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驟雨 ◎宇多田光
方夢途之中睜眼醒來
即便闔眼,也再無法回到方才
歷歷鮮明的世界,已悠然幻去
將汗溼的我輕輕擁入懷抱──
這樣,無數最初的經驗深深鏤刻心中
比如向那搖曳新葉伸手而不意
放馳對你的思念之際
請告訴我要到幾時 悲傷才會消逝
如今的我已不是孤身一人
那麼一來也是幸福了吧。如此便好。
──即便我總這樣對自己說……
在無望的戰鬥中垂死喘息,日子
因慕戀著你而備受煎熬
可一旦遺忘,我就不再是我了
請告訴我 正確的道別方式
又或者當我向誰伸出了手
一瞬思緒猛然飛馳向你
現在想問你的事情有好多好多
滿溢而出、滿溢而出
木葉催芽,日月逡巡
不變的心意想傳達給你
縱然我有自由,選擇變得自由
送行者的身影它孑然佇立
不經意間,一眾回憶
將我亂暴攫獲不放
我愛你、深愛著你
盛夏的驟雨不停落下
方夢途之中睜眼醒來
即便闔眼,也再無法回到方才
方才那個有你的未來
我尋索著,邁向明日
永不止歇永不止歇的雨
永不治癒永不治癒的渴
-
◎作者簡介
宇多田光,日裔美籍創作歌手兼音樂製作人,嗓音厚實細膩。作曲、作詞、編曲、製作樣樣能行,有許多作品是他獨自創作兼製作完成的。作為日本人心目中的平成歌姬,知名度自不待言,她的First Love想必不是歌迷也都能哼上幾句。所以其實也沒甚麼好介紹啦!簡單一句:女神!
-
◎小編雨倩賞析
真夏の通り雨 (盛夏的驟雨)是宇多田光2011-2015暫離樂壇後的復出作品,與同時發表的花束を君に(多譯「將花束獻給你」)可謂姐妹作。它們首先以單曲形式提供數位下載,作品一出即橫掃海內外各大數位平台排行榜前兩名,並分別成為深夜新聞節目《NEWS ZERO》的片尾曲與晨間劇《大姊當家》(とと姉ちゃん)的主題曲,後收錄於專輯《Fantôme》。兩首歌皆以回應母親的死亡為主題,前者寄情深沉,後者溫暖雋永。
歌曲從一次悵然的夢醒開始,鋼琴乾淨的第一聲音響宛若就是睜眼的隱喻。隨著旋律生長,「我」開始娓娓道來,一半自語,一半傾訴,在回放的記憶與無你的現實之間拉出時光恍惚的距離。告白的聲音好像一把刀,一刀一刀,逐漸鑿出對母親深深的思念。這樣的模式或許是最接近我們「心裡的聲音」實際活動的光景吧!至少我是這麼想的。歌詞嘗試還原了最真實的心理活動,我們得以一窺,無論掙扎或告白都顯得格外真摯。
《盛夏的驟雨》音樂和文字間的配合度相當高。它編曲簡約,以鋼琴為主體,再漸次加入弦樂與節奏帶出情緒──自窗前點滴細雨始,繼而雨勢漸大,以呼應情感的漲潮。另外,如果我們細聽歌詞表現時光流轉的那一段,背景安排了兩部小提琴,其中一部以大二度的音程演奏;由於大二度音程屬於不完全諧和音程,音響上的衝突感強化了內心潛伏的躁動。
初次聽到這首歌曲時,便驚異於它是何其深沉而節制,欲節制而不能;鬱結與奔湧的情感,與驟雨的狂暴形成了對照。聽著聽著,原來窗外一派日光的午後,彷彿忽有雨的氣息。我們可以從她的歌聲中聽出一種向內收斂的力道,壓抑著什麼,終於還是如歌詞所言,溢出來了。與聲音相對,歌詞中用了數種方式反覆陳明著「我」無論如何也放不下「你」的心情;受苦而不願停止、有自由而不願自我釋放,這份愛在看似矛盾的選擇中尤其得到了深刻的體現。
宇多田光曾在一次訪談中分享這張專輯的創作理念:「我想要唱日文的『唄』(うた) 」。「唄」與「歌」在日文中共享了一樣的發音,但相較於「歌」指向和歌、或泛稱有旋律的歌曲,「唄」更常用來指民謠或傳統音樂,演唱者會手持三味線,在盛夏的蔭影、島濱的夕照下輕輕歌詠的那種。
除了作曲風格上的呈現,在作詞上也下了功夫。宇多田光本身擁有雙語背景,過去她以日語中夾雜英語短語的作詞方法聞名,並廣受好評(她的這種作詞風格曾對日本搖滾樂造成衝擊,有人視之為一種新發明的技術,但她本人則自認是一種慣性的逃避),從復出專輯《Fantôme》開始,她刻意放棄舊風格,展現「和風」的魅力。
「我只要用真正必要的詞彙,並且那是以滲透著自然之美的日語寫成的、被認為優美的歌詞」
她在〈真夏の通り雨〉中的實踐相當成功,這也是我在翻譯時力求重現的,留給大家自行體會。
日語有許多特質是和漢語大大不同的。比如容許在定語前安置非常長的狀語,句子與句子間的分界容易混淆,頗易以形害意,我們也許就需要用到迴行的技術使它貼近漢語的閱讀習慣。(想起自己剛開始自學日文的時候常常因此看不太懂歌詞中譯,如今終於恍然大悟)。又比如,日語有五段音(就是大家說的aiueo),押韻相對容易,加上音響效果也往往牽動著一首歌的整體意境,翻譯時只能盡量照顧。又比如,曲折的語氣中言而未盡、搖曳如一縷細煙的,卻往往是最重要的,翻譯時只能在點破與不點破之間爭戰。
「手を伸ばす」,向某個對象伸出手,是個日語中慣用的表述。這樣的身體語言隱隱然已成為日本文化之中的某個符號。我們可以在日本動畫或電影中看見人對著某個背影、天空、樹梢伸出手,彷彿在空氣無聲的流動中,未道出的話語與情感便默默自指尖釋放、溢散。歌詞中文法的使用也暗示著動作的順序與情感的發動。「手を伸ばし(て)、あなたに思おもい馳はせる時」──此句式是表達先有了一個動作(伸手),在保留著的情況下,並立發生了第二個動作(思念你)。我將之視為一種「興」的動態過程:目光的投注,伸出的手掌,本身就還原了即景生情的始末,並且暗示了情感被觸發時的「不經意」與「身不由己」。在歌詞中宇多田光兩次使用這樣的句式,起初是向枝頭新生的嫩葉伸出手,勾起年幼記憶中與「你」肌膚相觸的暖意;第二次是將手伸向某個(可以是任何一個)不是你的人,而這個暗示著需索的動作便再次提醒了最深愛的「你」之缺席。幻影恆常在日常中伺機而動,出其不意地現身,因而「我」總是在道別的練習中失敗,無法好好向前行,只能沮喪地向虛空喊話。
日常各樣的道別本來不簡單,死亡尤然。宇多田光的這首歌也沒有解答,但它詩意的表演令我特別喜歡,也特別享受。驟雨雖則暴烈,也是仲夏時節的透明。
參考資料:連結請見留言處。
-
美編:林泱
同時也有2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附神:我那借身給神明的父親」介紹 訪問作者:林徹俐 內容簡介 神附於乩身的父,與女兒的溫柔對話 在煙霧縹緲中,有東西進入他的身體,他成了另一個自己──神。 神在時,父親不在…… 曾有一說,父親是女兒通往世界的媒介,倘若父親同時是神在人間的媒介呢? 自小,她便...
「看海的日子簡介」的推薦目錄:
- 關於看海的日子簡介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看海的日子簡介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看海的日子簡介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看海的日子簡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看海的日子簡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看海的日子簡介 在 Dr.詹姆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看海的日子簡介 在 看海的日子_黃春明的文學電影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看海的日子簡介 在 我在澎湖看海的日子- Home - Facebook 的評價
看海的日子簡介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EP68 脫掉獵奇濾鏡,來認真聊聊北韓吧!從俄羅斯海參崴出發的朝鮮旅行 ft. 52赫茲的鯨魚(小律師的非主流歷險) 】
73年前的昨天、1948年9月9日,一個叫作「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新國家成立了。它坐擁半島北部豐沛的自然資源,還有蘇聯與中國兩位老大哥撐腰,很快地在科技與經濟上突飛猛進,人均GDP甚至遙遙領先隔壁的失散兄弟南韓!
然而,後來究竟是發生了什麼事,讓南北兩韓的命運出現黃金交叉?在那之後的朝鮮,難道真的就此一覺不振,還是仍在自己的道路上迅速前進著?今天的朝鮮,真的還符合所謂「共產國家」的定義嗎?許多創作者都稱之為「楚門的世界」,但這個比喻又真的反映出現實嗎?
帶著這些疑問的鯨魚,在朝鮮建政70週年之際,決定親自前往北韓一探究竟。不同於從從中國丹東出發的多數旅行者,他選擇從俄羅斯的海參崴啟程,跟著一個歐洲旅行團,用12天的時間深入朝鮮的多個城市。在這段旅程中,他努力的捕捉那些官方不想讓人看到的「NG鏡頭」,試圖拼湊出當地常民生活的樣貌,甚至還拜訪了朝鮮的佛教廟宇——在這樣的國家裡,怎麼會有寺廟存在呢?而朝鮮人真正的宗教信仰,究竟又是什麼?
旅行熱炒店首位來賓、特殊國家旅遊達人鯨魚,在朝鮮建政73週年的此時重磅回歸!讓我們跟著鯨魚一起,脫去獵奇濾鏡、帶著平常心走入北韓,並且試著去理解,每個奇特現象的背後,究竟存在著怎樣的脈絡!
🎙️ 來賓簡介:
鯨魚律師,現為執業律師。關注世界各地的特殊政體,熱愛對地緣政治進行第一線的觀察。成為背包客之前,腦中思考的常常都是手搖飲要幾分糖;成為背包客之後,才發現畢生的夢想,是親眼看見臺灣成為正常國家。經營臉書專頁「 52赫茲的鯨魚(小律師的非主流歷險) 」,持續帶領大家探索主流媒體上看不到的「平行視界」!
✅ 本集重點:
* (00:01:58) 為什麼會選擇在北韓建政70週年前去拜訪?
* (00:03:58) 曾經有著風光的過去!回顧北韓經濟超越南韓的那段日子
* (00:07:52) 沒有大哥撐腰了!後來的北韓,又發生了什麼變化呢?
* (00:10:45) 去北韓不一定要從中國出發!俄羅斯進去的路線
* (00:13:21) 去北韓真的不能自由行嗎?鯨魚的行程簡介
* (00:15:59) 出發囉!搭乘高麗航空的蘇聯製飛機,時空膠囊般的體驗
* (00:19:08) 平壤的真實樣貌:拿著智慧型手機打手遊追劇!
* (00:21:48) 有神快拜!太陽宮與萬壽台,北韓人的信仰中心?
* (00:25:07) 北韓的政權核心不是共產主義,而是主體思想
* (00:27:17) 天龍國以外的地方,路上遇見真實生活的殘破
* (00:30:12) 政府不想讓觀光客看到的那些「NG鏡頭」
* (00:33:50) 平壤內外兩樣情!關於「出身成分」與「恩庇侍從體制」
* (00:37:00) 朝鮮也有寺廟和教堂,可是看起來怎麼有點怪怪的?
* (00:40:03) 北韓,真的是個共產國家嗎?未來又會往哪個方向走?
* (00:43:07) 朝鮮,真的是「楚門的世界」嗎?脫掉獵奇的濾鏡認識北韓
節目中提到的重要名詞
- 主體思想 주체사상 Juche Sasang
- 先軍政治 선군정치 Songun Chongchi
- 出身成分 출신성분 Chulsin Songbun
節目中提到的書籍
《非軍事區之北——北韓社會與人民的日常生活》
North of the DMZ:Essays on Daily Life in North Korea
🔈 收聽節目:
Spotify Apple Google SoundOn Firstory Baabao KKBox
各大播放平台搜尋「旅行熱炒店」或至官網
#podcast #travel #播客 #音頻 #自助旅行 #中文podcast #台灣podcast
#韓國 #北韓 #南韓 #朝鮮 #金氏政權 #共產主義 #社會主義 #極權國家 #主體思想 #先軍政治 #出身成分 #侍從體制 #平壤 #沙里院 #妙香山
看海的日子簡介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什麼時候我們記得的會是那些輕撫過我們的風 ◎宋尚緯
1.
人們把得來的愛
都鎖在身體裡
把摘下的謊言
都放進自己的心裡
什麼時候
我們開始沒有底線
我們什麼時候會記得
那些吹撫過我們身邊的風
而不是那些劃過我們
尖銳與帶血的蒺藜
2.
我們用著相同的語言
說著不同的謊話
我們都有言不由衷的理由
像是一陣雨
雲承受不住它就落下
每個人都是逼不得已
每個人
都知道自己應該像一陣煙
逐漸稀薄
逐漸被吹散
逐漸被一陣雨帶往新的地方
3.
偶爾也想放棄
那些等待太漫長了
為了一顆果實
承受更多的暴雨
我們都在谷底
看著橋
等著誰也落下來
4.
以為一切
都該更簡單一些
餓了就吃
累了就睡
別期待那些尖銳的
變得圓潤
別奢望那些傷人的
變得柔軟
日子多過一天
我們就更短一些
短到最後
就再也看不見自己
——宋尚緯,《好人》(台北市:啟明,2018.02)。
--
◎作者簡介
宋尚緯
1989年生,東華大學華文文學所創作組碩士,創世紀詩刊同仁,著有詩集《輪迴手札》、《共生》、《鎮痛》、《比海還深的地方》、《好人》與《無蜜的蜂群》,雜文集《小結》,散文集《孤島通訊》。(修改自《無蜜的蜂群》作者簡介)
--
◎小編 #鋼筆人 賞析
一般提到詩名長的詩人,宋尚緯可能並不會是馬上被聯想到的對象,畢竟他的詩集大多名稱簡短(《輪迴手札》、《共生》、《鎮痛》、《比海還深的地方》、《好人》、《無蜜的蜂群》),然而在詩名乃至於詩句上,宋尚緯會端看情況運用較長或較短的詩名與詩句。這首詩雖然詩名長,不過大多詩句較為簡短,長的詩名讓人容易去預設這首詩內的情境,而較短的詩句則讓人容易閱讀,甚至可能因此留白而使讀者產生想像,讓讀者更能自己詮釋詩作,完滿其意義。
這首詩的標題〈什麼時候我們記得的會是那些輕撫過我們的風〉提示了我們平常記得的並不是溫柔、使我們感到舒適的東西(輕撫的風),而是痛苦。然而在這首詩中,詩人是如何處理這些痛苦?
宋尚緯常在在詩中混用第三人稱與「我們」這兩種敘事者,試圖同時對「你」、讀者、敘事者我乃至於作為寫作者的他自己說話。在《鎮痛》中,這種敘事角度是為了讓作者以敘事者我的角度道出自己痛苦,並期望以此觸及作為讀者的「你」,並且試圖同時給敘事者我與「你」膚慰,效果類似「痛苦的你並不孤單,因為我也一樣,而我們都有可能走出來或好一點的」。
在這首詩中,宋尚緯以類似的角度書寫,卻缺少了最後的膚慰,於是在處理痛苦上,宋尚緯指出人們/我們的殘酷,受過的傷,懷有的惡意,與日漸稀薄的主體;更加絕望的是,詩人不認為人們以某種惡意、謊言對待彼此這件事情是有解決方案的:「別期待那些尖銳的/變得圓潤/別奢望那些傷人的/變得柔軟」生活只能繼續痛苦地過下去,直到自己被消磨於無形:「日子多過一天/我們就更短一些/短到最後/就再也看不見自己」。
對照這首詩所收錄的詩集名稱《好人》,我們似乎可以隱隱感受到,在這樣殘酷的世界中,縱然是好人,當處於糟糕的身新情況下也可能懷有惡意(我們都在谷底/看著橋/等著誰也落下來),而即便想要過簡單生活,也都只能被這世界不斷消磨。
而在這個「做好人的困難」背後,其實還隱隱有個更難以回答的提問:「為什麼這世界如此殘酷,我們卻還要當好人來被如此消磨呢?」
詩人並沒有回答這問題,或許這問題也不需回答,他只是想跟所有想當好人卻被這世界消磨的「你」說,不是只有你被消磨,不是只有你在谷底時會對他人懷有惡意。
我和你一樣。
--
美術設計:泱泱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8/20210831.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奇怪 #來比詩名長啊 #宋尚緯
#什麼時候我們記得的會是那些輕撫過我們的風
看海的日子簡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附神:我那借身給神明的父親」介紹
訪問作者:林徹俐
內容簡介
神附於乩身的父,與女兒的溫柔對話
在煙霧縹緲中,有東西進入他的身體,他成了另一個自己──神。
神在時,父親不在……
曾有一說,父親是女兒通往世界的媒介,倘若父親同時是神在人間的媒介呢?
自小,她便知道父親是替神行事的使者,在自家客廳裡,她目睹神透過父親身體,處理人世間疑難雜症,種種與人有關的困擾。
原本,熟悉且固定面孔來此,隨著口耳相傳,陌生人進駐,闖入私密生活空間。陌生人帶來更多陌生人群,神到時,問事者必到,神不來的日子,家則回歸寧靜。
關於神,她說:
沒有見過神,不知道祂是否在那神像軀殼裡,還是如父親所說雲遊四海,而作為神之乩身也只是替代,父親把身體借給神,在某些時間裡自身主權喪失,成為一具載體。──〈神驅〉
對於有所求的人,她認為:
新的求神隊伍裡職業身分混雜,觀察一段時間,便能知曉有人生活不缺但真心信仰,也有人因發覺自我的不足與缺漏,需要天上的神,加上地上的神一併付出神力。──〈借問眾神明〉
面對父親,她態度是:
為了剪斷命運或父親性格裡那條環帶,我努力讓自己聽得他人言語中真實與虛假,我決定成為第一個絕對相信父親,且對他絕對誠實的人。──〈入乩之前:相信〉
神究竟在不在?這是她長久以來的疑惑。
善男信女目睹父親敞開軀體接納神,證明了神在,卻也因其額外所求,神力抵不過人性的貪求。
這是一本描繪父親與神之書,也是女兒給父親的一場獨有的演唱會。
透過文字,是為了感受不被了解的父親,也是為了自己。
信仰虔誠的父親卸下神的光圈後,也如凡人,有自己的忙碌和煩惱,如莫比斯環般,在信任與被背叛中迴旋往復。努力讓自己聽懂他人語言中虛假與真實的女兒,試圖讓自己成為父親背後剛強的屏障。
懂命理的人都知道,人的命運不能被說破,否則將起變化。從不信到成為神使,從質疑到相信,一生有如濃密森林般的父親,正式開啟⋯⋯
・隨書附贈「福符」書卡(3*10公分)一張。神明開出的符多種,如最常見的淨符,為清除穢氣之符。而「福符」,則有帶來好運,增加運氣、貴人之意。
・封面設計理念:
即便替神行事的使者,神不來的日子仍是一位父親。雖然父親職業特殊,但家家那本難念的經依然難念。本書藉由父親的特殊職業,來對比家庭遇到的那些平凡不過的日常中,親戚之間與家庭關係的緊張。
畫面中煙霧裊繞圍繞著父親「工作中」七星步伐的身影作為引子、俱儀式配色的金色、紅色配色點綴,但又浮誇太過宗教的形式感,給人一種父親工作時手足胼胝的形象。封面使用大亞進口美術紙張五色印刷,並以燙金方式象徵香灰噴出的光芒。——海流設計
作者簡介:林徹俐
生於台南靠海小鎮灣裡,寫字的白羊座女子,從1999年開始喜歡五月天。
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畢,現就讀於中正大學中文所博士班。
在各端奔忙的日子裡,希望能將生活所感都化為文字,期望自己能成為不斷書寫的人,在遙遠未知的未來繼續寫著。
作品曾榮獲府城文學、紫荊文學獎、懷恩文學獎、打狗鳳邑文學獎、時報文學獎、國藝會補助等。
出版社粉絲頁: 印刻文學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sn_Mqdu83E/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OvsOQ-vCRXeBm97yjWJueryVmcw)
看海的日子簡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怒海逆風島嶼行:台海戰亂世代的故事」介紹
說書人:查理 主編
內容簡介:
《台灣航空決戰》作者最新發表
《怒海逆風島嶼行》述說民間的野史
當事人親身的口述歷史,可以補足正史的破洞,甚至揭露正史的破綻
張延廷空軍備役中將感動推薦:「見證到時光隧道內暗黑時代,既熟悉又陌生的人與事。」
台海不平靜的年代,留下了多少早被遺忘的小人物,他們的故事有的傳奇,有的溫馨。有的甚至會讓你毛骨悚然。他們是大時代下人生無法有太多選擇的一代,在不斷往前走的時刻,不妨停下腳步,看看這些不再被提及的小故事。鍾堅感嘆:「若沒人用筆尖紀錄下他們走過亂世的記事,他們的事蹟將很快被遺忘,甚至被當作從未發生過。」
鍾堅的新作收錄了台海戰亂世代不同社會階層人物的故事,作者通過建忠這個虛構人物的角度,回憶起許多散落在各個角落的小人物。這些故事幾乎都有官方版本,但可能只記錄了其中的一部分,而事實的全貌又是如何的呢?
我們有太多在戰亂中逝去的人物,但那些倖存而與驚險擦肩而過的人卻應該被人遺忘?每一則故事都是有血有淚,每一則故事都代表了一個生命的歷程。有些看了會覺得怎麼會如此造化弄人,但有時候又讓你覺得人生的奇妙之處實在多有。看完了這些小故事,你會對那些年代有不同於以往的觀點也說不定。
作者出自軍眷家庭,加上有機會與許多曾參與台海戰事的老兵接觸,因此耳濡目染之下,累積了許多被大時代所淹沒的逸事。這些不見得是什麼驚世大發現,也不會是什麼歷史大發掘。他們就跟我們一樣的凡人,只是他們歷經過有血有淚的日子與生活,這一切都值得在我們的世代繼續述說下去。
首部曲 怒海航行
述說海上驚悸的故事,其中包括國境極南太平島發展史,以及高雄港發生過的兩則風雲紀錄。
二部曲 逆風飛行
收錄於空中驚魂有關的故事,內容以新竹寡婦村為開端,闡述兩岸對戰期間不為人知的空軍眷村的獨有記憶。
三部曲 島嶼慢行
非讀不可的故事,從台籍譯員與荷蘭戰俘的奇遇開始,闡述主角親身經歷或見證的大時代小故事。
作者簡介:鍾堅
國立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國立清華大學清華學院國防學士班總導師。
軍事著作包括《台灣航空決戰:美日二次大戰中的第三者戰場》(燎原出版)、《驚濤駭浪中戰備航行》、《爆心零時》。
出版社粉絲頁: 燎原出版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2KUAdP3T6w/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gqV894BcJbRVsHUPGX2f64ZJirw)
看海的日子簡介 在 Dr.詹姆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詞 (lyrics):詹益承 /曲 (composition):詹益承
主唱 (vocal):詹益承 /和聲 (vocal harmony):詹益承 & 陳泓道
木吉他 (acoustic guitar):詹益承 /電吉他 (electric guitar):陳鵬安
鍵盤 (keyboard):陳泓道 /貝斯 (bass):許廷暉 /鼓 (drums):歐陽欣漢
錄音工程 Recording–
台中 灰帽音樂工作室:梁祐鈞
嘉義 樂在其中音樂工作室:劉耀文
混音 Mixing–台北 Sweet-Tune Studio:張靖
母帶後期處理 Mastering–台北 Sweet-Tune Studio:張靖
樂團形象攝影 Imaging–道道爸攝影 陳泓道
發行–好有感覺音樂事業有限公司 2020年二月
緣由:
添光(Lighting Up)本為替復健醫學會所寫的主題曲,主歌四段分別敘述了復健科四大領域-神經、小兒、心肺、骨科復健,副歌鼓勵醫療人員,困難挑戰會不斷來臨,但我們仍要勇敢迎擊!專輯發行於2020年,但因全球疫情影響,許多宣傳與演出活動都取消,一直到今年台灣疫情大爆發,再借用這首歌製作成MV,希望能記錄在台灣發生的事,也鼓勵持續努力著的每一個人。
歌詞/和弦簡譜:
前奏: 1 5 6m 5 / 4 4M7+ 2m7 5
- A (神經組)
當雙手不再靈活如往 1 5 6m 6m/5
雙腳走不到他身旁 4 4M7+5 2m7 5
說不出完整的一句話 吞不盡淚光 1 / 6m
有人會陪你一起倔強 4M7 5 4 1
- B (小兒組)
看著你無辜微笑臉龐 1 5 6m 6m/5
無力展開潔白翅膀 4 4M7+5 2m7 5
有一天你仍會飛高高 世界更寬廣 1 / 6m
寶貝你並沒有不一樣 4M7 5 1 17
- 副歌 -
雖然 困難不斷在前方 我們要大聲唱 4 / 1
唱出人世間最美麗的 夢想 4 / 5
今後 歡笑會跨越悲傷 歌聲更嘹亮 4 / 1 6m
手牽手共同築一個家 4M7 5 4 1
間奏: 1 5 6m 5 / 4 4M7+5 2m7 5 / 6sus4 6 ( E - #F )
- C (心肺組)
當心痛的感覺太猖狂 1 5 6m 6m/5
呼吸彷彿置身海洋 4 4M7+5 2m7 5
裹足不前深怕會缺氧 該冷靜一下 1 / 6m
記得要慢慢吐出慌張 4M7 5 4 1
- D (骨科組)
陪伴疼痛的日子很長 1 5 6m 6m/5
心酸在背後隱隱發脹 4 4M7+5 2m7 5
挺不直抬不起舉不高 沉默的肩膀 1 / 6m
我們用愛和耐心治療 4M7 5 1 17
- 副歌 - //:
雖然 困難不斷在前方 我們要大聲唱 4 / 1
唱出人世間最美麗的 夢想 4 / 5
今後 歡笑會跨越悲傷 歌聲更嘹亮 4 / 1 6m
手牽手共同築一個家 4M7 5 4 1 ://
今後 歡笑會跨越悲傷 歌聲更嘹亮 6m / 1 6m
手牽手共同築一個家 4M7 5 1 努力為家人添一盞光 4M7 5 1
樂團簡介:
醫師也玩創作樂團?是想訴說什麼呢?
一位擁有永久重大傷病卡的復健專科醫師兼創作歌手–Dr.詹姆士–帶領樂團成員:吉他手(復健/疼痛專科醫師)Pac、鼓手(麻醉專科醫師)抓哥、貝斯手(工程師)杰哥、和音兼鍵盤手(營養師)道道,一同譜出關於生命與醫療的樂章。
Dr.詹姆士醫療團隊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DrJamesMusic/
=KKBOX:
https://www.kkbox.com/tw/tc/artist/y1-oCaJWZOt1uu0F0UX7708K-index-1.html
=博客來網購: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20216433?sloc=main
=誠品網購:
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4292712828769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kU-vWucKgQ/hqdefault.jpg)
看海的日子簡介 在 我在澎湖看海的日子- Hom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我在澎湖看海的日子. 4600 likes. 記錄著澎湖在地的精神,找尋屬於澎湖專屬的共同記憶~ ... <看更多>
看海的日子簡介 在 看海的日子_黃春明的文學電影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2010向大師致敬-黃春明系列活動:www.trend.org/2010master。捕魚季節來臨時,便是自小被賣到海邊私娼寮的白梅與眾姊妹開始工作的 日子.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