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蛋炒飯論戰」vs.「環保威士忌」。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環保威士忌」獲得51%的票數。知名威士忌品牌跟上環保新趨勢,決定在2021年推出「紙製酒瓶」取代傳統玻璃瓶,據說整個瓶子從裡到外都都可以回收,不會對環境產生危害。這款酒瓶到底只是噱頭還是真的很環保?
這家企業會想要研發紙製酒瓶,是因為看到一份數據表示,歐洲在2018年時總共丟棄了820萬噸塑膠包裝,這些垃圾造成地球龐大的負擔,所以他們就決定要在2021年,推出完全不含塑膠成分的紙製包裝瓶,搶搭環保熱潮,為地球貢獻心力。業者強調這款酒瓶是由環保紙漿、可生物分解的食品級樹脂組成的,製作方式是以模具來加壓紙漿,然後用微波技術進行固化,所以裡面完全不會出現我們常見的,紙杯裡面那層「塑膠淋膜」,是個無塑瓶,然後蓋子用的是鋁蓋,因此連瓶加蓋全身100%可回收,預計會先用在旗下的「黑牌」系列上,如果能如期問世,將會是全球第一支酒精飲料的環保瓶。
目前除了這個威士忌品牌,丹麥啤酒大廠也打算推出兩款叫作「綠色纖維瓶」(Green Fibre Bottle)的環保啤酒瓶。兩款原型都是用「永續木纖維」製成的,可以完全回收利用,裡面會塗一層特殊薄膜來防滲漏,一款薄膜是「再生PET聚合物」,另一款是「100%生物源PEF聚合物」,業者目前正在測試兩款瓶子的防滲漏程度。不過酒瓶本來就沒在用塑膠,而且很多網友都在問,玻璃不是本來就可以回收嗎?何必大費周章製造紙酒瓶呢?
酒精大廠很少使用塑膠製品,通常都用玻璃,但是玻璃從製作到運送,整個過程會產生許多碳足跡。例如,玻璃必須加熱到600度以上才能彎曲被塑形,燒製上相當耗能源。而一般常見的330ml鋁罐可樂,每瓶碳足跡是170克,但同樣330ml的玻璃瓶裝可樂,每瓶的碳足跡卻是350克,整整一倍,而且玻璃瓶因為比較重,運送時也會間接增加貨車的油耗和碳排。
再看到回收部分,廢玻璃被回收後,第一步要經過分類、分色,第二步是去雜質清洗,粉碎研磨,製成再生玻璃粉碎料,然後入庫包裝,送去一般的玻璃製造廠商,重製成新的玻璃,整個過程吃力不討好,沒什麼人願意做,也不是所有回收廠都有這樣的技術。
而台灣本身也禁塑滿一年了,現在有很多廠商加入減塑行列,用紙吸管取代塑膠吸管,不過我每次飲料還沒喝完吸管就融化了,心情很不好。不過我很好奇,像是紙杯紙容器裡面都含有一層用來防水的塑膠淋膜,難以被回收處理,有九成都是直接當一般垃圾丟掉,那紙吸管就會比較環保嗎?
其實兩年前英國媒體就揭露,英國某大型速食業者使用的紙吸管,其實根本不能回收再製!他們用的紙吸管,推出的初期由於太薄,被顧客批評「會被飲料溶解」、「口感很怪」,因此業者只好把紙吸管加厚處理,結果太厚的吸管,讓合作的垃圾處理廠難以再次加工,最後這些紙吸管就只能先被當成一般垃圾丟掉,讓當初環保的美意大打折扣。
至於台灣的話,根據中興大學森林學系教授彭元興的說法,台灣市面上所使用的紙吸管是由純木漿(原生漿)抄造的,裡面不會使用PE淋膜,實驗結果也證明,用傳統紙類回收設備就可以搞定,不需要特別的設備或製程來處理。這是理論上啦,實際上呢,大多數的回收商都不會接受沾過食物的紙類,所以用過的吸管最後恐怕也是被當成垃圾丟掉,總之,用紙吸管可能只是自我感覺良好,覺得可以救海龜,但其實不要用吸管最好。
其實無論是哪種紙製品,都會經歷伐木、運送、製紙、漂白、染色等程序,過程非常繁瑣,消耗的資源是塑膠的好幾倍,更容易造成全球暖化,但好處就是比較容易降解,反觀塑膠,如果不好好處理就是「禍害遺千年」。哪一種材質是真正環保愛地球,我們很難針對單一面向下定論,但無論使用何種材質,記得要把握3R原則:Reuse(重複使用)、Reduce(減少使用)、Recycle(回收),才能達到垃圾減量的最終目標。
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記得幫我們在臉書按讚跟分享出去,或是在YouTube訂閱我們的頻道,如果想看更多的國內外新聞的話,也請您上YouTube搜尋寰宇新聞,我們下週見!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蛋炒飯論戰」vs.「環保威士忌」。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環保威士忌」獲得51%的票數。知名威士忌品牌跟上環保新趨勢,決定在2021年推出「紙製酒瓶」取代傳統玻璃瓶,據說整個瓶子從裡到外都都可以回收,不會對環境產生危害。這款酒瓶到底只是噱頭還是真的很環保? 這...
紙漿模塑台灣 在 理性哥與感性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00趴純污水製冰所
#這麼美的冰棒尼要吃ㄇ
靜靜近期看了很多關於環保、水污染的報導
其中有一篇特別有特色吸睛也很有意義
在2017年最強100支新口味冰棒美麗亮相‼️
沒有食品級原料~
標榜100%來自台灣百川的污水
各種新奇的添加物
取自河川裡的福壽螺、菸蒂、紙漿、汙泥、染料、寶特瓶蓋、橡皮筋等等的
這些冰棒是三位台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學生的作品
花了一年時間準備、製作
他們親自到北、中、南、東100個污染河川、港口、溝渠、水圳取水,急速製成冰棒
因為冰棒保存與展示不容易
做成冰棒後,再復刻成1:1的poly模型
並依據污染程度分類
做成「台灣百大污染水源冰品圖鑑」
每支冰棒都是工業、農業、民生與人為污染改變河川樣貌的故事
河流會因油污種類呈現很大的差異
但是垃圾方面確有共通點
像是橡皮筋或衛生筷外面的塑膠套
這類的塑膠垃圾都很多~~
冰棒的包裝袋也經過精心設計
顏色代表污染程度
🔴紅、🟣紫代表重污染
🟡黃、🟠橘是中度
💠淺藍則來自狀況較好的河川
幾何設計則是污染內容的另類呈現
這個點子在網路上一推出後
隨即受到各方注目,成為討論話題🆕
三位年輕活潑的大學生謙虛的說
只是希望藉由作品能讓大家看到台灣河川的狀況水污染的問題可能一時不會解決
但希望能發揮一小段警惕的作用~
靜靜覺得他們的精神、創意都很值得讚賞
現在越來越多新一代的年輕人
比我們更來的注重環保議題♻️
所以靜靜還是會藉由文字、以身作則
來去影響身邊、看到這篇文章的尼們~
想想自己為了這個養育我們的地球🌍
還能多做些什麼?🤔
#worldneedshelp
#Icanhelp
紙漿模塑台灣 在 中學生減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疫情催生的囤貨心理-下」
-
記得按讚、追蹤、分享中學生減塑!
-
《衛生紙之亂蔓延全球:又不能防疫,為什麼各國民眾都搶購衛生紙?》 衛生紙之亂並非台灣特產,隨著疫情擴散,各國都出現恐慌性囤貨潮。乾洗手液、口罩與溫度計都紛紛出現短缺,但跟防疫一點關係也沒有的衛生紙,究竟為什麼橫跨各國都遭到搶購?
-
台灣曾因為網路謠傳衛生紙原料與口罩相同,可能出現短缺,而造成民眾搶購衛生紙的現象(衛生紙原料為紙漿,口罩原料為不織布,原料不同)。 但衛生紙之亂並非台灣獨有,隨著肺炎疫情擴散全球,世界各地都紛紛出現衛生紙搶購潮。《CNN》報導,澳洲與英國為了防範搶購潮,超商紛紛對民眾可以購買的衛生紙數量做出限制。澳洲雪梨一間超市,甚至派駐警衛看守架上衛生紙。 「乾洗手液與口罩出現短缺我還能理解,」美國波士頓大學商學院研究員查葛斯基(Jay L. Zagorsky )說,「但是我不能理解,為什麼大家會搶購供貨穩定又不能用來防疫的衛生紙呢?」 究竟為什麼大家這麼熱衷在搶購衛生紙呢?
1. 「囤貨友善」的衛生紙特性
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心理學研究員迪保羅(Bella DePaulo)指出,衛生紙的特性特別適合囤貨。
-
衛生紙不會過期,便宜,而且無論囤放多久,你總是會需要用到它。
-
衛生紙的替代性低。如果一種食物被搶購一空,你還可以買另一種食物,但是當衛生紙被搶購一空的時候,你卻沒有別的商品可以替代。
-
迪保羅更指出,防疫訊息都圍繞在保持乾淨與衛生上,而這與衛生紙的商品訊息符合。當消費者購買衛生紙的時候,心理上會感覺自己在實踐防疫。
2. 預期短缺心理
迪保羅指出,超市空蕩蕩的衛生紙架,會讓不清楚衛生紙供應狀況的民眾,產生衛生紙短缺的預期。而這種預期心理會催化民眾的囤貨行為。
-
卡內基美隆大學心理學教授費許歐夫(Baruch Fischhoff)表示,在不清楚供貨狀況,以及疫情時長的不確定性下,都會惡化民眾的囤積行為。政府若是未能即時回應,安撫民眾預期短缺的心理,將難以避免民眾出現囤貨的行為。
3. 模仿效應
當所有人都在囤積衛生紙的時候,就算明明知道衛生紙對防疫沒有幫助,人還是會出現模仿行為。
-
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系教授Tan Ern Ser說,「面對不確定性,人們會試著從其他人身上尋找行為依據,」他指出,當少部分的人開始不理性地囤貨,其他人傾向於模仿這個行為。所以當有少部分的人開始囤買衛生紙時,就會出現更多慌張的衛生紙買家。
4. 從囤貨找回控制權與安全感
「當人們恐慌的時候,他們會想要做點什麼事,」迪保羅表示,新冠肺炎疫情超出我們所能控制的範圍,而這個不受控的威脅會讓人備感壓力與恐懼。我們會因此希望付諸行動,找回控制權與安全感,而囤積搶購衛生紙就是一種方法。
-
澳洲墨爾本大學CEDRR計劃研究員說,「囤積衛生紙是個相對便宜的行為,而人們在面對危機的時候,喜歡有種『自己終於做了點什麼』的感覺。」 (資料來源:NYT, CNN, PsychCentral, The Conversation, Vice)
小編補充:
1.關於衛生紙之亂也不是臺灣頭一遭發生了 之前是有廠商謠傳衛生紙原物料漲價而導致大家瘋搶。而這次除了有謠言說衛生紙跟口罩的原料一樣導致原物料不足外,COVID-19所引起的「恐慌」「封城」等現象使人們開始大規模囤積衛生紙。
-
不過令人費解的是臺灣人為何如此瘋搶衛生紙。臺灣疫情並非如歐美般嚴重(歐美是整個貨架不管衛生紙罐頭食品泡麵全部被採購一空)但為何人們就像即將封城般恐慌性的搶購衛生紙。
2.衛生紙與防疫。
衛生紙=乾淨=衛生=防疫,這種連結似乎不太理性。75%酒精=殺死病毒、細菌、消毒是成立的;但衛生紙的用途最多就是擦屁屁擦嘴嘴擦餐具,離「殺菌」功效還很遠,但人們卻「不當連結」,將衛生紙認為對防疫有助益而瘋搶。
-
在此呼籲大家還是要「理性」,不要因為隔壁說了什麼旁邊做了什麼而慌亂的模仿。尤其現在假消息遍佈,要如何當一個會思考願意思考的公民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
By the way洗完手擦手手可以用「手帕」(最近呼籲勤洗手但是手濕濕的碰東西真的很annoying)
3.囤貨找回安全感。有點類似昨天講的用囤貨刷存。這兩種行為都是為了安撫某種心理而做出來的行為。不過找回安全感可說是更直接更直覺的心理行為,因為社會上蔓延著恐慌與害怕而使人們安全感下降於是透過囤貨來使心裡安心。
-
#wei小編 #aus小編 #covid_19 #psychology #kleenex #囤貨 #ecofriendly #tissue #環保 #pandemic #anxiety #恐慌 #衛生紙
紙漿模塑台灣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蛋炒飯論戰」vs.「環保威士忌」。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環保威士忌」獲得51%的票數。知名威士忌品牌跟上環保新趨勢,決定在2021年推出「紙製酒瓶」取代傳統玻璃瓶,據說整個瓶子從裡到外都都可以回收,不會對環境產生危害。這款酒瓶到底只是噱頭還是真的很環保?
這家企業會想要研發紙製酒瓶,是因為看到一份數據表示,歐洲在2018年時總共丟棄了820萬噸塑膠包裝,這些垃圾造成地球龐大的負擔,所以他們就決定要在2021年,推出完全不含塑膠成分的紙製包裝瓶,搶搭環保熱潮,為地球貢獻心力。業者強調這款酒瓶是由環保紙漿、可生物分解的食品級樹脂組成的,製作方式是以模具來加壓紙漿,然後用微波技術進行固化,所以裡面完全不會出現我們常見的,紙杯裡面那層「塑膠淋膜」,是個無塑瓶,然後蓋子用的是鋁蓋,因此連瓶加蓋全身100%可回收,預計會先用在旗下的「黑牌」系列上,如果能如期問世,將會是全球第一支酒精飲料的環保瓶。
目前除了這個威士忌品牌,丹麥啤酒大廠也打算推出兩款叫作「綠色纖維瓶」(Green Fibre Bottle)的環保啤酒瓶。兩款原型都是用「永續木纖維」製成的,可以完全回收利用,裡面會塗一層特殊薄膜來防滲漏,一款薄膜是「再生PET聚合物」,另一款是「100%生物源PEF聚合物」,業者目前正在測試兩款瓶子的防滲漏程度。不過酒瓶本來就沒在用塑膠,而且很多網友都在問,玻璃不是本來就可以回收嗎?何必大費周章製造紙酒瓶呢?
酒精大廠很少使用塑膠製品,通常都用玻璃,但是玻璃從製作到運送,整個過程會產生許多碳足跡。例如,玻璃必須加熱到600度以上才能彎曲被塑形,燒製上相當耗能源。而一般常見的330ml鋁罐可樂,每瓶碳足跡是170克,但同樣330ml的玻璃瓶裝可樂,每瓶的碳足跡卻是350克,整整一倍,而且玻璃瓶因為比較重,運送時也會間接增加貨車的油耗和碳排。
再看到回收部分,廢玻璃被回收後,第一步要經過分類、分色,第二步是去雜質清洗,粉碎研磨,製成再生玻璃粉碎料,然後入庫包裝,送去一般的玻璃製造廠商,重製成新的玻璃,整個過程吃力不討好,沒什麼人願意做,也不是所有回收廠都有這樣的技術。
而台灣本身也禁塑滿一年了,現在有很多廠商加入減塑行列,用紙吸管取代塑膠吸管,不過我每次飲料還沒喝完吸管就融化了,心情很不好。不過我很好奇,像是紙杯紙容器裡面都含有一層用來防水的塑膠淋膜,難以被回收處理,有九成都是直接當一般垃圾丟掉,那紙吸管就會比較環保嗎?
其實兩年前英國媒體就揭露,英國某大型速食業者使用的紙吸管,其實根本不能回收再製!他們用的紙吸管,推出的初期由於太薄,被顧客批評「會被飲料溶解」、「口感很怪」,因此業者只好把紙吸管加厚處理,結果太厚的吸管,讓合作的垃圾處理廠難以再次加工,最後這些紙吸管就只能先被當成一般垃圾丟掉,讓當初環保的美意大打折扣。
至於台灣的話,根據中興大學森林學系教授彭元興的說法,台灣市面上所使用的紙吸管是由純木漿(原生漿)抄造的,裡面不會使用PE淋膜,實驗結果也證明,用傳統紙類回收設備就可以搞定,不需要特別的設備或製程來處理。這是理論上啦,實際上呢,大多數的回收商都不會接受沾過食物的紙類,所以用過的吸管最後恐怕也是被當成垃圾丟掉,總之,用紙吸管可能只是自我感覺良好,覺得可以救海龜,但其實不要用吸管最好。
其實無論是哪種紙製品,都會經歷伐木、運送、製紙、漂白、染色等程序,過程非常繁瑣,消耗的資源是塑膠的好幾倍,更容易造成全球暖化,但好處就是比較容易降解,反觀塑膠,如果不好好處理就是「禍害遺千年」。哪一種材質是真正環保愛地球,我們很難針對單一面向下定論,但無論使用何種材質,記得要把握3R原則:Reuse(重複使用)、Reduce(減少使用)、Recycle(回收),才能達到垃圾減量的最終目標。
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記得幫我們在臉書按讚跟分享出去,或是在YouTube訂閱我們的頻道,如果想看更多的國內外新聞的話,也請您上YouTube搜尋寰宇新聞,我們下週見!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