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央與地方政府傾全力搶救太魯閣號出軌事故的當下,台鐵內部幕僚群組的第一時間反應,不是反省,不是究責,而是要求「建議責任導向監造,降低本局負評」。
根據運安會初步的調查結果,包商也許必須為自己的疏失負起最大責任,但包商承包的明隧道工程是台鐵「鐵路行車安全改善六年計畫」一環,現場沒有設置圍籬,邊坡工程也出現延宕,這些問題台鐵都必須給全民交代,不能置身事外!
台鐵在出事第一時間卸責與帶風向也不是第一樁,事實上,2018年普悠瑪號事故造成18死187 傷,當時台鐵第一時間召開記者會時表示司機沒有回報關掉ATP系統,事後被通聯紀錄打臉,台鐵當時的推託態度,也令許多民眾感到相當憤怒。
這種慣性卸責、「今日公祭明日忘記」的企業文化,在在顯示台鐵的內部改革刻不容緩,交通部長林佳龍表示「絕對會負起全責」,我們也相信林部長的魄力與決心,只是除了政治責任之外,誰才能真正有能力整頓台鐵的風紀,讓大家出門通勤不再擔心害怕,這才是台灣民眾關心的焦點。
可以哀悼,但絕對不能遺忘,下週救災告一段落後,民眾黨團總召、交通委員會召委邱臣遠委員也會要求交通部、台鐵前來立法院報告,釐清這起事故的前因後果,讓憾事不再發生。
#民眾黨
#台灣民眾黨
#台灣民眾黨立院黨團
同時也有2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8/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
第一時間卸責 在 台中市議員李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1月22日晚間,在台中烏日發生一起平交道火車撞小客車事件,#台鐵 第一時間推託給女駕駛搶快肇事,台鐵臉書「一人的疏失,眾人亦受害」貼出後,眾多網友罵聲不斷,讓遭撞後險死還生、餘悸猶存的女駕駛精神再受打擊。
💢台鐵局未調查且不敢拿出監視錄影帶(聲稱八支監視器都壞掉),致使女駕駛遭誣陷;幸好 #行車記錄器 證明傷患是很遵守鐵路平交道的規則,柵欄升上去才開車通過,不然該名女駕駛的名聲就此被抹黑,之後惡名將跟著她一輩子,這讓人情何以堪!
❌「#第一時間卸責」似乎成為當前民進黨政府官員的「標準配備」,南方澳大橋事件,總統第一時間說是油罐車失火釀斷橋,私菸案責任是華航與國安局,陳明文「掉錢」,法務部次長蔡碧仲第一時間跳出來替其開脫…,一個不敢負責任的政府,值得我們託付信任?
‼再從普悠瑪列車出軌事件觀察,我們看到的是「沒有懲處,只有酬庸!」 #林佳龍 至今尚未對這起事件說過一句話,也未探視過傷患或家屬,卻在24號一整天忙著幫蔡英文總統輔選,令人心寒!這樣無作為的交通部長,小英卻說臺中市民欠他一個道歉,您接受嗎?!
#林佳龍道歉
#徹底檢驗平交道
#拒絕官僚卸責
#政府網紅化
🔗新聞連結
柵欄已升起...被指貪快 她「身痛心更痛」
https://udn.com/news/story/7315/4185510
平交道故障差點奪命 中市國民黨團要林佳龍道歉
https://www.cna.com.tw/news/aloc/201911250104.aspx
「有空輔選沒空探視」台鐵撞小客車事件 台中藍營痛批林佳龍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1125/1587480.htm
第一時間卸責 在 台中市議員李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1月22日晚間,在台中烏日發生一起平交道火車撞小客車事件,#台鐵 第一時間推託給女駕駛搶快肇事,台鐵臉書「一人的疏失,眾人亦受害」貼出後,眾多網友罵聲不斷,讓遭撞後險死還生、餘悸猶存的女駕駛精神再受打擊。
💢台鐵局未調查且不敢拿出監視錄影帶(聲稱八支監視器都壞掉),致使女駕駛遭誣陷;幸好 #行車記錄器 證明傷患是很遵守鐵路平交道的規則,柵欄升上去才開車通過,不然該名女駕駛的名聲就此被抹黑,之後惡名將跟著她一輩子,這讓人情何以堪!
❌「#第一時間卸責」似乎成為當前民進黨政府官員的「標準配備」,南方澳大橋事件,總統第一時間說是油罐車失火釀斷橋,私菸案責任是華航與國安局,陳明文「掉錢」,法務部次長蔡碧仲第一時間跳出來替其開脫…,一個不敢負責任的政府,值得我們託付信任?
‼再從普悠瑪列車出軌事件觀察,我們看到的是「沒有懲處,只有酬庸!」 #林佳龍 至今尚未對這起事件說過一句話,也未探視過傷患或家屬,卻在24號一整天忙著幫蔡英文總統輔選,令人心寒!這樣無作為的交通部長,小英卻說臺中市民欠他一個道歉,您接受嗎?!
#林佳龍道歉
#徹底檢驗平交道
#拒絕官僚卸責
#政府網紅化
🔗新聞連結
柵欄已升起...被指貪快 她「身痛心更痛」
https://udn.com/news/story/7315/4185510
平交道故障差點奪命 中市國民黨團要林佳龍道歉
https://www.cna.com.tw/news/aloc/201911250104.aspx
「有空輔選沒空探視」台鐵撞小客車事件 台中藍營痛批林佳龍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1125/1587480.htm
第一時間卸責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8/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3期(僅剩四位名額)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我們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陪伴你每天進步一點點;如果你也想要每天都有所進步的話,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
在工作跟生活當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辛苦的時刻,可能是工作量突然的增加,或者是情緒上有點負擔。
那在這種狀況底下,我最常聽到很多朋友會這麼說,我「ㄍㄧㄣ一下」就過去了,感覺起來「ㄍㄧㄣ一下」彷彿是一種美德;而且呢,這個行為可能身旁的人還會跟你加油打氣,跟你說go go go這樣子!
可是呢,跟我熟悉的朋友就會知道,我很少要別人「ㄍㄧㄣ一下」,因為我自己也很少用這樣子所謂的「ㄍㄧㄣ一下」的概念,去面對很多的困難。
「ㄍㄧㄣ一下」如果回到我自己的專業裡面,我會說它是一種用意志力動員的方式,來面對解決問題。
其實呢,意志力在本質上是一件很不可靠的事情,你回到自己的生活經驗裡面去想哦,當你要靠意志力告訴自己控制飲食、減肥,用意志力來讓自己養成好習慣、去除壞習慣,有哪一次真的得到長遠的成功?
就以減肥來說的話,有很多人可以用意志力,幫助自己控制飲食一段時間,可是等到自己意志力崩潰之後,後面往往會造成報復性的吃得更多,然後讓自己的生活習慣更糟糕。
所以呢,一想到這裡,有很多人就會開始覺得很沮喪跟挫折,彷彿人生拿自己一點辦法都沒有,因為意志力也不可靠啊,那到底該怎麼辦?
然而很矛盾的地方是,你仍然可以認識很多朋友,他可以在一定的時間裡面完成很多事,他綜觀自己的人生,他可以過得比一般人幸福跟圓滿。
他們的關鍵又在哪裡?難道他們不會遇到那些辛苦的時刻,不會遇到那些情緒的低潮,或者是客觀的困難嗎?
事實上,老天爺是公平的,你會遇到的所有問題,他們也會遇到,就如同我也會遇到一樣,那我們是靠什麼呢?我們不是靠意志力,我們靠的是一個很簡單的概念,兩個字叫做「習慣」。
其實呢,根據倫敦大學的研究它告訴我們哦,我們要養成一個習慣,大概需要花66天,坊間我們聽過一個說法,叫做21天能夠養成一個習慣,這其實是不太正確的。
在嚴謹的學術研究裡面,一個習慣要成為我們的信念和行為的系統,它是需要更長的一段時間;然而習慣的建立,當然不是沒頭沒腦的,逼迫自己去做一件事或不做一件事,然後ㄍㄧㄣ到超過66天就可以了。
其實習慣的建立,它背後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它有沒有跟你這一個人內在的一些「動機」去做一些緊密的結合。
講個例子吧,大家可能都聽過「菲爾.普斯」,他是一個世界游泳的冠軍。
他在游泳這個領域,達成了幾乎是前無古人的成就;但是他小時候被診斷出有注意力缺失,俗稱的過動症。
他的幼稚園老師跟她的母親說,菲爾普斯都坐立難安,沒辦法安靜下來,很抱歉你的兒子完全沒有辦法能夠集中精神、集中精力。
可是這樣的菲爾普斯,他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世界紀錄,而且更有趣的是他的游泳教練,稱讚菲爾普斯的成功關鍵,就是他的專注力。
菲爾普斯從14歲開始,一直到參加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這一段時間哦,他堅持每周訓練7天,他每天在水裡面的時間有6個小時,從不間斷;他把自己的所有的精力跟注意力,都給了游泳這件事情。
而這樣的一個習慣,讓他在游泳池裡面找到了自己的天空,而且取得非凡的成就;所以你看哦,自律它本身並不能建立在一種自我強迫,而是要能夠找到每一個人真的值得他投入,或者是適合他投入的一個地方。
就以我自己為例子,很多朋友都問我,你是怎麼樣能夠堅持「一天聽一點」,每天都有這樣的產出?如果你覺得我是靠意志力用ㄍㄧㄣ的,事實上ㄍㄧㄣ不了多久。
我從2016年的12月19號,一直到現在,ㄍㄧㄣ真的能ㄍㄧㄣ得了,現在是2020年,ㄍㄧㄣ得了這麼多年嗎?
事實上,我只是把這件事情養成一個習慣,而這個習慣的背後,是因為我本身愛做這件事啊!
因為我本身愛做這件事啊,我有個很重要的核心信念,那就是如果我每天都有一些閱讀,我每天都有一些前進,都有一些想法跟感悟,那我何不把這些東西把它錄下來,分享給有緣的朋友呢?
然而當我開始有這個念頭,並且一步一步的去建立這個習慣的時候,其實我每天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所有的閱讀,所有的資訊吸收,都會變成我的養分。
如果今天我讀到了書上一段很有感的文字,我就會用很快的方式,把它記錄下來,並且把它整理出我對於他的一些想法,和可以分享給你的東西。
就是因為這樣的一個習慣的建立,所以這麼多年的時間裡面,我仍然有我自己私人狀況的低潮,仍然有我工作的忙碌;甚至於有身體狀況的起伏,可是我仍然可以風雨無阻的讓你「一天聽一點」。
所以你說真正的關鍵,能夠靠ㄍㄧㄣ的嗎?還是必須回到自己的身上,去釐清什麼事情是真正有意義,而且可以發揮的地方?
這其實就是我在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裡面談到的,叫做「創造意義的能力」。
有些生命的意義,可能需要你透過一段時間的生命和歷練,你才會發現;就像我做「一天聽一點」。
然而有些生命的意義,可能你就會在早年看到你的天分,你可以投入的地方,就像是菲爾.普斯。
然而在你身上,無論你是哪一種,我覺得有一個東西很重要,尤其是會聽我內容的朋友都已經是成年人了,叫做開始為自己負責吧!
如果你覺得你在過去錯過了一些機會,你去抱怨、你去怨懟,你覺得父母親沒有給你好的培養,這其實真的都在推卸責任。
現在你是成年人了,你可以為自己好好的覺察、好好的觀察,你到底做什麼事情會帶給你深刻的滿足感?然而這是一個探索的過程,或許學習會帶給你很重要,也很關鍵的幫助。
所以也因為這樣子,【過好人生學】從即日起到6月12號的晚上12點,也就是明天晚上12點止哦,我們有一個季節限定的優惠。
在這段時間裡面你只需要花1413,這一門課就會一世一生的陪伴你,一起在生命裡面找到你自己的意義。你加入了嗎?歡迎你的加入,
也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需要在Podcast的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並且也請你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行動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最後提到的【過好人生學】,把握1413的季節限定優惠,相關的連結,在我們影片說明裡都有。
期待你的加入,也期待你透過學習後的體會和發現,那麼今天就跟你聊到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4TF4RZO17A/hqdefault.jpg)
第一時間卸責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9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僅剩最後"1"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 8/2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六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收聽「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結合心理學跟生活的真實運用,每天陪伴你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每天都想要有所進步,那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
人與生俱來都有一個習慣,那就是「自我關注」,如果我們在聽一個人說話,他說的每一句話,都彷彿是對你說,或者是從你的出發點說,我想噢,這種語言是全世界最好聽的語言!
那我們要怎麼樣在自己的表達裡面,做到這一點呢?事實上有很多人容易把重點畫在,怎麼樣讓自己的說辭變得漂亮,說法變得很厲害。
可是你想想看,漂亮的說辭、厲害的說法,你也只是在標榜你自己,而不是讓你的聽眾覺得你在對他說話,或者是讓他覺得你把關注力放在他身上。
所以我常常說,你要讓自己的表達,是別人聽得進去的,重點就要放在人身上,而且那個人就是你的聽眾,就是對方身上。
舉一個例子來看你會更清楚,比如說,把你買了一台車;結果呢,開回家之後隔兩天發現,你的車頂怎麼有一條刮痕呢?那這個時候,你把車開回去跟你的業務員說,這車底有刮痕是怎麼回事?
其實按照道理來說,你已經把車開回家了,那這個刮痕究竟是它出廠的時候就有,還是你在開回家的這兩天,自己弄到了,這已經死無對證了,
可是啊,如果對方把這樣的話,直接原版原封的告訴你,我想你可能會很生氣吧,然而你理性的想一下,他說的話是對的,但是這種所謂「對」的話,一點用都沒有!
不僅如此,你還會覺得他根本就在推卸責任,完全不可靠、不值得信賴,可是如果他對你這麼說:「哇,你真的很細心呢,你是什麼時候發現這條刮痕的?你兩天前拿車的時候,你有沒有看到這個刮痕?」
你看哦~他這句話也沒有承認刮痕是他們做的,可是也沒有把刮痕的責任,往你身上推,然而你感受一下,當你聽到對方跟你這樣子反應,你會不會第一時間比較舒服?
這個時候,才有可能進入相對比較理性的討論去理解,對啊!那這件事情是怎麼回事,如果後續要去做處理可以怎麼處理?
所以你仔細想想,後面的這個版本的說法,是不是把重點放在人身上,也就是你身上,其實哦,在我的【自信表達力】課程裡面,我就有專門專章在談,我們要怎麼樣把表達的「重點」放在人身上。
這裡呢,跟你分享三個技巧,第一個技巧就是,你要常常的練習問自己,如果我是他,我會怎麼樣?
你想想看,如果同樣一件事情發生在你身上,你第一時間也不會覺得是自己的問題啊,因為畢竟新車才拿到兩天,不是嗎?
所以呢,如果服務人員從這個角度作為出發點,而且第一時間還讚美你,你是一個很細心的人,那這個時候是不是才能夠騰出,理性討論的空間?
所以我很鼓勵你,你在遇到任何表達的情境,尤其是具有情緒張力的處境時刻;你不妨先靜下心來想一想~如果同樣的事情,如果你是他,你有什麼感覺?你會有什麼樣的直覺反應?
透過這樣的過程,你就比較容易能夠換位到對方的角度,去說那些對方第一時間聽得進去的話。
而第二個重點,把表達的重點聚焦在「人」身上的方法,就是請你打開眼睛,觀察他人;這個觀察哦,並不是一種觀念,而是一種行為。
回到你的真實經驗裡,是不是有很多時候,你覺得自己很認真的在聽對方說話,結果到最後的結論,就是你還是聽錯了,或者是你畫錯重點了。
這是因為啊,我們多數人很直接的,都把傾聽這件事情當成是耳朵的工作;然而事實上哦,在這裡我要顛覆你的想法,其實傾聽這件事情是眼睛的工作。
你只要試著去實驗一下,當你很認真的只用你的耳朵聽對方的時候,你可能漏聽啊,聽錯啊,都依然會發生。
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你究竟真的是認真聽對方,還是你覺得你在聽對方,是不是有很多時候,我們都只抓了自己想聽的重點,和其他的都忽略了呢?
可是如果你在跟對方互動的時候,你好好的看著對方,你會在眼睛看著對方的時候,然後告訴自己把耳朵關掉嗎?應該不會吧!
你在看著對方的時候,耳朵其實是同步運作的,那麼我們說傾聽如果要達到的結果,叫做理解對方,那麼請問一下,單一的只用耳朵的感官,跟你用耳朵加上眼睛的雙感官,你覺得哪一個比較全面?
所以我在這裡顛覆你的想法,其實傾聽不是靠耳朵,是靠眼睛,當你看著對方,當你好好觀察對方的時候,你的耳朵是同時同步運作的,可是當你只是用聽的時候,有很多時候你的腦子可能都斷片了,自己也不知道,
而第三個,把你的表達重點放在人身上的關鍵,就是你要建立適當的抽離感。有時候我們遇到一些比較帶有情緒的表達處境的時候,我們的代入感太強了,什麼叫代入感太強?
就是我們太快的被自己的情緒牽著走,我們太快的把對方第一時間,讓我們覺得不中聽的那些話,覺得是對方的攻擊和冒犯;所以呢,跟代入感相對的,叫做「抽離感」。
試著用第三人稱的視角,或是用比較全景的角度,去理解一下這個對話是怎麼發生的,或者是對方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可能性,讓他說這樣的話?
就好像是前面的例子,如果你是服務人員,你的一個車主開了兩天之後回來跟你說,車頂有刮痕要你負責,如果你的代入感很強的話,你一定會覺得這個車主,根本是來找碴,根本是來敲詐的嘛!
可是如果你稍微有一點抽離感的話,今天先不論這個車主的意圖是如何,至少當你抽離出來,你不會有那麼多的情緒,反而你比較能夠心平氣和的去跟對方瞭解,那這件事情是怎麼回事,我們可以怎麼處理?
於是你才比較有可能,用那個對方聽得進去的起手勢,叫做「哇,你真的蠻細心的,你是什麼時候發現這個刮痕的,前兩天拿車的時候你有看到嗎?」
像這樣子讓別人聽得進去,而且不卑不亢的話,是要在抽離感的前提底下,才說的出來的,所以呢,我想哦出來行走江湖,我們都要張嘴說話,有太多時候我們都要透過表達來,讓別人知道我們怎麼想。
然而你表達的起手勢,你一張口是不是讓別人聽得進去的呢,就是要讓別人聽得進去,你一定要把焦點放在人,也就是你的聽眾身上。
今天提供的三個觀念跟做法,分別是要常常問自己,如果我是她,我會怎麼樣?第二個你要有意識的觀察他人,其實傾聽是靠眼睛;而第三個你要建立起抽離感。
如果你想要學習更多關於表達更完整的內容,我很鼓勵你可以參與我的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
在這邊還要特別跟你呼籲一下【自信表達力】999的優惠,在5月22號的晚上12點就要截止了!你錯過這一次的機會,那麼999這個價格就再也回不去了!
所以如果你還沒加入的話,歡迎你的如入,然而無論如何,我都希望我的分享,能夠帶給你啟發與幫助,祝福你,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還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的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也記得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行動來支持我們,然而如果你對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
如同今天提到的【自信表達力】課程,課程相關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期待你的加入,也期待你把握5月22號之前999的優惠,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IWd6OvKD4U/hqdefault.jpg)
第一時間卸責 在 苗博雅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苗博雅 #質詢 #台北市
今天的質詢,是我就任一年多以來,最感到悲傷遺憾的一次。
426發生林森錢櫃惡火,吞噬6條寶貴生命,造成89人受傷。站在監督市府但體恤基層公務員辛勞的立場,我認為應該給市府充分時間進行調查。因此這一星期,我安靜地做自己的調查,沒有給市府過分的壓力。
昨天晚上九點多,收到市府的專案調查報告。我馬上從頭到尾讀完。但說老實話,失望。
市府的調查報告,花了很多篇幅指責業者違法。業者違法,這點固然要追究到底,檢調也已經在追究。
但議會邀請市長來做專案報告,更重要的是,要告訴市民,這麼多層不同的安檢機制,這麼多片乳酪疊在一起,怎麼就這麼剛好每個洞都對齊了呢?
系統性的因素在哪裡呢?要開什麼藥方改善呢?
這些事情,不是檢調調查的範圍,檢調不會告訴市民。公共安全,也不能等監察院介入調查。
市政府有百分之百的責任,自我檢討,告訴市民系統的漏洞到底在哪裡。
林森錢櫃惡火造成這麼多傷亡,跟業者違法施工,打破樓地板防火區劃有絕對的關係。業者要負責任。
而市府的公安稽查,有兩次只差臨門一腳,就能破獲違法施工,卻過門不入,同樣也需要檢討。
依據現行法規,林森錢櫃開工前三天,就應該繳交「施工中消防防護計畫」。若違法未交,被查獲輕則限期改善,最重可以「立刻處停業」處分。
不管是限期改善或立刻停業,都可以在門口張貼消防安檢不合格,並公告在網站,讓消費者避開危險場所。
依照現行法律,抓到違法施工,絕對「有法可管」。
災後市長曾公開說「業者偷施工,政府不會知道」。
這顯然是卸責之詞,因為,政府曾經兩度,在3月30日、4月22日,只差打開一道木板門,就能抓到業者偷施工。
但因為現行的消防安檢,以文書作業為主。現場人員即使看到木門隔板,卻沒有要求業者開門受檢。
台北市政府因為消防安檢制度的缺陷,兩次錯過將林森錢櫃立刻停業的機會。
但在這次的檢討報告裡面,對於這兩次安檢「明明已經看到施工隔間」卻「能作為、不作為」的缺失,並沒有提出檢討。
相反的,市府認為這兩次安檢過程沒問題。市府開的檢討藥方,是消防法規範不足,要中央修法,台北市要做E化。
但現在明明就有法可用啊!是市府沒有充分運用法律提供的空間。
把法律修得更嚴,固然更好。但法律再嚴,有法卻不用,那有什麼用呢?
柯市長說,責任要等政風處調查釐清。但這是用行政責任來掩蓋政治責任。但政風處只能調查行政責任,屆時所有的申誡、記過,都會落在基層頭上。
林森錢櫃案反映的問題,是消防局長期缺額過多,消防檢查人力不足、時間不足,導致因陋就簡、因循成習的積弊。這些問題不改,修法照樣不執法。這些問題不改,E化後照樣有20分鐘查完10層樓的弊病。
如果沒有認清問題所在,就開不出正確的藥方。
良藥苦口,批判的聲音總是不悅耳。但議員的工作就是監督市府,市民的安全不能鄉愿。
消防局人力缺額補齊、消防安檢澈底落實,這是政務官的責任,是市長、局長的責任。
系統出問題,責任不能只讓基層來扛!
----
更多問政影片,請訂閱阿苗的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c/苗博雅tw
加入苗議員Line好友
👉 https://lin.ee/fIqp8Sm
陳情意見信箱
📪 tcc10717@tcc.gov.tw
陳情服務電話
☎️ (02)2729-7708 #7046
#苗博雅問政報告
#第三勢力第一選擇
#我認真問政
#你幫忙分享
#大安文山苗博雅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16Umupu2-Q/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