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小手玩博物館 #第三集上線 #臺博館 #發現臺灣常設展
你有想像過100多年前20世紀初的台灣島嶼上有什麼嗎?
你知道這塊土地上的各式物種又是如何被發現的?
🙋想和孩子來趟生態兼藝文之旅嗎?
第三集我們將前往位於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內的 #國立臺灣博物館 本館,參觀「發現台灣」這檔常設展,探索來自高山平地和海洋溪流的動、植物標本,以及臺灣多元的族群特色。
主持人 #朱家琳 將提供大家一個實用又好玩的思考路徑「觀看/思考/好奇」,引導大小朋友可以如何欣賞:
✔️動、動物標本及標本背後的由來
✔️原住民的文物 #古虹新姿
讓這些文物能與生活連結,將已經知道的知識與剛認識的展件串連起來,一起 #重訪臺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的年代
🎧️ 立刻收聽!第二季《牽小手玩博物館》EP03 | 從高山到海洋,跟著博物學家發現臺灣─國立臺灣博物館本館 ►https://bit.ly/3j3aHl8
🎧️ 全球Podcast平台同步上架:
Apple Podacst ►https://reurl.cc/ogb1Lg
Spotify ►https://reurl.cc/mLbonV
Google Podcast ►https://reurl.cc/rgqb7Z
照片提供/ 國立臺灣博物館 National Taiwan Museum
老派博粉的謬思藝享 #藝術 #文化 #歷史
#鏡好聽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重返十三行常設展 第二次帶著聽眾朋友走入十三行博物館,首先由館方解說員 #鄒昀臻小姐,為大家介紹此常設展,此常設展共分為六個單元: 單元一 發現十三行 本單元自博物館一樓大廳左側開始,利用飛機與鐵渣模型的展示及互動設計,重現十三行遺址的發現經過。民國四十四年秋天,一位空軍飛行...
「發現臺灣常設展」的推薦目錄:
- 關於發現臺灣常設展 在 鏡好聽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發現臺灣常設展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發現臺灣常設展 在 萬華社區小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發現臺灣常設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發現臺灣常設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發現臺灣常設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發現臺灣常設展 在 發現臺灣常設展臺語導覽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發現臺灣常設展 在 #發現臺灣常設展-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發現臺灣常設展 在 臺灣博物館發現臺灣常設展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發現臺灣常設展 在 臺灣博物學#滅絕#台灣#雲豹#標本#貝珠#踝飾#世界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發現臺灣常設展 在 臺灣博物館原來這麼美!全新設計之常設展首部曲「發現臺灣」 的評價
- 關於發現臺灣常設展 在 [資訊] 長崎觀光指南:眼鏡橋.諏訪神社.歷史博物 - PTT推薦 的評價
發現臺灣常設展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小編又來推薦展覽活動囉!如果你對台灣早期歷史有興趣,如果你對台灣原住民文化有熱誠,那麼你就不能錯過臺博館的「發現臺灣常設展」。
一般認為台灣原住民以現有的考古資料或物質文化資料來推斷,歷史不過就兩、三百年,但是如果深入考察原住民,尤其是泰雅族的貝珠衣上的貝珠,我們或許可以觀察到一個持續千年的海洋貿易網絡。如此一來,台灣原住民的歷史將會大幅增加歷時性上的深度及,未來的研究或許有機會慢慢將這段歷史補充的更完整。
—————
#尾崎博物學
尾崎秀真對臺灣歷史有一套獨特的觀點,他根據博物館的蒐藏及史料發展出「臺灣歷史的博物學研究」,強調臺灣的𣦯與文化發展並非文獻所載的短短兩、三百年,而是可以用「博物學」的方法與資料推溯至四千多年前。尾崎秀真看到博物館裡的「博物學蒐藏」,如泰雅族的貝珠衣飾與圓山貝塚的貝類遺物,認為貝殼織品在4200年前就傳到禹都,而20世紀初葉臺灣的泰雅族還在使用貝殼織品,因此推論4000年前這可能是從臺灣輸出到中國大陸的重要物產。
尾崎秀真在積極尋找支持其論點的史料的同時,也親赴臺灣各地尋找具體的「物質證據」。在1927年至1929年間擔任「佐久間財團蕃族品蒐集計畫」的委員時,他至全島各地蒐集原住民文物。從他所蒐集的各種文物,不難看出他如何求證並建立他的學說。
圖片說明:泰雅族珠衣,約19世紀末側20世紀初,採自塔拉南社(今新北市烏來區福山里)尾崎秀真蒐集品(52×93cm)
#NTM #臺博館 #發現臺灣常設展
https://www.facebook.com/230461351192/posts/10157327165876193/?d=n
發現臺灣常設展 在 萬華社區小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小學昨天收到台博館鄰居親送這張美美的海報,認真幫粉絲看了很久,確認是社造文教一家親的重要資訊,文教推廣從社區出發,社區生活容納各種時光,時光穿越可以加強博物文化體驗。有戲,相當。適合高中以上在學學生、55歲以上民眾(你看青銀合創自自然然了!),台博館志工本身當然也可以,有戲胞、對展覽解說有興趣,主辦單位都歡迎報名甄選喔。6/30截止報名。
#台博館在中正區 #襄陽路 #小學差點脫口而出說是新公園那個 #透露年紀不高興 #是二二八紀念公園 #就說中正萬華一家親 #看懂生活圈是社造王道 #小學上課鐘 #以下節錄台博館官網原文 #官網連結見留言一 #據說臉書又改運算方式只好有連結都放留言 #有興趣要看留言
------------------------
活動簡介
博物學家們踏入臺灣山林寫下的感動故事,由你來重現!臺博館「發現臺灣」常設展結合專業團隊,公開招募戲劇導覽志願種籽演員,7月起陸續展開培訓、排演,讓我們戲胞暖身,循著展場中的探險足跡,細數珍視我們共同擁有的美好!
甄選辦法
對象:
預計招募20名,本次招募高中(含)以上在學學生、55歲以上民眾或臺博館志工,具有表演熱情,對展覽解說有興趣,並能全程參與培訓、排練及發表活動者。
費用:免費報名
報名:採二階段甄選,
6/30前提交報名表,進行第一階段書面甄選,7/5於臺博館網站公告二階段甄選名單,並逐一電話通知 (未錄取者恕無通知)
第二階段現場甄選:7/13,臺博館南門園區
現場甄選方式:將進行甄選夥伴見面活動,透過聯誼交流,在循環換桌與不同夥伴交談,突破世代刻板印象。我們將從中選出20名種籽學員,參與接續的戲劇導覽種籽工作坊、排演及發表。
發現臺灣常設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重返十三行常設展
第二次帶著聽眾朋友走入十三行博物館,首先由館方解說員 #鄒昀臻小姐,為大家介紹此常設展,此常設展共分為六個單元:
單元一 發現十三行
本單元自博物館一樓大廳左側開始,利用飛機與鐵渣模型的展示及互動設計,重現十三行遺址的發現經過。民國四十四年秋天,一位空軍飛行員隨機飛越觀音山上空時,驚見飛機的羅盤出現了磁力異常的反應,他以為發現了鐵礦,才會影響羅盤!於是少校決定協同地質學家林朝棨等人前來探勘,才知道在地面上到處可見的鐵塊與鐵渣,其實是史前人類煉鐵的遺留物,另外也發現了許多史前陶片、石支腳與凹石等,由此判斷為史前遺址,並根據此地的地名,命名為「十三行遺址」。
另外,本區也陳列十三行遺址地層、考古探坑工作模型、遺址發掘影帶等,以傳達考古學相關知識。
單元二 搶救十三行
1989年政府計劃在十三行所在地進行污水廠興建工程,此舉勢將徹底破壞十三行遺址,考古學家大力呼籲保存遺址,並在社會大眾的熱烈迴響下,進行十三行遺址的搶救工作。本單元的主要用意,即在紀錄此一臺灣社會史上的重要事件,呈現當年文化保存與經濟發展間的矛盾,以收鑑古知今之效,並希冀這樣的衝突不再重演。
展場中陳列了當時的簡報與影像紀錄,並藉由怪手、抗議海報與探坑出土文物的模型擺設,帶領觀眾回到搶救發掘現場,感受當時的壓力與無奈。
單元三 探索十三行
舊名八里坌的八里,山水環繞、雨量均勻,氣候溫熱宜人,其東南側為沖積平原之外,後方是觀音山,西北接大海,東北側為淡水河口,水陸資源非常豐富,相當適合人類居住,早在西班牙、荷蘭時期,八里即有平埔聚落。本館特設立「八里坌繁榮時期」、「回到清初漢人出入墾時期」、「回到荷西時期」及「回到史前時期」等四個時期進行介紹。其中史前時期的展區中,我們設計了刺青、捕鹿的互動設計,及仿製原住民獨木舟的陳列,藉此呈現部分原住民生活的面貌。
要了解八里,除了從歷史面向外,地理環境的演變亦不可忽視,因此為瞭解八里地區的自然環境,及遺址分布與地質環境變遷的關係,特於五處地點鑽取連續岩蕊,希望由該地沉積物內容,探究當時期的地形及演變。經研究,挖仔尾至十三行遺址一帶,一萬年前為陸地,一萬年至六千年間因全球海平面上昇,而為海水淹沒。一直到六千年前左右,全球海水面沒有顯著的改變,這一帶才因沉積物而成為陸地。陸地的誕生,提供了十三行人的居住場所,一千八百年前,十三行人在此大規模定居。
臺灣北部東北季風強盛,產生東北往西南方向的沿岸流及輸砂。近十年來,臺北港防波突提的興建,使得淡水河口以南、防波堤以北之海岸泥沙淤積加劇;反之,臺北港西南之海岸則加速侵蝕,人為的建物成為海岸線變遷的另一主因。
單元四 走進十三行
在這個單元裡,我們利用考古學家的研究結果及合理的推測想像,復原了十三行人的生活情景,呈現他們的生計活動、交易、墓葬、工藝技術、服飾、家屋與聚落等各個面貌。為了讓十三行人的生活情景更為逼真,我們將此區營造成劇場,利用音效、燈光及旁白,帶領觀眾認識十三行人一天的生活。
當時為求復原圖的逼真與生動,繪製者除了設定時間及場景,親自自八里海灘取景攝影外,並聘請演員充當原住民,扮演劇場中的角色,以進行拍攝紀錄,再依據其成果繪製。
單元五 遇見十三行
這個單元是我們展覽的重點所在,因為遺址出土的文物就陳列在這裡。藉由實際文物的擺設,帶領觀眾想像十三行人的生活面貌。除了文物外,此區對於十三行人的墓葬、遺址的出土現象,也做了更為詳細的解說。另外,利用十三行出土人骨所復原的十三行人面貌亦陳列在此。
復原十三行人面貌計畫是國內考古學界首次與國外學者合作所進行的研究計畫。在計畫執行的過程中,亦遭遇許多困難,例如十三行人骨,因長期埋在地下,經常受地層擠壓或各種侵蝕因素,而脆弱變形,或分離散落,增加復原工作的難度。再者,人骨只能提供頭型和面形,關於眼耳口鼻和鬚髮等部分之復原,就需要依賴相關之生物性資料和民族誌比對資料。另外,人的神韻和性格,及其容貌上的裝飾,都需要參照相關的民族誌資料。這個計畫總共成功地復原了一位男性、一位女性和一個兒童的面貌。
單元六 認識十三行
這個展區中強調的是資訊的傳遞,讓有興趣深入探究的觀眾,得以在本區中自我探索。因此本區主要為互動的考古遊戲,及相關的影帶:如「複製文化層─展示製作紀錄」、「考古發掘日記」、「如何測出十三行人的年代」、「臺灣的平埔族」以及「臺灣的南島民族」等。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發現臺灣常設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古生物大展-生命的史詩與演化共舞」常設展介紹
專訪:王紀涵 說明員
地球至今已經歷過至少五次的生物大滅絕,讓我們瞭解到生命脆弱的一面,卻也同時顯現生命韌性。每次的大滅絕事件,都讓當時大多數的生物,在極短的時間內滅絕消失。然而,存活下來的少數生物,卻也發揮了生命堅毅的韌性,隨著時間的推演,造就了後世繁盛而多樣的生命。 國立臺灣博物館土銀展廳的主題「生命的史詩-與演化共舞」展覽,從化石的紀錄,揭開地球生命演化的奧秘,以及早期的生命為適應地球形成初期的惡劣環境,所做的努力和改變。
生命的起源
生命起源於那一汪溫暖的小池塘?
在46億年前,炙熱的地表受到隕石與彗星的撞擊之下,原始地球誕生了!約40多億年前,地球留下了最早的岩石。而最古老的微體生物化石發現在35億年前的岩層裡。
達爾文曾經說過演化就是從一汪溫暖的小池塘開始,真是如此嗎?這個問題科學家仍在探索中。
三葉蟲:古生代海洋中的花蝴蝶!
三葉蟲是最古老的節肢動物家族,牠背上的甲殼可以分成左、中、右三葉,因此稱為三葉蟲。最早的三葉蟲化石,出現在5億4千多萬年前。古生代結束後,三葉蟲也跟著滅絕消逝,沒有留下任何的後裔。牠們的演化非常多樣,不僅是地層上的指標,也像悠遊於古生代海洋中的花蝴蝶!
從水到陸的大躍進
登陸:魚兒上岸了-從鰭到四足! 生命起源於水中,悠游了數億年。所有陸棲動物的足跡中,最早的就是4億5千萬年前多足類的節肢動物。而在泥盆紀晚期(大約3億6千5百萬年前),由真掌鰭魚演化的始螈類,開始出現肺與四肢,並且在水邊爬行、嘗試登陸,最後終於離開水域,成了首批的兩棲先鋒。
發現臺灣常設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發現臺灣-重訪臺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的年代」常設展介紹
專訪:黃冠龍 說明員
「臺博館新世紀常設展首部曲—發現臺灣」是國立臺灣博物館(臺博館)21世紀以來首度推出的全新常設展,同時也是本館預定陸續推出的三場常設展中之「首部曲」。作為臺博館新世紀常設展的「首部曲」,本展覽將時間回溯至臺博館的源起,也就是一百多年前,當時稱為「臺灣總督府博物館」初創立的20世紀初,臺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擅場的「發現年代」,重新審視那些奠定今日臺博館收藏基礎、形塑臺博館風貌的博物學發現、發現者、與發現傳統。因此,這不是一部介紹臺灣自然世界的博物學展覽,而是一個回顧臺灣自然世界是如何被近代博物學所「發現」的展覽。故展名為「發現臺灣」。
「發現臺灣」內容主要分為三大主題單元:發現之道、臺灣新象、過去的未來。
發現之道
第一單元「發現之道」聚焦於20世紀初博物學家的調查傳統。透過兩位傳奇採集調查者:森丑之助與菊池米太郎的田野故事與蒐藏,勾勒出那一代博物學家強調親身實地踏查—即所謂「知識是人走出來的」之調查傳統。
另一方面,田野調查者所現地採集的物質憑證,構成了博物館的「標本世界」。標本並非調查的紀念品,而是物種的代表,許多不同標本的集合讓博物館體現出一個微型的自然界,在博物館裡重現了自然物種的分類階序與演化秩序。「標本中發現自然秩序」因此就構成另一個當時博物學傳統的重要特色,也是本單元的第二個主題。
臺灣新象
本展第二單元:「臺灣新象」則以專題方式細數臺博館歷史上重要的博物學者與他們的重要發現。如首任館長川上瀧彌主導調查的臺灣高山植物、臺灣昆蟲研究開創者素木得一所發現的「寬尾鳳蝶」、博物館的傳奇標本採集者菊池米太郎所採集的「黑長尾雉(帝雉)」、臺灣礦物研究先驅岡本要八郎發現的「北投石」、全能型博物學者堀川安市採集的貝類標本與其發現的新種蝸牛:堀川氏煙管蝸牛、戰後首任館長陳兼善與其學生梁潤生所採集的「國寶魚」:櫻花鉤吻鮭、獨幟一格的歷史博物學者尾崎秀真所蒐集的原住民籐編器與珠衣,還有在1910年代由森丑之助指導製作的臺灣原住民各族「博多人偶」、1920年代末蒐集的「佐久間財團蒐集品」、1960年代造成萬人空巷的深海活化石—「龍宮翁戎螺」,與1970年代臺灣化石大發現出土的「早坂犀」等,館史上重要的發現者與發現,莫不在本單元的展場中翩然現身。
過去的未來
最後,名為「過去的未來」的本展第三單元,則始於一個問題:究竟這些臺博館典藏的歷史性標本在當代有何意義?換句話說,博物館的標本除了能夠帶我們回到過去,是否也能讓我們反省當下,甚至展望未來呢?。展場裡以三個物件回答此問題。第一件是臺灣雲豹標本,臺灣雲豹的野生族群已經在2014年正式宣告絕跡,因此博物館收藏雲豹標本就不再只是過去物種的歷史紀錄,同時也成為一把通往未來的鑰匙—透過其中保存的遺傳資訊而提供未來重建物種的可能線索。
另一方面,博物館裡的老標本同樣也能提供當代創作者充分的素材與靈感。本展場最後兩件「標本」是兩件當代藝術創作者的「作品」:泰雅族織藝師尤瑪・達陸的《古虹新姿》與多媒體藝術家王俊傑的創作:《過去的未來》,分別取材自博物館內古老織品的紋樣與各種標本的型態,衍生發展出兩件匠心獨具、新舊交融的裝置藝術作品。在博物館裡,「過去」也就是「未來」。
回歸收藏
「臺博館新世紀常設展首部曲—發現臺灣」也是一個回歸博物館收藏的展覽。展場內總共展出367件的博物學標本及文物,其中屬於臺博館藏品者共計265件,在這265件臺博館藏品中,其中不乏出自於著名發現者本人所親手採集並標註的歷史性標本,如森丑之助與菊池米太郎在上個世紀初所採集的泰雅長衣、史前石器、與鳥類標本;更有一些雖非經名家採集,卻是屬於首度亮相的「歷史性首展」,如近年發現的佐久間財團在1920年代末所收藏的莫那魯道之貝珠踝飾。
同時,為了忠實呈現這些藏/展品作為「標本」的採集入藏脈絡,許多當時採集或入藏時的「歷史標籤」,都「破例」隨著其「物主」一起於展場中展出,細看其上不難可發現一些著名的調查採集者,如森丑之助、岡本要八郎、堀川安市等人的親筆墨跡,至今仍斑斑可識。
發現臺灣常設展 在 #發現臺灣常設展-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臺博館新世紀常設展首部曲—發現臺灣」是國立臺灣博物館(臺博館)21世紀以來首度推出的全新常設展,同時也是本館預定陸續推出 ... From the video description. ... <看更多>
發現臺灣常設展 在 臺灣博物館發現臺灣常設展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值得推薦的 展覽 ,了解土地,了解 台灣 ,了解當年日本人如何透過各種方式了解 台灣 。 ... <看更多>
發現臺灣常設展 在 發現臺灣常設展臺語導覽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發現臺灣常設展 臺語導覽Facebook-en dago. 發現臺灣常設展臺語導覽erabiltzailearekin konektatzeko, hasi saioa Facebook-en. Hasi saioa.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