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錄音的時候想起一件事,我覺得很有趣可是有點長,但我還是想分享,作為紀錄我還是把它寫出來與大家分享。
-
我常常講起我小時候的一段故事。
小時候,我非常不喜歡練琴,拜託誰喜歡啊,我到現在還是不喜歡練琴!甚至很羨慕別人家的小孩下了課或放假都可以出去玩,而我就必須窩在家每天練鋼琴一個小時、長笛半小時。
我常常告誡學生要好好練琴,但我也要自首我以前也常常在房間練樂器的時候,偷偷地放錄音帶假裝我在彈鋼琴或吹長笛,但結果我只是在房間偷看從柑仔店買回來的小叮噹漫畫(一本5塊超便宜!)吃著我最愛吃的五毛錢一個的可樂糖。
這也很緊張好不好!被抓到屁股花肯定要被皮帶甩到開花裂成兩半。
.
因為不愛練琴的結果,大家也知道上課的時候肯定會彈得、吹得慘兮兮,我是一個面對老師極度害羞的人,又是一個臉皮很薄被罵很容易感到羞恥的人,要讓我跟老師承認我沒練琴可能比讓我踩按摩步道還要難。
.
那怎麼辦?
.
總之不管怎麼樣,為了避免被罵、被關注,我就是要硬著頭皮在上課的時候,「必須要」把譜上的記號和音都彈對,這樣我才能放心的下課。
.
我是一個很懶的人,也就只有這樣,我才能騰出更多的時間摸魚,硬著頭皮視譜,在極度有限的時間裡非常有效率地把一首曲子從頭到尾完整的迅速走完、吹完,然後盡可能地馬上記起來,讓我下一次也不需要練太多就可以彈的一模一樣好,這樣我回家就可以繼續偷懶播放錄音帶看小叮噹了!
.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要演奏的譜越來越多,難度也跟著水漲船高,漸漸地這樣的方式已經不足以應付困難的大曲子,甚至節奏異常複雜的音樂。
但我真的很討厭被罵,更不喜歡因為練不好而被老師盯上,被盯上的感覺讓我渾身都很不自在。可是,我真的不是很喜歡練琴,練琴真的很麻煩可是又不得不練。
.
那怎麼辦?
.
於是我開始去觀察各種風格的音樂都怎麼演奏,作曲家都怎麼寫,演奏員都怎麼做,作曲家會不會為了方便而複製貼上某一些段落?或是對某項樂器不太了解的情況下,為了也可以方便又簡單的演奏而刻意寫的符合演奏員的能力呢?
後來發現同樣的樂句,經過不斷重複的堆疊和變化,音樂的力量會不斷地被累積起來,重複很多次的地方會刻意地在一些小細節做裝飾或少1、2顆音來做空拍,讓音樂富有層次和張力。
而某一些單旋律的線條或是鋼琴上的和聲進行,常常會採用固定的模式,只要你夠了解那一段旋律,就能夠輕易的辨識出下一段相似的旋律在哪裡,不需要重複練習同樣的旋律和困難的句法。
只要好好的把最主要的那條旋律學會,其他相似的用視譜就可以很快的發現熟悉的模組和組合排列方式了!這樣我不用練太久就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超懶!
.
對於節奏上我也是弱雞,常常抓不到想要的拍子而吃了很多的苦,甚至被別人白眼。
可是不斷重複同一段粵劇死命地練根本就不符合我的性格,重複超過三次我就覺得煩了,更何況老師常常會建議我們要練同一段困難樂句超過100次,天啊!那時候我就想說可是我想拿更多的時間放空、看電視、看漫畫、寫網誌、刷MSN啊!
.
那怎麼辦?
.
有一次在學校琴房練習的時候,聽到隔壁間的人正在彈一段自由樂段,但他的節拍器卻很死板又大聲的發出很固定的嗶嗶聲,但是下一幕神奇的事發生了,他的自由樂段彈到最後居然跟節拍器死板的聲音搭在一起了!
於是我開始發現節拍器裡面有各式各樣的功能,可以幫助我們建構各式各樣的節奏內涵。我開始在聽音樂的時候打開節拍器,把click轉到非常的細碎,後來發現只要你聽得懂音樂中的細碎拍,節拍這件事是可以很輕易地被創造出來的。
後來聽了小提琴家Joshua Bell所演奏的音樂之後,更確定了這條訊息。
「只要聽得懂音樂中的細碎拍,節拍這件事是可以很輕易地被創造出來的。而節拍,就是讓音樂發出迷人的靈魂之聲的泉源之一,也是令人動容的音樂來源。」
「音樂是時間的藝術;而藝術源自靈魂,源自你心中的細碎拍。」
良久思考而得出的結論,成為了我至今長笛演奏和音樂創作的根本,這是我立志成為專業長笛演奏員的準則和標配。
分享給所有和我一樣正在這條路上衝刺的專業長笛演奏員,或是未來你也想走這條路,我會走在你前面嘗試完意想不到的困難,早一步撞破那道牆、掙脫那道枷鎖,我希望我正在走的這條路,在未來能適合更多的人選擇,發揮創意和觀察力去看破約定成俗的思維,結合前人的模組滋養你自己的模組,長出新芽,回饋給你的下一代。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Bai Tone白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我的YOUTUBE:https://goo.gl/dSyHNt 按讚我的粉絲專業:https://goo.gl/KjtLWq 追蹤我的IG追生活:https://goo.gl/cukw3s 簡單學吉他!只要10分鐘!一次學會78首歌!你也可以是情歌王子啦! https://youtu.be/j...
節拍器 哪裡 買 在 淮弟 YD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鼓的分享
「第一次買器材就上手-鼓手入門器材選擇」
「老師,最近我(打工存了一筆錢)想買器材,有什麼推薦的嘛?」
這大概是我遇到的問題前幾名了,每次有學生提到這個問題,我大概都可以聊個兩堂課的時間還講不完。
而其他樂器在購買上的選擇相對的都比較單純(吉他手可以專心在吉他、效果器,Bass可以討論琴本身...等等)
但是鼓的選擇就五花八門了,從電子鼓、踏板、小鼓到Hi Hat、Crash、Ride.....等等等。種類繁多、每個東西用途也都不一樣。
且通常第一次買器材的時候「預算」絕對是一個考慮的重點,因此本文就以在「只能買一樣東西」的情況下,討論如何選擇,日後才比較不會遇到「後悔」或是「買錯了」的狀況。(但是歡迎入坑 😃)
在這前提下,本文討論的方向以「需求」為優先,去探討先購入哪樣對自身的效益最高,而對於每個品相細部的聲音、差異性等的探討我會在日後慢慢的找機會介紹給大家。
----本文開始----
首先,關於鼓手的基本配備:鼓棒、打點板、節拍器這些我就不多說了,這些對走到想買器材的人應該都是標準配備了吧XD。
接著我就以電子鼓、踏板、小鼓、銅鈸幾個項目分別做討論
1.「#電子鼓」
電子同時具備了安靜、有聲音、訓練移位、可以跟著音樂、多種音色,拍個影片給自己看或是分享超方便....等等等的好處。
我自己在練習跟拍一些影片時主要也是用電子鼓。
但除了以上的好處外,電子鼓在練習跟使用上也有一些要點跟要注意的地方,日後會更詳細的討論在此就不多描述了。
而在正確的使用情況下,如果想要增加在套鼓上的練習,卻無法常跑樂器行且家裡無法放真鼓,或是想要放一套在家裡能夠簡單的拍個影片帥的,電子鼓絕對是你在選購器材的首選。
#基本電子鼓選購要點:
在選購時,可以列入考慮的主要因素有:需要的放置空間、觸感、對打擊的靈敏度、耐用程度、聲音的擬真性
而次要的因素有:配件、音色多樣性與調整的自由度、內建歌曲、位子的可調整度、擴充性等等
在允許的空間範圍及預算內,依照上面的各種因素所比較,便更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電子鼓。
2.「#踏板」
如果你跟我一樣被Yoshiki影響下定決心要踩一波雙踏帥的話,不要懷疑,雙踏絕對是你器材考慮的第一選擇。
而除了雙踏需求,踏板對我來說就像是有一雙自己習慣的鼓棒一樣(只是貴很多)。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踏板本身跟聲音並沒有直接的關聯,反而跟個人的習慣、姿勢、流暢度有更深的關係。
此外,在表演、練習很有可能遇到不適合或是已經損毀的踏板(Ex:踏板無法跟大鼓固定、彈簧過緊、過鬆、生鏽/無法調整,或是鼓搥角度不對等等),進而影響演出或是練習的品質。
所以擁有自己的踏板,除了個人習慣與姿勢的養成更容易之外,在表演與練習上也會更穩定。
我個的人習慣是在什麼都不帶的情況下,我表演/練習(無論需不需要雙踏),我一定會帶著我自己的踏板,由此可見踏板對我的重要性了(在此對不需要帶踏板的人深深一鞠躬)。
#基本踏板選購要點
「越貴越好」的觀念並不適用在踏板身上,打個比喻好了,如果說一個6,000的雙踏跟13,000的雙踏比,分數是60跟88,但拿一個13,000的跟20,000的比,分數可能只從88 提升到92而已,且對某些人來說還可能覺得13000的比較好用。(因為呈上所言踏板跟本身的習慣有很大的關聯)
話雖如此,在選擇踏板的時候還是可以抓住幾個要點去選擇:驅動方式(直驅、鏈條)、靈敏度、可調整性(除了基本的彈簧鬆緊,還有踏板高低、鼓搥角度、能否將鏈條替換為其他驅動方式...等等)、配件等。
以上依舊是淺談,對於個別的差異性日後會討論。
另外有一個衍生的問題,就是那我現在沒有在踩雙踏,我到底該買單踏還雙踏呢?
哪怕你有一點點喜歡,或覺得你未來「有可能」會用到雙踏,那在選購上我一定會推薦以雙踏為主(更貴😅)。因為一方面雙踏裝一邊就是單踏了,且未來如果真的遇到雙踏的需求,也不需要再花一筆錢去多買一組雙踏--因為市面上9成以上的單踏是無法改裝成雙踏的。
但如果你覺得雙踏真的沒興趣的話,(比如說左腳想要拿來做一些hi hat 變化等等)那單踏真的就夠了,多買也是多花錢而已。
3.「#小鼓」、「#銅鈸」
為什麼這兩個會放在一起說呢?因為我覺得這兩個器材都跟聲音比較有直接的關聯,且在演出上的實用性比練習上多蠻多的,引此放在一起可以就「表演上的需求」做探討。
你可能會問說那為什麼不整套鼓擺進來討論,因為現實上表演能換/用自己的鼓的機率太低了,且單價也太高,如果以表演為出發點的話,我覺得與其買一整組,不如集中火力買一個單品,日後再慢慢的...入坑... 😃
在「先買小鼓還是先買銅鈸」的選擇上,我覺得完全是個人的選擇。先買哪個其實都沒有一定(因為反正買了一個就會繼續買了...?)。但是如果是有選擇困難的人,預算又只能先從一樣下手的話,我覺得可以朝以下的思路去選擇。
1.在各種表演的場合中,隨著經驗的累積應該會漸漸的摸索出哪一個聲音是你最想要提昇或用自己的:
可能你覺得遇到的小鼓都還OK,但銅鈸覺得應該可以再更好或是開始覺得想要特定的聲音,反之亦然。那麼朝向那個器材下手絕對沒錯,因為你的經驗告訴你現在你最在意的是什麼,或是對你來說最有感覺的是什麼。
這樣在選購的同時在聲音的選擇上也會更精準,而不致於在購買用了一段時間後突然覺得那不是你要的,或不適合。
2.另外一個方向也可能是因為身邊的人擁有什麼而接觸到,或是在爬文看影片的時候被某個聲音所吸引,可能你特別喜歡一個鼓手的小鼓,或是看了一場演唱會覺得什麼聲音很喜歡進而研究是哪一個牌子等等的,這些都有可能是觸發想添購器材的因素。
而銅鈸的購買,又有Ride、Crash、China、Splash...可以選擇,這裡就依照我認為的先後順序來做論述:
首要的當然是以「需求」為優先,好比你打的團或歌很需要China/Splash這類的聲音,但是現場的鼓組幾乎10之89不會提供,那當然二話不說就給他買下去了。
再來我個人會優先考慮的是Crash,為什麼呢?
一來一片Crash的單價相較於同等級的Hi-Hat/Ride一定比較低。
二來就我的經驗而言,各種Hi Hat跟Ride本質上的聲音落差不致於「太大」---當然還是會有細膩度、Sustain(延音)長短、亮或暗等等音色上的差別,但即使是一個很普通的Hi Hat,或是Ride,在演出上也比較容易利用自身的控制達到一定的音色而不致於過於影響演出的品質。
但是Crash的差異性就相對很大了,有些Crash生來就是Sustain很長、或很短,有些Crash生來就是很大聲、特別亮、有些Crash是大家俗稱的鍋蓋(?)。這些都是蠻常遇到的狀況,且這些聲音本質很難依靠後天的努力(手法、貼膠帶...等等)做出很明顯的改變。
雖然可能會覺得Crash大部分的時間也就是過完門敲一下,或是在相對使用量來說絕對比Hi-Hat/Ride/小鼓來的少,但是如果有歌的橋段是需要一整段用Crash當Time Keeper(就是一整段平常Hi Hat的部份都是敲Crash的),或是有過門需要較多的Crash的(其實敲一下也就足以影響聽覺了),那一片Crash對歌曲/演出的影響程度絕對大於一組/一片Hi-Hat/Ride。
因此如果以演出需求的角度為出發點的話,除了需要的聲音(China、 Splash等效果鈸)同鈸選擇上我最推薦先購入的就是Crash了。
但是當然了,這些都是基於「表演實用性」這個點下去討論的觀點,如果是先遇到了一片/一組就是你心目中理想的聲音的Ride/Hi-Hat的話,這種機會可是非常可遇不可求的,當然先敗下去也是理所當然的。(有敗就給讚)
#基本的小鼓銅鈸選購要點
針對小鼓/銅鈸來說,真的就非常的五花八門且音色種類繁多了。剛接觸的人可能也對自己想要的聲音沒有太大的概念,甚至想爬文也不知道從哪裡開始。
而對聲音的認識,最入門方式之一就是依照自己喜歡的曲風/樂團/樂手,直接去研究他們用的牌子/型號,然後上網、或是找能試的地方去試聲音。
網路試聽的部分,現在蠻多大廠官網會放試聽檔,或是也可以上Youtube找聲音(下面我會提供YouTube試聽很有名的連結)
另外一個更直接的方式,就是如果你去Live House或是音樂祭看團/看演出的時候,如果那團的鼓手是自備器材,而且很喜歡他的聲音的話(就看換場的時候有沒有換就好了),在演出結束後如果有在台下(或會場)遇到的話,就不要害羞直接去問他是用什麼器材就好了(記得要有禮貌唷😅)。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會很樂於分享的(還會滔滔不絕講個不停,大家都是器材控)。
而針對小鼓/銅鈸音色的部份,要仔細分析絕對會是另一篇主題,日後我也會找機會討論,在此我就先以一個基礎入門認識的角度做很簡單的介紹。
1.小鼓:能夠改變小鼓聲音的因素太多了,從使用材質、尺寸、鼓皮鬆緊度,一直到鼓框不同、鼓皮不同、響線不同、甚至是做工的方式,都會影響到小鼓的表現(而且還都不小)
不過本質而言材質與尺寸是無法變動的,常見的差異就是金屬/木頭鼓度與深淺
在此我就列舉兩個例子給大家:
「金屬/較淺鼓肚」---Ludwig-14x5-Black Beauty
https://youtu.be/QpNEdqUWqDo
「木頭/較深鼓肚」---Harvest drum-14x6.75 Snare
https://youtu.be/aokHnICvbgg
上面兩個小鼓都是非常好的小鼓,而在聲音上的特質也很明顯,簡單比喻的話,第一個小鼓我會用「乓乓乓」來形容他的聲音,第二個我會用「大大大」來形容他的聲音。(不知道這樣說大家能不能體會😅)
而在兩個影片中,都有分別針對不同的鼓皮鬆緊度做示範(兩個都是由鬆到緊),也可以從中發現不同的鬆緊度對小鼓聲音的影響也是很大的。(簡單來說鼓皮越鬆聲音就會比較沉也比較鬆,反之的話聲音會比較緊也比較高)。
2.銅鈸:銅鈸的部份也會因為材質、製造方式、尺寸、厚薄...等等等的因素影響到聲音,不過單就聽覺來說比較入門的我們可以簡單的用「亮」「暗」「延音長」「延音短」來做區分。
以下也提出兩個例子:
「亮/延音長」---Paiste 18" Signature Full Crash
https://youtu.be/uQdhlaSbV0A
「暗/延音短」---Zildjian 18" K Custom Special Dry Crash
https://youtu.be/tQxaGF50NbE
上面的兩片鈸在尺寸上是一樣的,兩片也都是非常好的鈸。但應該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所謂的亮暗長短的差別。想深一點的話也可以思考這兩片銅鈸用在哪方面的音樂比較適合。
以上聲音的介紹很簡單也不深入,但是就這個基礎下去認識更多的聲音,相信未來對音色選擇上也會更有想法與精準。
當然,考慮了再多,還是要回歸一點,就是自己喜歡最重要,音色上其實沒有一定哪種音色只能搭配什麼樣的音樂類型。如果自己喜歡、也能發揮得很好,那有何不可呢?
(就像我以前拿Yamaha Anton Fig小鼓幹恕樂團一樣😆)
---------
以上就是我對於選購器材的一些看法跟建議,希望對於剛入坑想要買器材的人有一些幫助,至於針對各項器材的細節比較,日後會慢慢討論。
選購上,能試到實體當然是最好的,如果沒機會的話只要秉持著「多爬文,多找資料,跟其他人討論」的方向,只要功課做的越足,買完才發現不適合的機率就越低。
也歡迎大家多多參與討論😁
#歡迎大家分享自己的入坑經歷
#更歡迎大家腦補各種細節資訊
#喜歡請分享
#再次給看完的人拍拍手
節拍器 哪裡 買 在 John Wu 孟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最近有幾位學生陸陸續續開始組團了,普遍大家都問到了關於節拍器問題。決定寫一篇文章提供個人經驗跟大家分享。
1. 鼓手練團的時候該不該聽節拍器?
當然應該,但是演出的時候就不一定需要了。
2. 耳機隔音不好,聽不到節拍器怎麼辦?
為了保護耳朵請務必戴耳罩或是隔音耳機,隔音夠好的情況下,節拍器開小小聲即可。
3. 耳機隔音太好,聽不到團員怎麼辦?
最快的做法是試試看耳機別戴這麼緊,讓一點點聲音透進來。如果器材,知識許可,自己架一隻mic(規格不拘,有聲音即可),進自己準備的mixer做自己的監聽系統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最便宜的小mixer二手價1000多即可買得到)
4. 在練團的時候帶著耳機聽節拍器之後才發現全團跑拍很嚴重,速度完全壓不住怎麼辦?
重點來了,大家要記住這句話。『讓歌曲的拍子穩定,是每一個團員的責任。我說的是:每一個。』樂團們通常都有著美麗的幻想⋯⋯「我們團拍子不穩,那鼓手戴節拍器就可以解決了。」很遺憾告知你們這個消息,但是這是不可能的。如果全團只有鼓手跟得住節拍器,到最後的狀況就是大家覺得鼓手忽快忽慢,覺得鼓手沒有跟著大家,但是其實鼓手是無辜的。我們只是死命地跟著節拍器而已,但是其他樂手演奏起來忽快忽慢的,歌曲仍然不會成立。請大家停止責怪鼓手了,自己想想看你們上一次跟著節拍器分毫不差地自主練習完這首歌是什麼時候的事情?或是說⋯大家有這樣練習過嗎? 再說一次『讓歌曲的拍子穩定,是每一個團員的責任。我說的是:每一個。』
5. 有人說:「歌曲的拍子其實沒有必要一直都一樣,那樣子太死板了,我偏偏喜歡這段快一點點,然後哪裡再慢一點點⋯⋯⋯⋯⋯⋯⋯⋯⋯(之類的)」。
我要說的是,你說的我全部都知道而且完全同意。但是大家知道這種快一點點,慢一點點,是多麼的『一點點』嗎? 主歌BPM 72,進副歌BPM 72.4 覺得如何?很多時候這種速度的浮動BPM上下不超過1.5 的,拍數越快range越大,但是通常也不超過4(相信我,我們團剛做完一張專輯,我這一年來每天都在做這件事。)所以重點來了,要做到整團有美好的浮動速度感,前提是『每個人的拍子都很好了』接著才可以不聽節拍器,或是只聽sign in,演奏的時候每個樂器全部都可以咬在一起,要快一起快,要慢一起慢。這樣子才有辦法達到我們的最終目標。『拍子不用死板,全團有全團的呼吸。』但是前提是,『每個人』的拍子都已經很好很好了,否則,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每個人都可以自主練習跟著節拍器連續20次不趕拍不拖拍,那我相信你們就可以做得到!
歡迎分享,希望對大家練團有幫助。
(附上曬太陽的照片希望天氣趕快變好)
#不要再相信沒有根據的說法了
#練習練習再練習
#其實說來很簡單練個100遍就會了
#偷偷跟你透露你找對老師了
#傳承
節拍器 哪裡 買 在 Bai Tone白懂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訂閱我的YOUTUBE:https://goo.gl/dSyHNt
按讚我的粉絲專業:https://goo.gl/KjtLWq
追蹤我的IG追生活:https://goo.gl/cukw3s
簡單學吉他!只要10分鐘!一次學會78首歌!你也可以是情歌王子啦!
https://youtu.be/j4Akhw3nOVo
【樂器哪裡買?】帶大家到優質的樂器行走走!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CeyqmoGXOvCA4UxbMW0IhaCUCz9GQSL
【懂音樂】各式的音樂器材開箱實測!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CeyqmoGXOvBSsPH_ezHDFRtYwCcNN8Q
【懂生活】想更了解我們?家庭、小孩、日常生活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CeyqmoGXOtlW80EcNDkV5jEkLjwLKem
【懂玩具】男人的浪漫、兒時的回憶,玩具開箱!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CeyqmoGXOt1iaH-qUbk2zWwu4LesuIO
【好琴,要懂得分享!】各廠牌吉他的視聽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CeyqmoGXOv7f10xO1jXitNTZ1RRCEdF
【談彈吉他】為你分享實用有趣的吉他教學!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CeyqmoGXOuT3PqKM6ZNofKw7B9bzt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