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工場和BCG諮詢合作的「+AI改造者」系列:創新工場投資的Insilico Medicine,看AI新藥研發平臺如何賦能傳統藥企,一起進行“AI+生命科學”的顛覆式創新!
改造者系列:AI醫藥的下一站是長壽 -- 本文来自BCG微信公眾號,經授權轉載。
近期,創新工場聯合BCG波士頓咨詢旗下亨德森智庫,推出「AI融合產業:『改造者』如何促進AI普惠」系列研究。人工智能在中國大陸有著明確的落地應用場景,大量的AI企業活躍於這些垂直場景中,我們定義這些企業為「改造者」。「改造者」通過傳授其AI技術和垂直行業理解,極大地打破了傳統企業應用AI的瓶頸。
作為擅於趨勢前瞻的TechVC,創新工場長期看好AI領域,深入佈局,至今已經投出了7只AI獨角獸。在系列研究中,我們采訪了數家創新系AI企業,通過這些「改造者」的視角,探究傳統企業擁抱AI的範式與路徑。
創新工場投資的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是一家由人工智能驅動的全球領先生物技術公司,通過發明和迭代人工智能藥物研發平臺,變革創新藥物和療法的發現方式。
英矽智能的AI藥物研發平臺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在今年2月和8月,半年的時間內,先後公佈了兩種臨床前候選藥物,分別用於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和腎臟纖維化。
在采訪中,英矽智能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Alex Zhavoronkov博士表示,AI醫藥企業的下一個重要問題將是如何更好地理解生物學和跨物種生物學,長壽業或者抗衰老技術將會是未來的方向。以下:
■系列導讀
本系列由BCG亨德森智庫與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博士帶領的創新工場團隊共同推出,圍繞「AI融合產業:『改造者』1如何促進AI普惠」的課題,我們致力於探究傳統企業在應用AI過程中的關鍵要素與合作夥伴,以及傳統企業擁抱AI的範式與路徑。
AI製藥領域於2014年左右興起,在2018—2020年間全面爆發。AI能夠快速識別大量樣本中的客觀規律,加速尋找和測試潛在靶點的過程。「有了AI,我們50個人可以做到的事情,比得上一個典型的製藥公司5000人所做的事情」,英矽智能創始人Alex Zhavoronkov在「未來呼嘯而來」一書中如是分享。2
1 「改造者」 通過傳授其AI技術和垂直行業理解,極大地打破了傳統企業應用AI的瓶頸,充當產業中傳統企業應用AI的橋樑。「改造者」包括AI企業與成功轉型AI的傳統企業。
2「未來呼嘯而來」,彼得·戴曼迪斯(Peter H.Diamandis)和史蒂芬·科特勒(Steven Kotler)著。
■本期受訪嘉賓:Alex Zhavoronkov
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是一家由人工智能驅動的全球領先生物技術公司,通過發明和迭代人工智能藥物研發平臺,變革創新藥物和療法的發現方式,加速研發進程,為癌症、纖維化、抗感染、免疫和抗衰老等未被滿足的臨床治療需求提供創新的藥物和療法方案。
Alex Zhavoronkov是英矽智能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他擁有皇后大學學士學位,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生物技術碩士學位,以及莫斯科國立大學物理和數學博士學位。
■對談實錄
Q1 英矽智能原來在美國創立,後來為什麼選擇遷至中國?
Alex:中國構建了一套完善的體系和土壤,吸引創業企業、大型企業紛紛入駐。中國大陸多樣化的投資者,包括傳統藥企、科技巨頭、PE/VC等各類投資者,能將最優質的AI人才、CRO、藥企融合在一起。投資者能為初創企業提供資質牌照、幫助招聘、企業管理和宣傳等等。英矽還與許多學校開展了合作研究,擁有豐富的內部研發管線。中國完整的生態夥伴體系使得像我們這樣的企業能夠迅速擴大研發規模,甚至與大藥廠競爭。
Q2 英矽智能和輝瑞、安斯泰來、楊森製藥等諸多藥企都有合作,在和大型藥企合作的過程中有什麼心得或者經驗?
Alex:創新型的AI生物技術公司按照創立時間可以分為三大類:2014年之前成立、2014年—2015年左右成立、最近5年成立。2014年之前成立的企業通常不運用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或者不具備向藥企提供解決方案所需的行業知識。2014—2015年間成立的企業則創立的正是時候,生成式對抗網絡(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出現,AI製藥開始興起。同時,許多藥企缺乏AI的專業知識和AI團隊,如果想要獲取AI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就必須與初創企業合作。作為交換,那時候的藥企也通常願意向初創企業提供資料和各類資源。英矽智能很幸運,創立時間(2014)正處於大藥企對外部合作最為開放和寬鬆的時期。而最近幾年成立的企業就沒那麼幸運了,很多藥企已經開始自建AI團隊、自研AI應用,只有具備非常特定細分領域AI技術的初創企業才有可能成功撬動藥企,與之建立合作。
然而據我的觀察,儘管許多大藥企都建有自己的AI部門和數據科學家團隊,但他們並沒有足夠強的AI能力——他們往往缺乏具備足夠AI知識的團隊。以生物醫藥方面的論文發表為例,在2014—2019年間,英矽智能發佈了上百篇AI相關的論文,然而發表AI論文數量最多的藥企阿斯利康則只有65篇,位列其次的諾華有54篇。
藥企往往也不知道從何處開始應用AI,而這正是AI初創公司能夠創造價值的地方。但是,在AI初創公司開始接觸藥企和銷售方案之前,首先要充分理解大型藥企錯綜複雜的組織架構和部門分工,針對不同部門銷售定制化的模塊,而非從一開始就銷售整體性、綜合性的解決方案。這是因為藥企內部通常很難有一個部門能夠處理所有的模塊,部門之間的協同往往沒有那麼強。因此,AI初創公司在提供解決方案的時候也要靈活地劃分模塊,對症下藥,英矽智能通常一次只銷售一個模塊。
儘管銷售是模塊化的,AI初創公司需要具備端到端、全鏈路的解決方案。英矽根據不同的研發週期,設計了三大AI平臺——新藥靶點發現平臺、分子生成和設計平臺、臨床試驗預測平臺。據我們瞭解,中國還沒有任何一家同行,同時擁有生成生物學和生成化學兩大AI平臺,能把靶點發現和小分子化合物生成有機結合在一起的公司很少。此外,英矽智能的AI系統可以用軟件形式呈現,藥企可以自行操作,用自己的數據運算測試。這些都為我們創造了差異化的優勢。
最後,對於藥企而言,如果想要應用綜合的AI解決方案,需要有整體性的戰略為引領。咨詢公司可以充當整合各部門組織、統籌整體戰略的角色,AI企業可以選擇與之合作。
Q3 在您看來,未來AI醫藥領域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Alex:在未來,最重要的不是AI技術,而是如何將AI和行業特定的實驗數據或模型結合。現在市場上已經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技術企業,他們在不斷精進演算法模型和數據。未來的競技不會是關乎演算法或者算力,而是新的商業模式或者應用AI的新方式。
AI初創公司需要積累足夠的行業專識,理解藥企的需求,學習藥企的經驗,並向藥企證明自己提供的模塊能夠在真實的商業環境下應用,並且模塊之間能夠很好地兼容,能融入業務流程,且符合監管要求。比如機器學習加速了藥物識別,但還有很多步驟和流程並不能被加速或跨越:實驗論文不能被跨越,你依然需要向藥物監管部門提供大量實驗數據和模型來證明研究的有效性;實驗中的生物過程不能被加速,你依然需要等待生物體自然的新陳代謝和細胞活動,你也不可能直接從大鼠實驗跨越到人類實驗。而這些都涉及到更細分的新技術問題。
所以,對於AI醫藥企業而言,下一個重要的問題將是如何能夠更好地理解生物學?如何理解跨物種生物學?正因如此,我判斷長壽業或者抗衰老技術將會是未來的方向,即如何運用AI來監督和追蹤生命體在漫長時間裡無數細微的實時變化,來創建數字孿生(digital twin),進行跨物種比較、跨疾病模型比較。我相信AI是説明我們更好地認識生命體的最佳工具。
■要點回顧
1、中國的資本環境天然地聚集了垂直產業領域的優質企業,幫助AI初創公司,即「改造者」,迅速汲取經驗、擴大規模,加速行業創新與賦能。
2、在與垂直行業企業合作時,「改造者」既要有端到端的解決方案,也要有靈活、敏捷的銷售和服務模式。端到端、全鏈路的方案有助於「改造者」更靈活地根據傳統企業的需求組合方案,能夠擴大服務範圍和客群,提升「改造者」的競爭優勢。
3、未來最重要的不是AI技術,而是如何將AI與行業特定的實驗數據或模型結合。限制因素並不是演算法或者算力,而是新的商業模式或者應用AI的方式來實現行業定制化。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研發 組織架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李國鼎工作與信仰 Part2>
昨天介紹了李國鼎的整個背景,今天整理 1983 年在美南科學工程技術討論會的講題:八十年代的挑戰
讀的過程,我一直聯想到台積電。張忠謀是辦一家公司,李國鼎是辦一個產業,但他們的思維方式非常一致
張忠謀創業第一天就在想比較利益,台灣適合行銷、研發還是製造?我要做類比、邏輯還是 DRAM?台灣的優勢是什麼?非常市場導向。而他在 2010 回鍋 CEO,也是一樣的。當時建立了一個 70.80 人的行銷團隊,下面分兩個部門,一個研究市場,另外一個研究競爭。
直到今天,他在上週 APEC 的會議還是在講比較利益
而發展關鍵產品,台積電堅持自己擁有技術,也堅持不斷研發最新的技術。張忠謀受到 Michael Porter 啟發,任何產品只要有兩家公司做,就是 commodity
科學技術導向也是,台積電每年 8% 的營收花在 R&D,比例雖然不高,但 1 兆多的 8% 也是每年千意在投,6000 人以上日以繼夜研發。而研發也不只技術上的,在製造上也不斷的創新
組織架構,台積電 Day 1 就是專業經理人的組織架構,前幾任執行長都是老外,而且是經驗超豐富的老外。董事會也是非常先進,獨立董事占比極高。就到今天,張忠謀多次說,他留給台灣的禮物有兩個,一個是晶圓代工的模式,第二個是他創造的雙首長制度
財稅金融措施的配合,這點完全就用在台積電身上,台積電最早的股東結構就是按李國鼎提的這個比例。開發基金持有 48%,飛利浦持有 27%
這幾個點。我覺得到今天,對於研究公司,都還是相當有幫助
------底下內容摘自<工作與信仰>------
未來台灣的工業發展必須具備
- 市場為導向。一個產業值不值得發展,首先決定於是否有足夠大的市場,這是需求面的條件。具備這個條件以後,再看這種產業的發展能不能有與其他競爭對手競爭的能力,這是供給面的條件,也是一般經濟學家所強調的比較利益原則。在新的國內外經濟情勢下,勞力與能源密集的出口產業已逐漸失去發展上的比較利益,為了要維持我國經濟像以往一樣的衝力,就必須尋找一些新的產業。這些產業基本上要少用能源,少用勞力,但卻必須有效利用我國的技術勞力,並有助於突破國際上保護貿易的藩籬。這樣的了解與構想,就是政府近年來選擇機械、資訊、電子、墊肩與運輸工具等作為策略興工業的理論基礎
- 發展關鍵產品。日本掌握工具機控制性零組件的技術,這部分的價值約為工具機總值的 50-70%
- 科學技術導向。更多工程師投身在這個領域,實在是決定科技發展是否成功的主因。參觀 IBM 五六個廠後,更確定這個信念,因為工程師的人數平均幾乎在全部僱用人數的一半以上
- 組織配合經營需要。未來任何公司組成,必須具備市場及技術導向兩項功能,一個公司的組成如果能具備以上兩項功能,則公司的組織可為健全,否則很難生存。公司組織必須大型化,生產必須規模化,而大型化規模化如果仍依賴以往家族經營的習慣,則成功機會甚微渺茫,仰賴專業經理經營,成為唯一必行的途徑。此外會計、審查制度的建立,股票市場的改善,都必須有所突破。台灣如果要邁入開發國家,一個為大眾所信任的證券市場,是首先必須建立的
- 財稅金融措施的配合。VC 即為預定擬議的重要措施之一。政府已提供創業投資的協助,諸如在科學園區內投資,技術作價可高達 25%,而交通銀行及開發基金尚可共投資 49%。目前投資計畫評估人才不夠,包含財務、技術、市場...各類專家
研發 組織架構 在 新北創力坊 InnoSquar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北原民精實創業計畫徵件 延至6/15】
為了讓族人掌握市場動向,原民局表示,今年培力課程除了持續邀請專家學者輔導、提供充實內容,並因應市場趨勢新增募資訓練,『群眾募資』隨數位時代及平台林立已盛行多年,在電商界較為常見,特別加入課程中強化族人開創事業的能量,此外,課堂上傳授企業組織架構及行銷文案,最終將品牌上架、打進市場👊
https://reurl.cc/eExmXj
【餐飲老闆看這邊!因應疫情,給餐飲數位轉型的新創紓困服務】
民以食為天,疫情影響最深切的層面就是餐飲類的日常生活,無論是確診者足跡引起採購日常用品與食材的焦慮、外食者點餐等待外帶的時間加長,或是餐廳本身對於軟硬體升級的需求,可以看出疫情提升了「數位轉型」的急迫性,而台灣的餐飲科技新創團隊紛紛提出了因應疫情的數位轉型服務與方案🍴
https://meet.bnext.com.tw/articles/view/47743
【「全女班」中學生研AI監測長者家居暈倒裝置 久未起身自動求助】
獨居長者家居意外頻生,稍不慎跌倒或無人知曉。天水圍萬鈞伯裘書院「全女班」中學生組隊,研發人工智能(AI)自動監測長者家居暈倒裝置「救及時」,當長者在家中跌倒,會發出警號和話音詢問,倘久未有關掉警號,微型電腦會自動向其家人發信息要求救援🤓
https://reurl.cc/Q9d60M
#新北創力坊 #InnoSquare
研發 組織架構 在 第一章产品开发组织 的推薦與評價
项目管理主要是项目经理;研发职能包括业务分析、架构设计、开发和测试,各单元由职能经理负责。开发和测试进一步分为若干小组,开发以技术领域分小组,包括前端、后端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