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都很關心,下個月可能要調漲的全民健康保險,10/24衛福部長陳時中也說,健保會必須考量收支連動問題,當健保支出增多,調漲保費勢在必行!
從106年開始,健保連年虧損,累計到110年度,健保虧損將要達到771億元,安全準備金已低於1.5個月,已經到了法定調漲的規定,看起來是非漲不可了。
📌健保到底是「社會保險」還是「社會福利」?
為什麼要先從這個上位的概念來討論?因為如果要把健保定位成「社會保險」,那看起來現在的費率就應該要更加的合理化。但是,目前的健保實際上卻做了很多社會福利應該做的事情,所以如果我們把健保是定位成「社會福利」,照理來說,就完全不會出現健保這個制度,醫療支出就應該由中央政府編列更多的預算來支出,那勢必就會造成政府在財務上更大的負擔。
現況是如果健保繼續虧損,財務狀況一直不好,到時候不管健保是社會保險還是社會福利,最後中央政府都必須要編列預算來補貼,健保就會馬上變成一筆很可觀的潛藏性負債。健保財源的開源或節流,都是政府要思考的目標。
📌潛藏性負債,行政院公營事業民營化基金
不只健保是一筆潛藏性負債,其實還有很多,比如說勞保、國民年金保險、軍公教年金,這些都會隨著人口數、繳納情形、利率等變化會有所調整,所以並沒有一個確定數字,目前我們也沒有潛藏性債務這個項目。我們現在在審的預算主要是針對總預算的部分,可是在這些預算之外,各部會的附屬單位和基金規模更多出好幾倍,其實潛藏負債也就躲在這裡面。
舉一個例子,「行政院公營事業民營化基金」,這個基金從2018年國發會就已經決議要裁撤,要讓他退場。主計長應該知道,當時決議民營化基金中長期退場,執行的細節是由主計總處協助財政部來辦理。但是兩年了,基金還沒有退場,然後每一年都要編很鉅額的預算來填補,累計下來已經高達622億的中央政府潛藏性預算,真的不合理。
我在財委會協商預算的時候,財政部長蘇建榮也認同且希望這些負債可以回歸到各部會的年度公務預算來處理,包括交通部、退輔會、經濟部、文化部、財政部等,而非一概由財政部自己來承擔。
當然這個基金的成立有他的歷史背景,政府的法定義務,也不會不付給這些已經離退的國營事業勞工,本席提出來是希望能夠幫助主計總處和財政部一起來解決這個長年的問題。
我希望,主計總處能夠好好去和行政院、國發會、財政部,還有要負擔的各部會溝通協調,盡快研議出「行政院公營事業民營化基金」的退場計畫,今年其他部會還來不及編列公務預算支應這筆負債,主計總處要拿出執行力,希望明年的預算書,可以看到各部會承擔這些潛藏性負債,踏出處理潛藏負債的第一步!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70的網紅蕭美琴立委辦公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口頭質詢─ ▶今年經濟部主管有關科技支出預算項目,在綠色能源與再生能源產業推動僅編列1千~2千多萬元。明顯投資不足,相較日本推出氫能發電電動車-MIRAI,由安倍首相親自代言,傾國家力量支撐,甚至不惜以高額補助宣示氫能時代來臨。發展綠色能源做為未來趨勢的產業,其能源生產技術的創新將為台灣經濟發展帶來...
福委會支出項目 在 Fernando Chiu-hung Cheung 張超雄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議事論事:採訪手記】
一連兩星期的財委會會議,政府官員被問及為何挪用獎券基金撥款11億元興建檢疫中心,總是說不清楚,留下一堆疑問:獎券基金為何不是用來資助慈善機構?檢疫中心為何被視為屬於社福服務的「營舍及宿舍」類別?政府有豐厚財政儲備,為何要向獎券基金申請撥款?究竟官員口中的既定程序,合乎審批準則,這把尺如何量度?
埋首查看有關獎券基金的撥款制度,我發覺政府並無公開1965年行政局規管獎券基金撥款用途的文件,而負責就基金撥款向社署署長提供意見的獎券基金諮詢委員會,在網上也沒有會議紀錄供公眾查閱。為了了解審批撥款的過程,我曾聯絡部分現任獎券基金諮詢委員會成員,他們婉拒訪問,表示由社署統一回應,而社署新聞組在節目播出前一晚才書面回覆,沒有進一步補充。報道只能透過政府官員在立法會會議的回應及呈交給財委會的文件中,嘗試從僅有的資訊中拼湊是次審批獎劵基金撥款的始末及未解的疑團。
由於報道篇幅所限,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細節未有提及,為何政府可以向獎券基金申請撥款?翻閱過去十多年財政預算案有關獎券基金的預算文件,每年都有政府部門如建築署、房屋署及社會福利署老是常出現於基金非經常補助金的支出項目中。
獎券基金諮詢委員會前成員孫勵生解釋,正常的程序是由非政府機構向獎券基金提出申請,如果申請的項目初步符合基金的既定性質及範圍(包括屬社福項目及非經常性開支等),社署便會進一步審視細節並認証有否獲得「政策支持」,即來自其他相關政府部門的政策支持或推薦,不同部門均有各自的政策、技術及程序要求,提出申請的非政府機構必須予以遵守。獎券基金的預算項目會列明參與的政府部門, 最終負責營運仍是非政府機構。不過,今次興建檢疫中心由發展局聯同建築署及土木工程拓展署提出撥款申請,檢疫設施既非社福項目,亦不是交由非政府機構營運,動用獎券基金撥款並不恰當。
獎券基金審批過程不公開透明,難免令公眾憂慮現行制度受到破壞。近年政府官員經常掛在口邊的「既定程序」、「合乎規矩」,同時又以保密為由不開誠布公回應各種爭議,當特事特辦凌駕於程序公義,恐怕會不斷削弱政府管治的認受性。
記者:劉振瑛
-------------------------
《議事論事》逢星期四晚上8時於港台電視31播出。想緊貼議會現況及政壇焦點,即Like《議事論事》Fb page及設定「搶先看/See First」!
福委會支出項目 在 股金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國內頭條:
1.台積資本支出,飆新高。(工商時報)
2.陸:盼美取消全部加徵關稅。(工商時報)
3.英國與歐盟達成脫歐協議,英國國會19日進行表決。(工商時報)
4.壽險保費漲定了!儲蓄險最凶。(工商時報)
5.王文淵出馬,福懋瑞士大投資。(工商時報)
6.反擊新蘇系,蘇嘉全妻開第一槍。(中國時報)
7.暗示iPhone11帶動營運,童子賢:和碩業績「秋高氣爽」。(經濟日報)
8.美中規劃下階段協商,人民幣看升。(經濟日報)
9.廣達第一台無人車美國試跑,自駕布局浮水面。(電子時報)
10.中國第三代半導體自主化急起直追,Micro LED可望從2019年底列入國家項目。(電子時報)
👉大陸頭條:
1.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正式通電,全面投產進入衝刺階段。(新華社)
2.商務部:中美磋商最終目標是取消全部加徵關稅。(新京報)
3.北上資金年內淨流入逾兩千億元。(證券時報)
4.截至上半年,北京市金融資產總量近145萬億元。(新浪財經)
👉國際頭條:
1.摩根資產:美10年公債殖利率明年有跌破1.5%可能。﹙路透社﹚
2.歐盟執委會主席容克:達成英國退歐協議。﹙路透社﹚
3.陸稅收連5月同比下降,本季財政收入增長料有所回升。﹙路透社﹚
4.陸承諾購買美農產品,但不確定性依然存在。(華爾街日報)
5.華為營收增速加快,美國黑名單影響有限。(華爾街日報)
6.潘斯:土耳其同意暫停敘利亞軍事行動五天。(華爾街日報)
福委會支出項目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口頭質詢─
▶今年經濟部主管有關科技支出預算項目,在綠色能源與再生能源產業推動僅編列1千~2千多萬元。明顯投資不足,相較日本推出氫能發電電動車-MIRAI,由安倍首相親自代言,傾國家力量支撐,甚至不惜以高額補助宣示氫能時代來臨。發展綠色能源做為未來趨勢的產業,其能源生產技術的創新將為台灣經濟發展帶來潛在第二春,惟我國政府關注恐不足矣。
▶台灣與日本同為能源進口國,應思考發展新能源戰略,即便台灣汽車產業不及日本發達,在機車卻是強項,台灣絕對具發展條件。以花蓮中華紙漿所排放之廢氣為例,其工業廢棄物餘氫可供應數萬輛機車一年的能源需求。對東部地區發展減碳觀光有極大助益。然而,目前僅屏東被規劃作為新能源示範區,東部地區並沒有被納入。恐有重西輕東之嫌,雖然東部規模小,難以發揮其經濟價值,現階段無法大規模投資,因此必須仰賴政府帶頭,並提供配套才有可能。倘若產業發展速度比政府快。
部長:有關再生能源預算編列,基金內已編列38億。另氫能機車儲氫罐安全規範尚未確定,工業局仍在輔導業者確立標準。未來也歡迎東部加入示範運行計畫中。
▶經濟部網站並無有關沼氣發電資訊。然而,借鏡丹麥豬農情況,他們不只賣豬肉,還能賣電、賣有機肥,擁有多元收入來源。經濟部應邀集農委會、衛福部等,進行發電機組的研發,使該產業普及達到產業規模,發展農場周邊供電技術,減少環境汙染,並減輕徵收水汙費的包袱,協助產業轉型。
部長:已訂定沼氣發電收購費用,會持續去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