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的鹽
許多人對罷免似乎存在著誤解.
罷免,是人民本來的權利,不是一個市長做到天怒人怨,爛到一個極致,人民才能勉強的提出一個罷免,去罷免他,好像上帝的恩賜一樣.罷免,是淘汰不適任的人選,只要做不好,市政做的差,人民自然可以提出罷免,來反制他.
民選首長,最怕就是選前天花亂墜,選後一事無成,彷彿選上了,承諾就不用實現了,選上了,接下來就任我玩四年,人民拿他一點辦法也沒有,政見也不用兌現,選舉淪為一場儀式,每個政治人物端出的牛肉,只有選舉當天有效,而且是「看起來」有效,畫一個餅,假裝讓你聞香,選後,就把它收起來,當作沒這回事,連個影子都看不見.
罷免,可以視為對政治人物的重新檢驗,檢驗他們的市政,檢驗他們的承諾,檢驗他們的政見,檢驗他們是否有資格做一個市長,罷免,是人民手中的武器,就如同議員監督市長可以砍預算一樣,如果你沒有一點反制他們的手段,你的需求,對方不會理,你的意見,對方不會聽,因為你們手中沒有任何權利,而他們正是權勢者,這是小蝦米對抗大鯨魚,也是主人開給僕人的成績單,如果你沒有實力,沒有一點能影響他們的東西,權勢者肯定會把你的話當作耳邊風,聽聽就好,說說就算,所有市民提出的建議,彷彿過家家酒,所有市民提出的不滿之聲,淪為「朕知道了」的橡皮圖章,主客逆轉,他們是統治者,而你是僕人.
不是他作奸犯科,人們才得以罷免,不對的人,放在錯誤的位置上,也會是罷免的理由,如果把市政搞爛到一個沒有下限,人民才能拿起旗子吶喊「請你當個好人」,這就是放任一個惡棍在台上作威作福,或者讓一個晉惠帝在台上吃肉喝酒,這都是變相的在養「惡」、養「懶」,養「無能」.
就是鼓勵無能的人上台去,胡搞瞎搞,鼓勵撈仔,踴躍參與選舉,就像賭博一樣,他們可以不擇手段的,上去分一杯羹,在市政廳拉屎,還不許其他人嫌臭,因為沒有人可以制裁他.
罷免,就是為了讓台上的政客,戒慎恐懼.
如果人人都得做到像韓國瑜那樣,人民才有資格去罷免他,那就是在鼓勵柯文哲這樣的人,為所欲為,因為還有更爛的,因為還沒爛到骨子裡,所以他就可以繼續擺爛下去,柯文哲之所以有恃無恐,在韓國瑜被罷免後,囂張地說,「市民身在福中不知福」,或者無端的攻擊蔡英文,「一黨專政」、「你的民主和大家不一樣?」,把自己遭受到的質疑,都轉嫁到民進黨身上,稱「只要與之不同調,就是破壞團結,就是中共的同路人.」、「如果當權者不能容忍不同的聲音,不知節制權力的擴張,只是把不同意見者,一律打成檳榔、叉燒包、紅心芭樂,要如何正常自在的發聲,又如何能對台灣的民主、政黨政治的正常化有所期待?」
又明目張膽地說,「黨政軍退出媒體是民進黨過去大力宣傳的口號,現在卻大肆採購媒體、置入行銷,還有側翼粉專助攻,讓政策辯論幾乎失去空間.」
彷彿中共同路人,是蔡英文罵的,而不是他的親中行為造成的,彷彿質疑他的市政,要求他兌現承諾的人,甚至被撕毀承諾,拆除各種文資設施又被貼上「文化恐怖份子」的受害者,這些,全部都是民進黨側翼,而他種種倒行逆施,惡意攻擊他人的言語,都只是「不同的意見而已」.
柯文哲的民主,跟大家都不一樣.
為何他敢這麼大言不慚?因為他說這些話有用,因為他栽贓他人有用.
因為沒有人敢罷免他.
有人請他去把大巨蛋給蓋好嗎?沒有,說要解約、拆蛋,全是他自己的承諾,五大弊案,變成五大案,而後變成五大怪案,然後「不拆就是要蓋」,大巨蛋,居然長出了鱗片來,快成為破殼小雞了.
有人叫他去酬庸嗎?台北市文化基金會,預算不斷增加,有8成人都是柯文哲任用,甚至還有他的愛將張益贍,上班時間去摩鐵,養一堆發言人、政二代,位居要職,排擠了其他部門的員額,以台北市,來養台民黨.
有人叫他錢櫃大火時,氣喘吁吁的從高雄趕回來嗎?
所以,神父不太懂某些人說的,罷免=鬧事,罷免=激化藍綠對立,罷免是在扯綠營後腿,幫藍營減輕壓力,罷免=製造不必要的衝突,寧願讓市政空轉,說這樣能引起選民不悅,又能凸顯藍營無能,這些主張的邏輯在哪.
就是引起選民不悅,才會引起選民提出罷免,寧願讓市民陷入水深火熱,讓無能的人繼續敗壞市政,魚肉鄉里,這才是本末倒置,才是在政治操作的立場上思考事情,而不是為了市民、市政、民生、民主.
而如今,反倒提出罷免的人,被說成是政治操作,甚至毫無根據的說罷免的人是藍營方操作的,藍營操作罷免藍營自己,這又是什麼邏輯?
這種論述,台派才要小心.
乃至於看到有人說,電影教父的名言,誰提議談判,誰就是內奸,所以誰提議罷免,誰就是內奸.
這倒過來了吧?
提出談判的人,就是妥協的人,就是準備利益交換,怎麼會是不肯妥協的,提出罷免的人呢?反倒是因為害怕被韓粉制裁,害怕民進黨被教訓,才算是妥協的一方吧?
我說最近談論政治的風氣,顯得有點詭異.
明明是靖綏主義,卻好像被當成激進的一方;不講道理,講陰謀,不說正論,老說反論,這就是被教訓過頭了,腦袋不清楚,心裡害怕,於是開始教訓自己人,擴大否定不該否定的事物.
罷免,並沒有那麼容易,提出罷免,需要成本,需要代價,需要投入無償的人力,要擺攤,要在外餐風露宿,日曬雨淋,罷免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提議 (百分之一選民簽署);第二階段:連署 (十分之一選民簽署);第三階段:投票 (有效同意票數大於不同意票數,且同意票數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四分之一以上,即為通過)
一個階段比一個階段還難,光提出這件事情,連署這件事,都是不簡單的任務.
明明已經很困難的事情,還有人願意去做,做到一半,還被直接的否定,讓原本很難的事,變得難上加難,原本辛苦的人更加辛苦,不知這樣做,好處在哪,意義為何.
原因光怪陸離,不是唱衰,就是說不會成功,不會成功所以沒必要做,連成立的必要都沒有,另一方面,又認為對方勢單力薄,沒有信眾,沒必要罷,感覺很容易成功的樣子.
乃至於一下子說罷免會藍綠對立,一下子又搞不清楚發起罷免的人是什麼黨派,所以值得懷疑,一下子說發起罷免是在政治操作,一下子又說讓被罷免的人繼續做,政治上才會得利....
這些論調,都是自相矛盾,牛頭不對馬嘴.
先存在著定見,再去尋找合理的解釋,整體看起來卻是如此的不合理,說白了,就是反對罷免罷了,何須找一堆藉口?
難道發起罷免的高雄人,他們是內奸?他們是藍營派來的?他們要陷害台派?
罷免盧秀燕的行動,幾乎跟罷免韓國瑜同時,在去年就開始了,韓國瑜還沒被罷免的時候,這些人不覺得有什麼問題,韓國瑜被罷免成功後,卻急著阻止那些先前就在發起罷免的人,要阻止怎麼不在韓國瑜罷免前阻止呢?看到別人罷免成功才去阻止其他人,莫不是擔心其他人罷免也成功,就是口口聲聲支持罷免行動,其實心裡根本一點準備也沒有而已,當初只是喊爽罷了,跟跟風,其實不想要成功.
見到了成功就害怕,反而說他人不會成功.
或是看到罷免的結果不符合自己想像,所以要阻止其他人去罷免.
「你可以不為自由而戰,但不要為高牆添磚」.
那些提出罷免的人,都在默默努力,辛苦的耕耘,不要因為自己的謬論,自己災難性的想像,就去抹煞別人一路以來的努力.
你可以不支持,但不要去阻擋他們,他們在實現自己的民主,他們有正當性的理由,他們是台中市民,他們不滿意他們的市長,不要整日圍繞政黨的利益而轉動,也不要繞著自己想像的政治利益,而轉動,付出代價的是他們,不是你.
你應該聲援他們,就像當初聲援罷韓一樣,你要聲援的是,他們可以自己做決定的這件事,政客可以被公正的審視這件事,盧秀燕做的好,罷免自然不會成功,不用其他外縣市的人去替他分憂解勞,讓台中人自己做出決定.
說到底,如果藍營要操作這件事,故意發起一個罷免行動,然後故意失敗,在栽贓給綠營是政治操作,或者消耗反對者的力道,這成本效益根本不符,藍營沒必要在罷免韓國瑜的同時,發起罷免盧秀燕,說,「這可以降低反對者的力道」.
而罷免盧秀燕,照某些人的說法,他沒有信徒,很容易成功,那藍營根本無法負擔盧秀燕被罷免的風險,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風險效益評估的問題,如果要搞成政敵在政治操作,栽贓給對方,所以故意自己搞罷免盧秀燕的話,邏輯不通,我根本不會冒著失去兩席市長的風險只為了栽贓對方這一個陰謀,而且這個陰謀實現的機率不一定會成功,反而萬一盧秀燕真的被罷免掉,我損失才會慘重.
一個簡單的經濟學模型,你有100%的機會得到100萬元,以及,10%的機會得到500萬元,89%的機會得到100萬元,1%的機會什麼也得不到.
人們會傾向拿100%的100萬元,而厭惡1%的機率會什麼都沒有,對於藍營,對於國民黨,對於江啟臣這個領導者來說,他們是傾向保守的,一直以來都是如此,這是如同我跳下懸崖去,就會得到大量黃金或者失去生命一樣,我寧可站著,看著自己的財產逐漸失去,起碼我還活著.
江啟臣如果是一個賭徒,也就不會禮讓盧秀燕,這是一個正常的判斷,各位brother,要進行天馬行空的推論之前,不要忽略常識.
對於盧秀燕來說,他不應該被罷免,連罷免都不能提出,或者應該繼續做到完,理由都不會是她「不夠爛」,這是不充分的謬誤,如果一個市長,因為不夠爛,所以禁止市民提出任何反制的行動,或者因為不夠爛,所以不能罷免讓她繼續做,這就是在鼓勵其他人尸位素餐,我只要不像韓國瑜一樣爛就是好,我就理所當然地擺爛,連帶合理化我各種施政失敗的行為,而市民無從反駁杯葛,因為她「不夠爛」.
說到底,當初盧秀燕能當選市長,是因為她夠好嗎?恐怕不是吧,而是1124那股教訓民進黨的氛圍,以及國民黨和地方派系妥協的產物,一個市長,不是因為她夠好,才選上的,被罷免卻必須要符合一定的「爛度」,要像韓國瑜這樣跑去選總統才行,台灣民主社會的標準,何時變得如此低劣?難道,不選總統,成為一種「好」嗎?成為一種優點嗎?成為一種不能被罷免的理由嗎?請冷靜想一想,總統大選四年一次,名額只有一個,所有直轄市長,有誰會得到那種提名資格,或主動去參選?這代表她的市政做得好嗎?永遠不能被罷免嗎?
等到盧秀燕連任,到時再來說,恩,因為她有好好做完市長,所以可以連任,不能被罷免,這樣嗎?
政治,不能老靠一股簡單思維,去做判斷.
有人說,罷免盧秀燕失敗,反而會增加藍營的聲勢,這樣的觀點,也是杞人憂天.
藍營的韓國瑜已經被罷免了,盧秀燕沒被罷免成功,只能說是守成,不能說得到冠冕,一個黨被罷免一次,不覺得羞恥,被罷免第二次,覺得得到了嘉獎,感覺到光榮,感覺自己勝利,甚至想以此嘲笑對手,這除了阿Q以外,沒什麼好形容的了,除了無恥以外,沒什麼好評論的,光被罷免,就是一件丟臉的事情,怎麼會把沒罷免成功,視為一種讚賞呢?
如真要進行政治的計算,一個罷免過,沒成功的市長候選人,跟一個不曾被罷免,風光挑戰連任的衛冕者,哪一種,比較容易連任,顯而易見.
「不要進入強暴者的邏輯」,這是一個政治上必須注意的點,計算對方的想法,思考如何應對的,這是正確的事,但如果擴大喧染對方的影響力,把對方的「不得已」,當作一種高明的算計,然後我們應該避免它,裁減自己的行動,這無疑就會落入「滿足對方意圖」的陷阱.
台灣的政治很奇怪,一個人說抹紅,我們就為了避免被指控抹紅,所以不能說它紅;一個人說政治鬥爭,我們就為了避免被說政治鬥爭,所以放棄抵制它,連帶的抵制任何抵制它的行動,而不考慮它合不合理,是不是公民、市民自發的行動,這樣子的話,對方說一個影子,我們就要削去自己的身體,避免影子的面積過大給對方踩到;對方恐嚇說要報復,我們就為了避免報復,所以站得直挺挺的,任由對方上下其手,對方說罷免以後,我要做什麼樣的行動,我們就要阻止其他人發起罷免,這就是用不正常,去影響正常,跟著對方一起不正常,繞著他的思維旋轉,而不是自己實地去做什麼捍衛自己或者理性的決斷.
原本,應該是要阻止他的不正常的想法才是.
真相是,對方害怕被罷免,所以無所不用其極地去阻止,甚至想在罷免過後,斷尾求生,或施展各種權宜之計,他們的用意,就是在阻止罷免過後對自己的負面評價而已,頂多算是「減損」,而非「增益」,如我們將對方的斷尾求生,當作是吃人的計策,為了避免被吃,所以自動幫他闢一條逃生蹊徑,這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對方頂多只能做到減損罷了,我們卻為了避免他減損,所以不讓他損,換句話說,這其實是在幫對方「增益其所不能」而已.
在歷史上,有兩個鮮明的例子,一個是曹操逃到華容道,另一個是漢尼拔大戰費邊,曹操看見華容道上,升起了煙火,說這是孔明的計策,故意讓我以為華容道有埋伏,要我選另一條路走,他偏向華容道行走,反而遇到了關羽.
漢尼拔搞錯了遠征的路,被羅馬獨裁官費邊包圍,於是用了火牛吸引了他的注意,悄悄脫離包圍,費邊雖然見到了漢尼拔部隊的火光,卻自己胡思亂想,說是漢尼拔的詭計,於是按兵不動,讓漢尼拔安然的逃走了,此舉讓他的聲望下墜,他被羅民市民怒罵在佔盡優勢下讓敵人溜走,喪失了勝利,反被漢尼拔用來打擊費邊的名譽,最後他在怒罵聲中失去了指揮權.
這些都是鮮活的例子.
莫忘了1124敗選的原因.
就是因為害怕被教訓,所以處處迎合所謂中間選民,連東奧正名,也不主動支持,甚至民進黨還限制黨員參與,結果就是本來最有可能通過的公投,反倒沒過了,自己打擊了自己的士氣,該支持的不支持,其他進步公投也更沒人支持了,反倒是對方各種奇形怪狀,違反社會主流民意的公投,全都過,牽一髮而動全身,你以為只是在避免麻煩,其實是在製造對方機會,讓自己被教訓的更為嚴重,本來可以抓住最後一根稻草,讓自己不至於輸得太多,不該輸的,也給輸掉了,這就是只看見表面的東西,失去了根本,也就是價值的緣故.
要知道,就連台北市贊成票也高達54萬9973張,這剛好也就是柯文哲可以被罷免的門檻,同意數票達總選舉人數4/1以上.
而盧秀燕,更是「反空污公投案」的領銜者,題目為「你是否同意以『平均每年至少降低1%』之方式逐年降低火力發電廠發電量?」這公投有多荒謬,除了題目在玩文字遊戲,容易使人誤判,你「是否」同意,「降低」降低發電量,讓人容易勾選和自己意見相反的一方,而同意人們容易被誤導,降低1%好像很少的樣子,降低火力發電好像很環保的樣子,結果,根本是不可行的,學者稱若每年都減少,恐怕6年後就會面臨缺電危機,而藍營一面喊缺電,一面又說要降低發電量,又說要用核電,跟前面的以核養綠的公投對照,十足諷刺.
而盧秀燕提交49萬多份連署書當中,屬於「有偽造情勢」達7萬7千多人,甚至死人連署有1萬1849人,盧秀燕當初靠這公投興風作浪,現在罷免台中市長也不過在連署階段,難道只准秀燕死人連署,不准台中人活人連署嗎?
事實上,當台中人提出罷免的那一刻,罷免就已經成功了,因為那成功的撼動了盧秀燕,讓其他人知道他並不是一個好的市長,而盧秀燕也被迫必須誠實的面對市民,修正自己的政策,做得更好,他得看市民的臉色,學著低調,這純粹是因為,有人將罷免這個武器,交到人民的選擇身上,所以她得戰戰兢兢,像被槍口瞄準的兔子.
無論成功與否,皆有利於台中市民,因為當他們市長做不好,有人提出罷免,讓她知道自己做不好;而正因為有人在連署,盧秀燕才必須避免自己變得跟韓國瑜一樣,不敢讓再往「更差」的路邁進.
所以我們知道,一個罷免,光是提出,光是有人行動,就可以產生莫大的效用,不是盧秀燕「不夠爛」,而是罷盧團體阻止她變得更爛,這就是防鏽的效用,更重要,形勢逆轉,變成市長必須滿足人民需求,市長公僕,人民才是主人,市長要看市民臉色,而不是市民得看市長臉色,唾面自乾,如同台北市一樣,市政墊底,市民卻被反罵身在福中不知福,市民卻一點辦法也沒有.
事實上,台北市更是需要提出罷免的那一方.
看到台中人提出罷免盧秀燕,只有羨慕而已.
近來,台中火車站淹大水,更是證明台中市政千瘡百孔,台中人憤怒,不是沒有理由,不去明白盧秀燕實際施政怎麼樣,反倒把罷免的人,想成跟韓粉一樣,是報復性罷免,看誰不爽就罷免誰,這是不太理智的想法.
而當有人反對罷免盧秀燕的時候,另一方面,在網路上卻有人在責怪林佳龍,要他為台中火車站淹水負責,這般荒謬景象.
罷免,要講求正當性,韓粉因為韓國瑜被罷免,去罷免其他無辜的議員,這是沒有正當性的;相反,台中人早在罷韓成功之前,就提出罷盧,這就證明,這不是看誰不爽就罷免誰,當然,不可諱言,罷免盧秀燕需要提出更多具有正當性的理由,這是台中罷韓團體必須做的,說服其他人,但其他人,也不應該連讓他們說話、發聲的機會都給剝奪,把對韓粉不正常的樣子,投射在正常的罷免團體上.
而只是因為「罷免台中市長不會成功」罷了.
當初,在罷韓前夕,就有網紅說罷韓不會過,頂多拿40萬票,結果,韓國瑜被罷免,得到93萬票,他最後兌現承諾,用屁股夾筷子,得到許多人的讚揚.
然而,事實上,推動罷韓成功與否,需要的是更多人的支持,而不是預期失敗,不是需要用屁股夾斷筷子,而是需要一股「容忍」.
容忍他們行動的勇氣,就算不支持,也請讓他自然發生,由台中市民,自己決定自己的前途,brother.
圖片來源:公民除銹工程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謝政強 #JohnV 的贊助
贊助者可由brookianaalbescens@msn.com 索取電子書
【贊助神父的菸 獲得絕版電子書】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看人看到骨子裡電子書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是很傳統的人
「我是很傳統的人…」
通常我聽到這段話,接下來的狀況,大概會是現在的某種風氣或現象,讓他無法適應。也許感覺悲哀,或者感覺生氣,想指責著什麼,又覺得指責也沒有用。一種想吶喊,又沒足夠的氣力發出強大的聲音,只能張口啞啞地訴說,像悶著一口氣那樣。
我有時候跟老人家相處,那種不安的感覺好像從骨子裡透出來。好像很多事都擔心,講出來的都像是表面。我常想,他們的潛意識裡擔心的,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來日無多,或者這個世界用極快速的步調向前奔跑,讓他們總是抓不清楚目前世界的面貌?
有時候看到老人家,講到眼睛裡含著淚,他們說著對年輕人的擔憂。他們有他們的堅持,有他們的用心良苦,他們確實情真意切。可是,有時候他們擔憂的事,再擔憂也沒有用,或者有時候他們那種莫名的固執,在現代已經失去了意義,因為社會早就不是他們過去認識的那個樣子了。
我最近跟一位還在職場的家長聊,孩子這一年迷上上網看影片,我便介紹了一群在網路上拍影片的年輕人,說明他們可以藉此賺錢、代言,還會有實際的演出機會。這位家長的表情顯得很驚訝,可是這群年輕人在網路上,已經被關注好幾年了。
這位家長的驚訝,到了老人家心裡,不知道會被放大幾倍?
不是老人家就會停止學習,我在演講的場合,常會看到老人家來聽,我也喜歡跟他們互動。也不是中年人就會繼續學習,真正讓人看起來剛愎顯老的態度,常常是他們覺得,這世界就是這樣了,他們只接受他們心裡面已經被設定好的樣子,不容改變。
只是,有些老人家儘管很努力,可是不知道是大腦老化的限制,還是要學的東西太多,或者價值觀改變太快,他們心裡常有很多的苦惱。有時候聽他們講著講著,我也難過了起來。
我有一次跟一位80歲左右的阿嬤聊天,只有聊到遙遠的過去,阿嬤才有笑容。但是聚焦在現在與未來,很快就堆起滿面愁容。
「我是很傳統的人…」這句話,是一位70多歲的老人家,重複了好幾次的句子。我想起她,像想起我的阿嬤一樣。照她跟我所說的狀況,她如果沒辦法活在當下,就容易陷入她心裡的苦惱。
我甚至想著,她還剩下幾年?會不會在臨終前,她的生活就只能這樣過?
那種含飴弄孫,安養天年的景象,真的離她太遠了。不要說快樂了,心能平靜,對她來說,就不知道是哪世修來的福了!
--------------------------------------------
《我想傾聽你》新書上市
1.金石堂(限量作者簽名書衣已送完):http://ppt.cc/Qv9m5
2.博客來(簽名款已售完):http://ppt.cc/XpS6Y
3.誠品(限量明信片首刷已送完):http://ppt.cc/p3Inz
4.預購詳細說明:http://ppt.cc/1gqcW
免費電子書借閱平台: 台灣雲端書庫(可借《謝謝你知道我愛你》、《找一條回家的路》、《跟自己和好》)
http://0rz.tw/HJCSM
5/22(日)下午3:00-5:00 【台東】公益講座(免費,需電話報名)
報名資訊: http://ppt.cc/EtWiL
看人看到骨子裡電子書 在 雨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網路世代的速食經典?(之一)
【事件源起、淺談經典】
這幾天臉書上一連串來自不同領域,關於「如何閱讀經典」的討論。做為一個同時被經典傷害、卻也感動過的文科生,在此不自量力闢一小專欄,想與各位談談這次的議題。
事件的起源,在底下轉貼的楊照PO文中,已有頗清楚的脈絡。簡單來說,新北市文化局為了配合新的總圖書館開幕,有意找楊照挑選幾部文學經典,交給近日竄紅的網路影評人「谷阿莫」做成約五分鐘的簡短介紹,吸引年輕族群。
而楊照的反應則是勃然大怒。他拒絕的理由是:能經得起時間淘洗揀選的文學經典,其中必定有某些超越時空、貫穿不同年代環境人們的深刻本質。這樣的本質讓千百年後的讀者,即使身處迥異時空也仍會被其吸引,只因這些經典寫出了長存人心/性中的某些亙古特質。
這樣的特質,往往是作者窮其一生、抑或燃盡整個時代攢下的精華體悟。私自推舉幾部我讀過的「經典」,詹姆士.喬伊斯(James Joyce)的《都柏林人》(Dubliners)寫盡了他如何遠望故鄉愛爾蘭,並嘆息愛爾蘭在英國長期殖民下,麻痺癱瘓的幽微悲傷;旅居美國的郭松棻筆下,滿滿是他對深陷白色恐怖的台灣、他的故鄉的愛;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的《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中,透過蓋茲比對黛西的愛,寫盡了那整個爵士年代煙花般的美國夢,紙醉金迷但求今朝醉的風華。
這一切能撼動人心的深刻本質,都不是三言兩語說的盡的;就算可以濃縮,那份感動也只存在於親自閱讀的經驗中。而這正是令楊照感到反感之處。任何的經典,就算只要求單純介紹劇情,都未必能塞進五分鐘的簡介中。而任何的經典,又怎會單純因為劇情而不朽?以我創作小說的淺見,任何引人入勝的劇情,若沒有背後深刻有力的核心價值支撐,敲起的響聲是無法在人心中久久迴盪的。
以上是我藉楊照之口,一同道出的、我對文學經典的看法。文字具有亙古的可能性,無須哆啦A夢就能許諾的時光機,帶領我們抵抗時光無情摧殘,讓人性的光輝或黑暗能在千百年後依舊為人所見。文學史上,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的十四行詩(Sonnets)便常以「詩文能抵禦時間」做為主題,最後,與大家分享一首我很喜歡的作品。(雨城自己的不成熟翻譯,請多指教)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st;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st in his shade,
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st;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William Shakespeare
「但妳的永恆盛夏將不會消逝,
一如妳擁有的美貌;
死亡將無法誇口妳曾在祂的陰影中走過,
因為在這些詩句中妳將獲得永生。
只要人們一息尚存、目可視物,
這首詩將永存,賦予妳永生。」 -威廉.莎士比亞<十四行詩18>
小專欄的第一篇就這樣告一段落。是的,正在文學科系修練的雨城贊同楊照對於經典的看法。但同樣身為網路世代出身的我,對這次整個事件的見解卻未必和他相同。在接下來幾天的小專欄裡,我會繼續就不同角度,和各位談談這次的事件。
#由於最近臉書運算法的改變
#想穩定看到粉專貼文的朋友
#麻煩到右上角按讚處按下接收通知喔
https://www.facebook.com/yangzhao1963/posts/955720011146581
1.
我相信,仍然相信,紙本書才是閱讀的正統,無法被電子書取代。
紙本書有而電子書沒有的,其中一項是時間性,或說時間感。紙本書有新有舊,書會隨著時間變舊,也就是書跟我們活在同樣的時間消蝕中,即使印了同樣內容的書,新書和舊書就是不一樣,尤其是自己擁有過、讀過的舊書,那裡面自然烙刻了時間和記憶。
而且我相信,閱讀經典,我們最好能夠感受到時間,因為經典存在的一個理由,是和時間密切相關的。經典建立在一個弔詭上──一方面經典抗拒時間,不隨時代變化而消逝、殞滅,象徵、代表了人類文化超越時間、在時間之上的某種高貴、神秘的力量,但從另一方面看,越過了時間而來的經典,又必然帶著不屬於我們這個時代,和我的環境很不一樣的思考與感受,閱讀經典,把我們帶離理所當然的現實,讓我們深切感受到異質時空的存在與魅力。正因為成功抗拒了時間,所以經典能夠超越當下現實的限制,把不同時間產生的人類經驗與人類智慧帶給我們。
有一件事到現在說來我心中仍然忍不住有氣。前一陣子,新北市文化局副局長,主管新北市圖書館業務的官員,透過各種管道找我。因為我沒有理會,他就從更多管道找我,不得已我只好回訊讓他知道:不給回音是我能夠找到最客氣、最有禮貌的對應方式,要給回音,我就一定忍不住態度惡劣、口氣惡劣。
因為他們找我的理由是:為了推廣經典閱讀,他們要去找「谷阿莫」來弄一系列「五分鐘看完一本經典小說」,需要有人幫忙選經典。
我願意公開我態度惡劣、口氣惡劣的回訊,我說:「我實在很不願意給無禮的回覆,但你們覺得我會認同『五分鐘看完一本經典小說』這種想法?顯然你們完全不了解我是誰,又幹嘛苦苦找我?谷阿莫的方式只適合處理爛片,你們真的都不懂嗎?你們這樣對得起書,對得起圖書館這項人類文明事業嗎?我的信念是『五十小時讀完一本經典小說』!...你一輩子讀過多少經典小說?有哪一本是應該被你們這樣糟蹋的?請你告訴我,如果你有這種無知的勇氣的話!...用政府公家資源做這種媚俗反智的事,你們真的以為台灣沒有讀書人了?...拿出來標榜的就是『谷阿莫』,我為什麼要理你們?別老拿年輕人當藉口,你們這種媚俗作法只會毀了經典,讓台灣更膚淺更庸俗,只能出『谷阿莫』,再也出不了能拍經典電影的人才。請好好思考自己的責任,畢竟你還掛著『文化』的頭銜,別這樣摧殘文化!」
到現在想起這件事,我都還是倒抽口冷氣,台灣社會真的已經淪落到這種地步,一個地位不低的文化行政官員,不只不了解經典、不尊重經典,而且甚至看不懂「谷阿莫」,不明白「谷阿莫」代表甚麼。「谷阿莫」的價值在於內在的一份嘲弄,嘲笑那些花時間看電影,尤其是看各種系列、續集流行電影的人,幾小時幾小時耗在電影院或電腦前面,其實看到的東西,根本幾分鐘就能講完了。創造「谷阿莫」,讓「谷阿莫」有吸引力的,正是那種媚俗、堆砌的流行電影,只給人當下的消遣,經不起反芻、經不起整理。
「谷阿莫」不能用來對付好的電影,你喜歡的電影,你會想重看的電影。我認識的朋友的女兒,十幾歲的小女孩,遇到了自己喜歡的電影,都知道要警告他爸爸:「進電影院看電影前,不准看『谷阿莫』!」「谷阿莫」能用同樣態度處理『大國民』、『2001太空漫步』、『海灘的一天』還是『悲情城市』嗎?就算他處理了,有人要看嗎?大部分的人根本沒看過這些經典電影,他們不會知道「谷阿莫」在幹嘛,看過這些經典的人卻一定清楚,這種作品是不能被簡化、化約的,簡化了,就沒有意義了。
和通俗電影、尤其是耗時間的通俗爛片剛好相反,經典小說不能被簡化,讀兩頁交代完情節的『戰爭與和平』大綱,就不是讀『戰爭與和平』,而且經典小說的特質與價值,就在可以經得起花時間反覆挖掘,愈讀愈細、愈讀愈深,你花的時間愈多,能夠得到愈多衝擊人生、改變人生的收穫。
2.
台灣今天的問題,其中的一個嚴重的問題,是我們失去了時間感,尤其是面對時間的一種失落與悲壯。我們不會感覺到時間正在不斷侵蝕、帶走美好的事物,不會有一種想要停住時間的衝動,也不會激起想要對抗時間的勇氣。
或許就是因為我們生活中都沒有我們願意衛護的美好事物了?歌德的『浮士德』中,最驚人的情節,應屬魔鬼和浮士德訂定的條約限期:什麼時候浮士德在人間享有一切的特權結束了,魔鬼要將他帶到地獄,永遠留在地獄裡?當浮士德心中、口中出現:「讓時間停止在這一刻吧!」的感嘆。歌德明白,兩百多年來歌德的眾多讀者明白,人生最珍貴的經驗,就是那樣的瞬間,美好、幸福、高貴,讓你衷心喜愛、感動。然而也就是在那樣的瞬間,我們又必然明白,所有的美好、幸福、高貴都不可能停留,都在時間的戲弄範圍中,都必將被時間磨損、破壞、帶走。
所以人一面感嘆、沮喪,一面生出最真實、最強硬的意志──難道我們不能對抗時間?難道我們不能至少嘗試不讓時間如此霸道地宰制我們?為了保衛自己體驗的美好、幸福、高貴,我們才產生了如此不可思議的悲劇性勇氣,明知對抗時間必然失敗,明知從來沒有人、沒有人類社會與人類文化,真的能拒絕時間、逆反時間,我們還是不能不嘗試。
經典,各式各樣的經典,或說「經典」這個概念本身,正就來自於對抗時間、逆反時間的衝動。「經典」至少給我們一種似真的錯覺,覺得有某種東西,美好、幸福、高貴的內容與感受,可以保存在「經典」裡,一直留下來,不受時間控制。因而閱讀「經典」所得到的,包括了參與這種和時間搏鬥的成就感,我們知道自己不必受限於平常的現實,我們知道自己正在碰觸原本應該被時間隔絕、摧毀了的美好、幸福、高貴,原本不屬於我們這樣的現實可以擁有的美好、幸福、高貴。
關鍵不在於知不知道哪一本經典,也不在有沒有讀過哪一本經典,而在於有沒有藉由經典參與了那與時間一戰,奮力超越現實,碰觸永恆的悸動。真正的差別在:有沒有一份能夠睥睨現實,辨識出現實無法提供的美好、幸福、高貴的力量。
我已經說太多次「美好、幸福、高貴」了。容我再說最後一次,台灣當下的現實中能提供的美好、幸福、高貴,如此微薄稀少。但你必須願意離開現實,超越那麼短淺的時空,你才真能意識到現實的微薄稀少。是的,你可以選擇就留在微薄稀少中,永遠不要知道,也不要承認。這就是台灣當前基本的集體選擇,懶得知道現實以外還有甚麼,沒有勇氣面對自己生活的微薄稀少。選擇躲在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下,把所有不屬於現實的東西,都予以嘲諷否定,要不就都予以簡化、俗化,拉低到我們這個時代、這個社會的水準上。
這是個任何東西被時間帶走了,都不覺得可惜的社會。生活中最珍貴的東西,不過就是手機,不過就是3C產品,不過就是一年要到國外旅遊一次。然而大家心裡想的,是如何快快換新的機器,如何明年換到別的地方去玩。這是個膽小的社會,我們順著時間、討好時間,主動對時間投降──趕快把好的東西都帶走,反正我就換新的──從來不想要從時間手裡搶來留住甚麼。
這也必然是個就算表面有些小感情,骨子裡畢竟無情的社會。
看人看到骨子裡電子書 在 【投票調查】行人優先VS 行人地獄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駕駛人行經行人穿越道或轉彎時,不暫停讓行人優先通行 ... 目前感覺跟幾年前取締那次是一樣的當我上了車看到行人停下來後面就是喇叭拉轉速刷卡回應你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