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慈善家雜誌 2017年7月號
《易》之科學及延伸
上個月的專欄里有提到易學是有科學基礎的,而八卦也是呈現三維立體空間的符號。那麼《易》的科學性在哪裡?上一篇曾說過易的由來與觀察事物息息相關,物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注重於研究物質、能量、空間、時間,尤其是它們各自的性質與彼此之間的相互關係。物理學是關於大自然規律的知識; 更廣義地說,物理學探索分析大自然所發生的現象,以瞭解其規則。易一名而含三義:易簡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這句話總括了易的三種意思:「簡易」、「變易」和「恆常不變」。即是說宇宙事物存在的狀態是:順乎自然的,表現出易和簡兩種性質;時時在變易之中;又保持一種恆常。不難看出物理和易的關聯性。
在《易》學里每一件事物必須具備質、能、時、位四大條件,其質能之相對盈虛消長,則以陰(- -)與陽(—)代表之, 由兩儀、四象、八卦,以致六十四卦,以窮其變動。八卦仍指一物從立體之分析說明而言,惟宇宙無一絕對不變動的立體之存在。那麼八卦如何表現三維空間?太極生兩儀,太極為點, 兩儀則由點延伸出去成為線。兩儀生四象,則是線延伸出去成為面。四象生八卦,則是面延伸出去成為立體。如果對八卦和爻稍微理解,那麼便可以將下爻作X軸,中爻作Y軸,上爻作Z軸(見圖一),而每個爻的陰陽即是 + 與 -,所以以離卦為例(陽,陰,陽)即為X+,Y-,Z+。由此延伸,自然由三軸為中間分割成為八個空間,形成了八卦(2 X 2 X 2)。有了「空間」則必定有「時間」,此時一物本身有八卦空間,其對應之相對空間, 必須予不同時間佔其所繞轉之中心之不同的八卦方位空間,因而此種配合有八乘八為六十四卦(4 X 4 X 4),換言之也就是每個八卦相對的位置再分成上下左右八塊,原本之事物作為中心位置,對應未來事物之空間和時間。
其時空之行動調整適應,則依賴五行以達成之。五行者,宇宙間五種基本動向也,「火」代表向上,「水」代表向下, 「木」代表延展,「金」代表收縮,「土」代表平穩前進(見圖二),有此五者,達致中和之調度,乃克有濟。而五行的五種動向便是在物理界能量行動的方式,由此可見我們老祖宗很早就知悉能量行動的方式了。很多人以為五行的金木水火土為物質,但如果真如此,我們老祖先不會稱之為「行」(行動),而會稱之為五物了。易學早有了時間、空間、運動,有沒有覺得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好像比我們老祖宗晚了幾千年呢?
很多人只把易學當作哲學或玄學,又或是只和人文做連結,又很多人常以為科學和人文無關,這是很狹隘的看法。不管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任何有系統有組織的學問都可稱為「科學」,而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以科學作為基礎的。從包羲氏做八卦,到神農炎帝的連山易,再到黃帝的歸藏易,爾後文王的周易,都與科學息息相關,其用之廣,由於鈎深致遠,制器尚象,於是發明文字、音律、干支、五行、天文、歷算、宮室、舟車、杵臼、弓矢乃至棺槨衣裳,無一不備,而體制以立,而禮樂以興,而百官以治,而萬民以濟,從此開拓了萬紀不墜的中華文化。
「祖宗十八代由來」的推薦目錄:
祖宗十八代由來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先來講一則《戰國策》裡面的小故事。
有位名叫鄭同的人,去求見趙王。
趙王:「寡人聽過您的名字。您是南方來的學問家,一定有什麼可指導我的吧?」
鄭同:「臣不過是個南方的老百姓。既然大王都問了,臣不敢不答。臣家學淵源,年輕的時候學過兵法。」
趙王:「兵法這種東西,詭詐計謀太多,寡人喜歡和平,不喜歡兵法。」
鄭同撫掌大笑:「臣也料到大王您會這麼講。臣之前去找過魏王,他也說對兵法不感興趣。」
「臣可以理解,大王您們是品行高貴的人,不喜歡兵法這種陰險又暴力的學問。臣就拿遠古的隱士許由來說吧!堯想要把國家大位禪讓給他,他不接受。大王您德行高尚,但道德水準這一點,比不上許由。」
「為什麼?人家許由只是一個隱士老百姓,沒有國家之累,當然可以唱高調。但是大王您從先王那裡接手這個國家;讓祖宗安心、讓國土完整、讓老百姓有飯吃,這是您最大的責任,不是嗎?」
趙王:「沒錯!寡人的責任很重哪!」
鄭同:「比方說,有個路人,手上拿著名貴無比的珍珠、寶玉、金銀財寶,卻時不時露宿野外。他既沒有古代勇士孟賁、荊慶那樣的蠻力與決斷力;也沒有帶著防身的武器。這樣下去,沒多久一定會出事情。」
「今天有個凶暴貪婪的國家(秦國),就接在趙國的隔壁,整天要你割讓土地給他。跟他講道理他不甩,跟他談仁義他也不聽。大王您如果不準備打仗守城的工具與技術,哪能擋得住這種沒人性的鄰居?大王您手上無兵,鄰國可就要撿便宜了!」
趙王:「講得好!寡人受教了。」
✩ ✩ ✩
「國防軍事」在民主選舉中,即便不到票房毒藥的程度,至少也是個冷門話題。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戰爭離我們老百姓的生活太遠,而整軍經武,是把人民的納稅錢花在生活中看不到的地方。
反之,對國防軍事政策的攻擊,往往能夠帶來選票。「軍購換營養午餐」這種陳腔濫調聽得耳朵快長繭了;在這次總統大選裡面,否定國防政策的論述,也時不時用各種形式出現。從柯文哲的「不要花錢買扁鑽」、韓國瑜的「國防靠美國」、郭台銘的「國防靠和平」到呂秀蓮的「永久和平中立」論……不一而足。
古人的智慧,有時是很有用的。三言兩語之間,就打破了我們的邏輯迷思。
台灣就像是這篇故事中,手中揣著金銀財寶的路人。這「金銀財寶」是什麼?是台灣的戰略地位。
台灣居於第一島鏈正中央,向北與日本、朝鮮半島成犄角援護之勢,向南緊扼著南海的入口。從中東產油區經麻六甲、南海往日韓或美國的海上貿易路線,必定要經過台灣週邊。
我們兩千三百萬平民百姓,在這個島國上安身立命,是幸運也是不幸。
幸運的是,我們充份利用了海運樞紐的地位,把自己打造成一個貿易大國,享受著超過我們自然條件的經濟繁榮;不幸的是,我們就坐在中、俄陸權國家與美、日、歐海權國家相抗衡的「地震帶」上,戰爭的威脅始終如影隨形。
兩千年後的台灣,就和兩千年前的趙國一樣,都有著一個沒人性的鄰居。這幾年來,習近平高唱著「中國夢」,在全世界肆行擴張勢力。
中國要的是什麼,我們都心知肚明。中國要的,是破壞台灣的民主制度,以免十四億百姓有樣學樣、危及專制政權;中國要的,是拉抬民族主義,以鞏固中共政權的統治正當性;更進一步,中國要的,是征服台灣、以台灣為海空軍基地,進取太平洋,挑戰二戰結束以來的世界秩序。
這些都建立在台灣主權被消滅的前提上。
我們兩千三百萬平民百姓,在這個島國上安身立命,是幸運也是不幸。而幸與不幸的關鍵,操之於我們國民自己的努力。
沒有人喜歡戰爭,但違反直覺的,是避免戰爭的方法,正是為戰爭做準備。
《左傳》裡面有那麼一句話叫「#武以止戈」。如果把「武」這個字寫成古代的篆體,恰好就是「止」「戈」兩個字合在一起。
正如邱吉爾所說的:「想要和平,先要做好戰爭的準備。」八十年前的洋人、兩千年前的先賢,邏輯比現代的我們,要清楚得多呢!
以兩千三百萬人的小國,力抗十四億人、窮兵黷武的大國,聽起來是個不可能的任務。但現實狀況遠比我們想像中樂觀。
首先,跨海作戰,是人類戰爭最困難的一種形式。諾曼第登陸,審慎籌劃了兩年多;盟軍動員近三百萬人,對上西線德軍約四十萬人,有壓倒性的兵力優勢,尚且只能求得一個慘烈的勝利。
其次,中國的內外形勢並不穩固。經濟狀況因貿易戰而元氣大傷,解放軍內部貪腐橫行,國土後方又有印度、俄羅斯等陸權強國的覬覦,和新疆、西藏等不穩定因素。中國未必能夠全副精力放在台灣問題上;如果貿然開戰卻一擊不勝,很可能會換得中共政權的整體崩潰。
第三,如今美國帶領整個民主陣營對抗中國,大勢已成。近一兩年來,美國對台灣的外交、經貿、國防等優惠政策,一波接一波。在對抗強權的陣線上,台灣顯然並不孤單。
還是回到一句老話。「武以止戈」,和平,要靠國防。
在島國上生存,是我們的宿命。但是和平不和平、幸福不幸福的關鍵,操之於我們國民自己的努力!
祖宗十八代由來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先來講一則《戰國策》裡面的小故事。
有位名叫鄭同的人,去求見趙王。
趙王:「寡人聽過您的名字。您是南方來的學問家,一定有什麼可指導我的吧?」
鄭同:「臣不過是個南方的老百姓。既然大王都問了,臣不敢不答。臣家學淵源,年輕的時候學過兵法。」
趙王:「兵法這種東西,詭詐計謀太多,寡人喜歡和平,不喜歡兵法。」
鄭同撫掌大笑:「臣也料到大王您會這麼講。臣之前去找過魏王,他也說對兵法不感興趣。」
「臣可以理解,大王您們是品行高貴的人,不喜歡兵法這種陰險又暴力的學問。臣就拿遠古的隱士許由來說吧!堯想要把國家大位禪讓給他,他不接受。大王您德行高尚,但道德水準這一點,比不上許由。」
「為什麼?人家許由只是一個隱士老百姓,沒有國家之累,當然可以唱高調。但是大王您從先王那裡接手這個國家;讓祖宗安心、讓國土完整、讓老百姓有飯吃,這是您最大的責任,不是嗎?」
趙王:「沒錯!寡人的責任很重哪!」
鄭同:「比方說,有個路人,手上拿著名貴無比的珍珠、寶玉、金銀財寶,卻時不時露宿野外。他既沒有古代勇士孟賁、荊慶那樣的蠻力與決斷力;也沒有帶著防身的武器。這樣下去,沒多久一定會出事情。」
「今天有個凶暴貪婪的國家(秦國),就接在趙國的隔壁,整天要你割讓土地給他。跟他講道理他不甩,跟他談仁義他也不聽。大王您如果不準備打仗守城的工具與技術,哪能擋得住這種沒人性的鄰居?大王您手上無兵,鄰國可就要撿便宜了!」
趙王:「講得好!寡人受教了。」
✩ ✩ ✩
「國防軍事」在民主選舉中,即便不到票房毒藥的程度,至少也是個冷門話題。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戰爭離我們老百姓的生活太遠,而整軍經武,是把人民的納稅錢花在生活中看不到的地方。
反之,對國防軍事政策的攻擊,往往能夠帶來選票。「軍購換營養午餐」這種陳腔濫調聽得耳朵快長繭了;在這次總統大選裡面,否定國防政策的論述,也時不時用各種形式出現。從柯文哲的「不要花錢買扁鑽」、韓國瑜的「國防靠美國」、郭台銘的「國防靠和平」到呂秀蓮的「永久和平中立」論……不一而足。
古人的智慧,有時是很有用的。三言兩語之間,就打破了我們的邏輯迷思。
台灣就像是這篇故事中,手中揣著金銀財寶的路人。這「金銀財寶」是什麼?是台灣的戰略地位。
台灣居於第一島鏈正中央,向北與日本、朝鮮半島成犄角援護之勢,向南緊扼著南海的入口。從中東產油區經麻六甲、南海往日韓或美國的海上貿易路線,必定要經過台灣週邊。
我們兩千三百萬平民百姓,在這個島國上安身立命,是幸運也是不幸。
幸運的是,我們充份利用了海運樞紐的地位,把自己打造成一個貿易大國,享受著超過我們自然條件的經濟繁榮;不幸的是,我們就坐在中、俄陸權國家與美、日、歐海權國家相抗衡的「地震帶」上,戰爭的威脅始終如影隨形。
兩千年後的台灣,就和兩千年前的趙國一樣,都有著一個沒人性的鄰居。這幾年來,習近平高唱著「中國夢」,在全世界肆行擴張勢力。
中國要的是什麼,我們都心知肚明。中國要的,是破壞台灣的民主制度,以免十四億百姓有樣學樣、危及專制政權;中國要的,是拉抬民族主義,以鞏固中共政權的統治正當性;更進一步,中國要的,是征服台灣、以台灣為海空軍基地,進取太平洋,挑戰二戰結束以來的世界秩序。
這些都建立在台灣主權被消滅的前提上。
我們兩千三百萬平民百姓,在這個島國上安身立命,是幸運也是不幸。而幸與不幸的關鍵,操之於我們國民自己的努力。
沒有人喜歡戰爭,但違反直覺的,是避免戰爭的方法,正是為戰爭做準備。
《左傳》裡面有那麼一句話叫「#武以止戈」。如果把「武」這個字寫成古代的篆體,恰好就是「止」「戈」兩個字合在一起。
正如邱吉爾所說的:「想要和平,先要做好戰爭的準備。」八十年前的洋人、兩千年前的先賢,邏輯比現代的我們,要清楚得多呢!
以兩千三百萬人的小國,力抗十四億人、窮兵黷武的大國,聽起來是個不可能的任務。但現實狀況遠比我們想像中樂觀。
首先,跨海作戰,是人類戰爭最困難的一種形式。諾曼第登陸,審慎籌劃了兩年多;盟軍動員近三百萬人,對上西線德軍約四十萬人,有壓倒性的兵力優勢,尚且只能求得一個慘烈的勝利。
其次,中國的內外形勢並不穩固。經濟狀況因貿易戰而元氣大傷,解放軍內部貪腐橫行,國土後方又有印度、俄羅斯等陸權強國的覬覦,和新疆、西藏等不穩定因素。中國未必能夠全副精力放在台灣問題上;如果貿然開戰卻一擊不勝,很可能會換得中共政權的整體崩潰。
第三,如今美國帶領整個民主陣營對抗中國,大勢已成。近一兩年來,美國對台灣的外交、經貿、國防等優惠政策,一波接一波。在對抗強權的陣線上,台灣顯然並不孤單。
還是回到一句老話。「武以止戈」,和平,要靠國防。
在島國上生存,是我們的宿命。但是和平不和平、幸福不幸福的關鍵,操之於我們國民自己的努力!
祖宗十八代由來 在 祖宗十八代的由来。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祖宗十八代 的 由来 。 1,389 views1.3K views. Premiered May 24, 2022. 59. Dislike. Share. Save. 沙雕嘟嘟. 沙雕嘟嘟. 9.81K subscribers. Subscribe. ... <看更多>
祖宗十八代由來 在 廣東話資料館Cantonese Museum - 祖宗十八代zou2 zung1 ... 的推薦與評價
祖宗十八代 zou2 zung1 sap6 baat3 doi6 我哋經常講嘅〔祖宗十八代〕,一般係指父系宗族入面嘅〔上九代〕同〔下九代〕嘅成員。不過呢班祖宗有時就真係 ... ... <看更多>
祖宗十八代由來 在 thread:[閒聊] 「操你祖宗十八代」的由來- HSNU_1085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板
精華區
最舊
‹ 上頁
下頁 ›
最新
[閒聊] 「操你祖宗十八代」的由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