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愧對婦女 設立失業援助金】
今天三八婦女節,林鄭作為第一首女特首,不但沒有為婦女謀福祉,更於過去大半年對黑警性暴力無動於衷。
林鄭不單愧對婦女,更是愧對香港人。疫症當情,基層市民生活艱難,政府寧加黑警人工、救市卻不願意大力支援基層生活。林鄭應該馬上設立失業援助金,支援基層生活!
社會民主連線
===================
今天行動聲明:
【林鄭愧對婦女,立即設立失業援助金、全民養老金、嚴懲黑警性暴力】
三八婦女節,是緣於百多年前基層製衣和紡織女工走上街頭抗議低薪及惡劣的工作條件;及至1908年,逾萬名婦女走上紐約街頭抗議,並喊出「bread and rose」的口號,象徵要保障經濟之餘亦要保障生活質素。
時至百多年後的今天,香港這個堪稱國際大都會的城市,婦女的生活條件仍未得到改善。根據政府統計處去年最新統計,按性別劃分的貧窮人口,2017年數字顯示,政策介入前女性貧窮人口有74.4萬人(20.9%),男性則有63.2萬人(19.3%);即使政策介入後,女性貧窮人口仍有54.6萬人(15.3%),男性則有46.3萬人(14.1%)。(1) & (2)
截至2018年,從未結婚的香港女性與男性勞動人口相約,分別佔67.8%及68.5%,但曾經結婚(即包括已婚、喪偶、離婚)的男女勞動人口參與率則有明顯分別,男性同樣有68.5%,女性則只有44.2%。(3)
如以每月就業收入及性別劃分,男女收入差距就更明顯。2018年,收入在$14,999或以下的女性有72.3萬人,男性則有55.8萬人;但收入在$15,000或以上的,女性只有88.6萬人,男性則有138.2萬人。(4)
事實上,香港婦女仍然是家庭的主要照顧者,不少婦女由全職變為兼職、甚至辭去工作,去照顧家庭。沒有生活工資、全民退休保障、標準工時、懷孕合約工保障、照顧者喘息假期等,這些結婚後、懷孕、學歷較低或年紀漸長的婦女,生活壓力爆煲。
2018年30至49歲的就業人口中,女性有79.3萬人,男性則有86.3萬人;而50歲或以上就業人口中,女性只有50.3萬人,男性則有75萬人。(5)
‘
香港政府作為全港最大僱主,絕對有帶頭作用,惟翻查數字,公務員的男女比例亦不平均,按性別劃分公務員人數,截至2018年女性公務員只有65,735人,男性則有107,995人;首長級女性公務員有514人,男性則有841人。(6) & (7)
身為兩子之母的林鄭月娥,作為特區首名女行政長官,改變民生毫無寸進,強推惡法卻不遺餘力,甚至包庇黑警對女性施暴濫權。過往不少報道中,有女性示威者被捕時遭警員拖行以致內衣及內褲外露;亦有女士在警署內被要求全裸搜身而門外則圍了十多個男警;有受害者亦表示扣留期間曾被警員用硬物摩擦下體。更令人憤怒的是,同樣身為女性的前教育局局長羅范椒芬更在未有「fact check」的情況下,公然在電台節目中誣衊女示威者「被灌輸天使成義士泄慾對象」。上述打壓、阻礙女性示威的事件,只屬冰山一角。
至於近月武漢肺炎肆虐,林鄭更抗疫怠慢拒絕封關,亦無任何措施支援社區婦女照顧家庭或工作,令婦女生活百上加斤,民間怨聲載道。工黨及社民連倡議設立300億元失業援助金,不設入息和資產審查,為受疫情影響而失業、開工不足、被迫放無薪假,或因強制檢疫而不獲支薪的僱員提供財政支援,以解燃眉之急。惟林鄭救市不救人,300億防疫抗疫基金,過半是用來資助業界,直接津貼前線員工及市民的分別只有16%及7%;財政預算案中財政司司長宣佈共1,237億的一次性紓困措施,除派錢一萬元外,其餘措施亦只是繼續向商界大灑金錢,尤勝於扶助基層;再加上主要惠及中、上層的措施,富裕階層得到的為基層所得四倍。
適逢三八婦女節,工黨及社民連將前往禮賓府抗議,我們要求政府立即設立失業援助金、全民養老金、擴大照顧者津貼、立法標準工時、嚴懲黑警性暴力。
我們深切盼望,麵包與玫瑰,不再是口號,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切實體現出來。
工黨
社會民主連線
2020年3月8日
參考資料︰
政府統計處︰香港的女性及男性 – 主要統計數字 2019年版
https://www.censtatd.gov.hk/fd.jsp…
(1) 表10.5 按性別劃分的貧窮人口
(2) 表10.6 按性別劃分的貧窮率
(3) 表4.5A 按婚姻狀況及性別劃分的勞動人口參與率(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
(4) 表5.1A 按每月就業收入及性別劃分的就業人數(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
(5) 表4.18A 按年齡組別及性別劃分的就業人數(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
(6) 表9.4 按性別劃分的公務員人數
(7) 表9.3 按性別劃分的首長級公務員人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捐助我們 http://bit.ly/2FZ7yi0
💪成為義工 http://bit.ly/2NA8lKl
⭐我們的理念 – 衛生 http://bit.ly/2NM6baD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工作時數|香港人每周平均工作42小時全球第7高 邊度打工最血汗邊度最嘆 即看各國工時排行榜 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2019年發表的全球調查報告中,每位僱員全年平均工時為1,726小時,即每周平均工時約33小時。疫情衍生居家工作,不分晝夜的工作訊息,你每天的工時又有多少? 歐洲人最Wor...
立法標準工時 在 李卓人 Lee Cheuk Ya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五一勞動節大遊行表達咗香港工人被長工時困擾的苦況,搞到香港打工仔女每日返屋企都已攰到死,精神長期緊張致情緒病,身體勞損,甚至過老死,政府還要多少人過勞死才肯立法標準工時?現時每三天有一人死還未夠?未來職工盟,一方面和屬會喺企業層面爭取縮減工時和加班補水,另外繼續逼林鄭立法標準工時。希望大家打工仔你同工盟一齊持續抗爭,直到成功。
立法標準工時 在 黃浩銘 Raphael Wo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遠帶領一眾社民連成員替材村長唱出其飲歌:“立法標準工時”
為黃浩銘高唱立法標準工時
立法標準工時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工作時數|香港人每周平均工作42小時全球第7高 邊度打工最血汗邊度最嘆 即看各國工時排行榜
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2019年發表的全球調查報告中,每位僱員全年平均工時為1,726小時,即每周平均工時約33小時。疫情衍生居家工作,不分晝夜的工作訊息,你每天的工時又有多少?
歐洲人最Work-life Balance
頭5位全球最佳Work-life Balance的國家,全位於歐洲:丹麥、挪威、德國、荷蘭及瑞典。而丹麥人民更是每周工作26.5小時,每天睡眠時間有7小時25分鐘,數據沒有包括工餘的時間,實在令人羨慕;而全球勞動過度的頭5個國家,全位於亞洲,香港榜上有名,香港人平均每周工時42小時,還有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當中日本人平均只得6小時18分鐘睡眠,卻每周工作上31.6小時。
多勞未必多得
資料顯示新加坡全年工作2,324小時,人均GDP(國家生產值)達102.74K美元;瑞士全年工時1,557小時,其人均GDP就可達至75.88K美元,看似工作時數與人均GDP成正比關係。不過以日本為例全年工作長達1,644小時、睡眠時間少,人均GDP就只有44.59K美元。香港人較日本多38分鐘睡眠時間,人均GDP亦比日本多18.25K美元,但與歐洲人比較,我們還是多勞少得的一群。而且亞洲地區更面對不少工時過長的社會問題,如日本一年可近1,500單「過勞死」過案,南韓亦因為過度勞動而影響出生人口。
放假非理所當然
如果你曾經跟外國公司合作,就會發現歐洲公司特別多假期,當地大部份國家都立法,公司必須提供不少於20天年假,部份更提高至25天,甚至超過30天,實在令香港人又羨又妒;不過美國勞工情況不比香港好,沒有有關年假、帶薪休假的法例,更沒為每周最長工時的立法,平均23%美國人沒有帶薪假期,遠低於世界其他富裕經濟體的標準。
工時少,世界更進步
疫情中,人人工作大受影響,按統計全球平均工時少了8%,或許是時候深思工時跟經濟的關係。法國就為保障僱員,近年再次更新勞工法,包括僱員於辦工時間以外,不用處理工作上的電郵、電話等等,部份企業更會截斷電郵網絡。各國都期待疫後經濟重啟,實在要深思方向,非多勞多得,應尋求一個更佳的生活工作環境。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工作時數 #歐洲 #南韓 #法國 #新加坡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立法標準工時 在 陳麗娜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陳麗娜要求勞工局正視中高齡就業的修法問題,以保障他們的就業權益;外送員被勞動部定義為雇傭後,勞工局應依法進行勞檢;臨海工業區老化,工安勞檢要檢到位,才能讓附近居民安心。最後陳麗娜要求環保局貫澈外縣市「底渣不運回、垃圾不代燒」的原則,讓高雄垃圾真正減量。
勞工局長王秋冬答詢表示,中高齡恐怕是未來就業主力,高雄今年有9千多位中高齡求職,勞工局協助5千多位就業。中央也正在修法,他會把和企業、中高齡座談意見給中央,希望能符合中高齡需求的法。在外送員方面,中央勞動部已確認是雇傭關係,屬雇傭就適用勞基法,勞工局會要求業者出具勞動契約、出勤紀錄。高雄也有人籌立職業工會,但雇傭關係的勞健保投保單位應在公司,承攬關係才是在工會加保,這部分有矛盾。
陳麗娜質詢指出,我國出生人口總數19萬3,844人,創近7年來最低紀錄。65歲以上老年人口達14.05%,每7個人中就有1個是老人,臺灣已正式邁入「高齡社會」。也因此,近年政府開始針對中高齡與高齡就業如何促進勞動參與與保障就業權益部分展開立法。中高齡勞工體力衰退,可能無法適應正常勞基法工時、加班、放假。因此法案具體規範是「一彈、一禁、三補助」,用定期契約僱用增加雙方彈性、禁止對高齡者差別對待、並提出三種補貼獎助辦法。她希望勞工局隨時掌握修法進度。
陳麗娜長期關心焚化爐廢棄物與底渣問題,她發現四座焚化爐總進場量仍然呈現上升,從123.4萬公噸增加到133.8萬公噸。垃圾為何越來越多?雖然其中一般廢棄物從86.1萬公噸減少到77.3萬公噸,但原因恐怕不是環保局廢棄物減量或者是資源回收推動有成,而只是前一年中央改變部分廢棄物認定標準,讓這些垃圾從一般廢棄物變成事業廢棄物而已。
此外,去年增加了11.2萬公噸事業廢棄物,但外縣市底渣一直沒依承諾運回去。高市每年產生底渣居國內之冠,去年環保局全國首創焚化再生粒料供料制度,說要強制公共工程使用一定比例再生粒料,也認證五家合格預拌混凝土廠供料,並且提到明年推動自設底渣處理廠,全面自辦自產自銷,達到底渣粒料去化一條龍作業。但外縣市運回底渣的工作不能停止,否則底渣去化率依然無法提高。
立法標準工時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四月初在立法會上,有位拾荒婆婆向勞福局局長羅致光,哭訴長者難以找到工作,局長一句「可以搵勞工處協助就業」,令全城嘩然。
今集《港。故》的主角,正是當日向局長哭訴的拾荒婆婆黃月嫻(黃姐)。年屆67歲的黃姐退休前是病房服務員,在公立醫院服務接近三十年,後來因為長期日夜追更,身體開始支撐不住,於是在50歲時提前退休。
50歲再就業處處碰壁
退休理應是享福的,怎料黃姐的退休生活卻變得非常困苦。休息了大半年後,為了生計,她便開始再找工作。但原來50歲在社會上找工作是充滿難度的,黃姐幾乎每次見工也沒有下文。例如有一次,她跟一個年輕女生共同到連鎖快餐店申請工作,經理出來的時候,只拿出一張申請表格給年輕的女生填寫,黃姐反問他:「點解你唔畀表我填?你唔請我係唔係嫌我老?」經理只是笑一笑,不作聲便走開了。
但商業社會上的年齡歧視,並沒有打擊黃姐找工作的決心。幾經努力後,她找到一份在政府沙田社區會堂裏的工作,更獲得了面試機會,見完工後對方還跟黃姐說:「你應該做得嚟。」怎料踏出面試房門後,看到兩個年輕女子也在等候面試,黃姐心想:「我無機會了。」果然不出所料,工作人員其後叫她回家等消息,當然最後也等不到結果,令她不禁慨嘆:「唔係我唔想做,而係人哋唔請。」
輾轉成為露宿者
黃姐雖然是退休公務員,享有每月三千多元的退休金,根本是應付不了衣食住行加上醫療開支,最後她更因欠租七個多月,被房署收回公屋單位。
被收屋後,她有想過租劏房住,怎料劏房月租也要四千多元,更是舊樓要走四、五層樓梯,對於一個50多歲的婆婆又怎吃得消?最終黃姐選擇在附近的快餐店「落腳」,成為大家口中的「麥難民」。可惜做了一年「麥難民」後,連那間快餐店也結業了,最後黃姐便開始露宿街頭的生涯。
執紙皮以幫補生活
在無「瓦遮頭」的日子,黃姐唯有靠執紙皮幫補生計。每更的生活就是:睡醒便開始執紙皮,直到累了就在紙皮附近睡覺,黃姐苦笑地說:「唔會理幾點,每日差唔多做18個鐘。」日子雖然艱苦,但黃姐執紙皮時也有她的原則,就是絕不淋水以增加紙皮的重量來換取更多金錢,因為她認為拾荒本來是為了環保,若加了水只會令紙皮發霉,紙皮便不能再造。
社區中的「環保份子」
在其他拾荒者眼中,黃姐這個不加水的行為有點傻,但在「拾平台」眼中,卻十分欣賞黃姐這份堅持。「拾平台」一直關注拾荒者的處境,同時為他們提供支援服務。在一次偶然的機會,黃姐認識了「拾平台」發言人鄧永謙,從此她的生活得以重見曙光。
阿謙認為拾荒者在社區中扮演着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但市民往往忽略了他們對社區的貢獻。去年他們作了一個「全港拾荒群體調查研究」,發現拾荒者每轉紙皮的平均重量為35公斤,以此推算,全港拾荒者每天的總回收量為193公噸,佔了全港的廢紙量、回收量接近兩成,由此可見,拾荒者一直幫社區處理大量的廢紙回收。
因此「拾平台」提倡了一系列政策,希望社區不同的持份者,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來配合拾荒者的環保回收工作程序,如商店可先整理好紙皮才扔出來,又或者市民在家先存起一定數量的紙皮,之後再交給拾荒者處理。更重要的是,他們建議社區有一個回收空間供拾荒者處理紙皮,例如在公園、廢棄的公共地方、天橋底或垃圾站旁,劃出2米乘2米的空間,令荒拾工作得以在社區上無障礙地工作。
把拾荒定義為工作
拾荒者對社會貢獻遠超我們想像,阿謙更認為拾荒應該被視為一份工作,而拾荒者亦應該受勞工法例保障。在他們的調查中,拾荒者每天工作的中位數是5.5小時,他認為若以「418」勞工工時標準,每星期最少工作18小時,五天工作日來衡量,只要一種勞動行為每日進行超過4小時,便可以定義為一份工作。只是大眾還不太認識環保回收跟拾荒者之間的關係,尚未能把他們扣連在一起。因此「拾平台」積極舉辦不同的活動,如真人圖書館、落區等,冀令大眾認識拾荒者的工作及處境,更希望可以消除市民對拾荒者的成見,令拾荒者得以被尊重。
今集《港。故》用7分半鐘,帶大家看看一個退休長者、長者再就業及拾荒者的故事。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
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IG:http://bit.ly/oncckonggu_IG
Youtube:http://bit.ly/oncckonggu_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