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聽】 爆頭就對了 !| 從《#屍戰朝鮮:雅信傳》到《#惡靈古堡》| 晚期資本主義社會的屍檢 | 後人類未來 // 李長潔 👾
.
看完《李屍朝鮮:#雅信傳》只有一個想法—「欸為什麼沒有可以按下一集的地方!」。真的很喜歡《#李屍朝鮮》,自從2019年看了第一季,那種「公路電影」般的一路跋涉,加上詭秘的政權鬥爭,還有寫實又魔幻的戰爭,重新定義了活屍文本的特徵與內涵。我們今天就談談「活屍」(#zombie)及其文本,活屍在大中文化中的意義,還有活屍也有社會學(?)
.
基本上,我們認為,活屍電影、電玩、小說等,尤其在2000年後的興盛,是一種對晚期資本主義的屍檢。這些文本從政治、經濟、科學等領域,迂迴地提出「反-社會結構」的批評,並在倖存者身上,賦予某種「#後人類」式的期待。這種Ulrich Beck的「#解放性災難」,使我們思考新的社會型態與人類存在,並開啟未來的可種可能。
.
📌 #今天的節目有
.
▶ 李屍朝鮮與雅信傳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活屍
▶ 活屍的系譜
▶ 活屍文本的基本解析
▶ 巫術所控制的活死人
▶ 活下來的人有這三種
▶ 作為一種後人類
▶ 爆頭就對了
▶ 對晚期資本主義社會的屍檢
▶ 末日重生—解放性的災難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ropkmml94wf0863oyg6vp2e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5YZl1BR-1MdCKbHpwX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1GzNMgApuTqh61IbAnXKXp?si=qKcV2omiRo2D9-eAwCUvIA&utm_source=copy-link&dl_branch=1
.
📣 #apple 聽這裡:https://reurl.cc/R074Gg
.
📣 #facebook 完整論述: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818922671628683/
|
///// 完整論述 /////
.
▓ #李屍朝鮮與雅信傳
.
想到2019第一次看到Netflix上的《李屍朝鮮》,非常驚豔,居然可以將活屍與歷史、政爭、戰爭混合在一起,創造一種全新的視野。第一季的片頭,令人頭皮發麻,逐集釋出的片段,你可以一集一集地慢慢發覺這是養屍的陰翳詭譎畫面。
.
故事大概的背景是,16世紀末日本入侵朝鮮數年後的朝鮮王朝,王世子李蒼想見臥病在床十多天的父王,卻一直被宮人阻撓,直覺宮中有不可告人秘密。為追尋真相,李蒼微服暗訪醫治其父王的醫員,卻發現一場恐怖瘟疫正全國擴散,染疫的人會死而復活,變得非常嗜血及人肉,整個朝鮮正陷入一場滅亡危機。整個《李屍朝鮮》虛構地表現著真實的史實,包含16世紀的國際政治、政府治理、人民生活、飢荒與瘟疫,那些人吃人的殘酷歷史。
.
雅信傳,運用了朝鮮與女真之間的緊張關係,架構了一個「生死草源起」的場面。其中全智賢以及她的部族,是夾在朝鮮與女真之間歸順政府的「城底野人」,以來往探密為生。活屍在這裡,指向某種「他者」,是一個民族傷痛的隱喻,本篇裡並沒有太多的謀策或活屍趕殺,更多的是在恨意上的不斷加深,這個被賤斥、賤踏的他者(沒有認同、失語、赤裸、遭受暴力),最終反撲成為一種灰滅性的瘋狂與災難。
.
你是不是在最後活屍感染全滅軍隊時,感到內心充滿快感呢。你也可以藉雅信,明白前兩季的諸多橋段,包含生死草的來源、為何會出現、朝鮮的政爭、第二季結束時全智賢的詭異微笑。並且,藉由雅信這位女性角色的賤斥主體反撲,整個顛倒了前兩季的所有「皇權」(kingdom)統治。
.
《李屍朝鮮》大概是近年K-zombie中,最典型又精彩的作品。它之所以好看,是因為其脫離了20-21世紀裡,成為重要的反烏托邦類型的活屍文本,獨樹一格。不過,我們還是回過頭來談談這整個影視發展中的活屍文本,其是對晚期資本主義世界的一種反映與批判。
.
▓ #每個人心中有一個活屍
.
套句導演李安的句法,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活屍。活屍電影已然成為當代最重要的電影類型之一,是一種結合怪物、恐怖、與科學幻想的文本。從1932年的《白殭屍》(White Zombie)開始,1968年George Romero執導的《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興起,「活屍」一社會想像在40年內逐漸成為主流,時至今日已然有577部相關的活屍電影作品發行,尚未包含電玩、小說等其他傳播媒介。
.
911事件後,活屍文本更蓬勃出現,成為當代流行文化中的重要類型。這些血腥恐怖的情節背後,與一般鬼片不同,其隱含著複雜的、預設式的、假設式、未來式、較積極的負面烏托邦,用通俗的方式探討著「反結構」(anti-structure)的趨勢,甚至可以說,活屍文本就是某種「社會科學的科幻」(Reed and Penfold-Mounce, 2015),是一種社會學的想像。後面就來漫談活屍文本。
.
▓ #活屍的系譜—海地活屍
.
林宛瑄(2017)回顧了活屍的系譜。她認為,當代習稱活屍的怪物依其所從出的歷史脈絡與形象變遷過程,可以區分為「#海地活屍」與「#美國活屍」,兩種活屍形象各有所對應的社會情境及衍生的政治文化意涵,兩者之間的關聯與差異則是揭示活屍的理論潛能所在之關鍵。
.
簡言之,「海地活屍」為巫毒教的產物,例如「白殭屍」,海地人相信巫毒教巫師能夠藉由含河豚毒素的特定毒物與儀式,讓活人處於假死狀態,之後再藉另一種藥物使之復甦;但甦醒過來的受害者會失去許多心智功能,淪為受巫師操縱的奴隸。由於海地的歷史充滿被帝國殖民為奴的記憶,海地活屍逐漸演變為一種政治社會壓迫的象徵。
.
▓ #活屍的系譜—美國活屍
.
海地活屍在1920年代傳入美國,並在電影中,幾經轉變,最後由喬治羅米洛的活屍系列,將活屍由巫術型轉換成「感染型」。二十世紀西方大眾文化想像中的喪屍已從「#傳統神祕傳說中沒有心智且相對不具威脅性的奴性機器」轉變為「#兇惡且自我驅動的吃人機器」;活屍研究者不應將「海地喪屍」與「美國喪屍」的發展史混為一談。
.
值得一提的是,喪屍擺脫巫師或奴隸主甚或殖民者支配後,始得成為所謂「常人怪物」(行屍走肉),方能夠代入各種社會脈絡與問題情境,凝聚吸納其間的想像與焦慮,羅米洛的活死人系列因此可說是活屍作為一種大眾文化史上重要的轉捩點。(林宛瑄,2017)所謂的「感染型活屍」。不論性別種族階級,任何人都可能轉變為活屍,人與喪屍之間的界線不再牢固,人無法輕易將活屍斥逐為與己對立之他者。只要有心(?),人人都可能是活屍。
.
▓ #活屍電影的基本分析
.
我們將557部活屍電影名稱做文字分析,可以得到一系列的詞彙,如邪惡(Evil)、重返(Return)、活死人(Undead)、黑暗(Dark)、屋舍(House)、居民(Resident)、啟示錄(Apocalypse)、戰爭(War)、變種(Mutant)。這些片名用字指向大眾對「人」(human)之常態的質疑與恐懼。活屍象徵著,道德人性的變質、資源稀缺的搶奪、社會集體歇斯底里的害怕、全球戰爭的末日想像、對傳染病的恐懼、與基因科技的深層不信任。簡單來說,即是在技術、風險、生命權力、恐怖主義等等概念力量將社會質變後,活屍電影重新定義了「人」的存在狀態。
.
▓ #倖存者的隱喻
.
在分析活屍文本時,我時常將重點放在「活屍」本身,以其作為一種對當代社會的隱喻與批判視角,但事實上,那些在災難中倖存的人類,也是很重要,他們可能是反映人類在世界存在的方式,與社會重建的未來。倖存者的分類,依賴原本的社會資源,純淨的社會結構。倖存者可以分類成「#群眾」(Multitude)、「#超人類」(transhuman)、「#後人類」(post-human)。
.
在「群眾」的情況下,大眾被與活屍連接在一起,你可以在大部分的電影中看到這樣的場景,人口過剩的新自由主義社會中,一方面不幸成為活屍的大眾在社會結構中無腦的重複動作,另一方面,倖存的群眾則試圖恢復舊秩序,或是,衝破各種機構的框架,例如種族、性別等。這樣的集體大眾合作,也表現在活屍路跑的活動場面中。
.
而「超人類」,是一種思考未來的方式,許多超人主義理論家與倡導者希望運用理性、科學和技術,並在此基礎上減少貧困、疾病、殘疾和全球各類折磨人的疾病。在《惡靈古堡》電影中,女主角Alice受感染又轉基因,變成一個超越人類界限的賽博格(cyborg),如Donna Haraway在《賽博格宣言》裡說的一樣,女性的暴力是對所有中心主義的一種超越與破壞,拋棄了所有人的從屬角色。
.
所謂「後人類」(post human)狀態,少了超人類的超越,更多的是重新思考與風險共處的例外狀態,然後形成一種生命風格。是對未來人類個體趨勢的一種觀察、推測與想像,最著名的經典是Francis Fukuyama的《後人類未來-基因工程的人性浩劫》,他強調技術革命將帶來人類社會的終極改變,其中包含了道德界線的瓦解,與社會集體暴力的來臨。Ira Livingston與Judith Halberstam則描繪「後人類」是科技的設計,是藏有符碼傳染的軀體,是致命的肉身,人類不再屬於「人族」(the family of man),而是後人類的一員。諸多學者對人類個體的未來狀態有著不確定的憂慮,但也隱含重新思考的可能性。
.
▓ #爆頭就對了
.
在電玩《惡靈古堡》中,第一次將「生化武器」、「傳染病」、「病毒」等元素加入活屍文本。「這場流行病的傳染速度,比現代歷史上的任何疾病要快得多了。」在Covid-19的時代,在《惡靈古堡3》重製版(Resident Evil 3,2020)詭譎緊張的開場序曲中的這句話,令每一個身處在現在的玩家深深感到遊戲文本與現實生活之間的巧合。從1996年誕生於日本Sony公司的遊戲開發部的《惡靈古堡》(Resident Evil),以大規模傳染與生化實驗為故事基礎,展開第一代成人玩家恐怖科幻視野,也是幾十年來活屍類型文本(zombie genre)的重要原型之一。
.
《惡靈古堡》的核心是T-virus病毒,這種將人類變異成活屍的虛構感染,讓玩家無論是通過歐式豪宅、非洲村落、亞州公寓,每一集都有。就算到了《惡靈古堡:村莊》(Resident Evil Village)的羅馬尼亞風格民間故事中,都還是可以碰見邪惡集團Umbrella Corporation,因為製造生化武器,而開啟的活屍末日。但對於《惡靈古堡》而言,一開始幾代你還會期待是有解藥的,可以回到末日前的社會。但最近的幾代,主角與活屍的距離開始混淆不清。
.
▓ #活屍就是對晚期資本主義的屍檢
.
又或者是《屍速列車》裡,列車上的病毒傳染末日最可怕的敵人除了活屍之外,還包括各種延伸出來的危機狀況,像是對糧食、飲用水、衛生的不信任,大量流竄的、囂張的、與恐慌的活人才是真正致命的對手。這些由活屍想像延伸出來的情境,全都指向全球化晚期資本主義下的災難,社會失序、病毒感染、生化戰爭、病毒疫苗突變等。
.
此外,《屍速列車》是一部很特別的電影,它的成功,正是奠基在韓國的徹底失敗上,的確,電影中所提及的「世越號沈船事件」、「MERS疫情」等真實事件,都體現了導演在韓國社會中的生活經歷,看見了韓國階層文化的不公平、國家體系的失常、經濟壓力下,人們渴望「逃跑」。所以我們看到《屍速列車》裡有不同群體之間的權力關係,例如資本家對雇員的指使、社會對高齡的排擠等;也看到軍隊體系的暴亂之力;一節節的車廂裡的失序場景,反而在極端的條件下將韓國的社會秩序表現了出來。而失速的列車也逃往向釜山,一個韓國經濟的重量級災區。
.
其他的電影如《活人生吃》、《毀滅倒數28天》也時常描繪「商場裡的消費活屍」、「倖存者的險惡競爭」、「資源的匱乏」、「極具才能的才德至上英雄」、「巨大邪惡的企業(與科學家)」、「失能又極權的軍政複合體」,也時常是活屍電影的重要場景。都很像是對晚期資本主義的一場場屍檢。
.
▓ #人與非人的共生的遊牧主義
.
活屍片通常很短,觀眾看到的只是一個傳染的展開片段,但如果像是《陰屍路》這種發展很長的篇幅,就可以看人們開始嘗試展開新的生活。有趣的是,活屍科幻電影看似悲觀,這些倖存者卻總為未來社會帶來希望,追尋一個新的社會結構。例如《屍速列車》,電影中主角孔劉與其他人物的關係描繪得十分飽滿。一個故事由主角構成,主角本身卻又由許許多多的其他人構成,互動來去,在情緒、情感、合作策略的各種人際關係行為中,維繫了「人」存在於這個世界末日的價值。又或者是超級長篇《陰屍路》、被罵翻的《最後生存者2》,到後來已經展開各種活屍末日的生活共同體實驗,活屍末日是新世界的開始,在這個世界中「沒有強而有力的中央政府或傳統的社會建制,只有一群剛強的倖存者」(林宛瑄,2017)。
.
剝去感官主義的票房刺激,我們可以思考,在當代流行文化中被大量產出的殭屍文本,也許並不是我們恐懼上述的「後人類怪物」,而是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具殭屍,他提醒著當代人類身上存在著「跨界性」,我們必須要在無法可管的條件(社會變動太過劇烈)下創造新的律法。這是「後人類」的啟蒙,在最狂暴卻又極度管制的的區域中重新創造「人」的存在。
.
▓ #解放式災難的契機
.
我們可以用哲學家Giorgio Agamben的「例外狀態」(state of exception)來解釋這活屍延伸出來的後人類思考。在活屍科幻電影鋪成的過程中逐漸展開視域,可以發現空間與政治、生命與法律、混亂與正常之間已經失去清楚界線,這種「例外狀態」標示著當代社會型態的狂暴與管制、安全與風險的共存。而就是因為《李屍朝鮮》、《陰屍路》、《屍速列車》、《惡靈古堡》以及其他的活屍類型文本中,存在著活屍的暴力性、動物性、去道德化,反而強化了主角與其他角色之間社會關係,那些是人性的脆弱、難得的尊重與無私的互動,這些是維護「人」所存在的最後理由。「最後生存者」,這種新的存在方式,不純然是對非人狀態的拋棄恐懼,更可以是一種共振、共活(想想看這兩年的全球疫情)。
.
所以,活屍文本可以反映Ulrich Beck(周桂田、徐健銘,2016)提出的「解放式災難」,災難的風險可能帶來變革與解放的契機。「活屍」給我們一種壓力,一種啟事,一種警告,告訴我們自己即將面臨(或正處於)例外世界,承認當代人類個體已然是各種跨界性的混合體,但我們依然盡力地維護著人性的價值與個體安全的保證,在可能是最壞的未來情境裡,持續重新定義人類存在的意義。
|
📕 #參考文獻
.
1. 周桂田、徐健銘(2016)。進擊的世界風險社會挑戰。二十一世紀雙月刊。
2. 林宛瑄(2017)。我們就是喪屍:《 陰屍路》 中的喪屍末日與再創生。英美文學評論。
3. Fukuyama, F. (2006). 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 Simon and Schuster.
4. Halberstam, J. (1995). Ira Livingston, eds. 1995. Posthuman Bodies.
5. Reed, D., & Penfold-Mounce, R. (2015). Zombies and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The walking dead as social-science fiction. In The zombie renaissance in popular culture (pp. 124-138). Palgrave Macmillan, London.
科學革命的結構重點 在 譚蕙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過去與未來](六之三)
國安法第一審唐英傑案,專家證人解釋「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作供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控方專家作供後,辯方向自家邀請的學者提出問題。今天較後時間,代表律政司的主控官向辯方專家學者提出盤問,雙方攻防火花四起,加上法官們的提問,法庭裡關於歷史、學術、法理辯論,討論層面甚廣。
代表律政司的署理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在早上較後時間,開始向港大政治及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李詠怡提問。周天行戴着金屬框眼鏡,右手長期拿着原子筆,在擱在木架上的滿有螢光筆筆跡的文件上做筆記。每問畢一條問題,就會動手在文件上寫一點東西。
港大教授李詠怡(Eliza)這天穿了灰色線衫上衣,在上面加穿黑色西裝外套,她表情不多,語調大部份時間平穩,但有些時候,還是會表現出驚訝的語氣。
法庭是個講究用字精準的地方,然而當周天行以司法常用英語詞彙向社會科學背景的Eliza發問,雙方已經就問題的用詞爭辯起來。
周:「光時口號,梁天琦是創作者(creator)?」Eliza強調, “creator”只適用於聖經形容創造天地的上帝,但漠視了梁天琦參選之前,『光復」二字已經在社會上有人使用,故她認為應稱梁為 “improviser”(有二次創作的意思,或在前人的根基上再創作的含意)。
周:「Does slogans represent political agenda?」(口號是否代背後有政治議程?) Political Agenda可解作一些潛在政治訴求。
Eliza追問:「甚麼叫represent?」周天行於是提出兩個詞語代替represent. “regarded” “considered”. Eliza有點莫名奇妙,她回應道:「口號是口號,政治議程是政治議程,兩件事是不同的。」這個問題最後不了了之。
在重點主題上,雙方糾纏良久。例如有一段,討論到「主權Regime」這個主題。周天行前請Eliza回答香港是否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份,Eliza答是。
周專員再追問:「若我問妳,要從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去光復主權,是否代表必然要推翻政權?(To reclaim the sovereignty from the PRC, does it necessarily mean to overthrow the Regime?)」
三位法官之中兩位,陳嘉信和杜麗冰均追問周專員:「那一個政權(Which Regime)?」周專員垂頭找文件約六秒,再說:「香港的政權。」
Eliza回答道:「這條問題很混淆,香港從來都不是獨立國家,何來主權?又何以光復?而且Regime在政治學上不只解作政體,也可用在經濟或貿易概念上。你問的『光復香港主權』和『推翻香港政權』是兩回事,我不知道怎樣把兩者放一起。」
周專員用十二秒再找筆記,改為問,即是把香港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分割出來。Eliza回答:「『推翻政權』又和『分裂香港出來』是兩回事。香港從來都不是主權國,怎樣去恢復其主權呢?實在有點荒謬(absurd).」
Eliza說:「我有點被混淆,這裡有不一致之處。『光復』是關於『過去』,想回到一個舊的狀態;而『港獨』是『未來式』,我不知道如何把兩者放在一起。」
周再指,若說話的人從來不接受香港是中國一部份呢?Eliza指:「這裡要涉及太多假設,才達致你所說的總結,對我來說 doesn’t make sense。」
過去,將來,今天的審訊,又再把法庭變成時光機,從1360年的元朝,再拉到近代中國史的文革,再提及到香港殖民地時代,再回到近年香港社會運動的脈絡。
上周五,辯方報告裡提及元順帝因為想花費修建皇宮,被臣子勸阻,稱要「光復祖宗之業」,Eliza指,元順帝說此話時仍在帝位,故認為「光復」不一定涉及推翻政權。
周專員今天追問Eliza,知否元順帝說這話的背景,正是元朝「紅巾軍」把蒙古皇宮燒毁,元順帝覺得失去了「上都」(今內蒙古多倫西北,其中一個首都)感到羞辱,故「光復」是涉及祖宗國土之爭。
Eliza則認為,陳祖仁作為臣子寫此段文字,一直讀下去,並不是談及實質國土的失去,「業、大業、功業,不只是關於國土和政權,而是古時皇帝與皇朝如何看待皇帝正當性,就是作為天道承繼者,那個授權不只是談及土地,而是那個皇帝做了甚麼事跡。」Eliza說,她看了整篇古典,認為很清楚文中不「只是」談國土喪失。
然而,周專員曾經挑戰Eliza對中國歷史的理解。Eliza說,她在中學有讀中史科,但在大學副修世界歷史。周專員堅持要問:「妳有無正統的中國歷史訓練。」
Eliza反駁:「如果你想說,我只有中三程度的中史學識,我不會同意你的說法。作為學者,特別是研究香港政治的學者,我們常要去參考中國歷史,因為香港很多的發展和中史有緊密關連。我懂得看寫中文亦會讀文言文,作為學者我有能力去理解中史。」
周堅持要問:「我問正統的中史訓練。」Eliza如此回應:「如果你硬要這樣問(If that’s how you like to put it.)我沒有教過中國歷史科,我博士研究也不是中國歷史,你可以說我『正規中史訓練是到中三』」。
而作為控方專家的嶺大歷史系教授劉智鵬,今天打了紫藍色的間條領呔,整天坐在控方律師後,聽到他同意的觀點,有幾次認同地點頭。
劉智鵬曾經在他的報告中提及「革命」可以參考「文化大革命」之使用,是「文革」與「政治層面」有關聯的例證。然而Eliza卻反駁,「文化大革命不涉及政權更替,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被推翻或被取代。」
專員此時拿出一份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官方網站的文件。文件名為《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文件於1981年公佈,為內地官方對文革定性的文件。
周專員把文件較後幾處,談及文革三個階段節錄,以英語讀出。文件內容節錄為:「林彪、江青、康生、張春橋等人主要利用所謂『中央文革小組』名義乘機煽動『打倒一切、全面內戰』;林彪反革命集團陰謀奪取最高權力、策動反革命武裝變的事件。這是『文化大革命』推翻黨的一系列基本原則的結果,客觀上宣告了『文革』理論的實踐的失敗。毛澤東、周恩來同志機智地粉碎了這次叛變。」
周專員繼續以英語朗讀:「在發現江青等人借機進行篡權活動以後,對他們作了嚴厲批評,宣佈他們是『四人幫』;1976年毛澤東同志逝世,江青反革命集團加緊奪取黨和國家最高領導權的陰謀活動。十月上旬,中央政治局執行黨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團,結束了『文革』這場災難。」
「煽動」、「內戰」、「奪取最高權力」、「叛變」、「篡權」等英文翻譯,由周專員讀了出來,在香港高等法院的一庭空氣中飄揚。
周專員讀畢,問,這份文件,與如何理解「革命」這詞,有關聯嗎?
Eliza深呼吸了一口氣,慢慢回答:「你知道關於『文革』這課題,曾經有多少人出版了多少本專門的書籍,有多少人研究過?我認為要小心使用這資料。」
周追問下去:「這份資料有相關性嗎?」糾纏一會,Eliza答,「我不會改變我原來的看法(關於文革不是關於政權更替)。周再追問下去:「那妳認為文件那一部份不合乎事實或不準確?」
此時,法官彭寶琴插嘴:「周先生,你要再修正你的問題。」法官杜麗冰接下去:「李教授(即Eliza)沒機會從頭到尾看全份文件,她怎回答你?」彭寶琴再說:「她這方面的意見也不太有相關性。」關於文革的討論,就此打住。
另一個有火花的議題,就是關於在光復社區示威中,有示威者拿着殖民時代的港英旗揮舞。Eliza指出,她沒有訪問過拿旗的人,不能知道每個人心裡想甚麼,但以她的閱讀(decoding),揮旗的人對香港2010年初的狀態不太滿意,想把香港恢復到以前的社會秩序。
杜麗冰法官追問:「回到殖民時期統治?」Eliza回應:「或許是那種生活方式。」杜官接着問:「那是一樣的(統治和生活方式),想回到殖民地的生活,和回到英屬殖民地是一樣的。」
Eliza說,她不同意。「我猜測,人們對殖民地時代一些東西懷念,或許是經濟結構,文化符號,我不知道。例如1997年7月1日,香港由殖民地變成香港特區,在社會、文化、經濟上,不是突然產生巨變。」
Eliza以社科學者概念再重申:「想回復英治殖民地,和香港獨立是兩個不能共容的概念。」
陳官追問:「恢復殖民地不是必然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分割出來嗎?」劉智鵬專家此時在座上點頭。陳官再說,即使他同意Eliza所說,但邏輯上不是不通嗎?
Eliza再表示:「在狹義上及技術上可以說是,但法理上甚麼是分離主義,並不是我的專長範圍。我會問,香港要回到殖民統治,現實上可能性是零,故此我認為,揮旗者是要表達他們對現況的不滿。」
三位法官,此時先後兩次把座椅退後商議。陳官表示他要「收回『同意李教授』言論的說話,而且這句話,亦不代表我們三名法官的看法。」然而不久,三官表示要休庭20分鐘。休庭後,陳官澄清他對Eliza證供的理解,並請她再詳細解釋。
Eliza表示:「這裡涉及三件事。一。殖民地時代的生活方式;二。殖民時代的政體;三。追求港獨。而我認為,二。和三。基本上有矛盾。」意思是,兩個訴求是不能同時並行的。
Eliza亦補充,控方專家劉教授曾指「香港自治運動」是「港獨運動」,她想澄清,「以我所知,香港自治運動是受到曾任嶺大助理教授的陳雲著作《香港城邦論》啟發,陳雲一度為該組織做過advisor,後來離開了,但他們不是追求港獨,而是追求保護香港的政治、經濟、文化,支持『一國兩制』框架和原則,追求高度自治,只是覺得一國兩制實踐起來不及他們期望。」
盤問到了最後,周天行專員花了長時間,追問在光復行動中,一些示威者拿着或喊過的口號,例如「驅逐支那罪犯」「大陸人番大陸」等。周專員指,示威活動中,明顯有「反中共」及「支持港獨」成份,問Eliza是否認同「光復」二字意思,要參考這些「客觀事實」。
Eliza說:「我要強調,這些活動中的確出現了很敵意的行為,對內地遊客和水貨客,而水貨客亦不只有內地人,也有香港人從事水貨活動。示威裡,有語言暴力(verbally abusive),很強敵意(very hostile),我認為這些口號很不恰當,富侮辱性,甚至涉及歧視(racist)。」
Eliza指,但示威遊行裡,參加的人多樣。她舉例七一遊行,每年遊行有不同訴求的人在其中,包括性工作者,性小眾,宗教團體,甚至乎外傭,示威者之間的訴求不必然一樣,甚至可以有矛盾。故此,她堅持認為,社區的光復行動,主要訴求是關於公共空間秩序問題。
陳官追問,照片裡有人舉起「恢復英港。建立港人政府」口號,如何解讀?
Eliza答:「字面可解作『恢復英治時代香港』,但我們要問,這句不夠具體,『港人政府』究竟是指,『香港人由香港人去領導』(government led by Hong Kong people),還是『香港人的政府』(government of the HK people)?」
Eliza說:「如此這般,表達意思不明。而很多示威者都有點『詞不達意』(not coherent), 他們也不太清楚自己想要甚麼,但他們憤懣很大,就弄一點東西出來表達一下。」
周專員沒有放棄去追問,為何光復社區的示威者要舉港英旗幟。他問Eliza:「妳說示威者有不滿,所以去舉旗。但他們為何一定要舉旗,他們可以找渠道去投訴呀,例如向立法會議員申訴。」此時,旁聽席爆出笑聲。
Eliza再解釋:「示威的作用,就是向政府發放訊息,表達民間訴求,他們為何不向立法會議員求助,我不知道。」
經過了2019年和2020年,香港的街道,示威活動幾近絕跡;而立法會選舉,民主派議員亦在DQ潮下集體請辭,多個議員相継被控及入獄,而立法會選舉辦法亦大幅修改,按中央及港府宣傳,這是「完善選舉制度」。明天李詠怡教授會繼續作供。
***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一):[Regime & Redeem]
7月2日控方專家劉智鵬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10137115741348/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二):[Just Do it]
7月9日辯方專家李詠怡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29321820489544/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三):[過去與未來]
7月12日辯方專家李詠怡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37523026336090/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四):[知行合一]
7月13日辯方專家李詠怡及李立峯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40215429400183/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五):[沒有誰比誰高貴]
7月14日辯方專家李立峯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43328702422189/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六):[選櫻桃的人]
7月15日辯方專家李立峯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45860505502342/
(圖為辯方專家證人之一的港大政治及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李詠怡離開高等法院)
科學革命的結構重點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英語世界最古老的大學 | 英國牛津大學
距離倫敦約一個半小時車程處的牛津,因是知名學府牛津大學所在地,本就吸引許多遊客造訪。後來又因電影『哈利波特』曾在這裡取景,又迎來許多影迷與書迷,和劍橋同為熱門的一日遊地點。
牛津大學創建於中世紀初期,是英語世界裡最古老的大學。即便是與牛津齊名、歷來相互競爭的劍橋大學,當初也是由從牛津出走的師生建立。牛津大學作育了眾多英才,包含28位英國首相、53位諾貝爾獎得主,甚至還出了12位聖人,對於形塑西方的文化與歷史有極大的影響。
從倫敦前往牛津的方式相當多元且便利,除了傳統的火車外,經濟實惠、班次多且24小時營運的Oxford Tube客運也是相當不錯的選擇。我這次因為是臨時起意,因此是搭乘火車前往,下次有機會再體驗Oxford Tube。
如同劍橋,牛津的各學院也是散佈鎮上。因此,除漫步於街道上、巷弄裡,感受這座古典城鎮的氛圍外,主要的遊覽方式便是逛各學院。牛津的學院眾多,我時間有限無法遍訪,因此只挑選了比較經典的幾個學院前往。
▌基督學院 Christ Church College
基督學院於1546年由英王亨利八世成立,是牛津大學中規模較大的學院。除了有13位英國首相、17位大主教是從這裡畢業之外,英王愛德華七世、荷王威廉二世、愛麗絲夢遊仙境的作者Lewis Carroll,及發現虎克定律的科學家虎克,都是基督學院畢業的校友。
但Christ Church今日最吸引遊客的地方,則是它的用餐大廳Dinning Hall。這座大廳在查爾斯一世時期的英國內戰(清教徒革命)中,作為國會議場使用。然而曾經出現在哈利波特的場景中,也是每年讓逾五十萬遊客造訪的主要原因之一。
▌莫德林學院Magdalen College
莫德林學院Magdalen成立於西元1458年,歷史悠久。座落在優美Cherwell河畔上,甚至在英國清教徒革命時的牛津圍城中,成為保皇黨的駐軍處。
Magdalen學院除了是牛津最富有的學院之一外,在我的心中,它也是最美的之一。而整個學位的精華,就是被稱作 Great Quad的中庭與迴廊。這個中庭被稱作該學院的中世紀核心,是不能錯過的拍攝重點。此外,如同基督學院,莫德林學院也有自己的用餐大廳,與禮拜堂一樣是值得停留拍攝的地方。
▌萬靈學院 All Souls College
萬靈學院是牛津大學的主要學院之一。要入學萬靈學院也不容易,除了只收研究生外,它的入學考試更曾被稱為是世界最難的。所幸對旅人來說,進入萬靈學院簡單得多。我本來還在不算起眼的門口張望、不確定能不能進去參觀,裡面的門衛看到後,便揮手招呼我進去參觀。
從門口進去後會先看到一處小中庭,一邊通往萬靈圖書館Codrington Library前大中庭,另一邊則是通往萬靈學院禮拜堂。開放參觀的地方很有限,但可以踏足世上最難考進的學院,也是值得紀念的體驗。
▌拉德克利夫廣場 Radcliffe Square
拉德克利夫廣場得名於牛津的校友、後來的英王御醫約翰拉德克利夫。廣場中央的拉德克利夫圖書館與周遭優美的歷史建物,讓此處成為牛津最著名也最受歡迎的廣場。
▌博德利圖書館 Bodleian Library
緊鄰拉德克利夫廣場的博德利圖書館,是牛津大學主要的圖書館,館藏豐富,僅次於大英圖書館。博得利圖書館如同許多學院一樣,是「口」字型的結構。圖書館內除了有著牛津大學最早設立、專為教學之用的教室外,在內庭也仍可看到過去舊時以拉丁文書寫的學院院牌。
而教室之上的Duke Humfrey's Library必須要參加導覽才能參觀,我因為時間無法配合因此沒有去參觀,只有造訪下方的Divinity School的教室,圖書館只能之後再補遺了。
▌嘆息橋Bridge of Signs
嘆息橋本名是Hertford橋,是作為連接Hertford學院兩棟建築之用。雖然因為形似威尼斯的嘆息橋而得名,但其實興建當初並沒有模仿之意。今日是旅人來到牛津的必拍景點之一。
▌請大家留意一下
最近不知是否因為臉書改版的原因,發現以前我有追蹤的一些專頁,莫名的被取消追蹤了,所以都看不到更新。如果大家發現我的這個專頁也有一樣情況的話,再麻煩幫我按下追蹤,十分感謝 :)
另外,我的Instagram上除了分享旅行攝影作品外,最近也開始在這裡分享一些拍攝當下的短片,也歡迎大家追蹤。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helmchangphotography/
科學革命的結構重點 在 不是陳恒安- 【備課與讀書】科學革命的結構:第十二章 ... 的推薦與評價
至於falsification的問題呢?或許孔恩針對的是所謂的naïve falsification,即強調否證的重點在理論與觀察的比較。孔恩說,如果以觀察證據比較理論,只要不吻合,那麼理論就 ... ... <看更多>
科學革命的結構重點 在 科学革命的结构/读书笔记 - 欢迎来到本尊的鱼缸 的推薦與評價
这本书从科学史的视角探讨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的本质,第一次提出了范式理论 ... 所以我现在这种层次,只能争取找找框架,找找重点之类的记录一下。 ... ... <看更多>
科學革命的結構重點 在 [心得] 孔恩˙科學革命的結構- 精華區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要書寫科學革命的結構這本書的讀後感,須要先對孔恩的背景稍作一些介紹,將有利於閱
讀科學革命的結構這本書:
孔恩﹝Thomas S. Kuhn, 1922-1996﹞
原是一名就讀於哈佛大學物理研究所的學生,專攻理論物理,並已接近完成博士論文的階
段。接到康南特邀約參與此一實驗課程,因而閱讀不少過去的科學著作。透過對這些著作的
理解,孔恩進而對過去在實證哲學影響下,專業科學教育所接受的流行科學發展見解–主張
科學之所以會直線進步,是靠著實驗與觀察結果長期累積下來的,與其相關的科學哲學加以
省思後,對科學真實歷史的發展提出一套嶄新之見解,將科學視為一種社會與文化活動歷程
中的產品。
由於孔恩物理學的背景,科學革命的結構多以物理學的例子與角度來貫穿其表述,以「典
範」這一名詞來說,不論是典範的本身,還是典範的內容、發展…,如說明典範轉移實例時
,孔恩以亞里斯多德力學到牛頓力學,以及從牛頓力學到相對論以及量子力學來說明;另一
個在書中具有創新性的名詞「不可共量性」也是有趣的概念,再者書名所提「科學革命」來
看,科學是否真有革命,以下我將稍微摘錄書中提到的想法,再分享自己的讀後心得。
常態科學、科學革命
孔恩強調的一個概念─「常態科學」,在這個階段,科學家有共同的語言與高度的共識,
對於什麼是重要而且可以解決的問題看法相同。他們共享一套完備的理論,或稱典範(paradi
gm),科學工作主要就是以這套理論來解自然之謎。因此可見PARADIGM “典範”是一種科
學學派或者學科的、哲學的、理論的框架、體系、觀點、準則,在這個框架、體系、觀點、
準則中,理論、規律,和?支援它們所做的通則化以及實驗,已經公式化(系統地或者確切地
得到闡述或者表達、說明),當一個典範出現了異常的現象或無法處理的現象時,科學家
就必許從起點開始找出或拼湊出新的典範,以解決舊典範所產生的現象,而這個新舊典範的
交替階段就是科學革命。
孔恩認為常態科學的研究方向有:
一、 把事實定義的更精確,以了解在各種變化下這些事實的變化情形。
二、 量化定律的形成,即尋找自然和理論之間的關係式。
三、 向潛在的新領域做探討。
孔恩以為科學的演進是斷裂式的,是科學發展過程中的非累積性事件,是一個典範(例如
愛因斯坦相對論)取代另一個典範(例如牛頓古典力學),他認為科學並非是累積知識的活
動,在科學革命也就是新舊典範之間,會有衝突存在,其關係有可能有邏輯上的相同性,但
在歷史上這是不可能的,科學史上還有許多其他的事例,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不那麼具有革命
性,但他們仍然具有科學革命的特徵,科學發展的歷史可視為數次革命後的發展,換言之幾
乎每一個科學進展都可描述為革命。
孔恩認為一些科學能有大幅度的進展,來自於常態科學的權威性,也就是典範的獨霸性,
常態科學的活動再她看來是一種解謎的活動,像是拼圖、猜字、猜謎等,當科學社群接受了
一個典範後,就是接受了一個準則,並以它來選擇研究的問題,也就是說再典範的保證下,
此研究問題必然會有答案,也只有這類問題其社群才會承認是科學的問題,才會鼓勵成員進
行研究。這樣的情形使科學家專心的進行研究活動,不受社會性的干擾。
也因為科學社群與典範的相互作用,使得科學家們對自然的「預期」就愈清楚和全面、對
現象的「預測」也就愈精確,異常或無法解釋的現象也就越容易被發掘,科學家為解決此問
題變開始創造、尋找新典範,由此緣故孔恩認為科學的演進是斷裂式而非演進式,用新典範
取代舊典範,而非由舊典範中修改進而演變成新的典範,而且典範間的轉換是蓋士塔﹝Gesta
lt﹞式的,也就是說看事物的觀點有全面性的更換,即使是新舊典範間出現了相同的名詞
,其涵義也可能是截然不同的﹝如:質量﹞。
典範及不可共量性
關於典範,孔恩在書中不斷的提及此名詞,也不斷的將它定義,在第二章常態科學如何產
生中提到,稱之為典範的科學研究有兩個特徵:
一、 作者的成就實屬空前,並吸收競爭學派中的忠誠歸附者。
二、 著作中仍留有許多問題能讓這一群研究者來研究解決發展
在後記又提到一個群體承諾型態的典範是一組有序的學科結構,其特點為:
一、 符號式的通則,如公式、定律等。
二、 形而上學式的信念與模型圖像,如原子論、機械論式的最高原則。
三、 共享的價值和美學取向,如「精確預測」、「和諧」、「簡潔」、「太陽中心」等。
四、 共享的具體例子,或「範例」。
除此外,孔恩在其他的章節的定義有:
* 特定社群的成員所共享的信仰、價值與技術等等構成的群體。
* 科學社群取得的較大共識,這類共識構成一種典範。
* 整體中的一種元素,也就是具體的問題解答。
* 一種信念或信念系統。
* 一種普遍性的觀點。
* 示範性的過去成就。
* 最高的共識單位。
* 觀察的方式。
由以上的數點看來孔恩認為典範是一種觀察室裡的普遍性原則,此原則具有共識,在該學
科領域裡形成了最高信念,它示範了過去的成就,建構了該社群的知識系統,衍生並累積了
該學科領域的研究發展。
「不可共量性」(Incommensurability)是孔恩提出的另一具「革命性」的重要概念。新
舊典範之間如何來量度,當典範還未統一之前,如何在競爭中的典範間作選擇,必然會有無
法用常態科學判準來解決的問題。不同典範中辯論的雙方不可避免地會以不同的眼光看待某
些雙方都訴諸的實驗或觀察情形。然而,由於他們用以討論這些情形的辭彙大部分都相同或
不同,沒有一個共同的標準用來度量,造成了典範辯論在邏輯上各說各話,也就是說實驗並
不一定可以用來檢驗理論的正確與否,結果,一個理論對於另一個理論的優越性,就成了辯
論中無法證明的東西。
純屬心得
科學革命的結構這本書並不是一口氣看完的,甚至到後來是用略讀的方式看完,主要是本
身很少接觸物理學﹝科學﹞歷史,平常更沒有仔細思考過「科學」是如何產生,看來科學的
權威性跟獨霸性已經深植我心,而使我對科學這一個大典範沒有任何的懷疑,完全沒有思考
到它本身的「不科學」﹝科學的實像非完全理性﹞,如同我從未思考過1+1=2的原因何在,典
範﹝1+1=2﹞本身並非真理,它是一種普遍性原則、科學社群的共識與信念,是一種歸納後
的信念,並無法完全解釋所有現象,更有可能在其他學科裡是完全錯誤的,但典範在此時
此刻的科學社群﹝科學範圍﹞內,卻又是一個大的準則,科學可藉以發展,更成為科學進步
的原因﹝若1+1≠2,我們所學的其他數學算式就無法成立及發展﹞,我想就是迪卡兒所說的
:一切直接或間接由感覺經驗獲得的知識都是不可靠的,只有主觀上的明白清晰才是真理的
標準。
孔恩似乎很強調理論的「認知」﹝主觀感受﹞問題,比較忽略的實質內容,讓人感覺典範
只是一種大多數人認同的假設﹝一種純理論﹞,寫到這裡又想到科學的定義似乎也是有許多
討論,像是「科學」與「偽科學」、「純科學」與「應用科學」、是邏輯學還是自然學的定
義,讓人想到課堂上的討論 ─ 何謂客觀?主觀的客觀與真正客觀的討論,往往是角度跟看
法的問題,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只有立場問題,而這個觀念應用在科學革命也是相同,到
底科學的進步是孔恩所說的「斷裂式」,還是其他學者所認為的「連續式」。
舉例來說當科學家在典範中進行研究時,遇到解釋有困難時,還是會從自己從屬的典範出
發作修正,以十九世紀的牛頓物理學來舉例,當科學家發現行星運動與牛頓力學相違背時,
他們的做法不是去推翻牛頓力學,而是假設外軌道上有其他不知名的行星,從這點上來做研
究﹝因而發現天王星﹞,換句話說就是在典範上加諸許許多多的小理論去補足其不全,除非
事實與典範明顯矛盾,新典範才會因而出現,而這樣的一個科學步驟到底是斷裂,還是所謂
的連續?可見科學是否有革命的存在,這在很大程度上是觀察角度問題,也可以說是一個表
達方式上的不同。
在「不可共量」方面,典範真的不可共量嗎?是局部性的還是全面性的,不可共量是否等
同於不可比較,若等同那麼典範之間如何轉換,新的典範如何取代舊典範,科學是如同孔恩
所說是在不斷的相互辯證下的選擇嗎?這能夠稱為理性的科學嗎?兩個典範之間,沒有一個
共同的「標準」可以來共同度量,而造成撰擇典範的辯論在邏輯上雙方各說各話。就如古希
臘關於數學的「不可共量性」之發現──等邊直三角形的弦與邊彼此不可共量,導致了無理
數的發現與畢達哥拉斯「數字」學派的危機。
透過此本書認識了孔恩及其學說,尤其是在科學哲學的討論,科學與哲學在科學史的分野
在初期似乎不明顯,很難以二分法將其切剖開來,曾看過愛因斯坦的一段話:「科學所企圖
的目的是什麼呢?一個描述自然的理論應該是怎樣的呢?這些問題,雖然超越了物理學的界
限,但卻與物理學有很密切的關係。哲學的推廣必須以科學成果為基礎,可是哲學一經建立
,並廣泛地被人們接受以後,人們又常常促使科學思想進一步發展,指示科學如何從許多可
能的道路中選擇一條路來。等到這種已經接受了的觀點被推翻以後,又會產生一種意想不到
和完全新的發展,它又成為一個新的哲學觀點的泉源。」,目前的環境將各個學科獨立,各
學科也有專門的研究課題,分工越分越細,也越來越專精,探討一些科學問題已有專門學科
,科學與哲學也因此變成了獨立分開的學科,但如愛因斯坦所說的當我們看著科技發展的迅
速,便會開始思考相關議題,科學與哲學正是如此循環下去。
撰寫以上摘要與心得時,很怕自己了解不夠深入對此書所要闡述的有所誤解,因而不敢在
論及其他大家之論述,尤其在相對與絕對、科學與哲學以及絕對理性方面,過去了解實在不
多,因而只敢寫下這些心得,希望不要太過偏離,透過這本書的確啟發不少想法,日後也可
以再多閱讀相關書籍,做更深入的了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5.232.9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