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下背痛要練核心、教練叫你收核心」到底核心是什麼東西?】
我覺得目前對於核心的定義相信大家都不太一樣,我聽過有人覺得整個軀幹都是核心,有些人說肩膀以下膝蓋以上都是核心,不過我認為的核心還要來的稍微深層一些,而且他們形成杯子一樣,有上蓋下底以及環繞的一圈,當維持非常穩定的時候,這個杯子就會變成冰壩杯,當如果虛弱的話,這個杯子就會變成塑膠手搖杯,看你往哪邊壓就往哪邊凹陷,而這個杯子負責承上啟下的動作連接,這些肌肉其中包含:
上蓋:橫膈膜
下底:骨盆底肌
一整圈的杯體:腹橫肌(天然的腰帶阿)、多裂肌、腰方肌、一些些的腹斜肌。
而這些肌肉的特性,如果有看過奇德之前介紹過的紅肌和白肌(https://goo.gl/iBL6j1),這些深層的核心是紅肌為主的功能
,因為它一整天要持續得讓你軀幹保持穩定,不要往前彎、往後倒、以及往左右兩側彎;因此在訓練上,以紅肌訓練的原則,比較建議使用輕阻力以及等長收縮的方式。
那核心的功能,我覺得可以被歸納成四個,都是提供脊柱穩定的,因此不會提供活動性的動作,這四個包含脊柱的
1️⃣️抗屈曲
2️⃣️抗伸展
3️⃣️抗側彎
4️⃣️抗旋轉
你會發現它都是對抗身體產生動作的(畢竟要提供身體的穩定嘛)
那這四個肌群的訓練模式大概是可以穩定的、較靜態的
1️⃣️抗屈曲:橋式(BRIDGE)、農夫走路
2️⃣️抗伸展:棒式(PLANK)、僵蟲(DEADBUG)、鳥狗(BIRD-DOG)
3️⃣️抗側彎:單側負重農夫走路、單側側平舉、人體國旗
4️⃣️抗旋轉:單側負重農夫走路、單側纜繩胸飛鳥、單側握推等等
有一個研究下背痛權威學者 Mcgill 就提出了,這些能力必須要有個平衡,如果你這些能力失衡的話,就可能導致你產生下背痛,因此這四個關係必須要保持一個理想值,至於這個理想值是一個比值,以我的經驗來講不外乎是兩側抗側彎能力相差太大,或是抗屈和抗伸能力相差太大。
上述肌肉主要負責穩定軀幹的,但脊柱也不是要一直穩定,不然就黏起來就好了啊,畢竟脊柱天生被設定為一節一節當然就是要彎啊轉啊,因此淺層的肌肉(所謂的表層核心)才是負責做出軀幹的屈曲、伸展、側彎、與旋轉,這些就是闊背、豎脊、腹直、腹內外斜、甚至是臀大等等。
在剛剛提到深層核心裡面,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腹橫肌(TVA),因為他肌肉走向是圈狀的,就很像老年人或腰受傷族群常用的護腰的樣子,另外還有做大重量時候的深蹲硬舉會用的腰帶一樣,但你知道你原本就有一個天然的腰帶了嗎,好好去啟動它以及使用它,相信如果有下背痛的你,痛的程度可能可以越來越輕微,或是你在深蹲與硬舉的重量可以有明顯的進步。
同時也有6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Omitsai Mama's Exercise Lif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膝蓋友好的減重訓練 #適合每個人 上周黑媽愛現, 和大家分享我終於看到思思念念的6塊肌了! 很多朋友很關心這6塊肌到底怎麼練的? 👉長期的間歇訓練。(怎麼說我也是個運動網紅啊) #還不爆買黑媽的線上馬甲線課程~ 👉有計畫性的增重。(今年體重一度快要增到54公斤了) 👉有計畫性的減脂。(找到喜歡...
「紅肌訓練」的推薦目錄:
- 關於紅肌訓練 在 哈士奇德的健身日常 HUSKi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紅肌訓練 在 Omitsai Mama's Exercise Lif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紅肌訓練 在 SBD Taiwan 邱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紅肌訓練 在 SBD Taiwan 邱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紅肌訓練 在 [閒聊] 關於慢肌(紅肌)的訓練? - 看板FITNES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紅肌訓練 在 Re: [閒聊] 關於慢肌(紅肌)的訓練? - 看板FITNES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紅肌訓練 在 人類的肌肉纖維分成兩大類,第一型(又稱紅肌、慢縮肌) 的評價
- 關於紅肌訓練 在 「 核心、爆發力訓練 」 - 人體的肌肉總共分為三種型態,分別 ... 的評價
- 關於紅肌訓練 在 不是所有訓練都能增肌,這也要看體質,教你選擇合適訓練動作 的評價
- 關於紅肌訓練 在 Re: [問題] 三鐵訓練與肌肥大是否衝突- MuscleBeach板 的評價
- 關於紅肌訓練 在 [討論] 如何有效促進肌肥大- 看板MuscleBeach 的評價
- 關於紅肌訓練 在 Re: [問題] 三鐵訓練與肌肥大是否衝突 的評價
- 關於紅肌訓練 在 紅肌- 肌,這也要看體質,教你選擇合適訓練動作PTT新聞>不是 ... 的評價
- 關於紅肌訓練 在 健身網紅dcard 的評價
紅肌訓練 在 Omitsai Mama's Exercise Lif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膝蓋友好的減重訓練 #適合每個人
上周黑媽愛現,
和大家分享我終於看到思思念念的6塊肌了!
很多朋友很關心這6塊肌到底怎麼練的?
👉長期的間歇訓練。(怎麼說我也是個運動網紅啊)
#還不爆買黑媽的線上馬甲線課程~
👉有計畫性的增重。(今年體重一度快要增到54公斤了)
👉有計畫性的減脂。(找到喜歡的器材或訓練方式穩定減脂)
👉均衡飲食,攝取原型食物。
這6塊肌也不是一直出現,
它們還是很害羞,
但是曾經的出現,
讓我更有信心繼續下去,
運動是一種生活態度與方式,
願意堅持,就贏了自己。
我和菜爸減脂(減重)實測計畫,
仍然持續進行中,
今天分享的是
▶第一次連續10天彈跳床間歇運動實測影片◀,
拍攝時間從9/11~9/20,
連續10天每天10分鐘,
做不困難的彈跳床間歇訓練!!
這是因為菜爸體重過重,膝蓋負擔大,
再加上他從小到大累積的各種運動舊傷,
以及椎間盤突出等問題,
之前我每次要訓練他,他的身體就會抗議。
所以這一次我的菜單非常非常簡單,#適合所有人
為了確保膝蓋能承受的範圍內,
我們的雙腳做不用離開彈跳布的上下跳躍,
#膝蓋全程保持微彎
#彈跳布可以減緩跳躍對膝蓋的衝擊
再加上雙手做上下開合的動作,
設定45秒做跳躍加上手的動作,
15秒做跳躍動作的間歇訓練,
一套10分鐘。
對~就這樣,是不是超簡單!
第一個10天實測的成續揭曉,
菜爸的腰圍從99.5公分☛95公分;體重84.1公斤☛82.5公斤;體脂21.8%☛21.1%
黑媽的腰圍從68.5.公分☛66公分;體重52.2公斤☛51.1公斤;體脂22.6%☛20.9%
夫妻的減脂實驗,腰圍共減6.5公分,體重共減2.7公斤。
我們進展到第二個10天的實測影片拍攝了,
如同影片所說的菜爸跳完10分鐘彈跳床間歇之後,
會再做其他運動,
他目前做的踩車繼續個人有氧。
等他體重回來到7字頭,
我會再把菜單微調一點,
但仍然以他的身體受得了的方式訓練😊
●黑媽居家運動執行方式:
☛熱身:提高肌肉溫度簡單召喚訓練肌群。
☛訓練:多組菜單輪流讓訓練更多元提高運動成效。
例如:一三五做下肢運動、二四六做上肢運動、日休息。
☛收操:肌肉伸展放鬆。
☛飲食:運動後30~60分鐘內補充蛋白質。
#黑面蔡媽媽 #和妳一起運動的好朋友 #超媽事務所 #跳床運動
#彈跳床運動 #燃脂 #減脂 #實測
紅肌訓練 在 SBD Taiwan 邱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邱個放送 #SBDTaiwan #IPF世界盃經典賽
2021世界盃健力經典錦標賽 (無裝備),今年在瑞典Halstad開賽!
去年因為疫情取消,今年度延期到九月底 (原本是每年六月份)。
2021/9/23~10/3為期十天的比賽,公開組的比賽是9/29~10/3 🔥
本集【邱個放送】邱個為大家一一介紹來自世界各地的健力高手怪物!
他們的IG全部追起來就會變強!💪
唉不是啊,為什麼這次中華隊缺席呢?
請持續鎖定IPF世界盃賽事直播 👉 https://lihi1.com/ckdcV
邱個提到的健力選手IG追起來!❤️❤️❤️ 不用謝~~~~
👇👇👇👇👇👇👇👇
最香的女選手:
Tiffany Chapon: @turbo_tiff
Heather Connor:@heather.e.connor
Noémie Allabert:@Noémie ALLABERT
Inna Filimonova:@filimonovainna555
Kimberly Walford:@trackfu
Simone Lai:@simone.lai
Joy Nnamani:@j_nnamani
Andrea Riley:@andiii_riley
Rico Shizuka:@srico94
Maria Htee:@maria_htee
Bobbie Butters:@bobbie.butters
Caroline SUNÉ:@carosune
Prescillia Bavoil:@lya_powerlift
Iris Scholten:@irislifts
Ivana Horná:@ivana_horna
Sabrina Moore:@innerstrengthuk
Ana Rosa Castellain:@anarosacastellain
Jessica Buettner:@djessicabuettner
JOYCE GAIL REBOTON:@joycerbtn
Francesca Parrello:@francy_parre
Amanda Lawrence:@miss.amanda.ann
Daniella Melo:@daniellamelo
ANGELINA ELOVIKOVA:@unrrreal
Kristín Þórhallsdóttir:@dyralaeknir
Bonica Brown:@bubblypowerlifter
Amélie Mierger:@ameliemierger
男子選手:
Sergey Fedosienko:@sergey_fedosienko
Eddie Berglund:@strongeddie
Panagiotis Tarinidis:@thepanash
Taylor Antwood:@t_atwood
Hassan El Belghiti:@hassan.elbelghiti.43
Alexander Eriksson:@ae.power
𝐂𝐥𝐢𝐧𝐭𝐨𝐧 𝐋𝐞𝐞:@clintoncratus.cs
Brett Gibbs:@brettgibbz
Russel Orhii:@russwole
Owen Hubbard:@ohubb
DAVID COIMBRA:@professordavidcoimbra
Анатолій Новописьменний:@novopysmennyi
Jonathan Cayco:@league_of_lifting
LS MCCLAIN:@lsmcclain
Bryce Krawczyk:@bryce_cbb
Ray Williams:@optimusprime_334
Jesus Olivares:@mega.gojira
Jezza Uepa:@jezzauepa
請持續鎖定IPF世界盃賽事直播 👉 https://lihi1.com/ckdcV
成為SBD頻道會員,小額贊助,支持我們製作更多更棒好看的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pNfxhmQt6NVq2AzP3VBEQ/join
地表最棒的SBD護具在這裡:
https://shop.sbdapparel.com.tw/
#邱個 #體育新聞 #體育
#賽前總整理 #選手介紹
紅肌訓練 在 SBD Taiwan 邱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邱個開箱 #台灣優力建材 #ATPonly
錢沒有不見,只是變成"真香"~~的樣子。by 邱個
這次邱個開箱,我要移動Office GYM到隔壁更大的會議室!!
首先需要更多地墊,一樣購入沒有味道,最棒的台灣優力建材地墊👍
📍 台灣優力地墊👇👇👇👇 #激推
https://lihi1.cc/rQS0H
TYLBM台灣優力建材100cm X 100cm X 8mm:
售價 $1800 NTD/片 (含運費,一片地墊 約10kg重)
另外再把原本買的ATPonly的深蹲架【魚躍框】改成他們家的【吧台框】
兩柱半的深蹲架,後面還可以放置槓片,好用省空間。
原本買魚躍框是要來做負重行走,大力士測試賽使用,但因疫情比賽延期至明年。
我先改成適合Home Gym使用的吧台框,同樣超高品質,真香👍
📍 吧台框:重型兩柱半深蹲架 售價:$43,670 NTD/組
ATPonly👇👇👇👇 #爆推
https://lihi1.cc/MnLyW
還要推薦:為了握把式深蹲而生的 SSB【經典長壽槓】
還有針對銀髮族群的:【銀牙長壽槓】
📍 【經典長壽槓】售價:22,500 NTD
📍 【銀牙長壽槓】售價:23,330 NTD
ATPonly清大學長就是棒~~~
最後還有兩個重要的配件:
📍 ATPonly - 鑄鐵槓片【太一璧】:售價 100NTD/KG #邱個激推 👍
📍 ATPonly - 軟式護槓 (好鄰居硬舉神器) 套件:售價 一對 $1890NTD #真的讚
ATPonly👇👇👇👇 #推到爆
https://www.facebook.com/atponly
台灣優力地墊資訊補充:
➤ 味道最低,揮發空氣成分符合綠建材要求。
➤ 密實表面不透水。
➤ 皮膚接觸面的安全性:
1.表面平順,不刮皮膚。
2.材質不掉屑不汙染衣物或皮膚。
3.不含重金屬(依據CNS 4797重金屬含量試驗 )
4.不含多環芳香烴。
5.不含乳膠,減少少數使用者因乳膠成分產生過敏的風險。
6.不含國際間公認限定有毒物質(歐盟SVHC及美國PBT要求項目)
-產品強度特性:根據EN14904歐盟室內運動地板規定
耐撞擊/耐重壓/耐重物滾壓/耐磨損
-產品防焰特性:內政部防焰產品認證,耐菸灼(DIN51961燒熔停止,不延燒貫穿)
成為SBD頻道會員,小額贊助,支持我們製作更多更棒好看的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pNfxhmQt6NVq2AzP3VBEQ/join
📍 支持地表最棒的SBD護具商品:https://shop.sbdapparel.com.tw/
📍 Instagram: @SBDTaiwan
📍 廣告/業配合作 Email聯繫邱個:chiou@sbdapparel.com.tw
📍 邱個IG: @chiougrr
紅肌訓練 在 Re: [閒聊] 關於慢肌(紅肌)的訓練? - 看板FITNES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好,我是一個運動營養工作者
看到關於紅肌白肌的議題感到非常有趣,
手癢回了這一篇。
先說明我只是要講解一下紅白肌在使用上的差異,
訓練上的議題就交給高手解答。
先科普一下紅肌與白肌是一個比較簡單的說法,
說的是"肌纖維",可以視為肌肉中的小單位。
紅肌纖維:慢肌、有氧肌、第一型肌、主要使用有氧系統產生能量
白肌纖維:快肌、無氧肌、第二型肌、主要使用無氧系統產生能量
其實中間還有細分(type II a b......),這邊先不贅述。
並且我們的肌肉中的紅肌或白肌纖維是交錯出現的,
但是有個大概的規律,淺層肌肉白肌纖維比率高,深層肌肉紅肌纖維較多。
越靠骨頭(深層)肌肉紅肌比率越高。喜歡練小腿的就有聽過比目魚肌跟腓腸肌,
比目魚肌位於較深層,就是紅肌纖維為主。腓腸肌則相反。
我們身體使用肌纖維的順序一般認為是運動強度強就會使用白肌:
強度 弱------------>強
肌肉 紅(100%)------>紅(0%)
白(0%)-------->白(100%)
實際上這是錯誤的,應該是運動強度越強白肌使用越多,紅肌維持:
強度 弱------------>強
肌肉 紅(100%)------>紅(100%)
白(0%)-------->白(100%) 比例代表肌肉使用率
回到原po的問題,什麼運動可以練紅肌?
答案是低強度運動就會使用紅肌,高強度運動也會使用紅肌(白肌也會)
但是"只"單純練紅肌的方法就是低強度運動了。
所以最最最傳統的長跑練法就是大量的LSD,
使用低強度長時間的訓練方法去刺激紅肌的有氧能力。
但是如果有認識專業一點的馬拉松跑者就知道,高強度的訓練法明明常常使用阿~
就是因為研究顯示高強度訓練會使用到紅肌,當然就可以增加紅肌肉有氧能力,
同時也增加白肌的運動能力。
但是高強度運動時間太短,刺激不夠,因此才有高強度"間歇"訓練的產生,
因此高強度或是間歇的訓練法在長跑者身上,在近代占比越來越高。
有點累了,先打到這裡~
我只針對運動生理的大方向觀點討論,
訓練學中還有太多的變化,無法一一說明,
不引戰,如果有說不對的地方也多指教~
引述《ceca (生活藝術大師 N)》之銘言:
: 其實是想要討論一下關於紅肌的訓練.
: 其實,大多數無論是健身還是減肥.
: 訓練肌肉方式大多都是以白肌(快縮肌)為主.
: 當然我知道,絕大多數的人要的是美觀的體態.
: 白肌可以產生別人會驚訝,自己會爽的肌肉線條和視覺張力.
: 因此在紅肌型態的訓練資料,找到實在超少..XD
: 不過有時候肌肉分配比率天生影響很大.
: 我個人就是典型紅肌比重比較多的.
: 小時候游泳隊,每天下水兩千之後比賽項目1000,慢慢游游完沒啥感覺.
: (橫渡日月潭就抬頭蛙一路看風景甚至跟旁邊聊天這樣游過去)
: 但是比賽一百公尺衝刺這種,就超弱(所以通常都是比200以上)..XD
: 國小最嚴重就是,跑步長跑很ok,短跑速度在班上算中後.
: (小時候游泳,會跑不快的典型)
: 後來高中短跑才比較快一點,但也看不到最快的人的車尾燈.(我記的在13.x秒)
: 3000公尺11分鐘搞定.
: 但是本身力量超小...高中跟班上肌肉男阿秋把,我兩隻手被他一隻手幹掉!!
: 小時候都搞不清楚狀況..XD
: 還以為耐力強是因為意志力強,但是身體並非有運動天分.
: 然後電影都很誤導.
: 任何型態的電影,運動訓練裡面都是"大肌肉"加上"超強的重量訓練和無氧訓練"
: 所以更被騙說沒有任何運動天分..XD
: 後來才知道是體質問題.
: 目前知道紅肌的訓練方式,大多都是直接用耐力去訓練.
: 反正就是中強度運動練到你沒力,你下一次就會變更強.
: 例如馬拉松,就是一周100公里,慢慢上升到一周150公里,一周170公里.
: 不過後來發現,高強度運動可以大幅拉升心肺能力,並且也可以拉升肌耐力.
: (要以極快速運動為主,非阻力型態訓練)
: 當然練身體並不可以全特化只練紅肌,因此某個中低程度的重訓是有必要的.
: (就像健美也不可以只練白肌,完全杜絕有氧)
: 另外,很多人耐力訓練是卡到心肺能力.
: 也就是你跑步跑到"很喘心跳很快快要炸掉了"
: 那是你卡到你心肺能力不足.
: 而不是你跑到"兩隻腳突然完全沒力了,整個空虛踏空,甚至感覺等下連身體都撐不起來"
: 這種才是肌力的極限...
: 所以心肺能力差,有時候動不下去時你的肌力並沒達到使用極限.
: 因此,訓練紅肌的時候,心肺能力必須要跟上,不然你訓練量可能會被受限.
: (不過也可以分多段式訓練拉,你卡心肺能力而一次跑不完,就休息一下再跑
: 這樣一樣可以讓你跑到肌力的極限)
: 不過目前找到的訓練菜單和資料,似乎都很少很少.
: 主流練身體好像都不喜歡這一型態的.
: 大多都還是朝著大肌肌大巨巨走向..XD
: 充滿著,有氧會掉肌肉,耐力訓練會掉肌肉之類的觀念.
: 但其實,紅肌也是肌肉阿...
: 可惜當這種觀念充斥的時候,也造成絕大多數人討論和關注的焦點都完全排除紅肌的訓練.
: 造成可以找到的資料非常的少..哭哭~~~
: 不過這方面也可以理解拉.
: 有人說,訓練是痛苦的.
: 但是痛苦也是有分強度的.
: 據了解,對大多數人而言,痛苦度是.
: 無氧肌肉訓練 < 長時間耐力肌肉訓練 < 心肺能力極限.
: 很多人對心肺能力極限有很大的抗拒.
: 也就是它們寧願吸著嗅鹽,做超高重量訓練,弄到全身肌肉痠痛.
: 也不願意喘到要把心臟吐出來...XD
: 也因此潛意識下產生更多對有氧的排斥.
: 最好的理由就是"有氧會掉肌肉"...
: 另外一點就是,訓練紅肌需要花很多很多時間.
: 不像白肌,你實際花費時間是有限的.
: 你一個小時重訓,但實際上你訓練和休息時間比可能就1:2~1:3.
: 休息時間你依然可以拿起平板上ptt發廢文跟人家吵架..XD
: 但是紅肌你會持續都在運動狀態沒有停止,其他你能幹的事情其實很有限.
: 目前我還在思考,因為如果把強度上升確實可以縮短訓練時間.
: (不然每天要三四個小時在運動,這樣我電影小說都不用看了)
: 但是強度上升到一個水平會變成高強度無氧,這樣反過來會變成刺激白肌為主.
: 當然話又說回來,我跳舞並沒有需要達到馬拉松那種極限耐力特化狀態.
: 所以目前我的運動菜單還是在不段調整中.
: 目前
: 一天大概練舞60分鐘處於中強度(心率70~80%)
: 然後60分鐘高強度(心率75~90%)
: 在60分鐘高強度運動中,參雜幾次心率達95%的高強度運動
: (通常飆上95%時間實在有限,很難超過1分鐘,喔不,半分鐘都很難維持就降下來了)
: 紀錄上,90%以上心率大概總共3~5分鐘.(心率都上上下下,有破90%的時間統計)
: 最大心率目前我比傳統年齡計算,提升了10,大概抓190.
: (目前運動極限是達到189bpm)
: 這樣時間含強度,可以運動到感到肌肉開始疲乏,表現開始減弱..
: 目前感覺是對運動耐力有一定有感效果的提升中.
: 不過畢竟我想要長命百歲,所以凡事只做八成.
: 也就是除了偶爾挑戰最大心率會比較拚一點外.
: 在肌力和身體狀況下,最多做到八成,保留兩成以免受傷..不挑戰自己極限.
: (不像白肌的訓練,大多都是挑戰肌肉極限)
: 以上也想請教一下無所不知的鄉民大大.
: 有沒有更多關於紅肌(慢肌)的訓練資料和菜單..
: 感謝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101.26.14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ITNESS/M.1629205932.A.DB7.html
... <看更多>
紅肌訓練 在 人類的肌肉纖維分成兩大類,第一型(又稱紅肌、慢縮肌) 的推薦與評價
大部份肌群則是以50%,50%的狀況。 肌纖維類型的比例會受到基因、荷爾蒙和個人運動習慣所影響,耐力訓練可以讓兩種型態的粒線體增加 ... ... <看更多>
紅肌訓練 在 [閒聊] 關於慢肌(紅肌)的訓練? - 看板FITNES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其實是想要討論一下關於紅肌的訓練.
其實,大多數無論是健身還是減肥.
訓練肌肉方式大多都是以白肌(快縮肌)為主.
當然我知道,絕大多數的人要的是美觀的體態.
白肌可以產生別人會驚訝,自己會爽的肌肉線條和視覺張力.
因此在紅肌型態的訓練資料,找到實在超少..XD
不過有時候肌肉分配比率天生影響很大.
我個人就是典型紅肌比重比較多的.
小時候游泳隊,每天下水兩千之後比賽項目1000,慢慢游游完沒啥感覺.
(橫渡日月潭就抬頭蛙一路看風景甚至跟旁邊聊天這樣游過去)
但是比賽一百公尺衝刺這種,就超弱(所以通常都是比200以上)..XD
國小最嚴重就是,跑步長跑很ok,短跑速度在班上算中後.
(小時候游泳,會跑不快的典型)
後來高中短跑才比較快一點,但也看不到最快的人的車尾燈.(我記的在13.x秒)
3000公尺11分鐘搞定.
但是本身力量超小...高中跟班上肌肉男阿秋把,我兩隻手被他一隻手幹掉!!
小時候都搞不清楚狀況..XD
還以為耐力強是因為意志力強,但是身體並非有運動天分.
然後電影都很誤導.
任何型態的電影,運動訓練裡面都是"大肌肉"加上"超強的重量訓練和無氧訓練"
所以更被騙說沒有任何運動天分..XD
後來才知道是體質問題.
目前知道紅肌的訓練方式,大多都是直接用耐力去訓練.
反正就是中強度運動練到你沒力,你下一次就會變更強.
例如馬拉松,就是一周100公里,慢慢上升到一周150公里,一周170公里.
不過後來發現,高強度運動可以大幅拉升心肺能力,並且也可以拉升肌耐力.
(要以極快速運動為主,非阻力型態訓練)
當然練身體並不可以全特化只練紅肌,因此某個中低程度的重訓是有必要的.
(就像健美也不可以只練白肌,完全杜絕有氧)
另外,很多人耐力訓練是卡到心肺能力.
也就是你跑步跑到"很喘心跳很快快要炸掉了"
那是你卡到你心肺能力不足.
而不是你跑到"兩隻腳突然完全沒力了,整個空虛踏空,甚至感覺等下連身體都撐不起來"
這種才是肌力的極限...
所以心肺能力差,有時候動不下去時你的肌力並沒達到使用極限.
因此,訓練紅肌的時候,心肺能力必須要跟上,不然你訓練量可能會被受限.
(不過也可以分多段式訓練拉,你卡心肺能力而一次跑不完,就休息一下再跑
這樣一樣可以讓你跑到肌力的極限)
不過目前找到的訓練菜單和資料,似乎都很少很少.
主流練身體好像都不喜歡這一型態的.
大多都還是朝著大肌肌大巨巨走向..XD
充滿著,有氧會掉肌肉,耐力訓練會掉肌肉之類的觀念.
但其實,紅肌也是肌肉阿...
可惜當這種觀念充斥的時候,也造成絕大多數人討論和關注的焦點都完全排除紅肌的訓練.
造成可以找到的資料非常的少..哭哭~~~
不過這方面也可以理解拉.
有人說,訓練是痛苦的.
但是痛苦也是有分強度的.
據了解,對大多數人而言,痛苦度是.
無氧肌肉訓練 < 長時間耐力肌肉訓練 < 心肺能力極限.
很多人對心肺能力極限有很大的抗拒.
也就是它們寧願吸著嗅鹽,做超高重量訓練,弄到全身肌肉痠痛.
也不願意喘到要把心臟吐出來...XD
也因此潛意識下產生更多對有氧的排斥.
最好的理由就是"有氧會掉肌肉"...
另外一點就是,訓練紅肌需要花很多很多時間.
不像白肌,你實際花費時間是有限的.
你一個小時重訓,但實際上你訓練和休息時間比可能就1:2~1:3.
休息時間你依然可以拿起平板上ptt發廢文跟人家吵架..XD
但是紅肌你會持續都在運動狀態沒有停止,其他你能幹的事情其實很有限.
目前我還在思考,因為如果把強度上升確實可以縮短訓練時間.
(不然每天要三四個小時在運動,這樣我電影小說都不用看了)
但是強度上升到一個水平會變成高強度無氧,這樣反過來會變成刺激白肌為主.
當然話又說回來,我跳舞並沒有需要達到馬拉松那種極限耐力特化狀態.
所以目前我的運動菜單還是在不段調整中.
目前
一天大概練舞60分鐘處於中強度(心率70~80%)
然後60分鐘高強度(心率75~90%)
在60分鐘高強度運動中,參雜幾次心率達95%的高強度運動
(通常飆上95%時間實在有限,很難超過1分鐘,喔不,半分鐘都很難維持就降下來了)
紀錄上,90%以上心率大概總共3~5分鐘.(心率都上上下下,有破90%的時間統計)
最大心率目前我比傳統年齡計算,提升了10,大概抓190.
(目前運動極限是達到189bpm)
這樣時間含強度,可以運動到感到肌肉開始疲乏,表現開始減弱..
目前感覺是對運動耐力有一定有感效果的提升中.
不過畢竟我想要長命百歲,所以凡事只做八成.
也就是除了偶爾挑戰最大心率會比較拚一點外.
在肌力和身體狀況下,最多做到八成,保留兩成以免受傷..不挑戰自己極限.
(不像白肌的訓練,大多都是挑戰肌肉極限)
以上也想請教一下無所不知的鄉民大大.
有沒有更多關於紅肌(慢肌)的訓練資料和菜單..
感謝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3.22.6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ITNESS/M.1629026134.A.9E3.html
※ 編輯: ceca (1.173.22.65 臺灣), 08/15/2021 19:16:12
目前我的阻力訓練並不多.
廁所門口一根單槓,路過拉三下(極限六下),每天拉2~3次.
有在考慮要不要做一定的啞鈴...
不過目的主要還是以肌耐力為主.
這樣在跳舞的時候,身體音樂表現和控制可以更精準.
然後因為跳摩登,衣服包很多,看到皮膚的只有臉和手掌..XD
當然透過衣服會有肌肉線條,但訴求會以長條型為主.
所以不用像現代舞或是拉丁舞那樣,要有一定的肌肉肥大張力型態的線條.
另外我也有發現我的飲食菜單可能跟巨巨不太一樣.
我很難完全戒醣.(會比較沒"持久力")
所以目前每天一餐的便當飯還是全部吃光..XD
單純戒甜食和飲料.
(我是指目前還要減兩公斤的前提,減了之後可能還是會攝取微糖的東西)
不過菜單也還在調整中..@@a
(之前腫起來就是飲料喝太多冰吃太多..XD)
目前每天大概就,一個便當,500cc無糖高纖豆漿,1~2份乳清,還不一定多少的堅果.
之外穿插雞塊/牛肉/優格/水煮蛋/五穀粉.
總熱量抓在1500~1700左右.
168的話大概在12~13小時會有一些餓的感覺,不過不會很強烈.所以並沒有斷的多辛苦.
(其實我本來就一天只吃兩餐,食量並沒有很大)
目前是有開始刻意把蛋白質提高到100g.(之前在70~80)
and..
我高強度運動的目的也是想說可以提升無氧閥值.
and..之前是想說,這種強度已經到無氧為主的型態.
是否就可以大量取代阻力訓練的需求性.
※ 編輯: ceca (1.173.22.65 臺灣), 08/15/2021 22:25:57
感謝以上.
來調整看看..
※ 編輯: ceca (1.173.22.65 臺灣), 08/16/2021 00:30:12
戴口罩出門運動很痛苦拉.
在家玩VR運動超爽..XD
感謝土地公讓VR這東西誕生...
※ 編輯: ceca (1.173.22.65 臺灣), 08/16/2021 02:17:52
宏碁今天長0.99%.
and..高雄走到台北要走多久..@@
※ 編輯: ceca (1.173.22.65 臺灣), 08/18/2021 18:30:02
3天...
那要先訓練三個月..XD
不然第一天就滿腳水泡.
一天110公里,第一天高雄就要拚到嘉義了.
喔喔,拚到嘉義還必須快走,才有辦法縮在1x個小時內走道.
這樣...三天...
那應該要先訓練三年,三個月不夠...XD
※ 編輯: ceca (1.174.177.99 臺灣), 08/21/2021 00:58:5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