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曲歌后是這樣培養的】昨晚 #叱咤頒獎禮,聽到「十大」中有大部分歌手現場表現唔係走音就係無氣,不禁令人搖頭,直至50歲的莫文蔚憑《呼吸有害》首奪「至尊歌曲」大獎,及一口氣演繹歷年來「我最喜愛的歌曲」多首得獎歌曲,難怪他能穩站「金曲歌后」多年,也讓我想念莫家的育兒心得。都說,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要有一位像莫文蔚這樣多才多藝的女兒,先要從莫媽媽莫何敏儀這位好媽媽說起⋯⋯
【#好文重溫 】#莫文蔚:不做井底之蛙
母親曾是資深傳媒人,父親是退休高級公務員,兒子是劍橋博士,女兒是著名藝人。莫家一門四傑,成為「幸福家庭」的最佳示範。
莫文蔚說:「我以家人為榮,要為家人爭光。」沒有這樣幸福的家庭,便沒有今天的莫文蔚。
四人同心一意,無論是哪一人領獎,另外三人都在鼓掌。
要說今天的莫文蔚,先要從她家世說起。
莫文蔚的祖父莫理士 (Alfred Morris) 是威爾斯人,獲英國政府委任,到香港從事教育工作,是英皇書院的創校校長及聖約翰救傷隊創辦人之一兼總監。祖母羅惠德生於香港富裕之家,在上海復旦大學修讀中國文學。當年莫理士開辦慈善婦孺診所,遇上當護士的羅惠德,結成秦晉之緣。
莫文蔚的父親莫天賜中學時代是田徑高手,師範畢業後,在母校拔萃男書院教體育及英文,後轉任新界理民府田土委員,其間曾修讀中國古典文學課程,閒時愛好研究《易經》、《推背圖》等。
莫天賜經常熬湯給太太和子女喝,曾出版《給莫文蔚的健美湯飲》一書。他為女兒自豪:「她是中樂團古箏手,雖然表面洋化,但內在卻是百分之百的傳統中國好女孩,具備中國人忠厚、仁愛、信義、孝順等美德。我自小給她灌輸『勝而不驕,敗不氣餒』的處事態度,她都做到了。」
莫文蔚的母親莫何敏儀曾是香港電視台高層管理人,說得一口標準流利英語,退休後致力公益事務,一九八九年與友人創辦兒童癌病基金,出任副會長,並為多個慈善團體勞心勞力。去年十一月,她和莫文蔚一同獲大陸當局委任為「關愛兒童大使」。她還是亞洲動物基金名譽董事。
至於莫文蔚,更一身兼任亞洲動物基金、愛護動物協會、聖約翰救傷隊等多個慈善團體的大使。無論多忙,說到公益,母女都義不容辭。
莫天賜夫婦深信,有什麼樣的父母,便有什麼樣的子女。所以,他們培育子女的方法,是以身作則,並力求子女在快樂的環境下成長。夫婦合作無間,教導出一對傑出子女,二人都曾獲選為「香港傑出學生」。
莫媽媽一臉自豪說:「我們不斷與時俱進,配合子女的成長,所做的絕不比『孟母三遷』遜色。我認為最大的樂事,是看著一對子女成長,就像玩擦卡遊戲,每擦去一格,都會有新的驚喜,替他們擦去不好的,引導他們向好的方向走。他們就像小鳥,我們任他們自由學飛,跌下來時,則伸手接住。」
莫文蔚的哥哥莫理斯是劍橋大學國際法律學博士,當年他中學畢業,以優異成績成為劍橋的直收生。他曾任倫敦白金漢大學講師,目前從事電腦動畫創作,香港第一部三維動畫功夫電影正是他的作品。他與莫文蔚感情很好,不但是妹妹工作的軍師,也是她的心靈導師。
孩提時,莫理斯策畫慈善舞台表演,莫文蔚就負責販售門票;長大後,兄妹倆仍經常形影不離,哥哥為愛護動物協會設計動畫,妹妹就負責唱宣傳歌曲。莫理斯說:「我們從不會爭寵、妒忌,哪一個做得好,另一個都會在後面鼓掌。我們各有所長,我善於做幕後,是家中的活動資料庫;妹妹則天生要站在台前,有強勁的表演能力。我正準備為她寫一個好劇本,助她更上一層樓,發揮潛質,衝出亞洲。」
莫文蔚在家中被稱為「開心BB」及「陽光妹」,是父母及哥口中的乖孩子,孝順、開心、溫柔、有禮、有愛心、做事認真,而且燒得一手好菜。雖然深受寵愛,但莫文蔚說,小時候並不敢向家人吐露想當藝人的志願。「父母從沒想過我會做明星,爸爸還以為我會當時裝界女強人或律師。小時候在名校讀書,同學都說長大後想做醫生、律師之類,若我坦言想做明星,很難為情,一定會被老師和同學歧視,所以不敢向別人說。」
有一個被視為天才兒童的哥哥,莫文蔚只管做好自己的工作。她十二歲學習古箏,十五歲獲選為傑出學生,十七歲考獲獎學金遠赴義大利留學,十九歲再到倫敦大學攻讀文學,其間曾被千挑萬選演出《西貢小姐》舞台劇。留學歸來,她蘊藏心底多年的慾望終於不可抑制,於是鼓起勇氣對家人吐露心願。「我四歲起已喜歡在人前歌舞,要父母和哥哥坐著看我表演。我自小已經肯定將來會幹這一行,所以參加很多朗誦、彈琴、跳舞等比賽,處心積慮做明星。雖然父母不很贊成,但他們對我有信心,明白我不是做壞事,由得我去嘗試。」
莫文蔚一九九三年在香港初出道,半裸身子並剃光頭來宣傳唱片,但大部分人都不懂欣賞她的歌,只愛看她虛實難辨的緋聞。「我早知道成名不易,誰能保證一炮而紅?父母當時很心痛,但仍默默支持我。媽媽說,跌倒不要怕,站起來拍拍沙塵再上路,無論如何都有三個歌迷支持我。爸爸鼓勵我不要做井底蛙,說做人要有大志,不要只著眼於香港幾百萬人口的小市場,大陸十多億人口,只要有百分之一是我的歌迷,都比香港好;哥哥則替我分析,做我後盾。」
後來機會來臨,莫文蔚孤注一擲到台灣發展,像一匹等待已久的脫韁野馬。她的節奏感,唱得如行雲流水的英文歌,以及糅合中西的個人風格,在台灣備受矚目。「也許在一個新的地方,一切由零開始,沒有什麼顧慮,反而能無拘無束盡情地表演,摸索求變,直覺是對的便盡力去做,漸漸找到自己的定位,知道要走的路向。」
結果她在台灣大放異彩,還成為台灣「金曲」史上第一位獲獎的香港女歌手。「我不乏機會,也不乏運氣,但我並非一炮而紅,一切都得來不易,一步一步地走。我寧願先苦後甜。我相信自己有天分,也很感激父母栽培我,但有天分並不是就可以什麼也不做。李宗盛曾跟我說:『天分只可幫人發揮得更好,所以有天分的人更加要努力,否則便浪費了上天所賜。』這番話我一直銘記於心。」
她熱愛表演,在舞台上舉手投足揮灑自如。「我是真正喜歡表演,並不是為名或利,能夠表演已經像是中了頭獎。幹這一行,賺錢其實並非那麼容易,如果不是喜歡表演,那真要命!很多事情不是你能計畫及控制的,例如今年想拍多少部電影、哪首歌曲會流行等。唯一能做的,是每天向前,不能退後。」
「我從不自限於香港。香港是一塊踏腳石,有助我做好準備,去得更遠。我一定可以更上一層樓,因為我知道自己還有很大潛能。」她目標遠大,要替香港人爭光,照耀國際舞台。
(2005年 #鄧明儀 #人物訪問 ~ 原文刊原《讀者文摘》)
莫文蔚 Karen Mok my903.com 商業電台
「終遠的威爾修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終遠的威爾修心得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終遠的威爾修心得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終遠的威爾修心得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終遠的威爾修心得 在 乙女】《終遠的威爾修》心得分享|超黑暗虐戀乙女遊戲|劇本 ... 的評價
- 關於終遠的威爾修心得 在 [心得] 終遠的威爾修-全通綜合感想(微雷) - 女性向戀愛遊戲 的評價
- 關於終遠的威爾修心得 在 [心得] 終遠的威爾修-全通綜合感想(微雷)- 看板RomanceGame 的評價
- 關於終遠的威爾修心得 在 遊戲推坑在充斥著死與絕望的國度中迎來與「他」的終焉《終遠 ... 的評價
- 關於終遠的威爾修心得 在 [ RomanceGame ] 女性向戀愛遊戲,等妳喔0///0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終遠的威爾修心得 在 [問題] 2022-2023中文乙女遊戲求推薦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終遠的威爾修心得 在 郭文彬- 《#一切如來心藥經無學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 ... 的評價
- 關於終遠的威爾修心得 在 [閒聊] 女性向遊戲世界比想像中好看欸PTT推薦- C_Chat 的評價
終遠的威爾修心得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抽獎贈書活動】《#從內做起》x2本
🔊你有沒有注意過,在家族聚會的餐桌上,誰的聲音最有份量?當一群好友聚在一起,誰是大家聽從與追隨的對象?在工作場合的會議裡,誰的意見最快得到大家的接納?你腦中第一個浮現的人,就具備了一種特質:「領導力」。
✍️心得圖文版 https://readingoutpost.com/the-leader-within-you/
【以前的我對領導力的定義】
幾年前的我,總認為「領導者」就是握有職位和頭銜的人,像是一家公司的執行長或副總,自己也把晉升職等當成工作的主要目標。直到某一次跟同事們聊到副總A和副總B,同事說副總A如果離開了公司,在社會上仍然享譽、充滿影響力,副總B相形之下則會失色許多。
這讓我不禁好奇,對自己問了一個假設性的問題:「如果把職位和頭銜拿掉,你是誰?」當時,我腦袋只有一片空白,我好像什麼都不是。後來,隨著自己也成為了主管,必須學習如何帶領團隊,我開始接觸《與成功有約》與《主管這樣帶人就對了》之類談領導管理的經典書籍,試著回答自己最初的問題。
漸漸地,我對這些書中的一種想法產生共鳴:「領導力就是影響力,一個人的成功在於他對其他人的生命帶來多少正面的影響。」我開始檢視自己對生活和團隊的安排,是否跟心目中的領導力互相符合。我也產生了更多的好奇心,想學習更多關於這方面的事情。
【我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我之前在〈閱讀前哨站〉分享的文章,流露出了對領導力的求知渴望,天恩出版社向我推薦了一本經典書籍《從內做起》的最新再版,我馬上深受吸引。這本書的作者是知名的領導學專家約翰.麥斯威爾(John Maxwell),已年逾70歲的他仍充滿熱情幫助更多人成為一個好的領袖。
這本書的第一版在1993年出版,過了25年之後,他重新淬鍊這些年來教導與實踐領導力的經驗,翻修了書中89%的內容,並且增加了兩個全新的章節,形成這本2.0版。我雖然沒讀過最早的那個版本,但是我喜歡這種反芻人生經驗,並對以往的觀念做出新詮釋的做法,許多的智慧反而在此時更顯得永恆。
書背的一段話讓我著迷:「即使是一個最內向的人,在一生中,也會影響上萬個人。」作者說,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將會觸摸到多少生命,你所能做的就是開發自己的影響力。我曾經在《安靜,就是力量》的讀書心得裡分享過我是一個十足的「內向者」,對於一個內向者如何成為領導者、如何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一直是我樂此不疲的課題。
【為什麼領導力很重要?】
回到在這篇文章開頭提到的問題:「在家族聚會的餐桌上,誰的聲音最有份量?」這個人不一定是最年長的人,反而是最讓大家信任、對家族做出最多貢獻的人。如果你是有孩子的父母親,你的小孩是比較聽你的、還是聽另一半的?「當一群好友聚在一起,誰是大家聽從與追隨的對象?」這個人也不一定是頭銜最顯赫、薪水賺最多的人。
在職場上,為什麼有些人要請同事幫忙就難以啟齒?有些人卻可以輕鬆尋得跨單位的支援?甚至,有些主管要指派下屬做事情,還得搬出官威用考績來威脅。原來,這背後的差異就在於「領導力的高低」,有些人使盡全力仍無法影響別人,有些人則自然而然有人自願協助。
作者認為:「領導力就是博取人來追隨你的能力。」如果一個人懂得提高自己的領導力,會讓生活更美好和有成就,也會讓職場更順暢和有效率。與其追求身分、職位或頭銜,不如明白領導力的運作方式,讓自己學會如何培養和建立領導力,進一步加深對別人的影響力。
作者把領導力的程度,由淺入深歸納成「領導力的五個階層」。這是一個有順序的發展藍圖,非常精準地描述了各種階段裡的領導力程度。此外,書中共十個章節,每個章節都談一種「建立領導力的方法」,我將它們拆解到對應的各階層當中,讓你了解在每個階段最該注重的是什麼事情。
【1.職位:靠權力影響】
我在職場上最討厭聽到老闆們說的一句話就是:「因為這是大老闆要的。」然後,就沒有其他理由了,單純要你按照「高階職位」給的指示去辦事。這種做法看似簡單又暴力,不講情理但快速有效,在講求效率和效果的企業裡,似乎是種司空見慣的現象。
這是領導力的第一個階段,你仰賴權柄去影響別人,一旦拔去職位和頭銜,你就什麼也不是。所以作者提出我們需要啟動「自律」和「自我成長」兩個方法,用持續一致的學習心態,讓自己開始接觸和練習更多關於領導力的事情,讓自己朝下一個階段前段。
【2.認可:靠關係影響】
第二階段需要建立別人對你的認可,使人自願為你效力。領導者必須表達對別人的關心、建立連結、獲得信任,開始藉由關係的累積,對別人發揮影響力。這個階段很適合採取「僕人式領導」的方式來建立關係,也就是「如果你幫助人得到他們想要的,他們會幫助你得到你想要的。」
這個時候你不倚賴自己的職位和頭銜,反而選擇相信別人、從別人的角度看事情、打造一種鼓勵的氛圍,你衡量自己的成功是以增加他人多少價值而定。當這層關係建立起來之後,別人會開始自願幫忙你。
【3.生產:靠成果影響】
第三個階段要發揮你對別人的關心,你的首要目標是幫助整個團隊獲得成就、創造成果。你必須願意從對方身上學習,並且與他們一起工作,利用共同的目標來凝聚向心力、提升團隊士氣。上一個階段是關係型領導,這個階段則是成果型領導,懂得融合兩者的領導者,會創造出一個強而有力的最佳組合。
首先,在這個階段你必須掌握「解決問題」的心態與技巧。凡事總有困難、總會出錯,領導人的心態則是把別人視為問題或分心的事情,當作改進的機會。但是不能總是「代替」對方解決問題,而是先「陪同」近距離觀察他們面對問題的反應,花時間幫他們學習如何解決,然後教導他們掌握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後才「放手」讓他們自己來。
其次,是懂得制定「優先次序」。如果每件事情都優先,等於沒有事情優先,而且當小事情太被關注,大問題很可能就會產生。以「重要性」/「急迫性」的矩陣準則來檢視自己的工作清單,確保自己將重要的事情當成最高優先。此外,也要在行事曆上保留至少20%的「餘裕」時間,利用這些空白的時段提高自我察覺的能力、保留思考的時間、恢復自己的精力。
【4.立人:靠幫助別人影響】
立人指的就是「人才發展」。作者認為一個領導者之所以優秀,不是因為他們本身有能力,而是因為他們有培育他人的能力。領導者應該幫助他人開發潛力,讓他們學會更有效率的工作方式,最高竿的還能指導別人如何也成為一個領導者。立人就是一個「複製」的過程,倍增你的影響力。
在這個過程中,你的「態度」會大幅影響你想要發展的對象,一個領導者最重要的心態就是「全力以赴」。這也是一種無論遇到任何問題,都願體挺身而出,替團隊拔除一切障礙取勝的態度。尤其在困難時刻,必須樹立楷模,展現出決心、堅韌、專注、果斷,展現出對長期目標的正向態度。當你在對方身上「創造正向的改變」,這股影響力便會繼續傳遞下去,如同作者說的:「你能走多遠不是重點,而是你能帶領別人跟你走多遠」。
【5.巔峰:靠尊敬影響】
這裡的空氣很稀薄,只有少數人能夠到達這個層次。透過前面四個階段的深化,人們會對這個階段的你已經抱以十足的尊敬和信任。他們之所以追隨和聽從你的聲音,許多時候單純是因為你的品格和信念感動了他們。
在這個階段的領導者具有「願景」,他們看到願景、追逐願景,然後幫助別人也看到並追逐。前西德總理康拉德.艾德諾(Konrad Adenauer)說過:「我們都活在同樣的天空下,但我們的地平線不同。」每個人都有潛力懷抱願景,但不是每個人都真的有。
作者認為「品格」是領導力的根基,擁有優秀的品格並不保證人生或領導就能成功,但是拙劣的品格最終會使一切事情出軌失控。擁有品格的領導者,能夠和別人之間建立堅定的信任,並且讓自己的內在比外在來得強大。
最後,作者根據過去五十多年觀察各國領袖和企業領導人的觀察,他的結論是鏗鏘有力的:領導力就是「影響力」。如同他最喜歡的格言「凡自以為是領袖,卻無人追隨,只是紙上談兵而以。」在巔峰階段的領導者,透過各個階層的深化,加強了自己的影響力,進一步發展出最深刻的「領導力」。
【培養領導力的過程?】
讀完這本書之後,我深深著迷於「領導力的五個階層」這個概念,也知道了對於不同的團體或個人,我們都處在不同的階層。例如一個人可能在朋友之間是第三個階層的領導者,但是剛就職的環境裡可能就只是第一階層的領導者。面對不同的對象,都需要重新建立這層關係,重新走過這段過程。
我以前也曾經認為,有些人天生看起來就有「領袖樣」,但是作者在書中不斷強調:「領導力不是天生,而是後天養成的。」我從他的字裡行間發現一件最重的事情,也是書中十種建立領導力的方法裡最具代表的,那就是「自我成長」。
「自我成長」是作者在這本書2.0版加上的最新章節,在最後的十章,我認為這就是貫串全書最重要的一章。他建立領導力的方法是透過寫作和出書,出版過好幾十本暢銷書的他自嘲道:「我年輕時全心全意學習寫作,出版的前七本書有個共通點:它們的銷量都不好。」這段話除了令我會心一笑之外,也似乎讓我明白了些什麼。
他以自己的故事做為楷模,也就是「成長即目標。」已經七十多歲的他,在書中仍不斷流露對於自我成長的渴望,對過去錯誤的修正,對未來抱持的新展望。在建立領導力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抱持成長的心態,總是虛心學習,力求精進,在過程中不斷改變自己,領導力成了隨之而來的成就。
【後記:喚醒你的內在領袖】
我很喜歡書中的這句話:「一切有價值的事都是上坡。」作者認為自律對成功的重要性不言可喻,這段旅程就像一段上坡的山路,在過程中我們會遇到無數的困難、挫折、阻力。登山好手吉米.威泰克(Jim Whittaker)曾經帶領無數人登上山頂,他說:「你去征服的永遠都不是山岳,你征服的只是自己。」這也是作者最想傳達給我們的精神。
作者用自己的經歷和業界與學界的故事,交織出這本涵蓋廣泛的領導力書籍。《從內做起》的英文書名是「Developing the leader within you 2.0」,翻成中文是「發展你的內在領袖」,但是我更喜歡「喚醒你的內在領袖」這個說法。我們內心的領導力其實一直都在,是時候讓他發芽茁壯。
【抽獎辦法】感謝 天恩出版社
《從內做起》天恩官網購書連結 https://bit.ly/3jC1EEP
1、抽出「2本」《從內做起》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對你的人生各個領域最有影響力的人是誰?挑一個寫,例如:「對我的投資觀念最有影響力的是約翰伯格先生」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11/24(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2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11/25(三)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終遠的威爾修心得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贈書抽獎活動】《引爆趨勢》3本
💥由於新冠疫情的全球性擴散,待在屋內安靜地享受居家生活,反而成了新流行。最近讀到《#引爆趨勢》剛好在談「觀念、產品、訊息及行為傳染散播的模式就和病毒一樣」
📚讓我產生一個靈感:「如何讓閱讀的動力像病毒一樣鑽進身體的每個角落?」
📝閱讀心得:https://readingoutpost.com/the-tipping-point/
【這本書在說什麼?】
這本書的作者是知名記者暨作家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他擅長以說故事的手法,串起許多彼此看似不相關的事情,萃取出故事背後的精彩洞見。之前讀過他的暢銷書《異數》和《以小勝大》也是十分精采的作品。
這次葛拉威爾從流行病學的角度,帶讀者去瞭解為什麼有些事情在達到「引爆點」的瞬間,就會一夕之間蔓延開來,甚至逆轉最終形勢。他強調大流行通常是從小地方開始:「要引發一場大流行,必須先引發許多小型風潮。」
書中會提到為什麼90年代紐約市的犯罪率突然驟降?為什麼默默無名的作家突然成為暢銷書?為什麼老舊過時的鞋款瞬間席捲全美?為什麼自殺與菸癮同樣具有強烈的傳染性?關鍵就在於,只要給予正確的刺激,人類可以大幅扭轉本身的行為及想法。
【讀這本書的另類心得】
至於,是否掌握書中的原則就能引爆任何潮流?這點我先持保留態度。畢竟,外在世界的變數千奇百種,時機與運氣恐怕扮演更吃重的角色。而我向來喜歡一種論調:「改變,得從自己做起,要讓一個觀念影響別人之前,自己得先活在那個觀念裡」。
在我們試圖去引爆外在世界的趨勢之前,不妨回過頭來想想,如何運用類似的原則,引爆自己內心的趨勢。這篇文章我會舉「讀書的動力」為例,這個方法我認為還可以套用到學習新語言、培養新興趣、養成新習慣。
【讀書動力的引爆點】
你是否有過以下的經驗?衝動之下興高采烈地買了許多書回家,過一陣子後就失去動力,然後將它們束之高閣?有一搭沒一搭讀了兩三本書,就開始感到倦怠,回到一整天追劇、刷手遊的節奏?其實,你只是還沒達到自己內心的「引爆點」。
根據葛拉威爾的定義,所謂的引爆點就是:「數量已達關鍵水準,跨越門檻,達到沸點。」對於讀書動力的養成而言,如果沒有章法地隨意亂讀,不知道如何跨越這道門檻,終究無法點燃內心的火苗,讓這個習慣可以持之以恆。
對我而言:「讀書是為了學習,學習是為了行動。」在去年底,我以自己的經驗分享〈一年讀50本書改變人生軌跡〉這篇廣受好評的文章,談到閱讀帶給我哪些行動上的改變,使我在某種程度上,達到了自己讀書動力的引爆點。
藉由葛拉威爾在書中的解析,想要引爆任何的趨勢,都可以從這三個原則出發:(1)少數原則、(2)定著因素、(3)環境力量。以下我會繼續說明,如何運用這三個原則,設法達到引爆點,建構出難以阻擋的趨勢,讓自己每一顆細胞都感染到閱讀的動力。
【1.少數原則】
這個觀念說穿了就是80/20法則,大部分的財富聚集在少部分人手上,大部分的工作是由少部分人完成。也就是說「在特定的過程及體系內,少數才是關鍵」。對我而言,正是接觸到關鍵少數的經典好書,激發了我後續源源不絕的求知慾。
根據「六度分隔」理論,兩個陌生人之間,最多僅隔了六個朋友。但是,有極少數人可以透過少數幾次的轉介,就能聯繫到所有人,其他人則透過這極少數的人和世界相連結。同理,先讀少數的經典書,也能讓你的視野更廣、興趣更深、更容易連結到其他觀念。
以我的經驗來說,打從學生時期就不喜歡讀歷史,但是又明知歷史有助於「鑑往知來」。於是,硬著頭皮讀了眾人推薦的《人類大歷史》之後,終於體會到歷史的樂趣以及自己的無知,然後接著讀《槍炮、病菌與鋼鐵》以及其他的書籍,培養對歷史更廣泛的認識。
然而,你該如何找到「關鍵少數的那本書」?我建議可以從一些業界專家、說書人、閱讀愛好者之間,挑共通推薦的經典書或暢銷書來讀。我也整理過〈愛書人的35個私藏去處〉一文,列舉許多讀書心得與書評的社群與網站。把這些資源當成收斂資訊的用途,而不是讓你分心的地方。
我採取的方法是,如果三個以上的名人,重複提及某一本經典書,或許就值得一讀。或者,在不同的書中都反覆提到同一本書,那這本書就必讀。例如我讀過的關鍵少數書單有《如何閱讀一本書》《活出意義來》《與成功有約》。
【2.定著因素】
這個原則講指的是「影響他人的關鍵不在於傳達訊息的內容,而在於你傳達他們的方式。」簡單的一個小動作,就可以強化定著,有系統地讓訊息深植人心。例如鑽石本身具有很高的商業價值,但是這句廣告詞「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更能讓你一輩子難忘。
對應到一本書的內容本身,無論它多麼豐富、紮實、引經據典,都比不上你「閱讀的方式」這件事情本身。要讓閱讀的動力深植心中,我認為最好的方式是,找出一個你想透過這本書「改變什麼行為?」然後讀完後,實踐、改變、回顧。
例如,我為了學習投資,讀《投資金律》瞭解基本原則和方法,實際依照資產配置的觀念開始投入資金。讀完《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調整自己的作息,持續不斷地保持晨間習慣。讀完《子彈思考整理術》之後,持續一年至今的寫筆記習慣改善了我對生活的自主掌握度。
要讓閱讀的動力可以長久「定著」在身上,莫過於親身實踐之後,把作者的經驗和智慧體現到生活中,對自己產生實質的改變。所以,重點並不在於你讀了多少本書,而在於你如何讀它、如何用它。一旦掌握學以致用的精神,讀書就成了一件「有用」的事。
【3.環境力量】
葛拉威爾從知名的「破窗理論」說明環境的重要:如果窗戶破了沒人修理,路過的人一定會覺得沒人關心這地方,隨著更多的窗戶被打破,無政府狀態很快會從這棟大樓蔓延到整條街。犯罪率高漲的原因也是同樣的道理:「莫因惡小而姑息,這些小奸小惡正是暴力犯罪的引爆點。」
我們之所以難以養成讀書的動力,環境的力量也是決定性的因素之一。數位與社群世代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外在世界有太多的「分心源」,不斷地搶奪我們有限的注意力。比起那些光鮮亮麗的影音和遊戲,書真的是很「不酷」的存在。
一個人之所以能維持讀書的動力,不一定得成為眾人稱羨的「學霸」或學富五車的「學者」,只要你能讓自己身處於「適當的環境」就可以了。如同葛拉威爾說的:「人類在解釋別人行為的時候,往往會高估個性的重要性,低估處境及背景的重要性。」
雖然我30歲之前不太喜歡讀課外書,但是我在去年讀完暢銷書《原子習慣》之後,實際行動戒掉社群網站成癮的習慣。具體做法是刪除手機上的社群App分心源,限制電腦上可以接觸社群網站的時間,讓閱讀這件事情本身越來越「自然而然」。
【後記:總是從小地方開始】
我讀完《引爆趨勢》的感想是,葛拉威爾以故事貫穿全書的手法,雖然引人入勝且精采萬分,但有些論點卻顯得有點「後見之明」。讀者自己要留意的是,這種用故事包裝觀念的手法,可能會有倒果為因的誤區,你照著書中方法這麼做,不一定能完全複製出一樣的結果。
話雖如此,但仍不掩這本書精彩之處,你可以擁有一種嶄新的觀點,去觀察和判斷世界正在發生的流行與趨勢,背後可能的成因。作者在末段說道:「看看周遭的世界,別以為它冷酷無情,其實不然。只要看準位置,舉手之勞也能異軍突起。 」
回到閱讀這檔事,要點燃自己內心的讀書動力,必須先集中資源與心力,投入少數幾本關鍵書籍、體會閱讀後具體的效用、改變身處的環境背景。然後,這股動力就會像病毒一樣鑽進身體的每個角落,「只要給予正確的刺激,你也可以大幅扭轉本身的行為及想法。」
【抽獎辦法】感謝 時報出版
1、抽出「3本」《引爆趨勢》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為什麼想讀這本書,例如:「我想知道流行傳染病為何會一夕之間引爆開來!」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5/4(一)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三名,兩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5/6(三)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終遠的威爾修心得 在 [心得] 終遠的威爾修-全通綜合感想(微雷) - 女性向戀愛遊戲 的推薦與評價
[心得] 終遠的威爾修-全通綜合感想(微雷) ; 看板 Romancegame ; 作者 CMXXX ; 時間 2022-07-15 20:50:29 ; 留言 7則留言,2人參與討論 ; 推噓 2 ( 2推 0噓 5→ ) ... ... <看更多>
終遠的威爾修心得 在 [心得] 終遠的威爾修-全通綜合感想(微雷)- 看板RomanceGame 的推薦與評價
終遠 のヴィルシュ,終遠的威爾修就如同宣傳說的一樣,是走黑暗風格讓人體會各種絕望的作品女主生來就被視為會招喚死亡,被喚作死神女孩, 故事一開頭就是 ... ... <看更多>
終遠的威爾修心得 在 乙女】《終遠的威爾修》心得分享|超黑暗虐戀乙女遊戲|劇本 ... 的推薦與評價
終遠的威爾修 是我這次稿子寫最多的一次,最後刪了很多內容讓影片大概在15分鐘左右,不然我的肝會不保XD如果不排斥玩糖度非常低的乙遊,非常推薦可以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