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EP.98 《#學得更好》六個幫你「學得更好」的學習步驟
問你一個問題:「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你的答案是什麼?英國知名教育顧問、同時也是心智圖的發明人東尼.博贊(Tony Buzan)他的回答是:「學習『如何學習』是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掌握學習方式的人,更容易達成生活中各種領域的進步。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learn-better/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Learn Better 學得更好》的作者是美國教育研究專家烏瑞克‧鮑澤(Ulrich Boser),他年幼時雖然被診斷為 「學習遲緩兒」,但是他在掌握「如何學習」的技巧之後,成績開始大幅進步。作者自己本身,可說是這本書的最佳代言人,他對學習的熱忱在這本書中表露無遺。
我很喜歡作者把學習的方法,拆解成各種具體的步驟,搭配許多真實的研究案例和成果,顛覆了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舊學習方法。例如有效的學習應該是「主動參與式學習」、「經常回顧與反思」、「懂得尋找類比與關聯」…等。
這些看似簡單易懂的方法背後,作者會詳細說明使用的原因與時機。書中給出明確的執行步驟,讓無論何種資質或程度的人,都有機會採取書中的方式,循序漸進掌握學習的奧妙。閱讀的過程中,我跟著作者的步調,時而對自己提出問題,時而闔上書本反思自己的學習歷程。
這篇文章我除了用心智圖整理這本書的精華之外,也回顧我自己經營部落格的「學習寫作之旅」,與這些學習步驟有哪些相關性,試著讓自己朝向學得更好、寫得更好的方向邁進。
.
#如何學得更好的6個步驟
.
在我回顧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之前,我想先用一張「心智圖」來展現這本書提到的學習步驟與技巧,誠如作者說:「心智圖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和發現內在關係」。這些學習步驟之間,彼此互相有關聯;學習就是一場「心智活動」。
1. 尋找價值:如果不想學,就不可能學得會。想要精通,就必須把自己打算學習的知識和技能視為有價值的。學習就是理解某樣事物的「意義」。
2. 設定目標:在精通某項技能的早期階段,「聚焦」是關鍵。我們必須弄清楚自己想要學的究竟是什麼,並且設定具體可達成的目標。
3. 提升能力:某些形式的練習可以讓你比其他人取得更好的成績。在這個學習階段,我們必須磨練自身「技能」,採取專門步驟來提升表現。
4. 延伸知識和技能:我們要在掌握基礎之後,「實際運用」自己知道的一切。要充實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創造出更有意義的理解形式。
5. 形成關連:要試著把自己掌握的所有知識結合在一起。我們不想只是知道某個細節或步驟,而是要知道該細節或步驟如何與其他事物「互動」。
6. 回顧與反思: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容易犯錯、太過自信,所以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知道的知識和技能,重新思考自己的理解,「從學習中學習」。
.
#我如何學習寫作?
.
回顧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學習步驟,讓我很驚訝的是,竟然跟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十分相似。理工科出身的我,選擇踏入科技業就職,寫作對我而言,就像是異次元的東西想都不敢想。但是漸漸地接觸到很多有趣的人、觀察到很多厲害的傢伙,發覺自己思想的淺薄與無知,便開始投入閱讀的懷抱。
只是,無奈記憶力和理解力畢竟不是超人等級,發現要把所學紮紮實實記錄下來,才能稍微加深那麼點印象。所以開始試著寫一些手抄筆記,然後在讀到《自由書寫術》這本書的寫作方法之後,被作者的觀念說服:「自由書寫、公開發表、接受回饋」,也因此開啟了我的寫作之旅。
很慶幸的是,我也發現自己採取的方法,跟《學得更好》書中的學習步驟有許多契合之處。以下我會將書中提到的6個學習步驟,搭配自己的寫作歷程,做個回顧與整理,也給有心投入寫作的朋友們一個案例參考。
.
1.#尋找價值
.
回想我剛開始寫作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太多,技巧不夠?文辭不夠美?管它的,「寫,寫就對了」。我除了在讀完《恆毅力》之後寫下的「目標階層」練習之外,主要是我時時記得三個核心價值,讓自己堅持不懈地寫下去。
首先是「動機」:而立之年才愛上閱讀的我,發現閱讀對我帶來莫大的改變,以及思想上的啟發,因此起心動念想透過自己棉薄之力,盡可能地把我從閱讀體會到的美好,透過文字傳達出去。架設閱讀前哨站部落格則是讓這個理念更容易傳達。
接著是寫作對我的「意義」:我把每一次的寫作,每一篇文章,視為一次的「自我成長」。無論是思想上的,或者是觀念上的,閱讀不同書籍帶來不同的體悟,進而改變自己的舊觀點、整合成新的觀點。
最後是「社群效應」:無論於職場、生活上,我期許自己成為一個值得追隨的領導人,我對於一個好的領導人的定義,就是「能夠影響多少的人」,因此選擇公開發表自己的寫作。除了帶來社群的交流,得到不同的回饋與意見,還見到許多網友表示受到我的文章鼓舞,讓我更樂於持續書寫。
「人要在自己所學的事物和自身生活經歷之間建立連結,而尋找價值是做到這一點的方法,促使人們思索:「這對我來說為什麼重要?」
.
2.#設定目標
.
對於我自己的寫作目標,起初並沒有硬性規定自己的發文頻率,剛開始在Medium寫作平台發表的時候,有一搭沒一搭的,頻率平均是2週一篇而且不太規律。後來我改變策略,想要堅守我從《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中學到最棒的一課:「唯有自律才能帶來自由」。
我開始強迫自己每個星期要發表一篇文章,即使平日工作再忙,如果不幸平日沒有寫完,拖稿到週五、週六仍然要挑燈夜戰,完成對自己的許下的承諾。因此我深刻體會到,當我保持平日的自律,才能享有假日的自由(ps. 其實就算如期發文,我還是會把假日拿來閱讀和寫更多東西)。
短年期的目標,是希望這兩年內,能夠完成100篇文章的發表,目前已經踏過一半,朝著目標穩定前進中。我自己的感想是,設定目標除了要「可達成」之外,最好還能多一些「挑戰性」與「強迫性」,畢竟,我們都知道自己有多麼懶,對吧?
書中提到一個特別的名詞叫做「後設認知」,白話文是「思考自己如何思考」。作者發現,時常觀察自己如何思考的學習者,成效會來得更好。在寫作的過程中,則需要讓自己去評估自身的論點,思考自己的想法,想清楚自己想傳達出什麼樣的訊息,無論是給未來的自己,或是讀者。
「寫作活動是整理思路的有效方法,因為在組織句子和段落時,我們經常會問自己一些重要的後設認知問題:誰會讀這篇文章?他們會了解我的意思嗎?我需要解釋那些東西?」
.
3.#提升能力
.
一開始在練習寫作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特別能力可言。我採取實驗性質的方式,第一個是對自己提出問題,有點自問自答的意味;第二個是重新排列組合閱讀之後的書中重點,再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書中提到,面對失敗,是逐漸提升能力的好方法,這一點我倒是很在行。
我試著用不同的文體和架構,去寫每一篇讀書筆記,同樣抱持「實驗」心態,去觀察哪種文體比較獲得讀者青睞,哪種架構容易獲得迴響。發表這麼多篇文章以來,自然有熱烈回響的文章,以及許多無人問津的文章。
我認為,面對失敗的態度,就是把它當成一場實驗,更重要的是要從中學到東西。實驗至今,我倒沒有特別想定型在哪種文體,反而更廣泛地嘗試和衝撞,探索更有趣的寫作方式。畢竟,不要把獲得關注當成寫作的唯一目標,最重要是莫忘初衷,隨時堅守上面的三個核心價值。
最後是《刻意練習》這本書也同樣說過的,得到意見回饋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尤其能夠幫助自己進行修正、改善,我也很感謝對我的文章進行回饋與交流的讀者,不但讓我有更多收穫,有些建議也讓我耳目一新。
也歡迎你在我的文章留言,或者私訊表達對我寫過文章的看法,你的回饋是我持續進步的最好養分。
告訴自己不要擔心犯錯,要把焦點放在改進上,把錯誤當成習得一點知識或技能的機會。
.
4.#延伸知識和技能
.
我使用的三種手法,跟書中所說的不謀而合。第一種是我喜歡在文章裡「問自己問題」,然後試著用最棒的方式回答。有時候需要回顧書籍本身,有時候要前後參照,有時候甚至得Google或找維基百科,才能有更完整的觀念可以回答自己的問題。每一次的提問,都是一次學習與進步的機會。
第二種是「教別人」,我很認同教學相長,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尤其是當我們讀完一個新的概念,若要達到可以教別人的程度,則必須讓自己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辦的到,這時候,就是提升自己技能的好時機。
第三種是「親身實踐」,我自己最有感的是,採取了屬於自己的「晨間寫作習慣」,讓我每天都能擠出一些時間投入寫作。而這個晨間習慣,後來我也把《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這本書的讀後心得整理成很受歡迎的晨間習慣分享文,裡面詳細列舉我自己起床後的習慣,也持續使用至今。
「教別人」就是一種知識應用:透過講授某一主題,我們提供了自己對這個概念的理解,我們用自己的話清楚說明重點,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
.
5.#形成關連
.
把寫作跟自己形成關聯的方法,我採取的第一種,是我喜歡把閱讀一本書的所學所聞,拿來「跟自身的經驗和想法做對照」,讀的過程經常問自己「這本書跟我有什麼關係?」或者「我想從書裡學到什麼?」
因此,我在寫作的過程中,就喜歡問自己諸如此類的問題,透過與自己產生關聯,讓寫作的內容更個人化,更能帶來反思與回顧的效果,偶爾還能迸出嶄新的思緒與想法。
第二種是把自己所學給「視覺化」,舉我寫過的《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篇閱讀筆記為例,在文章裡我把作者講的七個成功習慣,重新組構成由內而外的四個面向,再用「信任」串穿每個元素,畫出一幅示意圖代表我對這本書的理解。
最後,我習慣一邊寫作,一邊回想的過程中,去挖掘以前讀過的書目,跟目前讀的書或者寫作的內容,有何種關聯?做法很容易,首先回想那些書籍跟我在寫的東西,有什麼「相同」?再來回想有什麼「差異」?
透過這樣的模式,可以建立許多觀點的連結,我在《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這邊閱讀心得就用過類似的方法,來對書中我感興趣的議題,進行自我辯證與論述。
「投入學習時,要了解其中的關係、弄清楚因果、看見類比事物與相似之處。學習的目的是改變我們如何去思考某個事實或概念,也就是學會一套思考系統。」
.
6.#回顧與反思
.
我自己閱讀書籍之後,為了寫閱讀筆記或讀後感,會去「回顧」內容主題的其他相關資料。也就是同一個主題,我會盡可能多涉略幾本不同的書。
例如在學習投資理財的領域,我鑽研被動式的指數化投資策略,在廣泛地閱讀了不同切入角度的書籍之後,重新讀過一遍最愛的投資經典《投資金律》,才寫下這篇獲得不錯迴響的投資文章〈真希望20歲就懂,投資理財最常見10個問題〉。
除了回顧之外,更重要的是透過寫作,讓我得以很專注地「反思」。像是我在寫《世界並不仁慈,但也不會虧待你》閱讀筆記的時候,起初因為書中內容比較雞湯,讓我的思緒有點兒卡關。
但是,我強迫自己學股神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所說的:「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不去思考成功的大道理,反而去思考該如何避免錯誤,寫成〈遠離幸福人生的7個建議〉這篇心得。
回顧與反思是一種思維習慣,溫故而知新,才是推動知識更新、反覆運算的終極法則。
.
#後記:#學習是為了超越昨天的自己
.
我原本認為,「閱讀是最好的學習」。但是,經過這一年來的持續寫作,我才發現,「寫作是更好的學習」。我期許自己透過閱讀增進自己對事物的理解,透過寫作則深化了些理解,甚至產生新的洞見。這種讀寫之間相輔相成的效果,也讓我時時處於思緒活躍的狀態。
我很喜歡的知名導演昆汀.塔倫提諾隨時隨地都在看電影,當一個記者問他是如何成為電影專家的時候,他無奈地大笑而且似乎被問題激怒了,說道:「如果你放棄了生活中所有的東西,只專注於一件事,而你最好把它搞透徹一點。」
從第一篇公開文章〈雙11購物節買書分享〉,一路走到現在,專注於學習一件事情,何嘗不是如此。無數個絞盡腦汁的早晨與夜晚,努力地挖掘腦中的思緒,涉略自己原本不懂的事情,每一字一句都讓我感覺往前走了那麼一點。
雖然,與許多博覽群書、下筆如有神的前輩比起來,我仍像個學徒般剛開始摸索著,但每當我回答自己的這個提問,心中又再次充滿了堅定:「你有沒有比昨天的自己,又更進步了一些?」
同時也有6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90的網紅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10319TVBS+民視 加強打炒房 央行調降貸款成數 法人最高4成、自然人第3戶降至5.5成 TVBSyoutube→https://youtu.be/uj90-dctcWM TVBS新聞→https://news.tvbs.com.tw/life/1479810 民視youtube→htt...
「硬性規定」的推薦目錄:
硬性規定 在 米式抓餅 - 很台的台美混血寶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2021教師節快樂
≡※≡※≡※≡※≡※≡※≡※≡※≡※≡※≡※≡※≡※≡※≡※
❝ Good teachers are the reason why ordinary students dream to do extraordinary things ❞
『一個好的老師能夠引導平凡的學生成就非凡的事情』
今天是教師節,我想來表揚、鼓勵一下小天使游泳學校的老師。上個月在找米寶新的游泳課程的時候,我們去了小天使、伊藤萬、牛頓、拉拉手;實際體驗的只有小天使跟拉拉手,因為牛頓沒有三歲以下的課程,而伊藤萬的課程剛好跟米寶的午睡時間重疊
拉拉手是第一名漂亮,那個裝潢跟環境真的是無與倫比的美,還沒進去光是站在外面或經過就會感受到一股磁力吸引自己的腳踏進去
而小天使的老師是沒話講的優秀,這也是為什麼我當初沒有停掉小天使的課程,全部移去拉拉手上的原因。小天使雖然沒有光鮮亮麗的外表,但是這群優秀的師資陣容讓我在小天使學游泳是非常踏實、非常舒適、非常安心的。
小天使的老師給我的感覺不是單純的業務型微笑,我可以看得到笑容的後面還一直在觀察米寶的狀態、一直在想要如何幫助米寶更好,他們給我的感覺是真心的想給孩子一個安全且快樂的玩水環境,先讓孩子喜歡上在水裡面玩、跟老師互動,再來依孩子那天的狀態上游泳進度
幾次下來米寶在小天使上課都沒有淒慘崩潰大哭,因為老師很會引導,也很用心的講解要做的動作,看到米寶哪裡可以進步的地方也會主動跟我說並教我在家裡要如何幫他加強
今天因為同學請假,我們變成了一對一的課程,50分鐘的時間有一半以上米寶都在老師手上,聽著老師的指令完成任務,媽媽我在旁邊看的好欣慰,我想一個好的老師是可以讓在旁陪著上課的媽媽感受到他對孩子的關懷與關心的,看到老師對孩子發自內心的愛心和耐心,當媽媽的真的會覺得這一堂課上的很值得。
小天使的課程可以選擇一對一$1000,也可以選擇團體課$650,因為團課收的學員頂多2~3個,就算不是上一對一老師也會照顧的到。另外小天使的超佛心體驗價是$300/50分鐘,付學費的方式也是第一名的佛:他不硬性規定你一次要買幾堂課、也沒有規定一個月只能請一次假、更沒有課程使用期限,他們是這個月你上幾堂課他們會記錄下來,下個月的月初你去上課時再繳上個月實際上的那些堂數的學費,我第一次聽到他們是這種付費方式的時候心裡覺得很舒服、很沒有壓力
而且而且~上課狀態好的時候老師還會拿著水中相機幫米寶拍照、錄影,自己一個人帶去上課的時候有老師可以幫忙紀錄真是媽媽的福音呀
#謝謝老師
祝您們 #教師節快樂
≡※≡※≡※≡※≡※≡※≡※≡※≡※≡※≡※≡※≡※≡※≡※
#新手媽媽 #媽媽日常 #育兒 #媽媽視角 #育兒日記 #育兒日常 #育兒生活 #育児 #育児日記 #赤ちゃんのいる生活 #赤ちゃん #ベビー #米寶成長日記 #抓餅寶寶 #親子共游 #寶寶游泳 #親子游泳 #小天使游泳學校
硬性規定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Michael Porter Jr以五年2.07億與金塊完成續約!這價碼我認為真的過高了.....
-
💪前陣子丹佛金塊與Aaron Gordon續約的四年9200萬我覺得是相當不錯的簽約,雖然Gordon在數據上不是那種非常亮眼的球員,但他的防守、體魄以及在球隊願意 #扮演苦力輔助角色是相當有價值的,且他還有繼續上升的空間,去年與球隊也有化學效應。
至於Michael Porter我也常在講他是有潛力的,在得分天賦上相當出色,可是這幾年觀察下來,覺得他想達到類似Kevin Durant那種全方位進攻武器的難度與挑戰很高。
-
也就是說Porter還有很多進步空間和要挖掘的地方,譬如防守層面、處理球能力和持球進攻的本事等等,而在球隊已經有個核心王牌Nikola Jokic這樣的MVP超巨以及後場有Jamal Murray坐鎮下(2022可能無法上陣)。
🏀Porter在可能做為 #球隊第三號人物卻領著一個核心基石的薪資(與Doncic、Young一樣的合約),且還尚待開發,即使最後一年他是部分保障,沒進年度隊為1.72億,但我都仍覺得真的貴了。
-
且沒意外的話,Joker最晚明年夏天會與金塊簽一張 #超級頂薪,這也將能預見未來金塊在薪資上的壓力會很大,光是支付Joker、Murray、Porter、Gordon四人合約就要炸開了。
當然金塊可能有這樣梭哈的理由,就是覺得自己在 #自由市場招募上沒有太多優勢,乾脆就大把鈔票留住Porter這種潛力股,去力拼這幾年的核心陣容,代表高層是很看重Joker的時代。
-
👏總之還是恭喜Michael Porter!能夠從傷病疑慮一路證明自己到領到這樣大合約,這無疑是自身努力所換到的成果,以及剛好金塊能給他這樣待遇與舞台的際遇,現在就看他之後到底能不能再持續進化?
隨著高薪合約他也會更被用放大鏡檢視,金塊未來幾年能不衝擊歐布萊恩盃,Porter應該就是 #決定金塊上限在哪的關鍵人物了。
-
🏀最後這邊也要再談一下昨天我說的疫苗問題。
有人私訊我問我要不要改變看法別被打臉?我想說,改變什麼?!這就是我的看法我何必要隨著外界輿論起舞,至於對我失望的人,我得抱歉,本來觀點就會有不同的時候。
對於認為疫苗無用論的人的看法我是給予尊重的,我本來就清楚有兩派理論,我也不是提倡疫苗的人,不過我會打(到現在還沒打到莫德納),但疫苗到底有用或無用這並不是我要討論的重點,且我也明講 #打不打疫苗是每個人的自由與權利。
-
我談的是職業態度與群體互相。
球員當然可以提倡不打疫苗,但現在美國的環境是每個州都有不同的公衛指令,有些地方球員不打疫苗就不能打球,#除非有本事去改變這些州令,或是能得到宗教豁免或醫療豁免的核准,不然那些不打疫苗的球員新賽季就會因此缺席不少比賽。
-
像今天媒體日Marcus Smart與Blake Griffin就講出我想說的。
Smart其實也沒很想打疫苗,但對此他說:
"其實這很艱難"
"因為這是你自己的身體"
"但我仍選擇接受疫苗"
"因為我不想去處理那些XX鳥事(不能上場)"
"我也不想去 #影響整個球隊"
至於Griffin則說:
"我自己有做些資料整理"
"我認為接種疫苗並不是什麼問題"
"當然是否接種是個人選擇的權利"
"但我認為這是 #球隊繼續前進必要的一部份"
-
NBA是群體的大企業,球員也是團隊的一份子,如果現在是獨立個體的職業球員(如網球、高爾夫球等),打不打疫苗只會影響到自己運作,那當然能很自由。
可是現在既然有些州規定不打疫苗就不能上場,那做為團隊一份子的球員,且還坐領高薪,就別只想著自己的自由意志至上,除非你能很豪氣的不要這份工作,這當然就OK,但這也是傷害團隊的選擇。
所有的NBA與各隊的工作人員 #幾乎要打疫苗才能上工,NBA球員雖沒硬性規定,但在有各州衛令下,已經有90%的人都接種疫苗,當中肯定也有不是很願意的人,不過 #為了團隊都展現其職業態度。
-
而不少球員不打疫苗,我只拿Kyrie Irving出來講,就在於我覺得Irving總是在群體裡特立獨行,從之前不願復賽(基層人員會沒工作),到現在不願打疫苗,追蹤按讚疫苗裡 #暗藏晶片的言論,然後出席活動場合不戴口罩,都讓我不解他的思維。
Irving確實能有他的自由意志,不過在一個群體中,尤其又是有得益的模式下,應該也得為團隊與聯盟思考一下,而他這陣子常常做個 #逆行者,有人會說這是他的自由,但在我看來是自私了。
👍我會尊重不打疫苗的球員,但會更加尊重他所屬的團隊(得想辦法降低傷害尋求解套方案),至於那些打疫苗的防疫球員我則會尊敬,因為他們有無私的在為團隊思考,我認為這是在 #群體生活與工作上很重要的事情。
—————————————
🔔我的Twitter
➡https://twitter.com/HBKMAMBA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hbkmamba/
✏️ HBK
硬性規定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10319TVBS+民視 加強打炒房 央行調降貸款成數 法人最高4成、自然人第3戶降至5.5成
TVBSyoutube→https://youtu.be/uj90-dctcWM
TVBS新聞→https://news.tvbs.com.tw/life/1479810
民視youtube→https://youtu.be/nFj4xZcPim0
民視新聞→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21319F02M1
【TVBS記者 林旼叡 / 攝影 蕭明正 劉昱駿 報導】
央行18日理監事會再宣布打房政策,因為發現我國法人持屋比例高,甚至從去年統計看,有54.51%的法人「購屋不到1年內就售出」,因此這回針對法人購屋貸款提「貸款成數限制」,還要擋投資客,名下如果有3間房要申辦房貸,貸款成數也降低,若買豪宅同樣也限制,有沒有效?帶您來看。
記者林旼叡:「全台這麼多間房,這麼多棟樓,哪一戶是你的呢?央行在去年12月說打房,遏止投資客炒房價,但被說效果不彰,因為法人還是持續囤房,而且短時間內的交易也很明顯,3/18央行祭出『第二波打房政策』,不讓你有任何緩衝時間,3/19新制就上路。」
央行總裁楊金龍:「我們為什麼會對這幾項來做調整,我們以前呢是一個自律規範,現在是把它變成一個一致性規範。」
以前讓銀行自律規範的,這回直接訂規矩要你跟著做,這次的打房4大措施,第一法人購添購不動產貸款,最高成數從6成降到4成、其次一般民眾名下如果有第3間房辦貸款,最高申貸成數也從6成降到5.5成,若你買的到第4間房,貸款成數只能5成!要是買的是豪宅,一樣只能貸房價的5.5成,如果有好幾間豪宅買到第4間貸款金額只能4成,再來就是從自律規範變硬性規定的,工業區閒置土地,若要拿來抵押貸款最高只能5成5,當中1成還得保留當動工款,同時要附具體的興建計畫才OK。
房仲陳泰源:「只能夠說這一次央行祭出的這個政策啊,可以說是相當的重,而且也相當的精準,所謂的精準是說至少它排除了自然人,尤其是持有3戶以下的,那至於對於首購買第1間的人,是完全沒有任何的影響。」
看看內政部統計我國有555.79萬人擁有不動產,當中8.09萬人擁有4間房以上,而法人則有11.24萬人擁有住宅,但也有1.34萬人用有4房以上,持屋比例高1年內出售比例也高,有過半的法人去年買屋不到1年就售出。
央行總裁楊金龍:「各個國家的一個實政的一個結果呢,都認為稅跟選擇性信用管制的組合呢,對於抑制房價呢它是有效的!」
先推增稅讓你繳更多再推信用管制,讓你能貸的變少,央行這次大刀闊斧,因為楊金龍早說過打房要各部會合作,加上房地合一2.0中長期效益如何?想買房的百姓正在看!
【民視新聞/林苡婕、李奇 台北報導】
政府打炒房再出招,行政院祭出房地合一2.0修法,央行再度加碼打炒房力道,從19日起調降多屋貸款成數,其中公司法人自第一戶起貸款條件僅剩下4成,自然人第3戶起則從6成下調至5.5成,防堵投機客利用預售屋炒房。對此,商總理事長賴正鎰則表示,將會衝擊房市交易量30%。
預售屋看板高高掛,疫情之下房市急遽升溫,為了抑制房價,行政院先前新拍板,房地合一稅2.0,出手對短期買賣課重稅,央行也在去年12月開出第一槍,祭出信用管制貸款成數,不過現在央行打炒房再出招。
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中央銀行也訂定,對於買豪宅第三間房以上的,不再給予高成數貸款,把貸款成數降低,這些都是為了打炒房。」
央行拋出震撼彈,配合政府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3月19日開始,國內公司法人購置住宅貸款,最高成數一律限制為4成,自然人方面第三戶開始,從6成降成5.5成,第四戶以上降為5成,工業區閒置土地抵押貸款,也從過去銀行自律規範限制為最多5.5成,加大打炒房力度。
房仲專家陳泰源說,「針對這個投資客炒作的,比較是針對預售屋,因為畢竟預售屋在中南部,房價基期比較低,可能總價不用一千萬,幾百萬也可以買房子,最主要針對的對象,就是針對法人,也就是成立投資公司,來買賣這個不動產短進短出。」
根據內政部統計,非不動產及營建工程業法人,持有一年內即出售住宅的比率,高達54.51%,因此政府再出招防堵投機客,對預售屋衝擊最大,不過本身就是建商的商總主席賴正鎰不贊成,評估將影響銷售量30%。
商總理事長賴正鎰提到,「對房地產將會帶來非常負面的影響,整個的預售的量,會減少30%以上。」
政府打炒房一招接一招,從去年禁紅單預售、信用管制後,房市短期投機稍有降溫,政府這回再出狠招,財政部與央行兩大部會聯手,希望能有效遏止炒房歪風。
陳泰源youtube→https://youtu.be/7dM9VegNtyw
部落格→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1/03/210319tvbs-4355.html
硬性規定 在 成波之路 my ways to get fat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自費 #非廣告 #開箱 #福袋 #驚 #喜 #伏 #香港製造 #台灣製造
如果唔介意大部份嘢都開過嚟拍片嘅話,
歡迎參加Giveaway活動,參加辦法如下。
留言寫返低:
- 你喺片入面見到最想要嘅一樣嘢
- 你喺片入面見到最唔想要嘅一樣嘢
- 任何想對我講嘅嘢,可以係批評/感受/性幻想等等
我將會睇晒啲留言,
然後喺facebook同youtube嘅留言區各揀三位可以得到禮物嘅網友,
跟住求其喺呢堆嘢入面砌一人一個小福袋出嚟送畀佢哋(不設面交),
活動日期至2021年01月03日,
之後會喺留言區公佈得獎者同領取禮物嘅方法,
如果我無偷懶嘅應該01月04日就會公佈,
偷懶嘅話可能遲幾日啦。
P.S. 無硬性規定要like同share嘅,不過like咗同share咗我可能會想揀你多啲囉
P.S. 嗰啲伏到用唔到嘅嘢我無打算包入去,除非你好想要啦
P.S. 如果今個月夠食嘅話可能會買啲小禮物包埋入去
P.S. 如果有人想知,條片啲嘢全部都係喺pinkoi買嘅(利申:自費,所以無擺個名落條片度)
如果鍾意我嘅片,想支持我嘅話,可以隨緣樂助,萬分感激!
???贊助成波之路???
PayMe支付:https://qr.payme.hsbc.com.hk/1/4MuMv1umaDP4JLasz2wsmt
轉數快(FPS)帳戶:
(可使用電郵地址)mywaystogetfat@gmail.com
(或使用快速支付系統識別碼)8068678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mywaystogetfat/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mywaystogetfat/
【Blog】https://www.mywaystogetfat.com/
【食譜全集】https://bit.ly/31EUQ39
【for dummies全集】https://bit.ly/31imBhT
【肥波查牌全集】https://bit.ly/2lxhmcc
【誠實食後感全集】https://bit.ly/2Ea3w8t
#成波之路 #mywaystogetfat
Keywords: 成波之路 / mywaystogetfat / 自費 / 非廣告 / 開箱 / 福袋 / 驚 / 喜 / 伏 / 香港製造 / 台灣製造 / pinkoi
硬性規定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主持:胡穗珊、柯耀林 嘉賓:盧俊宇
FPS 轉數快: 94681803
Patreon賬戶:https://www.patreon.com/hkpeanut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支票/銀行過數
轉賬至滙豐銀行 023-280233-838,抬頭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花生網頁: www.hkpeanuts.com
PayPal 付款賬號: hkangrypeanut@gmail.com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peanuts/
硬性規定 在 五人以下公司無硬性規定幫員工加勞保,... - 桃園市手工藝文創 ... 的推薦與評價
五人以下公司無硬性規定幫員工加勞保, 那就保跟勞工退休金呢??*** 雖然五人以下公司依法"可"免成立勞保投保單位,但是公司記得還是"必須"要成立--就保投保單位--並且幫 ... ... <看更多>
硬性規定 在 #沒有硬性規定-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作词:王雅君作曲:王雅君演唱:张韶涵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 ... 作词:王雅君作曲:王雅君演唱:张韶涵每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