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封面來了】
2016年,我從圖書館抱回一堆管理書文獻,在臉書發願一定要寫出這本書
2018年,《#全球頂尖領袖親授的17堂課》真的誕生了。
這本書,可以說是我在電視台生涯的畢業論文,紀錄過去幾年訪問17位世界級大師的故事,有緊張刺激、有疑惑不解、有茅塞頓開,也有最終形塑對新世界的認知。
從金融、科技、投資理財、自我管理到家族接班,我嘗試著把這一切串連起來,用一個一個故事,紀錄我眼中世界脈動的趨勢。我跟朋友笑說,其實蠻像《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只是商管版,用第一人稱,寫著一位30世代年輕人跟世界級大師請教智慧的歷程。
---
17位大師名單如下: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沙金特:再傻,也別相信貨幣政策
★窮人銀行創辦人尤努斯:轉換思考,慈善也能是一門好生意
★資安教父希伯能:比特幣淘金夢讓全世界瘋狂,看不見的更值錢
★ 大數據權威教授荀伯格:我們正在垃圾變黃金的拾荒時代
★ 白帽駭客佛格森:虛實整合世界來臨,眼不見為淨將是危機
★ 知名矽谷創業家福特:別爭了!我們未來的競爭對手是人工智慧
★ 藍色經濟大師鮑利:想要突破創新,必須回到嬰孩般的思考
★ 安謀執行長席格斯:另類思考!缺點變優點也能以小搏大
★ IBM前全球副總裁胡世忠:不要當唯一的老虎,要有自己的老虎團隊
★ 前美國總統財經顧問拉賓:賺錢就是一場交換資源與幫助他人的遊戲
★ 商品大王羅傑斯:想賺錢,不如先學會旅行
★ 新興市場教父墨比爾斯:忠於決定、每天歸零、享受工作
★ 債券天王丹佛斯:成功,需要每一天的SOP
★ 歐洲品牌教父夏代爾:謙虛不是美德,請大聲讚美自己
★ 前LV總裁白斯汀:別掉入CP值陷阱,把自己當作奢侈品經營
★ 歐舒丹總裁蓋格:想讓別人喜歡你,就得先學會說一個好故事
★ 德國默克家族史丹格哈弗坎:成功接班的關鍵招數
---
希望這一本書能對你我理解世界之路,成為祝福!
【作者親簽限量400本】博客來預購點這裡👇👇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5020
#謝謝你們一路陪我
窮人銀行優點 在 財經主播/主持人 朱楚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書封面來了】
2016年,我從圖書館抱回一堆管理書文獻,在臉書發願一定要寫出這本書
2018年,《#全球頂尖領袖親授的17堂課》真的誕生了。
這本書,可以說是我在電視台生涯的畢業論文,紀錄過去幾年訪問17位世界級大師的故事,有緊張刺激、有疑惑不解、有茅塞頓開,也有最終形塑對新世界的認知。
從金融、科技、投資理財、自我管理到家族接班,我嘗試著把這一切串連起來,用一個一個故事,紀錄我眼中世界脈動的趨勢。我跟朋友笑說,其實蠻像《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只是商管版,用第一人稱,寫著一位30世代年輕人跟世界級大師請教智慧的歷程。
-\-\-
17位大師名單如下: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沙金特:再傻,也別相信貨幣政策
★窮人銀行創辦人尤努斯:轉換思考,慈善也能是一門好生意
★資安教父希伯能:比特幣淘金夢讓全世界瘋狂,看不見的更值錢
★ 大數據權威教授荀伯格:我們正在垃圾變黃金的拾荒時代
★ 白帽駭客佛格森:虛實整合世界來臨,眼不見為淨將是危機
★ 知名矽谷創業家福特:別爭了!我們未來的競爭對手是人工智慧
★ 藍色經濟大師鮑利:想要突破創新,必須回到嬰孩般的思考
★ 安謀執行長席格斯:另類思考!缺點變優點也能以小搏大
★ IBM前全球副總裁胡世忠:不要當唯一的老虎,要有自己的老虎團隊
★ 前美國總統財經顧問拉賓:賺錢就是一場交換資源與幫助他人的遊戲
★ 商品大王羅傑斯:想賺錢,不如先學會旅行
★ 新興市場教父墨比爾斯:忠於決定、每天歸零、享受工作
★ 債券天王丹佛斯:成功,需要每一天的SOP
★ 歐洲品牌教父夏代爾:謙虛不是美德,請大聲讚美自己
★ 前LV總裁白斯汀:別掉入CP值陷阱,把自己當作奢侈品經營
★ 歐舒丹總裁蓋格:想讓別人喜歡你,就得先學會說一個好故事
★ 德國默克家族史丹格哈弗坎:成功接班的關鍵招數
-\-\-
希望這一本書能對你我理解世界之路,成為祝福!
【作者親簽限量400本】博客來預購點這裡👇👇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5020
#謝謝你們一路陪我
窮人銀行優點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時報社論 劫貧濟富的補充保費
│現行增收補充保費的健保制度,保護高所得階層,對於因低薪需要兼職者形同剝兩層皮。
根據報導,因為補充保費的挹注,健保保費收入逐年增加,而健保費用安全準備基金也持續累積,到八月底為止,已經超過兩千億元,這不僅與先前政府所推估的赤字完全相反,而且也已經高於法定的標準,因此,應該可以有降低健保費率的空間。然而,衛福部以財政穩定為由,堅持到二○一七年底之前不會調降費率,讓人質疑馬英九政府超收人民的保費,打算把原本應該補助的錢挪用到其他地方。
全民健康保險實施已經二十年,最大的優點是貧窮的家庭遭遇重大傷病之際,可以有接受醫療的機會,不像在過去,病患的家屬因為繳不出保證金求醫無門、四處成為人球,生命的尊嚴都沒有,同時也可避免因為一人罹患重病而拖垮全家。然而,也因為醫療開支大幅成長,健保財務虧損嚴重,調漲保費爭議不斷,歷任衛生署長必須以頭上的烏紗帽來賭改革方案。
目前的「二代健保」是在二○一三年上路,最大的特色就是所謂補充保費,在現有的一般保費之外,除了雇主負擔,再依據獎金、兼職所得、執行業務收入、股利所得、利息所得、以及租金收入,另外收取百分之二的保費。居於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同理心,國人多半同意多交一點錢來防止全民健保破產,只不過,到底什麼是合理的費率,政府的作法一直無法讓老百姓心服口服。
癥結在於全民健保究的定位什麼,究竟是政府說的社會保險,還是具有相當程度的社會保險福利性質,甚至於在實質上被當作課稅的工具?以各國的健康照護制度來看,在英國的公醫制與美國的市場制之間,台灣的制度比較像是介於中間的德國式社會保險制,以薪資所得作為保費的基礎,再由政府來進行補貼。表面上是各國艷羨,實際上是暗藏階級不公。
如果健保是社會保險,那麼,在起碼的醫療之外,應該可以根據保費的差異獲得不同的給付;然而,目前卻是付出比較多的人,未必可以享有較好的待遇。如果是社會福利,便宜又大碗,卻造成一些人喜歡逛醫院、濫用醫療資源;真正遇上重病,昂貴的藥物往往必須自費,特別是標靶藥,窮人家只好望藥興嘆。由於全民健保的費率以薪資所得的等級來計算,儼然就是一種所得重分配的機制,特別是讓受薪者承擔較重的保費。
二代健保的出發點是改革原本不公平的費率基礎,在不更動原有一般健保費結構的前提下,另外加收補充保費,希望能讓納入列入薪資的收入。我們的社會相當有愛心,當然不會反對這種羅賓漢的作法,這也是為什麼大家迄今尚未有很大的反彈。只不過,到底什麼樣的所得項目應該放進來,眾說紛紜,譬如利息收入由銀行代為扣繳是否划算等等。
最為人們訾議的,是每年為數二十五億左右的兼職所得部分。我們知道,國民之所以會有兼職,主要是因為本職薪水過低,只好想盡辦法東兼西兼,圖個溫飽之外,至少也能有結婚生子、或是買房子的夢。然而,政府除了對財團關愛有加,無力掌握地下經濟,只會把矛頭對向跑不掉的這些底層工作者,彷彿是在處罰努力拼經濟的選民。如果大家同意費率以所得為基礎,回到正途,應該把薪資以外的所得納入一般健保費的計算,不要旁門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