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跑友來說,公共設施長期不足已非一朝一夕的事。有時連找個儲物櫃都不得要領時,想到稅單,能不氣炸?
—————
附:本年度財政預算案針對體育部分
陳茂波表示,政府決定向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額外注資50億元,即合共注資60億元,為精英運動發展提供更強支援。政府會向藝術及體育發展基金(體育部分)注資10億元,資助體育團體訓練運動員和舉辦賽事,同時撥款1億元,開展為期5年的地區體育活動資助計劃,鼓勵更多市民參與。(經濟日報)
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 在 蔡東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宣讀本屆政府第一份財政預算案,預料2017/18年度的財政盈餘高達 1,380 億元,較去年原先預算相差 1,217 億元。「派糖」措施則包括寬減薪俸稅及利得稅 75%,寬免 2018/19 年度四季差餉,以及向有需要學生發放 2,000 元津貼。
《立場新聞》相關報道如下:
寬減薪俸稅75%上限3萬 稅階增一級 有需要學生獲 2000 津貼
http://bit.ly/2BUMSa0
今年度盈餘 1380 億 陳茂波估少逾千二億 均創歷年新高
http://bit.ly/2FApqyw
推「一換一」舊車換電動車 首次登記稅寬減上限25萬
http://bit.ly/2EYsVOh
陳茂波:憂人口急速老化 勞動市場緊張 擬適時適度增加外勞
http://bit.ly/2ovG1wb
派一萬海洋公園飛、免費考DSE 網民點睇小惠小利措施?
http://bit.ly/2sXaub2
增撥80億建地區設施 20億推街市現代化
http://bit.ly/2HRoE0V
與內地姊妹學校交流恆常化 每年額外開支1.7億
http://bit.ly/2EXt08R
警隊編制大增 1057 人 突破 3.5 萬人 下年度開支達 197億
http://bit.ly/2Cq614J
教育再增20億經常開支 持續進修資助倍增至2萬元
http://bit.ly/2CrTFJB
醫療開支增一成三 醫管局預算增 60 億添病床、人手 另推三年智障牙科服務
http://bit.ly/2FCxxLa
200億建文化設施 擴建大會堂 逾億助藝術家赴大灣區交流
http://bit.ly/2EYPbM7
再向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注資 50 億 推動體育精英化
http://bit.ly/2oCnb5K
加碼五百億推創科 創新基金及科技園各增資百億 數碼港商場變身電競場
http://bit.ly/2GPykYw
【不斷更新】2018/19 財政預算案重點一覽
http://bit.ly/2t5AUYy
政府職位加 6700 個 警隊、入境處佔三成
http://bit.ly/2BXuJZp
發聲明盛讚陳茂波 林鄭:完全秉承管治新風格和理財新哲學
http://bit.ly/2CrRju3
仿日本瀨戶內 鹽田梓擬辦藝術祭 最快明年首季開幕
http://bit.ly/2EZ5KYd
盈餘創新高 四成派糖 泛民批非全民受惠
http://bit.ly/2HTgmFF
民間團體批評「還富於富」 欠長遠規劃
http://bit.ly/2GQxuuy
被指2011年曾撐派錢 陳茂波:一刀切派錢非我所信
http://bit.ly/2F9hdDH
政府職位加 6700 個 警隊最多 增逾千人佔16%
http://bit.ly/2owdVkt
發聲明盛讚陳茂波 林鄭:完全秉承管治新風格和理財新哲學
http://bit.ly/2CrRju3
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 在 八鄉朱凱廸 Chu Hoi Dic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300幾億買一個體育夢?財政預算案有關啟德體育院的發言】
(按:財務委員會工務小組正審議香港史上最大規模、耗資300多億的體育設施群──啟德體育園。各派議員對於招標模式、應該由政府還是私人管理、五萬人主場館的必要性、對落選投標公司支付六千萬等問題展開了討論,朱凱廸利用財政預算案的修正案辯論,將對啟德體育園的思考綜合了一次。立此存照,希望有助於日後的討論。)
本人想討論的,係57及58號,鄺俊宇議員同埋張超雄議員既修正案。兩條修正案內容係一樣的,即,議決為削減分目 000 而將總目 53 削減 895,000 元。 (削減大約相當於民政事務局局長 3 個月薪酬預算開支)。
我係兩周前討論民政事務總署既發言裡面,已經提到過我對民政局一啲睇法,今天或者可以集中睇下民政局係體育方面既工作。
我地不如重溫下一啲好典型既「香港故事」先。
我地聽過足球員蘇來強係十幾年前只得六千蚊人工,同時兼職救生員*既故仔,又聽過18歲曾經做過最佳青年球員既姚學文,24歲時一度掛靴,轉職消防員既古仔。
但其實過左咁多年,情況仍然係有待改善。港甲變左港超係好左,底層球員會8500至11000蚊,但港超聯理文流浪既行政總監馮嘉奇,上個月接受訪問時提到,而家仍然有青年球員,家住天水圍而月入四千。
好啦,足球圈可能太多人,唔夠「精英」。
最近港台有個節目,《鏗鏘集》既「運動場上」,訪問左好多唔同界別唔同項目既運動員,我地又睇到對本港體育設施既分析。
曾經得過亞運冠軍的山地單車手陳振興,提到越野單車的山徑是由單車運動員拼手胝足咁去維修同埋開鑿,搞一條要幾星期。
射箭運動員李嘉威提到牛池灣射箭場,草地水平係好斜,好難做訓練,甚至長期會有受傷風險。
剛剛跳出1米88佳績,打破香港紀錄,躍升世界排名第9既楊文蔚就指出,目前除左灣仔運動場外,唯一符合國際田聯標準既田徑場地,將軍澳運動場在設計上亦有唔小問題,例如坑渠蓋既質料錯左,跳高墊亦的助跑範圍亦不足圓周20半的規定。
咁政府做左咩呢?
我地留意到政府好識玩,搞個「體育專員」出黎,其實係將民政局本身負責體育政策既副秘楊德強,俾多個新名目佢。另外仲有70億既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後來又再多10億,咁當然係好左,但其實見到體院既收入大概亦只係多左1億多小小。
相對之下,我地既政府係啟德體育園既319億支出,就大得驚人。
但其實呢319億,並唔係直接拎去資助體育事業或前線運動員。
特別係5萬座位既主場館,功能同政府大球場幾乎完全重疊,長毛話齋,「無啦啦整撻啦」。
我要補充既係,體育園中的公眾田徑場我係贊成的,室內體育館雖然有質疑,但或者相對之下,尚算可以接受。
但呢個無啦啦的主場館,相信係佔左過半既開支,即係百幾二百億。
有左呢百幾二百億之後,多左啲咩呢?最主要係多左個上蓋,咁可以做埋concert。但真係對體育界既投入,並唔係最直接。
同埋,我地發現到,原來,立法會工務小組,對啟德體育園主要的爭議,都係在於個模式,即係個 有冇辦法確保個contractor,令項目回到本,或至少有番啲收入。而唔係任何體育上的指標。
其實我覺得,關於啟德體育園。DBO (Design-Build-Operate) 固然係爭議點,因為真係好少見,政府又出雞又出豉油,仲要1.8億既「提案誘因撥款」,俾啲輸左的 bidder 有安慰獎。
但或者DBO只係其中一個環節,不是最大的關鍵,最大的關鍵係體育文化或政策目標的推動,係不應由牟利為本的設施管理者去肩負責任的,而係應該由政府承擔的,否則就會俾商業、餐飲、零售、地產去主導。
設施管理者主要係應該做好 professional 的部分。
即係剛才講到,陳振興、李嘉威、楊文蔚關心果啲部分,點樣可以做到運動員真係想要的運動場。要好多Details 和心機,我相信體育專員係有可能做得到的。
咁而家點解係咁呢?
一就係因為成本太高了,319億,高到要回本,所以竟然有60萬呎零售及餐飲,令個體育項目變左地產項目。秘書長馮太同體育專員,變左旅遊專員,地產專員,要兼顧好多根本唔需要考慮的事。
二來是政府冇信心到一個點,因為民政局局長不關心體育,大球場又搞到一住屎。
至於個局本身吹水的目標,盛事化的盛事,本身就已行錯了標準
——例如一個外國城巿去host 奧運,去host 世界盃,係因為想用體育文化資本去 translate 出商機,upgrade 或 consolidate 旅遊的 branding,也因為對內管治有提振民情作用。
至於對 sportslover 來說,氣氛好只是 bonus,舉辦盛事係 once a lifetime 的機會,贏或提升戰績的機會。
以上呢幾點對香港唔算太關事。
但我地本身有咩體育文化資本?LOL
不如做好體育好過啦。
任何關心體育的人都明白,香港根本不需要盛事化,皇馬來港踢到17-0也無意義,四隊英超來港對方也不會出真力,只會係平日比賽力量的十分之一,人地當係旅行,見下FAN屎簽個名,吸下戲金。
香港的體育文化問題,主要係沒有經濟鏈,只能主要靠資助,咁資助一定有遺漏,照顧唔到好多俾心機既運動員。
與其搞大白象,倒不如執靚現有的不同體育設施管理,再擺舊錢係度,諗下點資助多啲前線運動員,做好啲體育教育好過啦。
至於民政局局長,劉江華先生,實在難以評價。印象中,我未見過佢黎立法會傾體育政策事宜,幾次啟德體育園既討論,都係秘書長馮太同埋楊德強先生孤軍作戰。
既然,局長冇政治承擔,咁不如人工俾埋啲幫佢頂既公務員啦。
運房局又係呀,張炳良局長,橫洲村民等左你500日,你又派房署啲官幫你頂。你同劉江華先生一樣,不如退番啲人工俾政府啦。
本人謹此陳辭。
(*註:發言指蘇來強曾兼職消防員有誤,應為救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