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复必泰」的布條讓國民黨陷入了重重的公關危機。當然,這個危機是他們自找的,怪不了別人。不過我比較感興趣的是另一件事:為什麼台積電、鴻海與慈濟,這次都選擇與政府口徑一致,強調布條事件並非政治介入,而是純粹法務上的問題。
應該說,BNT疫苗購捐這整件事,台積電與鴻海這兩家台灣最具代表性的企業,以及慈濟這個最具代表性的宗教慈善組織,都配合蔡英文政府的領導。
這並非理所當然的事。三、四十歲以上,親身經歷過三次政黨輪替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台灣的財經界與宗教界,其政治慣性都是偏藍的。
如果照著這個慣性邏輯去走,在這次BNT事件中,本來就藍的郭台銘應該要旗幟鮮明地站在民進黨政府的反對面,毫不客氣地從中提取個人的政治紅利。而台積電也必然會置身事外,不可能響應政府的號召出來管這件閒事。
但事實就是,台積電積極配合政府,做了超乎本份的努力。而郭台銘雖然偶爾跟府院唱唱對手戲,顯擺一下自己在兩岸之間的手腕,但實際作為上仍是以府院政策馬首是瞻。
在此先衷心感謝台積電、鴻海與慈濟的急公好義。但,我還是不免俗地在思考,為什麼他們選擇與台灣政府站在一起?
某一期的非主流歷史學家劉仲敬先生的訪談,提供了一個精闢的觀點。
如果時間拉早個二十年,來到阿扁執政的時代。當時國民黨的基本人設,其實是「不以在野黨自居」,而是把自己當做一個永久的執政黨看待。陳水扁只不過是個「暫時竊國」的民粹僭主,國民黨才能代表台灣的菁英階層,是唯一能扛起治國責任的政黨。
這不是國民黨在自嗨。當時社會上有很多人也是這樣想的。而且掌握經濟、學術、文化的中堅階層更是這麼想,也因此有所謂的「知識藍」、「經濟藍」這樣的說法:我們是有經濟頭腦、有文化、有教養的。民進黨是沒有錢、粗鄙無文的鄉民,就算暫時用民粹手段奪得了政權,負不了治理國家的重責大任。政權遲早還是要回到我們這些真正能管理國家的人手上。
但是也不過二十年的時間,這個刻板印象已經幾乎要一百八十度顛倒過來了。當初國民黨「知識藍」、「經濟藍」罵民進黨的話,現在幾乎都應驗到自己頭上了,而且還足尺加二。
不,拿現在的國民黨跟二十年前的民進黨相比,那簡直是XX比雞腿。
二十年前的民進黨,應該說是個想推動建國大業,但是志大才疏、力不從心的菜鳥執政黨。我們不能否認,當時的扁政府根本不足以駕馭深層政府(deep state),甚至也擺不平黨內的傾軋,照三餐爆發領導危機。但至少我們不會懷疑扁政府想搞好台灣這個國家的初衷。
但現在的國民黨,一言以蔽之就是個不負責任胡亂攻擊的反對黨。它的邏輯、政策與行為,已經支離滅裂,談不上任何的建設性,更遑論回到它過去的人設:「以執政菁英自居,隨時都可以取回政權,把國家治理得上軌道」
現在的國民黨的心態,更像是「得不到你就要毀掉你」的自暴自棄的破壞份子。反正破罐子破摔,只要能夠對民進黨報仇,哪怕引共產黨清兵入關,連同整個國家一起毀滅下去,他們也是無所謂的。
愈是這樣想,就離執政愈遠。
上面提到的,居於國家經濟、學術、文化的中堅地位,而政治慣性偏藍的一群人;那些曾經被稱為「知識藍」、「經濟藍」(也許他們自己也這麼看待自己)的人們,也不可能對國民黨這樣的倒行逆施無動於衷。
人的階級本能與政治慣性是很難一下子改變的。我身邊還是有很多這種「知識藍」、「經濟藍」,即使國民黨一爛到底,他們還是拉不下臉支持民進黨,有些成了韓粉,而更多是挺不下去只能故作中立姿態的。
但遲早他們會理解到,2021年的現在,民進黨才是那個能夠治國的政黨;繼續精神上跟隨國民黨,路只會愈走愈死。而且考慮到台灣在野黨的各種幼稚耍賴無能,恐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們都必須接受民進黨的領導。
「他們盡管自認為是社會菁英,但是並不能夠承擔長期跟國家政策疏離所付出的代價。這樣做會讓他們喪失自身的階級地位,因此他們必須跟現在的民進黨合作。」
看到這裡,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這次台積電、鴻海與慈濟都選擇配合蔡英文政府的領導。這不是蔡英文政府威脅他們就範,而是蔡英文政府已經牢牢地佔住了治國菁英的生態位。她穩健的執政表現,對比到國民黨與眾在野黨的幼稚無能,只要長了顆大腦的人,都知道要表態支持誰-無論是利益上、道義上還是理念路線上的支持。
「而蔡英文政府是符合統戰政權的所有定義的。所以,時間稍微長一點,不到一代人的時間,『知識藍』和『經濟藍』就要變成歷史名詞,不存在了。」
這裡非常耐人尋味的地方,是劉仲敬用「統戰」這個詞眼來形容蔡英文政府。這個詞眼的含義,比較像是:「蔡英文政府是一個溫和派的、花很多力氣在擴大社會支持基礎(而不是死守著基本支持者);以利誘之、以勢導之,讓加入其體系的人雨露均霑,而冥頑不靈者會遭到邊緣化的命運。」
我們做1450的,常常會為了蔡英文政府的過度溫和而感到不爽。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或許也正是蔡英文政權這種在治國上苦幹實幹、在政治上懷柔拉攏的特質,才能爭取到許多原本不是綠營的群眾與各階級領袖的支持。
這某種程度上也是民進黨轉型為執政黨,甚至可說是「很長一段時間裡的永久執政黨」,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吧!現在這個民進黨也絕對不是沒有弱點的;尤其蔡英文「統戰政權」的特質,變成把很多當前應該壯士斷腕去解決的問題,例如認同問題,無限期地往後拖,這對台灣的長期發展將會是個巨大的隱憂。這又是一個值得長篇大論的議題了。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賓狗單字Bingo Bilingua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逐字稿】 大家好,我是金曲譯者 Bingo 歡迎回來我的頻道 今天輕鬆聊單字要翻譯的是 金鐘遺珠 到頭來 智慧喇叭 第一個單字是遺珠 snub 最近公佈了金鐘獎入圍名單 幾家歡喜幾家愁啊 各位支持的台劇有沒有入圍啊? 《我們與惡的距離》今年瘋狂入圍金鐘獎 表現非常好 讓我們非常開心~ 因爲我...
「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英文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英文 在 賓狗單字Bingo Bilingua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英文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英文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英文 在 「設身處地為別人想」、「換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思... 的評價
- 關於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英文 在 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英文 在 Bilibili 和Youtube 為什麼如此不同? - TingCC – Medium 的評價
- 關於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英文 在 Re: [新聞] 烏克蘭結局早註定?工程師翻出2200年前古 - My PTT 的評價
- 關於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英文 在 PTT評價areses 過去發表過的文章 的評價
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九月開學季,我梳理了給孩子們在課内學習、課外學習共七點建議。祝廣大學子們充分開展更多元的學習範式,提升自我的創新創造力!
我在《李開復給青少年的十二封信》書裏,也談過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我覺得很適合在現在這個開學季再次分享給大家。比起應試考試中的分數,如果同學們具備“3C”的三大能力—— Curiosity(好奇心)、Critical thinking(批判式思維)、Creativity(創造力),未來更有可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 課內學習的4個建議:要充分利用好在學校裏上課的時間。
1. 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有同學問我:“怎樣學習知識,才能真正記住呢?每年考完試後,好像就把所有的知識還給老師了。”
我給這位同學的回答是:“我學懂的知識以及知道如何實踐的知識,我現在都還記得;在工作中常用的知識,我全部記得;我自己感興趣的知識,記憶更加清晰、準確,就算有不記得的,也可以快速推算出來;相反,那些靠死記硬背學到的知識,或者自己不感興趣的知識,我已經全忘掉了。”
也就是說,死記硬背只能過考試關,而不能獲取受益終生的知識。你們在學三角形面積定理時,一定都會背“底乘以高除以二”的公式。但是,你有沒有理解這個公式是如何推理出來的,為什麼三角形的面積是這樣計算的。記住這個公式和探索這個公式是如何推導出來的,學習的效果是不一樣的。有的同學學習化學,如果每天只是機械地背誦一些反應式,肯定會覺得枯燥無味,但如果掌握了每個反應式內在的規律,並能和現實中的化學現象聯繫起來,就會理解化學這門學科的意義所在,自然就會對這門學科產生興趣。
只有懂得了知識背後的道理,才能在遇到新的問題時舉一反三,才能在需要的時候,靈活地將自己掌握的知識付諸實踐。
2. 要多問問題
會提問也是一種能力,而且你也會因為提問而加深對問題的理解。
我的女兒在學習指數的時候,不理解指數是什麼,更不相信在真實生活中指數有什麼用處,就主動來問我。我用計算銀行存款的思路來指導她,比如存入 100 元,每年的利息是 10%,那麼 10 年後,你的存款是多少?
通過這樣的計算,她終於明白了,原來指數知識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她能得到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也是因為她主動提問獲得的。
多提一個問題,你就擁有一種多瞭解這個世界的可能性。只有不懂就問,才能真正學到有用的知識。
3. 要勤奮
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的人,一定是勤奮的。
去美國讀中學之前,我只學過半年英語,因此,語言障礙成為我面臨的最大難關。剛開始,同學和老師說的話,我幾乎一句也聽不懂,那種感覺非常痛苦。那“催眠”一般的語速,總讓我在課堂上打起瞌睡。有時候,聽到同學們因為老師的一句笑話笑得前仰後合,我才從夢中驚醒,但還是摸不著頭腦。天書一般的英文,開始讓我有些望而卻步,後來,我乾脆帶幾本中文的武俠小說到課上去讀,因為覺得怎麼聽也聽不懂,還不如看小說。
然而,我心裏又是暗暗憋了一股勁的。於是,我找了一大本英文單詞書來背,經常背到半夜,不會的就一次次地翻厚厚的中英對照詞典。不過,沒多久,我就發現這並不是學英文的最好方法。因為,即使當時記住了一個單詞,但是使用率不高的話,就會完全忘記。我終於悟到了,在沒有語境的情況下,背單詞是沒用的。
後來,我還是下定決心用多交流的方式來學習英文。下了課,我不再膽怯,站在同學中間聽他們說話。如果 5個詞當中有 4個聽懂了,只有一個聽不懂,我也會趕緊問,同學們會再用英文解釋一遍給我聽。回家以後,我會默默回憶我聽不懂的單詞,然後記下來。而上課的時候,遇到聽不懂的內容,我也勇敢舉手問老師,請求老師再說一遍。
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師,她甚至犧牲自己的午飯時間幫我一對一地補習英文,她複印了小學一年級的課文,每天拿來給我念。從簡單的課文起步,我們堅持了一年。在這一年裏,我的英文水平迅速提高。學校裏所有的老師還允許我享受“開卷考試”的特殊待遇,她們讓我把試卷帶回家,並且告訴我題目裏不認識的單詞可以查字典,但是不能看書找答案。我每次回到家都嚴格按照老師說的做,遇到題目裏不認識的單詞就去查字典,但是從來沒有去翻書找過答案。因為,我覺得這是老師給我的最大信任,我不能辜負這份信任。
通過種種渠道的學習,我的英文終於逐漸接近同齡人的水平了。一年以後,我完全可以聽懂老師講的話了,英文會話也沒有問題了。到了初中三年級,也就是到美國兩年之後,我寫的作文居然獲得了田納西州的前十名。我想,這和我年齡小,容易接受新的語言不無關係,但也和我勤奮的學習有關。
4. 要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我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獲益於獨立思考的能力。甚至想不到的是,這種批判式的獨立思考的能力,“救”了我的命。
在我五十二歲生日前不久,我在一次體檢中被查出肚子裏有數十顆“腫瘤”,經過反復復查,我被醫生宣判得了第四期淋巴癌。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我突然感受到死神和自己離得那麼近;我氣餒、懊悔、內疚,但是,治療過程中的一件具有轉折意義的事件發生了。
我遇到了一個好醫生。我的主治醫生唐季祿給我打氣:“淋巴癌第四期真的沒那麼嚴重,它跟肝癌、肺癌第四期是不太一樣的。”他告訴我,網絡上有兩篇專門討論“濾泡性淋巴癌存活率的預估方式”的論文,如果我有興趣,可以找出來看看。我認真地研究了唐醫生推薦的那些學術文章,發現淋巴癌的分期方式已經有四十多年了,可以說過時且不精准了。如果說只看標準的分類,我因為腫瘤數太多,所以必須歸類為第四期。但是只看腫瘤數量是最準確的嗎?根據我研究的那幾篇論文,分期的目的就是預測存活概率和時間。那麼,最準確的預測方法就是尋找和我病情足夠相似的人,根據他們的不同因素,如年齡、症狀、血液指數、腫瘤數量及大小等 20多種,和他們的實際存活結局來理解哪些因素是最重要的,並且把這些因素整合起來。這樣的研究肯定要比四十多年前的粗分類來得准!
自己研究病情,就像是自己坐在副駕駛座上,可以隨時掌握路況。醫生的治病策略、用藥思維,你至少並不是茫然無知。我又拿出以前做學術的精神,把全部20幾個特徵與我的檢查結果相對照,發現我雖然屬於第四期,但整體狀況其實沒那麼悲觀。原來醫學上對所有淋巴癌的分期方式,至少對我的病情來說是不正確的,我的情況是較輕的。於是,我突然從“第四期癌症頂多幾個月”,變成“至少還有好幾年”可以活。倘若好好照顧自己,更有可能終身不再復發!這個發現有如一線曙光,從此之後,癌症所帶來的一切負面影響,就開始悄悄起了變化。
批判性地看待醫學上對淋巴癌的分類,通過獨立思考,獨立研究的方式來獲得對自己病情的準確判斷,讓我自己從精神上獲得了新生。
■ 課外學習的3個建議:課堂外的時間,我鼓勵同學們,去探索你們熱愛的東西,多實踐,多多鍛煉自己的創造力。
5. 要動手實踐
美國華盛頓兒童博物館的牆上寫了這樣一句格言:“我聽到的會忘掉,我看到的能記住,我做過的才真正明白。”
我記得小時候,我的父親曾讓我們幾個兄弟姐妹解答這樣一個問題:用 6 根火柴拼成 4 個大小一模一樣的正三角形。通過動手實踐,我們都找到了正確的答案。這樣的實踐讓我對相關的幾何和空間知識記憶深刻,也訓練了我使用新穎的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在高中時參與美國的高中生創業嘗試課程,創辦自己的公司。我們當時的公司非常簡單,就是從當地的建材市場買來鋼材,然後利用週末時間到工廠裏加工這些鋼材,我們把鋼材切成很小的一塊塊圓環,然後在圓環上刻上簡單的雕花。在負責推廣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的家長並不需要這樣的圓環,最後產品幾乎是內部消化掉了。
這次的親身實踐,讓當時 15 歲的我意識到,真正好的產品,不是求人去買的,而是必須有市場需求。有了這樣的認識,我在第二次的創業嘗試中就會把市場需求作為我創辦的公司的方向。從需求出發,生產有需求的產品,牢記這樣的理念,第二次的創業嘗試獲得了成功。這些對於創辦公司的經驗,都是我從實踐中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
只有實踐,你才能知道你的想法是否可行。
6. 要追隨自己的興趣愛好
只有做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才能做到最好。
我在上大學時,一直以為自己喜歡法律,將來想做一名律師。可是上了幾門課後,我發現自己對此毫無興趣,於是跟家人商量轉系,數學是我的一個備選項。但是,當我加入了“數學天才班”後,發現我的數學突然從“最好的”變成“最差的”。我雖是田納西州的冠軍,但當我與來自加州或紐約的“數學天才”交手時,才發現自己真的技不如人。我深深地體會到那些數學天才是因為“數學之美”而對它癡迷的,而我並非如此。我一方面羡慕他們找到了最愛,一方面遺憾自己並不是真的數學天才,也不會為了它的美而癡迷,因為我不希望我的人生意義就是為了理解數學之美。
我想到了計算機,我在高中時就對計算機有濃厚的興趣,有一次,為了解答一個複雜的數學方程式,我寫了一個程式,然後把結果打印出來。當時因為機器運行的速度太慢,我沒有等到結果打印出來就回去了。週一回到學校,我才知道我們學校所有的打印紙都被我打光了。雖然挨了老師一通罵,但我的心裏有了一股欣喜,原來這個數學方程式有無數的解,我走後,程式一直在運行,計算機就一直在打印結果。
對計算機的興趣此時在我的心中醞釀,雖然當時計算機專業算是個默默無聞的專業。接下來,我選修了一門計算機編程課,幾個月的課上下來,我發現了自己在計算機方面的天賦。我和同學們一起做編程,他們還在畫流程圖,我就已經完成了所有的題目。考試的時候,我比別人交卷的時間幾乎早了一半,我不用特別準備,也能拿高分。
通過學習計算機 , 我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未來這種技術能夠思考嗎?它能夠讓人類更有效率嗎?計算機有一天會取代人腦嗎?我感受到了一種振奮,解決這樣的問題是我一生的意義所在。
我每天都像海綿一樣吸收著知識,在一門公認為是計算機專業最難通過的“可計算性和形式語言”課上,我考了 100 分,也就是A+ 的分數,創造了該系的一個紀錄。大三大四時我就開始和研究生一起選修碩士和博士課程,接手各式各樣的項目,在這些項目中,我嘗試著攻克一個又一個的難關。畢業後,我在計算機方面創造出了一些成果。
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因為我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找到了自己熱愛的事情,並且願意為之付出一生的努力。
7. 要多培養自己的創造力
我的中學是在美國的橡樹嶺讀的,當時的感受就是,學校的功課很輕鬆,每天的家庭作業很少,但是每天有很多稀奇古怪的項目。比如,當時歷史課教到美國印第安人的時候,不是用課本告訴你發生了什麼,而是讓一個團隊寫一個話劇,或者是進行關於移民者和印第安人的辯論。
這些項目都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但會引導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但我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可以在這些稀奇古怪的題目中得到鍛煉。
後來,我回到北京創辦微軟中國研究院面試時,對前來面試的學生也注重的是對他們思維方式的考驗,我們向面試者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o 為什麼下水道的蓋子是圓形的?
o 估計一下北京一共有多少個加油站。
o 你和你的導師如果發生分歧怎麼辦?
o 給你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你想怎樣去解決它?
o 兩條不規則的繩子,每條繩子的燃燒時間為 1小時,請在 45分鐘燒完兩條繩子。
這些題目雖然聽上去很“怪”,但我們出題的本質也不一定要聽到正確答案,而是要從回答問題的思路中聽到面試者的思維方法。
孩子們,比起試卷上的分數,我認為你們底層的思維能力,會是更珍貴的能力。你在學習每一門科目時,鍛煉出來的能力是未來最能幫助你們的事情。就像你學了代數,也許不會去研究數學,但是這對鍛煉你的思維有幫助;你學了英文,不一定會出國,但是英文可以在瞭解世界最前沿的文獻、在有效交流方面幫助你;你學了畫畫,不一定成為畫家,但是你在學習畫畫的過程中鍛煉的觀察力、空間力、想像力會對你有幫助。
過去,我們對教育成功的衡量標準是學生能不能記得被教的東西。但是未來,教育的精華體現在即使你忘記了所有你學的東西,你還具備思維方式、智慧和能力。
當你已經忘記了歷史事件發生的年代,你還是知道歷史帶給我們的人類的智慧和教訓;當你已經不會編程了,你還是有編程帶給你的邏輯思維;當你已經不會背莎士比亞的詩了,你依然懂得文學的美,這些才是教育的精華。
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知道你是有選擇的,然後呢?】
隨著網路的發達
這次的東奧讓我們看見更多
在比賽場上發光發熱的明星
瞭解他們一直在跟自己奮戰
替自己人生翻搏的故事
能站上世界的殿堂
每一個人都值得我們的尊敬與掌聲
妙雅正在接受China Post英文專訪
談了很多關於台灣及自己的事
其中問到為什麼會想成立YT頻道的時候
妙雅回答
「我們因為是異國戀
兩個完全不同文化
不同人生經歷、教育、背景的結合
其實我們很享受這樣的搭配
因為溝通彼此看事情的角度跟觀點
常常能在枯燥的生活中產生火花」
嗯...
有的時候溝通出“真的”火花
不是靈光一現的那種
這是我第一次聽她跟別人形容
我們之間的關係及生活
當你身處其中
沒有仔細去思考這段關係
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過
但我覺得她講的很好
就默默坐的遠遠摺衣服繼續當起聽眾
「我如果不是嫁給他
我可能對很多事情都有刻板印象
也不會是現在的我
比如說婚姻長什麼樣子
女人要做什麼會有女人的樣子
媽媽要會什麼才有媽媽的樣子
之所以刻板是因為我們大多時候
不會去想要怎麼做
或者想了卻因為在乎世俗眼光
也不敢照自己想法做
可是因為完全不是嫁波蘭人
所以我跳出框架了」
「我們有各自的文化
兩個人都挑喜歡的觀念來follow
融合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比如說我愛台灣的食物勝過波蘭菜
我身體不舒服會去找國術館師父喬
歐洲沒有坐月子的文化
自然產隔天就在醫院洗頭
但我們點了台灣的月子餐跟中藥
覺得吃得均衡養好身體很重要.....」
「因為這樣
我們覺得好多事情好想分享
剛好疫情又暫時讓工作停擺
所以開始做影片上傳
最重要的訊息是想傳達
“你是有選擇的”這件事
比如說有個影片是跟孕婦說
生孩子是醫生要幫助妳聽妳想怎麼生
尊重妳的選擇
不是妳配合他讓他方便」......
我聽得入神
什麼時後把一疊衣服摺完都沒發現
沒想到我家妙雅長這麼大了
身為老公的我超級驕傲
人從起床睜開眼就開始做選擇
關於人生從小事到大事不斷選擇
從來不是做對或做錯而已
而是認為對的有沒有堅持
錯了有沒有再選擇把它做好的勇氣
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選了當運動員
就磨練自己成為頂尖的那個
選了家庭
就把家裡成員照顧好讓全家幸福
既然花一分鐘選擇看這篇文章
看完希望能幫助你過更好的人生
共勉之~
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英文 在 賓狗單字Bingo Bilingua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逐字稿】
大家好,我是金曲譯者 Bingo
歡迎回來我的頻道
今天輕鬆聊單字要翻譯的是
金鐘遺珠 到頭來 智慧喇叭
第一個單字是遺珠 snub
最近公佈了金鐘獎入圍名單
幾家歡喜幾家愁啊
各位支持的台劇有沒有入圍啊?
《我們與惡的距離》今年瘋狂入圍金鐘獎
表現非常好 讓我們非常開心~
因爲我跟 Leo 都是《我們與惡的距離》的粉絲
這部劇真的太太太精彩而成功了
它站在隨機殺人犯的家人的角度
去檢視台灣社會的問題
其中一位主角是李大芝
她是劇中隨機殺人犯的妹妹
她自己明明什麽都沒做
卻被社會唾棄排擠
這就是台灣社會的現況
同情心(sympathy)汎濫,但非常缺乏同理心(empathy)
演員陳妤把殺人犯妹妹角色的心路歷程詮釋得絲絲入扣
我非常喜歡
但是這次金鐘獎卻沒有入圍
完全是我心中最大遺珠!
我們就來教一下遺珠這個單字
遺珠可以翻譯成 snub snub
Snub 當動詞時
是故意忽視別人 為的是要羞辱別人 讓別人難堪
例如:
Lucy tried to be friendly, but that queen bee deliberately snubbed her.
(露西試著好好跟對方説話,可是那女生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故意裝作沒看到露西)
我們回到遺珠的概念
遺珠就是受到獎項評審的忽視嘛
所以 snub 名詞 就是遺珠了
如果想要强調某人或某部劇是大遺珠
可以加上下列這些字來形容
Biggest, greatest, 或是 worst
比如說我覺得陳妤是大遺珠
就可以說 Chen Yu is definitely the worst snub of the 54th Golden Bell Awards!
陳妤絕對是第 54 届金鐘獎最大的遺珠!
接下來我想聊聊《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非常特別的戲劇
聊到最後,我會分享「到頭來,每個人都差不多」的英文怎麽說哦
針對《我們與惡的距離》
我個人觀劇的心得是
台灣社會要變得更包容友善
需要成長的是同理心
這點跟性別平權面對的挑戰是一樣的
目前台灣社會還是喜歡「劃線區隔、鏟除異己」
舉例來說 《我們與惡的距離》中
有個很可怕的現象:社會出現殺人犯時
最激動、最想暴力報復的人,常常跟受害者一點關聯都沒有
就是所謂正義魔人吧
他們看見殺人犯,就急著劃線說:
殺人犯是人渣,我跟他不一樣
然後爲了加强這樣的界線
就言語或是肢體攻擊殺人犯或是殺人犯的家屬
我剛剛說的這個「界線」啊
就是所謂我們跟邪惡之間的距離
而我認爲這部劇給的答案是
每個人與惡的距離 很近
誰都可能成爲殺人犯
講到這邊好像有點嚴肅
我們用輕鬆的方式來解釋這個道理
很多人都看過名偵探柯南
這個卡通每一集會破解一個殺人案件
常常破解老半天
到了最後
殺人犯不過是個與你我差不多的平凡人
因爲一時的情緒 或是被逼到生活的角落
就不小心犯了錯
所有人 如果被特定的事件跟環境觸發
都有可能犯下大錯
「到頭來,每個人都差不多」
既然每個人都差不多
我們面對殺人犯或違法事件時候
解決問題的方法不該是把犯人妖魔化
而是接受 「到頭來 每個人都是一樣的」
然後思考這個犯人是面對了什麽困境
或是社會結構出了什麽問題
並設法改變社會環境
這樣才能真正減少駭人聽聞的案件
相反的
如果不解決核心的問題跟改善環境
隨時都會有下一個殺人犯出現
怎麽處決都處決不完
那我們現在拉回英文學習
緩和一下心情
如果要用英文表達
「到頭來,每個人都是差不多的」
要怎麼說呢?
我會這樣翻譯:
At the end of the day, we’re all the same.
At the end of the day, we’re all the same.
We’re all the same 很簡單,就是我們都是一樣的
At the end of the day 這個片語就比較有趣了
它的意思是「最後;到頭來;追根究底」
很好用的片語 可以學起來~
再來是 smart speaker smart speaker 智慧喇叭
這是現在全世界熱烈討論的商品、熱門話題啊!
所謂智慧喇叭 講白一點
就是一顆音響喇叭 裡面內建虛擬語音助理(Virtual voice assistant)
現在比較知名的智慧喇叭有蘋果公司出的 HomePod、阿里巴巴的天貓精靈、還有 Google 的 Google Home
就我所知 智慧喇叭可以播放音樂
報時間跟天氣
説笑話
解答簡單的問題
控制家中特定的電器
也就是可以對家中的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發號施令的裝置
這些虛擬語音助理都會有個名字
好像真實存在的助理一樣
蘋果的叫做 Siri
亞馬遜的叫做 Alexa
微軟的則是 Cortana
其中 Cortana 的名字由來很有趣
是微軟旗下的遊戲 最後一戰 Halo裏面的人工智慧助理
從遊戲的虛擬世界變成真實
蠻讓人感動的
話說大家會問 smart speaker 什麽樣的問題啊?
直覺告訴我 應該很多人會惡整虛擬語音助理吧~
另外,大家希望 smart speaker 將來增加什麽功能呢?
趕快留言跟我分享吧~
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開小鈴鐺喔
下週見~~掰掰
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英文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11/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4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09.29(六)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487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溝通與人際當中,我們常常聽過一種說法,叫做呢你是不是能夠從別人的立場、別人的角度,去觀看他所「在乎」的事情。
或者是從他眼睛,去認識他所認知的世界,那這個聽起來呢,都對!那很多人也都覺得自己能夠做到,那我們現在就做一個小小的實驗。
如果你正在聽這一段內容,你手邊允許的話,我邀請你喔,拿一張紙放在你的額頭上面。
如果你放好的話,這個時候請把你平常寫字的那一手,拿起一支筆。然後呢,在這張紙上面寫一個英文字母,大寫的「E」。ABCD的「E」,好!你現在寫好了嗎?
如果你寫好的話呢,你把這一張紙拿下來,從你的角度你看一下,剛剛你在你的額頭上面的紙,寫下的那個「E」,當自己看那張紙上面的「E」的時候,它是正寫的還是反寫的呢?
如果你把這張寫著「E」的紙拿下來,你看到的是正寫的,也就是你剛剛是從觀看者的角度,寫這個「E」。所以呢,你剛剛在寫的過程當中,有留意到從別人的角度,看這個「E」是不是正寫的「E」。
這也就意味著,你在人格特質裡面,具備有一種叫做「觀點取替」的能力。所謂「觀點取替」的能力,也就是你能夠設身處地的,從別人的觀點去看待事物。說的更白話文一點,就是你是不是能夠為別人著想。
雖然這樣聽起來,「觀點取替」似乎是一種人格特質,但是事實上,它可以透過後天學習。而且經過有效的學習,把它運用在我們生活之中,這樣子你就更能夠去瞭解。
比如說,為什麼當你在很認真的跟一個人,講一件你認為重要的事情,他的臉上可能會有一點意味深遠的笑,而那「意味深遠的笑」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一點呢,當你具備了「觀點取替」的能力;或者是你學會,什麼叫做「觀點取替」的話。你就能夠有效的去解讀,他的那個意味深遠的笑,究竟是同意你、輕蔑你,還是他心中有別的不同的想法,只是他在壓抑自己,告訴你這件事。
其實當我們進入成年之後,我們多多少少都有具備,站在別人的立場,這樣的心智能力。在決策的時候,去考慮別人的想法跟感受,只是如果隨著壓力、緊急的程度,當你沒有很有意識的去拓展「觀點取替」,或者是,當你沒有經過有效的學習。
讓你能夠知道別人這麼說、這麼做,他的「出發點」究竟是什麼的話。那他很有可能就成為一個,你腦子裡面知道,它是「對的」的一種理論,而不是你能夠展現出來的行為。
所以呢,如果回到我的教學工作,精準的去說,我倒不是在教你「同理心」。因為,如果你有聽我先前的內容,我對「同理心」這三個字,其實是有一點點意見的喔,那當然有我的一個概念跟架構,你可以去聽我以前的內容。
如果回到今天,跟你分享「觀點取替」,那麼我真正用心的,想帶給你的,其實是這種「觀點取替」的能力。「觀點取替」的能力,不等於你在了解對方出發點的過程當中,你必須要認同對方。
它純粹的只是做到了解,因為「了解」到「認同」這個部分,很多人會混淆。會以為哦~那我在「了解」他的過程,或者是我在傾聽他的過程,我在試著了解他,為什麼做這件不合理的事情的過程當中;在那個「了解」,好像就等於我要同意他,它其實是兩回事。
打個比方吧,我可以知道別人為什麼說謊,但是不等於我得「接受」,或「認同」他的說謊是合理的;甚至於我得接受他的謊言,為我造成的傷害,這些都是可以分開來的。
但是,如果我們至少能夠做到第一步,叫「觀點取替」。那麼我們對於別人的狀態,就不會有誤判的可能,當我們能夠正確的去判斷別人的狀態,那麼之後要做任何的協調跟引導,才會是一個相對適當的方向。
所以呢,今天跟你分享「觀點取替」這個概念,如果你想要進一步的學習,怎麼樣真正的去理解,別人所釋放出來的訊息,他背後到底意味著什麼,也就是他的言下之意,或言外之意的話。
那麼我會很鼓勵你,可以好好把握,我今年最後一期的『 高難度對話』課程。今年,最後一期的『高難度對話』課程,是在11月6號開課。
這一門課,會用有系統的方法,讓你學會怎麼樣正確的去理解,別人所釋放出來的訊息。甚至於去判斷他的訊息可靠度、可信度到底有多高,並且透過有效的問句,讓共識成為你們之間,自然而然可以前去的地方。
特別是11月6號的這一門課,是我在今年的最後一期『高難度對話』課程。如果你錯過的話,就要等到明年三、四月之後了。在我錄音的同時,我們這一期課程的名額,也在倒數了,所以我很期待,能夠在教室裡見到你。
無論如何,你會不會踏進教室,或許透過今天的分享,你可以試著幫自己長出,或者是有意識的去學習,怎麼樣從別人的認知角度,去看待他的世界,理解不等於認同。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跟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特別是剛剛跟你分享的,11月6號的『高難度對話』。那麼我們在影片說明當中,都有相關的連結。
很期待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希望我能夠在11月6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英文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熱門講座】達成共識,你可以這樣做!06/21(四)或 06/30(六)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00
【7.21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3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報名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487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我有一門課的課名叫做『高難度對話』,很多人喔一聽到這課程的名稱,會以為就是怎麼樣去解決衝突,或者是爭執就這樣子而已。
但事實上呢,「高難度對話」不只是衝突跟爭執,包含的是如果有人侵犯了你的立場,或者是你面對在乎的人處理你在乎的事,那這個時候你怎麼樣用一個更聰明的方法,不管是化干戈為玉帛,還是能夠站在合理的位置,幫助自己反敗為勝。
那甚至於呢,不要用輸贏跟勝負的角度來想的話,那我怎麼樣可能是在遭逢誤解,或者是別人惡意的侵犯的時候,我要怎麼樣讓在這個局面裡面相關的人,心中形成一個印象,叫做願意跟我「合作」。
而不是用一種命令、說服,甚至於發脾氣,那講了這麼多,其實剛好我最近讀到一篇馬克吐溫的故事,還蠻呼應這樣的一個狀況。
我們知道馬克吐溫是美國的大文豪哦,他在有一次愚人節的時候,有人故意要戲弄他,在一家裡紐約的報紙上面,刊登了馬克吐溫過世的消息,結果這消息一上報喔引起了軒然大波。
因為馬克吐溫畢竟是一個美國的名人嘛!很多親友都來到馬克吐溫的家裡,要進行弔唁。結果當他們到馬克吐溫家裡的時候,發現馬克吐溫還活得好好的,在書桌前面讀書寫作,才知道被耍了!
那一時之間呢大家都炸鍋了!想說這種事情怎麼可以拿來開玩笑破口大罵,說一定要把那家報社告倒,那如果在這樣的情況底下,你是馬克吐溫,你會做什麼樣的反應呢?
這一位苦主喔被寫死的馬克吐溫,他沒有發任何脾氣,他反倒是很幽默的說了一句話,他說:「其實他們的報導也沒有太大的錯誤,我真的會死,只是他們把日子寫的早了一點!」。
你聽到這邊,你會不會很佩服馬克吐溫的氣度?他連自己的生死,都可以看得這麼開,都可以拿來開玩笑。那跟你分享馬克吐溫的故事,跟我前面提的到底有什麼關聯呢?
你反過來想想喔,馬克吐溫在他的高度、在他的位置,其實所謂的「高難度對話」,其實也不一定是明擺著要跟他作對的人,反而是這些在暗處你不知道什麼時候來這麼一手,然後呢會造成你的困擾、會造成你的名譽,或者是你的各種狀況的損傷。
那馬克吐溫的呈現,他不是糾結在自己的本位、自己的出發點,他不是用自己的感覺,自己覺得應該要怎樣的角度,去面對這樣的事情。
他是把這整件事情,放到一個更大的前提跟背景來思考,就像他的回答一樣,前提是這個報導沒有錯,只要是人都會死,而這個報社更深入的背景是什麼呢?
他可能就是要造成馬克吐溫的困擾,馬克吐溫如果真的跟這個報社去進行訴訟,真的去告了。那有沒有可能是上駟對下駟,搞到最後呢惹得一身腥,也不一定能得到什麼好處,反而會被別人落為笑柄。
可是呢馬克吐溫他沒有去告,他在整個背景的思維底下,他有那個高度,他不需要跟別人打這泥巴仗,於是呢他用一句很幽默的話化解。
你相信我,在那個情況底下,他這一句幽默的話被報導跟被渲染放大的程度,一定會比那個惡作劇的死亡消息,來的更有效多了!
所以如果你是馬克吐溫,你有沒有想過一件事,今天有這麼無聊的報社幫你放了這個死亡的假消息,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說,他是做球給你殺球啊!
我自己在真實的教學跟教練的過程當中,我發現很多人喔就是這一點任督二脈並沒有通,所以他經常在很多事情上面,把自己搞得喔火冒三丈,然後一點好處都沒有。
你不管在內在的觀念,跟外在的行為上,如果能夠得到一個最適當的學習跟調整,你會發現這種莫名其妙的泥巴仗,這種抹黑、這種造謠,其實是別人做球給你殺球。只要你知道怎麼樣殺球,這都是別人給你的機會。
但是現在的關鍵是,你有沒有能力去掌握這個機會?幽默是個出發點,然而我怎麼樣去還原真正重要,我應該把握的前提跟背景,這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所以我很期待你聽到這邊,可以把握7月21號『高難度對話』的學習機會,我相信會對你很有幫助。
我是凱宇,跟你做分享。
如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除了我們7月21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課程之外呢,事實上我們在6月份還有辦兩場,也就是這一門課的一個課前講座,也很歡迎你能夠把握這樣的機會。詳細資料在我們影片的文字說明都有露出,我很期待能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英文 在 Bilibili 和Youtube 為什麼如此不同? - TingCC – Medium 的推薦與評價
「Bilibili (哔哩哔哩) 」簡稱B 站,成立於2009 年,一開始產品定位是ACG 內容的 ... tldr: 從產品設計的角度思考為什麼兩邊的社群氛圍差異這麼多? ... <看更多>
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英文 在 「設身處地為別人想」、「換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思... 的推薦與評價
「設身處地為別人想」、「換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這些道理我們都知道,其實就是「同理心」的意思。 但你知道哪句英文諺語可以表達「站在別人角度思考」嗎?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