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清醒看世界第一人
郭嵩燾銳意求學。立志進取,飽讀詩書,經世致用,不恭虛浮。他18歲考取秀才,22歲中舉,29歲摘桂進士做官。封建士大夫趾高氣揚,固步自封,而他不輟腳步,崇尚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學貫中西。
郭嵩燾一生著述頗豐,代表作有《郭嵩燾日記》、《禮記質疑》、《大學質疑》、《中庸質疑》、《使西紀程》等。縱觀眾多「質疑」,可看到他的研究洞徹,蔑視權貴,思維創新的精神一以貫之。在當時社會,其學問大有「一覽眾山小」的情勢。
-------------------------------
祭郭嵩燾誕辰200周年
南湘陰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進士,咸豐四年(1854年)至咸豐六年(1856年)佐曾國藩幕。同治元年(1862年),被授為蘇松糧儲道,旋遷兩淮鹽運使。同治二年(1863年)任廣東巡撫,同治五年(1866年)罷官回籍,在長沙城南書院及思賢講舍講學。光緒元年(1875年),經軍機大臣文祥舉薦進入總理衙門,不久出任駐英公使,光緒四年(1878年)兼任駐法使臣,次年迫於壓力稱病辭歸。光緒十七年(1891年)病逝,終年73歲。他是中國史上第一位出國外交大臣。
郭嵩燾三題
其謂一題名字,二題封諡,三題自銘。適逢晚清重臣郭公誕辰200周年之際,重閱了其一生業績,令人感佩不已。世之評論甚多,容予從小處發之筆端。
一題名字
見諸史冊的,郭公有九個名字:齡兒、先杞、嵩燾、伯琛、筠仙、雲仙、筠軒、玉池山農、玉池老人。
齡兒、先杞,應該是父母居三井頭孩子出生地所取。郭公生於1818年湖南省的湘陰縣城西。郭氏祖籍系吳越一支發脈。曾祖郭熊是湘陰的富商,且是貢生。祖父郭銓世繼續祖業,經營田地、鹽業和錢莊。其父郭家彪精通醫術,矜貧恤獨,經常施藥鄉里,深受鄉鄰尊重。郭家世代既經商又讀書,受儒家文化影響比較深,為孩子取名頗有講究。為何取齡兒?內涵玄機。郭家祖人壽命都不過60左右。望兒長壽,仕進長遠。郭公的老家雖在湘陰城西正街普田巷三井頭,但已在長沙開有商鋪,尋找了一個吉祥的街道,名「壽星街」;嵩燾其名,亦有「壽」字內涵。家人常以「崧(燾)齡」呼喚,可見父子心中的勾畫。郭公晚年賦詩中有「流傳百代千齡後,定識人間有此人。」寓意精神長壽,千秋不朽。先杞之名是入學名,即家族排行名。先,取自「世家先立本,道德與文章」排行詩中。杞,本名枸杞,養生延壽藥物(注意:父親從醫出身)。又有「杞人憂天」一說。據《左傳》,魯莊公七年(前687年)所言:某天夜晚,所有的星星都消失了,忽然,天空中下起了流星雨。流星雨砸到杞國一帶,落星砸毀半個國家,房屋焚燒,大火連燒三個月。故經歷過此事的人,總是害怕天再塌下來。後世雖笑迂腐過分擔心,然則憂天憂國,為讀書人首要之則;不然讀書人與俗夫何異?父輩的執着,潛移了兒子的執着。大凡皆有靈驗。郭公慧眼超前通變,第一個寫出《使西紀程》,求國家不可閉關自守,學習西洋技術,遭到保守派的鋪天蓋地謾駡、諷刺、打擊,認為這樣偉大的清朝,還怕英國、法國乎?簡直杞人憂天。任憑詆毀,我行我素。先杞,國家在先,他擔心的是國家的命運。只有曾國藩、李鴻章、曾紀澤讀懂了他。今天,我們更認識了他的遠見卓識。
嵩燾者,喻志也,當為居長沙父子同心而鳴。嵩,山上小山,極高,猶喜馬拉雅山之珠穆朗瑪峰。燾,由壽(年限很長)和四點火(光明)組合,寓意經久不熄滅的長明燈,照亮後來的路。從姓名學來看,知識豐富,中年得貴,光照遠處,出國跡象。有表字伯琛,兩相呼應。伯,老大、第一;琛,又謂貢寶,大貴。真正所謂要,出類拔萃,非同凡響。
郭公銳意求學。立志進取,飽讀詩書,經世致用,不恭虛浮。他18歲考取秀才,22歲中舉,29歲摘桂進士做官。封建士大夫趾高氣揚,固步自封,而他不輟腳步,崇尚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學貫中西。
郭嵩燾一生著述頗豐,代表作有《郭嵩燾日記》、《養知書屋文集》、《養知書屋遺集》、《郭侍郎奏疏》、《禮記質疑》、《大學質疑》、《中庸質疑》、《使西紀程》等。縱觀眾多「質疑」,可看到他的研究洞徹,蔑視權貴,思維創新的精神一以貫之。在當時社會,其學問大有「一覽眾山小」的情勢。
郭公有超人見識,提前走向世界。曾國藩欲遞辭呈時,他力阻其行,曉以國難,助創湘軍,興辦水師。左宗棠受挫之時,他給左打氣,督促迎難而上,披掛上陣,始有新局。封建士大夫們熱衷於天朝自大,盲目排外。他卻要平等看洋人,反對呼「蠻夷」。既然洋人要侵華經商擋不住,我們就要開門了解西洋,學習成功的東西。特別是重任出使英、法欽差大臣後,一系列變格圖存模式都是常人未曾企及的:與洋人打交道,以和為貴,談判爭勝,「戰無了局」,中國的刀槍劍戟太落後。後果確實如此。學習洋人的工業技術,更重要的是改革政治體制,富國強兵。「其本在朝廷政教。」「君民兼主國權。」這一點,他是最早預見並提出的。郭公1859年上書「疏通夷情」,是說洋人對中國瞭若指掌,而「通市二百餘年,交兵議寬款又20餘年,」國人卻不知外情不懂外語,現在必須要辦外語學堂,使「轉相傳習」。必須要使實學代替八股,以應對外交。他反對重農抑商,發展民族工業,名聲好的商人可以做官。這些振聾發聵的高論,不亞於地震!天下譁然。
再看筠仙、雲仙、筠軒諸名,都是自取號名。筠,青皮有節操的竹子。仙,神仙。軒,卿大夫之車,有高貴欄杆。總起來分析,暗示了其人個性很強,性格秉直,愛國遠見,超脫一般,不會消失。
為什麼又叫玉池山農、玉池老人呢?其意表示不忘耕讀出身。他的老房子長沙壽星街,房子雅稱玉池別墅,內有小塘;自取別號玉池山農、玉池老人。玉池從何提起?郭公祖父在普田巷經營鹽業發財,郭公父親重修新宅。因庭院內種有兩株石榴樹對著書齋,故名「面榴軒」;院內有個大水池,名「玉池」。從郭公有《九日邀同吳南屏、張子恒等登定王台、天心閣,歸飲養知書屋》一詩,測知,三人乃步行游觀,長沙城裏的定王台、天心閣離家不遠,邀請回來喝茶很方便。那麼,養知書屋且在何處?今之開福區六堆子是也。雖已蕩然無存,但書香隱隱未了。
二題封諡
1891年郭公壽終正寢,消息傳來,李鴻章十分懷念,惻隱之心頓生,上書朝廷求封賜諡號。按功績,清朝第一使臣,開放眼光,無私朝廷,應予追封。聖旨下來卻是:「郭嵩燾出使西洋,所著書籍,頗滋物議,所請著不准行。」
「不准」的主要原因是,他寫的書籍產生了普天下的指責。什麼書?主在《使西紀程》。指責他的是些什麼人呢?閉關鎖國的上層官僚以及不明真相的莽夫「東亞病夫」,有魯迅所指的「看客」。於是乎,真正焦慮國家前途命運的人,卻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是皇帝畏懼「輿論殺人」嗎?是朝廷不知其人的良苦用心嗎?
當初公使出洋是熱行的,去職回來是冷走的。船到漢口,老友李瀚章要他「先期回京不待假滿」。他知道,這是恭親王和李鴻章的意思,要朝廷給他一個官職,不能冷下了。他腦子裏打了幾個圈圈。
記得遺老遺少們老早就攻擊他的洋務策略,立功不討好;又考慮年已花甲,一身病,怎麼還能遠涉重洋?但兩太后幾次招見,非他莫屬,無人頂替。慈禧太后還給一顆定心丸:你只一味替國家辦事,不要管別人瞎說,橫直皇上總知道你的心事。什麼心事?外交應與英人和談,和為貴。打架不是英法對手。他得了尚方寶劍,抱病出使,辦成了不少的事,穩定了局勢,而皇上太后不認帳了,以《使西紀程》滿朝非議賣國撤職。
只為超前認識。一、郭認為,不可小瞧洋人,他們也有兩千年的文明歷史。我們現在落後了,不如他們。表現出強烈的國際參與意識。——清朝坐大,蒙昧不知天外有天。這還得了,如同炸了鍋,上下沸騰,不被認可。二、郭批評因循守舊,要學英國政教制度,「法度嚴明,仁義兼主,富強未艾,寰海歸心。」——只有我天朝才是文明古國,大罵郭對天朝有二心,漢奸。三、郭認為身在他國,應當尊重禮節獲得好感,學習長處以為國用。遊甲敦炮臺,接受披了一下洋人衣;巴西國王入會,大家起立他也隨之站起;在白金漢宮聽音樂有音樂單,他也同洋人一樣閱看。——這便成了他投降賣國的罪名。隨吏劉錫鴻告陰狀,必欲置之死地。從未見過大場的滿清官員們,拿起芝麻當西瓜,大加撻伐。四、他提出,絕不能以為日本彈丸之國,經濟和野心發展很快。果然,郭死後三年,甲午戰爭爆發,中國慘敗。他說,「三代以前,獨中國有教化耳,故有要服、荒服之名,一皆遠之於中國而名曰夷狄。自漢以來,中國教化日益微滅,而政教風俗,則不及各國乃獨擅其勝。其視中國,亦猶三代盛時之視夷狄也。」五、鋒芒畢露。郭嵩燾痛斥士大夫「惟一意矜張,以攘夷狄為義,而置民父于不顧;必使覆國亡家,以快其議論而為名高」 ,呼籲國人要摒棄傳統的「夷夏之辨」,引起公憤。
他的遠見卓識,作為井底之蛙的腐儒昏官是覺察不到的,統治者反倒害怕口狂危及到社稷。所以,他痛徹悟到與其共事,不如回歸故里。
三題自銘
郭公前前後後所著書籍共40多卷。在那個時候軍務洋務忙碌,用毛筆撰寫,著作等身,實在是鱗毛鳳角。沒有封諡,也有自銘,這些詩書典冊,可謂千秋永存,非帝王空空封諡可比。
本節略從他個人詩聯中,管窺他的自我評估:自信、遠見和執着。
其一:「面榴軒」宅院中,祠堂楹聯——
文章千古事
忠孝一生心
聯語既是對郭家的總結,也是對對子孫的訓辭。要讀書深造,要盡忠盡孝。從郭公留下的絕筆《枕上作七首》,其一曰:「三人同瘦命偏長,共道吾家兄弟強。兒輩尚能規進取,莫忘先世有書香。」證明郭公站得高看得遠,「吾人行事,必具有天下一家、萬物一體之心,乃能於事有濟。文章氣節不納之道義,皆是浮動之氣。」他的洋務觀點,天下一家、萬物一體,納之道義,是為急切拯救搖搖欲墜的滿清王朝,忠心耿耿,哪裏投降賣國?曾紀澤當慈禧太後面,很替郭嵩燾抱不平。這一點,太后心知肚明,儘管滿朝口誅筆伐問罪,還是算了,隨他去吧。
其二: 對聯自題——
無補清時,終老書叢原宿志;
偶談瀛海,重攤詩卷紀前遊。
「自題」 上聯,講朝廷不重用我了,我就回到老家養老,但是,決不會享受清福,仍然筆耕書田,坐案寫事,留給後世,為實現早期的夢寐志向。這一點,他已經做到了。下聯講嘴巴還是封不住的,腿子還是要動的。「偶談」什麼呢? 瀛海,前遊。罵由他們罵,我還是要講國家外交。郭公出使英國時,長沙的居所曾受到守舊派的圍攻。返鄉後,親友都規勸他少談洋務。那怎麼行?他硬要宣講:「歐洲各國日趨富強,推求其源,皆學問考核之功。」「彼之所長,徇而習之;我之所短,改而修之。」「誠得其道,則相輔以至富強,由此而保國千年可也。」並將自己有關洋務的論文編成《罪言存略》一書,自費刊行。
其三:光緒十四年三月十日夜賦詩——
成仁取義生平志,老死柴門亦數然。
豈分三醫連四表,竟愁一藥送餘年。
慚無身後完存稿,盡有人間未了緣。
家國友朋多負負,來生犬馬志猶堅。
此詩重點體現「志猶堅」。首聯即開宗明義,生平志向以正義為最,即使罷官老死或被殺,折磨多次,本性不移。頸聯訴述多病之軀,一邊吃藥,一邊寫奏表。愁的是藥送終年,而不是表得落妥。曾記得曾經澤討還伊犁與俄交涉前,他上表獻策六條。第一條就是應聽從左宗棠的意見。朝廷認為可備考,密囑李鴻章將表折內容轉給曾經澤。他多次上書要求禁煙,在長沙開設禁煙會。頷聯是說,我慚愧擬定存稿未付梓,洋務願望不能付之實施。主講思賢講舍,並立王船山祠,授徒講學。尾聯遺憾對家庭、朝廷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多有辜負,表達來世就是變成犬馬效勞,也會不變初衷,意志更加堅定。這可以說是湖南人的「霸得蠻」的一塊金字招牌!
其四:臨終前兩年的《戲書小像》吟——
傲慢疏慵不失真,盡留老態待傳神。
流傳百代千齡後,定識人間有此人。
世人欲殺定位才,迂拙頻遭反噬來。
學問半通官半顯,一生懷抱幾曾開。
此詩表達重在對身後的自信。首聯是自我畫像,確實如此,栩栩如生,毫不掩飾,光明磊落。頸聯自信,讓時間說話,有如「西門豹治鄴」:千百年後,令子孫思我言。我這個人是不會消失的。頷聯回顧所受之冤屈,誣衊譭謗,紛至遝來,甚至要他坐牢,要殺人。 「謗毀遍天下,而吾心泰然,自謂考之三王而不謬,俟諸百世聖人而不惑,於悠悠之毀譽何有哉!」尾聯有自謙「學問半通」,有自白「官半顯」。他1860年辭職還鄉兩年,著書不輟。1862年再度出山。1866年廣東巡撫任上被彈劾,回家講學。1875年又啟用入總理衙門。國難當頭,又任出國公使第一人。1879年罷官海外,回來寫回憶錄,宣傳洋務。所以是「一生懷抱幾曾開」,不屈不撓筠仙在。
中國遣使,始於光緒初。嵩燾首膺其選,論交涉獨具遠識。李鴻章認為,當世所識英豪,與洋務相近而知政體者,以筠仙為最。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知史 #中國歷史 #郭嵩燾 #李鴻章 #清朝
神仙打架意思 在 財經狙擊手 - 股市阿水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阿水不太懶人的懶人包 - 全世界經濟正在怎麼變化?)
一直有朋友希望阿水我對疫情之後的全球經濟變化說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關於這件事,其實我並不是不能說,而是我怕說了,大家會誤以為
"知道了些變化,就可能知道更多賺錢的方法"
我必須要說的是,這兩者並沒有直接的關係,而且變化很快,可能我這篇文章一出
一週後全球又有變化,
但是,依靠半導體業而身為亞太經濟蛋黃區的我們,
對於某些基本的財金常識,還是要多了解一些,
以下,都僅是我自己的看法
而且,我個人認為要在台股獲利,最好的辦法還是"技術分析+籌碼分析+大盤資金流判斷"
並不是你了解這些東西,就能賺錢,
會買菜跟能煮出好菜是一個相疊加的關係,但卻不是一個絕對關係。
疫情走到現在,美國已經有"官方機構"起訴中國大陸
而前天的石油期貨負價格,不只帶走一批想抄底的人,讓他們賠的傾家蕩產
我目前看到對岸賠最多的實體對帳單大概是900多萬人民幣
一個晚上賠4500萬台幣
預計有更大損失的人可能已經無心貼出對帳單了
石油問題,就我所知,是中東產油國與俄羅斯,還有美國的三方角力
當中牽涉到的陰謀論太多,有一說是中東產油國家的王族內鬨造成的順水推舟
也有一說是中東國家與俄羅斯產生糾紛,中東國家在"懲罰"同為"類"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
的俄羅斯,更有一說是俄羅斯打出四兩撥千金,想順勢弄倒美國的頁岩油工業
不論是哪一種,誰也說不定,但有一個無庸置疑的結論:
這些都是屬於神仙打架,一招毀天滅地的招式打出
沒打死同為神仙的敵人,但旁邊看戲的吃瓜群眾都很容易被招式餘威弄的飛灰煙滅
在石油上這波賺錢的人也別開心,先搞清楚自己是運氣好還是真的運籌帷幄
上一批以為可以在神仙打架旁邊撿點肉渣吃的散戶,
前天都已經被打變成灰,飛的到處都是了。
連帶美國無限QE牽一髮動全身,台灣自己宣佈我們經濟體制與美國不同
不會、也沒辦法無限QE,因為台灣是極需要靠外貿的市場,不管是出口或是進口都是
而匯率的急貶與急升,更詳細的影響其實經濟部在2012年已經有一篇完整的報告
"新台幣匯率波動對我國產業出口競爭力之影響 "
並不是很簡單的所謂:新台幣貶值有利出口。
簡單來說,台灣絕對無法置身事外,而台灣自己要做的,所謂:無法跟著無限QE
僅是一種"方法"上的不可行,目前只能說我們自己還沒對這件事有所應對的作法
這個問題如果處理的不好,因為台灣仰賴進口的產品不在少數
很容易造成自家的通膨效應加快且變大,
美國自己也沒好過,無限QE這件事並不是新鮮事,
早在1960年,美國經濟學家就已經在書中提出一個經濟學上的兩難問題:特裡芬難題
簡單來說,美金就是全世界最流通的貨幣,各國的外匯存底除了"黃金"
外幣就是以美金為主,所以全世界流通的美金數量非常龐大,
總計佔所有貨幣總額的40%
而人民幣呢?其實只佔不到2%
那這中間就出現一個難題了,
美金供給的太多,不能保證自家的黃金存量能同時保值自家的美金地位
這件事在1970年代就發生過,還造成了美元危機、
甚至1985年直接使出"奧步,因為美國對外貿易逆差大幅增長
(什麼叫對外貿易逆差?就是你出口的東西總值少於進口的東西總值)
但美國又不能直接叫別人用比較貴的金額買自家的產品
那怎麼辦呢?
直接找幾個大佬來開會,說,我們一起來聯合干預外匯市場好不好?
(看到了嗎?那些再說外匯無法被干預的??)
那時候正值美國拳頭大,日本是當年美國貿易逆差的最主要來源,
結果就直接出了一個"廣場協議"來直接打擊當年的美國最大債權國-日本
不覺得似曾相識嗎?
去年打的中美貿易戰,兩國吵的就是這件事,逆差是有,但逆差有多少?
而中國也不是當年的日本小老弟,不可能再去簽類似廣場協議的東西。
而美金供給的太少,國際的清算貨幣不足,也一樣會產生問題
這就是特裡芬難題
但阿水要講的故事背景還沒結束,
這波疫情加上去年的中美貿易戰,再加上美國的無限QE
去全球化似乎成了疫情結束後的一個趨勢
講"去全球化"之前,要先講現在是什麼樣的世界,現在是一個"全球化的世界"
當年有一本書叫:地球是平的:一部二十一世紀簡史
也就是從二十一世紀初期,全世界正在被抹平,也就是
你以前打台灣麥當勞的客服專業,會是中國大陸的客服人員接的,因為人力成本低
在美國你打科技支援電話:接起電話來回答你問題的會是印度人
口罩這東西,沒有利潤,因此全世界最大的生產國在中國大陸
其他國家,要買,花錢就好了,
蘋果APPLE 手機明明是美國品牌,生產基地卻設立在中國。
這些,都是全球化。
簡單來說,全球化的意思就是
各國生產自家相對有利的相較較低成本的產品或服務,來換取別國相同較低成本的產品或服務
而不用在自家花較高成本來生產同樣的產品
但這次疫情過後,全球的競爭關係正在加強、
而並非像以往這樣轉由合作,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會覺得,這個世界好複雜,城市套路多,我想回農村,對吧?
阿水幫各位下幾個簡單的結論:
1. 各位正身處全世界近代以來最大的全球變化,
亂世出英雄,這是一個沒有火藥的戰爭,帶來的會是摧毀某些你習以為常的事
但也同時會創造出一波新的財富受益者。
2. 去全球化並不是因為疫情,早在去年中美貿易戰就已經是如此
疫情只是最後一根稻草,而一些原本依靠便宜人力的企業,
是否做好準備?如果沒有,多出來的生產成本會不會轉為企業的虧損?
3. 去全球化造成窮國翻身難,因為原本能靠大量輸出勞力密集的產業
(窮國什麼沒有,人力最便宜),在富國不再大量買單時,這些窮國要靠什麼來賺外匯?
容易讓窮者越窮,富者卻不一定越富。
4. AI、機器人產業將會是下一波原本受人力成本影響最大的國家的重點研究計劃
許多產業的外移,並非是土地成本而已,很大是受限於人力成本問題
而機器人、AI,都將能有限度的解決這個問題
原本在國外要100人完成的事,花費5000美金
但移到國內,50個AI,50個人力,創造了50個工作機會,
但也因為有50個不用吃飯、不用幫助他繳納社保的人力成本的機器人,
或許花費只需4000美金
5.美金的難題,目前還沒有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
將會再變成再一次的美元危機,而這個美元危機並不是現在才有人說
早在2018年全球最大對沖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始人Ray Dalio就預言過
兩年後美國政府若還是為了填補膨漲的赤字大量印鈔,美金將大幅下挫
美金在這幾日反彈,但是這個問題並不是看一個月或是兩個月
不要陷入見樹不見林的錯覺
而我們身為一般人,了解這些要幹嘛?
我自己的做法是,我個人不認為美國會放任美金再出現一次美元危機
但現在看來,就算有方法,也會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方法
經濟學從來都是一個翹翹板,你往一端施加壓力,另一端一定會受影響
所以我們不能用"絕對不會發生"的眼光來看待這件事
了解這些就是有資產的人,做好資產分配,你現在應該往抗通膨的資產
轉移部份現金去持有,這並不代表你一定會賺錢
但這本身是一種因應的做法
這個做法是買保險,買保險本身就一定要付出成本,而非投資
(注意喔,我這邊講的買保險是一種概念,例如把部份現金轉往不動產或黃金,而不是去買保險單)
我一直不願意去碰觸房價這個問題,但我就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就好
對岸的深圳市房價在最近這一兩個月又飆漲了不少
甚至不少台幣5000萬以上的豪宅,都是被秒殺的
2500萬以下的房子,市場上基本上是有多少收多少
這些資金怎麼來的?
就是因為中國的紓困貸款被發現有一個漏洞可鑽
不少人花一點小錢在市場上買進已經註冊滿一年的企業,
了不起10萬台幣,反正很多註冊之後根本沒營業的企業
(俗稱的買帳號)
入股三個月之後,就能用公司資產抵押,或直接信用借款,
而這些企業再透過可以去申請企業紓困貸款,從幾十萬到幾百萬人民幣都有可能借的到
原本年化利率是4.75%的借款
借一百萬要一年還4.75萬的利息,但現在各區貸款都有所謂的貼息補助
算下來年利率只剩下1.9%
於是經過有心人的操作,這些錢就流入了房市
只要後續有人繼續搞,房價就會繼續漲
利率低,光房價價差就賺一筆,擺再久也不怕,因為年利率只有1.9%
出租這些房子在深圳並不是難事
我原本也認為這樣玩應該玩不出花樣,實際研究之後,事實就是
真的讓他們搞出了所謂的大量購買企業,集資購屋的情形
城市套路深,別小看中國人的腦袋
台灣目前也在做紓困貸款,會不會有這種情況,
政府又能不能防止,如果不能防止,台灣的房市會如何?
就留給客官自己去想像。
以上我所說的,都受限於我對總經知識的認知
不代表這個世界就真的會像我這麼說
我不愛碰總經的原因,就是因為你得花很多力氣去研究
然後發現自己也只是汪洋中的一條小船
但我認為,我自己該把我懂的這部份寫出來,分享給同樣想了解的朋友
搞不好有人能因此小賺一筆,或者避開虧損
甚至看到新的商機
那雖稱不上功德無量,但也是喜事一樁。
以上分享給各位阿水的朋友囉。
神仙打架意思 在 歐陽立中 「演說課x桌遊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演講推薦】思辨的藝術:思辨是一把鋒利而慈悲的刀(劉彥廷老師)
我一直很想
讓孩子們學思辨。
一來,國寫考知性寫作,
但多數孩子是用慣性思維在寫;
二來,我希望他們往後人生,
能夠讀立思考,不從眾跟風。
因此特別邀請劉彥廷老師,
來為孩子們上一堂:
「思辨的藝術:打破慣性思維」
我很愛為孩子們找講座,
因為學習不該只有課本和考卷,
但我難免也會陷入自我懷疑,
他們真的能體會講座的價值嗎?
還是一切都只是我在自嗨。
但這場演講,
帶給孩子們無比的震撼。
甚至有個孩子,
轉身對我比了個讚!
因為她很享受這堂思辨課。
印象最深刻的是,
彥廷請學生畫一瓶水,
之後,他問學生:
「你們那瓶水
是不是都長這樣?」
一瓶礦泉水的投影片秀出來,
全班點點頭,笑了出來。
彥廷說:
「因為我們多數人,
都習慣用單一視角看世界。」
「我們其實有改變視角的能力,
你看我們拍照,還喬各種角度,
讓自己看起來高挑、臉小、顯瘦。
但為什麼在思考的時候,
我們卻失去這種能力呢?」
天哪!
這個說服太精彩了。
從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出發,
告訴他們思辨跟自拍一樣,
不過就是改變視角。
問題來了,
很多人把思辨跟聰明劃上等號,
自己是普通人,就是想不出來啊!
關於這點,
正是我們在教孩子們思辨,
遇上最大的挑戰。
因為沒有
一套具體的方法,
可以教孩子怎麼切入思考點。
但我沒想到,
彥廷竟然開發出
一套思辨方法,
而且孩子們一學就會。
這套思辨方法,
一共有四種型態。
我舉其中一個跟你分享。
思辨第一型,叫做「重新定義」!
因為問題的呈現方式,
會引導思考的方向。
很多時候,
不是我們不懂思辨,
而是被問題限制了想像。
所以,
面對一個問題,
我們要做的不是直接選邊站,
而是「重新定義」問題。
關鍵句型就是:
「這個問題真正要問的是什麼?」
舉個例子,
《奇葩說》有集的辯題是:
「如果有一顆外星生物蛋,
要孵出來?還是打碎他?」
如果沒重新定義問題,
就會淪於討論
外星人危害的機率有多少。
可是你看黃執中怎麼講?
他說:
「這個問題真正要問的是:
好奇心跟安全感,哪個重要?」
這個戰場一開出來,
黃執中就能一路論證,
為什麼好奇心比安全感更重要。
這一招很厲害,
因為「重新定義」,
就是另闢戰場,
大家還在泥巴地打滾,
你就已經飛到天空,
跟神仙打架了。
視野格局直接碾壓對手。
緊接著,
彥廷讓孩子們做練習,
題目是:
「學校該不該禁止學生叫外賣?」
好樣的!雖然很敏感,
這的確是學生關注的問題。
我本來以為情況會一面倒,
大家都會為叫外賣護航。
但因為彥廷的思辨導引,
他們不會只從個人好惡看事情,
反而切出更多有意思的觀點。
「我贊成開放學生叫外賣,
因為學生有選擇食物的自由,
也許學校擔心我們吃壞肚子,
但是讓學生自行承擔責任,
不也是養成獨立人格的過程嗎?」
「我不贊成開放學生叫外賣,
因為表面上看起來自由了,
但實際上,
因為點的食物價位不同,
反而會導致同學間的比較和歧視。」
誰說孩子們不懂思辨,
他們只是在等一個,
能引導他們思辨的好講師,
而這個人,在我看來,
絕對是彥廷無誤。
漫畫《鬼滅之刃》
有一幕讓我印象深刻,
炭治郎一行人,
來到那田蜘蛛山斬鬼。
結果鬼殺隊員,
被蜘蛛線操控,好不容易,
炭治郎循線找到背後操控者。
他從空中向鬼俯衝,
刀已出鞘,惡鬼將滅,
這時,炭治郎注意到,
鬼竟然閉目求死,
彷彿那才是一種解脫。
這刀,是揮還是不揮?
炭治郎的刀劃過,
就像甘霖雨露般,
一心求死的鬼如願了,
但卻感受到他的刀,有慈悲。
彥廷的思辨課,
就像是炭治郎的刀,
斬世間的荒謬和慣性,
卻透露一份同理與慈悲。
對,思辨不是為了
讓我們伶牙俐嘴,
而是讓我們可以更溫柔的,
接受各種不同的觀點。
就如同彥廷,
最後給孩子們的那兩句話:
「沒有一種角度可以窮盡真實,
不同的觀點,都有其價值。」
#歡迎分享
#大推彥廷老師的思辨課
#謝謝羽婷幫忙協助行政業務
#我一直慫恿彥廷把思辨課寫成書啊會賣
#現在上課我們都用四種型態思辨來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