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蔡英文在勝選之夜對民進黨下達要「謙卑、謙卑、再謙卑」
執政的第五年,當蔡英文再度說起謙卑,早已變成「千杯、千杯、再千杯」,還沒從千杯宿醉中醒來?
✏️在這邊幫大家整理蔡英文520執政週年成績單:
1. 疫苗採購到哪去了?政治考量凌駕人民安全?
民進黨秘書長林錫耀提及,根據黨最新民調,對「團結抗疫」信心,指數高達9成,民眾對領導抗疫有相當高期待和信任。
民進黨怎麼會火燒到家裡了,竟然還有心情對自己大內宣?
面對疫情下半局,我們最需要的就是疫苗!去年原本有機會採購到的BNT疫苗呢?我們問了一整年,為什麼還是沒有下文?
民進黨內到底是誰在背後操盤,將自己的利益凌駕於人民的性命之上?
這是所有人民的疑問,為何蔡政府不用給人民一個交代!
2. 缺電危機一再推諉,沒有人要面對能源政策錯誤的事實
蔡英文你是總統,又身兼黨主席,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
你的內閣做不好,你可以撤換閣揆,可以要求閣揆撤換經濟部長,更可以要求閣揆撤換經濟部長藉以撤換台電董事長、台電總經理!你以為道歉、神隱,你的責任就沒有了嗎?
經濟部長王美花甚至親自打給台積電高層,要求幫忙挪移或暫停部分產線減少用電,讓供電度過難關。
要台積電衝產量,還要台積電減產,這是經濟部長該有的作為?
在綠電充裕之前貿然關掉核電,毫無配套措施!如今出現缺電危機卻在第一時間包裝成人為疏失?
如果不是缺電,為什麼還要要求「吃電怪獸」挪移或暫停部分產線減少用電,讓供電度過難關?缺電搞垮產業,誰還敢來台灣投資、設廠?
3. 沒有稿就不會道歉,文青式喊話根本沒用
飛官失事、普悠瑪事件沒有換來蔡政府的痛定思痛,
也沒有做到蔡政府承諾我們的改革決心!
而是在短短時間內,重演飛官墜機及太魯閣事件的悲劇!
蔡英文說要改革真的是笑話,現在全民都知道你的道歉模板長什麼樣子了,全國都能照樣造句裝文青,今日公祭、明日忘記!
你們高層沒有人要負責,台灣肯定繼續國不泰民不安!
4. 3+11大破口,害全台淪陷
蔡英文在中常會指示,要求執政黨以身作則打贏防疫這仗。
講這麼多,請問蔡政府造成破口的根本問題3+11為什麼沒有人需要負責?
只憑范雲一個人叫得動「專業的指揮中心」嗎?後面還有什麼貓膩是你們不敢讓民眾知道的?
而3+11造成防疫破口害慘台灣,至今也不見做成決策的指揮中心負責!
超前部署喊了一年,竟然完全無視國外經驗,顧著大內宣台灣疫情控制好、經濟發展最棒,醫療能量、負壓病床通通沒跟著升級!
5. 黑道風頭過了,繼續治國
民進黨為安撫民心,祭出掃黑政策
但竟然異想天開建置人工智慧系統防黑?而最大尾的黑道黃承國,蔡英文至今不敢處理!
還有警察大家長徐國勇開心跟黃承國、趙映光同桌吃飯影片外流,也都還沒有完善的處理,這樣要基層如何辦案?
6. 無預警開放萊豬,犧牲人民食安
我們連餐桌上的食物都沒有選擇權!
蔡英文的謙卑,首先是用「怪罪前朝、責推三任」來墊起高度的
一方面指責過去的政府做出開放承諾卻無法落實,只能由她來收拾爛攤;
一方面強調「這個歷經三任政府的難題,已經沒有迴避不處理的空間」。
然而這樣髮夾彎、強行開放萊豬政策的蔡政府,仍然什麼都沒有換到!
7. 內政搞不好,外交政策更失敗
選前荒腔走板一面倒的單押川普勝利,不惜造謠、得罪民主黨拜登
台美關係史上最好?怎麼美國拿了台灣的呼吸器,疫苗卻不見蹤影?
WHA下周就要開會了,邀請函收到了嗎?
自己疫苗不夠卻急著幫邦交國喬疫苗,現在又傳出有國家因為疫苗準備跟我們斷交,台灣外交現在竟然是被疫苗把持?
蔡政府一手防疫好牌,說要讓世界看到台灣的防疫奇蹟,如今淪為彭博社一篇「台灣太自滿」報導的笑話!
8. 缺電換概念,順勢攻擊公投案
513、517兩次大跳電,民進黨不檢討自己錯誤的能源政策
竟是在第一時間讓黨籍立委、側翼用各種媒體宣導缺電是因為不蓋三接
但是民進黨你們不可能不清楚,三接的用處是「接收天然氣」,而且至少要兩年半才會落成
中間缺口怎麼補?這絕對不是你們拿來做為電量不夠的藉口!
更不用說趁機攻擊核四,卻在大跳電後火速核准核三歲修日程,
到頭來都是要靠 #核維拉 ?請問民進黨,這時候核能又突然安全了?
9. 養網軍打壓異己,甩鍋責任
前陣子才被眼尖網友抓包,蘇貞昌、蘇巧慧父女用的製圖團隊是同一個,這種 #家天下 的行為已經嚴重違反行政立法分立原則!
這幾天雙北疫情大爆炸,雙北市長因為指揮中心遲遲不下達防疫升級命令早已焦頭爛額
而綠營卻在第一時間派出民代、側翼、網軍,甚至是被罷免的 #王浩宇 不斷攻擊兩位市長,#就是要將中央責任甩鍋給地方
我們一年前就強力建議蔡政府對於疫情不該鬆懈,應該進行普篩
如今疫情因為桃園諾富特管理不當失控,綠營竟然反過來指責是雙北動作太慢、篩檢能量不夠,但這些不是都是中央該準備的嗎?
千錯萬錯都不是民進黨的錯!實在是非常不負責任也很不要臉!
往年蔡英文都會舉行520就職週年演說,但今天總統的行程卻是「無公開行程」。
是為了防疫?還是心虛?因為上面「亮眼」的成績單蔡英文羞愧到不敢面對人民?
#520 #執政五週年
#蔡政府今年執政完全不及格‼️
空口無憑造句 在 Dung Kai-cheung 董啟章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傾力推薦!黎紫書最新長篇小說《流俗地》!
台灣麥田版,王德威寫序
馬華有人版,我寫序
買邊本?自己揀 👆🏼
董序:〈世事如棋,俗流滿地〉
讀完黎紫書的新作《流俗地》,不知為何耳邊響起許冠傑的一首舊歌〈世事如棋〉,歌詞是這樣的:
倉卒歲月,世事如棋,每局都光怪陸離,
驟晴驟雨,人事天天變,有喜亦有悲。
恩怨愛恨,世事如棋,每局都充滿傳奇,
若顰若笑,難辨心中意,似比幕前做戲。
苦衷抛萬里,今天慶幸有知己;
捉番盤棋共行樂,衝破內心藩籬。
張眼遠望,世事如棋,每局應觀察入微,
但求共你棋藝相比較,了解做人道理。
這首廣東歌紫書一定聽過,喜不喜歡則不得而知。我引流行曲來開局,好像是刻意附和「流俗」的主題,搞不好很可能會變成「媚俗」。我一直在想,黎紫書為甚麼會選這樣的一個書名?甚麼是「流俗」?「俗事」總不免是「下流」的,但流動的「俗事」卻又有它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形成一個「明媚」的「俗世」。人可媚俗,俗也可以媚人。這就是《流俗地》動人的地方吧。
上次替紫書的書寫序,是二零一四年的短篇小說集《未完.待續》。當時我對她的創作發展作了兩個判斷:離鄉流徙和自我身分探索。前者指她脫離手到拿來的馬華本土題材,書寫在世界各地的異文化中漂泊的經驗;後者指她以自我為寫作焦點,不斷以分身的方式尋找安身立命的可能。我把這形容為令人目瞪口呆的華麗轉身。沒料到六年後紫書再交出新作,竟又是另一次轉身,把我當年的預言完全粉碎,教我連眼鏡也保不住了。
黎紫書這次轉身,看來並不華麗,相反顯得非常樸實。跟她二零一零年出版的上一本長篇《告別的年代》相比,更加有洗盡鉛華,反璞歸真之感。那就好像一個被定性為擅長形式實驗的畫家,突然繪畫出一幅逼真無比的寫實風格素描,以向世人宣示:你們以為我做不到嗎?我們可以把《流俗地》視為這樣的一本,小說家大展毫無花巧的敘事基本功,卻可以做到出神入化的作品。在小說閱讀本身來說,肯定是個賞心悅目、滋味無窮的經驗。
《流俗地》沒有《告別的年代》那種立傳寫史的偉大意圖,好像完全是為了說好一個故事和說一個好故事,所以在主題和形式兩方面也貫徹了「流俗」的宗旨。表面上看,小說家的文學企圖心降低了,不再擺出開天闢地、捨我其誰的高姿態。她選擇低調地「回鄉」,回到自己熟悉的馬華城鎮生活題材;她也不再自我中心,去除主觀的視覺,置身於眾多小人物之間,與他們同喜同悲。敘述者有時像個說書人、講古佬,以娓娓道來的語氣綜論全局,有時卻又縮短距離,投入人物的內心世界。主觀客觀出入自如,不著痕跡。無論遠近,都感覺到作者對人物不傷感、不氾濫的同情。這份淡然的同情,並不排除必要的嘲諷,甚至是狠心的誠實。所以除了人物的喜怒哀樂,他們的善惡長短也同時躍然紙上、歷歷在目。
小說開場的一段對於山城錫都的石窟寺廟的描寫,看似是純粹的地方風物介紹,但其實深富寓意。「壁上許多山洞像被史前巨大的白蟻蛀空作巢,無盡縱深……櫛比鱗次,各路神仙像是佔山為王,一窟窿一廟宇,裡頭都像神祇住的城寨,擠著滿天神佛。……七十二家房客似的各居其所:肩挨肩,各抱香爐,排排坐食果果。」諸神下流,污煙瘴氣,仙凡一體。這些神靈的居住環境,不就像小說中的主要場景舊組屋樓上樓一樣,有如一座錯縱複雜的蟻窩?眾多人物和家族的故事,就在這幢蟻窩般的樓房裡交織,再隨著時代的變遷,往四方八面擴展開去,猶如蛀蝕進歷史時空的隧道和洞窟。
《流俗地》雖然是長篇小說,但卻運用了短篇的寫法。每一章都以特定人物為重心,可以作為相對獨立的短篇般看待,有其各自的起承轉合和筆法變化。總體來說時序是直線發展的,由最核心的一對人物銀霞和細輝的童年說起,一直到三十多年後二零一八年大馬變天。但是,因為每一章的敘述流程都是重新開始,而不是連接上一章的結尾,所以不少事件和細節都出現多次繁簡不同的處理。這不但沒有造成重複和累贅,反而形成一種時空縱橫移動的動態,就像棋盤上的棋步,馬而後車,車而後炮,或左或右,有進有退。用音樂的說法,則是韻律結構和節奏鬆緊的變化。這些不外露的章法,猶如武俠小說講的「手中無劍,心中有劍」,是不見形式的形式。與其說是技巧,不如說是寫作和人生歷練所培養出來的藝術直覺。
通過《流俗地》,我讀到一個舉棋若定、氣靜神閒的小說家黎紫書。書中寫到下棋,我認為不是隨意的,也不只是一個細節。盲女銀霞、鄰居細輝和樓下理髮店印度老闆的兒子拉祖,三個人以中國象棋對賽的場面,處於整個小說的核心。細輝棋藝一般,遠遠不及印度仔拉祖,但拉祖又不及盲女銀霞。銀霞天賦過人,只需背下棋譜便學懂下棋,能以盲棋的形式打敗開眼的對手。三人的情誼深厚,多年後在一次相聚中,再以一盤棋局重溫舊夢,但世事卻已面目全非。後來,拉祖甚至身遭橫禍。再後來,銀霞以下棋和退休的顧老師結緣,發現小時候的棋譜原來是細輝向年輕的顧老師借取的。最初的一步,造就了最後的結局。作者描寫棋局的爭持和下棋者的心思固然精彩絕倫,但棋局本身作為意象,更加令人拍案叫絕。
我不妨大膽地說,《流俗地》是一本小說棋譜。它的四十個章節,就是四十個棋局示範。每一個字是一下棋步,每一個造句、每一章的謀篇,也是變化多端的棋藝展演。這樣欣賞《流俗地》,就解釋了它看似平平無奇的講故事方式為何如此引人入勝,令人步步留神、着着讚嘆。雖然小說人物眾多、焦點分散、線索紛歧,但隱藏的重心其實落在銀霞身上。故事以銀霞開始(當德士呼叫台廣播員的她接到失蹤多年的大輝的電話),也以銀霞結束(和顧老師結婚後的她,在眾人歡天喜地慶祝大馬變天的當晚,悄悄獨自睡去。)作者對銀霞投入最深的同情,也從銀霞身上得到最大的啟發。她借助銀霞失明者的角度,摹描出錫都生活的感官世界,測繪出馬華庶民社會流動的時空座標。低調而技藝高超的棋手銀霞,就是小說家黎紫書的寫照。
人生如棋局,是個甚為俗氣的比喻。但它的俗,正切合《流俗地》的平民百姓經驗和視覺。人物絕對不只是作者的棋子,他們有血有肉的人生,各自展現出不同的棋局。而且,下棋必有對手。人際關係,如親情、愛情、友情、鄰里關係,統統都是博弈。勝局、敗局、和局、殘局,局勢千變萬化。在個人的局之上,還有社會的局,政治的局。也許,覺醒是由棋子變成棋手的過程。除了看人物的應對,也看作者的運籌,小說內外,各有精彩,相得益彰。
我說了這麼多,好像也沒有對《流俗地》作深層分析,既沒有談它的時代意義,也沒有討論它的文學史定位。一來是由於,我不是馬華文學專家,沒有資格在脈絡承傳方面置喙。二來則因為,經過上次的判斷失誤,我實在不敢再對黎紫書的創作方向說三道四。她一定不會願意被定型,下一次又會再來個甚麼轉身,甩走人們加在她身上的標籤。我唯一能肯定的是,黎紫書是個永遠能為讀者帶來驚奇的作家。用廣東俗語說就是:「唔聲唔聲,嚇你一驚。」
除了作為讀者,我同時以一個寫小說的人的角度,去閱讀紫書這部新作。一邊讀一邊感覺好像是跟她在切磋棋藝,思索著她的棋步是如何推敲,戰術是如何鋪排,哪一下是虛招,哪一下是殺著。其實在下棋之外,環繞著盲女銀霞還有許多細節,既具有生活寫實的功能,又同時可以作為意象解讀,例如編織、廣播、地圖、點字書等。為免剝奪讀者自行領會的樂趣,我便在此打住不說了。
為別人寫序,最忌喧賓奪主,呈自己的智慧,搶作者的威風。我非學術中人,也不宜在這裡妄加導讀。最理想的序莫如開胃前菜,引起讀者的食欲,令他們能好好享受主菜的美味。我但願自己沒有辜負紫書的厚託,倒行逆施,破壞大家的胃口。
我和紫書是同行的關係,既是惺惺相惜,也是棋逢敵手。〈世事如棋〉這首歌雖然頗多陳腔,但唱到「今天慶幸有知己」、「捉番盤棋共行樂」、「但求共你棋藝相比較」,還是令人有所觸動的。希望紫書不嫌歌詞通俗難耐,接受我憑歌寄意,並賀《流俗地》馬華版的推出。
空口無憑造句 在 酒類專家 王 鵬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酒類專家奇幻遭遇】〈第一次被通緝就獲釋〉2018年11月6日
午後1點20分,我在布魯塞爾機場,正在過海關,卻過不了海關,因為我被官員告知,我已經被歐洲警方通緝。
官員仔細翻著我的護照,像是在找某個戳記。他找得很辛苦,因為我的護照蓋滿了戳記,幾乎像是空姐的護照一樣那麼滿。而且還有法國長期居留證跟美國學生簽證等,一些不是太常見的東西。翻了一會兒,找不到他要的東西,於是就問我:「你什麼時候進歐洲的?」最近一個月兩進兩出,我想了一下,我說最近一次是兩週前在法國,上週進比利時。他又翻了一下,「找到了,10月21日,戴高樂機場。」
他的眼睛盯著電腦好一會兒,然後說:「有一個警示燈在閃,你進法國的時候,他們沒有告訴你?」「警示燈?什麼意思?」「就是警察在找你。」我呆了半晌,腦海開始搜索自己到底幹過哪些壞事,怎麼都不記得了。警察找我?約我喝酒嗎?我上禮拜才上比利時的電視新聞,如果被通緝,沒道理還敢上電視。我正要開始思索怎麼證明自己不是通緝犯的時候,官員說:「有一個跟你同名同姓的台灣人,被警察通緝了。但是你別緊張,因為出生日期不同,應該不是同一個人。但我還是必須請航警局派人來。」
說警員,警員就到。一名年輕警員帶著我,用一張感應卡,進入管制區。推開門之後,裡面讓我想起巴黎地鐵站,活像個地下迷宮,穿梭拐彎,重重關卡,陸續推開好幾道門,最後一道門打開,是一條長長的走道。走道左邊是一整面玻璃,也不知道是不是單面鏡,看得進去卻看不出來的那種。沿著房間的牆面,坐著十幾個人,七零八落,坐沒坐相,東倒西歪,其中有個人的屁股幾乎要滑下來了,像是癱在那裡。有些面帶愁容,有些眼神空洞,全像是已經呆很久的樣子。
沿著長廊都是辦公室,我被帶到長廊盡頭,這間看起來東西特別多、特別亂,就像是電影裡的警探工作室那樣,就連吊燈灑下昏黃卻刺眼的光線,也像電影場景。凌亂的桌上散著卷宗與文件,但卻仍有空間擺一台電腦,電腦前是一位年約四十的警官,身材壯碩,像一隻熊,稍微駝背的他,從我這個角度看,幾乎沒有脖子,像隻無脖熊(差點打成吳伯雄)。他從年輕警員手中接過我的護照,開始翻看著。我被要求站在門外等待,這位虎背熊腰的警官,開始對著我的護照,打字查東西。
我站在辦公室門口往裡頭看,他背後是個有些撞擊凹痕,而且生鏽的灰色鐵製檔案櫃,幾乎要頂到天花板那麼大,但是這位警官卻幾乎可以把整個櫃子擋住。特別吸引我目光的是櫃子旁邊桌上一個紙盤,疊著兩塊切片的蛋糕,應該不是海綿蛋糕,警察需要一些更有飽足感的東西。旁邊有一杯喝剩、杯口有乾涸咖啡漬的咖啡,也是紙杯,彷彿是早班交接剩下的,又或許是這位警官上早上買的。這裡完全沒有對外窗,幾乎與世隔絕了。待久了,應該會日夜顛倒,時間錯亂。我感覺背後玻璃窗另一邊的人,好像也都是這樣。時間在這裡彷彿靜止了,沒有自然光線,沒有了日夜,時間不再像是一條線前進著,只是個可有可無的空虛概念。
我隱約感到背後的每一個人,都隔著玻璃看我,讓我背後感到刺刺的,站在那邊很不自在。(圖說:被很多人在背後盯著看的感覺,好像被背後樹上很多雙紅色眼睛盯著一樣。)但是我又在想,如果是單面玻璃的話,他們可能甚至不知道有人站在長廊外。這讓我一瞬之間,背後芒刺頓時消失,有股衝動想要回頭好好看一下,被關在裡面的,都是怎樣的人。
但是我還來不及回頭,警官就把我的護照交給隔壁辦公室的另一位女警。我又被要求站在外面等,站著往辦公室裡面看,居高臨下,什麼都看得一清二楚。乍看之下,女警大概有35歲,但是因為歐洲人老得快,所以她可能只有23歲而已。她的業務應該簡單很多,因為辦公桌除了一個收納盒之外,幾乎沒有其他東西,甚至沒有電腦。不知道為什麼她沒事不滑手機,而只是端坐在那邊。我還來不及好好看看辦公室裡的另一面牆上掛著哪些東西,她就從收納盒裡拿出一個像是鋼印的東西,開始噠噠噠地蓋了好幾下。彷彿前幾下沒有出墨,再多補幾下。
年輕警員從她手中拿回護照,交給我。當我走出長廊時,終於有機會看清玻璃窗後的其中幾個人。這時我才發現,幾乎癱在凳子上的那個人,是因為凳子其(差點打成鄧紫棋)實往牆面傾斜,所以才會看起來像是癱在那兒。
這群人像是沒有通過警方盤查,或者證件有問題,所以呆呆地等著被處置。依我看,他們最多就是非法移民,其中兩個人的手臂上有刺青,但是有刺青不見得是壞人,為什麼會被關進來,很明顯跟刺青無關,只不過剛好露出了刺青而已。我很好奇警員怎麼看一眼,就憑經驗或直覺判斷一個人有問題。不知道是哪來的默契還是被讀了心思,警員跟我說,他看到我的第一眼,就知道我不是他們在找的人,但是為了保險起見,還是要帶進來盤查一下。(圖說:再看一次圖中這個人,會像是通緝犯嗎?)
我的護照被噠噠噠地蓋了印,我原本以為是被加註良民,沒想到只是補蓋出境章放人。年輕警員說,下次如果發生一樣的事,可以提醒海關官員同時輸入護照上的英文別名Paul,增加一個外文名字,再加上出生日期不同,電腦基本上就會排除我跟被通緝的Wang Peng是同一個人。我跟他說,在中文裡,姓氏WANG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寫法,我的名字Peng也是,真正跟我同名的人不多。尤其我在台灣是名人,很容易判別我不是通緝犯。但是在國外旅行,名字拼寫成拉丁字母,遇到同名同姓的機會就會變多。
我被送出了管制區,彷彿又被拋回這個現實世界。回神,忽然發現布魯塞爾機場的這個角落,是我每年都會經過的地方,但卻從不知道,原來門後別有洞天。我看了手錶,才過了20分鐘,黃粱都還來不及煮熟,夢醒,我被釋放了。呼吸了一下自由的空氣,好整以暇地,優先登機。
回到台灣,如果在海關又被誤以為是通緝犯,我會請官員查一下酒類專家王鵬。懂得品酒的人不會是壞人,順便按我一個讚。
這個故事的啟示與重點實在太多了,只好用hashtag逐一列出。
#被通緝的PengWANG不見得是王鵬
#台灣有很多PengWang但本尊在此
#PengWang是菜市場名但王鵬不是
#護照加註英文別名可以更早獲釋
#就算名人也會被誤當成是通緝犯
#在國內有名不見得在國外有名
#在國外有名不見得海關也認識
#王鵬一看就不像是會被通緝的人
#王鵬面相不像通緝犯經過布魯塞爾認證
#懂得品酒的人不會是壞人
#一張插圖可以搭配不同的圖說
#你以為圖文不符但其實只要一點巧思可以化不符為神符
#暫時沒考慮動員十萬粉絲人肉搜索真正的通緝犯
#用鄧紫棋造句
#用吳伯雄造句
#王鵬好幽默
(後記:2020換新護照,不應該再被通緝。)
空口無憑造句 在 空口無憑造句 - 國語辭典 的相關結果
「空口無憑」更多造句 · 1、 單憑他那空口無憑的胡言亂語,我們是不會相信的。 · 2、 你借我這筆錢不是小數,恐日後空口無憑,還是寫張借據為好。 · 3、 這件事確係兩相情願,但 ... ... <看更多>
空口無憑造句 在 用空口无凭造句大全(5-300个句子) 的相關結果
空口无凭造句 :1、空口无凭,你要拿出证据来。2、单凭他那空口无凭的胡言乱语,我们是不会相信的。3、你借我这笔钱不是小数,恐日后空口无凭, ... ... <看更多>
空口無憑造句 在 口說無憑| 造句救星 的相關結果
這筆生意雖已經雙方同意,但口說無憑,一定要訂立書面契約,才能保障彼此的權益。 ... 任何事情都是口說無憑,是要講求真憑實據的。 ... 口說無憑,要緊的是拿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