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言贈書 】
【 #型男老總書給你聽 】 城市、演化、人
⏯ 訂閱型男老總 看更多說書:https://bit.ly/3mR1fnh ⏯
文/城邦書虫總經理 林福益
常和朋友聊,退休之後要住哪裡?很多人嚮往好山好水的花東,有人則是想回老家定居,不問世事。對於一直生活在城市的我,當然也想離開擁擠喧鬧的環境,找個鄉間小屋擁抱大自然,但一想到出門沒有便利商店、購物要跑老遠、水電壞了不知道找誰修、連垃圾都等不到垃圾車來收……,我想光是晚上開燈會引來一堆昆蟲這件事,大概還是會繼續留在城市生活吧。(笑)
到底是自己太依賴城市的供給,驟然之間真要離群索居,恐怕難以適應。更何況城市的基礎建設完善,規畫有序,我們只要依照著城市生活規則,就能夠取其所需,棄之所惡。只是,會不會是無形之中,人對於城市的依存,注定了演化的結果,連生活能力都被城市控制了。
從考古學家挖掘出的城市遺址文物,看見人類從六千年前建立的第一座城市與今日現代化城市之間,即使物換星移改變了建築街道的風格,似乎仍存續著相同的生活樣貌與課題。像是,日本築地市場後方通道堆疊如山用來盛裝漁獲的保麗龍箱,呼應著羅馬城外古人丟棄運輸酒之用的陶罐碎片形成的泰斯塔修山,同樣都述說著城市人永遠得面對的垃圾處理問題啊。
=====================================================
訂閱搶先看文章:https://bit.ly/3EJEbxj
看更多本書介紹:https://bit.ly/2Y3hWS1
===========================================
★歡迎在2021/09/29(三) 中午12:00前
公開分享本篇貼文,並在本文下方回答「最想住在哪裡?城市還是鄉下?」
或留言「@_____你想住城市還是鄉下?」
我們將隨機抽選一位讀者贈送《城市、演化、人》1本哦!
★小編提醒:
※得獎名單將於2021/09/29(三) 晚上20:00前公布於粉絲團
※得獎名單會直接在原活動貼文上,以「留言」的方式公布。
※贈書寄送限台澎金馬地區。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COVID-19疫情全球確診人數截至10/6中午12點已經來到3千5百多萬人(35,456,343),死亡人數也早已跨過百萬(1,043,216)。根據各家的統計來看,死亡人數最高的地區為6月起開始飆升的拉丁美洲地區,其次分別是歐洲、北美洲、亞洲、非洲。以國家死亡人數來看,來看目前仍是美國最高,其次...
社會流動 在 CUP 媒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相信很多香港學生和打工仔,都聽過 #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 Council)。協會多年來為世界各地人民提供英語課程和旅英留學資訊,亦有份舉辦世界知名的 IELTS,是戰後英國得以維持 #軟實力 擴張的關鍵。然而,疫情打擊下,國家經濟疲弱,協會亦要面對重大改變,於未來縮減至 11 個國家共 20 個分部。
詳細全文:
https://bit.ly/3tNjs6v
延伸專題:
【畢業等於失業:中國版】
https://bit.ly/2yw9i23
【向下的社會流動恐成年輕人現狀?】
http://bit.ly/36mdfCl
【民安?大型裁員潮的歷史】
https://bit.ly/37tbuX7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 YouTube 👉 https://goo.gl/4ZetJ5
🎙️ CUPodcast 👉 https://bit.ly/35HZaBp
📸 Instagram 👉 www.instagram.com/cupmedia/
💬 Telegram 👉 https://t.me/cupmedia
📣 WhatsApp 👉https://bit.ly/2W1kPye
社會流動 在 舊時香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故園家書】為何懷念 屋邨樓梯叫賣衣裳竹的時代?
全文閱讀:https://www.patreon.com/posts/56079923
回憶三、四十年前仍是「無王管」的公共屋邨社區,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或許是那種「亂中有序」的美、「亂中有情」的溫暖。
當中,在舊邨成長的一代應都知道,那年頭管理比較寬鬆,居民在屋邨範圍內做些無牌小生意、賺點生活費是常見的。樓梯叫賣便是其中一景:
衣裳竹,好靚嘅衣裳竹
磨鉸剪鏟刀,磨鉸剪鏟刀
喂,白糖糕,西米糕,好靚嘅白糖糕,西米糕
裹蒸粽,裹蒸粽
番薯糖水喂,番薯糖水
…………
今天回頭看,這種「無王管」其實是社會多元的一種表現。當年生活艱苦、工廠倒閉不時發生,但只要人們願意辛苦一點、揮點汗水,總能夠在社區空間做一點小本經營維持生計。
…………
相比今天,如果我們失去了僱主的聘用合約,創業卻又要承擔天價鋪租、屋邨商場也變了大財團連鎖店的天下,日子可以怎麼過?這一代人的出路,是否又比舊日變得狹窄?
當然,屋邨叫賣其實也衍生另一些問題,例如黑社會收陀地、對真金白銀在屋邨租鋪經營的商戶不公平等。因此,後來當局取締屋邨叫賣,實在也無可厚非、甚至自有情理。
關鍵是施政者如何關了一扇門、再開一扇門,不讓社會流動的機會減少?
社會流動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COVID-19疫情全球確診人數截至10/6中午12點已經來到3千5百多萬人(35,456,343),死亡人數也早已跨過百萬(1,043,216)。根據各家的統計來看,死亡人數最高的地區為6月起開始飆升的拉丁美洲地區,其次分別是歐洲、北美洲、亞洲、非洲。以國家死亡人數來看,來看目前仍是美國最高,其次依序是巴西、印度、墨西哥以及英國。我們已經一段時間沒有談全球疫情了,今天就來看看過去9個月來的疫情發展給我們什麼啟示。
世界衛生組織在10月5日表示,根據其「最佳估計 」,全球每10人中就有1人可能已感染新冠狀病毒。比現在的數字多了20倍。他特別提到,東南亞部分地區的疫情正在激增,歐洲部分地區和地中海東部地區的感染率也在上升。而且現在歐洲的官員們擔心,今年春天歐陸醫院慘況會重演,當時病毒蔓延造成義大利和西班牙等國的重症監護室負荷。像是現在西班牙的部份地區,醫院再度出現大量新冠肺炎病患。與此同時,俄羅斯5日的病例上升來到接近5月份的最高數字,但俄國卻已逐步解封。
剛剛講到美國死亡人數全球最高,大約是22萬(213466),這其實就佔了北美的9成,而鄰國加拿大僅有9千多人(9481)病亡。但是其實加拿大總理也說,現在加拿大已經進入第二波疫情,新增感染人數每天也是以千記,但是因為加拿大也是在過去SARS受創很嚴重的國家,所以衛生部門非常謹慎小心。
這樣感覺領導人是誰好像真的有差,現在川普確診,雖然已經出院了,但還沒康復。死亡人數第二高的巴西,之前他們的總統波索納洛也確診。而且這兩個人就是典型不在乎疫情的領導人,才會導致國內疫情這麼嚴重。
拉丁美洲的狀況真的滿嚴重的,拉丁美洲的人口只佔世界人口的8%,但現在卻佔了全球死於COVID-19的三分之一。但是過去幾週狀況有比較好轉,應該過了最嚴重的階段。跟歐美國家不同的是,拉丁美洲大部分的地區很難進行封鎖,因為半數以上的拉美人在非正規部門工作,往往沒有什麼積蓄,只能外出謀生。密集的城市和多代同堂的家庭也讓疾病更容易傳播。
所以看起來防疫還是有文化跟社會結構的差異,但有些基本到像是直覺的事,像是戴口罩,我就不懂有什麼好反對。尤其跟歐美國家比起來,拉丁美洲人已經懂得要好好防疫。有一個有趣的調查是,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顯示,到4月份,拉美大部分地區至少有70%的人表示外出時總是戴口罩,而美國和英國大部分地區的這一比例不到30%。
像希臘還有醫生上街戴口罩遊行,鼓勵大家戴口罩,但是在英國還有人因為戴口罩被別人霸凌。像是美國也是,也難怪主持美國總統大選辯論的Chris Wallace還得說,wear the damn facemask,照規定戴!口!罩!很難嗎!?
接著來看看歐洲,英國首相強生說冬天的疫情可能更嚴重,英國確診跟死亡人數都是最高。之前嘗試要放寬封鎖的國家疫情都飆升,英國,法國、德國和西班牙等等,都可能會逐步恢復封鎖,規定派對的人數等等,並實施更嚴格的防疫措施。我看這個歐美的派對文化要改變也很困難,如果是我就不會想要去可能感染病毒的活動。不過世界上有好幾百萬人是靠這個生活,很多人從派對中得到幸福感和釋放,鼓勵陌生人之間相互信任,進而促進社會凝聚力。因此現在也有很多新的方式,比如說停車場派對,或者是有人在線上放歌,隔空派對,的確也可以解決人類的孤獨感。
而死亡人數超過10萬高居全球第三的印度,確診病例數也突破640萬,也是世界上第二高,而且印度的死亡率和感染率不斷攀升,僅9月份感染的人就佔其病例的40%以上,是目前全球日病例數最多的國家,新病例幾乎是美國的兩倍,過去24小時內就增加75,829例。光是印度官方統計已經有超過10萬人死於新冠病毒,更不要說沒有統計的。但聽說印度官員還是計劃取消更多限制,希望重振已經癱瘓的經濟。而且除了經濟之外,我自己看到這些國家在封鎖中,受到影響有很多是沒辦法去上學的兒童,那種影響才是好幾代的。
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學校還在封鎖當中,很多貧困家庭的孩子都去工作了,印度也不例外,而且這些小朋友從事的往往是非法且危險的工作。這也使得這些國家未來的社會流動性和競爭裡都會出現問題。
不過世界上還有少數零確診的國家,像大洋洲就是目前世界上少數的淨土,有12個大洋洲島國保持零確診,包括台灣的4個邦交國:帛琉、馬紹爾群島、諾魯、吐瓦魯。這些國家主要是因為可以比較容易封鎖邊界,而且從過去的歷史來看,只要病毒一入侵,出現的危機更大。
從今天的討論我們可以發現,世界上每一個地區面對病毒肆虐,都得要重新檢視一下各自面對最大的挑戰是什麼,除了衛生健康專業之外,防疫的路上也要有社會學或是人類學家一起從文化和社會的面向找到最好的防疫措施,至於根據規定戴口罩,就不用我再重複了吧。如果你對我們的討論有什麼意見,請上網與我們分享。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社會流動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191103華視新聞雜誌 貧富失衡 低薪老窮的吶喊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2OH_ALcheZ8
台灣的貧富差距,越來越懸殊,主計處公布家庭收支調查,最高所得組和最低所得組,竟然相差6倍多,是近6年來最高,而學界也公布一份數據,顯示全台最有錢的、金字塔頂端的人,平均身價高達39億元!不斷擴大的貧富差距,帶來嚴重的社會衝擊,採訪團隊特別製作系列報導首先帶您來看,台灣天上地下的「兩個世界」。
記者/林彥汝、文楷誠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記者林彥汝:「台灣的超跑市場一年大約可以賣出400輛到500輛左右,對很多民眾來說這可能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但是對富豪來說,這卻是他們收藏的興趣之一。另外,豪宅的紀錄,又再度創下了新高,全台灣最貴的這一棟,每坪單價至少600萬以上。」
旋轉式設計,佇立在信義區精華地段,一戶上看18億,而首戶15天就成交,天價就連房產業都震驚。
房仲業者/陳泰源 表示:「有錢人他們也會自成自己的一格的生活圈,自己的交際圈,其實也有助於鞏固這個房價。」
超級豪宅號稱能抗7級以上的強震,鋼材結構壽命更長達1000年,而每一戶都有一座空中花園,還有超跑、救護車專屬電梯,能直達家門口,奢華難以想像。而位在雲端的生活,這些令人瞠目結舌的房價、物價,背後卻也隱藏台灣貧富差距的可怕。
主計總處公布2018年家庭收支調查,若把全國家庭收支由高到低分成五組,前20%最高所得組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高達209萬9030元,而最低所得組只有34萬4948元,相差6.09倍,是近6年來最高,但政府公布的數據其實遠遠不能反映出貧富落差的真實現況。
學界採用資產登記法估計台灣的財富分配,扣掉房貸計算每人的淨資產,台灣最有錢的前1500人,平均身價近39億,而前10%的人平均每人擁有4180萬,進一步分析,前10%的富有者,就掌握了全國63%的財富,等於只剩下37%給90%的人分。而金字塔頂端1%的人則占有全國24%的財富,富者富可敵國,窮者日不敷出,這是今日台灣最真實而殘酷的現象。
年輕人要往上爬越來越難,而6年級生的李春美,很慶幸自己在房價低的時候,抓住了機會。
保險公司業務總監李春美:「這個是一位新銳設計師叫蕭築方,那這是我的好朋友,也是我們家裡的設計師游雅清小姐特別送我的。」
一進門就像進入一座小美術館,李春美是保險公司的業務總監,住家上下兩層近百坪,設計簡約又不失氣派。
保險公司業務總監李春美:「當我們在設計的時候希望可以孩子一個活動空間,所以這邊就做了一個類似操場迴廊的這樣子。」
這棟房子是舊屋打掉,重新裝潢的費用就可以再買一間房,花千萬設計也登上雜誌介紹,不過李春美邁向金字塔頂端的路,並非繼承家業,而是靠自己一手打拼。
保險公司業務總監李春美:「我是從零開始,那我過去也沒有相關的經驗在,那我只知道一件事情,就是我可能必須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去努力,所以我有長達3年的時間吧?我的工作時間是7點到凌晨2點結束。」
李春美從小業務做起,連晚上也不放棄衝業績,到夜市招攬客戶,當時,她相信努力就會有回報。
保險公司業務總監李春美:「在SARS那一年,我存到了第一筆錢,那我就在台北市買了一間套房,那大家可能都知道那個時期買的房子其實房價都比較低,所以有一筆資金其實是靠不動產投資買賣的價差賺到的錢。」
李春美大方分享理財方法,除了內湖這間千萬豪宅,她在大直、新竹都有房子出租,生活優渥,但也坦言M型社會讓現下年輕人,買房成為遙遠的夢想。
保險公司業務總監李春美:「如果是以固定薪資的話他的加薪幅度,其實滿有限的嘛,一個月3萬塊,扣除掉他的生活開銷,他可能真的一年要存到10萬塊,都有點難度。」
如今要像李春美一樣白手起家成功的人,還有多少?
薪水沒漲、房價物價飛漲,34年來,最富有的前1%的年均收入和99%的人逐漸拉大,2011年創下新高,1077萬對上78萬,而富商大部分的資產來自房地產、證券等,這些資產難以課稅,而且就算不用工作,錢滾錢的速度,也比領固定薪水快上好幾倍,如果說,有錢人的真實財富多到難以估計,那麼,最底層的家庭窮困程度,也同樣難以想像。
陳青琪靠生命演講賺取生活費,而她的先生全盲,在醫院擔任按摩師,兩個人月薪加起來只有3到4萬,扣掉一萬房租和生活費,在大台北要養育一雙兒女,很不容易。媽媽陳青琪:「我覺得窮人就好像在那個老鼠賽跑的堆裡面,就是他不斷的在花錢、花錢、花錢,然後他賺錢的機會又變得很少。」
飯桌充當書桌,陳青琪會督促女兒唸書,她相信教育能為艱困的生活帶來希望,但教育費的差距,就讓她喘不過氣。媽媽陳青琪:「所有的教育都要花錢,隨便上一堂什麼課都很多錢,就我舉例,我有兩個孩子如果我要讓他們去安親班,一個月一個小孩就要6千塊,兩個小孩就要1萬2,會很多的才藝,或者是會很多的技能,那不知道要多少錢才堆得起來。」
而要如何縮小貧富差距,學者認為要從稅收下手。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林宗弘:「其實目前也是發生了社會流動也在下降的問題,有錢人一代一代的有錢,這個後果當然是,你想要跳進最高所得組會越來越困難,你跟他的距離在拉大。」
台灣貧富差距不斷擴大,這股恐慌感不只發生在陳青琪的身上,在富人越富、 不斷成長的高房價社會,絕大多數的人,未來只會感到越來越窮、生活越來越苦貧與富猶如天上和地下,兩個世界的距離是不是會就此壓垮人們對生活的希望。
整集,完整版youtube連結→https://youtu.be/_6aKhTw_iHQ
華視官方網站新聞連結→https://news.cts.com.tw/cts/general/201911/201911021979846.html
部落格網址→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19/11/191103_6.html
社會流動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主持:林兆彬
把花生留住,請付費支持:轉賬至滙豐銀行 023-280233-838,抬頭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花生網頁: www.hkpeanuts.com
PayPal 付款賬號: hkangrypeanut@gmail.com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peanuts/
社會流動 在 第一次月考高三公民科試卷 - 國立臺東高級中學 的推薦與評價
4. ( D )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這個概念指的是社會缺乏什麼現象? (A)社會階層. (B)社會菁英. (C)社會地位. (D)社會流動. 解析: 形容的是社會缺乏階層流動的階層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