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評論 #吳其育 #封閉世界的設定集
吳其育2021年在 #立方計劃空間個展「封閉世界的設定集」下檔的前一天,兩場當代藝術講座不約而同地提到「 #封閉世界」的概念。這些引用都有互文依據:熱力學第二定律定義了「 #熵值
在封閉系統中增加,在開放系統裡能被減少(負熵)」,而冷戰可以說是吳其育發展「封閉世界」概念的來源之一,也就是置於展場的保羅.N.愛德華茲(Paul N. Edwards)同名書籍《The Closed World》,探討美國冷戰時期裡的科技發展論述如何支持封閉社會裡的政治運作。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萬的網紅PanSci 泛科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promo 2500 年前,畢達哥拉斯率先提出了「黃金比例」的概念,利用尺規作圖、準確分割,製作出了正港的「正五角星」,並奉其為美與和諧的比例;數百年後,幾何學之父歐幾里德在《幾何原本》中,正式提出了黃金比例的定義,運算、四捨五入後大約是 1.618。 直到現代,許多產業與藝術品仍視黃金比...
「科技藝術定義」的推薦目錄:
- 關於科技藝術定義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科技藝術定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科技藝術定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科技藝術定義 在 PanSci 泛科學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科技藝術定義 在 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科技藝術定義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科技藝術定義 在 科技藝術定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科技藝術定義 在 科技藝術定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科技藝術定義 在 科藝很可以Arts@ITRI - 科技藝術是什麼?科技與 ... - Facebook 的評價
科技藝術定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恭喜台灣名導 #李安,榮獲第 11 屆總統文化獎——「文化耕耘獎」。
總統文化獎從 2001 年開始由中華文化總會籌辦,兩年一屆,共選出 5 大類獎項,除了「文化耕耘獎」之外,還包含「在地希望獎」、「人道奉獻獎」、「青年創意獎」與「社會改革獎」。至於今年的總統文化獎由賴清德副總統擔任總召集人;文總副會長陳建仁、鄭麗君、江春男擔任副總召集人;並召集朱宗慶、唐鳳等人擔任個別獎項召集人。
而文總對於「文化耕耘獎」的定義為:藝文是社會文化的啟迪。長期在文學、音樂、美術、視聽、建築、展演等藝術領域中辛勤創作,並以其專業積極推動、參與社會關懷、人文啟蒙等活動,表現卓然有成,堪稱楷模、典範者。
對於本屆李安的獲獎,文總表示,李安曾說:「我以作為台灣的電影人為榮,我以代表台灣為榮。」而李安以台灣人內斂、謙遜、堅實的生命氣質,挑戰世界的前端思考,在表現人文哲思與數位科技的完美結合,也是當今台灣所追求價值目標的表徵。
本屆其餘得獎者請點此👉https://bit.ly/3BXYtky
然而,除了台灣的總統文化獎之外,李安也曾在今年 4 月初榮獲英國影藝學院獎(British Academy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rts,BAFTA)的終身成就獎(Bafta Fellowship),成為首位獲得此獎的台灣影人。
李安執導的作品有 3 部在英國影藝學院獎(俗稱英國奧斯卡)獲獎的紀錄。第一部以英語發音為主的作品《理性與感性》就拿下最佳影片;以華語為主的《臥虎藏龍》拿下最佳導演、非英語電影;而同志電影《斷背山》則拿下最佳導演。
對於李安獲獎,英國影藝學院獎主席 Marc Samuelson 說:「李安是一位多才多藝、大膽而傑出的電影人。他毫不費力地遊走在各種類型,無論是在技術還是他處理的主題上,都深具開創性。《臥虎藏龍》、《斷背山》和《少年PI的奇幻漂流》等眾多作品中,不僅展示了他的技術和對電影製作的深刻理解,而且這些故事——無論是史詩還是小品,所有人都能透過角色與他的出色作品產生情感連結。我們很高興能頒給李安 BAFTA 的最高榮譽。」
李安當時則回應:「在我的職業生涯中,英格蘭非常特別,尤其是《理性與感性》,對我而言就像是第二所電影學校。獲得 BAFTA 的終身成就獎並被認為是傑出電影人,是我巨大的榮耀。」
影史上獲得英國影藝學院獎終身成就獎的影人也都赫赫有名,包含首位得主希區考克、大衛連、卓别林、史蒂芬史匹柏、費里尼、柏格曼、史丹利庫柏力克、比利懷德、肯洛區、馬丁史柯西斯等人。李安除了是首個獲得此獎的台灣影人,也是首位華語導演收下英國影藝學院終身成就獎。
再度恭喜李安導演,今年在英國、台灣皆獲得相關的榮譽肯定。
圖片來源:The Talks
科技藝術定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讓台灣能站上世界博覽會的創新方法
全球新冠疫情肆虐,許多線下活動不是取消就是改為線上行程,台灣文化產業也受到相當大的衝擊,但危機就是轉機,需求帶動了數位產業科技的創新運用,因此許多新奇的產業模式也憑藉於此進而翻轉,而當中包含 群眾自造 Netizen Productions 、平行世界建造局以及夢想之都工作室,三方所主辦的一場關於「公共議題」的建築創作活動,活動中巧妙運用Minecraft遊戲特色,結合探索世界、生存冒險、採集合成的核心精神, 讓每個參與者都有能力表現共同創作,並透過公開且放眼國際的伺服器,讓全球玩家能在平台上相互切磋。
Minecraft是微軟開發的一款經典沙盒遊戲,在全球創下了2.38億的銷售量,每月有1.4億的活躍用戶,是歷史上最暢銷的電子遊戲之一,獨特且有趣的玩法,富含創意的設計累積,都讓許多玩家深深著迷,團隊運用去中心化的執行方式,打造公開的國際平台,跳脫以往的框架,讓全民都能共同參與,將「創造我們的世博」這一切化為真實。
除此之外,今年10月也將迎來全球關注的杜拜世界博覽會,世界各國將依據國家特色與民族文化,來規劃與眾不同的各國場館,台灣在國際外交上多年來處於相對弱勢的角色,但群眾自造團隊不畏艱難,只希冀能將台灣推向國際舞台,過去在2015年米蘭世博時,台灣被拒於門外無法正式參展,群眾自造團隊即透過行動攤車的台灣美食來打造「移動國家館」讓世界能注意到台灣。
本次,群眾自造透過Minecraft遊戲的高自由度操作特性,以及各路大神的藝術作品,讓民眾可以透過線上數位博覽會的方式,最終重新定義世博世界館。疫情之下,對各行各業影響非常的大,不過團隊不因此氣餒,反而激發將世博館打造成虛擬場域的創意,透過擴充實境技術來達到虛實整合,同時更能集結眾人的智慧與力量。
我個人非常看好這次的活動,更可以說是線上數位活動的嶄新里程碑,也同時將將台灣人的韌性表露無遺,當人們透過網際網路來跨越空間與時間,將全世界真正的集結成地球村,共同建造屬於我們的當代藝術,這種可能性是無窮無盡的。
而這次活動中有太多太多的範例圖,從中挑選了一部分,相信許多人看到都會深受感動與躍躍欲試。
Minecraft影片
中文版: https://youtu.be/ousUio3nS5M
科技藝術定義 在 PanSci 泛科學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promo
2500 年前,畢達哥拉斯率先提出了「黃金比例」的概念,利用尺規作圖、準確分割,製作出了正港的「正五角星」,並奉其為美與和諧的比例;數百年後,幾何學之父歐幾里德在《幾何原本》中,正式提出了黃金比例的定義,運算、四捨五入後大約是 1.618。
直到現代,許多產業與藝術品仍視黃金比例為重要參考指標,同時也深深影響著我們對於「美」的看法……不僅如此,連螢幕都能加入「黃金比例」的概念,以 16:10 的比例打造,增加 11% 的可視空間!
※ 本動畫由 微星科技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延伸閱讀:
黃金比例訓練你的美感
https://pansci.asia/archives/50814
想泡出黃金比例的超美味 Espresso?讓我們翻開覆蓋的數學模型!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82800
科技藝術定義 在 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為什麼展覽設計相關展業在英國這麼蓬勃?
這週離島人邀請到在在英國就讀策展設計的曾昱寧 。
Nancy在台灣時就已經獲得明志科大視覺碩士,現在在英國Kingston University攻讀策展設計碩士,同時在藝廊服務。希望未來能用台灣這片土地的文化和故事、豐富文化創意產品,用展覽的方式讓台灣人了解這片土地的歷史並且傳遞到全世界。
歡迎大家來聽聽這週的離島人播客節目,來聽聽Nancy談她夢想的文化創意產業,和在英國的所見所聞。
0:00 Intro
3:30 為什麼對策展感興趣
5:21 決定離開台灣發展的理由
11:56 實習生 一人扛起整間畫廊
17:58 英國在視覺藝術、策展相關領域有什麼獨到之處?
20:41「文化創意」的定義是什麼
23:15 理想的「文化創意」的實際案例
30:19 如何台灣的文化和故事傳遞到世界
-----
🎙Ep121- 一人經營英國藝廊:曾昱寧
#508Gallery #策展 #KingstonUniversity
🏆經歷
- 英國_508藝廊藝術與設計顧問
- 英國_獨立設計師
- 台灣_明志科大網頁與生活設計講師的
- 台灣_沃醫學視覺設計主任
🎓學歷
- 英國_Kingston University策展設計碩士
- 台灣_明志科技大學視覺碩士
-----
🎧離島人們的經驗交流播客平台
A podcast platform, shares experiences of those who are offshore.
★各大平台收聽 Apple Podcast | Youtube | Spotify
★獲得最新消息 | http://bit.ly/hop_instragram
★支持離島人 | http://bit.ly/hop_support
科技藝術定義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認真玩】2020台北雙年展 | 嚴肅的玩笑 |《你我不住在同一個星球》// 李長潔
.
前往2020台北雙年展,台北的天空陰冷,以《你我不住在同一個星球》(You and I Don't Live on the Same Planet)為主題的北美館,並沒有明顯的國際性藝術大展的氣氛,灰白色的天空與牆面,灰白色的大廳與主視覺,一切像是某種策略性的低調,迫使著「台灣人」體驗著在「全球」疫情爆炸時,還能舉辦藝術大展的那種奢華。甚至懷疑,這雙年展,是不是策展人Bruno Latour的一個嚴肅的玩笑。
.
▓ #知識論的改革實驗及其展演
.
Bruno Latour,當代重要的人類學家、哲學家、社會學家,70年代後期開始,根據科技與社會的交纏關係,展開整個人類智識知識論的規劃,提出行動者網絡理論,重新思考啟蒙時代以來的人文主義,甚至是「有人以來」的人類主義,重新納入多重行動者的視域與軌跡,試圖在《實驗室生活》、《科學在行動》、《巴斯德的實驗室》、《我們從未現代過》、《激情的經濟學》、《面對蓋婭》等一系列的思想實驗與批判裡,獲得一點點解放「眾生」的機會。
.
因為Latour的巨型-微型理論的裝置,與他無比的雄心,他的策展論述,看起來就是有種「救贖性」。已經好幾年了,幾乎每一次的大型展覽,都呈現滿滿的末日主義,藝術家與觀眾聯合起來懷舊、批評與哀悼。Latour帶著點科幻意味的拓樸學圖式策展,很容易讓人以為是一種微中二的救贖性,但其根本應該是用力跳離知識思辨與實踐框架的試圖。
.
▓ #全球的否定的辯證法
.
《你我不住在同一個星球》共分成「全球化星球」、「維安星球」、「脫逃星球」、「另類重力星球」、「實體星球」五個天文體,五個天文體被鑲嵌在一場向量不同的星(全)球解離當中。Latour式的「全球的否定的辯證法」倒轉、抽空、吸收了人類世界裡的所有主題,將我們吸入充滿矛盾的網絡當中,我們再也無法依靠前方的未來,標定逃逸的路線。我在想,這是否也是我看不是很懂這次展覽的緣故,所有的定義、展示、證明、翻譯都暫時失效了,這個失效可能發生在任何一個層次上:觀賞者、藝術家、策展者。
.
撇開知識論的難題。到底這展覽好不好看呢?
.
▓ #嚴謹的審美
.
有幾個作品在藝術性與理論性上,都算是嚴謹又精采,挺奇怪的,嚴謹居然成為藝術批評的論斷之一,說明了當代藝術「跨域」的性質。例如在「實體星球」部分,領土仲介所的《變動的海洋》(Oceans in Transformation, 2020),他用 資料視覺化的方式,模擬 / 詮釋了敏感的海洋資料軌跡,資料數據的「量」的概念,變成了一種兼具審美與分析的溝通。
.
▓ #體驗行動者的網絡
.
《跨物種影像交會》(Interspecies Cinematic Encounters, 2020),則在諾大的黑色展場空間中,透過大型的鋼架組構裝置,架構出多重世界與複數行動者的觀賞體驗,人類、動物、植物、礦物、水、霧霾、鬼魂、精靈等,在其間互相接觸、調解、感染、融合、轉化彼此。某個程度上,雖然沒有很多,但在佈展上算是比較奇觀而複雜,觀眾似乎可以體驗到行動者網絡理論的表面意涵。
.
▓ #辯證劇場與概念地景
.
最精采的作品,莫過於《質量/彌撒》(Mass, 2020)的物理學 / 哲學辯證劇場,藝術家在展場打造出一個由影像、光線、聲音、道具所構成的思想劇場,你可以步行穿梭於概念地景中,參與影片中物理學家的哲學對話,探索當代物質性之辯論:對立的兩個物理理論模型,無限大(相對論)和無限小(量子物理學),那是不存在於相同世界的兩種現實。
.
▓ #作品之外的作品
.
最後,令我關注的焦點,盡然很常發生在非展示場域中。像是比以往更加不明顯、更加低調的展場設計,完全剝除藝術展覽肩負大眾娛樂與教育的目標,回到一種思想與實作的集合體實驗上,如「協商劇場」(Théâtre des négociations)的運行。
.
另外,如關閉電源的二樓電梯,讓觀眾自行用身體力量,步上二樓階梯。然後,在二樓展覽開始處,觀眾先看到的居然不是《你我不住在同一個星球》的策展主題,而是「參觀須知」:戴口罩、勤洗手、保持1.5公尺以上距離。你的全球「不是」/「就是」你的全球,深深的、日常的、真切的反諷啊~ 比作品還精彩(誤)
|
#官方網站:https://www.taipeibiennial.org/2020
|
#值得去看個5次
#比天能燒腦
#但天能我真的睡著
科技藝術定義 在 科技藝術定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科技藝術定義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科技藝術例子、科技藝術家、台灣科技藝術學會有關運動與健身文章或書籍,歡迎來輕鬆健身去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
科技藝術定義 在 科藝很可以Arts@ITRI - 科技藝術是什麼?科技與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文化部委託工研院辦理的「藝術家進駐工研院」計畫,橋接「科技藝術工作者」 ... 期待透過和參與者面對面對話,探索彼此的科藝小宇宙,定義科技與藝術的合作關係。 ... <看更多>
科技藝術定義 在 科技藝術定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科技藝術定義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科技藝術例子、科技藝術家、台灣科技藝術學會有關運動與健身文章或書籍,歡迎來輕鬆健身去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