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五年前舊文,也是給自己的提醒。
五年後的我, 與另一半相識已21年,婚戀生活也邁入第18年。我的日常生活步調及內容已與當年完全不同,由在家執行家務廚事的主婦轉為工時比另一半長的職業婦女,但想法原則仍然不變。
舊文:
「說說婚姻關係,家庭實務與責任」
如果我和他都成為比婚前更好的人,那都是因為我們的婚姻。
我覺得婚姻的一部份價值就是使兩人向上提升,而不是向下沈淪。
我和我先生認識16年,結婚13年,期間當然吵過架,可是我還是覺得我們的婚姻是我一生中能遇到的最幸福的一件事。
我回想一下,為什麼他會成為「有口碑」的好男人,而且他也的確是我所見過的,最棒最無所不能的配偶(包括男女),一方面是他的家庭教育和個性,一方面是我們對家庭與婚姻的共識一致。
說到教育和個性,我覺得有責任心,也一肩扛起家計的男人,一定有一種共通性,就是一點點大男人主義。
只是這大男人主義,要怎麼運用我們女人的智慧和韌性,把它轉化成繞指柔的金鋼。
因為知道我先生喜歡張羅事物,個性又比較急躁,而且有完美主義和潔癖,所以我很愛稱讚他,在言語行動間,總是表達出「沒有你實在不行,因為你真的太棒!」,也適時裝笨(本來就不很聰明)。
女人幹麼大小事一把抓?在家裡那麼能幹做什麼?有些事情就交付給先生去辦,辦得不好也裝作他辦得很了不起,久而久之,他總有辦得很好的一天。
不要去擔心先生無法好好照顧孩子,無法好好做家事,只要我將責任和工作交給他,我就完全不操心,不監控,不過問。
他做了砸鍋的蠢事,我也沒什麼反應,還是說他好棒。
我總覺得,我們要成為讓男人疼惜的女人,而不是只被男人需要的女人。
只要男人憐惜妳,他就會滿足妳的需要。
可是男人只需要妳的話,妳就必須去滿足他的需要!
當然選前者是不是?
這是婚姻關係的部分。
說到家庭實務。
除了前面提過的心理準備,其實家庭的柴米油鹽每樣都可以吵,共組家庭後,我們一直是以努力為對方省時間省精力為主要原則來處理家務。(這與讓男人憐惜女人不違背喔)
比方說在家帶了一天小孩,做了一天家事(家有四個孩子的家務雜事之多,一般一家三口或四口的小家庭是難以想像的),先生回來了,如果我很累,需要休息,我並不等待他主動為我做什麼,不訴苦,不抱怨,不期待,我會直接分配工作,好好地,坦白地告訴他,「你回來了我好高興!!!我一整天都在想你,也期待你回來幫我。我很累,要休息一下,請你現在做OOXX之後,幾點幾分後,再去做XXYY。」
然後我就去休息。
我不太會看人臉色,聽別人的言外之意,所以我有需求時,一定也是講清楚說明白,不會暗示或等待。
好比生日或某些紀念日,因為我永遠是忘記的那一方,所以當我偶而想起來時,我不會迂迴曲折地期待,而是直接和先生討論,而沒有禮物或無暇慶祝,我也不會很在意。
反之,我先生會在意。這方面,我們真是陰陽顛倒,所以我很了解某些男人覺得女人「莫名其妙,為何這麼在意」的心情。
雖然是女人,可是我也比較傾向讓我家男人一擊倒地的「讓我們來好好解決問題,談得透徹了才讓你離開」模式,而不是賭氣或默默生悶氣(就說我是我們家的男人了!)
如果我想偷懶,我也直說「今天不開工,老娘要擺爛一整天」,然後睡到中午12點才起來,晚上任性看劇看書到清晨之類的。不會擺臉色強撐。
如果我沒有累到不能動,晚上他回來了,我們會很有默契地一起打點晚上的瑣事,像是抱寶寶餵寶寶,照料孩子晚餐和睡前準備與家事。
我替他想的是,「工作了一天,我盡可能地讓他快點吃飯,讓他心情愉快,我們一起把雜事早點做完,就可以享受更久的晚間二人時光。」
他替我著想的是:「太太照顧家裡一定很累,我抓緊時間盡可能地多做,讓她可以休息放鬆。」
因為我們兩個人都這樣想,都以家庭整體狀態為單位,所以可以寬慰地說一句,我們在一起的16年,從沒有計較過家事雜務的分配,一次都沒有。
永遠都是一體行動(他做得比較多,因為他手腳比我俐落)。
再說到家庭責任。
一句老掉牙的話:愛妳所擇,擇妳所愛。
這句話雖然那麼low又那麼老套,可是真的是至理。
選擇一樣不會讓我們受盡委屈的路,盡力排除所有讓我們不舒服的阻礙,然後全心全意地做好他。
選擇當全職主婦,就記住自己當全職主婦時感受到的,那些溫馨愉悅的片刻。選擇繼續工作,就享受能在工作與家庭間轉換的成就感和充實感。
可是,不要倒過來了。變成做這個,緬懷另一個。
我們的一言ㄧ行都有它的價值,只是這個價值是我們給自己的,不用靠別人給。
身為主婦就可以享受分分秒秒掌握家庭生活的成就感,全心陪伴孩子,擁有支配自己全部時間的自由,是多麼美妙!偶而可以睡到自然醒,不用看上司臉色,不用和同事周旋,又是多麼自在!
所以當有不相干旁人酸言酸語說「家庭主婦最好命了」,我不會反駁「你懂什麼,那些辛苦你看不到」。我會告訴他,「真的,我真好命,超幸福的。在家想幹嘛就幹嘛。」
而身為職業婦女,可以擁有精進的資源,可以不用整日面對家務瑣事,可以好好維持自我感,除了家庭,還有讓自己引以為豪的專業成就。
無論做什麼選擇,我們都不要活在別人的眼光和價值判斷裡,要有「我選的就是最好的!」那種自信,誰都不能也不敢摧毀!
因為我們是那麼有自信,我們的光華與快樂也是那樣地顯而易見。
如果目前的生活不能給予那種自信,那就可以努力調整到不愧對自己的程度。生活難免有無法完全盡如己意的時候。
衷心祝福大家都能快樂地照顧自己和家庭,無論是以什麼身份。
(照片取自網路,這張圖裡有一切我最愛的元素,遠山,綠野,薄霧,燭光,穿過樹梢的微光,可以是清晨,也能是日落時分。木條桌,勾紗布,鮮採的野花,簡樸自然的桌飾風格,清新隨意。)
「米燭光單位」的推薦目錄:
- 關於米燭光單位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米燭光單位 在 布農Doc 田知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米燭光單位 在 Alfred Ch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米燭光單位 在 流明和燭光有什麼不同?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米燭光單位 在 流明lux換算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米燭光單位 在 米燭光流明換算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米燭光單位 在 米燭光流明換算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米燭光單位 在 米燭光流明換算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米燭光單位 在 布農Doc 田知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步一腳印,十年鑄一劍--原健法中的原醫會和她的伙伴們~之九
好的,我的故事該告一段落了。
十年,在我,在學會,都是一段長長長長的時間;
十年,在部落,在族群,算長也不算長—
我很喜歡一位考古學家,劉益昌老師的說法:
台灣人看歷史的單位是一到十年,台灣的歷史學家看歷史的單位是五十年,了不起到一百年…
但,都~不~對!看歷史的單位應該是千年!
他在挖漢本遺址時說:台灣政府過去幾十年,一直講一直講台灣要變成亞太金融/營運/**中心。
其實,早在三千多年前,台灣原住民就把台灣經營成亞太、甚至是太平洋中心了。
(有空,請聞一下這文:https://www。matataiwan。com/2015/08/08/hanben-archeological-site/ )
所以,請不要再說東台灣是後山!東台灣是前山,好嗎!(不是問句,是肯定句。)
我們的祖先看世界,很多時候,是背靠著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海岸山脈 (請原諒我的文化能力不足,無法用各族族語喊出這些山脈真正的名字),面向太平洋的天際,然後說—ta!(邦查語:走吧,出發了。 不好意思各位,只有邦查語。)
2007年聯合國大會通過《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United Nations Declaration on the Rights of Indigenous Peoples,UNDRIP)。
2010年原醫會寫出了原健法1.0版。
2016年蔡英文總統向原住民道歉,啟動中華民國台灣的轉型正義作為。
2018年原醫會修出了原健法2.0版。
2020年原醫會理出了原健法3.0版。
2020年5月,原醫會與小米穗基金會共同推出--「原住民族健康法-民間共識版」。
伍麗華委員在05月30日原民台的部落大小聲提到:一個國家要富強,一定要關注人數最少的群體。
其實,楊志良老師,擔任衛生署長期間,在2009年,在南投山上,在原住民衛生大會時,也說過差不多一樣的話。
那時,他說: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就看這個國家怎麼對待少數族群!
是的,原住民,真心想要做好這件事--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請給我們一部法,全力接納文化差異 (原住民族為主體)。
請給我們一部法,確保經費的穩定,人才的永續 (原住民族自主自決)。
請給我們一部法,原住民族健康法。
2010年,原健法有一句標語-看健原住民,希望這部法,讓我們、讓主流,看見健康的原住民。
為此,taysu和一個年輕的阿美族女孩,Panay Arik,一次次的討論,然後,設計了原健法的祖靈之眼 (見圖)。
2020年,請支持炬集行動--
今年,07月和08月,我們要在這座台灣島上,
點亮海的光,點亮山的光,點亮原住民族健康法的希望之光!
用力邀請各位大小手,在你的所在,炬集!
點亮的所在,按照你啦--只要對你來說,是與健康有關的點,例如你的家,部落集會所等,就是好所在!
你需要的燭光和拍照打卡海報,請跟學會連絡,你可以:
1. 電話-038 466446
2. 電郵-maipt2016@gmail。com
3. 臉書專頁:原住民族健康法
捐款199元=一道光。
一道光=一盞蠟燭,外加郵資80元;五盞蠟燭以上,免運費。
捐款資訊:
帳號:0495-940-010261(鋃行代碼:808玉山銀行光華分行)
戶名:台灣原住民醫學學會林德文
Ta,出~~列~~!
米燭光單位 在 Alfred Ch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以下內容可能會引起不安,小朋友及食緊飯慎入)
成世人去過兩次四川,兩次都係做野。第一次係2008年,那一年,維園六四燭光晚會仍然有「不反對通知書」;香港人面對大陸嘅天災人禍,仍然會感同身受,慷慨解囊,有錢出錢,有力出力!512汶川大地震,我513已經喺四川,514已經深入重災區都江堰。公司冇特別買保險、冇時間打咩疫苗、亦冇特別嘅裝備,頭盔都冇個,我就咁孭個背囊,喺香港帶住幾個麵包、幾支蒸餾水就飛左過去拍片。(當年真係好勇,呢個job係死籌,全公司冇人肯去,我諗都唔諗就話ok。🙄)
呢次行程,有幾個見聞:
1.災區literally屍横遍野,成個區一股腐臭味。
2.生還者見到我地呢啲外來人,捉住我隻手唔放,一邊喊一邊求我幫手搵人救佢地嘅屋企人。
3.見識到內地嘅救災工作流程。
4.香港人鑊鑊捐唔知幾多億上去,最後啲錢點用。
5.返香港前喺機場有餘震,全機場嘅人嚇到一邊尖叫一邊衝出建築物外面。
嗱,我飲食Page呢啲死人冧樓就唔講咁詳細喇!後黎又去過一次四川拍野,同幾個同事去食過一啲街邊平民小店,又喺對口單位安排下食過一啲酒店內高規格嘅川菜。但印象最深刻,係喺一間醫院入面,用幾蚊買左一個紙盒嘅飯盒。好記得係喺一間手術室外面等緊,跟住有架手推車推過黎叫賣飯盒,有幾款口味,我揀左青椒肉絲,成盒都係青椒,有幾條好似粉絲咁幼嘅肉絲,好油,但味道唔錯。嗰頭食完飯,嗰頭喺手術室有人用一個透明膠袋裝住一個血淋淋嘅肢體行出黎畀我見到,我差啲成盒飯嘔返出黎。(喂,又話飲食page唔講咁詳細!)
其實我今個post本來係想講尖沙咀川菜映水芙蓉,喺海港城,維港view,日頭去食有陽光好舒服。小米椒牛舌 $148,小米椒味道明顯,牛舌好腍,而且好有牛舌本身獨特嘅香味,但份量少到離奇,訂價完全不合理。燒椒鳳尾蝦 $278,啲蝦其實冇乜特別,主要係食個汁,味道層次感豐富,有藤椒、青辣椒、指天椒混合嘅香氣。大刀回鍋肉 $168 ,喺四川食小炒嘅味道係咁上下,大同小異,我諗起醫院個飯盒。口味豬蹄$198,份量比預期中大,豬手好腍,走過油嘅豬皮好香。老媽蹄花湯 $88,料好足,味道濃郁,但鹹左啲啲。以上所有菜式,如果同我印象中嘅川菜比較,係好溫和,即係有啲本地化。全部都冇咁油、冇咁辣、冇咁鹹、冇咁麻。好定唔好就見仁見智,冇咁地道同正宗就一定架喇,不過再辣啲同油啲其實我個胃又頂唔順。重慶小麵 $88,更加係當中最溫和嘅一隻,有啲BB班川菜嘅感覺,太「冇料到」。但隻麵條幾好食,滑得黎有少少咬口,好過唔少麵館。全餐飯做得最差係碗白飯,又冇飯味、又唔香、又濕又黏。btw,服務好好。我估唔到佢個豬手咁大,叫多左野,兩個人食左$1172。
—————————————-
映水芙蓉
地址:尖沙咀廣東道3-27號海港城海運大廈2樓OTE 201號舖
電話:23882008
米燭光單位 在 流明lux換算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焦點新聞 ... 的推薦與評價
而照度單位勒克斯(lux)定義,1平方公尺面積總光通量有1流明,稱為該面積上照度 ... 米燭光lux 換算- Bujin · https://www.bujincycy.co/米燭光-lux-換算/. ... <看更多>
米燭光單位 在 米燭光流明換算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推薦與評價
另外網站光強度的單位:燭光(cd) - 國家度量衡標準實驗室也說明:光強度. luminous intensity. 燭光. candela. cd. (cd= lm/sr) ; 光通量. luminous flux. 流明. lumen. ... <看更多>
米燭光單位 在 流明和燭光有什麼不同?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舉例來說:一般燈泡跟螢光燈管的亮度單位,一般都用流明lm(因為光是往四周散開的)。但是鹵素杯燈,因為多了一個杯子來改變光照射的方向,他就會標示燭光cd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