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診所候診區常常會看到形形色色的親子互動,有的爸媽雙眼沒有離開過小孩,陪好奇的孩子探索討論診所各式各樣的恐龍,念繪本給小孩聽。 也有些爸媽,眼睛沒有離開過手機,對於小孩的問題只有哼哼哈哈的帶過,只要不跌倒不出事就好。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些觀念及一段影片,希望每個家長都能在孩子需要你的黃金年紀,放下你的手機,停下眼前追的劇,離開聲光效果迷人的遊戲,陪孩子玩,互動跟探索。
孩子剛出生時,大腦裡約有兩千億個腦神經元,但神經元之間的連結尚未建立。 神經元連結的豐富程度,是由大人們給孩子的刺激而異,好的刺激越多,孩子的大腦發展得越好。 六歲左右,孩子的大腦建構與發展大致完成,所以孩子的幼兒時期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期。
也因為孩子在 6 歲左右大腦發展就已經底定了大約八成,若是孩子在幼兒時期未能把握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與他互動,在進入學齡後,開始就會有專注度、學習能力、人際關係等種種問題,這時才來關心孩子,就只能收拾後果了。
越來越多的家長知道,陪伴孩子閱讀跟玩耍,可以提供孩子成長所需的刺激。但要做親子共讀並不容易,不是每個家長都有時間、有能力能夠陪伴孩子共讀。 陪孩子一起玩遊戲,比起親子共讀容易得多了,每個家長都應該掌握各種遊戲的大方向,利用生活周遭的物件來陪孩子玩耍。
遊戲方式約略分成幾個類型: 依據孩子年紀大小不同,可以做不同的選擇
1. 身體動作遊戲:例如到公園或遊戲區玩耍
2. 感官功能遊戲:例如玩沙,泡浴缸時玩水
3. 建構遊戲:例如拼圖,堆積木
4. 社會戲劇遊戲:例如扮家家酒
5. 規則遊戲:例如撲克牌、大富翁
每一種類的遊戲都有它對孩子的幫助,有興趣的家長可以上網搜尋親子天下網站閱讀周育如老師的文章 :
" 幼兒大腦發展:如何掌握學習關鍵期 "
另外附上一段可愛的小女生在 TED 演講有關她觀察到小寶寶跟爸爸玩遊戲互動的過程,對於家裡還有0-6歲孩子的家長,真的可以有點省思,千萬不要錯過這段大腦發展的黃金時期。
PS. 記得可以開啟中文字幕喔 !
https://www.ted.com/talks/molly_wright_how_every_child_can_thrive_by_five/transcript#t-37375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的網紅李進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未來四年,我們規劃以「建構穩健的財政秩序、運用智慧科技推動農業4.0、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永續環境經營、貼近人心的社會福利」五大願景,打造更美好的新雲林! 穩健的財政是推動各項建設的根本,2015年初接掌縣政之初,縣政舉債最高近50億,三年多來我們堅守財政紀律, 不僅建設福利未受影響,償還將...
社會建構論幼兒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的父母不是你的父母
我們自己和自身的關係,比我們跟父母的關係更加親密。
唯有超脫自己和父母的關係,才能讓我們和自身有所連結。即使父母曾經在我們小小的童年時期無條件的付出,我們仍要拿回一項最寶貴的權力—一種自由、一種獨立思考的力量。
—艾立克. 比內( Eric Binet )
成年人和自己前父母的關係,是一種既敏感又複雜,也很少被談論的議題。
「你的父母不是你的父母」這樣的想法對很多成年人來說,不僅令人震撼到難以想像,也會讓人陷進一種矛盾的情緒裡。有的人會排斥這種荒謬的想法,有的人會感到被冒犯⋯⋯然而越來越多人,在單純地回想自己的親子關係時,假設自己不再把自己的父母當成父母看待,便同時能感受到一種真切的釋懷感。即使這樣的想法令人感到不自在,卻是根本的事實。
因為這個觀念,實在無法用「令人愉悅」來形容,但這樣的新思維,卻開啟了一種新的道路—就關係、忠誠、責任、自由的層面來說,雖然親子關係之間仍有許多藕斷絲連,但也確實能帶領我們去實踐一種至今仍僅有少數人體驗過的真正和解。
精神分析師愛麗絲.米勒(Alice Miller)最早掀起革命、捍衛所有成人內在小孩,在她的療程中,力求以實事求是的方法來重建自己的生平,特別還必須要以內在小孩視野的情緒感知來感受世界。例如透過回憶,以主觀來重新建構過往的經驗之外,身體也會保留許多從童年時期就留下來的那些有芥蒂的記憶。只要成年人沒有向他的內在小孩提出新的情緒以及情感回應,那麼這位成人就會持續對他的養育者餵養一種幼兒的依賴關係。他也會一直對自己反覆訴說著一個和自己真實感知相去甚遠的故事版本。持續留存令他反覆受傷的依賴關係,使他無法和現狀切割,也無法重新定位自我,更無法從自己的人際關係中獲得自由。
市面上有很多著作的首要目的,是鼓勵「前小孩」去顧慮到自己父母的過往,而不去重視自己年幼的過去。這些過時的想法,特別強調大家得去理解父母和他的生命故事,更糟糕的,是勸導小孩要原諒自己的父母。
這些想法都有一種共同的缺失:那就是不惜任何代價去維持一種對父母有利,卻對孩子不利的既有公理。這是一種不對稱、有階級差異的親子關係。這些想法,很明顯的是在否定許多人為了改變而付出的努力。世界上有許多人,對於小孩角色、父母職責以及家庭的既有概念從不加以懷疑,而做孩子的總是遭受指責的一方,只因為他勇敢地捍衛自己不被他人接受的言行,使他的存在本質遭到否定。然後把父母不當的行為解釋為是對孩子的保護,為了使父母有台階可下。當然若是將所有的錯都怪到父母身上也不太合理,這樣一來便無法讓前父母和前小孩各自承擔彼此該負的責任。
當成年人重新和自己連結,以及和自己的內在小孩和解之後,會以內在孩子的視角來看待整件事情。他會成為自己內在小孩的主要對話者,並且和自己交織出新的連結,成為自己的盟友,同時也穩固自己的成年狀態。如此一來,成人就能放下父母加諸於身上的父母職責。在我們看來,這就是一種促使自己和前父母建立健康親子關係的途徑。
孩子啊,你使自己適應了許許多多親子、家庭、社會的羈絆,乃至於文化上的束縛,僅僅是為了擁有存在感以及被愛的感受。這樣的過度適應,也會是每個人塑造自我的必經之路。
站在已經成長為大人的此刻,來釐清自己和前父母的關係,會為你帶來放下過往的契機。就好像終於能夠鬆開一個深沉水底已久的船錨,並朝向你難以想像、令人期待的新目的地航行而去。
.
本文摘自
《#你的父母不是你的父母》
透過「內在小孩」心法,重整成人與父母更平和與成熟的親子關係
.
作者:瑪麗-法蘭絲 巴雷.迪.寇克侯蒙,艾曼紐 巴雷.迪.寇克侯蒙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今天(8/30)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儘管我擔心這段摘文的內容太深,但我猜對原生家庭有興趣的朋友們,大致上能被摘文裡的文字觸動。很多人即便年華老去了,面對自己的老父母,依然擺脫不了被當小孩的命運,然後各種情勒、道德綁架,就順勢用來箝制早就長大,甚至正在變老的成年子女。
對原生家庭議題有興趣的朋友們,非常歡迎大家晚上一起來參與贈書直播。因為內容會需要花一些時間去理解,所以我會細細講,順著文字慢慢推移,緩緩解開我們長久以來受到的綑綁,還給自己自由與寧靜。
祝願您,能跟「前父母」重新建立一段健康的親子關係!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社會建構論幼兒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自從五月份疫情爆發以來,因為3+11相關爭議,我鮮少對外發文,但對民眾的服務從來沒有停歇。對於3+11的爭議,如我之前所說,我為機組員開協調會,出發點是擔心機組員身心狀況導致飛安疑慮。對於相關決策與疫情關聯,除了指揮中心多次說明,我也相信行政院與監察院分別進行的調查,會釐清相關爭議,我也會盡全力協助相關爭議釐清。
非常感謝這段時間關心和鼓勵我的朋友,我會繼續做好我的工作,今明兩天我也想向大家報告這幾個月我們的工作成果和大家分享:
---------------------------------------------------
范雲工作成果報告(2020/02-2021/07)
✅ 深化民主,守護主權
守護主權,防範紅色滲透
進入立院後,推動台灣成為正常國家,與建構防範中共滲透的防禦工事,是我與過去在街頭守護民主的夥伴們共同努力、不敢懈怠的重要工作。我一上任,就積極處理中研院士應為本國籍,以及中研院外文名稱正名討論的開啟。接著,包括成功推動影音串流平台OTT要合法納管才能落地、數位身分證要先立法再實施等,都是為了要防範中共在科技、媒體、教育、學術等領域的紅色滲透。
深化民主
除了防範紅色滲透,我努力推動深化台灣民主,建立一個保障人權的民主台灣。我提出了憲法增修條文草案,一方面確立國家人權委員會獨立行職權,二方面強化人權保障,將社會權、文化權入憲。為了去除威權文化,我提出「宣誓儀式民主化」三法案,希望未來台灣民選公職不用再對國父遺像敬禮。
針對平等參政,我也提出選舉公共化的修法,期待經濟資源不再成為人民參選的門檻。看到香港人爭自由所遭受的迫害,我也提出「跨國全球人權問責」法案,希望能讓台灣為國際民主自由同盟盡一份力。
✅ 團結!看見每一位勞動者的辛苦
作為一個教育領域的勞動者,我希望能補上勞動權益的拼圖缺角,也希望能協助解決非典型勞動工作者的困境。
今年五一勞動節前夕,我與15個工會勞團共同呼籲職災保險專法(我提出本屆立院第一個草案版本)、公益揭弊法、勞動教育促進法、最低工資法、性工法中陪產暨親職假等五大勞權法案,應盡速立法或修法。我的辦公室也提出了相關法案。
我也協助了包括外送員、專櫃銷售人員、駕駛、教師、護理師,以及藝文工作者爭取他們應有的勞動權益。
✅ 讓各領域的女性都能平等發展
投入婦運超過三十年,我是性別運動的終身推動者。進入立院後,我與婦女團體站在一起,持續努力修法處理權勢性侵、跟蹤騷擾、數位性別暴力、遭遇雇主性騷擾求助無門、弱勢女性處境包括月經貧窮,以及還國際慰安婦正義等議題。
性別議題深入社會文化,從人身安全的侵害到厭女現象的日常,以制度與政策確保界線是最根本的。我的團隊積極協助在不同領域中的女性所面對的環境不友善,目前有具體處理的包括運動領域、科技領域,以及金融領域。針對政治領域,我也提出了行政院組織法修法版本,明定未來政務官任命單一性別比例不得少於三分之一。
✅ 親子友善,讓家長與孩子一起快樂成長
友善家庭
台灣社會的家庭樣態非常多元,我進入立院後,就努力推動從孕育孩子、誕生、養育到求學每個階段的改革,希望讓各種家庭樣態中的每一位家長都能與孩子一起快樂成長。
我提出陪產親職假、七天有薪家庭照顧假、補正幼兒園虐童罰則漏洞,也實質透過質詢、溝通與預算審查,敦促政府提升幼托公共化與家外送托比率。
友善親子環境
我也推動了包括圖書館、藝文場館與故宮的兒童近用與親子友善環境;積極協助家長一起努力改變小孩可能遇到的霸凌或性別刻板就學環境。從親子共讀、校外人士進入校園教學的把關到教育部家庭教育網站內容的檢討,我與團隊積極努力,與家長們一起打造親子友善環境。
✅ 責無旁貸!做助人工作者的後盾
出身社運,我一直感謝「助人工作者」支撐台灣社會各個角落人們的辛勞!因此我進入立院後,就努力與這群人並肩作戰。
我的辦公室處理過社工、護理師、醫師、心理師、照顧人員等助人工作者所遇到的不合理的對待,其中包括醫師面對的天價違約金、專輔人力的不足、照顧人員應有全新疫苗照顧假、日間精神復健機構納入紓困4.0等協助與爭取,我跟團隊都是日夜兼程全力以赴。
我的團隊最近成功為台北榮總的護理師爭取到加班費,感謝退輔會因此建立了全國各地榮總系統護理師「事後申請加班」的合理程序!
✅ 性別平等不能退守,攜手同志對抗歧視
婚姻平權法案為台灣建立了人權立國的國際形象,但因為保守勢力的抵擋,「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對同志家庭權益的保障仍不完整:同志配偶無法共同收養、部分跨國同志配偶仍無法在台灣成家等,仍需持續推動。
此外,這個社會對同志的歧視與偏見並不會立刻改變,過去這一年多內仍然發生友善同志的童書繪本「國王與國王」被抹黑以及大學「性別平等專題研討」邀請反同言論講師等事件。
我與團隊除了緊急協助處理了多起歧視同志的案件,也督促教育部在推廣教育、社會教育、師資職前培訓、教師在職進修、教科書審查、身心障礙及特殊教育、家庭教育等面向,都必須避免針對同志的偏見與歧視;也要求包括體育、國軍、金融業、勞動職場各領域推動性別平權措施。
✅ 推動讓學生成為學習主體的教育:
守護學生權益、保障學生自治,落實校園民主
作為一個學生運動參與者,我認為校園民主就是讓年輕人成為學習主體,展現自己想法的重要過程。因此進入立院後,我就與新世代學子緊密互動,從制度面協助解決學生權益不受保障的困境,包括檢討黑心校規、健全學生申訴機制、補足學校諮商輔導資源、縮小數位落差以及完善學校飲食教育。
我跟團隊在處理學生求援的議題時,都會反覆確認各種社經背景、性別、性傾向、性別認同與氣質、族群、身心狀況的學生會面對如何不同的處境。未來任期中,還有二個議題需要全力以赴的:十八歲公民權入憲,以及讓黑心校規真正從校園消失。
✅ 一步一腳印,服務各地民眾不分區
我的團隊常常說我辦公室是名副其實的「不分區」立委,地方選民服務有我從政以來深耕的台北市大安區、有我認養的花蓮、還有我的老家淡水和故鄉雲林等地;也跟各地友善議員合作,將地方問題但屬於中央權限的議題,和各部會討論與處理。
過去這一年半來,我們辦公室成功協助各地民眾處理問題,例如成功協調各單位,完成台北車站街友家當安置處理,讓北車環境整齊,同時也保障街友生存空間。
其他還有督促道路標示改善完成、促使衛福部醫院移除埋設於民眾土地上會造成汙染之管線、使大學重要地震帶研究取得場址、爭取地方閒置公家宿舍作為居民活動場所、敦促大學校園改善校內危險斜坡道、召開協調會處理地方瀝青廠長期空氣噪音廢棄物污染問題等。
民眾的小事,就是民意代表的大事,我和團隊會繼續為地方服務。
✅ 轉型正義,讓台灣成為正常的民主國家!
我們那一代的青年,是在威權教育與對抗威權中長大。我一直相信,只有當國家願意公開威權時期壓迫的真相,社會也不會選擇迴避,才會有真正的和解。
進入立院後,我努力促成政府一步步公開威權時期的各種檔案,包括:擴大解密並開放政治檔案、推動威權時期大法官解釋會議紀錄公開,以及促成國安局長承諾正視威權時期國安局過錯等。
在這麼多的政治案件中,讓我念茲在茲的是林義雄案與陳文成案的真相釐清與究責。直到這一刻,當年國家有系統介入的真相仍未能完整公開與被究責。我會繼續努力,因為唯有真相與究責,台灣社會才能得到和解與正義。有了歷史正義,這個國家也才能成為一個正常的民主國家。
---------------------------------------------------
以上是我的簡要問政報告。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再看附圖中的具體內容。
讓我們一起加油,為弱勢、為公益、為台灣,繼續風雨同路。
社會建構論幼兒 在 李進勇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未來四年,我們規劃以「建構穩健的財政秩序、運用智慧科技推動農業4.0、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永續環境經營、貼近人心的社會福利」五大願景,打造更美好的新雲林!
穩健的財政是推動各項建設的根本,2015年初接掌縣政之初,縣政舉債最高近50億,三年多來我們堅守財政紀律, 不僅建設福利未受影響,償還將近16億元,將負債比由接近上限的49.87%下降至39.18%,讓雲林縣脫離列管名單,更在民進黨的前瞻建設中獲得百億元經費支持,例如落腳虎尾的國家級布袋戲傳習中心、北港滯洪池、雲林溪掀蓋、台西綠能專區等,未來我們仍堅持絕不債留子孫,強化財政管理、建立秩序。
身為農業首都,未來將推動農業4.0,以智慧生產、數位服務模式,不僅要安全生產、提高農業產值,更要將生產、行銷和消費者納入系統管理,推進建構完整農業產銷儲藏及運送系統,解決天然災害、產銷失衡、人力短缺及資源欠缺等問題,也要爭取國土規劃用地受限補償及對地綠色補貼。
除了農業,我們更要拚經濟,邁入綠能、農業雙首都2.0進階版,引進綠能及高齡健康產業,要搶攻新興產業大餅,同時也要開闢新工業區,招商僱工以增加就業、將人才留在家鄉。
而在環境面向上,以永續經營為努力目標,不論是垃圾、水污及空污,我們在虎尾建立的全國第一座機械處理設備MT已於今年10月1日開始運轉處理一般廢棄物,目前可去化的垃圾量約1日100公噸以上,逐步朝向達到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之目標。空污上縣府祭出源頭減量、管末加嚴、季節限定嚴格管控監測,另在濁水溪揚塵問題在中央的綜合治理下,今年東北季風監測已初見成效,環境的永續經營是我們在對家園維護、土地使用的一貫堅持,也是未來的施政方針。
而最重要的社會福利,不管是老人、小孩或弱勢團體,未來政策都要更貼心,三年多來,縣府已經成功開辦88處長青食堂,讓長者有個安全健康的用餐及社交環境;二年來長照服務也已佈建25個A級單位、115個B級單位及70個C級單位,未來持續推展長照關懷服務,健全老人及弱勢團體服務體系。此外,在孩童教育上,縣府更要推動非營利準公共化幼兒托育中心,減輕父母的經濟負擔,也要讓孩童健康快樂成長與學習。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6wgpThg210/hqdefault.jpg)
社會建構論幼兒 在 李進勇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雲林正在走出自己的路
未來四年,我們規劃以「建構穩健的財政秩序、運用智慧科技推動農業4.0、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永續環境經營、貼近人心的社會福利」五大願景,打造更美好的新雲林!
穩健的財政是推動各項建設的根本,2015年初接掌縣政之初,縣政舉債最高近50億,三年多來我們堅守財政紀律, 不僅建設福利未受影響,償還將近16億元,將負債比由接近上限的49.87%下降至39.18%,讓雲林縣脫離列管名單,更在民進黨的前瞻建設中獲得百億元經費支持,例如落腳虎尾的國家級布袋戲傳習中心、北港滯洪池、雲林溪掀蓋、台西綠能專區等,未來我們仍堅持絕不債留子孫,強化財政管理、建立秩序。
身為農業首都,未來將推動農業4.0,以智慧生產、數位服務模式,不僅要安全生產、提高農業產值,更要將生產、行銷和消費者納入系統管理,推進建構完整農業產銷儲藏及運送系統,解決天然災害、產銷失衡、人力短缺及資源欠缺等問題,也要爭取國土規劃用地受限補償及對地綠色補貼。
除了農業,我們更要拚經濟,邁入綠能、農業雙首都2.0進階版,引進綠能及高齡健康產業,要搶攻新興產業大餅,同時也要開闢新工業區,招商僱工以增加就業、將人才留在家鄉。
而在環境面向上,以永續經營為努力目標,不論是垃圾、水污及空污,我們在虎尾建立的全國第一座機械處理設備MT已於今年10月1日開始運轉處理一般廢棄物,目前可去化的垃圾量約1日100公噸以上,逐步朝向達到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之目標。空污上縣府祭出源頭減量、管末加嚴、季節限定嚴格管控監測,另在濁水溪揚塵問題在中央的綜合治理下,今年東北季風監測已初見成效,環境的永續經營是我們在對家園維護、土地使用的一貫堅持,也是未來的施政方針。
而最重要的社會福利,不管是老人、小孩或弱勢團體,未來政策都要更貼心,三年多來,縣府已經成功開辦88處長青食堂,讓長者有個安全健康的用餐及社交環境;二年來長照服務也已佈建25個A級單位、115個B級單位及70個C級單位,未來持續推展長照關懷服務,健全老人及弱勢團體服務體系。此外,在孩童教育上,縣府更要推動非營利準公共化幼兒托育中心,減輕父母的經濟負擔,也要讓孩童健康快樂成長與學習。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MARxoj9dJ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