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分享一個好消息!
繼北一女中李學姊申請上台大、政大、北京大學之後,
北一女中滕學姊也申請上了台大法律財經法組、北京清華法學、北京大學國際政治👏🏼👏🏼
經過考量,學姊決定去念清華大學!
她的堂哥幾年前也是俐媽的學生,百齡高中應屆考上了台大法律系,俐媽笑說他們滕家快要變成法律世家了😊
特別的是,
滕學姊原本是三類組的學生,她五科都考,而對岸的大學,她是用自然科申請的。俐媽覺得這樣的經歷很特別,便向她邀稿,針對三跨一類組的轉變、以及申請經歷⋯等等,相信對二升三孩子、或對類組迷惘的ㄧ升二孩子大有幫助!
——————————————————————-
🎯 跨類組or 跨學科考試準備&申請(三>>>一)
1️⃣ 考試準備:
我想應該有學弟妹到高二下要讀學測的時候跟我一樣還沒決定好自己的志向,所以當初我是五科都讀。我當初準備的時候是從社會跟自然中挑一個比較沒有把握但是投資報酬率比較高的(我挑的是自然)作為主要(因為我申請的大陸清華北大都可以用自然科申請社會組科系)複習講義之類的也都是全科買,平均分配著讀,進度稍微落後其他同學很正常,要保持平常心。到100天左右的時候我先讀社會科,把週計劃幾個版本都寫過一遍之後,然後開始全心投入我比較不擅長的自然科,總而言之就是先解決擅長的。讀五科常常比較辛苦,每天從早到晚泡在圖書館,所以要好好評估自己是否真的有需要和有能力喔!
2️⃣ 申請:
因為我是自然組,又同時申請商和法(一半一半)所以剛開始備審、面試之類的會不太清楚從哪裡下手,還會被質疑這樣真的有想念這個科系嗎,因為其實不同類組的思考方式和強調的重點不太一樣,可以去輔導室或網路上多搜尋資料(PTT有很多學長姐的經驗分享)也不要吝於問問題!可以多找找一類組的同學或老師(在不打擾人家的情況下啦)。多看書和時事也非常重要,但有時候貴精不貴多,最好能有一兩個跟申請科系相關的議題,然後深入的去研究!還有書面資料不一定要把每個經驗都掰到跟科系有相關,我是在考完學測後才決定念法律,所以幾乎沒有相關的經驗,但如果沒有相關,就要提出這個經歷對你的影響,和之後對於未來你的志向有什麼幫助。書審和面試準備的時候也一定要好好思考清楚如何解釋為什麼會跨類組,不落俗套當然最好,可是一定要誠實,不然很容易就被問垮。跨類組不一定是你的弱點,相反的可以好好發揮你獨有的東西!當時在台大法律面試的時候我用大腦結構輔佐犯罪機率的論述,就可以說服教授你的自然科知識是可以加分的!儘量展現你跟其他人不同且優秀的一面,說服教授錄取你!其實跨不同類型的學科也同樣適用這個方法的!
3️⃣ 小補充
順帶一提!想申請法律系的學弟妹,常常會有人說不要提到正義、死刑之類的議題。這些真的是很棘手的問題,但我個人還是認為誠實是第一原則,如果這是你的初心,不要害怕提出,但要有自己的一套論述,也不要害怕教授追問或反駁,禮貌的講出自己的想法,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但也要表現出願意學習的精神!我當初也有提到正義(想聽細節的都可以來問我!)。然後如果有團體面試的話也不要吝於稱讚別人,但一樣要表現出企圖心!準備申請的這段時間可能是我高中三年碰課本最少的時間,但會開始真正認識這個世界和構想你的未來,也會認識到很優秀的人,最後也可能成為同系的戰友。加油!
4️⃣ 大陸申請(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的申請是我投入最多精力的,也是最繁瑣的。大陸大學的申請並不會比台灣的大學容易通過,對於成績和面試的要求同樣很高,所以還是要認真準備!而在李同學提到過的網路申請通過後(一階),清大會要求參加約一星期的營隊(今年因疫情所以是線上)之後才會是面試,營隊之中會有大學教授的講座、和學長姐的交流、認識校園等等。其實就和網路課程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但在參加的過程中,會發現到其實在我身邊的這些同學們大部分都是學測將近滿級分的佼佼者,就像今年的數學特別難,但我們那組除了我幾乎都14、15級,在教授講座的提問中也很多是非常有深度的探討。我認為那會真正打開你的視野,畢竟清華北大是大陸每個省份的第一二名才能考上的,競爭和資源是成正比的(當然相對來說台灣生還是比較容易錄取的)。在營隊中認真問問題、認真聽課、認真參與,學長姐和組員會是你的貴人。最後當然每個環節的資料都多給其他人看看,畢竟立場比較敏感一點,很多用字遣詞都需要多注意。面試的話和台大的沒有什麼不一樣,但更注重語言能力,也會有比較跳一點的問題出現,不要慌張冷靜應答就好了。各大學的招生影片也都可以看看,蠻感人的,清華甚至出了一部電影。最後要提醒的是,清華不僅申請比較多步驟,就連之後的課程要求也會比較嚴格喔(像是上暑期課程或是國際營隊之類)。
之後有興趣申請的學弟妹也可以來直接問我~
——————————————————————-
You are my pride!
#俐媽學子經驗分享
#看來法界也不少俐媽學子
#大家要互相扶持提攜喔
#台大明明培育菁英
社會組自然組差別 在 Dcar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不是小編在說
自然組的超常跟社會組吵來吵去😂 (#Hee編)
#Dcard #有趣 #自然組 #社會組 #差別
-------------------------------------------------
同學都在用 Dcard App,就差你一個(◍•ᴗ•◍)ゞ
Android 下載➼https://goo.gl/KcJS8c
iPhone 下載➼https://goo.gl/nKtP8n
-------------------------------------------------
社會組自然組差別 在 Terry Chu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他是一位高一升高二社會組的學生。
在這個年紀時已清楚臨床心理是未來志向,
但臨床心理是屬於自然組的科系,與現在所讀組別有所差別。
仔細思考了一段時間之後,他發現自己對臨床心理充滿興趣與熱情。
但如果選擇轉組,卻又擔心跟不上大家的進度,
而自然組別中的數學、化學更是不擅長科目...
很多人告訴他不要轉組,勸退他的想法,另一派的人告訴他想去就去。
他更擔心理科程度比不上別人,害怕自己的成績不理想,
也得重新適應新的老師、同學…等。
他不知道到底該不該往前踏出去,朝著理想前進?
內心產生激烈的拉鋸戰....
相信大家都有搭錯火車、公車、捷運與其他交通工具的經驗。
當我們意識到搭錯車時,直覺反應就是要立即下車,
改搭「正確方向」的車或其他交通工具,為的就是要前往「正確目的地」。
即便會多花一點時間,即便可能遲到,
即便落後那些同樣前往同一個方向的旅客,
但至少我們都知道那個遠方,才是我們真正想抵達的地方。
我曾在大學講座後詢問大二、大三的同學,
現在所讀的科系還喜歡嗎?未來有可能從事相關行業嗎?
部份同學是肯定的,但部份同學卻陷入沉思…
很多同學在高中/職階段就因為選錯了科、讀錯了組,
讓大學四年繼續銜接著高中/職的無頭車開往一個不想抵達的遠方。
好像這樣的時間投資,所得到的一張畢業證書、一個學歷。
是為了滿足社會的期待與父母、同儕的認同,
卻從來不是為了成為未來那個更好的自己所努力。
我在高職時就讀「建築製圖科」因為兄長們都是此科系的高材生,
加上家裡也是從事相關行業,讓我真得以為這是我想要的。
三年畢業之後,我也順利的拿到證照,但我卻突然發現其實並沒有那麼喜歡。
說到底也不過是為了面子,為了不想被當異類,
為的是讓那個討好世界的面具可以掩飾我無法抵抗的懦弱。
大學時我從工科轉商科,選了「行銷系」就讀,
考試的科目有八成都沒有出現過學校的課綱之中。
但如果遠方的道路是明確的,那麼前方的阻礙只不過是累積經驗的基石。
畢業的那一年,我在喜歡的公司從事熱愛的工作-行銷
那一刻,我真正的明白,對內心所渴望的事情負責,是一件人生最棒的禮物。
如果你跟他一樣站在一個人生的十字路口,
吸收不同的意見之後仍無法做出決定,
甚至因為那些聲音不斷地在腦中相互拉扯,
讓自己開始懷疑自己…
不妨試著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又或是試著給自己一些建議-
假設你現在是一百一十歲,有人剛發明了一架時光機器,
你可以使用這個機器回到現在這個時候的你相聚十分鐘,
屆時你會想對現在的自己說些什麼?提出哪些忠告?
相信現在你的心理已經有答案了。
記得,做自己喜歡的事,成為自己喜歡的人。
社會組自然組差別 在 社會組跳到自然組- 考試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我決定如果今年沒有考上我要的科系我要重考看看,但是由於我高中的數理方面不好,但是我又想讀三類組的科系,我想問有學長姐從社會組跳到自然組的嗎, ... ... <看更多>
社會組自然組差別 在 【社會組vs自然組執政有差嗎? 柯文哲直言:醫生不適合從政 ... 的推薦與評價
42 हज़ार views, 1.2 हज़ार likes, 7 loves, 117 comments, 128 shares, Facebook Watch Videos from 台灣達人秀: 文組跟理組的人執政大家覺得有差嗎~ ... ... <看更多>
社會組自然組差別 在 【全程字幕】社會組與自然組"執政差別"?柯文哲爆外科醫師 ...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喜劇#18歲公民權#相聲#漫才#脫口秀#國家治理學院#眾寶#高虹安#黃珊珊# 社會組 # 自然組 #理工科#馬哈迪#邏輯思考#存在就是真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