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感同身受這回事-
「你為什麼要推開我?」
夏季的日照特別長,
傍晚六點多,天色還十分明亮,
即便如此,
遠方橘紅色的光暈還是如常預告著太陽的告別。
成人之後的情緒變得特別隱晦,
你不再像個孩子般大肆張揚,
從前如果有任何難過都要打給朋友傾訴,
希望能夠得到認同與安慰。
而又是從什麼時候變成這樣的呢?
是從什麼時候我們開始選擇讓折磨自己的只能折磨自己,不要別人分擔。
啊,或許就是在成為大人的過程中所學到的吧,
長大後才知道過去的痛都不算太痛,
而現在的苦卻苦的令人無法言說,
有好幾次你都很想說,
很想說你真的很難過,很想說你很傷心,很想說你就要喘不過氣,
但卻也知道根本沒有言詞,
沒有言詞可以精準描述壓在胸口的石塊是什麼形狀,你無法告訴別人它的重量,你根本無從說起。
而且長大後你也才知道,
這世界上,其實沒有「感同身受」這件事,
不會有人真的明白你的痛有多痛。
成為一個大人很辛苦對吧。
「是因為你,我才學會如何溫柔善待他人,
是因為你,我才如此這般喜歡現在的自己。」
他低著頭用顫抖的聲音說著。
車裡下了一場溫熱又悲傷的雨,滴滴答答地落在我的手背上,於是車窗便起了一層霧氣,我的視線也因而變得潮濕且模糊。
我想起了有次晚上我們去到新竹的一個山上,路上播到了陳昇的《風箏》,我說起自己從前還小時不懂李宗盛或是陳昇這些歌手為什麼那麼受人敬重,總覺得他們的音樂都不是那麼朗朗上口,都有種說不出的壓抑和滄桑。
而長大後的我才終於聽懂了,才聽明白歌裡唱的是我們當時沒意會到的傷,是過去不知道後來會惋惜的遺憾,是我們的整個青春和人生。於是那些歌因為自己的成長累積而變得越發動人。
他說:「這就是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我頻頻點頭道:「對、對、對。」
因為我知道你是個容易擔心的小孩子
所以我將線交你手中 卻也不敢飛得太遠
不管我隨著風飛翔到雲間我希望你能看得見
……
那個晚上,山間也起了大霧,
我們邊聽著音樂,邊愉快地談笑著,
和他在一起的每一秒鐘,都非常快樂,
每一秒鐘,都非常快樂。
「謝謝你為我做的一切,謝謝你讓我看見你全心愛著一個人時的模樣,謝謝你總是讓我非常非常快樂,謝謝你。」我哽著聲音說,說自己才沒有哭呢。
也忘了是從什麼時候,
即便無法掩飾自己的軟弱,
但也不願別人看見自己哭泣時的狼狽。
下了車後,我緩步走上樓,洗了澡,進了沒開燈的房間,躺下後翻來覆去還是睡不著,下意識將雙手摀住臉,那一瞬間,所有的悲傷才敢席捲而來,於是大哭了起來。
我還想要和他一起去很多城市旅行,
我還想要和他一起去那間咖啡廳看海,
我還想要和他一起笨拙地做菜,
我還想要和他一起挖著冰淇淋看電影,
成為一個大人很辛苦對吧。
天總不從人願,事總與願違,
人生中有許多酸澀的無可奈何。
就算將頭往後仰,眼淚也不會倒流回去。
夏季的日照再怎麼長,黑夜還是會到來,
太陽還是得告別。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暗網仔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Nordvpn會有3折優惠再送一個月全免費service給你!!! 請使用以下連結: https://nordvpn.com/deepwebkid 優惠碼: deepwebkid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
「積雨雲形狀」的推薦目錄:
- 關於積雨雲形狀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積雨雲形狀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積雨雲形狀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積雨雲形狀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積雨雲形狀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積雨雲形狀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積雨雲形狀 在 閱讀文章- 精華區sttmountain 的評價
- 關於積雨雲形狀 在 香港天文台HKO - 【度天賞雲】砧狀雲(Incus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積雨雲形狀 在 賞雲識雲一分鐘:ep1 積雨雲 - YouTube 的評價
積雨雲形狀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有本非常喜歡的書要推薦給大家⛰️文末則有IG限定抽獎活動】
**此篇非業配,是自己私心想與大家分享,而發起的IG限定抽獎活動,對這本書有興趣的人,也可透過你所支持的通路自行購買!
卡在學生與社會人的分界,我是個徘徊教室裡外、坐立難安的人:攤開課本,我總想抓了知識就跑、渴望透過實作應用所學;而當步入辦公室的槍林彈雨,又常察覺實力的不足,而急於逃回課堂學習新知,然而,當偶爾在生活的間隙停步,胸口的劇烈心跳卻不斷複誦心中的疑惑:這些生命的選擇,真的能彙整為一條明確的道路嗎?
作為一個在升學體制下成功生存的學生,我幸運地擁有選擇自由:每當察覺一絲對生命的迷惘,總能仰賴標準答案所帶來的安全感小步前進。我在標示著「生活」的雲端資料夾裡,以三個月為週期詳實填寫學期規劃,篤定只要涓滴累積,四年間的種種勞動終將揭曉理想的樣貌。然而大學畢業的此刻,我卻驚覺理想是篇打不完的論述文,倘若一味選擇,生命段落將只是詞彙的排組,缺乏標點符號的論述意義依舊破碎。
在深受畢業焦慮所苦的最近,我讀了國際教育組織「遠山呼喚」創辦人林子鈞的新書《與其麻木前進,不如勇敢迷失》。這是本關於理想的實用手冊:林子鈞從自己嗑嗑碰碰的大學生涯,一路細述創辦「遠山呼喚」的五年經歷,告訴我們:在人生迷惘的時刻,與其焦急不已地查找成功案例,更該停下面對自己、擁抱失敗。為了真正脫離選擇自由所帶來的不自由,有時得先停止作答、學會放棄。
身為一位年輕的NGO創辦者與教育家,林子鈞大可選擇分享自己當年如何以大學生身份,透過社群串連募得120萬賑災資金,或者揭曉台大赫赫有名的創創學程、「策略顧問策略與實務」等課程,為躍躍欲試的後進們整理一包「創業營養補給品」。然而他選擇書寫創業歷程的另一面:陰魂不散的微積分課堂、業界前輩的破口大罵;身處尼泊爾震央的廓爾喀,面對服務者的無助與罪惡感。未來不假他求,林子鈞試行錯誤的經驗,正是「遠山呼喚」能腳踏實地、深耕尼泊爾貧童教育,乃至改變當地社區、培育海外教育者的契機。
在《與其麻木前進,不如勇敢迷失》一書中,我特別喜歡一段有關理想的思辨。當時,林子鈞決心結束成效不彰的短期志工服務隊,以捍衛「遠山呼喚」的長期教育目標。他寫道:「夢想是關於自身的期許,是個人目標的實現;而理想則是對於世界的期待,是價值觀的實踐。因此不論成敗,所有夢想都會有終點,但是理想是絕對不會輕易改變的。有時夢想的傾倒,就是理想前進的樣子。」這段話為此刻執迷於眼下道路的我,開啟了新的觀看視野。林子鈞的故事告訴我:生活終將是場狼狽的拔河,但「理想」會是穿引人生選擇的尼龍線,透過次次拉扯劃出世界的形狀。
真的!衷心!推薦!這本書給所有正在學涯上匍匐前行的學習者、以及在世界角落耕耘社會議題的實踐家。
在這個月底的6/30以前,每售出2本《與其麻木前進,不如勇敢迷失》,出版社將捐贈1本童書至尼泊爾,預計為855位當地孩童建造閱讀機會。
邀請大家在閱讀林子鈞的故事之餘,也能繼續關注「遠山呼喚」( @callsoverridges )團隊,遠山發起的「教育種植計劃」已在尼泊爾當地成功支持超過4000位學童的教育。也在2021年發起「亞洲NGO人才學校」,持續翻轉區域教育環境。
----《與其麻木前進,不如勇敢迷失》新書抽獎辦法----
⛰️即日起~06/23 23:59⛰️
完成以下抽獎步驟者,將有機會獲得一本《與其麻木前進,不如勇敢迷失》實體書(名額共4位):
1. 於IG限時動態分享此篇貼文,並標註 @hitomixu (非公開帳號記得截圖私訊給我!)
2. 於此篇貼文下tag一位朋友,以「我認為的理想 / 學習 / 失敗(擇一)是...」形式留言,與我分享你的想法
**此篇非業配,是自己私心想與大家分享,而發起的小小抽獎活動,對這本書有興趣的人,也可透過你所支持的通路自行購買!
積雨雲形狀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傍晚穿過廣場 ◎歐陽江河
我不知道一個過去年代的廣場
從何而始,從何而終
有的人用一小時穿過廣場
有的人用一生——
早晨是孩子,傍晚已是垂暮之人
我不知道還要在夕光中走出多遠
才能停住腳步?
還要在夕光中眺望多久才能
閉上眼睛?
當高速行駛的汽車打開刺目的車燈
那些曾在一個明媚早晨穿過廣場的人
我從汽車的後視鏡看見過他們一閃即逝
的面孔
傍晚他們乘車離去
一個無人離去的地方不是廣場
一個無人倒下的地方也不是
離去的重新歸來
倒下的卻永遠倒下了
一種叫做石頭的東西
迅速地堆積、屹立
不像骨頭的生長需要一百年的時間
也不像骨頭那麼軟弱
每個廣場都有一個用石頭壘起來的
腦袋,使兩手空空的人們感到生存的
份量。以巨大的石頭腦袋去思考和仰望
對任何人都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石頭的重量
減輕了人們肩上的責任、愛情和犧牲
或許人們會在一個明媚的早晨穿過廣場
張開手臂在四面來風中柔情地擁抱
但當黑夜降臨
雙手就變得沉重
唯一的發光體是腦袋裡的石頭
唯一刺向石頭的利劍悄然墜地
黑暗和寒冷在上升
廣場周圍的高層建築穿上了瓷和玻璃的時裝
一切變得矮小了。石頭的世界
在玻璃反射出來的世界中輕輕浮起
像是塗在孩子們作業本上的
一個隨時會被撕下來揉成一團的陰沉念頭
汽車疾駛而過,把流水的速度
傾瀉到有著鋼鐵筋骨的龐大混凝土製度中
賦予寂靜以喇叭的形狀
一個過去年代的廣場從汽車的後視鏡消失了
永遠消失了——
一個青春期的、初戀的、佈滿粉刺的廣場
一個從未在帳單和死亡通知書上出現的廣場
一個露出胸膛、挽起衣袖、紮緊腰帶
一個雙手使勁搓洗的帶補丁的廣場
一個通過年輕的血液流到身體之外
用舌頭去舔、用前額去下磕、用旗幟去覆蓋
的廣場
空想的、消失的、不復存在的廣場
像下了一夜的大雪在早晨停住
一種純潔而神秘的融化
在良心和眼睛裡交替閃耀
一部分成為叫做淚水的東西
另一部分在叫做石頭的東西里變得堅硬起來
石頭的世界崩潰了
一個軟組織的世界爬到高處
整個過程就像泉水從吸管離開礦物
進入密封的、蒸餾過的、有著精美包裝的空間
我乘坐高速電梯在雨天的傘柄裡上升
回到地面時,我看到雨傘一樣張開的
一座圓形餐廳在城市上空旋轉
像一頂從魔法變出來的帽子
它的尺寸並不適合
用石頭壘起來的巨人的腦袋
那些曾托起廣場的手臂放了下來
如今巨人僅靠一柄短劍來支撐
它會不會刺破什麼呢?比如,一場曾經有過的
從紙上掀起、在牆上張帖的脆弱革命?
從來沒有一種力量
能把兩個不同的世界長久地粘在一起
一個反复張帖的腦袋最終將被撕去
反复粉刷的牆壁
被露出大腿的混血女郎佔據了一半
另一半是頭髮再生、假肢安裝之類的誘人廣告
一輛嬰兒車靜靜地停在傍晚的廣場上
靜靜地,和這個快要發瘋的世界沒有關係
我猜嬰兒和落日之間的距離有一百年之遙
這是近乎無限的尺度,足以測量
穿過廣場所要經歷的一個幽閉時代有多麼漫長
對幽閉的普遍恐懼,使人們從各自的棲居
雲集廣場,把一生中的孤獨時刻變成熱烈的節日
但在棲居深處,在愛與死的默默的注目禮中
一個空無人蹟的影子廣場被珍藏著
象緊閉的懺悔室只屬於內心的秘密
是否穿越廣場之前必須穿越內心的黑暗
現在黑暗中最黑的兩個世界合為一體
堅硬的石頭腦袋被劈開
利劍在黑暗中閃閃發光
如果我能用被劈成兩半的神秘黑夜
去解釋一個雙腳踏在大地上的明媚早晨——
如果我能沿著灑滿晨曦的台階
去登上虛無之巔的巨人的肩膀
不是為了升起,而是為了隕落——
如果黃金鐫刻的銘文不是為了被傳頌
而是為了被抹去、被遺忘、被踐踏——
正如一個被踐踏的廣場遲早要落到踐踏者頭上
那些曾在一個明媚早晨穿過廣場的人
他們的黑色皮鞋也遲早要落到利劍之上
像必將落下的棺蓋落到棺材上那麼沉重
躺在裡面的不是我,也不是
行走在劍刃上的人
我沒想到這麼多人會在一個明媚的早晨
穿過廣場,避開孤獨和永生
他們是幽閉時代的倖存者
我沒想到他們會在傍晚時離去或倒下
一個無人倒下的地方不是廣場
一個無人站立的地方也不是
我曾是站著的嗎?還要站立多久?
畢竟我和那些倒下去的人一樣
從來不是一個永生者
-
◎作者簡介
歐陽江河,1956生於中國四川省,著名朦朧派詩人。現居北京,曾任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寫作中心駮校作家、香港大學中文學院駐校作家。歐陽江河憑藉詩集《大是大非》榮膺名為第14屆華語文學傳媒盛典年度傑出作家。著有詩集《透過詞語的玻璃》、《誰去誰留》、《鳯凰》及詩論集《站在虛構這邊》等。其詩強調奇崛複雜及語言上的異質混成,以及個人經驗和公共現實的深度聯繫。
-
◎小編一尾賞析
八零年代的文化熱和群起的學生運動在反思文革中興起,改革開放造成香港、臺灣、歐美與世界瞬間匯入這塊赤色的神州大陸,然而一切在六四後成為一個巨大的時間斷裂,在那時寫作是險阻,當代中國書寫的某段不能直言的記憶,則要倚靠詩人的不在場才得以回憶。八九已逾三十年,在其國境之內已成為杯底的餘燼,難以在此浮現於群眾的視野中,現在八九像隻過短的杯匙,外界所見是杯匙上方擾動的水波,見到上方透徹的水層,底部愈加沉澱,總是看不清杯底所聚集的餘燼是否有被擾動的可能性?這個年份,在往後歷史的不斷疊加後構成我們對於當代中國論述的理解,亦開啟了九零後的詩歌論述。
來到本月的最後一首。就如同上一段那曖昧不明的開場白,面對歷史的創傷,詩歌語言的繞道而行,是詩人構築美學的方式,也是如何繞開歷史沈屙的技藝。〈傍晚穿過廣場〉寫於1990年9月18日,最早見於1991年的《現代詩》,正式發表於1993年《花城》,而當時的歐陽江河正旅居美國。
歐陽江河〈傍晚穿過廣場〉成為六四詩歌中廣為流傳的一首,但他的不在場和遲到使其未能收入《六四詩選》中,同時廣場一詞的模糊指涉更使得這首詩在當代的閱讀中可以對「廣場」所指涉的不必是1989年6月4日那時的「天安門廣場」而得以規避審查,可以想到李志的「廣場」對於六四有更強烈的指涉受到阻撓的原因則是歌曲中穿插許多六四詩廣場的播音,歐陽江河的「廣場」則需依賴讀者的閱讀來建立聯繫。
「廣場」作為空間其素有的公共性的自由、共和、人民以此命名,或具有統治權威以偉人或地標為稱,這首詩的廣場自有其空白來由詩意填入,詩第一句開始定義「廣場」:「我不知道一個過去年代的廣場/從何而始,從何而終」,再出現「一個無人離去的地方不是廣場/一個無人倒下的地方也不是」、「每個廣場都有一個用石頭壘起來的/腦袋,使兩手空空的人們感到生存的/份量。以巨大的石頭腦袋去思考和仰望」,及最後「一個無人倒下的地方不是廣場/一個無人站立的地方也不是」,由此從一開始時間進入了「廣場」這個場域,這一場域在要變得具有意義需要有人的流動,不論是政治的抑或是非政治的,孩子與垂暮之人,先肯定了人的來去於時間流動「廣場」才得以存在。
由此進入這首詩的敘事核心,「是誰、如何、在什麼時候「穿越」廣場,成為了引發敘事的主要行動,敘事者在穿越廣場時是在汽車後照鏡中看見廣場過去時代的倒影,這種避免直接涉入歷史的方式是歐陽江河試圖處理歷史的方式,為了避免詩歌處理政治變成激情的口號與吶喊的表演。
「或許人們會在一個明媚的早晨穿過廣場」,「穿越」作為發起的行動,是詩中的「人們」在時代之初期待著風光明媚的未來,那個屬於青年的廣場,詩本身沒有具體的時代線索,但詩中「穿過」廣場的青年跟BBC在1989年學運時採訪騎著腳踏車前往天安門廣場的大學青年在現實中交會,青年說:Going to march!Tiananmen square. Why? I think my duty! (去遊行,天安門廣場。「為甚麼?」因為這是我的職責。)遊行的職責在歷史猛獸的強行進入下,歷史斬斷了明媚早晨的青年的青春期,青春戛然而止:「永遠消失了——/一個青春期的、/初戀的、佈滿粉刺的廣場」。
時代掃過之後的廣場,如婁燁《頤和園》主角在事後境遷後的愛情,主角余紅後來說:「戰爭中你流盡鮮血,和平裡你寸步難行。」,詩也對於歷史進行發問:「是否穿越廣場之前必須穿越內心的黑暗」,如何穿越歷史的風暴前,人如何面對內心的空洞與恐懼,面對巨靈的抵抗是不是在歷史上毫無意義?「它會不會刺破什麼呢?比如,一場曾經有過的/從紙上掀起、在牆上張帖的脆弱革命?」
「穿過廣場所要經歷的一個幽閉時代有多麼漫長」,事過境遷的漫長總讓人懷疑在渺小的歷史前,人究竟能做什麼?詩人將這首詩拋向對歷史永恆的命題。最後,連敘述者也在懷疑自己,不過度涉入歷史的正當性何在?「我曾是站著的嗎?還要站立多久?」也許人也只是冷不防地回應時代,在需要發起「行動」時,試圖穿越時代的廣場。
參考資料:
https://www.literaturehk.com/920931040143/tag/歐陽江河;詩;訪談
-
圖片來源:鄭閔聰
美術編輯:鄭閔聰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中國當代詩 #1990年代 #知識分子寫作 #歐陽江河 #廣場 #天安門事件 #八九六四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5/20210530.html
積雨雲形狀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Nordvpn會有3折優惠再送一個月全免費service給你!!!
請使用以下連結: https://nordvpn.com/deepwebkid
優惠碼: deepwebkid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sub_confirmation=1
鬼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4rmkFI1ik0&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
我最高觀看次數的影片 (我為何不再拍暗網? 只說一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bihKaqEEQw&t=127s
曼德拉效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MutzRIE_uE&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index=17&t=5s
我的100K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破解Kate yup事件是假的! 不是綁架! 不要被騙! (Facebook上的證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NJVt56ORWo&t=2s
日本最殘酷的直播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81OKVX7wc
網上最可怕的一個字 (Ft. HenHen T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LedkSHc7Os&t=145s
全球10大Google Map被禁止的神秘地點
10個Google Map被模糊的神秘地點
世界10大Google Map禁止的神秘地點 [2020版本]
我駕駛這麼多年都會依賴 Google Maps, 會否像身上裝了一個追蹤器呢? 另一邊廂有些市民會為了私隱, 在Google maps 模糊自己住宅.
那南極又住了什麼古老文明需要模糊呢? 啊拉斯加被模糊的空地有一部天氣控制機?
KFC的商標又跟10個google map被模糊神秘地帶有什麼關連呢?
大家好又是我暗網仔.
2020年過了一半, 今時今日網絡私隠是重大問題的時候一定要用Nordvpn.
用了nordvpn這麼久發兩大好處.
能自由自在遛覧任何網站的權利
私人資料受到保護, 完全 “沒可能” 被黑客入侵
好像我, 完全不會怕開車到䢒區然後沒有信號, 因為Nordvpn全球58個國家有5600多個私人服務器.
我之後路上cut左人線不怕被人hack部手機然後知道我的地址尋仇, 因為Nordvpn的雙重加密, 即使説分別通過兩個server服務器才連接你的IP地址. 那我就放心了.
如果我現在開車到咖啡室然後到機場再搭飛機到中國大陸, 也不會怕用他們的WiFi不安全, 因為nordvpn的保護=任何wifi也行!
今天Nordvpn就送你3折優惠和到暑假的一個月免費服務. 只要下面優惠連結然後輸入我私人優惠碼‘deepwebkid’ 你就不怕被人尋仇之yu亦能保護自己網上.
那我怕好車先, 你也不要等到2021年才download.
否則可能你走到google map被模糊的地方, 走不出去.
nepal- 尼泊爾的秘密
位於尼泊爾, 喜馬拉雅山的Kangtega山峰, 高達22,251尺. 如果打開Google maps可以看到整個又名 “the snow saddle” 的山峰給黑影污點蓋過住. 目的為隠藏進入雪山內秘密基地的門口.
分開兩個派別的陰謀論家:
一. 是相信雪山?面有給世界上最有錢的人避難的地堡.
二. 雪山?面是秘密的外星人. 這理論出名到ufo專家指這裡是尼泊爾版的 ‘51區’ 或 ‘51區第二.’
Romania spaceship, 羅馬尼亞飛船
那明目張膽的外星人呢? 位於羅馬尼亞荒野䢒區google map曾有段時間能清楚看見這個形狀極似ufo的物體. 這事件特別之處, 是圖片被大si報導後, Google緊張馬上給牠打格.
之後出了這張則面圖片, 更明顯顯示這真是一架ufo. 有指Google map好多時候也會用幾年前的舊照片, 那這部ufo有沒有人嘗試過去尋找牠呢?
sandy island (消失的小島)
1774年英國探險家James cook在法國 ‘新喀?多尼亞’ 海域發現一個命名Sandy island的小島.之後的2百多年, 該島都在各大小地圖出現. 直至Google map出現了這張照片. 小島是消失嗎? 還是從來沒有存在過? 2012澳洲的科學家到了傳說中的sandy island發現該位置根本沒有土地, 只是世人誤傳了當年James cook的筆記. 12’ 年11月google map正式將sandy island刪除, 剩下一個黑影. 這算是地圖上最遲糾正的誤差.
Russia’s secret city 俄羅斯的秘密城市
位於俄羅斯算是Google map模糊最大面積的地方. 是一整個城市都被模糊. 這個 ‘秘密城市’ 位於西伯利亞一些寒冷的叢森區附近. 有指這是總統Vladimir Putin 真正家族成員的居住地. 其實自1986年俄羅斯已被爆有多個 ‘秘密城市.’ 總居住人數超過一百萬人. 最奇怪就是大部分這些城市都是沒有名字, 只用一些數目字去命名.列如: city 40.
那被模糊的秘密城市更深層的秘密又是什麼呢?
Haarp
如果打 ‘天氣修改’ weather modification這些字眼進Google, pokemon的網站會出現. 真實世界weather modification 天氣修改, 或weather control天氣控制是真的. 最普遍是 ‘cloud seeding’ 人工降雨, 即是影響雲層掉下來的雨量.
近啊拉斯加州的Haarp是google maps最早打格的地方. 但從圖片中去看只是一遍森林. 之後因為太多人去探險, 政府出來解釋該地方是用來研究如何修補臭氧層的破洞. 但有指Haarp真正身分是一部控制天氣的機器. 而最恐怖是Haarp被指是造成了近代多個災難. 真相又是什麼呢?
不知名的兩間屋
Google map有一些監獄或名人住宅會被模糊的原因是想防止人自由出入. 令我覺得最有趣個案是英國Stockton-on-tees小鎮Princeport road上被模糊的兩間小屋. 連屋主也不明白為什麼需要blur自己的屋. 有什麼的世紀大陰謀呢?
KFC
KFC logo上的colonel sanders頭像是世界上其中最出名的標誌. 但如果你看google maps每一個kfc都是被模糊的. 原因是google maps會幫每一個被拍到的人臉自動打上格仔. 但真的每一個都blur到嗎?
Canada’s Baker lake-water control. Did I get dumber?
這個google map個案跟我有關的. 我住的加拿大北部Nunavut努納武特
領域有這一張照片. 可以看到這個Baker lake湖泊有一大條黑間遮住. 被嚴守的Baker lake有陰謀論指是政府用來加化學藥物去控制加拿大人的設施. 這個‘水氟化’ 陰謀在北美已爭論很久. 就是政府會在公共水中加氟化物影響人民的智商. 所以我就讀不成書!
tantauco national park Chile -poachers
你關心大自然嗎? 位於智利的tantauco national park有很多愛護動物人士也會去潮聖. 也沒什麼問題. 但如果google map你想把牠放大看不到一些什麼. 因為該地位於智利荒郊很多人說這曾經是一架ufo的現場. 但我更相信是這個自然保護區想防止poachers偷獵者去殺害或偷走公園中的稀有動物. 所以沒有陰謀, 只是他們太愛護動物.
Antarctica
因為南極而誔生的陰謀論可以是無窮無盡. 如果大家想我講一集南極就請在下面留言. 今天講南極就從這張照片? 這像我們看到的南極嗎? 一點都不像. 但這就是之前google map給我們看南極的様子. 北極也是看不到的. 因為google map太大根本顯示不到. 這導致陰謀論家猜測這是跟Antartica其他不可思異畫面: 好像這些不明的神秘建築物或疑似ufo juey lok現場是有關.
這一句名言大家可以想想: strange that all countries want to take over land but no country claims Antarctica. I think there is something they know that we don’t.”
如果你不相信任何這些google map個案, 你自己可以去搜索, “看一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P7CJmWplNE/hqdefault.jpg)
積雨雲形狀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頤和園是清朝的皇家行宮和大型皇家園林,位於中國北京市海淀區西北,占地290公頃(合4400畝)。頤和園修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原名清漪園)、重建於光緒年間,曾屬於清朝北京西郊三山五園之一。頤和園素以人工建築與自然山水巧妙結合的造園手法著稱於世,是中國園林藝術頂峰時期的代表。1998年,頤和園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頤和園以萬壽山和昆明湖為主,昆明湖占頤和園總面積的四分之三。除了湖山,還有殿堂景區、耕織圖景區。重要建築集中在萬壽山南北中軸線上。萬壽山分為前山、後山兩部分,前山自東向西有養雲軒、無盡意軒、介壽堂、排雲殿、清華軒、寶雲閣、共一樓、聽鸝館、畫中游等知名景觀。後山南北中軸線為規模宏大的漢藏風格寺廟殿宇,包括四大部洲、須彌靈境、香岩宗印之閣等等,周圍點綴以數座小型山間園林,有蘇州街、寅輝城關、花承閣、賅春園、繪芳堂等建築。昆明湖中有三座島嶼,分別名為南湖島、藻鑒堂島、治鏡閣島。昆明湖由一條西堤將大湖一分為二,光緒時建立圍牆,修築起了東堤。
頤和園的主要區域可包括六個部分,分別是殿堂景區(是帝後料理朝政和住宿所在)、萬壽山景區、昆明湖景區、耕織圖景區(獨特的農牧色彩)、長廊景區和中軸景區(起於前山雲輝玉宇牌樓,止於後山慈福慧因牌樓)。作為一座知名園林博物館,擁有豐富制式的園林建築和景觀營造手法,涵蓋了中國傳統名著中的亭台樓閣,軒榭台堂。
東宮門:為頤和園的正門。門前有兩隻銅獅,是清漪園遺物。宮門前的雲龍石階是圓明園安佑宮遺物。門額上「頤和園」三字為光緒帝御筆親賜。宮門前有大廣場,南北兩側為朝房,前有大影壁。
仁壽殿:在頤和園東宮門內,是慈禧太后、光緒帝夏天住在頤和園中臨朝聽政,接受恭賀,以及接見王公大臣和外國使節的地方,這裡也曾經是光緒皇帝頒詔實行變法維新的地方。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命名為勤政殿,意為不忘勤理政務。咸豐十年(1860年)遭到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十二年(1886年)慈禧太后重建時,改為現名,意為施仁政者長壽之意,是頤和園聽政區的主要建築。殿為東向,面闊九間,單檐卷棚歇山頂,兩側有南北配殿,前有銅麒麟、壽星石,以及銅龍銅鳳的雕像,排列在仁壽殿外。是皇帝,皇后在舉行朝會大典時會點燃檀香。在中國古代龍就是皇帝的象徵,鳳就是皇后的象徵。按照慣例是龍在上,鳳在下,但是自慈禧太后掌權之後,就將龍,鳳的位置給顛倒變成鳳在上,龍在下,藉此來顯示出慈禧太后的權威。殿外懸掛著「大圓寶鏡」的匾額,意為當政者的智慧如同大圓寶鏡一樣,能夠洞察一切。殿內則是高懸著「壽協仁符」的金字匾額,意為仁與壽君子兼而有之。正殿內設置慈禧太后,光緒帝召見王公大臣時的寶座,寶座是用上等的紫檀木雕刻而成,椅背上刻有九條金龍,寶座的旁邊設有掌扇,鼎爐,鶴燈。東為仁壽門。殿北有水井「延年井」,殿後為巨大的獅子林假山,仿蘇州獅子林,堆山所用的劍石、石筍為圓明園正大光明殿後假山遺物。
玉瀾堂:在仁壽殿西,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豐十年(1860年),光緒十八年(1892年)重建,成為皇帝在頤和園中處理政務和居住的地方。正殿即玉瀾堂,堂名是取自晉代詩人陸機的詩句「玉泉甬微瀾」當中的「玉」和「瀾」二字合併而成。內設有御案寶座。原為一四通八達的穿牆殿,光緒皇帝曾經被慈禧太后囚禁於此,因此殿北的後門用磚牆砌死。前院東配殿名霞芬室,西配殿為藕香榭,兩殿的門內亦可見圈禁光緒帝的圍牆,是一處重要的歷史遺蹟。正殿地磚上原有坑窪洞痕,為光緒帝被囚禁時用手杖擊地發泄而成。玉瀾堂西側另有夕佳樓,樓西為鄰水過道,蜿蜒曲折,稱為「九道灣」。
宜芸館:在玉瀾堂北面,乾隆時是藏書之所,光緒年間改建為光緒皇帝的皇后隆裕的居所。院門為垂花門,稱宜芸門,門內側牆壁上有10塊石刻,是乾隆帝摹寫的名家法帖,原藏於惠山園內,重建時移此。正殿為宜芸館,東配房稱道存齋,西配房稱近西軒,均沿用乾隆時舊名。戊戌政變後,玉瀾堂與宜芸館之間的通道也被磚牆切斷。宜芸館北門有飛閣復道通至德和園戲台。
德和園大戲樓:頤和園中看戲的地方,原為乾隆時期的怡春堂。樓高21米,三層,結構與圓明園同樂園清音閣和避暑山莊清音閣相同(與紫禁城暢音閣不同的地方在於其外形是卷棚頂,且覆灰瓦),是清朝最大的戲樓之一,三層舞台間有天地井相通,南部有兩層的扮戲樓,北部為看戲用的頤樂殿。德和園之東為「東八所」(壽膳房、壽茶房、壽藥房)、養花廠和武備院等服務性院落,現被隔出頤和園,改為頤和安縵酒店。
樂壽堂:是慈禧太后在頤和園中居住的地方,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豐十年(1860年)遭到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十三年(1887年)重建。門外有水木自親碼頭,有牌坊,是清宮中最早安裝電燈的地方之一。院子分為三路,中路樂壽堂為慈禧太后的居所,中部為起居空間,裡面設有用上等木材紫檀木雕刻而成的「御案寶座」後面放著十五折的玻璃屏風,兩側設有羽毛掌扇,羽毛掌扇不但裝飾精美,也可以顯示出慈禧太后的威儀。西間為寢宮,東間為更衣室。堂前陳列銅鹿、銅鶴、寶瓶,取「六合太平」諧音。寢宮內的文物有用珍珠、瑪瑙、翡翠製成的花籃,用金銀和各種寶石鑲嵌的四季花卉壁畫等。樂壽堂前有明代米萬鍾遺留的「青芝岫」巨石,院中栽培玉蘭、海棠、牡丹,取「玉堂富貴」之意。後院原有乾隆時期遺留之古玉蘭樹,2005年枯死移除。東跨院後半部稱「永壽堂」,為太監總管李蓮英住所。西跨院北部有假山,以及坐落於山上的扇面殿「揚仁風」。揚仁風院落西南角即長廊入口。
長廊:東起樂壽堂西院,西至石丈亭。長廊長達728米,共273間,其間點綴以留佳、寄瀾、秋水、清遙四座亭子,以及魚藻軒、對鷗舫兩座對稱的點景建築。長廊背山面水,平面呈展翅蝙蝠形狀(取福字諧音),不僅把各處景點有機地串聯起來,本身也是頤和園中一處最有名的景觀,長廊上有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西湖風景、二十四孝、中國古代詩歌和神話故事(如張敞畫眉、牛郎織女、張良納履等)、山水花鳥等圖畫,共計一萬七千餘幅。
排雲殿:在萬壽山前山中部的建築中軸線上,原址為大報恩延壽寺,1892年重修,是慈禧太后做壽時接受賀拜、舉行慶典的地方。「排雲」二字出自晉朝人郭璞「神仙排雲出,但見金銀台」的詩句。排雲殿正門為排雲門,門前有雲輝玉宇牌坊,兩側有十二屬相石。排雲門和二宮門之間有方形的蓮池,池上架金水橋,兩門內分別有紫霄、玉華、芳輝、雲錦四座配殿。排雲殿正殿為頤和園內等級最高的建築,建在九級漢白玉台基上,七間五進,重檐歇山頂,黃琉璃瓦,左右兩側有耳殿,各殿之間有復道相連,橫列共計二十一間。排雲殿之後為德輝殿,再後為高42米的石砌高台,沿台前八字樓梯「朝真磴」可向上通往佛香閣。排雲殿東為介壽堂,西為清華軒,清朝時均為命婦退居之所,現被頤和園作為別墅出租,不對遊人開放。介壽堂內有連理柏和紫玉蘭各一株,頗為名貴。
佛香閣:位於萬壽山前山正中位置,為鐵力木修建的八角形三層樓閣,高41米,上覆綠剪邊黃琉璃瓦,是頤和園內體量最大的建築。閣內供奉接引佛,每月朔望,慈禧太后在此燒香禮佛。佛香閣原為九層佛塔延壽塔,修築到第八層時乾隆帝下令拆毀,仿武昌黃鶴樓改建閣樓。
智慧海:位於萬壽山山巔,為無梁佛殿,全部為五色琉璃磚砌成,色彩絢麗,圖案精美,壁面嵌有1000多尊佛像。外牆下半部琉璃磚上的佛像頭部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悉數鑿毀。殿內觀音像為乾隆時所造。殿前有琉璃牌坊,其上石額構成「眾香界」、「祗樹林」、「智慧海」、「吉祥雲」四句偈語。
萬壽山昆明湖碑:在排雲殿之東,碑上有乾隆御書「萬壽山昆明湖」六字,碑後是乾隆所撰《昆明湖記》,講述修建清漪園的理由。碑左右各有一座亭子,亭內有「轉輪藏」木塔,塔中有軸,推之使其轉動。此處仿杭州法雲寺藏經閣而建,不對遊客開放。
寶雲閣:在排雲殿之西。又稱「銅亭」。建於乾隆20年(1755年),高7.55米,重41.4萬斤,蟹青冷古銅色仿木結構,樑柱、椽瓦、斗拱、門窗、對聯全部用銅鑄成。門窗原被八國聯軍掠走,在1980年代由海外華人購得,捐給頤和園。
石舫:清晏舫,原名石舫。是一半入水的兩層石舫,長96米,上原有中式艙樓,1860年被焚,光緒重建時改為木製仿西洋大理石艙樓,並在石舫兩側加造明輪。石舫西北為小島,島上原有西所買賣街,兩岸仿揚州瘦西湖景色。
聽鸝館:在萬壽山前山西部。內有兩層戲樓一座,在修建德和園大戲樓前,這裡是慈禧太后聽戲的主要場所。館內古柏參天,館外有杏樹和翠竹。聽鸝館現為聽鸝館飯莊,經營仿清宮廷菜餚,內設貴壽廳、福壽廳、壽膳廳等十個餐廳。
畫中游:在萬壽山西部,依山而建,中為八角形兩層樓閣,東西為兩樓兩亭,東樓名「借秋」,西樓名「愛山」。各建築間有爬山遊廊和石洞相通,錯綜複雜,猶如迷宮。站在亭上四周環顧,有置身於畫中之感。
前山東部:有景福閣、自在莊、含新亭、養雲軒、意遲雲在、千峰彩翠、無盡意軒、寫秋軒、國花台等點景建築。無盡意軒和自在莊清朝為命婦退息之所。景福閣為慈禧太后觀賞雨景、月景之地。
前山西部:有邵窩殿、雲松巢、湖山真意、山色湖光共一樓、石丈亭等點景建築。邵窩殿之名取南北朝時宋朝邵康「安樂窩」典故,雲松巢取李白「吾將此地巢雲松」詩句,兩殿現均為頤和園工作人員休息處。
長廊西端,石丈亭北有一組院落,稱「西四廳」,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太后移居頤和園時將珍妃囚禁於此。西四廳西北有貝闕,又稱宿雲檐,乾隆時是清漪園的西門,上供關帝銀像。貝闕向北有並列的石橋兩座,東橋低平,西橋為拱橋。清漪園時期園牆從兩橋中間穿過,西橋在園外,東橋在園內。
後山
蘇州街:又稱買賣街。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年),乾隆帝下江南,到蘇州遊歷唐代白居易修建的七里山塘,回京後在頤和園後湖仿照七里山塘的模樣修建了蘇州街。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時期重建頤和園時未修復,1988年復建。
諧趣園:位於頤和園東北角。此園是乾隆於乾隆十六年(1751年——下江南時,看了無錫惠山腳下的寄暢園,仿其意而建,自然保有江南園林之美。諧趣園原名惠山園,1811年曾經改建並改為現名,為萬壽山東麓的園中園。這座園有「到門唯見水,入室盡疑舟」之美譽。園內水多橋多,最著名的橋是知魚橋。此橋橋身低平,貼近水面,能讓遊客觀賞魚群在水中來回穿行。橋坊上有乾隆皇帝命題的詩句。諧趣園的北部是正殿涵遠堂,此堂原為慈禧太后在此水池釣魚時休息之用,殿內裝飾精美雅緻,在頤和園里可說是上乘之作。另外,環繞水池的遊廊是一條景色多變的的遊覽路線,隨著每一轉折,必有新的景色出現在眼前。
四大部洲:位於後山中部中軸線上,仿照西藏扎囊縣的著名古寺桑耶寺,為漢藏風格的宗教建築群,居中為漢式建築香嚴宗印之閣,內供藥師、如來、阿彌陀三尊佛像,香嚴宗印之閣四周環繞藏式的四大部洲殿、八小部洲殿、日殿、月殿、四色塔。承德避暑山莊外八廟中的普寧寺布局與此相似。香嚴宗印之閣下原為須彌靈境殿,1860年被焚毀,未修復。須彌靈境殿前為松堂,是一座長方形廣場。
花承閣琉璃塔:位於後山東部,原為半圓形高台建築,1860年被焚毀,現存琉璃塔一座,太湖石及漢白玉浮雕海獸台基一座,以及柱礎、石階遺蹟。琉璃塔下部的佛像頭部被紅衛兵鑿除。
賅春園遺址:位於後山西部,為乾隆時修建的一處小型園林,園內最大建築為清可軒,是乾隆帝的書房,依崖而建,以石崖為其南牆。西隔桃花溝為丁香院,院南山崖上有香雲窟石洞,洞內有乾隆題詩和石座,洞西有十八羅漢摩崖石刻。賅春園1860年被焚毀,僅存園門一座,但台階、殿基和部分圍牆保存完好。
綺望軒遺址:位於後山西部山腳下,後湖旁。為乾隆時修建的一處小型園林,構造巧妙,地面隱蔽處有山洞,向下可直通湖邊石岸碼頭。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Dv-ZkKi1eY/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DaJcW8H44pa1IDTqRK7wIXrz9_IQ)
積雨雲形狀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金字塔 #神奇力量 #實驗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大家在世界各地都有看過很多遺跡都是呈金字塔形的,那為什麼一定要金字塔形呢?難道金字塔的形狀真的可以有神奇功效?或是可以吸收宇宙的能量?今天我們就來說金字塔的神奇力量,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我影片,我影片主要的題材就是一些稀奇古怪,靈異,UFO外星人或是一些科學無法解釋的東西,如果你也喜歡這些題材,歡迎您訂閱HenHenTV。
在俄羅斯最近幾年他們的科學家積極的研究金字塔的力量,實驗的成果出來相當驚人!雖然不知道它的原理是怎樣的,但是實驗的證明真的可以證明金字塔形的東西,無論是建築,或者是你自己做出來的小型金字塔都會有神奇的效果,那究竟他們的實驗做了些什麼呢?
首先這群人並不是民間的人為了興趣來做研究的,而是前蘇聯軍方的頂尖科學家Dr. Alexander Golod帶領的團隊所做的研究,他們用了玻璃纖維加上鐵架在不同的地區建造了二十多個大型的金字塔,你可以看看圖片的金字塔有多大。高大概144尺高(44m)和重高達50噸,那在這些不同的金字塔裡面做著不同的研究,研究的結果顯示:
1. 在有金字塔的油田生產的石油大大的增加生產量
如果在油田上面建造金字塔,油田的產量會增加25%,
2. 具有強力的醫療功能,解毒,疾病甚至是癌症
如果你把有毒的東西放進金字塔裡面,過了一段時間,裡面的毒素會降低,甚至變成對人沒有害的物體,金字塔具有強力的神奇力量,可以讓生物充滿生氣或者是活力,所以他們把癌症病人放進金字塔裡面,研究顯示他們的癌細胞降低得比化療更好,除了癌症之外,其他的疾病包括糖尿病,B型肝炎等等的疾病,金字塔都會有降低疾病的功能。
3. 在金字塔裡面的種子成長和結果多平時的400%
他們把種子放進金字塔一段時間過後,然後把種子放在外面生長,長出來的樹是比沒有放進金字塔的種子多出四倍,成長得更大,結果的更好等等。
4. 金字塔的頂端產生的強力的電流。
在金字塔的頂端甚至可以產生電流,如果你把電線或者是電池以+-的方法放在頂端,然後連接其他的儲存電力的裝置,這個巨大的金字塔甚至可以足夠供應電力給於一間屋子的用量
5. 在金字塔發生的地震減少
在金字塔的範圍裡面發生的地震大大的減少,如果在那個地區發生地震,在有金字塔的範圍只是發生小餘震。題外話,為什麼世界各地都建造那麼多金字塔呢?這是否是因為他們想避免好像亞特蘭提斯沉沒的事件再發生,或是這些金字塔是為了防止亞特蘭提斯的水晶翻轉,波及到其他地方,因此這些金字塔是為了停止這些災難呢?
6. 在金字塔的百里之內都偵測得到能量
7. 阻止惡劣天氣的發生
在金字塔範圍裡面,如果有發生暴風雨,暴風雨會在金字塔範圍之外發生,就好像雲層會避開金字塔然後在它的範圍之外下暴風雨。真的在神奇了!
我覺得古代的人建築金字塔是明白地球其實是活的生命體,當地球能源不穩定時,地震和惡劣天氣就是結果,而他們知道金字塔可以平衡它的能量,從中穩定地球的能量。
接下來這個實驗更加驚人,他們把Granite 粉放在金字塔一段時間,然後過後用這些粉去做監獄的房間,對於5000多名囚犯的測試,在用這些材料建築的監獄裡面的囚犯會更少鬧事,會更加的平靜和諧,金字塔真的有那麼神奇嗎?
在之前我做的亞特蘭提斯的影片裡面有提到,那個亞特蘭提斯人的轉世把水晶放在頭上,可以提高意識頻率,或是把水晶放進熱開水裡面,等到冷卻後再喝掉它,可以淨化身體,那我們怎樣知道水晶金字塔真的有無形的能量可以淨化身體呢?今天我們就來做個實驗,把無形的能量變成有形的。
首先需要準備的就是水晶金字塔一個,我這裡買了兩個水晶來做實驗的,一個是透明水晶,一個是黑曜石水晶,然後兩支礦泉水沒有開封過的。這個實驗很簡單,就是在其中一個礦泉水瓶上面放上金字塔,另外一個則沒有,然後我們就來看看,兩者是否有不同,在網上的資料顯示,如果有放上金字塔的水,在結冰過後,就會保留能量的痕跡,你會看到中間的地方會呈現一團漩渦,而沒有放金字塔的則沒有的。
那我們開始做實驗啦~~
今天的實驗就到這裡,其實金字塔的實驗還有很多種,下一個影片我會製作一個比較大的金字塔,用來做防止腐爛的實驗,聽說放在金字塔裡面的食物是沒有那麼容易腐爛的,是否是真的?我們下個實驗來證明。如果你喜歡這個影片,就記得按贊和分享加訂閱HenHenTV,還有如果你在中國任何一個平台看到賢哥的奇異世界,不用擔心,那是我和其中一家公司合作的頻道,希望藉此讓更多的人可以看到我的影片,如果看到就記得關注關注吧!!
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7XYu2JLNxM/hqdefault.jpg)
積雨雲形狀 在 香港天文台HKO - 【度天賞雲】砧狀雲(Incus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度天賞雲】砧狀雲(Incus,簡稱inc)是積雨雲頂部向外伸展的部分,形狀與鐵砧相似。砧狀雲與雷暴主體的強降雨區一般距離較遠,從這些高雲落下的雨點 ... ... <看更多>
積雨雲形狀 在 閱讀文章- 精華區sttmountain 的推薦與評價
<轉載按> 是一個北一女中學生的地科報告, 包含不少討論與補充.
> ======================================================================= <
發信人: 117@fgbbs (傻丫頭), 信區: CEarthscience
標 題: Here!Here!來嘛,來嘛!完稿出爐了!
發信站: (Thu Jun 22 17:29:51 1995)
轉信站: fgbbs (local)
雲與天氣 *^_^*
記得在國中時曾讀過琦君所著[故鄉的桂花雨],文中有提到雲腳長毛
就是颱風快要來了,真的是這樣嗎?因此,針對雲與天氣的關係,我們要
探討雲的種類,雲在天空中的分布情形,所占比例,雲的形狀,顏色,厚
度,分別是如何影響著天氣,以及雲本身各種因素的改變是否意味著特
殊的天氣變化像颱風,鋒面......之類的.現在就讓我們來告訴你一些
有關雲與天氣之間的微妙關係.
雲的種類可因形成原因不同而分為以下幾種:因局部大氣被加熱而上
升產生"對流雲"壽命從幾分鐘到幾小時.穩定空氣之強迫舉升產生"層
狀雲"此種雲可在地面以上至對流層頂之高度發生,並擴展至幾十萬平
方公里之面積,通常存在數小時.強迫升舉之空氣經過小山或大山產生
"地形雲"其合成之上升速度須視風速,風向及阻擋山脈之高度而定,存
"地形雲"其合成之上升速度須視風速,風向及阻擋山脈之高度而定,存
在時間可能很短暫,但在穩定之風中它們可存在一段長時間.除了在上
升氣流中形成之外,當空氣與一冷的表面接觸時,冷卻到達其露點以下
因混合作用從地面上傳布,霧可能升高形成為低高度層中之層雲,通常
厚度不超過500公尺,並無一定形狀.兩種不同溫度之空氣塊相混合也
會成雲,但非經常性,因接近空氣塊之溫度差通常不夠大至足以由混合
而產生飽合,但如飛機凝結尾及北極海煙,蒸氣霧,有時皆因此產生.局
部氣壓迅速減低至絕熱膨脹而冷卻,係形成伴同陸龍捲及水龍捲中漏
斗狀雲之因.雲的形狀分有積雲,卷雲,層雲,雨雲,及它們的複合字,另
又有莢狀,為凸透鏡狀之雲,及堡狀......<註一>
ꄠ 天空中出現積狀雲,是表示空氣正處於不穩定狀態,若空氣上升高度
較高且上升速度很大,通常為陰天,雨天,下的雨多為陣雨,雷雨等急速
且短暫的雨,特別是產生積雨雲時,也是天氣即將變壞的預兆.出現層
狀雲或霧時,則為穩定的天氣狀況,不易有風,悶悶的,且有時會下普通
持久性的毛毛雨,但是形成雨層雲時,就會下較大的雨.若天空中有自
一方伸展的卷雲,即表示高空有強風,大多為晴天.波狀雲則是表示兩
層空氣相互摩擦.<註二>民間流傳著許多雲與天氣的俗諺,如:天上起
了鯉魚斑,明天晒穀不用翻--指卷積雲出現為晴天預兆;朝要天頂穿,
晚要四腳懸--指晨間天頂無雲,薄暮地平線上無雲,皆主晴.<註三>這
表示了,並不是每一片雲都會帶來風暴,雨不會從卷積雲,高積雲降下
來,所謂好天氣的雲,它們出現的形狀,都是一團團分開來的,而且不會
將天空籠罩起來.<註四>
接下來談到有關why雲有許多顏色-由於雲的厚度差很多,當雲很厚時
,太陽或月亮的光線不易透進-便成黑色了;當日出日落時,光線斜射,
穿過很厚的大氣層,空氣中的分子,水汽雜質,使光線中的短波大量散
但紅橘的長波不易散射,so雲便成了紅,橘等顏色."紅雲過頂,趕快收
艇"-表示颱風要來了,因為颱風是很大的低氣壓系統,頂部覆蓋大量的
卷層雲,它會向四周由其是前方會先到,又在早晨,傍晚,斜射成紅霞,
so表颱風將來到,船民們便得趕快回航收船了!<註五>
再來是有關全球雲的分布-它影響了地氣系統的能量和水分交換.對了
!告訴你吧!全球的雲覆蓋了50%的天空 ,驚人吧!與說到雲量,暖季時,
無論北半球或南半球,雲量最多區和最少區都向高緯移動10-15個緯度,
而冷季時,則會向低緯移動.<註六>
註一:大氣科學
註二:氣象學
註三:實用氣象學
註四:大英科技百科全書
註五:十萬個為什麼--氣象篇
註六:高空氣候學
**********************************************************************
<迴響>
基本上這篇報告已達到某種程度的水準, d但對於一些專有的術語,
一般學生可能還不是很清楚如果可以解釋這些名詞 就像散射 混合作用 ...
加入之後一來充版面 二來增加易讀性(因為我們都要先假設大家都不懂)
如果還能找到一些雲圖片來補充說明那就更棒了!
另外似乎未說明雲和天氣現像的關係! 例如積雲是下什麼樣的雨?
層雲會下什麼樣的雨, 出現的時節是什麼時候? 或是梅雨季的雲 , 颱風
的雲? 如果加進去, ,這篇就可以放到國中地球科教科. 加油 !
這篇報告確實寫的很深奧,不仔細看還真不容易看出端倪!
不過本篇報告實實在在的提供我們,雲層影響天氣的訊息,所以
本篇報告我給予肯定!希望本組組員再接再勵!
我還能說些什麼呢?.....就醬子!
這份報告,雖然內容上算是包羅萬象, 但感覺上主題顯得亂了.....
其實針對其中的一小部份,例如雲層因光線折射所造成的色散......
導致常常會見到各式各樣的色澤的雲層,其成因?其原理?其出現之季節
種種更加深入探討的問題!!又如雲的形狀,成因?表示的意義?有沒有季節
性的雲? 等等........
其實,這個題目老實說太大了.....讓人看得眼花撩亂的
如果要將一切都詳細的解釋,實在有其實際的困難......不如對其主題
做有適度的刪減,在將其餘的,以更精詳的敘述介紹給大眾,我想...
"它"會更加的成功的.........
※如何作好一篇報告的一點點建議
因有人希望我對她們的報告給點評論或建議,但我不
是這方面專才,就post這樣的文章,希望能使她們的報告
更完美一些。
首先是題目,題目要能讓人一眼即了解你研究什麼,
甚至用大小標題讓人更清楚些,例如〞悲壯的抗日事件--
--霧社事件之研究〞,〞台灣的史前文化----圓山貝塚之
探討〞等等。另外不要有雙主題為宜,因為這樣子不如作
兩份報告。而題目最好能吸引人。
而這次的作業,最好能加上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
究過程(這應也是老師希望妳們學到的),若是有做實驗
的,可把實驗結果附上。另外最好有一些實例說明,純理
論的東東,比較無趣嘛!若是有專有名詞,可解釋一下或
寫個註明,說可參考XXXX等書籍及頁數,內容較充實且完
整,要假設大家都不太懂呀。(註:以上意見前面也有人
提過了)
最後要列出參考資料,其作者,出版社是一定要列出
的,最好連頁數都列上,或者資料來源是誰提供的,作者
一定要寫,以示尊重且非自己亂寫的(若有亂寫,就是別
人亂寫的囉)。
再來就是寫心得,妳學到了什麼,要謝謝誰的幫助,
自己有那些錯誤,應如何改進或者已經改進了,老師一定
希望妳們從這報告中學到很多東西,盡量寫吧!
***以上僅為個人意見,希望有用處*** 來自金門的浯洲遊子于
----------------------------------------------------------------------
嗯... 很有水準的文章喔!!以我一個工學院的大學生來說,都可以從中
學到不少新知耶, 而且有的東西我還看了兩三次。
不過感覺起來講的東西有點多, 好像太雜了一點, 大概是因為五個人合
作的關悉吧。所以建議妳們不要一個人負責一部份, 最好是挑一個主題,
然後大家一起討論, 這樣文章看起來會比較有整體感。
完成這麼一篇報告要花不少心力吧, 但想必妳們也從中收獲不少......
我相信這會是個值得的經驗喔!!
雲的分類給人有點雜亂的感覺,而不夠詳細,建議可以從
雲的高度來加以分類,會給人更明顯的層次感。另外,對
於雲的成因,我也不能很清楚地了解,所以底下補充一些
資料供妳們參考,希望有所幫助。(出自某本百科全書,
版權所有,請斟酌參考)
***********************************************************************
<補充資料--About Cloud>
雲的形成:
雲是由海洋、湖泊、河流、潮濕土壤、植物等蒸
發的水分上升而成。這種蒸發的水分,稱為「水
汽」,當它在空氣中上升時,因絕熱脹而冷卻,
由於空氣在一特定溫度下,有一定的水汽飽合量
,當空氣中的水汽含量超過此一飽合量時,多餘
水汽便開始凝結成小水滴。
但為什麼我們看到的雲並非小水滴狀呢?這是因
為水汽因凝結而成的水滴都非常微小,要用顯微
鏡方能看見,大部分雲滴的直徑為 0.01到0.1公
釐。
如果溫度下降至很低,水汽不會凝結成小水滴,
而直接變成冰,這種過程為「昇華」,發生昇華
的溫度必須在 -40C以下,所以雲內經常有過
冷水滴,這是缺少結冰核的結果。
如果水從液態水滴蒸發,然後凍結在冰晶上時,
就可使雲滴變大形成了雨或雪,這種晶體繼續長
大,直到以雪花狀落出雲層,降落至地面,但如
它進入溫度高於 0C的氣層中,雪花會融化,
變成雨滴。
水汽上升凝結成雲,有許多種途徑,此部分妳們
已有討論,只待加強即可。
雲和天氣:
風暴 因為某些形式的雲,常出現在風暴的前方,所以
天氣預報人員必須很仔細地研究雲。在許多情況
下,暖鋒或低壓系統可由伴隨的來確定,這些雲
以一定的次序,歷經數天才形成。首先,有一些
稀疏的卷雲出現在西方,接著迅速出現更多的卷
雲,然後漸漸地變成層雲,布滿整個天空。卷層
雲後來被較低層的高層雲遮住,雲層於是變厚,
也遮住了太陽。細雨或雪開始從高層雲中落下來
。當雨層雲夾著大雨或大雪移動時,雲底的高度
就變得更低了。積雲和積雨雲也可能在雨層雲頂
發展,穩定的小雨變成了傾盆大雨。
當暴風過去後,雨或雪也停止了,但天空仍可能
是多雲天氣。一旦恢復好天氣時,這些低雲就消
失了。
由冷鋒帶來的雲,是另一種不同的景觀。通常,
中雲和高雲出現在冷鋒的前面。冷鋒的最顯著特
徵,就是一片牆狀的巨大積雲或者積雨雲,沿著
冷鋒的邊緣前進,當這堵雲牆經過天頂時,溫度
下降,常會發生傾盆大雨,風向亦自南轉移到西
北。當雲牆經過之後,許多的積雲或積雨雲,可
持續短暫時間,然後又很快出現晴朗的天氣。
在夏天,常可見到雷雨,上午或許是萬里晴空,
或者可能有一些高積雲,當地面受太陽照射,溫
度升高後,出現小的積雲,隨後開始發展。這些
雲可發展到很高大,成為塔狀的積雲,帶來少量
的雨。當塔狀積雲繼續發展,頂部擴散成鐵砧狀
的偽卷雲,並且延伸到積雲的前面時,這種雲就
是積雨雲,接著雷雨就來了!
By Jorg Yen
雲之成因:
水汽凝結後, 即成為微細之水滴或冰晶, 懸浮於空中, 與地面相接觸者為霧, 遠
離地面者為雲。產生雲之先決條件為冷卻作用, 水汽雖係產生雲的原因之一, 但空
氣中不能迅速增加極多水汽使其飽和。冷卻作用有: 接觸冷卻、混合冷卻、與絕熱
冷卻三種。惟雲之生成以藉絕熱冷卻為主: 諸如氣流超越山嶺被迫升高; 地面受熱
, 空氣上升; 冷空氣伸入暖空氣下面, 而使暖空氣上升; 或暖空氣在冷空氣之上滑
行等等均能使空氣產生絕熱冷卻, 使其凝結或昇華成雲。
雲之種類
根據國際規定, 依據雲底之高度可分為四族, 其下並分十屬:
1.高雲族: (high clouds)
又可分為三類: 即卷雲、卷積雲、卷層雲。
雲底高度平均在地面上6000至12000 公尺之間, 此處之溫度均在凝固點以下, 故
其質點均為冰晶體, 是為冰晶雲。
2.中雲族: (middle cloulds)
其中包含二類: 即高積雲與高層雲。
雲底高度平均在地面上2440至6000公尺之間, 多為水滴組成。
3.低雲族:﹛]low clouds)
其中包含三類: 即層積雲、層雲及雨層雲。
其中雨層雲雖在低層, 惟常伸入其他層內。本族雲底約在2440公尺以下, 最低時
幾可接觸地面。
4.直展雲族: (vertical development clouds)
又可分為二類: 即積雲與積雨雲。
雲底高度約離地 488至60000公尺之間, 惟其丁頂部常發展至 12000公尺以上, 故
雲體多由水滴組成, 但高聳之頂部常有冰晶出現。
--------------------------------------------------------
ps. 以上資料取自〞中山自然科學大辭典〞第六冊, 地球科學,"
--------------------------------------------------------
(一)高層雲類
雲底;高度均在6000公尺至10,000公尺間, 又分成三種:
1.卷雲(Cirrus)
潔白似絹絲、如羽毛、如纖維, 或狹長像馬尾。厚度薄, 可透過日光, 雲下
無影。當卷雲分成小簇, 孤立且作不規則分布時, 常為好天氣; 如卷雲對稱
分布, 作長旗或帶狀時, 為壞天將來臨之預兆。
2.卷積雲(Cirrocumulus)
由無數白珠狀小雲塊所組成, 如海濱沙灘上的波紋, 又似魚鱗, 俗稱『魚鱗
雲』。雲片排列成行, 或聚集成群, 很少佈滿天空, 雲下無影。
3.卷層雲(Cirrostratus)
由冰晶構成, 色白如絹幕, 瀰漫天空。出現在日、月的四週, 會發生光環,
叫做『日暈』或『月暈』; 有時日、月光線全被卷層雲擴散, 不易辨視, 僅
見天空為一片乳白色。
(二)中層雲類
高度較低, 約在2000至6000公尺之間, 雲分兩種:
1.高積雲(Altocumulus)
由許多雲片或扁球狀較大雲塊組成, 向日面為白色, 背日面為灰暗色, 雲下
有影。雲塊排列成群, 其邊緣彼此銜接, 日光可由雲隙透過, 輪廓較分明。
2.高層雲(Altostratus)
雲為灰或藍色, 似有條紋的雲幕, 遮蔽天空成層狀, 雲層厚時, 可遮蔽日月.
薄的日光透過, 如經毛玻璃, 光度暗淡, 使太陽輪廓模糊不清。
(三)低層雲類
高度約在2000公尺以下, 計有三種:
1.層積雲(Stratocumulus)
由巨大雲片、雲球或雲捲所組成, 呈暗灰色, 不透日光。雲塊排列成波浪
狀, 連續銜接, 佈滿天空。
2.層雲(Stratus)
雲色深灰, 瀰漫如幕, 遮蔽天日、雲高常在1000公尺以下, 似霧升高空, 但
不與地面接觸, 有時可降毛毛雨。
3.雨層雲(Nimbostratus)
雲色暗灰, 高度很低, 瀰漫空中而無定形。雲層底部較層雲為濕潤, 可降大
雨或大雪。
(四)直展雲類
雲以垂直發展而盛名。高度很低, 多在1000公尺以下, 但向上伸展可達高層
雲高度, 計分二種:
1.積雲(Cummulus)
積雲聚仕如棉堆, 頂部凸起如冠如丘, 底部平坦, 位於同一高度水平上。濃
積雲色深灰, 不透陽光, 但邊緣(薄積雲)明亮, 壯觀美麗。
2.積雨雲(Cummulonimlus)
由旺盛的上升氣流, 逐次冷卻凝結而成, 雲塊龐大, 底部平坦, 頂部隆起,
狀如山岳, 雲形重疊, 狀如高塔, 而後頂部擴展成鐵砧狀, 消散時漸成纖維
狀, 積雨雲底部可降雨。
雲之種類:
根據國際規定, 依據雲底之高度可以分為四族, 其下並分為十屬, 如下所述..
1 高雲族:(HIGH CLOUDS)
又可分為三類:即卷雲, 卷層雲, 卷積雲. 雲底高度平均在地面上6000至
12000 公尺之間, 此處之溫度均在凝固點以下, 故其質點均為冰晶體, 是為
冰晶雲.
2 中雲族:(MIDDLE CLOUDS)
其中包含二類:即高積雲與高層雲. 普通高層雲雖均在中層, 但有時常能
伸展更高, 雲底高度平均在地面上2440 至6000公尺之間, 多為水滴組成.
3 低雲族:(LOW CLOUDS)
其中包含三類:層積雲, 層雲及雨層雲. 其中雨層雲雖在低層, 惟常伸入
其他層內. 本族雲底約在2440公尺以下, 最低時幾可接觸地面.
4 直展雲族:(VERTICAL DEVELOPMENT CLOUDS)
又可分為二類: 即積雲與積雨雲. 雲底高度約離地488公尺至6000公尺之
間, 惟其頂部常發展至12000公尺以上, 故雲體多由水滴組成, 但高聳之頂部
常有冰晶出現.
雲之十屬大略述之如下..
1 卷雲 --- 纖細如絲, 色白無雲影, 為最高雲, 形如鳥羽或如馬尾, 有時末
端呈鉤狀, 日出日沒時常呈現彩霞.
2 卷積雲 --- 成群之白色小片, 或細小之圓球體, 無雲彩, 常排列如魚鱗狀
, 鮮有佈滿天空者, 常與卷雲相伴.
3 卷層雲 --- 白色薄幕, 無影, 與日月光相遇, 四周常生光環, 是為日暈或
月暈. 如密佈全天, 使日月黯淡, 天空成魚肚色.
4 高積雲 --- 葉狀或扁平狀之雲塊如群羊蜷伏, 雲體聚列而成, 有時成棋盤
狀, 有時排列成行或波浪狀. 色白或灰白, 影或有或無, 與日月光相遇,易生
日華或月華(CORONA).
5 高層雲 --- 具有條紋之灰色雲幕, 常密佈天空. 薄者稍透日光, 若毛玻璃
, 厚者使日月生暈. 且有微雨雪下降.
6 層積雨 --- 為灰白色或暗灰色之大塊狀雲, 排列整齊, 有時如棋盤之目,
或成波狀並列, 佈滿天空, 但其中常見有空隙.
7 層雲 --- 均勻之雲層, 似霧, 卻不與地相接, 常出現於逆溫層, 偶有細雨
.
8 雨層雲 --- 為普通降雨雪之灰暗雲幕, 雲底破碎, 每有連綿雨雪下降.
9 積雲 --- 垂直發展之灰色孤立雲塊, 頂部隆起如花菜狀, 底部則多低平.
當陽光斜射時, 明暗分明, 如與太陽同一方向, 則中央黑暗, 雲邊明亮.
10積雨雲 --- 垂直發展之雄壯雲塊, 底部黯黑, 頂部則聳起如山, 且常伸展
成鐵砧狀卷雲結構. 此雲過境, 常帶來暴風雨, 雷電交作, 偶與霰雹相伴下降.
************************************************************************
<感想>
作完之後,啊...,真是輕鬆啊!雖然,初稿的內容並不甚完美,也不夠有
條理,但在貳次的完稿中,我們已努力嘗試去改進了!也對一些不明白之處
加以講解了,總之,它是我們心血的結晶噢!
在此,要感謝 吳育雅,邱瓊慧,蔡淑玲 老師們
bbs上的mid ,cwt,firefighter,ardarn,dogie,KSH,Rudy,Jorg and steven
SayYes,CSD 等熱心的板友們!真的很感謝 !謝謝!
*** 編注: 本文來自北一女 文為地科報告
> ======================================================================= <
--
我達達的馬蹄....★
㊣ Origin:《 成大計中 BBS 站 》[bbs.ncku.edu.tw] 上線處:[140.115.9.194]
> ================================================================ <
Posted By: bellebaby (紅鬼ㄚ頭) on board 'mountain'
Title: Re: [轉載] 雲與天氣
Date: 民國87年 1月29日 (星期四) 23:06:26
看到這樣的學妹....
有點驕傲也有點慚愧說
--
﹀ ▂
﹀ ▁▂ ﹀
﹀
山風雲起鳥齊飛,千山萬水任我行
﹏﹏ψ﹏φ﹏▁▂▃▄▅▆▇▆▄▂▄▆█▄▂▁﹍
◎ Origin:《 成大計中 BBS 站 》[bbs.ncku.edu.tw] 上線處:[203.64.23.7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