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市合併是選舉考量?柯建銘:林為洲的說法是「未戰先敗」】
中時/記者吳家豪
國民黨新竹縣立委林為洲今日表示,民進黨新竹市長林智堅提出新竹縣市合併恐是為選舉考量,如果要合併應先討論後,等2026再上路。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回應,新竹縣民進黨已長達20多年沒執政,若談選舉,新竹縣市合併反而對藍營有利,林為洲的說法是「未戰先敗」。
上屆為新竹市區域立委的柯建銘指出,林智堅在9月5日接受媒體訪問時,拋出的是縣市合併,此議題長年來一直都有討論,也不是新的題目。而國民黨新竹縣長楊文科在9月6日表示贊成合併,並說要升格為直轄市,也提到此事牽涉《地方制度法》修法。
柯建銘說,修法是藍營先提出,自己被媒體問到時,才會談到修法可以討論,把《地制法》中對直轄市人口125萬的規定降到1百萬,是一個方法。
柯建銘表示,新竹縣幅員廣大,人口達57萬,楊文科主張升格而提出加碼修法,將新竹縣市合併為第7都,來分70%的統籌分配款。相信楊是站在地方首長為籌措財源及地方發展的立場而提出。
柯建銘指出,林為洲倡議新竹縣市合併後林智堅不能參選,還說若合併要將苗栗縣也納入,並在2026年在上路,這樣的說法根本是為自己盤算。
柯建銘說,《地制法》關於升格直轄市的規定提到「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區」。從清朝、日本時代一直到國民黨來台,新竹縣市一向是劃為同一行政區,直到1982年才縣市分家,林為洲宣稱也要將苗栗縣納入合併的說法,並不合理。
柯建銘表示,林為洲認為縣市合併升格是為選舉考量,但過去桃園縣長吳志揚也主張升格直轄市。若照此邏輯,吳也不能參選第一屆桃園市長選舉,但吳志揚還是參選了,只不過敗給現任桃園市長鄭文燦。
柯建銘指出,如果林智堅不能選,那楊文科是不是也不能選?林為洲這樣的說法,是不是為了要自己選?林現在又說竹竹苗合併,又要等2026年才上路,這完全是政治打算。
柯建銘說,民進黨上次在新竹縣執政已經是林光華縣長的時代,距今已20多年。新竹縣市若合併,藍綠結構約為6比4,對國民黨相當有利,對民進黨反而是極大挑戰。
柯建銘表示,在對藍營相對有利的情況下,林為洲還想把藍營長期執政的苗栗納進來,林不知是對選舉沒有信心還是未戰先敗,才會有這種充滿算計且「失敗主義」的心態。
新聞連結於留言處。
同時也有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大牛 DanielL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非常感謝大家今年對我的支持!❤️ 2021新的一年我們一起創造更多的驚喜!?? 大家一起加油!!記得關注我的其他平台喔!!?❤️ 如果喜歡我影片的話,記得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喔! 謝謝每一個花時間看我影片的你! ▷ Follow : FB: Daniel Le 大牛 ...
「百萬大挑戰題目」的推薦目錄:
- 關於百萬大挑戰題目 在 柯建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百萬大挑戰題目 在 譚蕙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百萬大挑戰題目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百萬大挑戰題目 在 大牛 DanielL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百萬大挑戰題目 在 Kids Playground孩子們的遊樂場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百萬大挑戰題目 在 Kids Playground孩子們的遊樂場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百萬大挑戰題目 在 [轉錄][公告] 迎新百萬大挑戰- 題目&答案- 看板NTUJapan 的評價
- 關於百萬大挑戰題目 在 < > 百萬富翁大挑戰博學絲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百萬大挑戰題目 在 Re: [Vtub] Koyori 百萬耐久歌回樂透+再發10000P 的評價
百萬大挑戰題目 在 譚蕙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沒有誰比誰高貴](六之五)
反修例運動此前多場審訊,不論是襲警、藏武器、暴動案,在法庭裡的檢視方法,採取視覺較微觀。示威者在這條街被捕,隔一條街發生的事,不會視為相關。時間上檢視也收得狹窄,例如7.21元朗襲擊,或831太子站事件,示威者受事件影響之後上街,法庭不會視為有參考價值(relevant).
然而國安法第一審,唐英傑開電單車涉衝向警察防線,車上插了「光復香港。時代革命」旗幟,案件搬到法庭,被提升到「恐怖活動」「煽動他人分裂國家」層次。
法庭對刑事案件審訊,多檢視可觸摸之物,如翻看閉路電視、檢視直播片段、化驗被告背包或手袋的物件。
但驗視一句話的意義,用甚麼方法,拉闊到歷史何年何月,翻查幾多本字典,還是要揭開人腦看看人的思想?
早幾天,辯方專家證人,港大學者李詠怡當被控方逼問舉殖民旗的人心裡想甚麼,梁天琦設計口號的心底意思。Eliza一度在庭上表示:「我沒法子有讀心術 (I am not a mindreader).」
如何去讀一場社會運動的集體心理?社會學家,明顯和法律專家有不同看法。
這天,彭寶琴法官問及Francis,他如何理解「反修例運動的時間線(timeline)」。作為專研社運的學者,Francis認為運動由2019年6月9日開始,延續至大約2020年中,但難說某一日正式結束。彭官反問:「逃犯條例不是撤回了嗎?在2019年9月條例撤回後,李教授你仍然覺得運動繼續下去?」Francis說是。
彭官亦問Francis,「你在問卷中問示威者,那一個口號有代表性,但每一個集會不是有主辦單位嗎?大會不是有他們的主題?」(亦即民間所謂的大台)
Francis回應道,每次遊行雖有個別主題,但整場大型反修例運動不只是個別遊行。「例如人們最初對『齊上齊落』口號感到有共鳴,因為此口號表達了整場運動裡,示威者感到的團結精神和聯繫感(togetherness)。很多時候,口號不是直接與政策訴求有關,而是表達示威者的情感和感受。」
這天,辯方專家證人,中大新傳學院教授李立峯Francis進入第二天作供。高個子的他,頭髮長及頸,穿了淺灰色西裝外套,外套布料質地有反光效果,西裝上的縐紋特別顯眼。他出現在證人枱時,拿着橙色的布袋,把厚厚的文件塞在布袋內,擱在證人枱。
Francis喜歡把手踭擱在枱上,竪起前臂,長長的手指揮舞着,談起他熱愛的社科方法論,語速越說越快,微微地左右搖動帶輪辦公室椅子。法官不只一次請他說慢一點。
有些時候,三位法官們發問的問題,比雙方大狀們更多。
Francis說,曾向全香港市民抽樣撥打電話作民意調查。為了要有隨機性,撥打住戶家居電話時,會向聽電話的人問,若家居住戶多於一人,那一位同住者的生日日期較接近,則邀請該人來回答民調。
唯一的男法官陳嘉信,手指之間常夾着筆,雙眉上下舞動,立即發問:「為何打電話去家居要這樣問,而手機則不用問?」
Francis解答道:「在外國,曾有研究發現,在家庭中負責接電話的人,永遠都是家庭主婦。」法官杜麗冰聽到後,臉上綻放出會心微笑,更向陳官互相交換笑容。Francis續說:「又或者是年輕人搶着電話聽,這樣,民調做出來就會有偏差。」
另一個社會學方法論的提問,也是由陳嘉信法官追問出來的。Francis團隊亦曾於廿多場遊行或集會活動中做現場調查。調查員會被分派在集會或遊行現場,邀請參加者填問卷。
但隨着運動變得更流水式,出現更多變數,甚至出現衝突。為了保護調查員安全,例如7.27元朗遊行,他們會派出少量資深調查員到現場,派發含有QR Code的單張,示威者可以事後上網填寫。
無論是代表控方的周天行檢控專員,抑或法官都問Francis,讓人拿單張回去跟QR Code填問卷,怎樣肯定填的人真是去過現場?
陳嘉信法官問:「你說,填問卷的人很熱心,你怎知他們會不會『熱心』過頭,上網虛構答案?」他雙手在空中比劃着括號,把「熱心」二字強調。
Francis說,他們巧妙地在網上問卷中加入了一條題目:「這天在那一個示威地點加入隊伍」,亦有一個選項是:「我今天沒有參加遊行」。填表者並不知道,研究員會剔走沒參加遊行的人的意見。
「他們填的時候,不知道這條題目若答了,其實篩走了自己,最終我們便可以只分析參加過示威的人的數據。」三法官聽罷,明白學者一早想到這些漏洞,點頭表示明白。
法庭裡,尋找「光時」意義之旅,控辯雙方均花心力指斥對方研究方法有漏洞。
代表律政司的署理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嘗試從Francis的研究裡,找尋不足之處。Francis和團隊以5種研究方法:全港性電話民意調查、示威現場問卷調查、焦點小組、連登討論區大數據分析、公共討論分析(時評人在傳媒的言論),多管齊下來理解社會運動中口號的意義。
周專員指,調查大部分於2020年初之前進行,而本案發生的日子(2020年7月1日)之前一段時間,即2020年2月至7月,Francis沒有相關研究。周專員問:「沒有任何事阻止你進行更多研究吧。」
Francis指,當他自己知道要做專家證人時,已是2021年4月底,時光追不回了。「我不能坐時光機回到過去(I cannot travel back in time to do it.) 周專員堅持追問,可以做電話民調呀。此時陳嘉信法官插嘴表達其看法:「即係你叫李教授在2021年問番啲人9個月前在想甚麼?」
Francis望着陳官說:「你說的我認同,即使可以問,搜集回來的數據也不會可信。問人今日在想甚麼會較可信,你問人一年前想甚麼,可信性甚低。」
周專員轉以「以子之矛」嘗試再去進攻。「你曾說過口號的意義會隨時間改變,你在案發前一段相關時間,無研究喎。」Francis再解釋,除非遇到重大事件,口號的意思隨時間改變,基本上是以年計,或以十年計,「口號意義改變,並非分分秒秒在變動」。
Francis在庭上首次披露,他團隊進行的「連登討論區」大數據研究,份量之浩瀚,他和團隊從連登「時事台」從2019年6月到8月21日的討論帖子及回應留言,涉及2千5百萬個,電腦檔案足有38GB。
周專員從枱底拿出幾疊白紙,原來他的團隊從連登討論區,人手萃取了一些帖文,叫Francis即場示範如何做Coding (編碼)工作。
西裝骨骨的Francis翻閱着文件,開始說:「呢位網民【四葉妹妹】有提及過「光復香港。時代革命」沒提及「港獨」及「五大訴求」,可算為「1, 1, 0, 0」; 網民【英國男孩】完全沒提,電腦會記為「0, 0, 0, 0」;這位【草尼馬仔】貼了光時旗的照片,不含文字留言,我們技術上沒法認出。但不改變們這個整個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在嚴肅法庭,聽到鬼馬的網名,旁聽者都忍不住笑了出來。
控辯雙方過招,誰的「方法和總結」算是合理,光時究竟意義何在,是否違犯國案法?
Francis今天較完整披露他的看法。他認為,控方專家劉智鵬教授,以歷史及語言學角度去看「光時」這口號的意思,作出一個聲稱,就是「『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這口號,只有唯一一個解讀,並為所有人共知」,「但我認為劉教授沒有提供充足證據去證明這個聲稱」。
Francis解釋,劉教授報告中用了「necessarily」一字,即口號詮釋的唯一可能「必然」是這樣,這是Francis自己認為需要用多種社科方法驗證的假設。
口號究竟是由喊的人那端衍生意思,還是從接收者那邊決定意思?
陳法官指,他理解控方劉專家報告中指的是,「喊口號的人懷有分裂國家意圖和目的」。但Francis卻說,喊口號基本上是一個「傳播行為」,不只是一個人單方面「個人表達」那麼簡單。
一個口號喊出來,是由嗌的人承擔意義發送者責任,還是接收的人也有份貢獻意義?如此哲學性問題,在法庭的空氣裡交鋒。
Francis又像在講課一樣,「作為傳播學者,我認為,喊口號是一個溝通行為,不只是一種自我表達。我嗌一個口號,會考慮接收者如何理解。」
小個子的法官杜麗冰,左手手指戴了綠寶石戒指,她一邊說話一邊以手部語言輔助她的比喻:「好像我跟一百個人說,我喜歡西瓜,有人會覺得我愛吃紅色的生果,另一個人覺得我愛吃綠色皮的水果。我發送一個訊息,但別人接收不同。」
Francis補充:「不止這樣,說話的人會小心用字。例如有一句句子意義明確,另一句句子的意義含糊,如果我要表達自己,減少誤會,我會選較明確的那句。」陳官提出,智力不同的人也會用字不同。
Francis反駁:「不只,也看大家出身甚麼背景,像你們法庭背景的人理解『引導性問題』(leading question)和我們社科人便不同,不只是智力差異的問題。」聽到這句話,杜官和陳官都作深思狀。
控方曾挑戰,指若文字意義多樣,人們便沒辦法溝通。Francis在此反駁:「劉教授說,人們會跟社會慣例(convention)去用字,但問題是,社會有很多慣例。文字使用很複雜,也有修辭學(rhetoric)作為一種慣例。劉教授把語言意義解得太過死板(too rigid),語言意義多樣,修辭令人們變通調適,否則世界便沒有創意寫作了(creative writing)。」
控方周專員指出,劉教授也有其「證據」,就是警方跟據示威錄影片段,數算有多少次出現「光時口號」,而這口號與「顛覆元素」如港獨訴求、暴力行為同時出現。Francis反駁,這數據只在「點算上」可靠,但兩件事同時出現(co-appearance),並不等於有關。
Francis用一個生活化的例子,說明兩種同時出現的東西,無必然關係。「在大學,學生在班房可以自由入座,兩個大學生每次課堂都一起坐,可以解讀為他們是朋友;但在中學,課室座位是被編排的,兩個中學生常並排而坐,只能說他們是一起坐。」
然後,Francis就望着控辯雙方大狀的方向:「就像在這個法庭,李先生和周先生也一起坐,要考慮這是個法庭場景。」眾笑。
至於示威場景,有其特性,Francis解釋:「好像每年香港七一遊行,於同一個示威裡出現的團體,訴求可以不共容。如性小眾、勞工及外傭團體也會各自有訴求。」
即使大型示威有一些共同訴求,各人理解也有差異。Francis指,他有研究2014雨傘運動,其口號為「我要真普選」,「但落實到具體解釋,甚麼是『真』的普選?『真』字既開放又抽象,讓人各自己想象。」
文字容易於不同場景被誤解,Francis特別澄清了一個可能的誤會。焦點小組討論的指引中,研究員需要留意討論覆蓋不同範疇。其中一個範圍呈在法庭文件中,寫道:「社會運動意識形態和激進化(social movement ideology and movement radicalization」。
Francis特別澄清「激進」二字的在的學術意思:「激進化,在研究社運學術世界裡,意思是與社會常態的距離(deviation from social norm ),涉及更重大改變的意思,並沒有『好與壞』的評價。」
「好像反修例運動最初,有人要求『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這訴求較溫和,因為過去香港也曾成立過,相比起來,『解散警隊』這口號則較激進」。陳官補充:「即是要求更徹底的社會改變。」
陳官亦引述文件中的資料,好奇地向Francis查問:「為何你認為『光復香港。時代革命』比『五大訴求』更激進呢?」Francis解釋:「修辭學上,『革命』比『訴求』所涉及的改變,幅度更大,這是明顯的。」
在香港的刑事審訊上,「不爭辯事實、客觀存在」是常用術語,去指控一個人做了一件事,作為刑事案的入罪條件。然而一支旗,一句口號,如何建基於事實,使用這種法律語言,又出現了奇特的交雜和火花:
周專員指出,警察報告中點算示威口號出現次數是「客觀、不爭辯的事實」。
Francis反駁道:「你們只是提供了口號在示威現場,曾出現過的這個事實。」
周進逼:「你們只是倚賴別人的意見。」
Francis:「我們紀錄了人們表達意見的這個事實。我們分析的文章、人們論述過這些意見,都是一種『社會現實』(social facts)」
周再問:「你是否同意,劉智鵬教授報告裡,他對光時口號的解釋,是對的(correct)?」
詮譯變成了對和錯,二元對立,二選一,社科學者抗議了。
Francis:「我們的總結是,口號是開放的,抽象的,不只一個解釋,每人有每人的論述。我不會評價一個時評家對口號的解釋,正如我不會評價焦點小組裡一個平凡人的解讀。(I wouldn’t judge)我不會說,這個人的解讀是正確,這只是他自己的說話 (I wouldn’t say if this guy is correct, it is his own articulation)。」
周不放棄:「你不會異議,若我說劉智鵬教授的解讀是對的。」
Francis斬釘截鐵回應:「我會異議,問題並不在對與錯」。
杜麗冰法官嘗試插話,問Francis:「你會否覺得劉教授可以作這樣的解釋,即使你不贊同其解讀?」
Francis說:「我個人不會對口號作這樣的詮釋。劉智鵬教授的詮譯,只是『其中一個詮釋』。其解讀的地位沒有特別高,也沒有特別低。相比起某一個時事評論員,或者我們焦點小組的某一個參與者。」
周天行在盤問到最後,拋出了這個問題:「我說,我方對口號的理解方法(approach)更可靠。」
Francis噗哧笑了,全場亦爆出陣陣笑聲:「哈哈,肯定不是。警察在『點算口號』上或許是可靠,但我挑戰警察報告中『對數據的理解』,當口號與顛覆元素共同於示威場合出現,根本不是支持口號有顛覆意義的證據。我對警察報告是完全不贊同。」
此時,周天行專員彎腰,跟坐在他旁的同事耳語了逾三十秒。
周專員回過頭,橫空拋出這句話:「我向你指出,你的報告不可靠,不相關。」
Francis咬字清晰,語氣肯定回應:「我的報告,既可靠,合乎標準,亦相關。」
誰的解讀更有權威?控方專家認為喊口號的人必然意圖顛覆;辯方則指出,口號是開放和曖昩的,任何人的解讀,都沒有比另一個人的解讀更有權威。
一支旗,八個字,意義之爭,連繫着多位國安法被告的命運。
國安第一被告唐英傑,身型壯碩,年輕的他坐在犯人欄,由幾個懲教署職員押送。
唐的學歷不算高,是一位日本餐廳的厨師,然而穿着深色西服的他,還押了一年後,出席他自己的審訊,連日聽學者解讀他舉過的一支旗,都堅持翻閱着厚厚的法律文件,專心地聽着耳機,坐在他旁邊隔了犯人欄的翻譯先生,即時以廣東話傳譯。
「Rhetoric….修辭學」英語對話,小聲的廣東話,在法庭後方響起了,兩條聲道有些重疊。
幾名穿墨綠色制服的懲教署職員, 和唐一起坐在寬闊的犯人欄內。懲教職員的身體,慢慢挪移越近唐的方向,他們偶爾也竪起耳朵,跟進學者們的辯論進程。連穿着保安制服的叔叔,都聽得懂英語,都留意到辯論擦出火花,露出驚訝的表情。
八個字,有罪還是無罪,全城關注。誰的解讀更高貴?
時鐘已到下午四時半,明天Francis繼續作供。
***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一):[Regime & Redeem]
7月2日控方專家劉智鵬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10137115741348/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二):[Just Do it]
7月9日辯方專家李詠怡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29321820489544/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三):[過去與未來]
7月12日辯方專家李詠怡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37523026336090/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四):[知行合一]
7月13日辯方專家李詠怡及李立峯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40215429400183/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五):[沒有誰比誰高貴]
7月14日辯方專家李立峯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43328702422189/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六):[選櫻桃的人]
7月15日辯方專家李立峯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45860505502342/
(圖為辯方專家證人中大新傳學院教授李立峯離開高等法院)
百萬大挑戰題目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距離美總統拜登所設定要在7/4美國慶日全面解封的時間,剩下最後倒數一個月,全美疫苗單劑接種率已達63.5%,單日確診及死亡率也降至疫情爆發以來新低。但拜登夫婦不敢大意,因為全美至少還有六州仍未擺脫病毒威脅,自滿營造出的假象,卻讓越來越多人鬆懈、不願繼續打疫苗。
2. 就在一種樂觀與擔心過度樂觀的複雜情緒下,全美包括賭城拉斯維加斯等多地宣告全面回歸疫情前的生活。此時的美國官方卻宣布,將陸續關閉大型疫苗接種站改推社區接種,因為蓋洛普民調顯示,接下來要突破的將是全美最難說服24%堅持不打疫苗的成年人,這其中有78%完全不考慮接種,只有2%有機會改變心意。
3.當下美國正面臨新一波危機,印度變種Delta席捲全球60多國及全美46州,防疫專家佛奇憂心,該病毒恐從年輕族群找到破口,在歐美掀起新一波疫情海嘯。特別是彭博社點出,Delta病毒症狀和原始病毒大不相同,包括聽力喪失、 嚴重胃部不適及可能導致部分身體組織壞死的血栓,再加上傳播性更強,各國必須採取更高規格來防堵。
4. 紐時報導,莫德納正在替6個月到11歲的幼兒進行臨床試驗,最快今年秋天將替這個族群提供有效且安全的疫苗;輝瑞則是正在針對5到11歲兒童,進行最後二三階段人體試驗,結果可望數周內出爐。在此之前,美國的防疫措施究竟該如何設定,成了今年秋天學校復課時的最大難題,解封前,美國從中央到地方如何看待Delta變種,將成為他們能否衝破黑暗的關鍵決勝點。
{內文}
美國總統 拜登:「疫苗接種人數持續增加,就業人數也增加,薪資也提升了,美國人終於又重新開始生氣勃勃。」
永遠樂觀的美總統拜登,持續向全美民眾喊話,要大家相信劇作家莎士比亞的名言,「無論黑暗再怎麼漫長,白晝終會到來」;第一夫人吉兒也與他分進合擊,邀請美防疫專家佛奇,一同走訪紐約哈林區的疫苗注射站,力拚全美70%成年人在七月四號國慶日前,至少打一劑新冠疫苗。
美國第一夫人 吉兒拜登:「我要謝謝你們所有人來,因為這就是我們達標的方法,我們希望每個12歲以上的人都來接種疫苗。」
因為他們雖然看見了隧道盡頭的亮光,即全美新冠接種單劑比例已達63.5%,但抗疫的最後一哩路,卻出現了意料中的龐大路障,即單日新增確診數量在過去七天,雖然大幅降至1萬5千人,死亡人數也剩下432人,但疫苗接種人數卻大幅下滑,每天平均已從最高的400萬劑,降至80萬上下,且根據CDC的最新數據,目前僅十數州達標,甚至超越七成人口接種完一劑,卻至少有六州仍未擺脫病毒威脅。
共和黨籍密西西比州長 Tate Reeves:「我們州的病毒量非常非常地少,當下疫情已經和三月份任何公衛專家所警告的大不相同。」
正是一種日益增長的自滿,讓全美接種率最低的密西西比州,也出現了這樣的假象。他們不斷告訴自己,全國範圍內的確診病例已明顯下降,我為什麼還要冒險接種疫苗? 但事實是,根據克利夫蘭診所的最新統計,今年一到四月大多數新冠住院病患,仍是那些完全沒有接種過疫苗的人。
美總統醫療首席顧問 佛奇:「疫苗接種要到疫情結束才會結束,但它還沒結束,那正是我們必須確認不想掉入的陷阱,因為如果我們落入陷阱,我們可能再面臨一波病例激增,特別是變種病毒流竄,那可能讓美國疫情再次倒退。」
就在一種樂觀,與擔心過度樂觀的複雜情緒下,包括賭城拉斯維加斯等多地,宣告將全面回歸疫情前的生活,紐約地鐵也迎來了睽違14個月的街頭藝人表演。這星期美國的航空旅行,重新回到了疫情爆發以來的最高峰,有將近2百萬人次,透過空中交通在美國50個州內遊走。皇家加勒比海郵輪也宣布,7月2號將全面復航,但首站啟程的邁阿密,乘客無須接種疫苗即可購票。此時的美國官方宣布,將陸續關閉大型疫苗接種站,改推社區接種,因為根據蓋洛普最新民調,接下來要突破的,將是全美最難說服24%堅持不打疫苗的成年人,這其中有78%完全不考慮接種,僅僅只有2%有機會改變心意。
新聞片段:「今晚,人們開始擔心新型印度變種可能帶來的危險,佛奇博士正在敦促更多年輕人接種疫苗,早在這款變種病毒於印度首次發現之前,它就已經在美國佔據主導地位,英國方面也已經提出警告,它正在12到20歲的年齡層間快速傳播。」
這款原先命名為B.1.617的印度變種毒株Delta,於去年10月5號,因率先在印度當地被檢測出而命名。由於它的突變速度極快,短短八個月時間,已蔓延全球60多國及全美46州,專家分析,它在病毒棘蛋白上出現了兩個關鍵突變,其中L452R類似先前發現的加州變異株,能增加棘蛋白與人體細胞上的結合力,據稱能拉高至少20%的傳染力;另一個E484Q則和先前的巴西變種E484K是一家人,能繞過免疫監測,對人體中和抗體具有逃脫能力,以致於當下疫苗保護力
均明顯受到影響。最新數據顯示,輝瑞BNT針對印度變種效果,在打完第二劑後雖然仍能維持88%,但如果只打一劑的防護力,將迅速降至僅33%而已。
聲音來源:美總統醫療首席顧問 佛奇:「很顯然地(印度變種)其傳播力,是比 Alpha(英國)變異病毒株還要高出許多。」
佛奇強調,儘管Delta變異毒株,目前僅佔全美新增病例的6%,但不排除它未來會在英國及歐美等國,掀起新一波疫情海嘯。更讓人憂心的是,彭博社引述一份最新來自印度的科學研究,Delta病毒的症狀,包括聽力喪失、嚴重胃部不適及可能導致部分身體組織壞死的血栓,這些都是原始毒株先前並不存在的臨床症狀。澳洲墨爾本近期的第四次封城,就是因為發現了這些非典型病徵,讓官方決定以最高規格應戰。
美國總統首席醫療顧問 佛奇:「這就像曾在英國上演過的情況,B117先成了主要病毒株,然後再被617攻陷,我們絕不能讓這情況在美國發生。」
對美國來說,這是一場不能輸的仗。當成年人疫苗接種率,逐漸逼近群體免疫標準,12到17歲卻只有25.6%接種至少一劑,總統拜登日前罕見透過推文,要大家別忽視Delta變種的高傳染力。文中提到,如果你是年輕人且還沒打疫苗,還等什麼? 這就是你保護自己和所愛的最好方式。
美國年輕人:「對我來說,我只是還沒去打疫苗而已,我確實有計畫要去打,尤其我很快就要開學了。」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莫德納正在替6個月到11歲的幼兒進行臨床試驗,最快今年秋天,將替這個族群提供有效且安全的疫苗;輝瑞則是正在針對5到11歲兒童進行最後二三階段人體試驗,結果可望數周內出爐。目前已知都是相同成分但低劑量,和成年人一樣,必須施打兩劑才算完整接種。
史丹佛大學醫學院教授 Dr. Yvonne Maldonado:「兒童往往比成年人要產生更好的免疫反應,所以我們希望5到11歲的孩子也是如此。」
在此之前,美國的防疫措施究竟該如何設定,成了今年秋天學校復課時的最大難題。目前已知洛杉磯學區會維持口罩禁令,直到兒童獲得批准並強制施打疫苗為止;但其他各州,諸如德州、愛荷華州,官方早就已經解除口罩禁令,所以無論疫苗結果如何,都不會將口罩視為替代的防疫措施。美國在解封前,面臨著一波波重大挑戰,從中央到地方如何看待Delta變種,正成為他們能否衝破黑暗的關鍵決勝點。
https://youtu.be/DTSXh-OBzag
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TVBS%E6%96%87%E8%8C%9C%E7%9A%84%E4%B8%96%E7%95%8C%E5%91%A8%E5%A0%B1TVBSSisysWorldNews?app=desktop
並開啟🔔
百萬大挑戰題目 在 大牛 DanielL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非常感謝大家今年對我的支持!❤️
2021新的一年我們一起創造更多的驚喜!??
大家一起加油!!記得關注我的其他平台喔!!?❤️
如果喜歡我影片的話,記得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喔!
謝謝每一個花時間看我影片的你!
▷ Follow :
FB: Daniel Le 大牛
https://www.facebook.com/loojialeeee
Instagram: loojialeeeee
https://www.instagram.com/loojialeeeee/
Tiktok:loojialeeeee
https://vt.tiktok.com/MF24fT/
▷ 任何合作邀约,請联络:
email: [email protected]
歡迎觀看我更多的系列!
Vlog系列: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lP8md365QL1YSIb0OCBqkBtFivf4z7W
猜題目系列: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lP8md365QJy6C7h4sLkBluSGWyZq0wo
惡整系列: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lP8md365QJdVAaJY6EUpnbetyxZBqqD
百萬大挑戰題目 在 Kids Playground孩子們的遊樂場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Kids playground歡迎免費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user/kazumaw
大家好 這是一個專門為Kazumaw家庭紀錄生活的頻道~
全部都是紀錄kazumaw家庭生活中的影片~
頻道中有許多遊樂場玩樂的影片 玩具開箱 吃餅乾點心 還有一些學習的小遊戲~
從玩樂中學習成長 ~
希望帶給你開心的每一天
kids playground ~ 孩子們的遊樂場
歡迎訂閱我們的頻道 有新的影片會通知您喔~ ~~
https://www.youtube.com/user/kazumaw
狩獵射擊槍~OTORO揪大家一起來槍戰吧 超級好玩的
https://youtu.be/lBVxv3_uD24
卡通頻道猴塞雷!瘋狂運動會 - Otoro揪大家一起來玩吧
https://youtu.be/P-0c2pFAVCY
https://youtu.be/MuK5ihpaKn4
台灣玩具反斗城 台北新生旗艦店 ~ 買玩具囉~~~
https://youtu.be/Xlp4fl-0Pqg
屎到碗裡來 + 小小兵怪味豆 ~ 超級噁心好玩的~~~
https://youtu.be/UosIYIpjIeY
超級緊張的爆炸氣球 快點來玩吧~~~Booming balloon ~ बूमिंग बुलून ~ ブーイングバルーン
https://youtu.be/kbWwQLwfyTc
畫畫遊戲 ~ 還有小禮物時間喔~ 超酷的 ドローイングゲーム खेल ड्राइंग
https://youtu.be/85v0ozBDCd0
比賽小遊戲 敲打企鵝 還有小禮物喔 penguin war ペンギン戦争
https://youtu.be/YxNhHFGJFIg
宜蘭頭城】頭城農場兩天一夜豐富之旅-一泊三食+點心無限~體驗DIY PART1
https://youtu.be/N8eKU6cTw3Y
寄東西給賓爸爸&OTORO
24258 新北市新莊區福營路173號11樓(普及科技)
FB社團 : 孩子們的遊樂場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unclebingo/
工商合作聯繫 : 楊小姐 yuapei@gmail.com
百萬大挑戰題目 在 Kids Playground孩子們的遊樂場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Kids playground歡迎免費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user/kazumaw
大家好 這是一個專門為Kazumaw家庭紀錄生活的頻道~
全部都是紀錄kazumaw家庭生活中的影片~
頻道中有許多遊樂場玩樂的影片 玩具開箱 吃餅乾點心 還有一些學習的小遊戲~
從玩樂中學習成長 ~
希望帶給你開心的每一天
kids playground ~ 孩子們的遊樂場
歡迎訂閱我們的頻道 有新的影片會通知您喔~ ~~
https://www.youtube.com/user/kazumaw
狩獵射擊槍~OTORO揪大家一起來槍戰吧 超級好玩的
https://youtu.be/lBVxv3_uD24
卡通頻道猴塞雷!瘋狂運動會 - Otoro揪大家一起來玩吧
https://youtu.be/P-0c2pFAVCY
https://youtu.be/MuK5ihpaKn4
台灣玩具反斗城 台北新生旗艦店 ~ 買玩具囉~~~
https://youtu.be/Xlp4fl-0Pqg
屎到碗裡來 + 小小兵怪味豆 ~ 超級噁心好玩的~~~
https://youtu.be/UosIYIpjIeY
超級緊張的爆炸氣球 快點來玩吧~~~Booming balloon ~ बूमिंग बुलून ~ ブーイングバルーン
https://youtu.be/kbWwQLwfyTc
畫畫遊戲 ~ 還有小禮物時間喔~ 超酷的 ドローイングゲーム खेल ड्राइंग
https://youtu.be/85v0ozBDCd0
比賽小遊戲 敲打企鵝 還有小禮物喔 penguin war ペンギン戦争
https://youtu.be/YxNhHFGJFIg
宜蘭頭城】頭城農場兩天一夜豐富之旅-一泊三食+點心無限~體驗DIY PART1
https://youtu.be/N8eKU6cTw3Y
寄東西給賓爸爸&OTORO
24258 新北市新莊區福營路173號11樓(普及科技)
FB社團 : 孩子們的遊樂場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unclebingo/
工商合作聯繫 : 楊小姐 yuapei@gmail.com
百萬大挑戰題目 在 < > 百萬富翁大挑戰博學絲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青年職學平台玩「升學 百萬 富翁」 , 挑戰 回答18條升學 題目 啦✏️!唔知你要唔要用錦囊先識答呢 ! 記得做完「型格人測試」 先,就 ... ... <看更多>
百萬大挑戰題目 在 Re: [Vtub] Koyori 百萬耐久歌回樂透+再發10000P 的推薦與評價
: 這次從99.3萬挑戰100萬,又要花多少時間以及幾首歌呢? : : 明天9/24 18:00,請大家準時收看。 : : 沒訂閱Koyo的請幫忙訂閱喔! ... <看更多>
百萬大挑戰題目 在 [轉錄][公告] 迎新百萬大挑戰- 題目&答案- 看板NTUJapan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ptt2.cc 之 NTUJapan 看板]
https://bunny.idv.tw/~sbb/work/ntujapan/2007F/question.htm
==
感覺這個網頁還有很多加強的空間(多媒體、圖片、音樂之類)
讓百萬大挑戰成為日研社的傳統吧 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兔(ptt2.cc)
◆ From: 220.135.189.14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5.189.144
※ 編輯: SBBjun 來自: 220.135.189.144 (10/05 20:1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