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鴻梅新人獎】🎉尋找下一個創藝發表新秀
基金會籌辦鴻梅新人獎得獎者創作作品展覽發表、藝術評論文章發表,更邀請專家展開多方面的探討交流!
╍╍╍╍╍╍╍╍╍➢
歡迎報名第九屆鴻梅新人獎!
🏵徵選簡章
https://pse.is/3j85vs
🏵報名表單
✓ 視覺創作組 https://pse.is/3hz7s9
✓ 藝術評論組 https://pse.is/3gepar
#鴻梅新人獎
#參賽年齡18至40歲
#線上填表報名
第九藝術論文 在 Lightbox攝影圖書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影像文件與(不)可加速的生命:從行為展演的兩種身體機器談起🎉
講者|王聖閎
時間|2021/4/16(五)19:30
地點|Lightbox 攝影圖書室(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19號 )
入場|19:00 開始自由入場
這場講座源於Lightbox邀請我分享博士論文的部分研究內容。因為它牽涉「影像」、「身體」、「科層機器」、「加速 ∕ 減速」等幾個可連結當前現況的主題,以及一位關鍵藝術家:謝德慶。
2020上半年正是疫情最為嚴峻的時刻。所有人都被迫拖入一個無限延長的「在事件之中」的等待經驗:靜待疫情趨緩、疫苗開發、各國解封。彼時,許多藝文活動被迫暫停或取消,彷彿「謝德慶式的一年」即將降臨,人們也開始對生活的速度與人際連結有所省思。
據此,我的某位藝術圈友人曾在社群媒體上感嘆,其大意是:「此刻,我們都在重新經驗謝德慶。」此話不假。但值得進一步追問的是:重新經驗謝德慶的什麼呢?假使我們仍困囿於以往過度英雄化、巨碑化、崇高化的舊有身體性論述,那麼關於謝德慶的討論根本無法從80年代更新至2021年,更不會對「加速度政治」無所不在的今天帶來新的思想刺激。
由於防疫得當,2020下半年許多藝文場館多已恢復營運,且因為計畫執行與核銷的問題,許多展演活動期程變得更為壓縮,彷彿亟欲恢復「既有產能」一般。以至於,在經歷全面減速(之幻象)的同時,許多人也都感受到另一股加速生產的癲狂,正在步步進逼。我們甚至能預期,一旦疫情結束之後,屬於藝術創作的「大企劃書時代」年代恐怕不會有太大改變,而「謝德慶式的一年」也不會發生。
是什麼迎來了加速度文化,並驅逐了「不事生產」的可能性?這是本場講座的思考起點。對此,我們或許仍有必要重返謝德慶所打造的身體機器。因為其作品不只蘊含去做 ∕ 不做什麼的例外生產狀態,更牽涉一種關於「速差政治」的基進想像。
由此出發,本講座一方面會觸及時延表演(durational performance)在當代環境所面臨的挑戰。另一方面,也希望藉此思考:是什麼誘使我們選擇擁抱加速度(及其所帶來的強度聚合與感覺重塑)?與之相對的,什麼又是藝術實踐裡的「不可加速之物」?
---
講者介紹|
王聖閎
藝評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博士
1980年生於臺灣臺北。曾任台新藝術獎提名觀察人(2017-18)。自2004年起參與臺灣當代藝術評論的寫作與討論,曾獲得第九屆數位藝術評論獎首獎、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藝評台「台灣藝文評論徵選專案」特別獎。文章散見於《典藏‧今藝術》、《藝術家》、《藝術觀點ACT》、《現代美術》等專業藝術雜誌及美術館出版刊物。
主要研究興趣包括當代錄像、行為表演及身體性創作;關注當代加速度政治下的生命政治課題,聚焦於科層機器對身體行動和耗費模式之影響,並且在此基礎之上,持續反思在地藝術理論的生產與擴延。相信藝評人在當代不變的角色,是作為藝術家的長期陪伴者與對話者,以及作為一位梳理在地藝術論述的掘土者。同時也深信,臺灣當代藝術可以從自己的展演成果裡,發展出具有獨到觀點、可與各國藝術世界分享的藝術理論,而藝評寫作可以為此事作出貢獻。
---
*免費參加,歡迎自由樂捐(捐款200元以上可得到啤酒一瓶)
*因疫情因素,本場講座人數上限為70人,歡迎準時到場!
備註|
1. 本場活動將進行直播
2. 防疫期間,參加講座請 #配戴口罩、#填寫基本資料 再入場
3. 場地位處巷弄,循門牌而來可能會迷路。歡迎參考網路地圖,或官網的「位置」頁面:www.lightboxlib.org/location
第九藝術論文 在 倒立先生Mr. Candl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663821557256450/
準備了三年,歡迎藝術工作相關朋友加入雜技(特技、民俗技藝、馬戲團、魔術)產業工程社團(喜愛雜技藝術的朋友再等等),幫助台灣建構正常雜技產業環境,增加劇場、藝文就業機會,讓雜技工作者享有跟戲劇、舞蹈工作者一樣的政府資源,為世界帶來更多歡樂:)
社團宗旨-推動台灣雜技產業正常化:
1完整雜技產業工程草案
2雜技史文獻收集與推廣,
目前請先參考 郭憲偉博士 碩士論文
台灣戰後雜技表演之發展研究(1945∼2006) 指導教授蔡宗信
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 ;
3世界雜技史推廣;
4正名名稱討論;
5串聯雜技界團隊、名單與連署;
6舉辦雜技正名記名投票大會,從雜技、特技、民俗技藝、馬戲團等名稱中投票決定統一名稱(或不需要,文資法已有雜技);
7推動雜技工程所需法律、行政程序(記者會、公聽會等);
8公告正名成功;
9永續監督政府執行(監督正名執行與監督雜技專業人才聘任等)。
中華民國雜技(特技、民俗技藝、馬戲團、魔術)產業工程草案
(以下簡稱雜技工程,2017/03/22開始撰寫,此為2020/04/22版)
請藝術相關作者幫助雜技人撰寫完整,以便日後推動(強烈建議您就近加入願意為您發聲的工會,因將來應是以「工會聯盟」的方式推動雜技工程,保護自己隱私之下推動改善雜技產業工作條件與增加就業機會)。
中華民國依法行政,行政文件以法律名稱為主,故暫以文化部行法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所載之傳統表演藝術「雜技」做主詞(雜技也是中文歷史、學術論文最廣泛的專業用詞,國際用語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無形文化資產並列 Acrobatics / Circus ,兩字為國際專業同義詞。)並非不重視其他業界用詞,懇請諒察。正式名稱暫定日後業內「記名投票」決定。)
雜技正名工程文案草稿撰寫:光班志工黃明正,指正、交流請電洽或 Line:0952 808012 。
*建議您先將使用雜技、特技、民俗技藝、馬戲團名稱爭論擱下,先從下列十六項內容之三、四、五項內容討論起,因為這三項才是雜技工程真正重要的內容。名稱問題暫定日後業內記名投票決定是否要推動中華民國立法院修法(或是不需要,因文資法已有「雜技」可使用)。
藝術業內公告所有內容皆起草階段,敦請業內賢達一起完成。草案內容易有不當描寫,為求顧及多方,時時修改,供藝術業內傳閱請勿外流,各自顧問除外。此次公告共十六項內容,大綱如下:
一,公告目的
二,法源根據
三,雜技工程宗旨
四,雜技工程目的
五,雜技工程訴求
六,推動方式(分三階段)
七,雜技工程運作內容;
八,自己可以做什麼來推動雜技工程?
九,答客問
十,正名推廣志工聯絡人
十一,為何要加入工會?
十二,工會聯絡方式
十三,連署人
十四,補充資料
1全臺縣市政府對雜技專業名詞使用與的補助部分現況
2世界雜技/馬戲團概況
十五,雜技在臺灣歷史上重要貢獻
十六,文化部雜技專業用詞使用亂象
一,公告目的:
1再次引發業內討論雜技工程事項、溝通連署,事關雜技世世代代權益,誠摯敦促一起推廣至每一人;
2請大家協助蒐集業內名冊,以完成第一階段業內統計工作(名冊蒐集請先聯絡 光班志工黃明正0952 808012 )。
二,法源根據:
(ㄧ)憲法第 165 條 「國家應保障教育、科學、藝術工作者之生活,並依國民經濟之進展,隨時提高其待遇。」
(二)文化資產保存法第3條 「二、無形文化資產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之非物質文化遺產)(一) 傳統表演藝術:指流傳於各族群與地方之傳統表演藝能。...」http://www.moc.gov.tw/information_306_19723.html
(三) 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九條「本法第三條第二款第一目所定傳統表演藝術,包括傳統之戲曲、音樂、歌謠、舞蹈、說唱、「雜技」等藝能。http://www.moc.gov.tw/information_309_19939.html
三,雜技工程宗旨:
為完善文化多元之專業化、
建設雜技藝術家世代沃土與傳承、
提升觀眾高質量雜技藝術活動之呈現,健全雜技之法律、政府、學術、教育(專業與推廣)、產業、觀眾培養正常環境,故推動雜技工程。
四,雜技工程目的:專業、保護、尊嚴。
(ㄧ)專業與歷史:雜技就是雜技,不是戲劇或舞蹈,是獨立的表演藝術。但未統一「官方專業名稱」會使整體產業努力無法累積、無法編寫系統性雜技藝術史。
(二)保護與資源:建立雜技藝術正常產業系統環境,藉由整理法律與雜技史並追認功績、產業統計、教育推廣進而全球定位等,正式注入政府全面性資源(文化部文化政策、教育部、教材與課綱、體育署運動項目、縣市政府文化局...等)以建立保護、培育雜技專業之永續環境。
(三)尊嚴與榮譽:目前雜技沒有法律、官方、教育、學界統一的名稱與獨立資源,在發展雜技藝術過程中會產生認同混淆、申請政府資源出現「踢皮球現象」、職業榮譽感低落等發展瓶頸的嚴重問題。所以快速推動文化部正名能讓雜技在專業累積、保護資源與尊嚴榮譽上深深扎根。...
第九藝術論文 在 【論文摘要錄取名單-Notification of abstract acceptance】 第九屆 ... 的推薦與評價
第九 屆博物館研究國際雙年學術研討會「歷史:覆蓋、揭露與淨化昇華」論文摘要審查結果已公告於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11201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1號|Tel: ... ... <看更多>
第九藝術論文 在 鬥陣特攻2已不再是“第九藝術”。 【硬核遊戲論#5/鬥陣特工2】 的推薦與評價
[ 9 ]朱光潛.朱光潛美學文學 論文 選集.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本視頻中有關鬥陣特攻的聲音設計概念來自於暴雪在GDC 2016年開發者大會上的講座:Overwatch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