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光電「後事」著想,環保署完備廢棄太陽能板清理機制 / 台南大學研發太陽能板百分百回收體系 2020年上線量產(05/18/2021 TechNews科技新報、12/02/2019聯合報)
太陽能為台灣再生能源發展主力之一,並以 2025 年太陽能裝置量達 20GW 為目標邁進,考量到太陽能模組「後事」處理事宜,行政院環保署已完備廢棄太陽能板機制,目前台灣更有 2 家合法處理機構可處理。
作者:Daisy Chuang
根據台灣的再生能源規劃,2025 年太陽能裝置容量預估將達 20GW,以太陽能板 20 年壽命來看, 2035 年後每年會有超過 10 萬公噸的廢棄模組,每年也會有 0.5% 因為天災提早退休的太陽能板,須重視太陽能板的回收處理議題。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矽晶太陽能板主要成分為玻璃 74.2%、鋁框架 10.3%、電池 4% 等,組成方式則由電池與玻璃間的醋酸乙烯酯聚合物(EVA)黏著,鋁框緊密封裝太陽能電池,雖並不會自行溶解或滲出液體造成環境污染,可廢棄後貯存、清除階段屬一般事業廢棄物,但仍不可隨意丟棄。
台灣太陽能板回收處理方式,現階段由經濟部能源局代徵費用,並先行保管,根據 2019 年 2 月 1 日訂定的「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度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及其計算公式」,已經納入太陽能板回收費用 1,000元 / KW,用來建立回收機制,同年 12 月 31 日公告訂定「中華民國一百零九年度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及其計算公式」,模組回收費用為每度新臺幣 0.0656 元
因此自 2019 年環保署以委辦方式委託太陽光電產業協會辦理廢棄太陽能板清除處理,並輔導該協會負起生產者延伸責任,成立專案管理小組協助建立清除處理體系與順暢廢棄太陽能板清除處理工作等前置作業。
目前台灣已有 2 家合法處理機構可處理廢太陽光電板,同時也取得日本與德國收受處理意願,已經能因應現階段廢太陽能板量能與天災發生時大量損壞情形。
民眾或業者要回收太陽能板時,可於「廢太陽能板回收服務管理資訊系統」自行登錄,按照「問」、「填」、「集」、「收」回收 4 步驟,由專案管理小組協助媒合合法清除處理機構清理;另外家戶甚至是露營車等民眾少量使用者,也可委由該縣市清潔隊協助清理,或撥打專線電話 (03)-8520009,獲得協助處理。
不過若是大型電廠,需要處理的太陽能板累計達 50 片,業者需在限定時間內,自行或由專案辦公室媒合具廢棄物代碼為「D-2528 裝置使用後廢棄之太陽能光電板」運送至指定暫存點或處理(模廠)業者。
也提醒,若任意棄置廢棄太陽光電板,或透過不合法的管道清除處理,違者將依廢清法,最高處 300 萬元罰鍰。
國立台南大學研發太陽能板百分百回收體系 2020年上線量產
(12/02/2019 聯合報)
(記者修瑞瑩/即時報導)台灣積極發展綠能,但是目前太陽能板仍然沒有完整的回收體系,台南大學綠能系與產業界合作,研發以物理性百分之百回收太陽能板,成本低、零污染,而且回收的材料還能夠做成新型的太陽能板,可用做建築的外牆或者是頂樓的鋪面,用這種材料做的建築物整棟都可以發電。
台南大學綠能系主任傳耀賢領導的團隊與製作連接器的連展公司合作成立連翔綠能公司,今天公布了這項產學合作的成果,預計2020年就能夠正式的產能上線,展開回收作業。
傅耀賢指出,目前太陽能板回收仍然是全球共同的課題,製造了大量的太陽能板廢材,但是可以回收的卻有限,全球第一家回收場2018年在法國成立,但是使用的是燃燒的方式,不僅高耗能,而且會產生碳足跡,同時因為回收有交叉污染的情況,回收玻璃只能用來鋪設地板,去化有限。而日本的回收者是採用化學性,以化學藥劑清洗,同樣會造成高汙染。
而台灣預估的2050年將累計產生1530萬噸的廢舊太陽能板,未來的回收相當重要。
南大團隊從兩年前開始研究回收,研發出來的方式是以採用物理性,稍微加熱後,讓玻璃與背板之間的膠台層脫離,再以研磨的方式分別回收。
團隊表示,雖然也有加溫,但是使用的溫度很低,平均每回收一塊太陽能光電版只要用2.5度電 ,比歐洲的燃燒法回收要節能許多,而且這樣的回收方法可以將太陽能板裡的材料分別回收,沒有交叉污染問題,百分之百再利用。
團隊並指出,太陽能板裡面有超過七成都是玻璃,團隊利用回收的玻璃做成U型玻璃建材,U型玻璃在國外已經使用相當多,就是兩片玻璃中間夾著空氣,可以隔熱保暖,而南大團隊將產品再升級,U型玻璃同時結合太陽能板,未來放在外牆或者是屋頂建材的本身就可以用來發電,雖然不像目前的太陽能板可以調角度,發電的效能仍然相當不錯,而且抗震耐壓的效果都沒問題。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udn.com/news/story/6928/4200029
https://technews.tw/2021/05/18/solar-cell-module-recycle
♡
碳足跡題目 在 郝明義Rex How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Eva 不是 EVA 】系列之一
長榮空服員罷工的過程中,我雖然從開頭就支持她們,但也一直好奇,也困惑於一件事情。
那就是:看她們罷工對「日支費」、「禁搭便車」等八個訴求,和聽她們在現場尖銳地吶喊「反長榮威權,爭空服員尊嚴」的聲音,兩者之間有一種巨大的差距。
換句話說,如果只是看她們的八個訴求,不太明白她們那麼巨大的憤怒從何而來;如果只是聽她們尖銳的吶喊,不太明白為什麼提出這八個訴求。
這些年輕女孩子在聲音高亢到有些破音,破音中又透著某種童稚的吶喊中,讓我意識到她們必定有些八個訴求所表達不出來的委屈。
我想探索那種委屈的根源,因此著手寫這篇文章。
------ 序言------
多年來搭乘不同航空公司,我留下了這樣的一些印象。
日航,是讓你感受到他們有些「特別」的服務。譬如,早在1990年代初,當時飛機上播放的影片遠遠落後於院線片的時候,有一天在日航上看到宮崎駿動畫《紅豬》的首映。這件事情的本身,就讓客人享受到一種「尊榮」。
阿聯酋,是豪華的機艙設備。商務艙的座位上,像是設了一個燈光、氣氛朦朧的酒吧。每個地方都略大一號的舒適,就更不必說。
荷航,最特別的是他們的環保意識。他們用影片、各種說明來解釋他們服務的根本原則。譬如:如何減少飛行的「碳足跡」、如何因應氣候暖化而推動「負責任的消費和生產」,尊重工作人員的人權等。別人說來像是宣傳文字的說明,荷蘭人卻讓我感受到他們認真地實踐自己相信的理念。
國泰航空,印象就是空服員俐落的效率,以及國際化。國泰空服員的國籍多元化,很明顯;他們在機艙裡走動的腳步,也有一種特別的速度。
新航,是他們很捨得更新機種,設備方便,並且空服員的行動速度雖然不像國泰那麼快,但是比國泰卻多了許多柔軟。
那麼,近二十年來我一直首選搭乘的長榮呢?
長榮不是以機種、設備取勝。以目前的商務艙座位來說,設計還可以說是很不高明的。其他航空公司的座椅仰臥調整按鈕都是放在兩手方便可及的範圍之內,長榮卻是落在貼近上胳膊的地方。不是要按那些鈕就得側身用另一隻手,就是(胖一點的人)胳膊不時會擠壓到那些按鈕,改變座位的位置。
長榮最吸引我的,一是相對於國內另一家航空公司的飛安紀錄,另一是長榮從登機開始就讓人有一種很「自在」的感覺。相信對台灣人尤其如此。而回顧起來,長榮的空服員在營造這種「自在」的感覺中扮演了最大的角色。
在我的經驗裡,長榮空服員持續過來探詢你有什麼需要的殷勤,是冠於所有航空公司的。在長途飛行中,有需要按了服務鈴,長榮空服員回應的速度也是最快的,並且經常有不只一位同時過來。
長榮空服員回應的快,讓我感受到和國泰不同的是,與其說那是出於效率,不如說是出於親切。而她們的聲音,除了比新航還更多了一些嬌柔之外,還有一種過去我說不上來,直到這次我才明白是什麼的因素。後面再談。
儘管我是一個比較少和空服員互動的乘客(原因見另文),但是對長榮的空服員,這些感受是有的。
只是到這次她們罷工之前,我從沒注意到長榮的空服員只有女性,當然也更沒意識到這些女性空服員親切和嬌柔的背後矗立著什麼樣的黑影,她們一直承受著什麼樣的壓迫。
所以我想知道:使得那許多親切又嬌柔的聲音轉變成那麼尖銳又憤怒的吶喊的根源是什麼。
因此,我先看了許多空服員的文章,也親自訪問了這次罷工的兩位工會幹部,以及曾經在長榮工作過離職的空服員。
然後,我拿整理出來的問題,再去訪問了華航、日航、全日空、國泰、港龍等幾家不同航空公司的空服員。
我從各家不同公司如何對待空服員的管理模式,來對照長榮空服員的處境,一方面看看她們是否當真「貪得無厭」、是否「嬌貴公主」;另一方面,也可能多少整理出矗立在她們身後那個黑影的輪廓,找出她們委屈、憤怒的線索。
現在我把這些輪廓和線索攤在大家眼前,也希望大家能共同繼續探索、勾畫。
我相信只有當我們找出長榮空服員委屈、憤怒的根源,才能看清這次罷工的真正意義,也才能檢視如何評價罷工過程和最後簽訂的團體協約,如何面對接下來的局面,以及大家可以努力的方向———不論對空服員、長榮當局,還是台灣社會。
明天 7月11日繼續發表系列之二。(本文題目曾經暫定為「EVA的世界」。)
圖片來源:寰宇新聞網 http://bit.ly/2Xzqzmh
--------
相關文章
【 Eva 不是 EVA 】系列之六 http://bit.ly/2JLZZxR
【 Eva 不是 EVA 】系列之五 http://bit.ly/2JyYB1C
【 Eva 不是 EVA 】系列之四 http://bit.ly/2LXG2pr
【 Eva 不是 EVA 】系列之三 http://bit.ly/32lAnPB
【 Eva 不是 EVA 】系列之二 http://bit.ly/2JyGYh0
【 Eva 不是 EVA 】系列之一 http://bit.ly/32fkLNu
永不忘記柔性的,寬容的力量----給罷工空服員的建議
http://bit.ly/324OMzG
請長榮和工會雙方公布簽約的完整團體協約內容
http://bit.ly/2FUcLrS
為什麼不是突襲罷工?不能預告罷工?——我們可以做的第二件事
http://bit.ly/2JF1Cfk
秋後不算帳的一個最卑微的起點——我們可以做的第一件事
http://bit.ly/2IZpiMv
有關秋後不算帳的一個提醒 http://bit.ly/2FHBO11
球回到長榮手上之後的兩個可能,以及對大家的意義
http://bit.ly/2YhPK9l
一個長期使用者給長榮及罷工的女空服員的建議
http://bit.ly/2Nj3kbD
碳足跡題目 在 郝明義Rex How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Eva 不是 EVA 】系列之一
長榮空服員罷工的過程中,我雖然從開頭就支持她們,但也一直好奇,也困惑於一件事情。
那就是:看她們罷工對「日支費」、「禁搭便車」等八個訴求,和聽她們在現場尖銳地吶喊「反長榮威權,爭空服員尊嚴」的聲音,兩者之間有一種巨大的差距。
換句話說,如果只是看她們的八個訴求,不太明白她們那麼巨大的憤怒從何而來;如果只是聽她們尖銳的吶喊,不太明白為什麼提出這八個訴求。
這些年輕女孩子在聲音高亢到有些破音,破音中又透著某種童稚的吶喊中,讓我意識到她們必定有些八個訴求所表達不出來的委屈。
我想探索那種委屈的根源,因此著手寫這篇文章。
-\-\-\-\-\-\ 序言-\-\-\-\-\-\
多年來搭乘不同航空公司,我留下了這樣的一些印象。
日航,是讓你感受到他們有些「特別」的服務。譬如,早在1990年代初,當時飛機上播放的影片遠遠落後於院線片的時候,有一天在日航上看到宮崎駿動畫《紅豬》的首映。這件事情的本身,就讓客人享受到一種「尊榮」。
阿聯酋,是豪華的機艙設備。商務艙的座位上,像是設了一個燈光、氣氛朦朧的酒吧。每個地方都略大一號的舒適,就更不必說。
荷航,最特別的是他們的環保意識。他們用影片、各種說明來解釋他們服務的根本原則。譬如:如何減少飛行的「碳足跡」、如何因應氣候暖化而推動「負責任的消費和生產」,尊重工作人員的人權等。別人說來像是宣傳文字的說明,荷蘭人卻讓我感受到他們認真地實踐自己相信的理念。
國泰航空,印象就是空服員俐落的效率,以及國際化。國泰空服員的國籍多元化,很明顯;他們在機艙裡走動的腳步,也有一種特別的速度。
新航,是他們很捨得更新機種,設備方便,並且空服員的行動速度雖然不像國泰那麼快,但是比國泰卻多了許多柔軟。
那麼,近二十年來我一直首選搭乘的長榮呢?
長榮不是以機種、設備取勝。以目前的商務艙座位來說,設計還可以說是很不高明的。其他航空公司的座椅仰臥調整按鈕都是放在兩手方便可及的範圍之內,長榮卻是落在貼近上胳膊的地方。不是要按那些鈕就得側身用另一隻手,就是(胖一點的人)胳膊不時會擠壓到那些按鈕,改變座位的位置。
長榮最吸引我的,一是相對於國內另一家航空公司的飛安紀錄,另一是長榮從登機開始就讓人有一種很「自在」的感覺。相信對台灣人尤其如此。而回顧起來,長榮的空服員在營造這種「自在」的感覺中扮演了最大的角色。
在我的經驗裡,長榮空服員持續過來探詢你有什麼需要的殷勤,是冠於所有航空公司的。在長途飛行中,有需要按了服務鈴,長榮空服員回應的速度也是最快的,並且經常有不只一位同時過來。
長榮空服員回應的快,讓我感受到和國泰不同的是,與其說那是出於效率,不如說是出於親切。而她們的聲音,除了比新航還更多了一些嬌柔之外,還有一種過去我說不上來,直到這次我才明白是什麼的因素。後面再談。
儘管我是一個比較少和空服員互動的乘客(原因見另文),但是對長榮的空服員,這些感受是有的。
只是到這次她們罷工之前,我從沒注意到長榮的空服員只有女性,當然也更沒意識到這些女性空服員親切和嬌柔的背後矗立著什麼樣的黑影,她們一直承受著什麼樣的壓迫。
所以我想知道:使得那許多親切又嬌柔的聲音轉變成那麼尖銳又憤怒的吶喊的根源是什麼。
因此,我先看了許多空服員的文章,也親自訪問了這次罷工的兩位工會幹部,以及曾經在長榮工作過離職的空服員。
然後,我拿整理出來的問題,再去訪問了華航、日航、全日空、國泰、港龍等幾家不同航空公司的空服員。
我從各家不同公司如何對待空服員的管理模式,來對照長榮空服員的處境,一方面看看她們是否當真「貪得無厭」、是否「嬌貴公主」;另一方面,也可能多少整理出矗立在她們身後那個黑影的輪廓,找出她們委屈、憤怒的線索。
現在我把這些輪廓和線索攤在大家眼前,也希望大家能共同繼續探索、勾畫。
我相信只有當我們找出長榮空服員委屈、憤怒的根源,才能看清這次罷工的真正意義,也才能檢視如何評價罷工過程和最後簽訂的團體協約,如何面對接下來的局面,以及大家可以努力的方向———不論對空服員、長榮當局,還是台灣社會。
明天 7月11日繼續發表系列之二。(本文題目曾經暫定為「EVA的世界」。)
圖片來源:寰宇新聞網 http://bit.ly/2Xzqzmh
-\-\-\-\-\-\-\-\
相關文章
【 Eva 不是 EVA 】系列之六 http://bit.ly/2JLZZxR
【 Eva 不是 EVA 】系列之五 http://bit.ly/2JyYB1C
【 Eva 不是 EVA 】系列之四 http://bit.ly/2LXG2pr
【 Eva 不是 EVA 】系列之三 http://bit.ly/32lAnPB
【 Eva 不是 EVA 】系列之二 http://bit.ly/2JyGYh0
【 Eva 不是 EVA 】系列之一 http://bit.ly/32fkLNu
永不忘記柔性的,寬容的力量-\-\-\-\給罷工空服員的建議
http://bit.ly/324OMzG
請長榮和工會雙方公布簽約的完整團體協約內容
http://bit.ly/2FUcLrS
為什麼不是突襲罷工?不能預告罷工?——我們可以做的第二件事
http://bit.ly/2JF1Cfk
秋後不算帳的一個最卑微的起點——我們可以做的第一件事
http://bit.ly/2IZpiMv
有關秋後不算帳的一個提醒 http://bit.ly/2FHBO11
球回到長榮手上之後的兩個可能,以及對大家的意義
http://bit.ly/2YhPK9l
一個長期使用者給長榮及罷工的女空服員的建議
http://bit.ly/2Nj3k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