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來會員日,這次有多重優惠,該挑哪幾本?
可參考《內在原力:9個設定活出最好的人生版本》附錄一、二
.
附錄一:延伸閱讀書籍總覽
.
前言:從零開始跨出你的第一步
一、 《人生路引:我從閱讀中練就的28個基本功》楊斯棓著,先覺,出版日期2020-10-01
二、 《自己的力學:找到喜歡又做得好的事》洪瀞著,圓神,出版日期2020-12-01
三、 《人生有限,你要玩出無限》歐陽立中著,悅知文化,出版日期2021-01-11
四、 《用書脫魯的一生閱讀術》宋怡慧著,木馬文化,出版日期2019-10-02
五、《之間:誠品創辦人吳清友的生命之旅》吳錦勳著,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19-03-12
第一章:一人公司:像一家公司那樣經營自己
一、《暢玩一人公司》于為暢著,遠流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05-27
二、《個人品牌:斜槓時代成就非凡的7個自品牌經營守則》何則文著,遠流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11-27
三、 《個人品牌獲利》李洛克著,如何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12-01
四、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增修版):巴菲特50年智慧合夥人查理.蒙格的人生哲學》查理‧蒙格著,商業周刊,出版日期2019-04-02
五、 《高績效心智》莫頓‧韓森著,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18-05-31
第二章:三種工作:人生可長可久的工作組合
一、《該怎麼成就你的人生》洪蘭著,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0-12-21
二、《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英國管理大師韓第寫給你的21封信》查爾斯‧韓第著,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0-07-16
三、《退休練習曲:迎接第二次黃金青春的人生提案》江育誠著,今周刊,出版日期2020-05-07
四、《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5個領悟,讓你進退職場都靈活》洪雪珍著,有方文化,出版日期2018-10-02
第三章:利他共贏:利他的比重隨著年齡遞增
一、《我所嚮往的生活文明》嚴長壽著,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1-01-01
二、《心。人生皆為自心映照》稻盛和夫著,天下雜誌,出版日期2020-07-07
三、《與人同贏[全球暢銷經典]:人,是世上最值得投資的資產!領導學大師掌握職場、家庭與人際的25個共贏原則》約翰.麥斯威爾著,商業周刊,出版日期2018-03-01
四、《積善:生命的改變,始終源於心念》許峰源著,方智,出版日期2021-03-03
五、《佛陀與惡棍》維申.拉克亞尼著,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1-02-02
第四章:成功方程式:網路新世代需多加防護罩
一、《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30週年全新增訂版)》史蒂芬‧柯維、西恩.柯維合著,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0-10-30
二、《原則:生活和工作》瑞.達利歐著,商業周刊,出版日期2008-04-10
三、《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哈福.艾克(T. Harv Eker)著,大塊文化,出版日期2005-12-02
四、《躍遷:「羅輯思維」最受歡迎的知識大神教你在迷茫時代翻轉人生的5大生存法則》古典著,平安文化,出版日期2018-04-02
五、 《青春正效應:新世代應該知道的人生微哲學──探索自我、友誼、學習、愛情、人生的50個夢想核爆點》 蔡淇華,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19-06-28
六、《活學:終生受用的人生高效能解密》金惟純著,商業周刊,出版日期2020-06-08
七、《一小時的力量》艾德莉安.赫伯特著,新樂園,出版日期2021-06-30
第五章:站對地方:人際網路放大成果的效益
一、《成功竟然有公式:大數據科學揭露成功的祕訣》巴拉巴西著,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19-10-31
二、《人性的弱點:暢銷不墜的成功學經典,向卡內基學習交心溝通術與好感度人際學》戴爾.卡內基著,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0-07-28
三、《這才是行銷》賽斯.高汀著,遠流,出版日期2019-05-29
四、《突破同溫層的社群人脈學:把自己當作平台,建立有效人脈網》平野敦士卡爾著,遠流,出版日期2019-06-27
五、《人脈變現:建立共好網絡,讓別人看見你,也讓機會找上你》理查.柯克、葛雷格.洛克伍德著,八旗文化,出版日期2019-11-27
六、《圈對粉,小生意也能賺大錢》許景泰著,三采,出版日期2020-07-31
第六章:無限思維: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
一、《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彭明輝談困境與抉擇》彭明輝著,聯經出版,出版日期2012-01-30
二、《無限賽局》賽門.西奈克著,天下雜誌,出版日期2020-12-30
三、《原子習慣》詹姆斯.克利爾著,方智,出版日期2019-06-01
四、《複利效應》戴倫.哈迪著,星出版,出版日期2019-02-27
五、《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卡蘿.杜維克著,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19-10-09
六、《轉變之書(40週年增修版)結束,是重生的起點》威廉.布瑞奇、蘇珊.布瑞奇合著,早安財經,出版日期 2020-06-01
七、《我想看妳變老的樣子》鄧惠文著,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1-01-27
第七章:沒有壞事:找出壞事背後隱藏的好事
一、《我修的死亡學分》李開復著,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19-04-29
二、《捨得,捨不得:帶著金剛經旅行》蔣勳著,有鹿文化,出版日期2014-11-01
三、《走出傷痛 破繭重生:哈佛醫師心能量 啟動內在療癒力》許瑞云著,天下生活,出版日期2017-11-03
四、《穿越撒哈拉:流浪,走向風沙未竟之地》謝哲青著,皇冠,出版日期2019-12-09
五、《天上總會有雲,但你才是天空》劉軒著,三采,出版日期2021-02-26
第八章:包容力:開啟無限力量的萬用鑰匙
一、《唐鳳: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未來》丘美珍、鄭仲嵐著,親子天下,出版日期 2020-11-04
二、《安靜是種超能力》張瀞仁著,方舟文化,出版日期2018-08-01
三、《那些生命中的微光:關於愛與勇氣的十個精采人生》陳雅琳著,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1-01-21
四、《天長地久:給美君的信》龍應台著,天下雜誌,出版日期2018-04-23
第九章:常保初心: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
一、《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暢銷15萬冊紀念版)》戴西‧魏德蔓著,天下雜誌,出版日期2020-07-30
二、《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哈佛商學院最重要的一堂課》克雷頓‧克里斯汀生、詹姆斯‧歐沃斯、凱倫‧狄倫合著,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18-02-22
三、《時間教會我們的事:給年輕的你,我們用30年歲月驗證的人生》丘美珍、王文娟、錢慧君合編,悅知文化,出版日期2016-05-20
四、《量子天命》李欣頻著,平安文化,出版日期2021-03-22
.
附錄二:推薦國內外文學名著
一、《先知》卡里.紀伯倫著,野人,出版日期2020-03-04
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保羅.科爾賀著,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04-08-28
三、《百年孤寂》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著,皇冠,出版日期2018-02-05
四、《人性枷鎖》威廉.薩默塞特.毛姆著,麥田,出版日期2017-12-09
五、《過於喧囂的孤獨》赫拉巴爾著,大塊文化,出版日期2016-10-24
六、《一九八四》喬治.歐威爾著,遠流,出版日期2012-09-01
七、《傾城之戀【張愛玲百歲誕辰紀念版】:短篇小說集一》張愛玲著,皇冠,出版日期: 2020-02-17
八、《雲淡風輕:談東方美學》蔣勳著,有鹿文化,出版日期2018-10-05
九、《陳澄波密碼》柯宗明著,遠流,出版日期2018-10-27
十、《以我之名:寫給獨一無二的自己》張曼娟著,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0-03-31
十一、《長日將盡》石黑一雄著,新雨,出版日期2015-04-15
十二、《心:夏目漱石探究人性代表作》夏目漱石著,大牌出版,出版日期2021-01-13
.
博客來會員日,這次有多重優惠,該挑哪幾本?
建議透過下文中的公益連結,順手幫助偏鄉弱勢兒童!
(請見以下我的第一則留言)
.
願原力與你同在!
#內在原力
第二把輝石鑰匙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靈魂交響曲──讀黃燦然《我的靈魂》 ◎AKI
一、作者介紹
黃燦然(1963年-),出生於福建省泉州市,1978年12月開始移居香港,1984年9月考入廣州暨南大學新聞系。現於香港大公報任職國際版翻譯工作。
二、詩與語言
黃燦然的詩作具有鮮明的風格,他的詩中經常展現生活中的日常,在語言上有著濃厚的抒情性,在敘述觀點上他總是以較為客觀的視角切入,大部分的詩人是在詩中建立並形構出自我,而在黃燦然的詩中,他試圖隱去自我,他詩中的「我」成為閱讀中帶領讀者進入詩境的鑰匙,他的取材並非以帶有主觀的眼睛去挖掘內心層面,反而是客觀的凝視這個世界,生活中難以言說的道理以及感受,黃燦然試著用詩來把握。
〈黑暗中的少女〉
一張瓜子臉。生輝的額、烏亮的髮
使她周圍的黑暗失色,她在黑暗中
整理垃圾,堅定、從容、健康,
眼裡透出微光,隱藏著生活的信仰。
她的母親,一臉憂悒,顯然受過磨難
並且還在受著煎熬,也許丈夫是個賭棍
或者酒徒,或者得了肺癆死去了,
也許他在塵土裡從不知道自己有個女兒。
每天凌晨時分我下班回家,穿過小巷,
遠遠看見她在黑暗中跟她母親一起
默默整理一袋袋垃圾,我沒敢多看她一眼,
唯恐碰上那微光,會懷疑起自己的信仰。
以〈黑暗中的少女〉為例,黃燦然在詩的開頭,以瓜子臉、生輝的額、烏亮的髮、使她周圍的黑暗失色,他運用精簡的描述輕易在讀者心中勾勒出「黑暗中的少女」的形象。開頭以「一張瓜子臉」將少女與讀者之間的距離拉近,隨後接「生輝的額、烏亮的髮、眼裡透出微光」,這三個明顯的光源與少女周圍的黑暗形成對比,少女如同一個發光體,她周圍的黑暗與整理的垃圾襯托出她的堅定、從容、健康。詩的第二段寫少女母親的出場以及對於少女父親的臆測,反覆運用「也許」、「或者」這類猜測的判斷句式,剛好呈現出一個關於像「我」這樣的路人,旁敲側擊眼前這個少女可能背負著某種命運,情感的徘徊使得詩中瀰漫一股抒情氛圍,而少女所經歷的磨難又如同她身處的黑暗,更加襯托出她的明亮。在最後一段中,黃燦然將鏡頭轉向到「我」身上,讓讀者跟隨我下班回家的步伐穿過小巷,少女與我在相同的場域中碰面,透過我的眼睛觀看少女的生活情境,以一個旁觀者的視角從遠處看少女與她的母親在黑暗中整理垃圾,但又沒敢多看她一眼,因為擔心那微光會懷疑起自己的信仰。透過「我」的心境轉折襯托出少女信仰的堅定。詩在相信與猶疑之間產生張力,黃燦然運用簡潔精確的語言呈現深邃的詩意。
三、詩與節奏
黃燦然在評論集《在兩大傳統的陰影下》中提到他同意美國詩人詹姆斯.賴特的看法,認為講究形式更多是會解放想像力,而不是限制想像力。他認為講究形式的詩人在各方面重複自己的機會很少;而不講究形式的詩人總是很容易重複自己,因為他的經歷大部分用於「發明」每一首詩的形式。
黃燦然提到他自己在學習形式的同時,也學習使用標點符號,他認為標點符號既是文字的一部分,又是音樂的一部分,能使文字和音樂都更加豐富和多樣。語言無法表達的情緒可以透過聲音傳達,這正是詩中音樂性所追求的境界。黃燦然的詩歌音樂主要指的是「詞語的音樂」,不仰賴任何修辭、不模仿其他音樂形式,使詞語本身有著自己的生命在流動。
〈否定〉
對於你,事業初成者,對於
你調遣幾十個手下的未來計畫,
你印堂上隱約升起的權力光暈,
你越來越接近於主管級的笑聲;
和你,成家立室者,對於
你努力顯得不經意地把話題
扯到太太逐漸隆起的肚子,
新居,請教去哪兒買搖籃;
還有你,剛踏入社會者,對於
你一臉稚氣所掩藏的狡黠
和「請多多關照」背後
「等著瞧我吧」的暗示,
他,那個白髮憑窗者,
和他,那個灰鬢倚欄者,
還有他,那個禿頭踱步者,
都有足夠的資格和理由
一一予以否定:他們都曾經
熱情地投入生活──
如石沉大海。
以〈否定〉為例,整首詩十九行,由「對於你……和你……還有你……他……和他……還有他……」這樣一個長句組成,而這些長句的運用不單單只是表達他想說的話,也在閱讀過程中使人感到新鮮。他詩中使用長句可以視為是一種音樂經營,在〈譯詩中的現代敏感〉一文中,他提到:「詩行的長短排列和標點符號本身已構成視覺上的節奏感。」在他詩中也確實能看見他以標點符號形成「視覺節奏」中的作用。「聲音節奏」與「視覺節奏」,當這兩者合而為一正體現黃燦然詩中展現出來的詩意。
四、詩與生命
黃燦然在提過他有幾年的時間都處於生病的陰影下,儘管他已不大生病,處於一種享受健康的狀態,他在享受著健康時容易忽略的生命的歡愉,也因此他認為病即健康,健康即病。他在生病前,對生命的理解都是承受痛苦;生病之後他漸漸發現生命應是歡愉的。他把語言視為有其獨立生命的東西,把詩人視為語言的載體,所以認為詩人寫下來的詩已不是他的詩,而是順應他的語言的命運。
〈黎明曲〉
維多利亞公園朦朧的輪廓
被朦朧的人影塑造著,然後我看見
周圍的摩天大廈已接住最初的曙光。
我在高高的單槓下徘徊,心中的紋理
有露珠在滑動,而我知道,我已飽含
黎明的元氣和空氣。我開始吐納,
拿煙味和酒味換健康的前景,而我知道
我已不再清新。眼前沒有月桂樹,
身邊也沒有長春藤。這些晨運者
都是心靈脆弱者,一場重病曾經
差點奪去差點被他們揮霍掉的生命。
現在他們像我一樣,活在地平線的
另一側,陰影既是他們想擺脫的,
又是他們辨別並珍惜明亮事物的地方。
那個為了苗條而嘔出膽汁的少女,
那個因身上的贅肉而淚水倒流的婦人,
那個想偷偷征服厭食症的年輕母親,
她們都擺出努力的姿態,跳躍,
壓腿,彎腰,深呼吸,緩步跑,
穿行於抬不起頭來的男人中間。
這些體育陰暗面的證人,把日子
押在早睡早起上。而我為自己
這過來人加旁觀者的身份感到抱歉。
歸途中我注意到,在遠方,在一座高樓的天台
碟形天線盛住一縷霞光。就寢前
透過臥室的窗囗我看見,在另一座高樓的天台
一樣的裝置盛住一樣的霞光,
它正在減弱、消退、淡去,
它是我,一個晝睡夜起的人,
就寢的精確鐘面,它說:
再見,白天。
以〈黎明曲〉為例,他表示一九九二年的一場大病使他如同換了血,健康是陽,生病是陰,而他有機會看到人生和世界的陰陽。詩中「朦朧的輪廓」、「周圍的摩天大廈已接住最初的曙光」好像有一種希望是若隱若現的感覺,儘管自己已不再清新,重病曾奪去生命,但彼此都還是在地平線上另一側活得好好的,因為曾被籠罩在陰影之下,所以陰影既是他們想擺脫的,又是他們辨別並珍惜明亮事物的地方。正因為黃燦然將語言當成表達他對生命理解的媒介,也因此他詩作的質量乘載自己的生命體悟,他認為歡愉趨向平靜,甚至來自平靜,他的詩歌色調因生命體驗而明亮起來。
五、結語
《我的靈魂》按時間編排收錄黃燦然從1994年至2005年期間的詩作,透過觀察日常生活的場景,將捕捉到的碎片做延伸,慢慢形構詩的身體。藉由時間的催化,黃燦然的詩與生命形成緊密的連繫。
黃燦然在詩集《游泳池畔的冥想》自序中提到,對於善的追求成為他詩歌的基調,那是經過對詩歌和人生的長期思索,發現了光明與善。但之後在與凌越的訪談中,黃燦然說自己繼續思索下去,最後發現人生的真相是不分黑暗與光明,也不分惡與善。當他看到這個真相,並不意味著他是不分黑白、不分善惡。但是他之外尚有一個藝術家,藝術家有責任揭示真相,就像他有責任去表明他的立場。如同《我的靈魂》最後一首詩〈來自黑暗〉的末兩段:
但我仍生活在陰影裏,
部分是我過去的陰影,更多
是周圍那些在黑暗中、鬱悶中
和疾病中的人們投來的
巨大的陰影──
它時刻提醒我(我甚至
聽見它低語):「你的世界
已被光明和黑暗分割,現在
你就像一棵樹,雖然也仰望天空
但永遠屬於大地。」
--
美術設計:游佳真
圖片來源:游佳真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2/20210217.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黃燦然 #我的靈魂
第二把輝石鑰匙 在 無限期支持黃國昌老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家來讀書囉!
[新聞] 黃國昌:有思想論述才有力量(書單)
http://www.ptt.cc/bbs/Gossiping/M.1399575609.A.353.html
首先是國昌老師直接推薦的三本
陳翠蓮 吳乃德 胡慧玲 《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共3冊)》
奧比・薩克思 《斷臂上的花朵:從囚徒到大法官,用一生開創全球憲法典範》
鍾年晃 《我的大話人生:「大話新聞」停播始末&我所認識的鄭弘儀》
接下來依類別分
文學寓言
雨果 《悲慘世界》
阿道斯‧雷歐那德‧赫胥黎 《美麗新世界》
卡夫卡 《變形記》
喬治‧歐威爾 《一九八四》
喬治‧歐威爾 《動物農莊》
卡謬 《異鄉人》
卡謬 《瘟疫》
米蘭‧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米蘭‧昆德拉 《笑忘書》
赫拉巴爾 《過於喧囂的孤獨》
薄伽丘 《十日談》
托爾斯泰 《戰爭與和平》
托爾斯泰 《復活》
杜斯妥也夫斯基 《罪與罰》
三島由紀夫 《美德的背叛》
魯迅 《狂人日記》
魯迅 《阿Q正傳》
柏楊 《醜陋的中國人》
扎米亞京的 《我們》
查爾斯‧狄更斯 《雙城記》
哲學
柏拉圖 《理想國》
叔本華 《意志與表象的世界》
馬丁‧海德格爾 《存在與時間》
沙特 《存在與虛無》
朱利安巴吉尼 《一把鑰匙,走進哲學》
朱利安巴吉尼 《我們為什麼要活著》
朱利安巴吉尼 《自願被吃的豬:100個讓人想破頭的哲學問題》
朱利安巴吉尼 《鴨子中了大樂透》
羅蘭.巴特 《戀人絮語》
尼采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米歇爾·福柯 《規訓與懲罰》
克里希那穆提 《最初與最後的自由》
斯賓諾莎 《倫理學》
克里希那穆提 《人類的當務之急》
傅柯 《瘋癲與文明》
詹姆士.杭特 《僕人:修道院的領導啟示錄》
詹姆士.杭特 《僕人修練與實踐》
心理學
佛洛伊德 《夢的解析》
佛洛伊德 《圖騰與禁忌》
史地與民族
麥金德 《世界歷史的地理樞紐》
巴森 《從黎明到衰頹:五百年來的西方文化生活》
柄谷行人 《世界史的結構》
史明 《台灣人400年史》
林媽利 《我們流著不同的血液》
葛超智 《被出賣的台灣》
王金壽、江以文、杜文苓...等 《社會運動的年代:晚近二十年來的台灣行動主義》
吳介民、顧爾德、范雲 《秩序繽紛的年代:1990-2010》
鄭南榕基金會 《剩下就是你們的事了:行動思想家鄭南榕》
林宗弘等 《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
杭亭頓 《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傳記
希特勒 《我的奮鬥》
喬治‧歐威爾 《巴黎倫敦落難記》
陳水扁 《1.86坪的總統府》
政治思想
馬漢 《論制海權》
潘恩 《常識》
湯瑪斯‧摩爾 《烏托邦》
馬克思 恩格斯 《共產黨宣言》
漢娜‧鄂蘭 《共和危機》
漢娜‧鄂蘭 《極權主義的起源》
漢娜‧鄂蘭 《政治的承諾》
若林正丈 《戰後臺灣政治史》
約翰.彌爾 《自由論》
班納迪克.安德森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
戴倫.艾塞默魯 詹姆斯.羅賓森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
約翰.蓋斯提爾 彼得.列文 《審議民主指南:21世紀公民參與的有效策略》
袁紅冰 《台灣大劫難:2012不戰而勝台灣》
袁紅冰 《台灣大國策》
袁紅冰 《台灣大國魂》
袁紅冰 《被囚禁的台灣》
李登輝 《台灣的主張》
李登輝 《二十一世紀台灣要到哪裡去》
徐賁 《正派社會和不羞辱》
胡平 《論言論自由》
威廉.道布森 《獨裁者的進化:收編、分化、假民主》
David Butler Austin Ranney編著 《公民投票的實踐與理論》
海伍德 《政治的意識形態》
社會學
馬爾薩斯 《人口論》
梭羅 《公民不服從》
林萬億 《福利國家-歷史比較的分析》
林萬億 《臺灣的社會福利:歷史與制度的分析》
賀佛爾 《群眾運動聖經》
索維爾 《知識份子與社會》
彼得‧艾克曼 傑克‧杜瓦 《非暴力抗爭─一種更強大的力量》
克雷.薛基 《鄉民都來了:無組織的組織力量》
Allan G. Johnson 《見樹又見林》
Marie L.Campbell Frances Gregor《為弱勢者畫權力地圖︰建制民族誌入門》
Si Kahn 《組織結社:基層組織領導者手冊》
金夏普 《198種非暴力抗爭方法》
何明修 《四海仗義:曾茂興的工運傳奇》
吳音寧 《江湖在哪裡? ──台灣農業觀察》
楊儒門 《白米不是炸彈》
佛雷勒 《受壓迫者教育學》
西蒙 波娃 《第二性》
綠色思想
梭羅 《湖濱散記》
斯佩納德.拉魯索(編) 《梭羅:綠色先知》
何明修 《綠色民主: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
吳晟、吳明益(編) 《溼地.石化.島嶼想像》
謝志誠、何明修 《八輕遊台灣:國光石化的故事》
經濟學
亞當斯密 《國富論》
馬克思 恩格斯 《資本論》
史帝文.李維特,史帝芬.杜伯納 《蘋果橘子經濟學》
史帝文.李維特,史帝芬.杜伯納 《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