的生活是「忙得有意義」,她亦開始享受現時結合運動與職業的健康生活。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甲亢 #甲狀腺亢進 #肥腫難分 #瑜伽 #減肥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_SOJWSQBLM/hqdefault.jpg)
病人服香港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6月01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vO0lnZryOsA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政府展開全城「谷針」運動,力爭在9月前大幅提升新冠疫苗接種比率,在港建立全面保護屏障。疫情反覆折騰香港,若要可持續復常,谷打針是各界都要面對的「必答題」,疫苗猶豫是客觀現象,但不應該將之合理化,甚至拿來作為不打針的理由。疫苗接種不能強制,原因是極小撮人可能對打針或疫苗成分過敏,數據已證明,長期病患或「三高」人士不適合接種疫苗等說法是謬誤。政府伙拍各界谷針,說之以理、動之以情當然最優先,惟當人們出於種種原因不願打針,有時也得採用非常手段。
蘋果頭條
數以萬計港人申請BNO簽證移居英國,難免要面對生病或遇意外需要醫療服務,到底當地醫療福利制度如何?移居英國僅兩個多月的港人Alan(化名)接受《蘋果》訪問,講述他上月初入急症室的經歷。Alan表示入院手續簡單,而且獲英國NHS制度保障全程免費,他盛讚當地醫護對待病人有耐性和有禮貌,「會畀90分」。作為外地人來到英國,Alan對獲得醫護人員禮遇印象深刻,「成個過程啲醫護包括救護員、護士、醫生,全部都好有禮貌」,亦完全沒有任何歧視。
東方正論
特區百廢待興,但政府最近重中之重工作,毫無疑問是催谷市民打疫苗針,官員推廣不力,市民反應冷淡,要靠商界出招幫忙,送樓做媒人吸引打針,但以現時大約兩成接種率,想接近群體免疫極為困難,軟功不成,政府把心一橫,昨日宣布可能推出的谷針措施,頗有霸王硬上弓之意!
星島社論
新冠疫苗接種計畫快踏入百日,市民接種率仍遍低。特首林鄭月娥宣布展開「全城起動,快打疫苗」運動,希望九月底前大幅度提升接種疫苗比率,減少第五波疫情對各行各業影響。政府昨推出一系列優惠措施,包括以疫苗氣泡作基礎,最快六月十日起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包括容許已接種疫苗人士,帶同因年齡問題未能打針的家人到D類食肆十二人枱一同用餐。港府亦擬另定「辣招」,本港一旦出現第五波疫情,可能限制未有接種疫苗人士進入食肆、戲院等場所。
經濟社評
港府昨日發起全城疫苗運動,公布放寬疫苗氣泡規定、再爆疫時未打針人士須受一些限制等,冀大幅提升接種率,盡快恢復社會常態。特首林鄭月娥形容,未來3個月是本港防疫關鍵時刻,將要建起屏障,但當局應如新加坡、內地或美國設立清晰目標,奮力加快或至少爭取如期接種,今後亦要以不斷下調指引的澳洲為鑑,免變種病毒再襲時措手不及。林鄭率領高官公布一系列措施谷針,包括讓公務員每打1針獲1天假,放寬新一輪疫苗氣泡下餐飲處所營運等,又警告倘爆發第5波疫情,研究限制未打針者進入高危場所,並謂打針是未來北上和外遊必不可少的要求,目標大增接種率。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O0lnZryOs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