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90後的身體已經垮了》
亲爱的,请尽量让自己规律起来,没有任何一样东西值得我们用健康去换取。
最近刷微博,看到一条扎心的消息:
漂亮的90后姑娘小楚被查出晚期胃癌淋巴转移。
因为小楚的父亲也是患胃癌去世的,考虑到胃癌的家族遗传性,医生建议他们姐弟做检查。
没想到他们两个人的胃里都发现了肿块。
所幸,弟弟的为良性,只需服药治疗即可;姐姐的为很早期的胃癌,目前已经做了手术,目前恢复得还不错。
医生说:“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正在慢慢地摧毁现在的年轻人。”
1️⃣
不按时吃饭,生活不规律
现在的年轻人有一个通病:很多人吃饭一点也不规律。
因为时间来不及,早上不吃饭,经常空腹上班,因为是个手机控,经常边吃边玩,时间久了肠胃功能紊乱,慢慢地发生了病变。
朋友小楠20多岁,刚参加工作两年,前几天胃不舒服去医院做了检查,结果是胃炎。他在微信上跟我说的时候。
我说:“活该,谁让你不好好吃饭,这是身体对你的反抗,一定要重视起来。”
我说完后,小楠并没有反驳。
小楠经常不吃早饭,生活不规律而且还经常饮酒,平常他吃饭很快,每次打完饭,大家才刚吃了几口,他就吃饱了。
朋友跟他说这样吃饭对身体不好,但小楠笑着说:“吃饱就行了,我可没那么矫情。”
朋友便不再多言。
小楠吃饭没有丝毫规律,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感觉有饥饿的感觉,就会随便吃一点。
有一次和朋友聚会,喝酒喝多了,当天晚上没有吐酒,第二天才有反应,这让小楠感觉非常不舒服。
做完检查后,医生说:“小伙子,你的身体已经开始抗议了,如果你不想有更糟的后果,那么从今以后你一定要好好吃饭。”
医生说完后,小楠努力的点了点头,每个人都说要按时吃饭,但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其实,身体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你认真对待它,那么它会助你登上事业的巅峰,如果你不认真,那么它会让你跌入生活的万丈深渊。
我们的胃已经垮了,请学会善待它吧。
只有活着才会有后面的无数辉煌,如果健康没有了,一切还不都是零,只是道理我们都懂,但就是不做,真是痛心啊。
2️⃣
经常熬夜,睡眠质量不好
我以前一直觉得年轻,熬夜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第二天有点没精神而已。
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一个20多岁姑娘的分享的经历,我才知道:熬夜是会死人的。
这是一个爱玩爱熬夜却不爱运动的姑娘,她几乎每天都睡很晚,那天她熬夜到一点多,睡到第二天起来时,突然就发现自己不对劲。
先是感觉脖子剧痛,不到三秒钟,后脑勺突然间像针扎一样一阵阵痛,伴随而来的是后脑内部一阵暖意。
但是那个时候痛感不是很明显,身上突然开始出冷汗,一层一层的出,短短几秒,手臂上的汗竟然滴在地板上。
尚在意识清醒的时候,她赶紧打电话叫了救护车,一路住进重症监护室,下了病危通知,父母都做了最坏的打算。
好在她只是脑内多处毛细血管出血,主血管暂时没有危险,躺了九天之后,慢慢清醒过来。
庆幸的是,姑娘在跟死神赛跑的时候赢了,通过这次她也应该知道熬夜对健康有多大的危害了。
熬夜的坏处非常大,它会让人的交感神经兴奋得时间延长,得不到合理休息,最终会让人在调节情绪时变得不理智,让人变得脾气暴躁,还容易抑郁。
网上看到一段话,深以为然:
每天睡眠不足六个小时,就相当于天天酗酒,时间长了会习惯性头痛。每天睡眠不足五个小时的人,得心脏病的概率会增加40%。长期熬夜的人,肝脏无法充分排毒,全身的代谢都会受到影响,患癌的几率大大增加……
珍爱健康远离熬夜吧,千万不要拿命去换钱,因为换着换着,有可能就把命搭上了。
3️⃣
不运动,各方面压力巨大
朋友小秦是个房产策划师。
熟知这一行的人都知道,他的工作压力非常大,每次不是谈合作就是在工地上奔波,生活节奏非常快。
有一次,我们一起吃饭,我打趣道:“你们这工作会让时间变快吗?”他看了我一眼说:“别取笑我了,你直接说我老了呗。”
平心而论,小秦确实“老”了,皮肤黝黑,头上也添了很多白发,精气神看上去也不旺盛,30多岁的人看上去仿佛老了十多岁。
小秦跟我说自己压力很大,老是感觉时间不够用,公司经常加班,每次做策划案的时候脑袋会莫名的疼痛,我劝他去医院检查下。小秦说:“真没时间啊。”
他说这话的时候,我有些生气:“连自己的健康都没有时间,你的工作还有什么意义?”
不仅如此,小秦也不爱运动,他竟然在最合适的时间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胖子,说起不运动的原因还是自己没时间。
后来,小秦的脑袋越来越疼,最后只好请假去医院做检查,好在检查结果还不错。
医生告诉他千万不要让自己压力过大,否则器官会发生病变的,不仅如此还要多运动,这样才会让身体更健康。
大多数人都是这样,道理听了千万遍但就是不重视。当健康问题降临到自己头上时,他们才知道健康的重要性,才知道自己犯了一个多么傻的错误。
人生真的很短,如果健康没了,一切都是徒劳的,如果你还有不良的生活习惯,那么一定要戒掉,因为这对你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文/林子樹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江森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森哲深谈(1548): 梦碎之后的恼羞成怒:习近平的“可爱外交”不到一个月夭折,“战狼外交”又重新回来了....
秦刚习近平 在 顏艾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就說,江湖只在人心,不存於世。
交友看性情,人品,不靠利益交換。
鹰眼斜睨:叱咤当今诗坛的三大诗歌圈子
2017-09-28 鹰眼斜睨 21世纪诗人

当代诗坛“圈子”漫谈
文/鹰眼斜睨
浸淫诗坛多年,感触颇多的不是当代诗歌文本的量优质高,不是当代诗人的铮铮气度,不是当代中国文艺复兴的指日可待。是流行且长期把持诗坛的各种各样的诗歌圈子。圈子有圈子的文化,圈子有圈子的主张,其根本不过是为争夺话语权,争夺名利的人群集约。无论写诗的还是玩诗的大抵都知道长期盘踞京城的彝人部落、林家铺子和韩记老店,可以说是叱咤当今诗坛的三大诗歌圈子。
所谓“彝人部落”:首领无疑是吉狄马加,副首领屠岸,旗手是叶延滨、祁人等,骨干力量当属梁平、李少君、周占林、北塔、王明韵、杨克、谭五昌、陆健、雁西、潇潇、张况等等。不难看出此圈很多人分别把持着或高或低的“诗歌阵地”,掌握一些刊物的发表大权,主要围绕”中国诗歌万里行“和”青海湖诗歌节“两大活动造声势扩地盘、网络人脉,获取名利。目前,影响此圈继续发展壮大的首要困惑是吉狄马加的官员身份,又赶上当今严峻的政治形势,让此圈不得不步入小心谨慎期。但是你不能否认“彝人部落”仍不失为当代诗坛第一大诗歌圈子。其次是此圈内部勾心斗角,互不服气。真诗人不多,能人却不少,要么整点动静刷刷存在感,要么忙着牟取利益。像北塔搞了一个“世界诗人大会”,以出国交流为名,赚取文学爱好者的银两,最近他又伙同一个据本人说是屈原后裔的整出来一个令人嘀笑皆非的”中国诗歌春晚”节目组,到处忽悠地方的一些傻逼官员和诗歌爱好者。其他能人也不会安分守己,李少君与江南的几个诗人弄了一个“三月三诗会”,去培养和发现文坛“新秀”去了;谭五昌更牛,这两年鼓捣出了“海子诗歌奖”和“昌耀诗歌奖”,搞得许多功成名就的诗人都晕头转向,趋之若鹜。还有与诗歌毫无关系,完全靠自我炒作出来的“诗坛四公子”等等,都是此圈中人。
再看“林家铺子”。我不说掌柜的是谁,你也知道。林莽是上个世纪七十年“白洋淀”诗派的主要成员,后经诗人芒克介绍加入了杨炼、多多等人发起的幸存者俱乐部,明白人都知道林莽无论诗风、诗艺,还是诗歌追求显然与幸存者俱乐部的成员格格不入,最终导致了林莽与芒克他们走了两条不一样的诗歌之路。自林莽在《诗刊》担任编辑部主任伊始,就开始通过《诗刊》下半月和“青春诗会”等来打造自己的诗歌江湖,通过“春天送你一首诗”等活动游走全国各地,猎取资源,获取名利。后因与李小雨的矛盾,不得不离开《诗刊》,遂又以他早期创办的民刊《诗探索》为领地,以“华文青年诗人奖”为诱饵,通过拉拢谢冕、吴思敬等所谓的专家学者,说唱结合,推出“首师大驻校诗人”以后,影响日甚,引得全国各地一大批文学青年纷纷投诚,唯林老马首是瞻,一时间“林家铺子”生意盛况空前。当今诗坛知名度较高的一大批60末、70后诗人均出自此圈,像江非、李小洛、路也、阿毛、邰筐、王夫刚、徐俊国、宋晓杰、孙方杰、阿华、陈亮、杨方、慕白等等,细心人会发现此圈山东籍诗人较多,原因是掌门人林莽的爱徒、“林家铺子”的总经理蓝野是山东人,所以你就不难理解新世纪以后“山东诗群”迅速崛起的个中缘由了。不过,此圈对发现和培养自第三代以后的诗人还是大有助益的。可是此圈的缺陷是由于掌门人林莽和吴思敬对当代诗歌文本的偏狭理解或审美水平所致,是不可能培养出类似朵渔、胡弦、龚学敏、陈先发等这些个性独立的诗人的。
“韩记老店”,创始人是已故诗人、原《人民文学》主编韩作荣,店长系《诗刊》现任常务副主编商震,前台收银朱零,掌勺雷平阳,操刀霍俊明、店小二刘年、王单单等,老顾客荣荣、李元胜、谷禾、李满强、张二棍、武强华、余秀华、玉珍.....等等。此店近似于当今流行的“私人会所”,手握两本国刊,门槛极高,平常人是很难光顾的。所以,就容易招来骂声纷纷,广西一个在新浪博客靠“诗歌打假”出了名的郑正西就盯着“韩记老店”不放,今天举报,明天状告,整天带着一帮“穷小子”扯着嗓子骂。店长老商很淡定,你骂你的,我玩我的,反正快退休了,反正主编也干不上了,今天一个“诗歌奖”,明天一个“好诗歌”。好吃不怕巷子深,既有“青春诗会”开路,又有“新浪潮”断后,前呼后拥,吸引了大批有点麻内和关系的“文青”削尖脑袋往里拱。你不得不承认商震是有智慧的主儿,韩作荣虽故,“韩记老店”的招牌不但没砸,还发扬光大了,并与蓝野里应外合趁机控股了“林家铺子”。王单单作为首师大驻校诗人就是证明,虽然王单单必将成为首师大“驻校诗人”史上的一大“败笔”(诗江湖早已传闻,在此不做赘述),但是下一个驻校诗人一定还是此店培养的人。
说到这里,顺便替“沈伊组合”做个广告。为什么叫“沈伊组合”?因为这俩的诗确实不忍卒读,但是一个会制片,一个会演戏,堪称诗坛绝配。这些年小伊不容易,一边骂人一边苦心经营《新诗典》领地,左一个“诗歌节”,右一个“诗歌奖”,近年,又跑到江油整出了个“李白诗歌奖”。别说,那些在官刊露不了脸的诗歌爱好者们纷纷赶来投奔,甚至连一些名气较大、文本成熟的诗人也前来投靠了——先是西娃来了,轩辕轼轲来了,安琪也主动追来了,姚风、宇向来了,没想到潘洗尘也来了......只有秦人秦巴子却弃之而去了。不管怎样,多年的小伊总算冲出各大圈子的围追堵截,熬出头了,粉丝众多。江油请他了,上海请他了,鄂尔多斯请他了,重庆请他了,连越南、韩国都请他去了。只可惜小伊江湖习气太重,“老大”意识爆棚,只要性情所致,不看诗歌看情面,搞得《新诗典》选本良莠不齐,很多优秀的诗人对其是不屑一顾的,这正是小伊的难言之隐。俗话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沈伊组合”在诗江湖上究竟能走多远?先不作判断,劳燕分飞终将是必然之事。
见得多了,说得就多。也算是为后来者们指条路,想入哪个圈自己挑。鄙人的建议:如果你想成为“流行诗人”,投靠“韩记老店”;如果你想成为“知名诗人”去“林家铺子”;如果你想以诗为业,请去“彝人部落”;如果你不打算成为诗人,就图个热闹,去找“沈伊组合”。除了“沈伊组合”你会拍马屁就行,另外三家可是要银子要人脉要资源。如果这些你都没有,还有两个小圈子供你参考:一个是以《诗选刊》为领地,正在倾力打造,时间还不太长的“简明社区”。另一个是以中国诗歌流派网为平台的“韩式按摩会所”,其后台老板徐敬亚同样不可小觑。但是,无论哪个圈子都不可能指导你写出一流的作品,把你变成真正的诗人。暂时打住,未尽事宜,待想起来,再慢慢补充。
酉年未月丑日匆就。

【说明】
本文系作者来稿,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看法。
但我赞同作者部分观点。

长按关注

联系/黄小线
2258317148@qq.com
本文系全文转载,不代表本平台观点,纯属凑个热闹。文中所点诗人名字,大多耳熟能详,见过面、喝过酒的朋友很多很多,有些还不止一次……绝无冒犯之意,见谅!(石生,2017/9/28)
http://mp.weixin.qq.com/s/9_VQLss81Q5JGXFTq6sCcQ
秦刚习近平 在 蝦叔跑步 Uncle Shrimp Runni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先讲一个故事……
如果你来找我,站在我面前,信任我,你问我:给我推荐一本书吧!
好。我也知道你的习性,你喜欢外国小说,内心幽暗,生活低微。你需要一本新书,我扒开书堆,翻出今年刚刚译到中国的"文痞"布考斯基的小说《苦水音乐》,拿给你。
就是这本了,它适合你。
你也相信我。你回去的路上给我发来短信:嘿,哥们,这小说,真好看!
事实就是如此。
就在前几天,我的一位朋友,编得一手好书,来打听今年的凤凰网年度好书。我秘而不宣。他说,张先生的书,上半年好评如潮,下半年他们却一边倒地留下几句批评,没了!
他很生气,我也理解。媒体的好书榜年年有,开书单的却总是那几位老面孔,何况媒体的朋友们有时还没有耐性,像根怕疼的触角,碰到一点,便退缩了。
可那边瑞典文学院,也是那几把旧椅子。有什么办法?
好书那么多,我只选十本。
现在开始闲话正题。
"凤凰好书榜"自2008年开始评选"年度好书"。当年,我们推荐九本书,网上可以查到,其中有爱伦堡的名作《人·岁月·生活》,一本叫做《长路漫漫--一个童兵的自述》的战争小说。现在看来,那是一份蛮片面的榜单。
2008年,我们没有推荐鹿桥的《未央歌》、君特·格拉斯的《剥洋葱》、汉娜·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的起源》、沈昌文的《知道》。
转述当年一位读书人的话讲,"由南方一家报业选出的年度十大好书出台了,仔细看一眼书单,除了几本附庸风雅的随笔,余下的皆是政论财经之类的读物,竟然没有一本诗集和小说,感觉是老干局推荐给街道办的社会资料。殊觉怪异。据说,这些书是记者和学者推荐的……"
一位读书细致、较真的读者,他拒绝接受一份"不合我意"的书单。好比一张肉食菜单之于素食者,好看而无用。
书单有没有用?依我的个人经验,是有用的。它不一定是一份正式的"书单",每本书前面标好"一二三四……",等着你与它相遇,接受它的奉赠。
比如追溯我的读书史,直接的起点是余某人的自传性书信体爱情小说《香草山》。这位世纪之交以《火与冰》、《铁屋中的呐喊》风行中国校园的北大怪才,有一份近乎完美、令读书人垂涎的爱情。《香草山》不仅极尽爱情之浪漫,更以他和他那情投意合的爱人的博学,鸿来雁往间提供了一份不小的书单。
记得它的开篇引有当年红到妓女荷包的余秋雨的散文所引罗素的话。它提到《沉沦的圣殿——中国20世纪70年代地下诗歌遗照》,为我打开一份灰色年代的秘密书单。那个时代,那些人,那些书和文,军队一般冲进我的身体,成为我实际意义上的阅读启蒙。
就是这般。读者和书,仿佛恋爱的双方,未相爱前互相寻找甚至互相等待。读者等一本好书,一本好书等它的读者:他/它们各自将心愿写在书单上,等着相遇。也像恋爱的双方,读者和书必须是合适的,缺了一方的欢喜,都不行。
书单有很多种,新华书店的书单,万圣书园的书单,张老师的书单,作家王二的书单,好书单,烂书单,历史书单,文学书单……我们出好书单:"凤凰好书榜"。
所谓"好书",需要界定,读者不明白,开书单者是要清楚的。以凤凰网读书频道对好书的评价标准:所谓好书,一要读得舒服,文章要好;二要读来有所收获,言之有物。用写在我们页头上的话说:文字之美,精神之渊。
多年下来,我们有自己的偏爱,也有偏爱我们的读者。我们只通文学、文化、历史、政治、生活,抱有人文情怀,偏好思想之书,不对类型小说、童书、教科书等说三道四。
有了标准,来看开书单之人。这里头也有讲究。比如梁先生读书很多,却不爱给人开书单;李先生读书精深,半辈子只向人推荐两本书。只有书店老板、先生教授和书评人等十分辛苦,日复一日地读,读不好书,不敢提荐书的事。
我们所邀请的年度好书评委,二十一位开书单的人,包括大学教授、研究所专家、作家、书评人、读书媒体人、书店老板、出版家。他们是: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何怀宏;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所长杨念群;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周濂;
《中国图书评论》执行主编、南开大学教授周志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
学者杨早;
作家刀尔登;
《世界文学》主编余中先;
《读书》杂志执行主编郑勇;
上海书评主编张明扬;
新京报书评周刊主编萧三郎;
资深媒体人胡洪侠;
北京万圣书园创办人刘苏里;
立人图书馆总干事李英强;
知名出版人俞晓群;
书评人止庵;
凤凰网读书频道主编严彬;
凤凰网读书频道图书责编何可人;
凤凰网读书频道"读药周刊"责编陈爽。
2013年中国所出版图书不下三十万种,我们提供一份100种年度好书候选书单。这份书单所选的书,来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所出"凤凰好书榜"。
凤凰好书榜也有来历。每周有榜评,每月出榜单;一年四季,有四份季度榜单;到年底,评选一份年度榜单。凤凰好书榜的榜单评选标准为以上"好书"的标准,基础的书籍,来自凤凰网读书频道每年发表并推荐的约2000种图书,以及包括三联韬奋书店、单向街书店、南京先锋书店、上海季风书店等全国十余家独立书店的月度销售榜。在"凤凰好书榜"入选书单之外,我们还有补遗——虽则眼力有限,我们也不愿遗漏好书。
有了以上的评选规则、评委、候选书单,这样一份"年度好书"就有了基本的保证。最后我们奉上 "2013凤凰网年度好书"书单:
阎连科长篇小说:《炸裂志》;
沈浩波诗集:《命令我沉默:沈浩波1998-2012年诗歌选》;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爱达与爱欲》;
木心文学笔记:《文学回忆录》;
王鼎钧"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昨天的云》、《关山夺路》、《怒目少年》、《文学江湖》);
陆键东传记作品:《陈寅恪的最后20年》;
傅高义传记作品:《邓小平时代》;
安妮·阿普尔鲍姆纪实作品:《古拉格:一部历史》;
梁鸿纪实作品:《出梁庄记》;
秦晖政治论文集:《共同的底线》。
爱上读书的人对书的欲望是贪婪的,你我若是此中人,十本好书怎么够?我们"巧立名目",再选十种好书,作为"2013凤凰网年度好书提名书":
贾平凹《带灯》、金宇澄《繁花》、欧阳江河《如此博学的饥饿 欧阳江河集 1983-2012》、沈博爱《蹉跎坡旧事》、陈冠中《我这一代香港人》、刘瑜《观念的水位》、乔治•维加埃罗《身体的历史》、陈徒手《故国人民有所思》、唐宝林《陈独秀全传》、吴稼祥《公天下》。
每一本好书有它的故事。也说是:
只道文章皆闲话,应惜好书不寻常。
秦刚习近平 在 江森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森哲深谈(1548): 梦碎之后的恼羞成怒:习近平的“可爱外交”不到一个月夭折,“战狼外交”又重新回来了.
秦刚习近平 在 【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咱们继续太乙金华宗旨,上一期讲了此书的来历,以及我个人对于“元神识神”“回光守中”这些概念的理解,那今天我们就重点讲一讲修炼!这本书之所以这么容易被西方人接受,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把方法讲得非常明确具体。整个四、五、六章就是简单直白的告诉我们该怎么做!非常神奇的是跟我两年前在马来西亚的内观修行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小部分理念略有不同。说起来也非常简单,就三个字“观呼吸”。所以我对这一修行方式是有切身体会的。而且你看啊,整个东方文明一切与哲学宗教有关的修行都是以这个方式为最基础。道家的吐纳、禅宗的入定、连儒家都有静坐,还有密宗的脉轮、瑜伽的冥想。可见在那样一个时代,大家都在寻找、摸索一种方法,将心中不断升起幻灭的妄念止住,仿佛突然之间都明白了,只有遏制住识神的活动,才能让元神获得觉醒。那第一个动作就是正身安坐将你的视线集中在鼻端,但目的并不是让我们观察鼻子,而是将我们的心念收拢回来置心于一处。因为人的眼睛与心念,是非常活跃好动的。什么叫心猿意马,就是心念像猴子一样跳来跳去,意识像野马一样肆意奔腾。而鼻端就是一个栓猴栓马的木桩,木桩不是重点,重点是把心念栓住。总结起来就八个字:观鼻存想,意守天心。简单吗?其实超难的!大家可以自己尝试,你稍微一晃神就突然惊觉,自己怎么在想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注意啊,它并不是刚一出现就被你发觉,而是肆意飘荡了很久,而且它不仅仅飘荡到一个念头,是一个接着一个不同的念头,当你突然反应过来的时候。这些杂念持续了多久,又是从哪里萌生你完全不知道,然后赶紧把心念重新收拢回来。就这样经过反反复复的练习,你能保持“无念”的时间就会越来越长。佛家将这一方法称为“止观”。
小时候去寺庙偶尔观察佛像,就总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所有佛菩萨的形象都是低眉垂目半睁眼的,然后我就去问周围的老人和僧侣,得到的答案都是因为慈悲,不忍看世间苦难。诶,这个回答高大上,高到你不会且不敢有任何质疑。直到我自己做了这个动作,才突然意识到。这不就是在“观呼吸”,这就是在用最直白的方式引导我修行、修心,只有收服心念才能脱离尘世万千苦海。所以教会我收服心念的方式就是在渡化我,所以老人与僧侣的回答也不能说不对,只是这里面隔着一层他们的理解和它他缺失的认知。如果我们再换位思考,一个真正拥有大智慧的人一定知道越是复杂的理念、越是会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附加他人的理解,就越是难以穿透时间,将他最原始的表达传送于我。反之越是简单、基础、直白,就越容易传达,所以大道一定致简。自此之后我再看到佛像,仿佛佛祖就在跟我说两个字:照做!有很多小伙伴提出这样的质疑,说这个不能瞎练吧,这肯定需要有正派宗师的引导不然很容易走火入魔。我能理解你的担心,但我并不完全认同这个说法。因为我实在是无法想象,一个正心诚念的人仅仅用观呼吸的方式来收拢自己内心的杂念,怎么就走火入魔了呢?这,这肯定是电视剧看多了呀!其实我也有跟这本书的翻译者:张卜天老师聊起这件事,为什么西方人按书中的方式修行更容易显现效果,而中国人反而会遇到一些阻碍。就是因为咱们血液里本身就流淌着儒道两家的文化基因,咱们看到书中某句话,就会很自然的往更深层去解读、引申、联想,西方人不懂这个,他只能按字面的意思单纯理解。所以我觉得真的不要把这件事想得太过玄幻、深奥、复杂。还是那句话:大道至简。
而且我觉得一定要有正派宗师的指引,跟这本书的出现本身就存在着悖论…一定要有宗师指引、不然容易走火入魔、那就说明只能以师徒相授的方式传承、那为什么会有这本书的流传呢?作者写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咱俩不见面我也能将我对这个世界认识传达给你。写这本书最大的意义,不就是让那些没有机缘遇到好老师的人,也可以看书自学嘛!我当然承认,伴随着名师指引我可能会少走很多弯路,但普通人要去哪里寻找这样一位老师呢?而且他怎么判断这位老师的理解一定正确呢?万一你觉得他无比正确,然后你问:师父您的师父当年是怎么教您的?
师父说:我看书自学的,你说你怎么办!所以说无论是老师还是书本,都只是在引领你入门,师父领进门,修行还是在个人!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一段小故事…有一个高僧云游四方,一天夜里经过一个村庄,看到不远处一栋民宅闪烁着一层淡淡的佛光,心想这户人家一定有一位大修行者,于是登门拜访。没想到开门的竟是一位非常普通的农村老太太,高僧被请进屋,少坐饮茶、相互攀谈。得知家中只有老太太一人居住,平时的生活就是吃斋念佛。高僧问说您平时都诵些什么经文呢?老太太说哎呦这不懂,只知道多做善事不杀生,平时就多念念“那么阿弥陀佛”,高僧噗嗤就乐了,那么阿弥陀佛…是南无阿弥陀佛!老太太一听,啊是这呀…哎呦你看看我,老糊涂了啥也不懂,谢谢大师指点。高僧也双手合十点头,说那行,老人家早点休息,我还得夜路赶到山顶的寺院投宿。于是走出村庄一路上山,到了半山腰呢,再回头看看村庄里老太太的房子,表情瞬间凝固,之前那淡淡的佛光怎么没了…于是高僧赶紧折返下山,又敲开老太太的房门说:老人家,您之前那“那么阿弥陀佛”才是对的,千万不要跟着我的念,您原来怎么念就还是怎么念。第二天夜里,高僧还是不太安心,出了庙门站在山顶遥望村庄,老太太屋外的淡淡佛光依然没有再出现。大家知道为什么吗?是这位高僧不小心打碎了她的信念,所以我一直觉得信念远比正确重要得多。但是大家也不要误解,我绝不是说正确不重要。但是大家要明白,这个世界就不存在绝对正确,我们只能不断的努力接近。所以在努力前行的过程中,信念就变得更为重要一些。
当然这本书里也会单独有一个篇章叫做“回光差谬”,就是你在练习时容易犯下的错误…第一大谬误就是不要过分执着于一呼一吸,你不能像个拿着鞭子监督奴隶的监工,一直紧张兮兮的高度警惕,不准偷懒啊,不对。但是又不能过分松懈,懈到昏昏沉沉、心如死灰,犹如枯木顽石。杂念确实没有了,生命迹象也没有了。咱们是要把识神收服,而不是把他弄死。一定是顺其自然、心神安逸。即无杂念、又十分清醒,那八个字怎么说的?观鼻存想,意守天心。什么叫存想,存想就是保持意识的清醒。道家也将这种难以描述的尺度解释为:是那么,非那么。非那么,却那么。总之就是一种似观非观、似想非想状态。就是你一定要寻找到那个刚刚好的分寸感。第二个比较容易犯的错误他是放在后面几个章节讲解的,我也把他提到前面来归为一类,就是万万不可急于求成。就是你不要急着去验证他,功夫到了该来的自然而然的来,有了某些阶段性的进展,也不要执着于这些进展…一如往常,该干什么干什么!要把这一功课完全融入你的身体,是你生活的一部分,是你的生活方式。第三个要注意的,他也是放在独立的一章叫“回光活法”,是不要荒废自己的正业,如果能够保持每日清晨静坐一时半刻最好,其实练习到了一定程度,你是能够做到即使不静坐也可随时、随地、随事的内观,感受自己的呼吸,牵住自己的妄念。我觉得这一点也很好,不然我去修仙了,父母妻儿谁来养!另外也千万不要在别人面前搞得神神怪怪,不要刻意做给别人看。
接下来就是第九章百日筑基,就是你要用差不多100天的时间,为修炼内丹打造一个稳固的基础。当然有的人慢一点、有的人快一些,所谓的百日只是一个大概的范围。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净化身心的过程。我当时在马来西亚的内观是15天,已经能够感受到一些身体的变化了,比方说你会觉得整个人特别清爽、特别精神、特别明朗,不浑浊!你所有感官在逐渐变得敏锐,尤其是对食物深层的味道,会比之前更丰富。还有一个感觉就是,你知道天气很热,马来西亚嘛,而且那个地方没有空调,但是你并不会感觉很闷很燥。百日我是真的没有体验过,书中描述的状态是:精足、气满、神旺。然后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会有一些奇妙的感觉,大概有几个类型。第一种叫神入谷中,就是你在静坐时,如果周围有人讲话,你会觉得这个声音很远,是从遥远深邃的山谷中传出来的,而且还带着回声。你并未刻意去听,但却又非常清晰。第二种叫做虚室生白就是你在静坐的时候,突然看见一团弥散开来的白光,仿佛身处云雾之中。第三种叫做神归顶天,就是觉得自己的身体变得非常的绵软轻盈,而且伴随缓缓上浮的感觉。但并不是真的飞起来啊,是一种气场向上汇聚于头顶的体验。当你真的能够做到“心空漏尽,内丹也就逐渐形成,他并不是一颗实体的药丸,说到底他还是你的一种感受。据说能看见一些奇妙的图案,所以荣格为什么会将书名定位“金花”的秘密呢!就是因为荣格走访了众多欧洲的“修行者”,把他们眼前出现的图案绘制出来。欧洲人觉得这就是神奇的“曼陀罗”所叫做金花的秘密。
很多人心里都有这样的疑问,说:壮哥,这…这真的有用吗?我觉得这个话得分两头说,读书归读书,修炼归修炼!咱们由浅入深…读任何书都一样,首先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也可以更多面的了解自己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同时我在想象一个最低作用的场景是,就是如果有一天一位欧洲青年拿着这本书说:你知道这个嘛?你可以很淡定回答:嗯,读过!如果你自己本身很认同这本书的方法,诶!你们就可以各自聊聊东西方对此书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如果你不认同这本书的说法,那更有意思!你就可以用一种很奇怪的眼神看着他说:不会吧,你们还真练啊!这时候这老外肯定就蒙了…嗯…你们不练嘛!此刻你也无需明确否认,只留给他一个饱含深意的微笑。怎么样,有没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当然这只是我自己跟自己开的玩笑。接下来聊一聊修炼的作用,首先它是一本道家养生著作,我们先不谈它玄幻的一面,单纯从我们以往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来看,你觉得“养生”二字能做到吗?我觉得可以…如果一个人面对任何生活中复杂事物都能做到,不烦扰、不动气、不妄想、不奢求,那不活该人家健康长寿!再接下来更上一层,能不能获得通天达地的智慧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历史上的众多牛人都习惯于静坐养性…佛祖、老子、孔圣这就不用说了。离我们这个时代比较近且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王阳明牛不牛!曾国藩牛不牛!都是既能做学问,又能干实事儿大神。进了朝堂就是精明睿智的政治家,进了学堂就是圣贤道德的教育家,最不可思议的进了战场就是百战百胜军神,为什么?静坐养性,内观冥想。究竟在用怎样的方式成就他们的智慧?我几年前看一部书叫“战国纵横”,后来改名叫“鬼谷子的局”,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四子上山拜师的前几年,什么都没学,天天就在那打坐磨炼心智。我一开始不是特别理解,我想这要是我,早就撂挑子走人,但是越看越明白。你想啊一个人能沉寂下来将大把的时间花在那么无聊的静坐上,那这个人对于时间的理解跟普通人一定是不一样,那得多能沉得住气!因为很多人很多事,输就输在心急浮躁。几年的时间,每天都在摒除杂念就做一件事“观呼吸”,你说这样的人做起实事来又是多么专注?因为他已经非常习惯于“置心于一处”,他就把手头要处理的这一件事当作“鼻端”当作“呼吸”,此外不生一念。因为人的精力和智慧都是有限的,让琐碎的妄念拆的七零八落,就一定没有凝聚起来更具有力量。再来这样的人精力一定极其旺盛,因为他平时可以控制心念,它本身消耗的精力就少。你呢?家事、琐事、暧昧事,事事烦扰,你领兵打仗,碰到一个这样的对手。心无杂念、气定神闲、冷静专注、精力充沛!这谁能扛得住啊!所以他不但不会耽误你的事业,反而会赋予你更强大的能量。其实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我觉得已经值了…但我们还是要再往上说一层,如果真的练成内丹,修成长生不老。或者他仅仅只是让我年迈的时候更具活力,更不容易生病,我觉得我已经快乐似神仙了。这两集节目太乙金华宗旨,绝对值得你召集一家老小组团观看!尤其适合转发给家里的亲戚长辈…以后过年团聚,再有七大姑八大姨,问成绩、问工资、问女朋友、问生孩子!你就说:二姨二姨,我欲修仙。有成之日,必带你升天。节目最后壮哥不得不再次反复的强调,这所有的内容都是我个人的理解,于各位而言不一定正确,它只能作为你学习的参考。如果有兴趣,还是要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去尝试。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可以去多看一看其他老师的理解,但同样只能作为参考。相信聪明如你,一定会有更多更深的领悟。
秦刚习近平 在 【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席卷全球的大洪水,共工怒触不周山,颛顼帝“绝地天通”,人族如何被封锁了神性?你想知道的谜团都在这集!
封面:桑桑田
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我们80、90后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就是2012年12月22日的玛雅预言。大概10年前后还跟着上映一部电影名字就叫2012世界末日,从一点点的迹象到一个城市的毁灭,再到地震、火山、各地民众的骚乱,各个宗教的祭祀,最后一场空前的海啸席卷全球。不幸中的万幸是联合国早在数年前就委托中国制造出四艘巨大的“诺亚方舟”,人类文明的火种得以延续。据说那几年全球有好多人变卖自己的家产,肆意挥霍享乐、末日狂欢。特别有意思的细节,你们去看美股可口可乐2012年8月之后的股价,暴跌百分之50几。等23号太阳照常升起大家翻开钱包一看,才知道比玛雅预言更可怕的是整个世界都在,但自己的钱没了!这部电影,基本上是以现代人的视角,把圣经中对于洪水描述的框架演绎了一遍。那是神对人类罪恶的愤怒,除诺亚一家和一部分动物外,毁灭一切地上的人类、走兽、飞鸟、昆虫。整整40个昼夜的倾盆大雨,150天的滔天洪水。而相应在我们华夏大地流传的便是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传说。那共工到底是谁呢?炎帝五世孙,火神祝融之子。也是一位人面、蛇身、朱发的半神,黄帝晚年时期的新生力量,曾经引领百姓移山填土拓展平原构筑堤坝引水灌溉,使得种植的粮食谷物大大增产。而黄帝驾龙归天后却将王位禅让于颛顼,共工不服率二将相柳、浮游起兵造反。受到父亲祝融的极力反对,共工领兵引水熄灭了祝融保存的人间火种,天地顿时一片漆黑。祝融踏上满身烈焰的坐骑火龙,带上风神领兵迎战,父子二人水火不容打得满天云雾水汽。祝融骁勇共工败退藏于深海,祝融穷追不舍施法劈开海水,追杀共工并擒住主将浮游,浮游大怒喷血而死,相柳因惧怕火龙逃之夭夭。共工兵败一路向西溃逃,直到天地的边界回头一看祝融的追兵步步紧逼,共工恼羞成怒,一头撞向支撑天地的柱子!淮南子记载: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就是说共工撞断了天柱,整个大地失去了原有的维度,天空向西北倾斜,看上去连日月星辰都偏离了以往的轨道。大地向东南塌陷,让原本西北方向的海水顺势裹挟着泥沙倾斜而下。
故事我们都知道了,但西北方向哪里来的海水呢?山海经说: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你翻开中国地图把眼睛瞪出血,也无法在西北方向找到海。但是谷歌地图可就不一样了,可以放大缩小。于是你倔强的坚持向西查看,穿越了新疆西藏、穿越了中东、穿越了欧洲。结果还真被你翻到了大西洋。你拿着ipad作出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模样,眼看着大西洋的海水如瀑布般洒向整个欧亚大陆,并在海拔较低的位置留下了地中海、黑海和里海。而当时挪亚方舟的挪亚一家居住在哪里呢?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也就是上古的巴比伦、今天的伊拉克。而不周山这个名字,就是在说这座山是不周全的。什么山会给人以不周全的印象呢?山就是山,无论是尖顶的平顶的,有树的没树的,连绵的独立的开叉的不就是山嘛?为何不周?有一个巧合就是著名的巴比伦通天塔,也就是巴别塔也在这个位置,古巴比伦人就是妄想着更加接近天堂,也是为了躲避洪水建造一个通天的高塔。上帝得知后分化了人类各族的语言,让他们无法交流协作,阻止了通天塔的修建,所以巴别塔盖了一半就停工了!大家想一想天柱、通天塔、烂尾建筑、不周山!你品,你细品。这天柱折断、天塌崩裂。使得天河之水骤降人间,就连神隐许久的女娲都不忍生灵劫难再次现身,炼五色石以补天。很多人说女娲补天的故事其实跟共工触山是两个无关的事件,是东汉学者王充将两者强行拼接。我倒是觉得反正是管中窥豹,看见的本就是冰山一角,在这个资讯体量当中,两件事是否真的关联,也不能说不重要,但是实在解不开,是可以先放一放的,因为类似的谜团还有很多。比方说这么大一场全球规模的洪水,人类文明无论之前发展到哪一步,都应该有一个断层,就是应该跳空了一段时间。我的意思是说可能有3百5百甚至1千年的时代盲区。也就是说洪水的幸存者逃往高处避难,大禹治水后幸存者不得不重返蛮荒。也许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文明才得以再起,再有新的事件与洪水之前的神话衔接我们才会莫名其妙的发现这时间怎么永远对不上,因为重返蛮荒的那段历史跳空了。有一部电影叫做“艾利之书”大家可以看一下,世界末日后一个人保护一本圣经的故事。而我们现代历史学家,用尽各种方法去判断三皇五帝分别的时间,说实话,他们的答案不一定比你瞎猜的准。还有一个问题,其实我们对上古时期的国家体制,是毫无了解的。大家有想过吗?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是可以纵向传承一王独大,它也可以是横向并存数王共治的。地位不同而已,可能颛顼在位时就已经分封了帝喾、尧舜,然后同一时期大禹治水后甚至可能自立为王。所以我们才会看上去每个帝王都执政很久,但是事件却在很短的一段历史时期,可能十几年内就接连密集发生的发生了,是平行推进的。所以淮南子才会又说:舜之时,共工振涛洪水,以薄空桑。所以苏秦才会说:尧伐驩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黄帝初期在剿杀其他物种的时候,尧就在参战,刚刚擒杀蚩尤之后舜就领兵攻打三苗了,同一时期祝融、颛顼、舜、大禹都在讨伐共工。所以女娲补天的帝王时代、施工地点、关联事件,都可以抹去。
它真正的重点在于,那时的天还是一个会有破损的实体,是一个需要维修的有形的实体。用什么修补呢?炼五色石补天!炼石说明是某种需要提炼的物质,五色说明需要多种物质的合成,所以这一定是一种先进的合金技术。另一个重点是这个有形的天抬头即可见,说明天地之间的距离很近很近。近到地面上的生灵与天上的神仙甚至可以相互看见,甚至登上昆仑山便可以近距离接触。只是之后发生的重大事件,使得这个有形的天,不得不离开我们。此后的天就变成了天空,天空了!那到底是一个什么事件呢?颛顼帝“绝地天通”,下令自己的两位嫡孙,“重”两手托天上举,“黎”两手按地下压。于是天地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昆仑山的天梯也因此隔断。自此颛顼定下人神不扰、各得其序的规矩。不知道颛顼与纯血统大神谈判的筹码是什么,总之他做到了。也许是纯血大神真的敬重人间帝王、也许是大神中确实多数赞同、也许是神通实力确实可以抗衡,也许是很综合的理由,都有一点。但是你确实能够明显的看到自此之后,半神人族中人面蛇身的身体形态越来越少,就是老的那一批离世,没有了就没有了。说明什么,半神的人与纯血大神的通婚被截断了。再就是人族的神性开始普遍的消退,不是一下就断绝的,是开始从底层民众渐渐消失,有点像神的血统被逐渐稀释了。那么神通呢?我们可能失去了天眼通、第六感和与万物生灵对话的能力。也逐渐失去了对伏羲留下的先天八卦的理解力,也逐渐忘记了仓颉创造文字的根本含义、也失去了对其他神通的学习能力,甚至寿命都大幅缩减。人类仿佛被某种看不见枷锁捆绑着、包裹着、封印着,突然就变得平庸了!当然也许这是颛顼与神族的约定妥协,绝地天通,神人分离,颛顼代表人族接受自我封锁大部分神性。但他们到底用了一个什么样的方法呢?你可能仔细观察一下道士生活起居长生修炼,会有所顿悟!这个封印就是人食五谷杂粮,我们老百姓说人食五谷哪有不生病的?说明大家都知道五谷确实在维持生命的同时也在破坏着人的身体,所以道家在修行的过程中总是阶段性的辟谷。甚至近现代有一批医学家认为,辟谷三天以上可以重启人体的免疫系统。所以道家一直想找一种方法,不食五谷也能摄取养分,所以他们炼丹。甚至为了排除一部分之前身体中所含的五谷养份,他们呼吸吐纳。怪不得不食人间烟火的是为神仙。怪不得婴儿食母乳的时间长短,可以决定一生的体制和免疫力。因为母亲的身体自发将食物中有害的物质隔离于奶水之外。怪不得我们刚刚吃饱饭的时候会迷糊犯困。怪不得米、面吃多了容易得糖尿病,糖尿病严重了易发老年痴呆症。所以大家能理解吗?我们的神性被五谷封印住了!多吃水果蔬菜,牛羊鱼虾,少吃主食!还有一件事,很多人认为共工怒触不周山是绝地天通关键事件。我觉得这个事件只能算是一部分起因动念,他只是在物理空间上撞断了天柱。人上去难了,但是神族下来还是很容易。我觉得真正让颛顼帝下定决心,而且有充分理由跟神族沟通的,是后羿射日!大家想,十日是谁的儿子?“昊天上帝帝俊”和“日母神女羲和”所生。这两个人一听就是神神所生的纯血统大神,那十个儿子呢?当然也是纯血统!但无论十日在人间做了什么坏事,这都是人族第一次真刀真枪的去挑战纯血统的大神,而且一杀就是9个,毫不留情。那整个神族和颛顼当然都要认真的思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