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案報告、技術發表與文獻回顧 工作坊》全新研究課上市,六大 QA,快來看看這門課 👉 如何讓你的臨床個案和技術,變成登上 PubMed 的實力!
⠀⠀
⠀⠀
🙋 Q1:為什麼一次教三種文體?Case report / technical note / review article 學這三種有什麼好處?⠀⠀
⠀⠀
💁♂ A1:這三種其實就是「original article 以外」的重要文體。雖然一個重個案、一個重技術、一個重脈絡,但在撰寫與投稿上有其相近之處,對醫學專業生涯的累積上,也都有獨特的意義。
⠀⠀
◾️在做 original article 的時候,總有些很特別卻沒辦法收入的個案,這種可以用 case report / case series 做補充發表。增加發表數目,也增加寫作多元性。
⠀⠀
◾️患者採用了特殊治療,得到特別結果,卻與收案標準不合,無法列入研究,這類的經驗,可以整理成 technical note。顯示我們在臨床服務上的用心與先進。
⠀⠀
◾️對一個領域有多年的鑽研,已經有些文章發表,把自己的想法寫成 review article,就能奠定江湖地位,日後出國開會,年輕醫師都會跟你說:「老師您好,我是看你的文章長大的。」
⠀⠀
你遇到有意思的個案嗎?你有獨特的臨床技術嗎?你對一個領域有深度想法嗎?
⠀⠀
個案、技術、回顧,三個願望,一次滿足。
⠀⠀
⠀⠀
🙋 Q2:評估期刊很重要嗎?不就是從 impact factor 高的一本一本投下來?
⠀⠀
💁♂ A2:從 impact factor 高的一本一本投下來,這樣的想法,忽略了人會有挫敗感,也忽略了時間的因素。
⠀⠀
期刊世界大如海,從 impact factor 高的投下來,經過三本退稿之後,對研究者本身的信心挫敗感很大,而且,如果選到審稿緩慢的期刊,一年就過去了,本來很新潮的主題,可能都已經退流行,甚至被搶先發表完畢。
⠀⠀
選擇適當的期刊,投稿適當的分類,並選擇審稿速度較快的,快速 match,對於在臺灣研究環境努力生存的你,非常重要。
⠀⠀
這幾年學術期刊越來越多,而且變化很大,有傳統期刊惡性化的,也有曾有爭議行為想要洗白的。我們會教你評估期刊的好壞,期刊首頁是不是在騙你,哪些特徵可信,哪些甚至連號稱的 impact factor 都是假的。協助你趨吉避凶,並最大化、最速化升等分數產出。
⠀⠀
⠀⠀
🙋 Q3:問:我找到一本很棒的期刊,叫做 _________,它網頁上寫的 impact factor 很高,投稿很容易,然後好像又不用收多少錢!
⠀⠀
💁♂ A3:路邊的紅包不要隨便撿啊,同學。
⠀⠀
這幾年有不少非校友,也是這樣聽來一本期刊,自己簡單看一下,就覺得很棒。投稿後也很快就被接受,然後要求好幾萬的刊登費時,感覺怪怪的,去查才知道,原來網頁上的 impact factor 是假的。
⠀⠀
這種我們現在叫做 deceptive journal 欺騙性期刊。而 deceptive journal 的營運模式,就是利用亞洲國家升等,幾乎只依賴 impact factor 的特色,在網頁上騙你它有 impact factor,然後告訴你他們審稿「很友善」,以騙到你的稿件為目標。
⠀⠀
等到稿件投出給他們後,就是「人質」囉,你得付一筆錢,才能刊登或撤回。選擇刊登,幾個月的心血,就永遠掛在一本名不見經傳,沒有 impact factor 的網站期刊,甚至 PubMed 也找不到。選擇付錢撤回,就是浪費了幾個月,也浪費了一筆錢。
⠀⠀
你不付錢,不理他,把稿件投到其他期刊的話。之後他就會把你的人質稿件直接刊登,然後不知道什麼時候,匿名或找個人頭,指控你一稿兩投,從此你的學術道德記錄就留下汙點。非常麻煩。
⠀⠀
我們這堂課,會教你,怎麼去為自己的個案報告素材,找到一本適合的期刊。如果聽說一本新期刊,我們又該怎麼評估,確定不會被騙。
⠀⠀
⠀⠀
🙋 Q4:做圖也要學?我聽人家說,用 Photoshop 就能搞定?
⠀⠀
💁♂ A4:Photoshop 是很強大的圖片編輯軟體,但最大的問題是「瓜田李下」,旁邊那些神奇按鈕,太過 powerful,點一下細胞就不見,點兩下還能複製出腫瘤,一個忍不住,就跨越學術紅線。
⠀⠀
如果您是 Photoshop 使用者,強烈建議不要去用那些會讓人墮入魔道的按鈕,現在的影像塗改偵測已經非常進步,光從肉眼不可見的雜訊或色階特徵,都能很快知道修過哪裡。一旦接受刊登,公諸於世之後被抓包,一輩子的專業形象就毀了。
⠀⠀
而且,Photoshop 其實是要錢的,使用盜版有中毒風險,也暴露在被告的風險下。
⠀⠀
我們的課程教你使用簡報軟體 PowerPoint 做圖,沒有那些魔性按鈕,無法對影像作犯規的局部修改,只用 PowerPoint 基本功能,就能完成圖片處理。
⠀⠀
雜誌社要求送出原檔與處理過程時,PowerPoint 檔案格式本身就說明了自己的清白與坦蕩,也保留所有圖層與調整資訊,根本就是圖片造假風波的絕緣體。
⠀⠀
用 PowerPoint 處理投稿影像,軟體容易取得,人人均可上手。這次互動實作,我們就教這個。
⠀⠀
⠀⠀
🙋 Q5:問個比較實際的問題,case report / technical note / review article,這些能作為升等主論文嗎?
⠀⠀
💁♂ A5:如果你的 technical note 用 introduction / methods / results / discussion 的格式寫,就可以,因為這樣的格式視同 original article。
⠀⠀
而 case report / review article 通常不行。不過,這些作為其他著作列表,當作升等套餐裡頭的配菜與小菜,還是不錯的。
⠀⠀
Case report 能讓人知道你的臨床經驗豐富,洞見精湛。
⠀⠀
Review article 則確認你在一個領域的大師地位,送審的時候,能讓審查委員知道,你在這個領域的確耕耘很久。因為 review 的能見度高,在國際學會上,也讓人敬你三分。
⠀⠀
這些文體交互發表,能增加自己 PubMed 上的文獻豐富度,看起來資歷也完整,特別容易被認可為國際大師,獲邀演講。
⠀⠀
⠀⠀
🙋 Q6:我剛起步,來上這個課,值得嗎?
⠀⠀
💁♂ A6:答:如果你打算寫 case report,就值得。
⠀⠀
初學者以 original article 起步,挫敗感太大,我一般建議,提早開始,且先從 case report 開始練兵。有寫作經驗,並累積了一些臨床感後,再挑戰 original article,比較不會被挫敗感擊倒。
⠀⠀
等 original article 成功發表後,同時加上 technical note,可增加一年所能發表的論文數,快速增加國內與國際的同儕能見度。
⠀⠀
以上都有了之後,就可以開始寫 review,把自己的整體想法做個記錄,並為自己過去在專業領域的努力,寫下里程碑。
⠀⠀
以上各種產線全開後,就有機會挑戰一年 10 篇 SCI 的學術巔峰狀態。
⠀⠀
⠀⠀
🔹全新企劃|個案報告、技術發表與文獻回顧 工作坊
🔹活動時間|5/30(日)9:00a – 4:40p
🔹立刻報名|https://casereport.innovarad.tw/event/
盜版軟體被告 在 觀念座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2015.10.18 網路 ※
亞瑪遜控告一千多位假評鑑人
全球規模最大的網路商店,亞瑪遜(Amazon),對一千多人提起訴訟,懷疑他們販售假的評鑑。此案也將成為有史以來揭發最多網路匿名者身份的法律訴訟案。
根據上週五在美國提出的法庭文件,亞瑪遜進行此項前所未見的法律訴訟,旨要剥奪 1114 位假評鑑人的匿名性,以強迫他們對「操弄、欺騙」亞瑪遜顧客付出損害賠償。
法學專家表示,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一家公司如此大規模地對其網站上的會員評鑑採取法律行動,這可能會對網路商店未來如何維持秩序、個人的隱私權具有深遠的影響。
《週日泰晤士報》上週爆料,一本由該報請人捉刀寫的電子書,藉由購買假的評鑑,把它推上暢銷書榜第一名。並有人在美國專門從事此項買賣,例如掌握七十個帳號的某人,以一篇五星評論五美元的代價,販售假的評論。為了讓他們的假帳號顯得真實,他們會在臉書上擷取孩童的姓名,許多人的名號因此被利用而不自知。
在起訴書中,亞瑪遜表示,這些假的評鑑人「誤導亞瑪遜的顧客,損害亞瑪遜品牌的形象,圖利自己與一些不誠實的廠商」。
亞瑪遜在其總部所在地——華盛頓州——法院提出訴訟,並把被告人列為「John Does」——美國稱身份不明者的專有名詞。
根據起訴書,所有的被告都是在美國的「五元」(Fiverr)網站上販售評鑑,亞瑪遜假裝有意購買他們的服務,進行廣泛的調查後,指認他們的不法行為。
亞瑪遜在起訴書中附上這些人在「五元」網站上的帳號,要求法院裁判,准許找出這些人的真實身份。
亞瑪遜今年已對好幾個涉嫌販賣假評鑑的網站提出訴訟,並且在自己的網站上採用新科技以甄別可疑的評鑑文。
然而,根據專門處理網路爭議訴訟案的律師赫斯特(Ashley Hurst)表示,亞瑪遜近日採取的訴訟行動,顯示它在策略上進一步加碼。
「此種規模的法律訴訟前所未見。我們曾經在音樂工業上見到此類的訴訟以防止盜版,或者在社交網站上防止騷擾或譭謗,但其規模小得多。」
「科技業採用日益完善的方法來防止不肖者提供假評鑑,但在取諦上若掛一漏萬,就有必要直接對犯行者採取法律行動,防止此類的行為,並且警告想要仿效的人。」
提供假評鑑的人可能要付出可觀的代價,因為亞瑪遜向被告求償三倍的損害金以及律師費。另外,從假評鑑得益的作家、廠商,也可能會在未來面對法律訴訟。
據了解,一旦亞瑪遜取得了假評論人的真實身份,就會請法院強迫這些人交出他們在其他消費網站上提供的假評鑑細節。
Cohen Davis 法律事務所的網路法專家,柯恩(Yair Cohen)認為:要找出這些被告的真實身份,只要追查付款的細節即可。他表示:「亞瑪遜的下一步,可能是要求法院發出傳票,要求『五元』網站交出這些人的交易明細,例如 Paypal 的交易單。這些人可以用軟體隱匿自己的方位以及 IP address,但是他們必須利用銀行帳號來收錢。只要跟著錢走就對了。」
「五元」網站表示他們無法對此案發表評論,但堅持它們一直跟亞瑪遜合作,追查這些不肖的評鑑人。一位發言人表示:「如亞瑪遜所說,那些違反我們使用條款的人,我們一起追查,取消他們的使用權利,也對於任何不正當的內容,即時而明確地加以回應。」
http://www.thesundaytimes.co.uk/…/u…/Tech/article1621058.e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