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步的軌跡】走過媒體四十年 Part 1:#1981,驚濤駭浪的一年
1981年,#黃哲斌 就讀高二,剛開始聽余光廣播的西洋音樂榜,每天通學途中,在士林攤子上買「拍譜」或「飛歌」的錄音帶,回家跟著印製粗糙、錯誤百出的歌詞單,一句句學唱肉麻情歌,桃莉芭頓、空中補給或ABBA。
當時他還不知道,未來,自己會經歷兩度重考大學的慘澹時光,也不知道手上重約35公克的卡式錄音帶,有天會演化為厚1.2毫米、重僅15公克的聚碳酸酯光碟片;甚至有天,那些旋律變成一串歌名清單,儲存在名為「雲端」的神秘倉庫。從此,人類再也不必因卡帶捲進磁頭而躁怒,更不必拿出鉛筆,把一團亂線捲回塑膠扁盒。
那一年,遙遠的美國佛羅里達州,IBM發表了第一部 #個人電腦5150,連同4年前誕生的 #蘋果 Apple II,有天將永恆改變人類學習、溝通、交易、戀愛的方式,連帶劇烈衝擊他謀生的產業。
那一年,#美聯社駐台記者 發了一則簡短訊息,進而引發軒然大波。一位自美返台的年輕學者,陳屍於母校 #台大圖書館 旁,他在美國任教的大學同事,邀請知名法醫來台追查死因。
記者引述死者父親的目擊過程,提及這位法醫來台「驗屍」;然而,台灣政府堅決強調法醫只是「審視」屍體,強硬要求美聯社記者 #周清月 更正,雙方相持不下,最後,主管媒體事務的新聞局吊銷她的「採訪證」。因「驗屍」與「審視」一詞之爭,周清月失去家鄉的新聞工作,遠調印度,再也無法回台採訪⋯⋯
翻天覆地的 #歷史節點 👉 https://bit.ly/3ddC8EF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