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沒想到會有這麽棒的飲品.
今天一定要大大分享一下.
記得我上禮拜有跟你們分享過的紫金堂草本防護飲嗎.
廠商看到了.
🥳🥳🥳🥳🥳🥳🥳🥳🥳🥳🥳
太驚喜啦.
而且廠商還願意給我漂亮的折扣回饋給大家.
讓大家也能喝的到滿滿的防護.
👍👍👍👍👍👍👍👍👍👍👍👍
以往只顧著漂亮卻忽略了健康的我因為之前工作.
又要主持.要唱歌.還要上節目.
拍戲要嚎啕大哭.要大叫大笑.
外景一下熱一下冷.
一下水一下火的.
全都是要靠丹田之力及聲線的控制.更重要的是自身的體力.
但長期下來身體還是會發起無聲抗議😞
所以有時工作結束後都會超級不舒服.
這種不舒服就像感冒過敏一樣.休息一兩天就會好.
最注重養身的我也知道這樣對身體並不是件好事
我在疫情之前接觸到這瓶防護飲.
在每天一瓶的習慣之後.
感覺真的差了很多.
尤其在上工之前,我都會先喝一瓶
它已經變成我的標準配備
而疫情之下.
大家都知道戴口罩防傳染.
噴酒精消滅病毒🦠.
但有沒有想過利用老祖先留下的智慧來做好自身的防護網呢.
紫金草本防護飲.
絕對是最佳首選.
這是由17年的老品牌紫金堂及
旗下中藥醫師團隊耗時一年所研發製造出來的.
老品牌堅持純天然.
無添加任何食品添加物.
可以每天及長期飲用
不管疫情變化如何.
提升自身的防護力是最重要的.
打開就能飲用.
不需要你花時間熬煮.
有SGS的認證讓你喝的安心.
而且口感相當柔順.
完全沒有印象中的中藥苦味.
反倒是有種順口圓潤的茶品味道.
而且冰冰的也好喝.
自然甘甜.
不是添加劑的甜味喔.
無論如何一定要鞏固好自己.
防護好自己.
讓外在威脅沒有機會入侵.
●資深中醫師獨門七大漢方食材與紫金堂生技研發調配而成
●獨門七大保護力→開啟你日常完美的防護力
●白扁豆/靈芝多醣體/白茅根/魚腥草/金銀花/茯苓/薄荷
●低熱量 無腥味→爽口無負擔
●漢方智慧 防護新理念→溫補好吸收
●無色素香料 台灣製造 素食可食
●SGS多項檢驗→無西藥成分、無農藥殘留、無重金屬檢出
(靈芝多醣體)
啟動防禦機制調理生理機能
(白扁豆)
含豐富蛋白質鐵質及膳食纖維
(金銀花)
含綠園酸有助促進新陳代謝滋補強身
(魚腥草)
循環舒暢促進代謝提升防護
(白茅根)
生津止渴幫助身體水平衡
(茯苓)
精神旺盛促進食欲調節體質
(薄荷)
清涼退火促進新陳代謝
#成年人日常防護
#身體長拉警報體質敏感
#經常出入密閉公共空間者
#熟齡與年長者
#就愛紫金草本防護飲
#純漢方
#紫東堂
#紫金堂
謝謝攝影師插畫家 巧可choko
幫我拍照還送了一幅親手繪製的圖.
連攝影師當天也搶著喝😊
💁♀️連結🔗在這裡呦
⬇️芊合專屬優惠連結⬇️
https://bit.ly/3xp2cVo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分享家-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來自網路的惡意威脅越來越多元,除了以往的病毒與駭客,現在還有一頁式詐騙網頁或者各種騙取個資的假中獎資訊,家中長輩小孩一不小心就可能上當受騙, 以前可能只有電腦會中毒,現在連手機、電視都有可能中毒,網路攝影機也有被駭客入侵的可能性, 今天介紹這一台來自趨勢科技的智慧網安管家,安裝簡單、自動掃描,全...
病毒與威脅防護開啟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疫苗接種不足+防疫疲勞 Delta變種醞釀風暴》
●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pse.is/3b7x9h
並開啟🔔
1.美國50州全面淪陷,歐洲最快八月底Delta變種也會佔感染病例九成,這個可怕的Delta正嚴重威脅全球疫苗接種率低的國家地區,防疫措施好不容易鬆綁又立刻重啟。尤其暑假期間的派對群聚活動,讓Delta加速演變成一股流竄在年輕族群間的危險病毒漩渦,各國無不加速年輕族群的疫苗施打,以防疫情反撲。
2.哥倫比亞大學兩位病毒學教授近期聯名投書紐時,強調大流行病期間,改變人類行為絕對比害怕病毒變異要來得重要,因為病毒變異本來就是它的天性,重要的是人們對變種病毒的誤解,及其風險所導致的混亂與恐慌,才是導致全球疫情難以畫下句點的主要原因。
3. 事實上先前傳播力最強的變種,就是發生在2020/11/5英國封城之後,快速的封鎖防疫,剛開始確實頗有成效,是英國政府無視倫敦近郊的肯特郡疫情仍在悶燒,執意維持12月初解封的承諾,才導致疫情一發不可收拾,也在這一刻,研究者才發現病毒產生了變異,新款病毒株更具傳播力,不只在英國全境已如猛虎出閘,兩個月後散播全球30多國,如今的Delta變種正是先在人口大國印度充分醞釀後再外擴,難怪很快就在全球取得主導地位。
4. 根據長期監控全球病毒樣本遺傳密碼機構NextStrain. Org所發布的數據,新冠病毒自2019年12月武漢發跡以來,發生了上萬次突變,但多數突變都對人類無害,甚至是讓毒性減弱,BBC認為最值得注意的是,當中17次潛在的重要改變,重塑了用來解鎖進入人體細胞的鑰匙,在完成了這項重要組裝後,病毒的毒性增強,也開始學會躲避疫苗所產生的作用,所幸輝瑞BNT及AZ疫苗兩劑保護力都能達六到八成,靠著疫苗加速施打與補強就能應付,現在就只怕人性的防疫疲勞,替今年秋冬大爆發提供了完美環境,人類必先戰勝自己才能戰勝病毒。
{內文}
新聞片段:「今晚,在全美50州都發現具有高度傳染性的Delta變種病毒後,官員警告,疫苗接種率低的地區病例數將大幅攀升。」
美總統首席醫療顧問 佛奇:「在那些疫苗接種率未達標的地區,你將會看到這些單獨類型的光點,這幾乎就像是,這將演變成兩個美國。」
這已經不只是美國,而是當下全世界的縮影。伴隨Delta變種病毒的快速擴散,一些原先以為成功控制疫情的國家,也顯得有些措手不及。以美西最大的加州為例,疫苗完整接種率最早跨越50%,洛杉磯16歲以上一劑施打率甚至高達67.8%,但自12月以來的數據仍顯示,43萬7千起新冠確診病例,幾乎都是未接種疫苗者;12234名死者更似乎沒有例外,這也讓兩周前才剛緊跟聯邦政策宣布解除口罩令、社交距離及人數管制等防疫措施的洛杉磯政府,不得不重新建議室內戴口罩,以求在最小干預經濟活動的前提下,尋求最大防護力。
美總統首席醫療顧問 佛奇:「他們可能會覺得想要額外的防護措施,這是可以理解的,但疾控中心CDC整體的防疫指南並沒有改變,我們將非常仔細地監控變種病毒的狀況,就像我們每天所做的那樣,再決定是否要做出改變。」
BBC報導稱,英國正用自身血淋淋的教訓,告訴外界單靠接種疫苗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即便當下境內單劑接種比例逼近七成,兩劑疫苗的完整接種數量,足以讓染疫者病情不致嚴重到住院,但正值暑假的夏令營及派對群聚活動,仍讓Delta變種加速演變成一股流竄在年輕族群間的危險病毒漩渦,包括英格蘭、威爾斯及北愛,都已要求18歲以上族群加速接種;蘇格蘭則礙於疫苗數量,暫時只能開放30歲以上預約第一劑,並計畫在七月底擴大接種到18歲以上者;比利時專家也警告,Delta變種正在透過年輕人傳播,伴隨暑假期間未免疫者的四處旅行,最快七月底Delta變種佔比,就可能升高到病例數的80%。
德國總理 梅克爾:「我們(德國)非常關注Delta變種的擴散,我將遊說各國採取更多協調的措施,特別是針對變種病毒比較活躍的地區。」
法國總統 馬克洪:「我們一定要保持警覺,因為Delta變種傳播速度比先前變種都快,我們看到它影響尚未接種的人或只打一劑的人,這表示我們得加速疫苗施打,最重要的是我們(國家間)必須協調合作。」
去年經歷過醫療體系崩潰的國家,如今紛紛選擇延遲解封或重啟封城,因為強大的Delta變種,連防疫模範生以色列都不得不俯首稱臣,更遑論是那些疫苗供應不足的國家。紐時報導也直指,Delta所加深的防疫潛在風險,已使馬來西亞再次延長居家令,愛爾蘭推遲了重新開放室內用餐的計畫,香港甚至禁止所有英國入境航班,泰國更強制關閉建築工地,封鎖工人宿舍,以最果斷的措施防堵。
愛丁堡大學學者 斯達爾:「要如何度過這場疫情危機,就是靠打疫苗,打了疫苗就算曝露風險也有保護,如果不打疫苗,就會增加感染風險,這個問題不會消失,人人都得體認疫情還沒結束,病毒還沒消失。」
哥倫比亞大學病毒學兩位教授,近期聯名投書紐時言論版,強調大流行病期間,改變人類行為絕對比害怕病毒變異要來得重要。因為病毒變異本來就是它的天性,以Delta變種而言,固然是迄今最具傳染性、也更具殺傷力的新冠病毒之一,但他們最擔心的,仍是人們對變種病毒的誤解,及其風險所導致的混亂與恐慌,正導致全球疫情難以畫下句點。
華盛頓大學臨床病毒學實驗室 Alex Greninger:「如果你給病毒足夠的時間和複製週期,它將能形塑一個非常大的演化空間,並找到破解我們所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對付疫苗接種和廣泛免疫。」
事實上先前最受矚目的變種,發生在2020/11/5英國封城之後,英國政府藉此壓制不斷竄升的確診病例數,剛開始確實頗有成效,但即便採取同樣封鎖措施,倫敦近郊的肯特郡疫情卻仍在悶燒,當局無視這個隱患,維持12月初解封的承諾,最終導致疫情一發不可收拾,但也直到這一刻,研究者才發現病毒產生了變異,新款病毒株更具傳播力,在英國全境已如猛虎出閘,兩個月後,這個最初被命名為B.1.1.7的英國變種病毒,散播全球30多國,其後衍生的三款變種,又以Delta最讓人聞之色變,因為它不只比先前源自英國Alpha變種所拉高50%的傳播力,又再增強了6成之多,還因為它是先在人口大國印度充分醞釀後再外擴,很快就在全球取得主導地位。
ABC專題報導解說員:「病毒無法自行繁殖,他們利用包括我們人類在內其他生物體內的細胞進行複製,一旦病毒進入體內,就會一遍又一遍地不斷自我複製,但每隔一段時間,複製過程就會出錯,序列中的一個字母可能會被交換或更改。諸如Delta變異株的更動就會影響病毒外部的刺突蛋白,它被稱為雙突變體,因為它不是一個,而是產生兩個重大變化,這兩個變化使Delta變種可以更容易與我們細胞結合,然後更容易進入它們。」
根據長期監控全球病毒樣本遺傳密碼機構NextStrain. Org所發布的數據,新冠病毒自2019年12月武漢發跡以來,發生了上萬次突變,但多數突變都對人類無害,甚至是讓毒性減弱,BBC認為最值得注意的是,當中17次潛在的重要改變,重塑了用來解鎖進入人體細胞的鑰匙,在完成了這項重要組裝後,病毒的毒性增強,也開始學會躲避疫苗所產生的作用。所幸輝瑞BNT及AZ疫苗兩劑保護力都能達六到八成,由於一劑不完全接種者僅3成的防護,恐釀防疫破口,多數國家都將疫苗的加速施打及補強,視為對抗Delta變種的一線教戰守則。
防疫醫師 Dr. Samir Gupta:「如果你還沒有接種第一劑疫苗,現在是時候走出去接種,如果你還在等待第二劑,那麼也是時候該去接種了,而且第一劑接種哪款疫苗,真的一點也不重要。」
這對人類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三款保護力位居於領先的國際疫苗,包括輝瑞、莫德納及AZ對抗Delta變種,都算是足夠的防衛武器。彭博社近期對莫德納實驗數據的報導,還因此讓其股價應聲大漲5.1%。至於單劑疫苗嬌生,紐時雖然引述其公司最新報告稱,在接種八個月後,仍能對高傳染性的Delta變種產生足夠保護力,讓1100萬接種的美國人放心,但多數接種者仍在尋求施打mRNA技術的加強針,以對抗下一波大流行。
世衛歐洲區主任 克魯格:「可能會在今年秋天釀成新一波、造成大量住院及死亡的三種條件都已具備了,包括新變種病毒、疫苗接種量的不足及日漸增加的社會群聚。」
這意味著,如果我們無法堅守防疫措施,在疫苗到位前迅速切斷傳播鏈,以最快速度施打疫苗,讓病毒無法繼續重組繁衍,最快今年秋天人類就將面臨Delta病毒與流感的雙重夾擊。沒有人能否認Delta變種的危險,但這場仗如何戰勝人性弱點、落實防疫行為,將是致勝關鍵。
https://youtu.be/Y44zdFozJNM
病毒與威脅防護開啟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疫苗混打:歐洲、加拿大篇》
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ebRQXZfOLrKALxwUh84Sg
並開啟🔔
*由於疫苗供應延遲和AZ疫苗所引發的安全問題,越來越多的國家正在考慮改用不同廠牌的疫苗進行第二劑mRNA疫苗注射。
全球有幾項醫學研究正在測試轉換 COVID-19 疫苗的功效。
英國在5月份啟動了Cov-Boost 的研究,該研究正在研究七種不同的新冠疫苗,在作為第二劑接種時的使用情況。
研究結果預定要在今年8月份公佈。雖然目前為止,還沒有大規模而完整的數據評估,但幾乎所有研究團隊都同意,混打不同疫苗之後,所產生的抗體,明顯要比兩劑都打相同疫苗的人多。
以下是全球已經決定採用這種混打方案國家的整理(按時間排序):
-法衛生部4月9日宣布疫苗混打。
-西班牙衛生部5月19日表示,允許60歲以下第一劑接種AZ疫苗的人,接種第二劑AZ或輝瑞疫苗。
-英國自6月1日開始啟動混打。英國是目前印度之外,Delta病毒傳播最快造成疫情再次升溫的國家,而英國也是唯一第一劑&第二劑都採用國產AZ疫苗的國家。宣布混打具有指標性的意義。
-加拿大國家免疫諮詢委員會 (NACI) 6月1日更新了有關第二劑混打的指導方針。為第一劑AZ疫苗的接種者提供不同的第二劑疫苗。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6月3日宣布,第一劑接種中國國藥疫苗的人的加強針將提供輝瑞疫苗。
-巴林6月4日表示,無論第一針接種的是哪種疫苗,第二劑可以施打輝瑞疫苗或中國國藥疫苗。
-根據6月4日俄羅斯的RDIF主權財富基金透露,俄羅斯將會開始在阿拉伯國家,試驗結合其 Sputnik V疫苗和各種中國疫苗的混打。
-義大利6月14日宣布接種第一劑AZ疫苗的60歲以下人群,可以接受不同的第二劑。
-韓國6月18日表示,由於發貨延遲,大約76萬已經接種了第一劑AZ疫苗的韓國人,第二劑將接種輝瑞疫苗。
-德國總理梅克爾在4月16日注射了第一劑的AZ疫苗之後,6月22日注射了莫德納為第二劑疫苗。
-歐洲其他准許疫苗混打的國家還包括:芬蘭/挪威/瑞典/丹麥。
唯一目前明確沒有官方建議,支持疫苗混打的是美國,主要原意是因為美國沒有疫苗供需的困擾。
{內文}
*法國衛生部長維宏 40歲。2021年2月9日,成為法國內閣首位接受注射的官員,在此之前,維宏一直拒絕,民選官員可以優先接種。
法國衛生部長 維宏:由於我屬於50歲以下的醫護人員,我始終堅持要等我的年齡輪到,對50歲以下的人開放的那一天,我才會接受疫苗注射來保護自己。我於是接受了這個施打中心的邀請,注射了第一劑的AZ疫苗。
兩個月後,由於AZ疫苗的爭議依然不斷,維宏親自說明自己將注射第二劑莫德納,來證實第一劑第二劑可以混打的原則。
2021/4/9法國衛生部長 維宏:這個論述是具有連貫性的。我們既然說了,不建議對55歲以下的人施打AZ疫苗,這只是暫時性的而不是永久性的,這是一個謹慎的措施,而不是一個排除性措施。如果您是在55歲以下,我自己也屬於這個類別,在注射了第一劑的12星期之後,您將獲得一個mRNA疫苗為第二劑。這關係到大約60萬法國人,我要他們放心,他們會在規定時間內獲得第二劑注射。
5月3日維宏本人也確認,注射了第二劑的莫德納疫苗。
49歲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也是依年齡順序:沒有官員優先的原則4月24日接種了第一劑的AZ疫苗,這是在全國開打之後的第130天,加拿大安大略省開放了,對40歲以上民眾施打AZ疫苗的資格後,杜魯多才在渥太華的一家藥房接受注射。
加拿大總理 杜魯多:藥房是人們習慣來的地方,他們很自在的來到這裡,這是很大的差別。
43歲 法國總統馬克洪,一直等到6月1日才獲得接種第一劑,因為這是向所有18歲以上的法國人,開放疫苗接種的日子。
馬克洪於2020年12月17日確診,七天之後總統夫人也確診感染。根據醫師建議,馬克洪夫婦將只需接種一劑疫苗,並且在感染後3到6個月期間完成接種,總統夫婦並沒有說明注射了何種疫苗。
66歲 德國總理梅克爾,曾經在公開場合出現全身顫抖,健康情況一度引起廣泛關注。2021年4月16日,德國疫苗開打112天之後,總理才接種了第一劑AZ疫苗,因為AZ在德國僅供60歲以上的人使用。並由政府發言人以推文公佈接種證明。
6月22日星期二,德國總理辦公室表示,梅克爾已接種了莫德納為第二劑疫苗。
眾所周知最早啟動疫苗施打的英國,採用的是英國國產的AZ疫苗。人口6600萬的英國,由於第一時間的疫苗供量與策略考量,英國選擇拉長兩劑之間的時間,爭取第一劑施打人數的最大化。
但是面對Delta變種病毒的威脅,以及AZ疫苗所引發的爭議,功能,防護力。英國當局決定未來第二劑以,都將提供mRNA疫苗作為注射。
影片旁白:研究顯示先接種第一劑AZ疫苗,與使用兩劑相同的疫苗相比,先接種第一劑AZ疫苗,然後再接種輝瑞或其他方式,沒有安全問題。但根據報告獲得接種混打的人們,在接受第二劑之後,有輕度至中度發燒反應。
但傳染病專家認為這是一個好的信號。
加拿大安大略省Kinston綜合醫院傳染病主治醫師 Gerald Evans:它以某種方式告訴我們,疫苗混打可能會產生更強的免疫反應。
影片旁白:許多加拿大人對於接受疫苗混打,持開放態度,特別是在某些省份,因為出現了罕見但嚴重的血栓事件,或是供應有限的情況,而暫停施打AZ疫苗之後。
6月1日加拿大正式更新了,有關第二劑混打的指導方針。
加拿大國家免疫諮詢委員會 (NACI) 首席公衛官 Theresa Tam博士:在英國、德國的研究和西班牙的實驗,顯示出AZ和輝瑞混打的組合是安全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在謹慎而不同長短的間隔期間內,例如4個星期、8個星期、12個星期,但是使用這個混打,也出現了短期內副作用增加的狀況:頭痛、疲倦、感覺整個人不舒服,但是它們是暫時的而且沒有併發症。
2021/5/26 法國公共電視台醫藥記者 Anne-Laure Barral:英國南漢普頓大學展開了一項對於七個不同疫苗注射的研究,定名為《Cov Boost》,想要理解哪一個,最能強化我們的免疫力?
他們徵求了3000名30歲以上,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份之間,已經接種過兩劑輝瑞或是AZ疫苗的成人,從下週(6/1)開始,這些自願者會獲得一個第三劑的注射,可能是前兩個疫苗,可能是莫德納、嬌生或是諾瓦瓦克斯,也包括其他還在臨床實驗的疫苗:例如CureVac或是Valneva。
總之一共有7個目前最成熟的疫苗,進而了解哪一個組合是最有效的。
這份研究報告預定在今年八月公佈,從而可以更精準地擬定,進入秋冬季節的疫苗加強針部署策略。
但是也有其他研究證實了混打的效益,根據德國之聲6/10的報導,德國西部薩爾大學的研究結果發現,第一劑注射AZ第二劑注射輝瑞的人,所表現出的免疫反應,比接種兩次相同疫苗的人更強。
有250人參加了這項試驗,儘管尚未完成完整的數據評估,但研究團隊對明確的結果感到驚訝。
AZ加輝瑞兩劑混打的兩週之後,所產生的抗體,比兩劑都打AZ疫苗的人多出10倍,「甚至超過兩次都打輝瑞疫苗的結果」。
負責這項研究的免疫學教授塞斯特 (Martina Sester) ,在新聞聲明中說:「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就分享研究結果,而沒有等待科學數據出爐」。
法國病毒學&免疫學專家 Françoise Salvodori:這是英文裡被稱為Prime Boost,在法文裡被稱為「啟動和提醒」(amorce & rappel )的作用。主要是使用兩種略有不同的疫苗,一個接連著另一個施打,第二針會敲醒第一針的效果,但是略有不同。主要是對於所謂的抗原信息進行編碼,從而讓我們對新冠病毒產生抗體,在AZ疫苗使用的是腺病毒載體,而在輝瑞疫苗是利用mRNA技術,然而兩者是對同一個信息進行編碼。
記者:照您所說,這其實更為有效?
法國病毒學&免疫學專家Françoise Salvodori:對,比接連使用兩個同樣的疫苗有效。
如果歐洲以及加拿大和英國,都已經確認了,疫苗混打強化免疫力的效應,同時也能解決AZ疫苗爭議,以及同類疫苗供需不足的問題。
主持人:我第一劑是莫德納,第二劑是輝瑞
美國ABC新聞首席健康與醫學主編 Dr. Jen Ashton:是的;這是來自我們北邊鄰居加拿大的新聞。我們分解一下,因為人們將聽到這則頭條新聞,會開始質疑是否在美國這裡也是如此。
加拿大國家免疫諮詢委員會 (NACI) ,在幾天之前宣布,不同廠牌的疫苗混打是可行的。他們國內沒有任何自製生產的疫苗,他們的疫苗必須全數依賴進口,這是他們支持混打的部份原因。
疫苗採購過剩的美國,當然沒有不同疫苗選擇上的供需問題。
主持人;您說清楚了這裡不混打的情況
美國ABC新聞首席健康與醫學主編 Dr. Jen Ashton:不在美國這裡。現在要記得我們的FDA和CDC,有不同的安全標準,他們正在評估數據,未來是否會發生還不得而知,但是現在沒有官方的醫療或公衛建議,我們應該在美國這樣做。要記得加拿大疫苗供應不像我們這裡。
主持人 vs. 美國ABC新聞首席健康與醫學主編 Dr. Jen Ashton:我們的沒有用完,不試著這樣做。不。保持用同一個製造商的疫苗。在這個時候。
世界衛生組織對於疫苗混打,尚未做出正式的建議,但是疫苗部門主任奧布賴恩博士指出:「基於疫苗發揮作用的基本原則,我們確實認為混合搭配的方案奏效」。
這是一封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的聲明。對於疫情指揮中心曾經不准進行混打,提出抗議。沒有事先採購足夠疫苗,又不准站在最危險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混合施打第二劑的莫德納疫苗,台灣要用多少醫護人員的性命來交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x4IP5h7lsM
病毒與威脅防護開啟 在 分享家-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來自網路的惡意威脅越來越多元,除了以往的病毒與駭客,現在還有一頁式詐騙網頁或者各種騙取個資的假中獎資訊,家中長輩小孩一不小心就可能上當受騙,
以前可能只有電腦會中毒,現在連手機、電視都有可能中毒,網路攝影機也有被駭客入侵的可能性,
今天介紹這一台來自趨勢科技的智慧網安管家,安裝簡單、自動掃描,全方位檢測家裡的網路漏洞,做好安全的管控,盡可能幫你阻絕來自網路上的惡意威脅,究竟這台小小的機器有多厲害,快來看看吧!
了解更多智慧網安管家:http://t.rend.tw/?i=MTA4Njk
到PChome購買:http://t.rend.tw/?i=MTA4Njg
到momo購買:http://t.rend.tw/?i=MTA4Njc
🔸CC字幕的開啟方式:https://youtu.be/k65E3bjUPbs
🔸關於留言你該知道的事:https://youtu.be/TVZWf6Xopuo
🔸歡迎加入羽的Telegram頻道以免漏掉上片通知:https://youtu.be/ocK4if42N8I
🆒加入分享家-羽的頻道會員:https://reurl.cc/dGKy7V
🆒分享家-羽頻道會員福利說明影片:https://youtu.be/A5VIBDbzPm8
👉前往分享家-羽的副頻道【日常廢片】https://tinyurl.com/yulenvlog
👉前往分享家-羽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HappySharerYu/
======================================================
其他分享家-羽的影片系列:
💡知識技巧系列
分享3C或生活中實用的知識、技巧與經驗。
https://tinyurl.com/sg3w25o
🔎開箱評測、使用心得與產品介紹系列
分享各種商品的開箱、評測以及使用心得等影片。
https://tinyurl.com/tqjpv75
🚗旅遊與食記系列
分享旅遊或食記相關Vlog以及旅遊相關的知識、技巧或資訊等等。
https://tinyurl.com/rtpc4a3
📢就是要分享系列
分享我覺得有價值但又不知道如何歸類的影片。
https://tinyurl.com/rp3h47r
🏨羽的住宿經驗系列
分享各種自己住過的飯店、旅社、民宿等等。
https://tinyurl.com/uto3ngh
📜全部播放清單列表
其他沒有列出來的清單都在這邊!
https://tinyurl.com/s8rmtk8
======================================================
✉合作邀約請洽粉專或來信 singiamagic@gmail.com
# # #
病毒與威脅防護開啟 在 有話好說 PTSTal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社區感染 #疫情 #變種病毒 #武漢肺炎 #新冠病毒 #疫苗
📢關注議題,開啟對話 💪陪我們繼續,做不一樣的政論節目~
▎訂閱《有話好說》:https://bit.ly/34xc9Vh
▎按讚有話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TStalks/
▎追蹤有話 IG |https://www.instagram.com/pts.talks/
▎有話,用聽的|https://link.chtbl.com/ptstalk
👤來賓:
張峰義(臺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
林應然(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
林氏璧(前台大感染科醫師)
00:00 開場:新北、宜蘭群聚感染!
08:23 社區防護力不夠?張峰義:可預期還會有!
12:54 輕症無症狀無法篩檢 基層醫療繃緊神經
19:31 新北群聚一傳十 林氏璧:陽性率高很憂心!
24:31 病毒變了!變種病毒恐已在社區傳播
25:52 萬華茶室不明感染個案 !防疫該升三級嗎?
34:48 林應然:醫療量能足夠下,毋須過度恐慌
41:42 北北基宜防堵 林氏璧:日本經驗 彈性調整
💬 週一到週四晚間八點,歡迎到臉書收看直播,參與線上討論,有閒來坐!
🚩 感謝交大陳信宏校長帶領的自然語言處理團隊,提供 AI 中文字幕與校對服務。軟體開發初期錯誤難免,也請網友協助訂正幕錯字,提供 AI 更多學習機會,謝謝!
___
更多新聞與資訊請上👇
▎有話好說官網|http://talk.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PTStalks #有話好說 #陳信聰
#PTS #PTSNEWS #公視新聞 #公共電視 #公視
病毒與威脅防護開啟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5/04(六)或 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工作坊】~讓你的存在,成為別人想親近的禮物~06/29(六) & 06/3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897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08/1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0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今天我們來破解一個問題,那就是「人,為什麼會害怕被討厭?」
在我們的生活裡,你明明可能很「賭藍」某一個主管,覺得他的點子有夠爛,或者是有同事常常拿你開玩笑。
可是你就是不敢告訴對方自己的感受、你真正的想法;因為你很害怕說出來之後,會被討厭、會被排擠。
這樣的恐懼呢,讓你情願繼續忍受爛的關係,也不要去面對那種被冷落的痛苦。你很矛盾,甚至於懷疑自己是不是很沒有用。
其實呢,你會有這樣的害怕,並不奇怪,也不代表你就是脆弱的、無能的。相反的呢,你害怕的是一種很根深蒂固的原始本能。
因為從人類的演化角度來看,在過去的舊社會裡,人如果離群索居,那麼他會有很高的機率,在遇到野獸的攻擊,或者是受傷、生病的時候;因為沒人有幫忙防守、照料,就直接死亡,活不下去。
因此呢,人類的社會向來強調大家必須團結、分工合作。這樣子才是對於個人,和群體最有利的事。所以經過幾萬年的演化,這樣的觀念,也就內化成人類的集體潛意識。
也就是說喔,人早就把比如說像「受歡迎」啊、「被接納」啊,這樣的概念,跟「生存」畫上了等號。所以「害怕被討厭」,更直接的說,其實它的背後是「害怕死亡」。
為了消除我們對死亡的恐懼,避免被孤立、被淹沒,人們呢很需要感覺自己是「合群的」啊、「正常的」啊。
而這樣子感覺「正常」,再擴大一點講,不只是關係上、精神上,甚至於還包含身體上,對於那種可能是細菌,和疾病的排拒感。
我在這邊講一個美國總統川普的故事喔。他有一個不是太好的習慣,他會眨低女性、嘲笑身障人士;在競選的時候,他經常用「噁心」這樣的字眼,來辱罵他的競爭對手。
有一次啊,川普在主要的競爭對手希拉蕊,跟她一起電視辯論會上,而希拉蕊遲了幾秒鐘才回到台上。主持人自然就關心一下希拉蕊,這時候她就解釋自己是去上廁所了。
而沒想到,川普知道這件事之後,居然說什麼你知道嗎?他說:「我知道她去哪裡了,噁心死了!這些我連提都不想提。」
說完之後,皺皺鼻子還撇嘴,露出一副很輕蔑的表情。他連「廁所」這二個字,都不想說出口。可是我很想知道的是,啊川普你是不會上廁所、不會撇條膩?
我想邀請你想一想喔,如果你身旁有像川普,這樣的朋友或家人,每天都對你露出這種「嫌惡」的表情,你能夠忍受幾次?你的日子還能繼續過下去嗎?
雖然川普他沒有禮貌,這是他個人的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只要是正常人,看到這種「嫌惡」的表情,都會很不舒服的。
正因為人類有「需要自己是正常」這樣的求生本能,於是呢,讓我們的認知系統,發展出一種很特殊的偵察能力。
就是啊,我們對他人「厭惡、嫌惡」這樣的表情非常、非常的敏感;而且呢,這樣的反應直接又強烈。
還會針對那些被群眾認定是「嫌惡的人」,他們剛剛吃過的、喝過的、碰過的東西,我們會自然的避開。我們下意識的會覺得,在那些嫌惡的人身上,可能會有可怕的細菌跟病毒。
而偏偏細菌感染,在人類的歷史裡,也的確造成了很大的死亡率、在短時間內帶走了很多人,因為這樣子喔,更加深了這兩者之間,我們內在的連結。
因此呢,人類對於任何有可能造成疾病啊、孤立啊、排擠啊…這樣的東西,我們都很小心,我們會怕自己成為下一個受害者。而這樣的害怕被感染的反應,也會反應在「種族歧視」上面。
就像是上個世紀的六零年代,美國的白人就不容許黑人,跟他們用同一間廁所,他們規定黑人要用別的廁所,通常還被放在屋外。
一直到今天喔,這種「害怕被感染」的反應,它還持續影響美國,對於「境外移民」的態度。
就像是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時候,正好遇到敘利亞難民潮的問題,這時候如果有保守派的政客,他把移民比喻成「病毒」。
所以呢,有大批的移民進入我們自己的國家,就像是病毒侵入了身體。藉此暗示這個國家的文化,會因此受到毀壞、我們的價值觀會崩解;那麼選民就有很高的機率,會反對移民、排拒新的文化。
而這些政客,之所以會故意的把「移民」跟「病毒」畫上等號;就是因為他們知道,演化會讓我們在下意識裡,去迴避這些疾病,去避免掉任何會帶來麻煩的事情。藉此呢,把「反移民」的政治信念擴散出去。
就有心理學家觀察到這樣的現象,並且做了實驗,來證明這個推論是真的。
在2009年的秋天,當時呢H1N1的流感病毒大爆發,各國的政府都鼓勵民眾,去接種流感病毒的疫苗。而美國的社會心理學家,約翰.巴吉博士,就在耶魯大學做了一個實驗。
他先發送了一些傳單,在傳單上面,說明了接種疫苗的重要性,接下來提醒受試者,目前流感病毒正在肆虐。
接著呢,他讓受試者去填寫問卷,而問卷上面的問題,就是訪問受試者,對於這些移民的態度。等到問卷完成之後,實驗人員再問這些受試者,他們有沒有打過流感的疫苗。
結果呢,研究人員就發現,沒有接種過疫苗的人,他們被流感病毒,感染的風險會比較大。所以呢,他們對於移民的態度,也就比較負面;他們比較不願意接受這些新移民。
而打過疫苗的人,他們就會覺得自己比較安全;因此呢,對於移民的態度比較正面,也就是對於移民的接受度比較高。
聽到這裡,如果你覺得喔光靠一個實驗,就下定論有一點武斷,不能說服你。那麼我要告訴你,同樣的想法,約翰.巴吉博士他也想到了。
所以呢,他的研究團隊,又做了後續的實驗。他們比照前一個實驗的方法,他們提醒所有的研究對象,現在是流感季節。
但是這一次,他們特別強調多洗手,或者是呢,使用酒精消毒雙手;像是乾洗手這些東西,都能夠有效的去預防流感。
接著呢,他把受試者隨機分成兩組,有一組呢,提供給他們手部的消毒液,而另外一組沒有提供這個東西。最後呢,他們再把針對「移民態度」的問卷,發給這兩組做答。
這次呢,實驗的結果發現喔,在疾病威脅的操弄之後,消毒過雙手的人;他們對於「境外移民」的態度,就會比較包容,比較有正面的想法。
但是那些沒有消毒過雙手的人,在他們填寫完問卷之後;他們的態度會普遍比較負面,也就是不接受新移民的態度。
而這樣的結果,又再一次的顯示,人類最主要的演化結果,就是我們對於「求生」和「人身安全」有很大的需要。讓我們會被習慣和恐懼牽著走,而沒有辦法進行理性的思考跟判斷。
在這麼多年,實際的教學經驗告訴我,我看過太多辛苦的關係之所以無解,被卡得死死的;就是被這種「生存的恐懼」操弄。
所以不管一段關係,為你帶來多大的痛苦,不管過程有多麼的折磨;都因為我們太害怕被孤立,而只能選擇停留在原地。
到最後只能到一些「靠北系列」的社團,「靠北老公」、「靠北老闆」、「靠北老婆」…;繼續抱怨之後,然後留在爛關係裡,不斷的輪迴、相互的消耗,至死方休。
在這種讓人無奈的關係裡,還有一種人,讓我感覺到特別的心疼,就是那些受到慣老闆啊、渣情人啊,或者是情緒勒索的家人,嚴重傷害,因此在心裡留下傷痕的你。
這些人不知不覺的害怕認識新的朋友,他們的日子過得越來越畏縮。因為對於這樣的朋友來說,過去的經驗都在告訴他,我只要多認識一個人,就等於多增加一份傷害的風險。
更可怕的是,這樣的人儘管很無助,但是還是有跟人連結的需要;因此呢,在沒有辦法拓展新關係的情況底下,他只好更加依賴「爛關係」。
他更離不開,他把自己扭曲得更徹底,因為這樣子,他才能夠繼續留在爛關係裡。因為你可能會很害怕,貿然的斷捨離這些關係,自己會變成那些被排斥的「細菌」或「病毒」。
但我們從約翰.巴吉博士的實驗裡,你會發現,只要有施打疫苗,或者是使用手部的消毒劑;這會讓人相信感染的機率是降低的,它就足以讓你產生安全感,不再受演化結果的本能操控。
同樣的在人際關係裡,如果你也能夠有好的信念和好的做法,來保護自己;
這就像是打了疫苗,或者是使用乾洗手一樣。
你會因為建立了人際的防護罩,你不怕受傷、你不怕被感染,而真的擁有「被討厭的勇氣」。
你會更有自信,不害怕失去任何人;或者是,因為害怕被拒絕而遭到孤立,讓自己勉強在爛關係裡。
更重要的是喔,你也會更有勇氣去交新的朋友,因為你知道怎麼樣「保護你自己」。其實說到這裡,應該害怕被孤立的,不是受害人,而是加害人,不是嗎?
所以囉,如果你想要活得更有自信、輕爽、開放,我們近期推出由嘉玲老師,帶來的「人際斷捨離」這一門線上課。
這一門課程,會讓你學會怎麼樣讓自己,在那些電光火石的互動情境裡,去做出正確的理解跟應對;不再讓人際之間的情緒傷害,在同一個傷口反覆灑鹽。
「人際斷捨離」會透過具體的步驟、系統性的引導,讓你不只是「知道」斷捨離的觀念,而是能夠「做到」斷捨離的行為。
不過我要提醒一下喔,這門課的含金量超級高,所以呢,你千萬別覺得自己聽了一遍,就能夠像武俠小說裡,那些吃了大還丹的主角一樣,瞬間灌入嘉玲老師十多年的功力。
在你練功的初期,你會先對於「害怕被討厭」這樣的深層的恐懼,開始免疫。你會相信,自己有條件贏得對的人,有效的幫助自己敞開心胸,去認識更多的朋友。
而假使你在開始練功之後,你發現自己的身旁,真的有這樣的「爛關係」,你也不要太擔心。
因爲課程會教你,怎麼樣蹲馬步,一天一點、一天一步的,為你去建立起心靈的防護罩。讓你沒有後遺症的,去遠離這些爛關係;最後勇敢的活出你自己。
在人際關係裡,真正的安全感,並不是要依賴他人,要人罩你、保護你。一勞永逸的方法,是讓你自己能夠擁有內在的資源,長出屬於自己的力量。
讓自己可以偵測到,身旁是否還存在這樣的「爛關係」,並且啟動自我的防護罩,保留自己珍貴的時間跟精力,跟「對的人」相處。
如此一來啊,你渴望的幸福跟平靜,也才會真正的走進你的生命裡。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分享的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或許真正的活出你自己、長出自己的力量,可以從學習開始。
歡迎你的加入,詳細的線上課程的內容,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我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成長、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