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人權鬥士劉曉波病逝,中共政權用最快的速度送走這個「麻煩製造者」,網路管控也再一次達到巔峰;與此同時,台灣解嚴逢三十週年,人們基於自己對政治的認識與信念,提出南轅北轍的見解。
威權政體民主轉型,是許許多多知其不可而為之的「麻煩製造者」衝撞出來的結果;當然,統治者的決定,也影響這個過程的時間、犧牲的人數、與轉型的結果。阿拉伯之春一度點起了第四波民主化的火炬,但緊隨其後的卻是戰火綿延、百姓流離失所;在一些東南亞國家,街頭陳抗帶來的不是政黨輪替,而是軍事政變、強人復辟。相比之下,台灣是幸運的,民主鬥士的犧牲、國際局勢的變化、蔣經國總統的手段,換來了一條相對穩定的路徑,開放黨禁報禁、總統直選、政黨輪替、二次政黨輪替,過程小打小鬧,但沒有脫軌。當然,台灣的民主還很年輕,品質也還有大的進步空間。
開始投入政治工作之後,常常在臉書上、line群組中看到各式各樣的意見,其中最令人擔心的就是因為對政府的不滿與不信任,而將矛頭對準民主制度的說法。這一些批評,顯示台灣正面對「民主失靈」的嚴峻挑戰。顯然,民主制度不等於百姓的福祉,但是,民主制度是一個大家都不滿意,卻可以接受的公約數。
為什麼民主制度是公約數?因為所有人都保有機會選出能夠代表自己利益的政治人物。很多人羨慕新加坡,懷念蔣經國總統,但是「開明」並不是「專制」的常態;中國歷史五千年,明君屈指可數,而無能昏聵、暴虐無道者,卻屢見不鮮。我們今天對政府不滿意,可以在網路上火力全開地批評、從政論節目中找到安慰、用選票表達自己的意見、或直接上街陳抗。但萬一我們沒有民主,蔡英文總統成為不可違逆、皇帝一般的存在,或著只有民進黨才是唯一合法的政黨,這真的會比現在好嗎?
民主制度可以讓2008的國民黨狂拿四分之三立院席次,也可以讓2016的國民黨面對毀滅性的慘敗;民主制度可以讓身陷陳水扁總統貪汙風暴、看似再也沒有未來的民進黨,今天完全執政。只要選票在手,什麼都有可能,這就是民主的意義!
至於民主制度能不能帶給人民福祉?當然可以。民主制度強迫政治人物互相競爭,讓他們認真思考人民的利益、提出更好的政見;民主制度賦予人民權利,讓大家可以把不適格的政客掃地出門。
如果我們希望民主制度為國家帶來希望,就要擦亮自己的眼睛,關心公眾事務、投票選出理解人民利益、有能力解決問題的政治人物;用選票拒絕操弄人民情緒的政客、拒絕失信於人民的政客、更要拒絕買賣選票、官商勾結的惡質文化。民主制度已經注定主宰台灣的未來,而我相信我國日漸成熟的公民們能一起克服民主失靈的挑戰。
(Photo credit:美國之音、BBC中文網)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萬的網紅852郵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立即贊助《852郵報》: http://www.post852.com/support-us/ 852郵報 http://www.post852.com...
第四波民主化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阿拉伯之春” 一場革命?一場災難?埃及前總統獨裁者穆巴拉克無罪釋放 川普支持】
3月13號下令釋放前總統穆巴拉克,88歲的穆巴拉克曾鐵腕統治埃及三十年,2011年1月底,「阿拉伯之春」的革命浪潮吹到埃及,穆巴拉克被控在持續18天,的大規模抗議活動中,導致近850人喪生,2012年以謀殺示威者罪名判處終身監禁,「我完全否認所有指控,」穆巴拉克說。
但2014年11月,法院推翻判決撤回指控,「本庭宣判他(穆巴拉克)是無辜的,」法官MAHMOUD KAMEL AL-RASHIDI說。
檢方提請再議,3月2日最高法院,以查無直接證據撤銷指控,結束穆巴拉克六年牢獄生涯,2011年下台以來,的各種官司全部結束,也為影響深遠的「阿拉伯之春」,留下意味深長的註腳。
「阿拉伯之春」的導火線,是2010年12月17日,26歲的突尼西亞水果小販布阿濟濟,遭到警察和市政官員粗暴對待,被沒收攤子後悲憤交加,抗議自焚而死,目擊的民眾,憤怒地衝到警察局討公道,這一起突發事件,媒體根本沒有報導,「我們拍下了這些畫面,加以剪輯,然後把畫面放上的臉書,這是讓這段影像傳播出去唯一的方法,」拍下影像者。
上傳的影像,引爆民眾對失業率高漲,及政府腐敗的怒火,人民與軍隊衝突造成多人傷亡。
「我們要自由,只要自由,民主,」2011年1月14日晚上,總統賓阿里逃往沙烏地阿拉伯,結束23年執政,成為阿拉伯國家中,第一場因人民起義推翻現有政權的革命。
反政府運動開始席捲阿拉伯世界,穩坐江山數十年的政治強人和獨裁者,遭遇足以吞噬自身的滔天巨浪,這被稱為第四波民主化的革命,適逢網路時代興起,很容易在極短時間內集結大量民眾,當時Google中東及北非地區,行銷經理的戈寧,也成為「阿拉伯之春」重要推手,他匿名建立臉書專頁,鼓勵民眾找回屬於自己的國家,引發百萬埃及民眾在解放廣場抗議威權統治。
27號時被祕密警察囚禁12天,獲釋後繼續聲援反政府示威者,「這不是任何個人,政黨或任何運動的時刻,這是一個為了我們自己的時刻,埃及至上,」戈寧說。
從2011年1月25日開始,持續18天的抗議活動,導致穆巴拉克在2011年2月11日宣布正式下台,權力移交軍方。
一年後穆斯林兄弟會的代表穆希贏得選舉上台,在國內推行宗教法並逐步排除軍方勢力,引發自由派和軍方不滿,2013年7月3日,埃及軍方逮捕穆希及穆斯林兄弟會主要領導,雙方支持者爆發一系列街頭抗議和流血衝突,脫下軍服的塞西2014年當選總統並控制國會,埃及似乎輪迴到革命前的原點。
「很多事情都改變了,只是這些改變並未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所以這的確是一種提醒,2011年1月25號革命時提出的各種目標和希望未能實現,正如你所說,穆巴拉克的宣判並未伸張正義,穆巴拉克的政權也未受到正義制裁,更不用說民眾未能得到富足,自由和社會正義,而這些是他們在2011年時的訴求,」多哈研究中心席哈塔說。
2011年「阿拉伯之春」,葉門成為繼埃及和突尼西亞後,第三個推翻獨裁政權的中東國家,執政32年的強人總統薩利赫,把政權移交副總統哈迪,以換取司法豁免權,2012年哈迪成為民選總統,獨裁走向民主,終究曇花一現,3年光景,政變咫尺之近。
伊朗撐腰的什葉派民兵胡賽,包圍了遜尼派支持的總統府,與護衛隊激烈交火,9死70傷,哈迪出逃南部亞丁成立臨時政府,後又避走沙烏地求請求軍事干預,蓋達組織阿拉伯半島分支(AQAP),和伊斯蘭國(IS)也參與內戰,三股勢力混戰,國家領導權力真空,「我不知道,(沒人是總統嗎),沒人是總統,」胡賽民兵vs.CNN記者。
「阿拉伯之春」浪潮所及,人口120萬的島國巴林,2011年2月爆發反政府怒火,首都麥納瑪的珍珠廣場,被抗議民眾視為,如同埃及革命據點的解放廣場,年輕人穿上象徵什葉派的黑色服裝,要求改革 制定新憲法,「哈馬德下臺,哈瑪德下台,」為了平息民怨,政府每戶發給相當於,台幣7萬多元的現金補貼。
街頭動盪不止,安全部隊甚至發射實彈壓制抗議聲浪,「這當然就是一場屠殺,」沙烏地阿拉伯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則獲得授權出兵1500人,協助穩定局勢。
由於巴林是美軍第五艦隊總部所在,也是牽制伊朗重要的戰略據點,美國極力避免當地陷入動盪,王室對所謂「阿拉伯之春」極度貶抑,「對於發生在2011年的事件,我比較想稱呼它是一場阿拉伯風暴,而絕不是一個春天,歷史將裁判它究竟是1989年的柏林之春,或是1917年布爾什維克黨人瓦解皇權,權力真空導致新的極端意識形態席捲的革命,」皇儲CROWN PRINCE OF BAHRAIN說。
下場最血腥的是,統治利比亞41年的強人格達費,2011年2月15號,利比亞開始反政府抗議活動,「我們要回應他們,回應那些西方代言人,回應這群騙子,回應那些電視台,他們不配稱做媒體,他們豬狗不如,」格達費說。
2月26日,反對派在班加西成立臨時政府,3月19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法國美國和英國等,歐洲和中東27個聯盟國加入行動,10月20日,「全國過渡委員會」占領蘇爾特,格達費遭到射殺身亡,成為「阿拉伯之春」,第一個被處決的領導人,「大家快來啊,大家快來啊,格達費在這裡。」「今天我們現在可以確定地說,格達費政權已經結束,」歐巴馬說。
第三個被"阿拉伯之春"席捲的國家,利比亞革命"成功",民眾竟日狂歡,國家卻陷入更大動盪,2011年以後的利比亞,成為失去中央政府的國家,臨時政府像拼裝車匆促上路,伊斯蘭恐怖主義伺機滲透,上千軍閥和武裝組織割據,內戰至今 始終不曾停歇。
「天啊,我們被毀滅了,天啊,阿薩德屠殺我們,」「阿拉伯之春」在敘利亞,造就出當代人世間最悲慘的煉獄,反阿薩德政權勢力,從2011年1月26號開始,上街爭取民主,3月15號緊張情勢升高,在美國和遜尼派國家協助下,要求總統阿薩德下台的敘利亞反對派,迅速壯大並建立武裝力量,伊朗和俄羅斯則支持敘利亞政府。
敘利亞成為遜尼派與什葉派,以及美國與俄羅斯之間的角力場,反政府衝突演變成內戰,一直持續到現在,聯合國指出敘利亞政府軍及反對派,都犯下各種難以想像的戰爭罪行。
「今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敘利亞)全國已變成一間巨大的酷刑室,是一處充滿野蠻恐怖與絕對不公的地方,內戰衝突進入第七年,這是一場自從二次大戰以來世界僅見最糟糕的人為災難,」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胡笙(Zeid Ra'ad al-Hussein)說。
敘利亞內戰對世界最直接的衝擊,就是輸出大量難民和四處漫漶的恐怖主義,「伊斯蘭國」乘機崛起。
掠奪大量土地資源,殘忍屠戮異教徒與反抗者,向歐洲等地發動血腥恐怖攻擊,原本1800多萬敘利亞人民,內戰導致32萬多人死亡,近半數流離失所,超過五百萬人逃往國外,成為歐洲各國和土耳其政府最頭痛的議題,也釀就歐洲和美國新保守主義興起的緣由。
「荷蘭人口中11%是穆斯林,那就有十萬人,是荷蘭軍隊人數的兩倍,讓我說完,他們(穆斯林)認為只要以伊斯蘭為名,就可以合法使用暴力,如果你無視這一點你就危險了,」GEERT WILDERS說。
「非常清楚地,在這些移民(難民)裡面,有恐怖份子滲透其中,這種事情也的確發生了,所以面對這樣的現實和威脅,我們必須做出明快的決定,」瑪琳勒朋說。
經濟學人雜誌曾指出,革命雖然暢快,但大多數的革命只有破壞沒有建設,2011年春季,6個阿拉伯國家民眾示威,要求獨裁統治者下台,但除了藍色的突尼西亞之外,其它顏色的5國,不是更獨裁,就是陷入混亂深淵,聯合國西亞經濟社會委員會(ESCWA),2016年11月發佈報告,「阿拉伯之春」對相關地區,造成614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紐約時報則指出,數十年的獨裁統治,使中東政治經濟陷入停滯,雖然引發抗議運動,但是當地缺乏公民社會基礎,以至於想推翻獨裁政府的抗議人士,「沒有誰為接下來的事情做好準備」,網路時代抗爭的去中心化特性,無人計劃領導 也無人負責,最後被有組織的舊勢力輕易攔截革命成果,戈寧2015年底就曾懺悔自己說過,「想要解放社會」,「你需要的其實只是網路」這段話。
「我們未能成功達成共識,政治鬥爭也越演越烈,社群媒體做的卻只是放大言論,傳播錯誤的訊息,重覆高喊口號,並散播仇恨言論,兩極化的現象達到頂峰,(埃及)軍隊支持者和伊斯蘭教主義者,讓立場較為中立的人,如同我,感到無助,兩個集團都希望你站在他們一邊,你如果不是夥伴,就是敵人,」戈寧說。
「阿拉伯之春」暴露且加劇,世俗主義者和伊斯蘭主義者,以及不同宗派間深刻的社會分歧,「人們正用鮮血描繪新的地區秩序」,根本的政治改革,恐怕需要數十年乃至於幾代人的時間,民主自由的門扉,雖然打開卻又被重重掩上,只希望春天時撒下的希望種子,終能盼到它悄然綻放的那一天。
第四波民主化 在 Hew Kuan Yau 丘光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今天刊登在東方日報的專欄稿,full version在此,印刷版少了500字。
請大家細讀,同意者,請幫忙share!
為何“當前的馬哈迪”這麼重要?
文/丘光耀博士
我希望大家思考一個問題,國難當前,要靠選舉推翻貪腐政權,沒有“馬來人海嘯”,根本是空談。而馬哈迪的角色,不論你喜不喜歡,他是當前唯一能在馬來甘榜發揮關鍵歷史作用的催化劑。
林吉祥大約在一年前,民聯不復存在後,就開始和馬哈迪有所互動。他以“救國主義”掛帥,團結這一股有利於推翻巫統的馬來政治力量。這一戰略舉措,林吉祥做了才來解釋,甚至我認為他做多過講,現在是邊做邊講,此舉黨內看法未必一致,基層步伐亦有遲疑,黨外意見分歧更大,激進的網民更是罵聲一片。
退黨前,我個人是第一個公開力挺要“騎馬殺雞”的。我在群眾演講這麼說,馬哈迪是“全民工具”,納吉則是“全民公敵”,大家先利用馬哈迪來收拾納吉,群眾問:“那馬哈迪誰來收拾?”我說:“等天收!”
鍵盤激進派罵林吉祥是“政治婊子”,勾結土團黨“出賣華人”,有“扮中立”的國陣御用文人也伺機鼓吹“我們不換政府,好嗎?”。行動黨的派系失意分子更利用林馬合作,來作為他們退黨和炮打司令部的遮羞布。
“竊盜剋死”還不夠
我覺得行動黨光是用“救國論”,主打“一馬醜聞”,避免國家給“竊盜剋死”(klaptocrasy),還是無法讓黨內外認清團結“當前的馬哈迪”之利,因為大家都沉溺在追究“昔日的馬哈迪”之罪孽。即使馬哈迪表現出懺悔之意,謂“推翻巫統後要清算我也在所不惜”,大家似乎都沒有好好把握“當前的馬哈迪”來扭轉乾坤的機遇。
故此,我要提出以下四點思考,給大家參考:
1、505這麼強烈的反風,都吹巫統不倒,它還能贏88席,可見在馬來甘榜,經巫統常年洗腦的保守馬來人已經中毒太深,加上伊斯蘭黨的“神權”加持,一馬醜聞根本無法發酵。希望聯盟想要攻陷這些馬來選區,只有靠馬哈迪,他作為保守派馬來人的精神領袖,能帶領組織力量散漫的希盟個黨,長驅直入巫統的心臟區。
2、反封建只有馬哈迪有膽量。非馬來人,在皇室面前,再“進步”也要下跪。我認為,要反封建,關鍵是馬來人要思想解放,左派的論述已經式微,大右派的馬哈迪反而還不斷發出挑戰。
甘榜反洗腦
3、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但嚴重分化的國家。馬來人即使知道巫統極度腐敗,但換政府或會失去拐杖,恐被“林氏父子殖民”,公務員也會打破飯碗,行動黨的“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綱領會剷除馬來特權,行動黨的社會主義會反伊斯蘭政教合一,這些都是被巫統大肆渲染,引起“馬來人不安”的夢魘。
故此,馬來人寧願選擇一個貪污的巫統政府,也不要支持一個廉能並舉,但由“行動黨主導的希望聯盟”(巫統總是這麼形容火箭是希盟老大)。所以,馬哈迪稱“行動黨是小黨,林吉祥不可能當首相”,其實不是嘲諷行動黨,而是在甘榜解掉巫統的“種族主義降頭”。
我留意到土團黨成立時所頒布的政治綱領,雖然沒有任何“民族平等”的內容,但一籃子的政見,卻標榜要恢復“公民自由權”,這是馬來甘榜政治掙脫巫統和伊斯蘭黨意識形態捆綁的第一步。雖然公正黨和誠信黨也有類似“進步”的理念,但在甘榜卻沒有紮實的基層組織和人脈網絡,去給保守馬來人“反洗腦”。
須知“自由乃一切權利之母”,一旦恢復了自由,未來爭取其他權利都方便得很。坦白說,馬來人的腦筋長年被威權種族主義和封建神權政治綁架,害怕“平等”(主要是民族平等),拒絕“自由”(反對世俗化)。放眼當下的馬來政壇,除了馬哈迪,誰有如此群眾魅力和政治權威,能頻密地在馬來甘榜走透透,在群眾大會大聲疾呼,挑戰巫統和伊斯蘭黨聯手炮製的文化霸權?
先讓馬來人自由起來
我認為,“先讓馬來人自由起來”是“當前的馬哈迪”可以發揮的歷史作用。我大膽說一句,馬來民族有了自由,其他民族才會有平等,全體大馬人才會享有平等的自由(equal liberties)。
A。讓馬來人的經濟享有免於被種族主義宰制的自由。這方面得靠馬來精英自己揭發馬來精英貪腐而激起馬來普羅大眾的階級醒覺,這和社會民主主義的經濟分析契合。
B。讓馬來人享有免於被愚昧神權政治奴役的自由,這方面開始和啟蒙運動的價值契合。
C。讓馬來人享有免於被惡法恐嚇的自由,這方面開始和聯邦憲法的公民自由權契合。
D。讓馬來女性享有性別平等的自由,這方面開始和自由主義的普世人權契合。
我們亦步亦趨,只要不讓巫統和伊斯蘭黨拖後馬來民族掙得自由的步伐,馬來西亞的未來才有希望。馬來民族因世界觀自由化起來,憲政權利意識高漲,社會自由化自必然水漲船高,平等(階級、民族、城鄉、性別四大平等)、博愛、反歧視、環保、轉型正義等觀念就會提到議事程上來,這才是“救國”之道也!
莫讓民主退潮
4、縱觀第三波和第四波民主化演進史,用選舉手段促進民主化的國家,非但沒有“民主鞏固”,有不少更呈現“民主退潮”的現象。如泰國、菲律賓、烏克蘭、中東茉莉花革命後的局勢發展,讓我們擔憂大馬若讓國陣繼續執政,也會步其後塵。
“當前的馬哈迪”鼓吹用和平手段推翻巫統,行動黨從未敢逾越“選舉抗爭”的底線半步。今天的選舉制度即便有很多瑕疵,但只要“華人海嘯”結合“馬來人海嘯”一起湧現,我們還是能夠靠選舉來“改變”國運的。然而,若大家因為對馬哈迪的歷史宿怨耿耿於懷,對林吉祥和馬哈迪合作不能也不願理解,更因懷疑“行動黨變節”而要投廢票,導致在納吉最腐敗的時候卻弔詭地讓國陣贏回三分二。那麼,我可以預見未來的馬來西亞,有能力的非馬來人會選擇移民,愚昧的大眾繼續給種族主義和神權政治捆綁,選區劃分會越來越不公平,貪腐的政客會更肆無忌憚地掏空國庫,馬來西亞更快淪為一個破產的失敗國家。
這還不是最大的惡果,公民自由權被禁錮,民族平等遙遙無期,那也就算了。但是作為人口最多的馬來民族,因為貪腐肆虐,他們本民族的階級矛盾會越發尖銳,在國家機器的強勢鎮壓下,當選舉又無法改變其族裔命運時,那暴力革命的衝突就會到來!
屆時,改變就不是靠選票,而是子彈。造反的綱領不再是“民主人權”,而是“替天行道”。種族主義者有軍隊撐腰,伊斯蘭革命玩恐怖襲擊,萬一歷史真的這麼演進,少數民族在鐵和血的交鋒下,很容易淪為代罪羔羊。馬來西亞的2050,真的是不敢想像!
所以,利用“當前的馬哈迪”開創新局,莫再遲疑。今天我們奮鬥的,是孩子的未來,難道你還執著於馬哈迪的過去?
第四波民主化 在 852郵報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立即贊助《852郵報》:
http://www.post852.com/support-us/
852郵報
http://www.post852.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wfo-WSvtL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