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置業了 - 我們的愛情故事3
年初,錄影了在桃園看樓的影片:
https://youtu.be/pHqTU5ZCiZA
就在,年中,我們就置業了。在這樣的環境之下,難以預料,買房是不是錯誤的決定。選擇的,算是桃園每坪單價最貴的大樓。只是,隨著年紀漸長、有了孩子,彷彿「成家」會有種更安定的感覺。
如果,大家現正才認識我,都肯定以為台灣老公收入不錯,方選擇嫁給他。其實不是,嫁給他的時候。他只是台灣普通上班族,大概和新聞報導引述台灣薪水一樣。那時,還要欺騙父母他的收入,才有辦法嫁來。青春呀,真是戀愛大過天。
在婚後,終於發現現實殘酷。於是開始為生活奔波。記得某天,深夜下班,晚上11點才回到桃園車站,他騎著摩托車接我回家,經過這幢大樓在打地基,外面圍著廣告板。我説:「如果將來可以住這裡就好了。」他說:「這個建商應該很貴,不知買不買得起呢。」我們並沒有特別把這番話記在心。為了生存,已經夠辛苦。兩個人亦試過,想要更好的未來,快要變成陌生。直到現在,仍不敢置信,我們那隨便說説的「夢」成真了。
分享完感性的話。來一點理智的分析。一直以來,很多人問我台灣買房的事。不如説説為什麼最後選擇這個物業:
1.城市人拼命找綠洲,鄉𥚃人想往城市跑。
這是移民之後的心𥚃話。台灣要買近山近海,新北有淡水等⋯⋯週遭設備未發展、偏遠地區的地方,價格就平易近人得多。不過,趁有點力氣,還是喜歡住在城市。除了應有盡有,隨時感受熱鬧氣氛。
2.購買地點,附近就有新光三越等等百貨公司。有一點,住在香港銅鑼灣的感覺。(做人要有想像力,哈哈)
3.走路5-10分鐘,就是客運總站。客運,40-50能直達台北;火車,25-36分鐘能達台北;未來更有2條捷運路線開通;免費接駁車到高鐵。如果你在香港住屯門、元朗、天水圍都是這樣到九龍、港島上班。這𥚃有了捷運之後,要到台北就沒有更加難度。
4.購買的總價,在附近,有另外一個建商,可以買大十坪,連兩個大露台和車位。但我們認為有良心信譽的建商,令人居住安心。特別台灣,有地震問題。一説建商名字,只要是內行人(例如設計師、家具店、建材公司、銀行職員工等)都會向我們分享,這個建商施工手法,都是按照法規,質感保證。他們會説:「雖然價格相對昂貴,但值得。」
5.說到城市,誰不想買台北!但台北要靠近百貨公司,每坪單價至少是桃園3倍吧。總價在台北市,只能買到中古屋(樓齡15-30 年以上的二手樓)或較小的房子。之前常常在想,生活空間要像香港那麼小。為什麼要在台灣買房?😂 加上我們暫時不用到台北上班,所以台北就不在考量範圍。
當初購買,唯一猶豫的地方是,這裡是市中心,環境相對複雜、鄰近幼稚園選擇比較少。就像有個香港人移民來桃園的人,就跟我表示,他不喜歡我們購買這區。
也許,住在桃園,很多人認為有更好的選擇。不過以我們看過的,室內格局、室外風景、大樓管理設施等。然後真心喜歡,總價能夠負擔,暫時就只有這𥚃。我覺得,除非好有錢,否則只能隨著個人喜好去選擇所愛的房子。每一個人的眼光、預算、考慮的重點都不一樣,沒有必要去批評别人,亦無須比較誰好誰壞。
還有提醒,台灣租房子,是比供款便宜一半有多。一般家庭式住宅,不要過度奢望買樓收租可以賺錢,實際有的業主,收租也要補貼一半供款。同時,不要以香港收入看台灣置業很簡單,基本上,除了空間較大,差別不大。你要來台灣工作和生活,就必須以台灣的收入計算。
照片是收屋時拍的,
繼續為生活加油💪
#台灣生活 #移民台灣 #台灣置業 #異地戀 #香港人在台灣 #香港人在台灣 #台灣買樓 #壓力大了 #結婚7年 #送給彼此的禮物
租房子 住 了 十 年 以上 是 什麼 感覺 在 陳泰源-專任約房仲的斜槓人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022房仲買房初體驗(下):與銀行打交道—零底薪的財力培養法@文陳泰源
【前言】
買房除了關於自身的喜好以及如何挑好房之外,買房之前如何培養自身的財力證明以爭取優惠房貸更是重要的一環!尤其我買的是限制更嚴格的小套房,而在申請貸款與銀行交手的過程中又有哪些眉角要注意呢?接下來讓我娓娓道來……
【堅守預算上限】
雖說買房是一個妥協的過程,但有些底線是不能退讓的,以條件設定來說,過去我(房仲)都以「符合客戶要的屋況」去找房,預算則其次,畢竟出錢的不是我,何況買家在預算上通常對房仲也會有所保留,所以剛開始我總會介紹價格超出或接近上限的房子給買家。
如今換成我是買家,反而以預算列為最優先前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投資是該有壓力,但不該壓得讓人喘不過氣,我曾經歷過「高估自己賺錢能力買了高額儲蓄險」所帶來長達6年的自虐式生活,讓我不願再為了置產而大幅影響生活品質。
因此我堅持預算不調升,改放寬其他條件後再繼續找房,畢竟銀行最後給我「閉瞎抹蚊」(台語的搞什麼花招),我不會預先知道,唯有保守再保守才能在買房時守住安穩的心。
【如何取得優惠房貸?】
談到申請房屋貸款,主要分4大項目:還款年限/年期、貸款成數、房貸利率及只繳利息不繳本金的寬限期/寬緩期。以我從業房仲10年的心得是,影響這4個項目的因素裡,屋況其次,購買人本身才是重中之重!
《如何讓銀行看得起你?》
還記得2013年「頂新魏家買帝寶貸款九成九」的新聞嗎?那時因為還沒有「豪宅限貸令」(台北市總價超過7000萬元以上的房子,貸款上限最高六成),所以再天價的豪宅也能跟普通住宅一樣貸款最高至八五成,而頂新魏家之所以可以貸至九成九不外乎是財力已經大到銀行不怕它倒閉又渴望賺取客戶的利息,在兩情相悅的情況下最終取得超優惠貸款成數。
我想表達的是,房子條件再爛或是總價超高導致銀行不敢放款太多時,如果購買人的財富實力夠雄厚,通常貸款仍舊不會是問題。然而,每個人因為工作性質的不同,培養財力證明的方法自然也不一樣。
以我為例:我的公司規模並不大,又是無底薪,像我們這種人在買房子的時候,銀行給的條件通常不會好。
所以,我努力在「其他財力」上培養證明。除了買房自備款的「活存加定存」共OOO萬元長達1年以上的時間維持有增無減的趨勢之外,另外還有2張在2018年已繳清的6年期(累計共8年)高額美元儲蓄險保單並且不解約亦不申請保單貸款,以及每個月的信用卡帳單也都繳清不拖欠也沒使用過「最低應繳金額」,維持零負債及良好的信用評比。
不過,我後來發現銀行普遍都已與時俱進了,知道許多行業看的是「年收入」而非「固定月薪」,所以我在申請貸款時,有的專員甚至不要求看存摺,而是請我簽名授權讓銀行直接向國稅局調閱我「近兩年」的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紀錄。像我接觸的其中一位房貸專員甚至挑明講,縱然我能提供每月穩定且高額的薪資證明,他們也會因為我的職業是房仲業務而不採信,好在我去年跟前年的所得紀錄都還算亮眼。
講更直白一點,對於收入不穩定的職業,如果希望銀行給你好的貸款條件,財力證明必須在「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紀錄」且「兩年前」就得開始培養起了!
《還款年限》
目前市面上的貸款年限主要有20年期及30年期兩種,有的銀行為了搶客甚至推出40年的專案,而還款年期的長短攸關屋齡與購買人的年紀。
以人來說:通則非一定,銀行會以法定退休年齡為依據(也就是65歲),假設購買人年紀低於25歲,那麼65—25=40也就可以爭取到40年房貸。假設購買人年紀已達40歲,那麼買房年限最長就是20年了。
以房來說:通則非一定,銀行會以行政院頒布的「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為依據,判斷房子的壽命。加強磚造為約35~40年,RC(鋼筋混凝土)、SRC(鋼骨鋼筋混凝土)、SC(鋼骨)建築耐用年限則為約50~65年。算法跟人的退休年齡一樣,簡言之,屋齡越新,貸款年限越久。
以我為例:我買的是SC結構,屋齡約10年的房子(代表建物壽命還有至少40年),雖然我已37歲(距離法定退休年紀尚餘28年),但因為我具備首購身份,銀行經綜合考量下願意給我30年期。
要注意的是,雖然年限拉長讓每月繳款的負擔變輕,但銀行賺你的利息也就越多,所以我的策略是,30年期方案的目的是為了減輕每月的繳款壓力但不代表我要繳滿30年為止。只要有賺到較多的獎金或意外之財,能提早還款就早點繳清。
因為,時間可以換取金錢,但是再多的金錢也買不回已經消逝的時間。
《貸款成數》
由於我買的是套房,銀行的限制比較多。通則來說貸款成數會落在6~7成。
以我為例:我一開始找的是中國信託,才知道原來它們不承作套房,除非我是VIP級客戶,縱然如此最高也只能六成,真是氣死倫!可後來我換國泰世華,最高卻能給我至85成,來回就差了25%將近250萬元的自備款!是不是差非常多?
強調,每家銀行的政策不同且每年都在變動,今年國泰世華銀行承辦小套房的貸款成數最高,不代表明年也是喔!
《房貸利率》
每家銀行略有不同,甚至同一家銀行會出現兩種方案。以我為例:我選擇兆豐列為我申貸的銀行之一,核貸下來後竟端出2個方案讓我選。
方案1:貸款七成,利率1.48%,無寬限期。
方案2:貸款八成,利率1.31%,3年寬限期,但要加1筆48600元的房貸型壽險。
一開始兆豐為了吸引我,直接拿方案2引誘,絕口不提「房貸型壽險」,直到核貸下來後才說因為我買的是「套房」加上「我本身是業務工作」收入不穩定等因素必須加保方可啟動方案2。
一開始我被唬住了,後來問了許多朋友才知道這筆費用早該在一開始申貸時就要讓客戶知道,有點讓人「奇摩歹」,當然也有可能是我誤會兆豐了,所以我要苦口婆心勸大家,不管如何,買房一定要至少找兩家銀行,貨比三家不吃虧。
《寬限期》
還沒有買房經驗的人,或許只知道寬限期的意思是只繳利息不繳本金,但光知道這樣代表你「並沒有真正搞懂」寬限期。
以20年期搭配2年寬限期來說,我發現有人竟誤以為是頭2年只繳利息,等2年過後再啟動20年的本利攤還也就是2+20=總共22年。其正解是頭2年只繳利息,剩餘的18年本利攤還。換句話說,原本可用20年攤還的本金卻因為寬限期導致剩下的18年都要多繳一點,這是先樂後苦的概念。
偏好使用寬限期的人,只能說觀念與我不同,強調,無所謂對錯喔!以我朋友為例:
他的房子價值1000萬元,月租金行情約2萬元,如果啟動寬限期,每月只需負擔約1萬元利息,而只要寬限期一到就立刻轉貸(換銀行)並持續使用寬限期,就這樣,他可以永遠每月只付1萬元的利息就能住在月租行情2萬元的房子裡,如果有閒錢還可以拿去享樂或轉投資。從這個角度看,買房似乎比租房划算?
【我最後選擇哪個方案?】
兆豐的方案2:貸款八成,利率1.31%,3年寬限期,房貸型壽險48600元。
國泰世華:貸款八五成,利率1.31%,無寬限期。
以上是銀行核貸下來的兩個方案,最後我選擇了國泰世華,想法如下,……↓
如果選擇兆豐,代表未來3年期間我光靠月租金2萬元去繳1萬元的利息,每月還有1萬元零用錢可以花用,同事也附和說「3年很長,3年內會發生什麼事都不知道,只繳利息及時享樂,等3年後說不定房價漲了,到時再賣掉獲利了結,豈不爽快。」好像很有道理?
當我與自己對話後,發現「寬限期」並不符合我的價值觀,一來是我個性偏好先苦後樂,二來這是我人生的第一間房子算是「起家厝」,我本來就打算長期持有,三是我把買房當存錢,沒打算不繳本金,第四個原因是,小套房可以貸款八五成且不需購買房貸型壽險,某個角度也算是證明自己多年的努力被銀行認可的里程碑。
還有一個觀念也很重要:只做自己擅長的投資。
理性思考,我的強項就是不動產,如果我把閒錢拿去轉投資不擅長的股票或基金,萬一虧錢怎麼辦?寬限期只會讓人留下更多的現金在身上,而「閒錢越多越想作怪」是人性,既然這樣不如一有閒錢就乖乖提前繳清房貸吧!
【原來,房貸是個好壓力】
租房子好比與人交往,住不慣(相處不來)就換一個,挺自在也蠻自我的;買房子,感覺像是生小孩,背房貸就如同背負著孩子的吃喝等生活開銷,花費變大了,壓力也隨之而來,這也許是有些人罹患所謂「產後憂鬱症」的原因吧?
其實,我自己也察覺到,無債一身輕並有了閒錢之後,我的情緒管理變差了,做業務開始有些隨興,我知道這並不利於我的事業,這也是我想藉著揹房貸重回「負債狀態」的動機之一。然而從交屋的那一刻起,我意識到責任感無形中提升了,遇到奧客時也變得比較有耐心,為人處事漸漸圓融了起來。
一直以來我常常被問:到底租房好?還是買房好?
過去沒買過房子的我會客觀地分析兩者的利弊讓民眾自行判斷,因為這不過就是每個人的「選擇」而已。如今,若你再問我同樣的問題,我的答案肯定是買比租好,因為我體悟到:「適度的」房貸壓力可以成為更好的人。
【後記】
對於買房經驗不足的首購族來說,預算拿捏過份樂觀讓自己深陷極大經濟壓力是常犯的毛病,而買房除了自備款之外還有哪些其他費用呢?以我買的房子權狀14.39坪、總價約1000萬元來說,……↓
契稅:29574元
印花稅:3957元
實價登錄費:1500元
地政規費(過戶):5961元
地政規費(貸款):10008元
貸款設定費1筆1棟:5000元
申請銀行貸款的開辦費:3000~5000元
代書費(土地所有權過戶)1筆:7000元
代書費(建物所有權過戶)1棟:7000元
上述這些稅費加起來大約7萬元,如果再把交屋後的屋況整理(非裝修)費用算進去,差不多就是買房總價的1~2%。因此請記得,除了自備款及2%買方服務費之外,至少還要預留2%的費用喔~
希望我的買房經驗能幫助到你一點點,只要能幫助到你一點點,就不枉費我打那麼落落長的文章啦!
部落格→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0/10/201022.html
租房子 住 了 十 年 以上 是 什麼 感覺 在 許常德的地下手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2/22直播回信
1
老師您好
想寫這封信很久了一直不知道該從何講起
我跟前夫12歲就認識了是國中同學,17歲認真交往,25歲我們結婚,30歲我選擇了離婚,從小就一直認定他是我這輩子要走一起的人,但是在那結婚的5年裡,我知道我們都不快樂,他不想長大,我急著長大,這跟我們各自的成長背景有關,離婚到現在6年了,談起這些我已經分不清是痛還是不甘
17歲剛交往沒多久他就去當兵了,常常半個月才放假,放假回來常常是直接先來找我沒回家,因為這樣他母親跟他冷戰長達半年不理他,為了讓他家人知道他只是交女朋友於是他帶我回家見長輩,那時候我們都才18歲,他說他是奶奶的寶貝,看到我奶奶一定會很疼我因為我是他愛的人,但是這個開始讓我心中有了排斥的陰影,我始終記得第一次在奶奶家的場景,大人們打量著我,奶奶把男友支開,大伯交給我一封大伯媽要給男友的信,要我也看,信的內容大意是要他常回家,如果他是認真跟我交往而不是玩玩就要讓長輩們知道我是值得他們重視的對象,讓我看這封信的用意我也明白是要我知道,我應該勸他常回家,自此之後,每當我陪他一起回家,他的母親總是忽視我的存在,一聲聲的阿姨好都當作沒聽見當作我是隱形的人,我是一個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從小就顛沛流離跟著母親投靠親戚家也是看了不少臉色過日子,對於扳起臉孔的長輩,我只有手足無措,在一起的這麼多年一直都是這麼矛盾的跟他的家人相處,面對他們就好像面對從小看到大的那些長輩,我需要做一些什麼,才夠資格得到關愛,我需要做一些什麼,才配得上他們的金孫,我也害怕,越是害怕越是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
22歲出社會以後,我的心思都在工作,我很想在工作上有一片天,想給媽媽更好的生活,那時我們開始同居,住在公婆家樓上的頂樓加蓋的套房,婆婆說鄰居看到很丟臉,我們沒結婚
25歲的時候我們結婚了,我們開始面臨了許多現實的問題,我長大的速度太快,而他不想長大,因為這樣產生了很多的摩擦,我從沒有覺得結婚就要有房子有車子有什麼,我很願意跟他一起創造我們的未來,我跟他說,希望30歲的時候我們能真的有一個像家的家,但是我們時常所說的藍圖,都只是夢,我在他身上看不到他有和我一樣的信念和共識,我們始終住在公婆家頂樓沒有廚房沒有辦法洗澡的套房,洗澡吃飯都必須到樓下公婆家,我其實希望我們能在外租房子,買不起也先租,但他覺得是多一個負擔沒必要,這問題拖了又拖,我只要提他就吼我在嫌棄他,我嫌棄他,會嫁給當時連自己都快養不起的他嗎?每當我們一起回奶奶家,我被責備或是有了委屈在車上哭著跟前夫說時,前夫總是覺得我為什麼不能聽聽就好為什麼不能當耳邊風,甚至有次吼我不會做人
對,我真的不會做人,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跟他們家的長輩親近,我真的覺得心理壓力很大
婚前,有一次奶奶當著所有人的面對我說,妳有看到妳未來婆婆都在做些什麼事嗎?那些以後都是妳要做的,當時還是男友的前夫打著電動在旁邊一句話也沒說,沒人敢出聲,離開的時候我在車上大哭,前夫說妳何必聽進去,但我的心因此烙下一個傷痕,我知道他不是會站在我前頭的人
我一直知道他們不滿意我,但我只覺得只要我們有了自己的家也許一切會慢慢變好,我不是一個很懂得怎麼討長輩開心的人,但是我很孝順家人,我也相信我能做到孝順他的家人,我們經濟一直各自管各自,我從不過問他的財務狀況,但當時以我自己的月薪15-20萬我根本不需要他養我,我從來沒有那樣的想法,只想著要跟他一起努力讓他不要太辛苦,但是當我因為心理上承受的各種壓力暫時休息不上班的時候,奶奶說,不要因為結婚了就不想上班,兩個人要一起努力賺錢,不能只想靠老公,我沒有,實際上那五年,前夫沒有給過我一毛錢,甚至我沒工作的時候花的都是自己的積蓄,但是長輩的言論一次又一次的讓我覺得受傷,一直到我發現前夫連養活自己都有困難開始,我們之間的信任瞬間崩盤,我看到了他雖然結婚了但不關心自己的前途,看到了他不穩定的收入但日常生活我完全察覺不出異狀,經濟有狀況保費繳不出來跟朋友借錢都是事後我自己不小心發現,我一面的不安一面又覺得自己應該跟他一起渡過難關,接著奶奶每見一次就問一次小孩,說我們有病要去檢查,對於當時的我來說,承受不起各方的壓力跟心理負擔,當時覺得如果我的離開能喚起他的一絲改變,就算未來他身邊的人不再是我,那也是老天的安排,可能我就不是那個能讓他成為更好的人的人,他是一個好人,但也許當時我們的不同調讓婚姻成為彼此的負擔
這些年來我總是不由自主的悲傷,盼望著時間慢慢的走我能真的放下,卻總是在想起某一些片段,某一些場景和對白時,一個人默默的掉淚,他曾經是一個讓我笑的人,最後留給我的卻總是眼淚,我從來不想離開他,但當時,我覺得自己沒有別的選擇,一個人撐的好累好累
時常覺得自己是在等一個不可能的奇蹟
我們能再在一起的奇蹟
也許他長大了,我也願意放慢腳步了
我們就能在同一條線上
但是這在已經都有了另一半的我們來說
我知道很難有那一天,我們都該對現在的另一半負責,但是我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心裡的傷能癒合,能不再因為想起的時候躲在自己的世界裡哭泣
要怎麼做才能放下過去那段婚姻跟對方家人帶給我的傷害
單親就註定矮人一截嗎?註定就應該被羞辱嗎?
我知道我不能怪任何人,但是這段過去,我始終過不去,12歲到現在,他埋的太深太深,我不知道怎麼放下
我想祝福他,也祝福自己,但為什麼心還是在滴血
2
老師:
認識兩個月的朋友,最近在聊天過程中透露著他喜歡妳的訊息,但我對他沒感覺,也無法想像跟他kiss畫面,我們很聊得來,我不希望我關係搞僵,該怎麼表達我的意思(拒絕)才好?
(正在反省我哪裡做錯?)
ps:他年紀大我13歲,我蠻外貌的
3
許老師,我有個問題想請教你,原本我跟我的女朋友要結婚了,但我們吵架了,因為我在準備結婚過程太過匆促,平時失去耐心比較煩躁,很容易跟他爭執吵架,所以上星期二她說我們就分開靜靜吧! 但麻煩的是我們結婚對戒訂了(很多都付錢了),最近要拿對戒,是我要去拿的,她問我要怎麼處理,我也不知道要怎麼回答,因為她覺得我一直想要求復合,卻沒有好認真反省改過,她也覺得我們都需要時間靜靜,都有各自的功課要學習,不知道許老師會建議我怎麼回應她,處理這個結婚對戒。
我們交往1年多,金牛座31歲女生 個性害羞內向 細心 反應比較慢,現在至少訊息還是有在交流回應,只是沒有熱戀頻繁
4
老師好…
我兒子今年23歲,從他小時候,我們就很少看見他哭,但他這兩天情緒大暴走,動不動就嚎啕大哭,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感情的問題…兒子是獅子座,總是有著自恃甚高的高姿態,他和女生是最近才遠距離(宜蘭到桃園),約好兩星期見一次面,但近幾天他發覺女生似乎變了,變冷了變沈了,於是他去了一趟桃園,不去還好,一去回來哭的更嚴重了,女生要和他分手,分手的理由,因女生覺得生病需要時,我兒子都不在身邊…這樣的分手理由,兒子當然無法答應,於是興起搬去桃園的念頭…
當媽的我,聽到這樣的理由,當下的反應,不過認識三個多月,難道女生在認識我兒子之前都不生病嗎,這豈是理由,根本就是不愛的藉口嘛,但兒子哪聽得下去我所說的,堅持請假不去上班,也要去桃園找女孩…
這下換我慌了,兒子從不曾有的情緒表現,已近乎歇斯底里,讓我實在擔心也不知道如何處理,更不知道該怎麼勸導…請老師幫幫我,教教我該怎麼做,對兒子才是好的…謝謝老師!!
5
我心裡一直有一個人,他兩三個月才出差來我城市一次,跟我吃吃晚飯。他霸氣十足、自我又善於社交...每次和他短暫見面後,需要至少一週的修復期來撫平思念~然後再要求自己更堅強的在自己的生活裡繼續努力...如此一次次循環。(我們幾年前一開始曾交往,但他沒有耐心建立親密關係而放棄。天蠍男,離婚、有孩子,個性強勢獨立,凡事都能自己做得很好,包括家事做菜,更不用說極限體能運動...他不需要任何人,甚至他的孩子;滿腦子只有工作...)我們相處的時候總是那麼美好契合...
我深深迷戀他;他並沒有要跟我在一起。好友說有他這個沒有真正走入現實的人卡在心裡當比較值,我永遠很難接受任何人...
但是,是因為他,讓我第一次確定自己真正想要的男人是什麼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