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關愛心行動|2021年5月一杯涼水分享】
「五月驕陽似火;牧師幫我申請到了教關的 一杯涼水,失業緊急援助金,這杯水是來自高山上的清泉,而主耶穌正站在高山上,一直都在看顧着我⋯」
感謝基石教會恩盛堂一位姊妹真誠及真實的分享。感恩透過一杯涼水的服侍,能將主無條件的愛化作成實際的支援,帶到有需要的人當中。「一杯涼水」,不單只是金錢上的支援,更是接待的心。是因為經歷主的愛,我們就以愛還愛,以微小的所有,作謙卑的擺上⋯
查看全文:https://www.facebook.com/110450255770557/posts/1889640311184867/?d=n
了解「一杯涼水」 失業緊急援助基金計劃及申請程序:
http://www.hkcnp.org.hk/core_services/love_in_action/relieffund2020/
同時也有23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80的網紅探險威狼 Wilang-Explor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家好,我是威狼 今天要介紹的秘境是『列尼部落』 上一集介紹『列尼瀑布』 今天我們終於跟隨崙山部落耆老 走回他們的舊部落 發現了日治時期建造的吊橋 更發現了在半山腰上五個足球場大的高山盆地 走進盆地有如走進阿波卡獵逃的電影場景了 路上到處可見的足跡 可見這邊的生態非常的豐富 我們也到舊部落整理家屋 ...
站在高山上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人生如果只是順從命運的安排,肯定改變不了什麼。
你自己不去想,誰也不會主動給你。只有強烈的渴望,才有付出行動的動力。
不要把努力當作辛苦,它應該是人生的日常;不要把成功當作終極的目標,它應該是我們一生的修煉。
我們不應該只是對擁有財富的人抱有偏見,對成功人士抱有偏見,應該去思考別人為什麼會成事,別人為什麼會一直成事。
一位走過一整個世紀112歲的老爺爺曾告訴我,想要賺到大錢,只是靠勤奮是改變不了多少的。
你若沒有試錯的時間和資本,也沒有超人的眼光和格局,那麼就要放下架子,不斷磨練自己的心性和靈魂,自己就是自己最大的資本。人在沒有開悟之前,是看不清世界的本質的。一個人一時賺錢可能靠得是運氣,一直賺錢就要靠認知、眼光、自律、堅持、勇氣,還有熬。
老祖宗告誡我們,真正的窮人,越喜歡在這2件事上努力,我越來越能參悟箇中滋味:
01
#努力攀比說閒話
看一個人把時間、心思花在哪裡,就會知道他將來能有多大的成就,成為一個人什麼樣的人。手裡有一副好牌,不知道怎麼打。機會來臨時,不敢衝上去,神仙也幫不了你。
人生在世就這些年,要立志做一個好人,做一個有事業心的人,給後人樹立個好榜樣。
每個人都在忙著生活,忙著事業,哪有心思去管別人的閒事,說別人的閒話呢?
改變命運最好的機會永遠是在當下,一個人越是窮困,越要有志氣,不要把希望寄託於下一代。
父輩不努力,孩子也會不爭氣。不要把心思花在跟別人的攀比上,花在沒有意義的閒聊上。你的時間不值錢,說明你創造的價值就很低,要努力提高自己人生的質量和內涵。
02
#努力掩飾自己
人的思想是有差別的,站在高山上和站在峽谷裡,看到的風景絕對是不一樣的。生活在大城市裡和生活在農村裡,無論是人生觀念,還是觀察事物的思維也有很大的差別。沒有孰優孰劣,高等低下之分,都要互相補充互相學習。
凡事從自己利益出發,只考慮自己的人,才是真正自私自利的小人。
一個人即使是出身寒門、出身貧窮,不要自卑,也不要刻意掩飾自己,自尊心值不了幾個錢。
人這一生,只服從於自己的思想,永遠都是安穩,都不會有進步。不要太守規矩,不要見不得別人的好。如果你的身邊圍繞的都是優秀的人,你自己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站在高山上 在 天下文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總有一天,
當你站在高山上回顧過去,會心懷感激。
——————————————
📖 破除天賦論,別為自己設限
✅《大腦解鎖:史丹佛頂尖學者裘.波勒以最新腦科學推動學習革命》
📍博客來:https://bookzone.pros.is/3eb8bz
📍誠 品:https://eslite.me/3barvu
📍momo:https://bookzone.pros.is/3e2jsu
📍天下文化:https://bookzone.pros.is/3e2h9f
📍Readmoo電子書:https://bookzone.pros.is/3etmck
📍Kobo電子書:https://bookzone.pros.is/3cqmpa
站在高山上 在 探險威狼 Wilang-Explor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大家好,我是威狼
今天要介紹的秘境是『列尼部落』
上一集介紹『列尼瀑布』
今天我們終於跟隨崙山部落耆老
走回他們的舊部落
發現了日治時期建造的吊橋
更發現了在半山腰上五個足球場大的高山盆地
走進盆地有如走進阿波卡獵逃的電影場景了
路上到處可見的足跡
可見這邊的生態非常的豐富
我們也到舊部落整理家屋
發現這邊的家屋保存算完整也非常宏偉
也有一些遺留下來的古蹟
重點是我們發現黑熊爬樹的爪痕
事實證明黑熊是會爬樹的
回家的路非常的感動
除了看見老人家對部落的想念
也看見年輕人完成長輩的期許回到舊部落
很榮幸能跟崙山部落族人一起回到舊部落
『列尼部落』科普時間:
崙山村大部份的布農族
經過的路線
多半是於翻越中央山脈之後
到達哈哈米
(今日的布列尼山
上方步行四小時後可到達溫泉
而對面的山坡就是哈哈米
和太平入山管制站上方的
哈哈米不同)
後又搬至列尼
由於此處是山區
難得一見的大平原
相當於崙山村的一倍半有餘
成了大家途中最大的聚落
後因人口漸多
部份轉移至草坪溪下方的
卡卡耳、尼尼安凡、巴支念
及河對岸的馬忽蘭
後經日人的撫蕃政策
而集中至崙山村
再加上馬達眾落部份移民
『列尼部落』怎麼去:
因為本次路線為部落尋根道路
必須經過(崙山部落族人同意,使得進入山中拍攝)
未來崙山部落也會開發生態旅遊
大家再多多支持
座標:23.494830, 121.248214
===========================================
Wilang的社群連結: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ang_explorer/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6%8E%A2%E9%9A%AA%E5%A8%81%E6%9C%97-100459841997534/about?view_public_for=100459841997534
拍攝工具⬇︎
相機:Iphone 11,GoPro 9
麥克風:GoPro 9媒體模組
空拍機:Dji Mini
剪輯工具⬇︎
imovie
=============================================
Music:
1.Fly away – Rexlambo (No Copyright Music).mp3
2.DAH Trump - Hanakotoba (花言葉)
3.[Non Copyrighted Music] @Dj Quads Official - Birds And The Bees [Chill
Hop]
4.Cinematic Inspiring Music (No Copyright) - Flowing Energy by Keys Of
Moon
5.🗻 Chill Oriental Lofi (Music For Videos) - Shizuka by AERØHEAD 🇺🇸
站在高山上 在 日本人夫婦の台湾生活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今天的影片又介紹了使用豆腐渣粉製作的減醣銅鑼燒。
為了在控製糖分的時候也能吃到,所以不使用砂糖來做。
裡面的紅豆餡也是上次介紹的不用砂糖做成的發酵紅豆餡。
另外,甜味使用了羅漢果的甜味劑和可以作為腸內細菌飼料的菊薯糖漿。
只是材料計量和混合而已,用平底鍋用小火烘烤。
如果做發酵紅豆餡的話,請一定試著做一下。
影片內使用的糖漿作為低GI食品在歐美非常受歡迎。 最近在日本也開始看了。
如有興趣的話會刊登在下面,請看一下。
〜材料(4個分)〜
豆渣粉 (超細粉) 20g 加10g 計30g
羅漢果甜味劑 10g
泡打粉 5g
米粉 2g
味琳 10g
有機菊薯糖漿 (益生元甜味劑) 10g(蜂蜜和寡醣也可以代用ok)
水 50ml
鮮奶油 100g
羅漢果甜味劑 10g
【相關影片】
發酵紅豆餡 → https://youtu.be/C18bJN7FNNk
【豆渣粉】
蝦皮購物 - https://shp.ee/zzd5qah
【泡打粉・米粉】
在家樂福買的
【味醂】
使用日本製的『本味琳』
【羅漢果甜味劑】
iHerb - https://iherb.co/iwMvo9H
【有機菊薯糖漿 (益生元甜味劑)】
iHerb - https://iherb.co/btPGeWE
從下述鏈接iHerb購買的話,新會員可以扣$5美金,舊會員可以打95折
自己輸入時→介紹代碼 ASY5639
iHerb網站→ https://iherb.co/WmES56X
《羅漢果甜味劑是什麼?》
●生酮批准
●零熱量
●零血糖
●Non-GMO 項目驗證
●白糖替代品
●零淨碳水
●1:1 糖替代
一千多年前
在亞洲偏遠的高山高地,僧侶通過冥想劑修復、祈禱、純淨生活獲得了啟示。僧侶們發現了一種稀有的水果,因其甜味而倍受珍視。這種神聖的水果被稱為羅漢果,被用於長生不老藥中以增加氣,即生命能量。現在,您可以在我們的 Lakanto® 產品中享受這種無罪惡感的甜味!
我們仍然在同一原始地區,並根據傳統和環境方法,為 Lakanto 種植和收穫羅漢果。
Lakanto 由高純度的羅漢果提取物和 Non-GMO 赤蘚糖醇的專有混合物製成,是美味的零熱量混合物,具有豐富的糖味。
《Zint, 有機菊薯糖漿是什麼?》
●益生元甜味劑
●100% 純正
●膳食補充劑
●有效的益生元
●低血糖指數
●促進減重
●NON-GMO工程認證
●不含麩質
●美國USDA有機認證
●猶太潔食認證
誰說健康飲食不能是高興的?雪蓮果根具有低血糖指數、低卡路里和減重的好處。它的秘密在於它的成分——低聚果糖 (FOS)。作為一種有效的益生元,FOS 讓結腸不代謝掉人體系統中的有益細菌,並為其提供營養。反之,健康的腸道微生物群對您的健康、腰圍和情緒健康有很大的益處。
Zint 的不同之處:雪蓮果植物的黃色花可在秘魯南部海岸家庭農場的理想條件下開花。一旦受壓,新鮮果汁的熱量降低,並成為一種類似蜂蜜的深色富含營養的糖漿,具有雪蓮果的多種健康益處。
在Instagram上每天的飯也會上傳,如果可以的話請關注。
感謝您一直以來的鑑賞。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nihonjinfufu/
#日本夫婦在台灣 #減醣甜點 #減醣食譜
站在高山上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們所在:
位於歐亞大陸面對太平洋的出入口,臺灣本島與周邊離島,除了是原住民族維生的島嶼,在不同時期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數百年前大航海時代,臺灣是不同海權國家拓展世界貿易的海上運補站;外來的荷蘭、西班牙等,在澎湖風櫃、臺南安平、基隆和平島,建築城堡領地;臺灣也成為海盜們討生活的運補基地,或不同海上強權交換商品的貿易集散地。後來,臺灣陸續成為中國東南沿海居民尋找新生活的地方、日治時代大東亞共榮圈的南進基地、國民黨政府退守後反共復國的跳板、以及今日印太戰略的夥伴環節。
不論是高山、丘陵、濕地、河川、陸地、海洋,小小的臺灣擁有最豐富的大自然生態系。數百年來不同背景的我們,也在這些不同的環境中,留下打拼生存的痕跡,各種不同型式的人造建築,為我們留下屬於自己文化的紋理。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