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創168小時不斷電的生技大展-💡BIO Digital 2021💡開跑了!
疫起不斷電、不受時空限制的全球生技大展-BIO Digital 2021,已於6/10開跑,台灣共有47家產官學研界共襄盛舉,在經濟部技術處科技預算支持下,長期聚焦癌症新藥⛓和細胞治療⛓等的生技中心,在2021的US BIO推出12項新藥開發技術,成功獲得國際醫療界的關注👁️,此次BIO Digital 2021更吸引了🧲禮來(Eli Lilly)、🧲J&J(嬌生)、🧲默克(Merck)等國際藥廠的線上媒合會進行互動。
【BIO Digital 2021】技術亮點
💊AML(俗稱血癌)的FLT3抑制劑抗癌藥物
💊CAR-T細胞於實體腫瘤的毒殺效應強化
💊CHO細胞量產系統與細胞株CDMO量產計畫
更多詳細報導:https://www.dcb.org.tw/posts/856
#經濟部技術處 #科技專案 #生技中心 #BioDigital2021 #細胞治療
細胞治療cdmo 在 Findit平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健康醫療動態】國內傳出AI偵測腦瘤、精準藥物傳輸系統、驗血測阿茲海默症突破性進展好消息
"近期國內疫情告緊,希望大家一起努力,遵從指揮中心,全民一條心,抗疫大加油"
在國內健康醫療界的全力投入下,4-5月出現讓人振奮的好消息
📍全球首款! 台大醫院、醫隼智慧合作研發 AI偵測腦瘤獲美FDA認證
📍中研院開發傳輸系統 精準投藥 胰臟癌、心肌梗塞 治療露曙光
📍深耕細胞治療技術 生技中心攜手三總、國防醫攻巴金森及聽損市場
📍台大醫與師大團隊研發 6cc血驗阿茲海默症 5小時出爐
📍生技廠跨足CDMO 引爆投資潮
📍.生醫新創行動辦公室開幕 鏈結創投、法人與產業
📍衛福部宣布電子病歷交換中心要改為FHIR架構,還要送草案讓電子病歷上雲
國外相關消息:
📍2021年Q1細胞治療熱!全球募資破37億美元、8家IPO
📍新式新冠疫苗 可能是藥丸、鼻噴劑
📍BioNTech 新加坡生產新冠疫苗
📍共享疫苗專利 美支持歐盟觀望
📍FDA首批非侵入式腦機介面醫材!Neurolution手部中風復健機器人獲上市許可
📍微軟197 億美元收購 AI 語言辨識供應商 Nuance,成為微軟史上第二大收購案!
詳細內文,請點閱👇
https://user110758.psee.io/3g88kh
細胞治療cdmo 在 台灣光鹽生物科技學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生技醫藥新訊>
新版生技條例 優惠範圍擴大
政府為打造製藥業為台灣第二個「護國神山」,最新版《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臨時新增CDMO(委託開發與代工)為重點扶植項目,目前已知CDMO適用項目包括生物製劑、核酸藥物、細胞治療、高階醫材及其他策略性創新藥品,占台灣多數的化學藥廠並未納入,預料立法院將有一番角力。
行政院修正版《生技新藥條例》傳出本會期將三讀,而外界好奇的是,在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大力促成下,臨時將CDMO納入租稅優惠適用範圍,而國內專業CDMO廠中,最知名的是台康生技(6589)與永昕生醫兩家公司。
台康昨(5)日表示,看好全球生技藥品數量逐年增加,計劃將每座2,000公升產線由四座增至12座,微生物產線由150公升提高至1,000公升,總產能增加三倍,預計明年可望成為亞洲前十大CDMO廠。
台康說明,亞洲各國中,南韓、中國大陸、日本都有大型的CDMO廠,南韓2010年以前在市場訂單尚不明朗之前,就大力興建大型CDMO廠,現在隨著全球生物藥品開發數量愈來愈多,很樂意見到更多本土公司投入新的CDMO投資計畫。
永昕目前的一廠廠房共有三條產線,包括哺乳細胞、微生物、細胞治療產線與下游無菌充填產線。其中哺乳細胞生產線將擴增500公升,總產能達到3,000公升;微生物生產線要增設200公升產線,讓產能擴大四倍。永昕正在興建二廠,總產能上看1.2萬公升,預計2022年投產。
除台康與永昕外,國內大多數擁有代工生產經驗的藥廠都是化學製藥,其中不乏具有高技術門檻的癌症針劑廠及新劑型新藥公司,由於這些公司發展項目不是全新藥物(NCE),也不是生物藥品,依照現有規畫,將被排除在新版《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CDMO適用資格。
文章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5367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