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的 #迷誠品專欄,著眼的議題應該可以說是創作者們嘗試去打破的隔閡,存在於各個群體之中。世界上出現過無數令人髮指的社會案件,寫成看似公正客觀的報導文字與新聞畫面時,尤其顯得驚世駭俗,但往往在深入了解前因後果,甚至是時代背景之後,反而會萌生一股感同身受,讓許多看似天理難容的行為,變為一曲情有可原的生命悲歌。那才是真相,真相不是毫無溫度的監視器畫面,真相還必須將人的感受、情緒、記憶化為故事,那才是屬於身為一個人、而非機器的情感真相。
⠀⠀⠀⠀⠀
因而,這一次選了五部圍繞於此的電影,假使以駭人聽聞的程度循序漸進來區分,談論的依序為 2018 年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2002 年李滄東的《#綠洲》、2020 年柯貞年的《#無聲》、1976 年大島渚的《#感官世界》,以及,1991 年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
從《小偷家族》來看,追根究柢,家的本質究竟為何?有生育能力就等於具備為如父母的資格嗎?是枝裕和將這個無解的問題拋給觀眾,畢竟,任何事物都可以竊取,除了羈絆,那也並非因血緣而與生俱來。而唯有真實的情感,才足以於道德標準反覆擺盪之際,撼動觀眾們根深柢固的價值觀。
⠀⠀⠀⠀⠀
《綠洲》而言,雖無同情,卻有憐惜,李滄東亦選擇透過魔幻手法,在與大象、印度女子與孩童共舞的想望裡,將真實帶到觀眾眼前,注入了美和自由的力道,那是形體難以禁錮的人間至善。因此,在體制之外,有沒有可能真相是我們想像不到的故事?有沒有可能,世間確實存在千百種愛情?當我們的社會一廂情願簡化問題時,再也不會有人能理解,那名瘋子為何千辛萬苦逃出看守所,只為鋸掉路旁某棵不起眼的枯樹。
⠀⠀⠀⠀⠀
《無聲》最終傳遞出,探究真相,並不是只為讓壞人罪有應得,而是拒絕目睹悲劇持續在其他孩子、下一代、下下代身上重演,偏偏那有如地獄之中的惡性循環,無法單憑司法懲戒、輿論撻伐逼出代罪羔羊。若想解決問題,第一步得先承認問題存在;若想面對癥結,則須培養長遠而宏觀的視野,勇於溫柔追問,勇於承擔責任。痛也是癒合必經的過程,這才應是人們關注社會問題的真正目的。
⠀⠀⠀⠀⠀
大島渚鏡頭下的男女主角,透露著一種病態的情慾和對死亡的迷戀,雖然整部電影涵蓋無數性愛場景,但如此畫面既不香豔,亦不煽情,卻可以為此廢寢忘食、醉生夢死,無法填補的慾望成為兩人世界中最自然的一部分。有時候那無關乎道德,更難以抽身,在愛情與毀滅之際,人們方能領悟,死亡才是永恆的高潮。《感官世界》的結局大膽挑戰了觀眾的底線,為世不容的瘋狂,是戰時肅殺氛圍多一點,還是感官放大到極限的愛多了一點?大島渚真正從藝術價值潛入心境的更深一層,以奇觀面對人性與時代勾勒出的各種輪廓。
⠀⠀⠀⠀⠀
放在最末的,是時隔三十年仍恆久不墜的經典之作,不只關注著 1960 年代的生活,同時嘗試重新定位人之價值,透過鏡頭探問著究竟是什麼樣的環境、是什麼樣的因素,導致一個毫無前科的高中生成為滿身血污的殺人凶手?《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原本只是小成本的製作,關於一對少男少女的青春愛情故事,以悲劇收場,最後卻越寫越大,越寫越完整,最後的成品散發出一股史詩氣勢。純真的失落,道德界線的崩壞,是楊德昌不停透過電影探討的核心,他正是親自走過 1960 的最後一代,始終著迷於這個時空背景,台灣處於白色恐怖時期,族群對立,械鬥滋事,社會極端不自由,以精準嚴謹的歷史態度傳遞了彼時人們的生活與心理狀態。
⠀⠀⠀⠀⠀
⠀⠀⠀⠀⠀
「永遠都存在著一個夢想,一個嚮往,
一種對另一個更美好的世界的存在的信心、期待、依據。」
⠀⠀⠀⠀⠀
—— 楊德昌
⠀⠀⠀⠀⠀
⠀⠀⠀⠀⠀
⠀⠀⠀⠀⠀
▍完整全文:
▍無法被定義的人性面貌:電影裡的情感真相
https://pse.is/3nyyqd
⠀⠀⠀⠀⠀
▍上月回顧:
▍閉上眼睛,旅行就在生活的另一端|城市電影推薦
https://pse.is/3l2kc5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alex lam,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古早味,呷飽沒?》 走進一幕幕完美復刻的昔時場景,來一趟情懷滿溢的臺味之旅,呷下100% Made in Taiwan 的生活韻味。 #古早味呷飽沒 #CityPlaza #誠品書店 #台灣直送 #古早味市集 #太古城中心 #太古美食 #古早味蛋糕 #打卡 #太古城 「呷飽沒?」 簡單3個字的...
「純真年代電影」的推薦目錄:
- 關於純真年代電影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純真年代電影 在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純真年代電影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純真年代電影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純真年代電影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純真年代電影 在 浪LIVE直播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純真年代電影 在 [好雷] 純真年代(The Age of Innocence):殘酷的壓抑- 精華區movie 的評價
- 關於純真年代電影 在 她选择隐忍和沉默,几分钟看完《纯真年代》| 薇诺娜的早期佳作 的評價
- 關於純真年代電影 在 葡萄愛電影is on Facebook. To connect with 葡萄愛電影, join ... 的評價
- 關於純真年代電影 在 純真年代_ 線上看- Gimy劇迷 的評價
純真年代電影 在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電視巔峰】娛樂雪崩
串流媒體戰爭打響約兩年後,今年秋天有望成為有史以來最繁忙的電視季。蘋果(Apple)和亞馬遜(Amazon)正投資數十億美元,與Netflix和華特迪士尼(Walt Disney)展開競爭,全國廣播公司環球媒體公司(NBCUniversal)旗下的Peacock和派拉蒙(Paramount)旗下的Paramount+也在努力追趕。傳統電視台也大多恢復了正常的製作時間表。
疫情前,很多人將這個時代稱為「電視巔峰時代」(Peak TV)。儘管人類從不缺娛樂方式,但與當今大量的高品質娛樂活動相比,1950年代簡直像石器時代。如今,人們隨身攜帶一部超級電腦,能傳輸電視節目、電影、電子遊戲、播客、新聞文章和GIF等。在家裡,人們有多個螢幕設備。緊追一切娛樂消遣像一場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僅2019年,電視行業就推出了逾1000部新劇集。
疫情讓所有人得以從這一洪流中稍作喘息,長達數月的停工限制了內容產出。各大電視台幾乎突然就失去了新內容的源泉,串流媒體服務商則到今年初才出現內容短缺。美國發行的劇本節目總數在至少十年內首次出現下滑。
這種趨勢只是暫時的。9月19日起,美國四大電視台將在7天內首播20餘部劇集,包括新一季的《美國好聲音》(The Voice)、《重返犯罪現場》(NCIS)和《與星共舞》(Dancing With the Stars),《純真年代》(The Wonder Years)的重拍版,以及沃爾夫(Dick Wolf)的《聯邦調查局》(FBI)系列劇的衍生劇。
但問題是,Netflix去年面對的是千百萬困在家裡無處可去的人,而現在,串流媒體服務商面臨的競爭則激烈得多。許多電影製片公司時隔一年多後,開始帶著大量新片湧入市場。短短幾周內,觀眾將能看到一部《蜘蛛俠》(Spider-Man))的衍生電影、另一部新的漫威(Marvel)電影、《人在江湖》(The Sopranos)的前傳電影以及最新的007電影。――Lucas Shaw;譯 程璽
#串流媒體 #Netflix #Apple #疫情 #娛樂 #電視
(本文節選自《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第228期,如欲查閱全文,歡迎訂閱)
★★訂閱聯絡方法
網站:www.bbwhk.net
電郵:bbwhk_cir@modernmedia.com.hk
純真年代電影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還記得,去年哥哥生日前夕,《白髮魔女傳》與《夜半歌聲》修復版一起在台重映。電影的尾聲,畫面黑去,燈光亮起,全場觀眾沒有一個人趕著起身,我怔怔坐在椅子上,整個人被影廳環繞音響傳出的「從前和以後,一夜間擁有,難道這不算,相戀到白頭」緊緊包覆。有人云,還未觀看電影時,他的歌喉就已先聲奪人,似乎永遠聽不倦他時而激昂時而低語的熟悉嗓音,因為眼裡看的、耳裡響的、心裡念的,始終都是對一個人難以放下的深沉懷念。
⠀⠀⠀⠀⠀
平行時空的張國榮,今天六十五歲了,依舊眷戀那樣恆久駐足的瞳孔、笑容、唇角、側臉、後頸、五官、背影,真實到彷彿可以伸手觸摸,卻又虛幻到未曾流連這個人間。王家衛深諳其勾人魂魄之處,眉目如畫,柔中帶剛,看似飽經風霜、被孤獨淬煉出洞悉世事的雙眼,卻始終不失純真。幾年前,某一個四月一日或九月十二日,在這裡問了一個問題:多年後回頭來看,若說張國榮是一個超越時代的存有,不知你會同意多少?
⠀⠀⠀⠀⠀
並非僅止於他的表演、言行或是私生活,還在於他所挑選角色與劇本的慧眼獨具,更在於他從虛構人物中投入多少真實自我,激盪出多少觀眾與藝術之間的真實共鳴,從自身靈魂撐起整部電影的靈魂。要在這些電影中看見程蝶衣、何寶榮、宋丹平、寧采臣、旭仔這些角色,好難好難,那一顰一笑穿透了戲裡戲外,演繹的都是同一個永恆身影。
⠀⠀⠀⠀⠀
「無人如你逗留我思潮上。」
⠀⠀⠀⠀⠀
每個贗品都有真實的一面,每個角色也是。尤其《霸王別姬》,尤其〈當愛已成往事〉,現實的遺憾造就戲裡的悲劇,張力在於永遠無法抵達的彼岸,必得歸功於李宗盛的詞曲,以及帶出歌中戲與戲中情的這個人,張國榮、程蝶衣、虞姬重疊的回眸望穿秋水,抑鬱濃烈生死兩茫,過去無數唱功了得的版本始終無法取代如此至情境界,因為那是上輩子的愛恨繾綣,上輩子的深情回眸,上輩子的風華絕代,這個人間早已滄海桑田難為水。
⠀⠀⠀⠀⠀
今年年中,出版了第一本書《光影華爾滋》,緣分正是由哥哥所牽起,因此特地選擇將書籍篇章分類重新命名,以張國榮一句歌詞作為代表,做為對他的致敬與追憶,第一幕「不想擁抱我的人」,第二幕「一追再追」,第三幕「顏色不一樣的煙火」,第四幕「悲傷的語言」,第五幕「難以再說對不起」。時間並不喧嘩,然而演唱會上的真情流露,會跟著我們一生一世 ——
⠀⠀⠀⠀⠀
⠀⠀⠀⠀⠀
「你們會不會很快就不再記得我了?
我不是一個貪心的人,我只希望就是 ⋯⋯
如果有朋友問起你們,
八十年代香港歌星裡面都有誰,
你們隨便提起我,我就已經很滿足了。」
⠀⠀⠀⠀⠀
⠀⠀⠀⠀⠀
#生日快樂
純真年代電影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古早味,呷飽沒?》
走進一幕幕完美復刻的昔時場景,來一趟情懷滿溢的臺味之旅,呷下100% Made in Taiwan 的生活韻味。
#古早味呷飽沒 #CityPlaza #誠品書店 #台灣直送 #古早味市集 #太古城中心 #太古美食 #古早味蛋糕 #打卡 #太古城
「呷飽沒?」
簡單3個字的台語,除了包含「吃飽了嗎?」之意,更是傳統農業社會裡最自然的問候。
太古城中心聯同誠品書店及誠品生活太古店攜手呈獻《古早味,呷飽沒?》,復刻五大臺灣經典懷舊打卡場景,加上千件臺灣直送原材食品及生活好物的古早市集,以及誠品獨家引入臺灣知名文具和生活品牌,讓大家身處香港都能瞬間走一趟限時的臺灣古早味之旅,重回美好純真年代!
五大臺灣懷舊打卡場景
近年興起的古早熱潮,源於對往昔事物的懷念,《古早味,呷飽沒?》展覽重塑五、六十年代臺灣懷舊場景,讓只曾在電影中出現的場景活現眼前,文青少男少女、情侶夫婦、一家大小都歡迎來到編寫屬於你們的古早之旅!
100% 臺灣直送「古早市集」
一個完美的旅行當然少不了搜羅當地出色獨有的手信,統統帶回家與親朋好友一同呷一口久違的臺灣味吧!這次古早味旅程尾站,誠品書店和誠品生活太古店為大家準備了1,000件 100%臺灣直送的原材食品及生活好物-從日常問候到古早情懷,從滿腹滋味到品味生活,一一滿心滿足。
https://www.cityplaza.com/zh-hk/whatshot/events/2021/retro-taiwanese-journey
《古早味,呷飽沒?》展場
地點: 二樓中庭及中橋
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五11:00 ─ 21:00;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10:30 ─ 21:30
#canonphotography #BLOG #blogger #HKBLOG #hkblogger #HKFOOD #HKFOODBLOG
#hkfoodblogger #HKIG #HKIGFOOD #HKIGFOODBLOG #hkigblogger
#foodie #foodiehk #hkfoodie

純真年代電影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序 - 附著與穿越 曾敏雄
「不要跟隨道路的方向前進,走到沒有路徑的地方,留下足跡。」- 拉爾夫.沃爾多.艾默森
按下快門的當下,我們擁有的是什麼?是找到的驚喜?還是創造的滿足?
對於這個爭論,蘇珊.桑塔(Susan Sontag)在其《論攝影》(ON PHOTOGRAPHY)第五章中提到:攝影對於「認知」的辯論 —「要嘛作為一種簡單、準確的認知活動,一種有意識的理智行為;要嘛作為一種前理智的、直覺的邂逅模式」。這本攝影集裡的作品,充分體現了蘇珊.桑塔所說的有意識的理智行為以及直覺的邂逅模式。
這十位新一代的攝影家,背景各異,來自台灣南北各地,每個月會有一天聚集到台中我的工作室裡彼此討論作品,作為一個與他們討論的對象,我卻經常從他們的作品中找到新想法,或者是必須逼迫自己重新組織既有的觀念來更深入地解釋他們的作品,這過程往往得花上一整天,很累但也很過癮,我從他們身上學到的不少,他們努力不懈與積極的態度,再一次喚醒自己對攝影的熱情,這些都是我的養分,讓我的攝影一路能走到今天。
理智行為與邂垢模式
文波的作品《寂靜・低語》,從一開始他就非常地明白,這是一種去脈絡化的切片攝影行為,藉由再次觀看,重新建立起他的脈絡;風景攝影的描述,或許就屬安瑟.亞當斯(Ansel Adams)最為大家熟知,文波的作品少了亞當斯紀實成份的描述,卻多了抽象式的隱喻,他放棄照單全收的觀看方式,從現實具體的風景中逐漸轉換成他的切片,雪景的淡白一如曠野的濃黑,建構出安靜、低吟的話語來。
碧玲的《失衡》,抹去了紀實攝影的直觀式記錄,讓觀看的畫面滲入了作者私我的猶疑晃動,為第三世界日常的現實生活樣貌中,賦予一種略為脫離現實的無奈,而這無奈,一半來自真實的世界,一半來自作者心中的衝擊與無力感。
慶章的壯遊快門,一如寇德卡(Josef Koudelka)的流放地(Exiles),他屏棄了畫面外的景物,只悄悄的告訴了觀看者這是作者在場的主觀抉擇,進而提出了一個隱晦的問題:「藉由照片,觀看者是否如同作者一樣在場?」我們不難在世界上知名的攝影家中找到這些存在主義色彩濃厚又帶點街頭快拍式的作品,在虛幻的場景變換游移當中,一如這些成熟的攝影家,慶章作品中微微的現實荒謬,有些淡淡的諷刺與寂寞,作者本人稱這些作品為《幻相》。
凌雲幻想式的畫面,彷彿一半在現實世界中矗立,一半在想像的世界中某個不知名的角落綻放,攝影在此脫離了最原始的記錄功能,將現實物從「眼見」轉換為「心見」,這種轉換的過程,日本攝影家中平卓馬形容為「詩意」,凌雲的「詩意」展現在不按牌理的景物框取,豐富卻又脫離現實的色彩表現,有點像是在大人成熟的眼光中卻又帶著小孩純真的思維來觀看。
惠民的《羅生門》,門的這邊是外面,是公共領域,門的那邊是裡面,是私有空間,門作為一種隔離內外的界線,它是清楚而不可侵犯,然而,惠民在日常踏查中卻發現,實際的情形是門裡面的土地被私人在沒有告知土地擁有者的情形下被開發利用,私自開發者用「門」來標示出他私人開發範圍的入口,而這入口恰恰好也標舉著私人與公共空間界線曖昧不明的證據,攝影在此作為一種觀察後的紀錄行為,方惠民的「羅生門」讓我們得以了解,在現代化的社會中,仍有私佔土地這種不可思議的現象存在。
信嘉的《自拍》作品,他舉了安東.契軻夫(Anton Chekhov)所說:創作者得誠實到...觀者無法逃避!在世界攝影史中,照片是否強大到具有讓觀者無法逃避這樣的力量另待討論,然而,信嘉特意在安排好場景後,只略為告知對象一些操作上的細節,便將快門線交給對方之後他便離場,讓對象自己面對鏡頭進而自己拍下自己身體的樣貌,在觀看這些作品之時,或許我們會先從窺視者的角色中得到快感,一開始想到的是「他們好勇敢啊」「她們的身體很美」... 慢慢轉變到「他們為什麼要這樣拍下自己呢?」「她們在按下快門的瞬間,腦袋裡想的是什麼?」「她們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我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若觀看者轉化到後面的思考行為,或許信嘉所說的透過觀看這群人,得以觀省自己的想法才能達成。
敏寬的《名牌花》,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生產與消費,藉由傳播,我們對於日常生活中必需品的知名品牌耳熟能詳,在習慣於使用這些物品之後,或許我們堅信如此知名的品牌企業應該能永續經營,然而,時間與市場是無情的,不適者淘汰,敏寬採用了靜物攝影的方式,藉由「花的美好,卻仍舊凋零」,搭配了品牌的容器,暗喻了再怎麼美好的事物終有結束的一天,更重要的是,當品牌結束後,這些人造物容器的分解有些需要50年的時間,有些則需要超過百年以上,甚至比企業存在於這世界的時間更久,藉由敏寬的「名牌花」,或許我們會重新審視自己,在我們當一個消費者的角色時,我們更應該如何看待地球的資源與環境問題。
肇圀的《夾娃娃機》,2019年年底某天晚上十點多,我在金門金城鎮散步,看到一家亮晃晃的夾娃娃機店還在營業,或許還有更多家店開著也說不定,對於在純樸的金門這麼晚還看到這景象,不禁令人好奇:台灣社會需要這麼多的夾娃娃機店?或者,更深入的討論,台灣人的生活壓力大到需要這麼多簡單放鬆的時光?日本評論家飯澤耕太郎曾說,一個好的創作者,其作品經常能反映出一個時代,對於飯澤耕太郎所說「時代」到底需要多久時間才得以形成,我們無從定義,但若說台灣風靡夾娃娃機已經是某一個時期普遍的社會現象,則應該不至於是一個誇張的說法,只是,這種一窩蜂的現象到底能維持多久?我想沒人敢打包票,即便連夾娃娃機店的主人也是如此,正因為大家心知肚明,這只是一個現代社會快速變遷的現象之一,所以即便開店經營,索性就連招牌也不用了,於是到處看到店裡面是經營夾娃娃機,店招牌卻跟這一點關係也沒有的荒謬,形成了一個有趣特殊的社會現象,肇圀以嚴謹的社會地景拍法記錄下了這個曾經屬於我們這一代台灣人特別的記憶。
馨儀的《變裝者》,從變裝前的自我,到變裝後的他者,這「自我與他者」之間是否有一道界線?是在到達這條線之前,還是在這條線上,抑或跨過了這條線,自己將會變成一個陌生的他者?而這條線,是藉由化妝?服裝?還是因為在鏡頭關注(我們都處在鏡頭的這端觀看)下,就會喚醒心裡面的另一個人出現?或者,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配戴面具的時候,只有在變裝了之後,才是真實自我的展現?馨儀引述了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説的:「面對鏡頭,我同時是:我自以為的我,我希望別人以為的我,攝影師眼中的我,還有他藉以展現技藝的我。」 馨儀在很困難拮据的情況下,南北奔波,以肖像新紀實的手法告訴觀者,台灣一種次文化生活的樣貌。
志豪的《光世代》,引發了我的一個小小記憶,小時候我住在南部鄉下,每次上台北都是大事,記得傍晚時分遊覽車過新店溪之後,小孩子的眼睛對於都市的高樓與燈光總是充滿著好奇與憧憬,幾十年過去了,都市的燈光從照明的功能變得更迷離多樣,而現代人生活步調加快的速度亦不遑多讓。杉本博司的「劇院」系列,螢幕上一片空白,這片空白標舉出了機器(底片)與人眼的不同之處,人眼觀看之後產生記憶,於是我們有了電影的劇情轉換,機器(底片)缺少了記憶,於是只以紀錄的方式存在,最終形成一片空白,志豪的「光世代」,乍看之下雖然同樣是一片空白,但是這一片空白所標舉的,卻是現代人資訊氾濫爆炸的結果,當後一秒的資訊不斷的覆蓋前一秒的資訊時,你到底能留下多少訊息?當資訊不斷的覆蓋更迭,在生活步調急速加快的現代社會中,或許在我們腦海裡留下的只剩一片空白吧?!
留下足跡
「不要跟隨道路的方向前進,走到沒有路徑的地方,留下足跡。」在我與這十位新一代攝影家討論作品的期間,曾經引用艾默森的這句話來彼此鼓勵,在網路盛行的這個年代,我們很容易看見有這麼多新奇的想法已經用攝影的方式來表現了,換句話說,我們很難再找到一條沒有人走過的路徑,然而,正因為如此,或許我們可以轉個方向,用力一點,留下一點走過的足跡,這本攝影集正是這十位新一代攝影家的足跡印證,同時在台灣艱困的攝影大環境中,或許這本攝影集也能踩踏出一個小小的鞋印。
感謝張照堂,郭力昕與張世倫三位老師曾經與這十位新一代攝影家討論作品,同時更感謝照堂老師為這本攝影集定名「附著與穿越」,我想,這個書名,已然包含了書中所有作品的文本根基!

純真年代電影 在 浪LIVE直播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蔡樹木先生是澎湖興仁里(雙頭掛)人,家中兄弟姊妹共十五人,排行第十二。父親雖從事木工,但家中僅其四哥繼承父業,蔡樹木二十五歲時,其父親仙逝,以致並沒有機會向父親學習木工技藝。蔡樹木年輕時在工地擔任鋼筋建築工, 60多歲退休後,閒暇之餘會撿拾海邊漂流木,做做手工藝打發時間,漸漸地,他憑著兒時記憶,無師自通,由木工基礎重新學起,並陸續以廢棄木材製作古厝模型。開始做古厝模型的動機單純真摯,源自蔡師傅對家人的思念,隨著長輩凋零,青壯年開枝散葉,時間流淌而過,唯一能召喚過往的,只有回憶。蔡樹木說:「想到小時候,我爸媽他們生十五個,生活過得很艱苦,以前住的那種土角厝是怎麼做的呢,那時候爸爸都會在哪走動,媽媽在哪做家事?我們又是在那裡生活工作,哪裡打鬧玩耍,什麼時候休息睡覺。」蔡樹木創作出的第一間傳統古厝模型作品就是自己的家,年復一年,逐步將雙頭掛早期的聚落型態一一呈現,整個四、五十年代的時空背景皆在他細心創作中,再度鮮活了起來,也讓後代子孫看見菊島雙掛頭聚落昔日的模樣。
出品|中華文化總會
片頭動畫|白輻射影像 Whitelight Motion
影像團隊|一分耕電影製作有限公司
製片 魏肇儀
導演 陳冠穎
攝影 王振宇
二機攝影 孫易新
攝影助理 江侯佺
空拍攝影 陳冠穎
後製剪接 巫宗憲
#中華文化總會 #匠人魂 #傳統古厝模型
------ 一起興風作「浪」 ------
APP store:搜尋「浪Live」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langlivetw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langlive.tw/
浪Live | Website : https://www.lang.live/

純真年代電影 在 她选择隐忍和沉默,几分钟看完《纯真年代》| 薇诺娜的早期佳作 的推薦與評價

《 纯真年代 》是一部由马丁·斯科塞斯执导,丹尼尔·戴-刘易斯、米歇尔·菲佛、薇诺娜·赖德等人 ... 微博:小春 电影 微信:小春TV订阅:https://goo.gl/35ZjbU. ... <看更多>
純真年代電影 在 葡萄愛電影is on Facebook. To connect with 葡萄愛電影, join ... 的推薦與評價
吃飯配韓電完全不純的純真年代https://youtu.be/vauiOv5sdTk. ... 看后韩国电影《纯真时代》!电影解说、影评、韩国电影、来呀官人、来啊官人、娘子说电影、娘子小小. ... <看更多>
純真年代電影 在 [好雷] 純真年代(The Age of Innocence):殘酷的壓抑- 精華區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圖文版: https://www.wretch.cc/blog/wildflower/9971805 (附大量劇照)
之前我曾在部落格中介紹過Edith Wharton的文學作品
"The House of Mirth",而她正是「純真年代」的原
著作者,這本書獲得1921年普立茲獎,並於90年代由
名導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改編為電影,
找來丹尼爾戴路易斯、蜜雪兒菲佛與薇諾娜瑞德主演
。這版本內容是頗為忠實的改編,場景與服裝等等也
非常精緻細膩,當初我是跟媽媽去電影院看的,當時
看了就深受感動,之後又看了幾次,隨著年歲漸長,
對故事內容的想法也有些改變,容後細述。本片最近
在HBO播出,時間表附於文末。
在保守的1870年代,紐約一位年輕有為的律師Newland
Archer﹝Daniel Day-Lewis, 丹尼爾戴路易斯﹞將與
May Welland﹝Winona Ryder, 薇諾娜瑞德﹞結婚,
May的表姊Ellen Olenska﹝Michelle Pfeiffer, 蜜雪
兒菲佛﹞自歐洲回來,她的行為舉止較為前衛,贊成
自由思考,又準備要離婚,保守的社交圈想要排擠她
,但Welland家族與Newland力挺Ellen,使她能被接納
。Newland因為給予Ellen離婚的法律建議,漸漸熟識
後,對彼此的價值觀頗為認同並產生感情,但當時的
禮教不容許這樣的情形...
這是極為壓抑的故事,但馬丁史柯西斯卻能把主角內
心的激情表達得極為明顯、動人,實在很不簡單,這
大概是沒有床戲與露點的愛情電影中,最激情的一部
了吧,即使他們的尺度只有到Newland伏在Ellen腿上
、又親吻她的鞋尖,或者在馬車中Newland解開Ellen
手套上的扣子﹝有扣子的手套這時看來超性感﹞,然
後吻她的手等等。而馬丁史柯西斯過往拍了不少與暴
力有關的電影﹝「蠻牛」、「四海好傢伙」、「計程
車司機」等等﹞,「純真年代」似乎與他其它作品天
差地遠,但仔細想想卻又不然,例如片中人物集體不
著痕跡地拆散Ellen與Newland,其實是種不見血、但
很殘酷很可怕的暴力,Ellen幾乎是被逼回歐洲的,而
這些脅迫都只在簡短的言語、社交禮儀等等之間完成
,沒有人明說些什麼,卻有某種絕對的殘酷。而且,
這一切都要在「假裝沒事」的狀況下完成。有一回
Ellen對Newland說"Does no one here want to know
the truth, Mr. Archer? The real loneliness is
living among all these kind people who ask you
only to pretend."這就是那時的背景──優雅的殘酷
。大家﹝包括愛你的人﹞都很有禮貌的逼你假裝沒事
,要討喜一點,不要講出大家不想聽的話,因為沒人
想知道你的真實想法,沒人希望你破壞他們的完美世
界,若你因此不快樂、很孤獨,那是你家的事,不要
毀了他們的日子就好。
關於劇情,有兩部分讓我印象最深刻、也最想提。首
先是Ellen與May無聲的交手。當時第一次看「純真年
代」,大概太年輕,我聽到歡送Ellen去歐洲的那場宴
會要結束時的旁白,就是關於「所有人其實都站在May
這邊,無聲、安靜、不著痕跡地拆散Ellen與Newland
」的那段,突然覺得好生氣,小聲對我媽說「原來都
是那老婆搞的鬼」!尤其後來Newland說要獨自去旅行
,May又對他說她已懷孕,求他別去,還坦承之前沒確
定懷孕的時候,她就先跟Ellen講她懷孕了,聽到這兒
我覺得May這人真恐怖!陰險地在背後盤算很多事情,
表面上又裝無辜,還拆散了一對天作之合的戀人,真
是太過分了。
但是年歲漸長,又再看了幾次「純真年代」之後,我
開始同情May的立場,她只是想捍衛自己的家庭與愛情
罷了,或許她那樣表面上不動聲色,背後卻工於心計
,是有點可怕,但那是保守時代唯一的選擇,也是她
挽回老公的唯一方式。她並不是喜歡害人受苦,只是
想保護自己。何況,難道老公愛上自己的表姊,May不
難過嗎?她應該也很痛心,只是沒有顯現出來,因為
那是個非常需要做表面工夫的年代,May不可能公開向
他人抱怨,而且電影鏡頭只顯現了Ellen與Newland獨
處時的掙扎與痛苦,卻沒有拍出May的。
至於另一段讓我印象極為深刻的,則是結尾,Newland
與May的兒子Ted長大、May也去世了之後,Ted帶老爸
去巴黎找Ellen,因為Ellen曾照顧過Ted。Ted央求父
親跟他上樓拜訪,但父親婉拒,只叫兒子向Ellen說"
Just say I'm old-fashioned. That will be
enough. Go on, now."。後來Newland就坐在外面樹下
,抬頭往上瞧Ellen住的那間房,窗戶玻璃正好將陽光
反射在Newland臉上,在刺眼光線讓Newland眼睛差點
張不開時,他憶起了過去某一天,Ellen在遠方燈塔邊
的模樣,當年的他對自己說,如果海上那艘船過去了
Ellen仍未回頭,他就放棄她,結果Ellen沒回頭。不
過現在的Newland回憶那幕時,他想像Ellen滿臉笑容
地回頭了。這段美麗的回憶就像是某個平行宇宙裡的
情節,緊緊鎖在Newland心中,在那一個不復返的、純
真的年代。就如旁白說的"She had become the
complete vision of all he had missed."
Newland與Ellen都算是生錯時代的人,被迫接受身邊
親朋好友的要求,並且假裝一切沒事。如果他們生得
晚一點,就會發現周遭的禮俗與規範已經不那麼嚴謹
,有些限制可以突破,有些行為可以被接受,對於想
掙脫別人眼神羈絆的他們而言,活得快樂自在變得稍
微容易些。有趣的是,結尾點出上述社會轉變後,旁
白特別提到年齡漸長的May一如往昔,觀念上沒有任何
改變,因此孩子都不太與她談太多,根本是個與社會
脫節的人。我想每個人都有他適合的年代吧,這讓我
想到「叛逆」、「極端」的意義是什麼,或許,這些
都只是相對的,任何一個被說極端的人,或許在人類
過去至未來綿延的時間流中,都能找得到最適合、看
起來最中庸的時候,所以用極寬大的心胸來看,沒有
人是極端的,不是嗎?我常被人稱為極端,但我自認
是生錯年代或國家了。好,我扯遠了。
對於像我一樣喜歡costume drama的人,「純真年代」
簡直像天堂一樣,場景、音樂、服裝都非常細緻,每
一的小細節都很講究,連宴客的菜餚都讓人垂涎三尺
,而這部片甚至不是在講吃的!所有細膩心思與細節
,讓電影重新呈現那個純真、壓抑的年代,並加強了
那時代的壓迫感,例如他們對邀請函、刀叉、餐具、
適當服裝、僕人等等的講究,能讓對那時代不太了解
的觀眾,感受到當時的人們多麼辛苦、多麼不能有自
己的想法與意見,而那些對於禮儀的指導,幾乎像禮
貌的恐嚇一樣,控制所有人的言行,並讓這些上流社
會人士更加自我感覺良好。這些背景讓May的行為更容
易被理解,因為她也是個很禮貌、很遵守當時規範的
人,所以她連拆散老公與情人都做得那麼無聲、間接
、溫婉而有禮。
本片的攝影與剪接也是一絕,例如開場的歌劇,鏡頭
先從台上畫了厚厚一層妝的演員開始,然後帶向真正
戲劇的所在──包廂的觀眾,有時是透過第一人稱的
望遠鏡,有時則從旁觀鏡頭,在精確的剪接中我們同
時看到許多細微枝節,即使還沒有什麼對話,就已經
有許多戲劇張力。另外,有時鏡頭並不是放在人物,
而是在各種物品上,更強調了當時的禮儀規範與束縛
。
演員部分我最喜歡的是薇諾娜瑞德,她前半段看起來
很單純、很甜美,但漸漸地,她的眼神中似乎有比甜
美更聰明的東西﹝是的我一直認為大多數狀況下甜美
是愚蠢的﹞,讓人有點摸不透,最後她伏在丈夫腿上
說她有孕,希望老公別去遠行時,她聽來很順從、有
點害怕、有點緊張,但又有某種堅定與心機,這演出
實在很精彩。
「純真年代」找來瓊安伍華德﹝Joanne Woodward,
保羅紐曼的老婆﹞作旁白,這部片旁白不少,大多數
情況下,電影有太多旁白可能代表導演很糟,不知道
怎麼把事情演出來,但我想「純真年代」是個例外,
它真的需要這麼多旁白,才能讓觀眾了解許多沒說、
沒表現出來的細節與情緒,畢竟時代背景差太多,而
那個時代又如此克制、壓抑,如果不用旁白,大概沒
人搞得懂那群人在做什麼。本片的旁白並未導致觀眾
分心,反而讓大家更為融入劇情。例如電影後段,
Newland終於發現自己的命運被旁人徹底決定時,旁白
說道"He guessed himself to have been, for
months, the center of countless silently
observing eyes and patiently listening ears. He
understood that, somehow, the seperation
between himself and the partner of his guilt
had been achieved. And he knew that now the
whole tribe had rallied around his wife. He was
a prisoner in the center of an armed camp."有了
這段說明,觀眾更清楚Newland面臨的是什麼。
經典對白:
Ellen Olenska: Is fashion such a serious consideration?
Newland Archer: Among those who have nothing more serious to consider.
***
Ted Archer: The day before she died, she asked to see me alone,
remember? She said she knew we were safe with you
and always would be because once when she asked you
to, you gave up the thing you wanted most.
Newland Archer: [after a long pause] She never asked. She never asked me.
***
2009年7月HBO播出時間
07-21 (二) 22:30~01:00
07-22 (三) 14:45~17:00
07-24 (五) 08:30~11:0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3.54.141
※ 編輯: leila 來自: 220.133.54.141 (07/21 10:1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