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倫港之夢]交易所嘅嘢,股價就係盈利,盈利就係大市成交,成交就係國運
1. 明報專欄,但你知我作風就係導讀打多篇文,甚至比原文更長。本人十分長氣,例如廣告post,其他啲KOL求其打兩句,甚至照copy大會畀嘅文。本人就好均真,由頭作過一篇文的。
2. 好,自吹自擂完。講返,上星期四五,港交所(388)連跌兩日,成交都唔細。你話業績差我諗唔係,點都同李小加起身有啲關係。咁亦即係市場對佢嘅肯定:總好過你起身人人開香檳。邊位會咁?有嘅,例如微軟之前個CEO,Steve Ballmer.
3. 當然,有個講法話,唔係小加做得好,係嚟緊嗰件更仆街,亦有可能。但凡事都係講相對,諗起老夫子漫畫,講佢租屋搬走,包租婆好唔捨得佢,話下個租客一定冇佢咁好。老夫子係咁話邊會呢,包租婆話,咩唔係呀,真係一個比一個混帳呀!
4. 小加雖則係大陸佬,但講真嗰種大陸味係唔重,海歸精英喎。下一位又會點?係咪整件農村土佬畀你?大家放長雙眼。
5. 但如果只講小加做得好唔好?我覺得還不錯。上市公司啦喎,給我股價,其他免問。
6. 咁其實,佢任內,港交所股價升八成幾九成。11年嚟講真係唔係好多,但至少已經跑贏恒指—你數下有幾多間公司跑贏恒指?你自己又得唔得?
7. 如果計年度化嘅,一年5-6%回報,加埋港交所派息還不錯,整體還可以—不過正如朋友Jacky Luk話齋,人地倫敦交易所,同期升差不多10倍。
8. 但交易所呢,其實都幾被動,都幾睇「國運」。而且好多係當地獨市生意,你搵唔到間九龍交易所去同佢比。咁你同倫交所股價比當然差,但,唔好只同勁人比嘛,望下廢人。廢人在邊?坡國是也。聽講有民主。坡交所,同期股價,係得個桔嘅。喂,班蘭蛋糕都貴咗N倍啦。
9. 又不過,正所謂即使我們錯,不比他們多。要贏人先要贏自己。如果同上手比呢?就差得遠了。上手年代(我由02計起,因為再之前倫交所未上市),港交所升10倍。但倫交所嗰個年代,反而只係升得七成。所以,我估係「國運」多過個CEO(咁,又話時話,係咪值咁高人工呢)
10. 然後再睇,以上呢啲股價表現,大約就當佢地各自年代各自公司嘅純利表現相符的。呀畢菲特話齋,短期係投票機,長期係磅重嘛。路遙知馬力(死埋),日久見楊森(未死),是真的。
11. 而再進一步講,交易所利潤,基本上都係睇大市成交。換言之,股價就係利潤,利潤就係成交,所以股價就係成交(*)。咁做乜之前香港成交升得咁快,而家就慢,倫敦就此消彼長?
12. 都係,「國運」。李小加年代之前,2002-2010,食到正中國大國企嚟香港上市嗰浸。一大堆而家最活躍成交嘅股票都係當時嚟香港上市,幫港交所日日貢獻幾十億成交(每隻喎!),係咁印錢。但到小加上台後,已經冇呢支歌仔唱,要上嘅大公司都上晒。所以要搵外國公司,呢方面就鬥唔贏倫敦了,時也命也。
13. 而小加任內,至少搞成咗兩件好事(我指對港交所股東好,公唔公義你自己諗)。第一就係萬惡嘅滬港通,第二就係更加萬惡,本人反對嘅,同股不同權。冇咗大型國企上市潮,點炒旺個成交?就係呢兩樣嘢。你睇而家阿里巴巴一日幾多成交?
14. 所以呢篇文絶對唔係幫小加或港交所講嘢,但我覺得小加嘅功過,七三甚至八二開啦。比較核突當然係舊年高調向倫交所示愛仲被拒,成件事十分土豪又核突。
15. 佢繼任人?就仲難搞了。同股不同權最大嘅阿里巴巴已返嚟,嚟緊聽講會有京東網易百度之類美國上市二次回歸。但,點再谷成交?搶國際公司,似乎真係唔夠倫敦同紐約搶。咁你又冇大型國企又冇大型民企(大得過阿里巴巴?)上嘅,點搞?
16. 另外留意,其實香港嘅大市成交,相對於個市值,係偏低嘅。Jargon講即係個velocity低。原因好多,但肯定唔係香港人唔夠爛賭,都話師奶都識講引伸波幅識講縮Vol,輪證牛熊反向槓杆ETF都唔少成交。真正問題,係好多你見到嘅市值,其實係唔流動嘅。所以大陸亦一路推呢個H股全流通嘅東西,但進度似乎十分慢下。
17. 睇晒呢度千幾字都未夠皮嘅,可以睇明報原文(https://bit.ly/3coA1fw)。或者下面都會有晒全文。其實睇我點樣用唔同嘅方法寫同一個課題,口語同書面語嘅分別
18. (*)呢個邏輯嚴格有啲問題,因為個「就係」唔係數學上嘅等於,係「大約反映」。咁你「大約」得十次八次,就好似以訛傳訛咁,係呀每次都同上一次差不多,最後就完全不同了。
李聲揚:李小加十年功過七三開
【明報專訊】上星期五表現最差藍籌是港交所(0388),可能是和CEO李小加明年約滿後離職有關。一般情况下,CEO離職股價即跌,是對CEO能力的肯定,至少市場不是開香檳慶祝送瘟神。
怎樣評價李小加?作為上市公司,最重要的,還是股價。同文陸振球兄在facebook指出李小加任內,股價大幅跑輸對手倫敦交易所(倫交所)。小弟搜集了資料,再加上另一對手新加坡交易所(新交所),補充一下。
附表中2002至2009年的8年(選擇2002年而非2000年是因為倫交所2001年才上市),小弟稱為BC,即Before Charles,李小加是2010年頭上任;2010至2019年的10年,就當然是AC,After Charles了。
正如陸兄所言,AC年代10年,港交所股價升了81%,至少跑贏了恒指的29%升幅;年均回報約是6%,計及不錯的派息,表現中規中矩,直到你和同期升了10倍的倫交所相比。不過,若要找人墊底,新交所股價更不堪,10年股價原地踏步。考不到第一,也不要包尾。
過去十年倫交所股價大幅跑贏港交所
當然,各有前因莫羨人,要贏人先要贏自己。若將港交所AC年代股價,和BC年代相比,又如何?結果就有點難看了,BC年代,港交所股價升了近12倍,遠勝對手(新交所升了7倍,倫交所只升71%),也遠比AC年代好。明顯見到,BC年代是港交所和新交所黃金時期,股價表現遠勝倫交所;但到AC年代,風水輪流轉,倫交所表現大幅跑贏。
原因為何?正是因為盈利。BC年代,港交所盈利升了7倍,股價升12倍。AC年代呢?港交所純利升86%,股價升81%,可見長期來說,股價不騙人。倫交所呢?剛好相反,BC年代純利增長慢,AC年代純利增長較快,股價表現也是如此。至於新交所,BC年代純利增長不及港交所,AC年代更是三家之中包尾,股價表現也是一樣。
進一步要問的是,為何BC年代港交所盈利強勁,AC年代則無以為繼,而倫交所則此消彼長?小弟認為並非李小加問題,而是歷史因素。
交易所生意,主要是看大市成交。BC年代,港交所剛好食正國企來港上市風潮,這些巨無霸企業帶旺了成交。到AC年代,未上市的大型國企已不多,港交所唯有打國際牌,吸引其他地方企業,但成績未如理想。反而是倫敦食四方飯多年,BC年代倫交所未能受惠於中資上市潮,但到AC年代招攬國際公司,就搶贏港交所了。
股價來自利潤,交易所利潤則來自成交額。以此來看,李小加任內功過,應算是七三甚至八二之比。股價是跑輸倫交所,但至少跑贏恒指和新交所;而AC年代缺乏大型國企上市,打國際牌又鬥不過倫交所,先天不足之下,如何增加大市成交?促成滬港通及引進同股不同權公司,但在收購方面,成效則值得商榷。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貢獻盈利不大,而去年高調向倫交所示愛,最後收購失敗,更有點「肉酸」。
下一個10年 港交所面對更大挑戰
李小加帶領港交所10年,以非家族生意來說,算是頗長時間了。繼任人面對兩座大山:第一,香港股市的成交額,明顯低於相若市值的其他市場。沒有巨型新股上市,如何進一步提升成交額?第二,如何吸引更多外國公司在港上市?下一個10年,恐怕是更有挑戰性。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沒持有上述股份)
-
版務:收費專欄已推出,支持埃汾高質文章。幾舊水睇三個月,一星期三篇
請去呢度訂:bit.ly/2wVXndj
課程編號填: CC01
科咗水後後有Login及Password畀你
逢一三五入去 homebloggerhk.com (見到就睇到《事先張揚》),亦睇得返以前嘅文。一般我都係會黃昏出文嘅。
「純素蛋糕課程香港」的推薦目錄:
- 關於純素蛋糕課程香港 在 君子馬蘭頭 - Ivan Li 李聲揚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純素蛋糕課程香港 在 皮筋兒 Journe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純素蛋糕課程香港 在 美味拍手 Yummy Yummy Photograph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純素蛋糕課程香港 在 Panda Zoe - 純素蛋糕伯爵茶蛋糕上面加幾片漬橙片~ 超靚 ... 的評價
- 關於純素蛋糕課程香港 在 素食點心班、純素蛋糕訂購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純素蛋糕課程香港 在 素食點心班、純素蛋糕訂購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純素蛋糕課程香港 在 朱芳緯老師:純素烘焙必修課|席捲蛋糕界的Vegan 創意甜點 的評價
- 關於純素蛋糕課程香港 在 純素甜點教學-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體驗開箱及優惠推薦 的評價
- 關於純素蛋糕課程香港 在 純素甜點教學-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體驗開箱及優惠推薦 的評價
- 關於純素蛋糕課程香港 在 純素甜點教學-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體驗開箱及優惠推薦 的評價
- 關於純素蛋糕課程香港 在 Dcard 的評價
純素蛋糕課程香港 在 皮筋兒 Journe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張娟芬專欄:亡國感的逆襲
🔗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75174
🌻 本文作者張娟芬參與社會運動多年,關心性別、司法、人權等議題,著有《姊妹戲牆》、《愛的自由式》、《無彩青春》、《走進泥巴國》、《殺戮的艱難》、《十三姨KTV殺人事件》等書。德國漢堡大學犯罪學博士。
#分享
———(以下內文)————
「亡國感」,目前為止我們對它所知不多。它起於PTT,如果去查Google Trend,會發現「亡國感」首次在搜索引擎裡占有一席之地,是二〇一九年三月二十四日到三十一日這一週。三月二十四日發生的大事,是高雄市長韓國瑜進中聯辦。這個人在一片紅色疑慮之中贏得選舉,當選之夜即高調宣布支持九二共識。九二共識是什麼呢?二〇一九年一月二日之後,已無疑義: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講話,將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緊緊縫合,要把臺灣統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下。韓國瑜上任未及三月,立即出訪香港,這個一國兩制的示範地;並且走進了中聯辦,「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香港的一國兩制指揮中心。他事前沒有向陸委會報備,事後拒絕透露與中聯辦的聯繫經過與會商內容。就在這一串新聞事件裡,「亡國感」出現了。
流行語大抵如此:一聽就懂,心領神會,拿來就用;很快的,大家都琅琅上口了。在這個喜歡玩弄同音異字、以訛傳訛的大遊戲年代,「亡國感」又異變為更加俏皮的「芒果乾」。這樣的「亡國感」當然不可能有什麼定於一尊的標準定義,而反映了一種集體情緒。
#潛規則:我們要看對岸的臉色
二〇一九年初當我決定開設「臺灣前途與中國因素」這門課時,驅動的力量也來自一種當時還無以名之的焦慮。這原不是我的守備範圍,但我感覺到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民主生活,已經面臨毀壞的危機。對政治略有參與的公民應當早已習慣,民主經常是警鈴大作的。可是,中國的攻勢從「九二共識」到「一國兩制」,已經又逼近了一步,半島電視臺臥底採訪所揭露的中國滲透手法與深入程度,更是觸目驚心。我不禁自問,這是不是臺灣民主的最後一個警訊?
第一堂課,我放導演鄭有傑二〇一一年的短片,《潛規則》。一組人準備拍電影,外景選在一個學校操場的司令臺。但是導演看起來又愁又怒,原來司令臺的背景是好大一面國旗。美術說,「我避不掉。」導演說,「到時候片子賣不進去怎麼辦?」最後,最資淺的工作人員拿來鐵撬,大家合力將那塊國旗背板撬下,在國旗歌聲中,工作人員歡喜大喊:「要——倒——了——!」
當那個國家象徵轟然倒下,只見導演兩眼發直,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好像快要中風。背板後的牆面久未經日照,顯得有點蒼白。那裡畫著一面巨幅秋海棠,上面寫著「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我問:「『潛規則』到底是什麼?明白地用語言把它說出來。」毫不扭捏的,第一個答案就直指核心:「我們要看對岸臉色。」
對。就這麼簡單。
「潛規則是誰訂的?」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比較糊了,有人說是自願的,有人說是歷史與市場造成的,有人說也可以不要遵守啊。其實這注定是一個模糊的回答,因為根本就沒人知道誰制訂的。
我再問:「潛規則與法律或政策有何不同?」
「法律的話,感覺遵守法律跟制訂法律的人仍然是平等的。可是潛規則感覺是下對上的,要一直去猜測那個規則,想要討好在上位的人。」一個學生說,法律非遵守不可,潛規則卻有選擇的空間。另一個說:法律寫在那裡,可以去鑽它的漏洞,但是潛規則卻逃不開,因為不知道究竟是什麼。第三個人自動出面整合了雙方的論點:「法律之所以能鑽漏洞,是因為它很明確地寫在那裡,邊界很清楚,所以知道從哪裡鑽過去。潛規則逃不開,是因為它很模糊,也沒人把它講清楚,所以就算一個人選擇要服從潛規則,也可能逃不開。」我說:「對啊,就像小熊維尼,他本來是個卡通人物,結果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他變敏感了。」
如此討論一輪,潛規則漸漸現形:它不經民主程序、冤無頭債無主,因此無法修正、無法討價還價,卻有著貨真價實的影響力。短片裡說得很明白,不避掉國旗的話,電影就進不了中國市場。電影這麼燒錢的產業,要不顧慮市場,實在挺難的。拍了背景有國旗的戲並不會被抓去關,但是會血本無歸,這使他們決定趨吉避凶,遵守潛規則。
這部短片,距今八年。那時候,「不能出現國旗」還是低調、委婉、檯面下的原則,業界人士知道,但心照不宣。近年的潛規則已經不再低調了,要周子瑜、戴立忍公開道歉,都是刻意張揚的霸凌,目的是殺一儆百,唯恐你不知道!潛規則就是對於中華民國的各種政治象徵全面獵殺,是中國對臺灣的政治審查。
如果你參與某個活動,被警察抓走,然後從高處墜落,或者從海裡浮起,但一律以「無他殺嫌疑」迅速結案;我們知道這是政治。這裡面有國家動用的公權力,有壓迫者、有受害者。潛規則看起來卻不是這樣,它看起像「個人選擇」、「市場機制」、「你自己願意的」;「不爽不要做啊,不爽不要來啊!」潛規則用的是經濟手段,國家公權力僅隱身其後,讓事情看起來不是「壓迫者欺負受害者」,而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也就是用經濟手段來掩護其政治本質。
《潛規則》為「中國因素」下了一個很好的注腳。所謂「中國因素」就是:臺灣的許多事情,是被中國「決定」的。其「決定」的方式,不一定是用政治影響,也可能是用經濟。
但是,為什麼?臺灣的事情,不是應該用民主的方式決定嗎?
「亡國感」這個集體情緒,它的核心就是這一句提問。臺灣的事情,為什麼不是用民主的方式決定?為什麼是由一個我們從未授權也無法影響的政權來決定?那民主算什麼?我們算什麼?
#什麼是我們不可或缺的民主食材
我在「臺灣前途與中國因素」的課堂用了一款簡易遊戲「Democracy Cake」,由挪威的人權組織RAFTO(Rafto Foundation for Human Rights)設計研發、中原大學徐偉群教授引進,他很有創意地將這遊戲譯為「民主雞蛋糕」。每一組發一個蛋糕盤,然後提供二十幾種民主的「食材」,例如「言論自由」、「資訊公開透明」、「多元媒體」、「司法機關」、「立法機關」、「自由公平的選舉」、「公民投票」、「反歧視的法律」、「社會福利」、「正當程序」、「宗教與信仰自由」、「隱私權」等等。學生的任務就是用這些東西來建立自己的「民主雞蛋糕」。
一桌子食材,看起來都像好東西,但是蛋糕盤只放得下六片蛋糕。協商與爭辯自不可少,但他們考慮的因素是什麼?一位學生寫道:「在選擇良心食材時不論哪一項都非常難以取捨,突然有個念頭覺得我們過得其實很幸福,這些食材其實圍繞著我們四周,或許臺灣民主仍然有其進步、改善空間,但大抵來說我們過的很自由,自由到這些食材像是理所當然就該存在的,像是天賦的,捨棄哪一塊都怪彆扭的。」
另一位學生說:「這些良心食材,每一個現在看起來都好簡單,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就像呼吸一般自然;可是真要選六個來堅守,又尤其一想到我們很有可能將在之後失去這些權利,就更要選得戰戰兢兢。」
真的戰戰兢兢,我看著他們把一片片蛋糕放上盤子,又拿下來。「每一個食材在被丟棄的同時,總是會有人提出在臺灣過往經驗中遇到缺乏此食材的恐怖情況,最後食材又會被順利救回。其實我很慶幸大家對於臺灣歷史的認識較深,讓討論變得更加有意義,但也覺得很困擾,因為這樣每個食材都變得非常重要,就無法選出最重要的六個食材。」綜合討論時,有一組幽幽地說:「我們想要做一個三層的蛋糕!」
這是在桌遊與手遊中長大的世代,在高解析度影像中長大的世代。一款珍珠板貼上彩色紙的陽春遊戲,卻讓他們認真到產生選擇障礙,因為他們已經意識到,這些東西「之後可能會失去」。
可以想見,「立法機關」、「司法機關」、「言論自由」、「自由與公平的選舉」等等,是很受歡迎的食材。但有一組出人意表地選了「社會福利」。據說那是蛋糕盤上的最後一個空位,一位組員唸出「社會福利」卡片背面的定義:「政府應促成全面的支持系統,以確保人民能擁有健康、接受教育、經濟穩定」,真誠地看著大家說:「我覺得這就是民主制度的初衷。我認為有社會福利,才會成為一個有愛的國家。」那想必是莊嚴的一刻,全組的人都感動了。一位組員寫道:「原本還在爭論效益或結構的組員都同時安靜下來,神情從冷靜理性轉為溫柔,最後大家一致通過,將社福列入食材。」另一位組員瀟灑地總結:「社會福利是討論後決定釋出的立場,即便在層級上是較後期的目標。但理想是不必害羞的。」
建立民主雞蛋糕只是第一階段。遊戲卡裡也有幾十個對民主的攻擊,我稱為「黑心食材」,例如「政府監控」、「言論審查」、「選舉詐欺」、「歧視」等等。第二階段的玩法是請同學運用他的民主雞蛋糕裡的六個成分,來抵擋這些「黑心食材」。這個民主遊戲來自北歐,難免有隔靴搔癢之處,因此我根據臺灣處境的特殊性,另外加了三個臺灣版的「黑心食材」:「以商逼政」、「資訊戰」與「非官方談判締約」。太過切身了,同學說看到這三項,「腦袋抽痛了一下」。
面對攻擊,無力與挫折全部都跑出來了。「訊息戰、以商逼政、非官方締約一出現,瞬間就擊潰我們所有的良心食材,除了立法和司法,我們別無他法,而且還遠不及打壓這些早已滲透到民間的黑心食材,玩到最後大家都想放棄民主了。有一組說『用所有的黑心食材都可以對付這些東西』,我覺得好衝擊,確實這些大家這麼用力抵抗的不民主的『惡勢力』不斷逼近,為什麼我們還要堅守民主?常常自己在思考的時候也會這麼質疑。」
「我們拿著良心食材想要拼湊出防禦姿態,但卻發現這該怎麼擋?怎麼擋都有漏洞……我們拿著良心食材去對抗這些邪惡,突然感覺像是天安門事件那最令大家印象深刻的一幕:『肉身抵擋坦克』。」
有一位同學想起了我在課堂上放的紀錄片,李惠仁導演的《蘋果的滋味》。「記得那時看完中嘉併購案的片段後感受到的是一股很重的無力感,即便我們獲得了資訊卻無能為力,在面對這三個中國因素的問題時我也感受到了一樣的無力。我開始回想紀錄片裡的中嘉併購案,當時有一群人發起了抗爭活動,雖然並沒有受到大媒體的關注,但那股力量是由人民的憤怒而起的,而那也正是我們最能夠直接參與的,也就是集會自由。」
「把所有良心食材一併加進來之後,好像還是遠不及抵禦黑心食材的進攻,真的令人非常絕望。可是,其實上這堂課的同學都是盟友吧?自己想不出辦法,那就大家一起想,總會有辦法……雖然亡國感並沒有減少一絲,但是對於自己所捍衛的價值有了更深的認識,我知道我想說話、想當好國好民、想在政府底下擁有人權,所以即使我堅信的民主力量遠小於獨裁,我們還是得團結一致對抗。」
#向內擠壓的委屈中蓄積著向外爆發的能量
這是我對於「亡國感」的體察。在他們臉上,我讀到對民主的珍惜:每一塊「蛋糕」都不想放棄,因為認識到每一塊都重要。我讀到對於民主的深刻思考:我請他們說說各組的雞蛋糕成分有何異同,其中一組解釋,他們沒有選「社會福利」、「隱私權」、「受教權」,因為「我們盼望良善的立法、司法體制,和言論自由能帶給公民的民主素養,自然會發展出這些項目」。在有限的蛋糕盤裡,他們沒有選擇某一些,是因為那些可以從更為基本的元素推導而得;這些食材在他們眼中不是獨立存在的原料而已,他們已經想到了彼此之間的連動關係。他們對民主的認識,不只是知道氯是什麼、鈉是什麼,而且知道氯加上鈉會變成一種讓食物好吃的調味料,如果將氫、氧和鈉加在一起,則可以用來做肥皂或通水管。
我也讀到擔憂、挫折、無力、絕望……與不甘願。還不願意投降或放棄的那種不甘願。這些情緒看似矛盾:擔憂、挫折、無力、絕望都是坐以待斃,不甘願卻是起身反抗。但如同前述兩段引文所示,這相反方向的兩種情緒,可以共存於同一個人的同一段表述。「亡國感」似乎不是一個單一向度的感受,它不僅是字面上看起來的被動、放棄、不作為而已;在向內擠壓的委屈之中,向外爆發的憤怒在蓄積。作用力產生反作用力,「亡國感」的內裡,有一個想要「逆襲」的驅力。
#亡國感真正悼亡的對象為何
值得追問的是,「亡國感」的悼亡對象為何?有人說,醒醒吧,你沒有國家,哪來亡國感?這是所謂臺獨。有人說,容納我們民主生活的,是中華民國臺灣,不管它叫什麼名字,它就是我的國家。這是所謂華獨。「亡國感」是哪一種?
在同學的作業裡,「國」的問題鮮少被提起。兩千年左右出生的這一世代,成長於全球化的年代,國界已不似先前那樣銅牆鐵壁,他們對國族的情感與看法,恐怕很難用黑白分明的「非此即彼」來劃分。有的人幼年在中國長大,因為父母是臺商,中國和臺灣都是他的故鄉。有的人曾經在中國就學,有的人固定往返中國,因為父母之一是中國人。有的人擁有臺灣以外的其他國籍。有的人是新移民之子。有的人認真在評估,畢業後要不要去中國找工作。一位同學表達得很好:「對這個時代的年輕人來說,『國』是一個太難解的概念。臺灣史獨立成冊了,但我們的國名裡沒有這兩個字。」他們拒絕中國因素,並不是因為對中國有敵意,也不是因為對中國欠缺瞭解,而是因為臺灣有民主,中國沒有,他們從自己的經驗知道,臺灣的生活才是有尊嚴的人的生活。
國族主義最需警戒的,不外乎兩點,其一是身分的排他性,其二是它經常召喚個體為國家犧牲。「亡國感」雖然有這個「國」字,卻很難被界定為一種國族主義的情感動員,因為「亡國感」的話題總是環繞著「民主」這個概念,而非「國族」;有亡國感的人總說著民主機制的毀壞,以及如何可以重建、強化。他們並不想像一個圍牆高聳的國族共同體,要入會得經過嚴格的血統審查——他們自己原不是血統純正的人。民主的原則是盡可能讓大家都享有公民權利(inclusive citizenship),而非排除他人;民主的政府採取三權分立,從人民的立場來避免國家侵犯基本人權。「亡國感」是朝向民主前去的,而國族主義(的最糟形式),在它的反方向。
有解嚴前生活經驗的人,應該都還記得那種「亡國感」:「今日不做自由的鬥士,明日就成海上的難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退一步即無死所」;那些國慶閱兵、晚會、排字、大會操、軍歌比賽,講究「數大便是美」、「整齊畫一」、「一個口令一個動作」,那些「萬眾一心」、「我愛中華」一遍又一遍的呼喊……是的,那些活動就是國族主義(的最糟形式),要你犧牲小我完成大我,要你為自己做為一個小螺絲釘而感動,要你團結,要你愛國,要你支持政府。那種亡國感絕對不容許你談多黨政治、民主制衡、基本人權;甚至你只是要求國會全面改選,他都說這樣會亡國。是的,那種亡國感就是賣弄國族主義的威權統治手法。
今日的「亡國感」是那種手法的反方向。君不見,「亡國感很重」的年輕人總是好想突破同溫層,好想跟長輩溝通,為了自己在乎的議題狂寫臉書,去捷運站之類的熱鬧地方當小蜜蜂,收集連署,製作短片丟上網,用無窮無盡的公民參與去實踐民主。
「亡國感」的「悼亡」對象,不是任何一國,而是民主。「亡國感」只是一個現成的詞語,方便溝通。他總不能說:「啊,我最近『亡民主感』好重!」這樣誰聽得懂?說「亡國感」,雖不精確,卻一聽就懂。遂成流行。
「亡國感」甚至不是一種悼亡。不是一種現在式或者過去式的哀嘆:「我們已經亡國了,好慘啊!」而是未來式,一種警世明言:「再這樣下去我們的民主會完蛋的!所以我們現在——」。「亡國感」不是句點,而是起手勢,重點總在於,為了不要讓現在還享有的可愛的自由消失,我們現在趕快來做點什麼?
亡國感是真實的集體情緒,源自民主於近年因中國因素持續惡化的事實;這件事情在選舉中成為影響因素之一,本是民意政治的正常狀態。(攝影:蔣銀珊)
這是藝術大學裡的一堂通識課,學生的主修是電影、戲劇、動畫、美術、音樂、傳統音樂、劇場設計、新媒體藝術,他們本來不是對政治特別有興趣的人。但是,對民主的珍惜與體會,在這個歷史時刻變得巨大而急切,因為他們感到,「以後可能會失去」。所謂「這個歷史時刻」,就是中國積極向外輸出專制影響力的這一段時間,就是中國因素滲入臺灣骨髓的時刻。
有人擔心,亡國感是政治操作,或者將在總統大選中成為政治操作的議題。其實民意政治的基本原理極為簡單,就是民眾把自己擔心的事情大聲說出來,而候選人想辦法說服民眾:我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你投給我別擔心。亡國感是真實的集體情緒,源自民主於近年因中國因素持續惡化的事實;這件事情在選舉中成為影響因素之一,本是民意政治的正常狀態。所有重要議題,都應該是選舉的影響因素啊。誰積極反對九二共識、反對一國兩制、反對和平協議,誰就會獲得「亡國感」一族的青睞。背離民心者在選舉中落敗,本是選舉制度的設計初心。
「#有錢就有自由」,只有在民主國家才會是天理
課堂上也有另一種意見,是不打算捍衛民主的。有一位同學寫道:「我認為臺灣的兩黨惡鬥,不太會像是民主的在進步,而是在濫用,那要民主有什麼用?我個人會覺得專制體制會更讓我們的經濟往上升起,讓我們的國家成為世界強國,那我在想的是保持著民主有什麼用呢?我個人會覺得有了麵包才能夠談這些之後的生活限制,那你有錢了不喜歡極權專制,那移民就好了啊!何必因為為了保持民主,而讓我們全國人民都快餓死,那維持民主功效在哪?」
他的意思是先拚經濟,有錢了就有自由,因為有錢就可以移民,可以任意選擇要當哪一國人。這推論裡有幾個關乎事實的環節,值得拆解檢視。其一是他認為只有專制才能拚經濟,民主不能;其二是他認為臺灣的經濟現況是大家都快要餓死;其三是他認為專制並不危及人民移民的自由。這也就是常見的「民主不能當飯吃」的說法。他很禮貌地寫說希望聽聽老師的看法,所以我在課堂上仔細提出事實的說明,不過,那堂課他並沒有出席,此後也沒有再見到他。
這位同學理所當然地覺得「有錢了就有自由」,好像那是天理。那恰好是因為他在民主的制度裡長大,習慣了這種民主框架裡的資本邏輯。在專制國家,那才不是天理。專制國家的人都知道,自由是國家的恩賜特許,而不是權利。他可能不知道,他恰好選擇了一個他最不能接受的制度。小魚也覺得用鰓呼吸是天理,你既是一條小魚,為什麼要跳上岸來呢?
#世界原不存在一個寫定的未來
以上是我從「臺灣前途與中國因素」的課堂上,捕捉到的「亡國感」的面貌:在中國因素影響下,因為感受到可能會失去民主自由,而產生的一種既無力又亟欲奮力一搏的集體情緒;「亡國感」本身就蘊含了「逆襲」的能量。
這門課到六月時接近尾聲,那卻是香港抗議「逃犯條例」的開端。我清楚記得當時,各界一致認為「逃犯條例」一定會過,包括上街抗爭的人。大家平心靜氣地「知道」香港立法會的生態就是那樣,平心靜氣地「知道」不可能贏;香港人上街只是寧鳴而死,不默而生。我們課程結束放暑假了,香港人卻在街頭上一天一天地創造奇蹟,那麼多的人從各處冒出來,終於擋下了不可能擋下的,令歷史為他們轉彎。如鍾耀華所寫:「歷史從來都是在創造不確定性,稍稍挪移其彈道。香港的反抗走到此刻,中共未贏我們未輸,是大家的努力。」
人們六月的時候不能預測香港,現在又何能以失敗主義論定臺灣?世界原不存在一個已經寫定了的未來。臺灣的前途仍然在於,珍惜民主的人們能夠發揮多少能量,對中國因素的作用力展開逆襲。民主自由是臺灣的理想,我們的百年追求;而理想,是不必害羞的。
(本文摘自《亡國感的逆襲──臺灣的機會在哪裡?》,新書係失敗者聯盟及春山出版編輯部共同策劃。由來自各個不同領域的專家作者,正面且直接的對於亡國感現象進行拆解,希望能從中找出抵禦、甚至是「逆襲」亡國感的方式。)
純素蛋糕課程香港 在 美味拍手 Yummy Yummy Photograph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美味拍手工作坊又在歡笑滿堂的氣氛中完成啦
昨日這場活動很特別的是連拍公的高中同學都出現了
雖然已經定居香港 仍然也是自行搶課報名
為了參加活動 專程飛回來台灣
老同學難得碰面
拍手拍公當然又是找到機會帶朋友吃吃喝喝
課後小聚一下
不過吃喝完 還是得回來收拾課後殘局 整理場地
先真的感謝參加這場活動的拍友們
不但東西幫我們吃得乾淨 課後還幫我們收了超多餐具
讓我們即使有先外出聚餐再回來收拾
也還是在午夜前
可以順利將LaDesign復原到我們以往的生活狀態
真的大感謝~~
這場活動很難得的幾乎都是首次見面的新拍友
其實通常拍手遇到這樣的大量新拍友的場子
有時都會小擔心拍友們不敢互動 (第一次總是比較生怯..)
導致活動氣氛太過嚴肅
畢竟有來參加過活動的拍友都知道
拍手就是那種人來瘋的個性
拍友們越多互動回饋
拍手就會越加碼 把更多想法與經驗與大家分享
所幸昨日的新拍友們都非常地捧場
活動一開始就馬上進入狀況
(拍手自己補充一下:因為昨天有超級無敵老拍友秀芬在,有秀芬在就是絕對開心,爽朗開懷的笑聲,感染力超強💕愛妳💋而且這次是一次搶到兩個名額,帶著美麗的女兒一起來玩,太感人了)
尤其非常感謝坐在搖滾區 緊鄰拍手示範桌第一排的拍友
真的非常地捧場
昨日八小時的課程
大概有7個半小時都是呈現笑開懷的樣子
剩下半小時大概就是去上廁所、裝茶水
或一些離開位置拍公鏡頭掃視不到的時候
完美真實地演繹了昨日課程的精彩與歡樂氣氛
從活動花絮照
應該就很能感受到來LaDesign享受的快樂與放鬆的氛圍
我們真的沒有像中國選秀節目一樣 觀眾還要先試鏡
還要配合鏡頭 在適當的時間點作出激動的反應..XD
我們的活動 真的就是這麼開心與好玩~~ 不用cue
昨日示範第一組
以不同於以往以自然純樸搭配暗調手法的方式
改用清新明亮的氛圍搭配一點平面設計元素來拍攝控肉食材
下午以輔助小道具模擬自然光的方式
拍攝清涼去暑的新鮮現榨西瓜汁
有趣的是
臨時被cue來當手模的拍友
她的服裝與妝髮
竟然也是意外地與拍友布置的主題巧妙契合
畫龍點睛的一點紅唇 在拍手的構圖裡
完美的跟西瓜與圍裙的那一點紅完美呼應
安安猴啊!!!
分組練習分別以俯拍與正拍的方式 拍攝蛋塔與蛋糕
由拍友們自行討論
如何利用拍手給予的器具與拍手提示的方向來完成構圖與拍攝
前面有提到 這次大部分的拍友都是首次參加
但是也是高手雲集 深藏不漏阿
這次的分組練習 也是不用拍手調整太多構圖 就可以直接開拍
尤其正拍蛋糕組
拍手過去看的時候 直接就是直接讚嘆下跪
(不過有參加過拍手邪教 就知道下跪是為了要拍照啦~)
兩組構圖 一組樸實 一組華麗
巧妙地示範不同的說故事方法
都能讓觀眾帶來對生活場景的想像
更多精彩活動花絮
就請看看拍公的花絮記錄囉
純素蛋糕課程香港 在 素食點心班、純素蛋糕訂購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純素蛋糕課程香港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sony577也提到2021年1月25日週一每年過節最易增磅,不過只要選擇健康一點的賀年食品,吃起來也比較放心。 ... <看更多>
純素蛋糕課程香港 在 素食點心班、純素蛋糕訂購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純素蛋糕課程香港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sony577也提到2021年1月25日週一每年過節最易增磅,不過只要選擇健康一點的賀年食品,吃起來也比較放心。 ... <看更多>
純素蛋糕課程香港 在 Panda Zoe - 純素蛋糕伯爵茶蛋糕上面加幾片漬橙片~ 超靚 ... 的推薦與評價
純素蛋糕 伯爵茶蛋糕上面加幾片漬橙片~ 超靚 #pandazoe烘焙課程#pandazoe蛋糕 ... 【香港素食】群組的延續,介紹香港素食店及肉食店內的素食(蛋奶除外),以推廣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