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新加坡聯合早報
*【拜登:美日將共同應對中國帶來的挑戰】
美國總統拜登說,美國和日本將共同應對中國帶來的挑戰,以及包括朝鮮在內的問題。拜登16日在白宮會見日本首相菅義偉後,在聯合記者會上做出上述表態。拜登表示,與菅義偉一道重申對美日同盟及安全的堅定支援,並將致力共同合作應對中國帶來的挑戰,以及東海、南中國海與朝鮮問題,以確保印太地區自由開放。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7-1140060
*【受訪專家:兩國首腦峰會 美日料聚焦通過軍事科技“抗中護台”】
受訪專家分析,美國在堅持一中政策的同時正走向保護臺灣的“戰略清晰”,日本也希望在保住大陸市場的前提下以自衛理由助美護台。美日正拉升與大陸鬥而不破的緊張關係,但也謹慎不踩大陸紅線。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10417-1140004
*【英菲利普親王葬禮“福斯橋”行動從簡 為免哈利尷尬 王室成員全穿西裝禮服】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丈夫菲利普親王的葬禮17日舉行。據悉,為了避免已脫離王室的孫子哈利王子顯得格格不入,女王決定所有家庭成員一律穿西裝禮服出席喪禮,不得穿軍裝。威廉王子和哈利王子也不會在靈車後面肩並肩行走。白金漢宮週四公佈了菲利普親王葬禮的30名出席者名單,其中包括英女王、查理斯王儲、安德魯王子、愛德華王子、安妮公主,以及威廉和哈利王子。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17-1139990
*【美國軟硬兼施 拜登一面制裁俄國 一面與普丁通電話改善關係】
拜登向媒體透露,他日前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通了電話,並表示他和普丁直接溝通有助兩國建立一個“更為有效的關係”。在拜登講話的同一天,美國以俄羅斯網路襲擊、干預美國選舉等為由,對俄實施大規模制裁並驅逐10名俄外交人員。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17-1139991
*【中國正式完成RCEP核准程式】
中國駐東協大使鄧錫軍前天向東協秘書長林玉輝正式交存《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核准書,標誌著中國正式完成RCEP核准程式,成為非東協國家中第一個正式完成核准程式的成員國。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417-1140071
*【韓正:中國重視與美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對話合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昨天通過視頻方式會見在華訪問的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John Kerry時說,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態度是堅決的、行動是有力的。中方重視與美國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對話合作,並歡迎美國重返《巴黎協定》。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417-1140067
*【印第安那槍手身份曝光 犯案動機仍不明】
涉及美國印第安那州槍擊案的槍手身份曝光,但目前還不清楚其犯案動機。這起槍擊案於當地時間4月15日深夜,在印第安那州首府印弟安納波里斯市一聯邦快遞中心發生,造成至少八人死亡和多人受傷,槍手當場自盡。據報導,槍手是19歲的Brandon Scott Hole。聯邦快遞一名女發言人和警方證實,霍爾是該中心的前職員。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7-1140068
*【中國第一季GDP增長18.3% 有記錄以來最高】
受上年較低基數、國內外需求增強等影響,中國經濟今年一季度開局良好,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18.3%,是官方自1992年開始有季度經濟記錄以來的最快增速。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一季度GDP達24.93兆元人民幣,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8.3%,比2020年四季度環比增長0.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長10.3%,兩年平均增長5.0%。
https://www.zaobao.com.sg/finance/china/story20210417-1139979
*【與法德領導人視頻峰會 習近平力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昨天表示,中國願就應對氣候變化同法國和德國加強合作,希望發達經濟體減排行動力度上作出表率,帶頭兌現出資承諾,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充足的技術、能力建設等方面支援。習近平昨天下午在北京同法國總統馬克洪、德國總理梅克爾舉行中法德領導人視頻峰會,就合作應對氣候變化、中歐關係、抗疫合作以及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意見。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10417-1140000
*【世衛專家:合作與疫苗是戰勝冠病疫情唯一途徑】
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主任克盧格表示,合作與疫苗是全球戰勝冠病疫情的唯一途徑。克盧格4月15日抵達雅典,隨後出席世衛組織設立的雅典護理品質和患者安全中心揭幕儀式。他于16日與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舉行了會晤。克盧格在會晤中表示,合作與疫苗是全球戰勝冠病疫情的唯一途徑。他呼籲各國擴大疫苗接種的規模,希望民眾增強對疫苗接種的信心。他還說,當前全球每年約有800萬人因護理不善而死亡,歐洲民眾需要得到更好的護理。雅典護理品質和患者安全中心將成為一個創新樞紐,所有歐洲國家都可以從中受益。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7-1140062
*【傳中國擬批准使用第一款外國冠病疫苗】
據熟悉內情人士透露,隨著中國本土科研人員和外商社群不斷呼籲擴大冠病疫苗接種選擇,中國政府計畫在今年7月之前批准使用第一款外國疫苗。《華爾街日報》昨天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報導,中國衛生官員正在仔細審查德國BioNTech公司製造冠病疫苗的臨床試驗資料,預料將在未來10個星期之內批准在中國大陸分發使用這款外國疫苗。這些知情人士是在政府與衛生健康委員會官員的私下討論中,得知上述時間表,也有政府官員在內部彙報中獲知。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10417-1140006
*【智利:中國科興疫苗預防有症狀感染有效性為67%】
智利政府表示,對中國科興生物的冠病疫苗CoronaVac進行的首次真實世界研究結果顯示,其預防有症狀感染的有效性為67%。根據路透社引述智利政府在衛生部準備的一份報告中稱,該疫苗預防住院治療方面的有效性為85%,預防死亡方面的有效性為80%。這些資料的公佈使智利成為包括英國和以色列在內的少數幾個利用接種來瞭解疫苗在受控臨床試驗之外以及在面臨社會中的不可預測變數時的有效性的國家之一。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417-1140063
*【打輝瑞疫苗者一年內或須追加第三劑 美國已著手準備讓脆弱群體再接種】
美國輝瑞製藥公司說,完成接種兩劑輝瑞疫苗的人可能在一年內須要接種第三劑。本地衛生專家受訪時指出,疫苗抗體可能逐漸降低,加上變種病毒的威脅,人們因此可能需要追加接種來增補抗體。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週四(4月15日)播出輝瑞公司總裁艾伯樂于4月1日錄製的專訪。艾伯樂說,完成疫苗接種的人“很可能”要在六至12個月內追加接種第三劑,之後還可能每年都須要再接種。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210417-1139944
*【美國加州疫情改善 防疫措施大鬆綁】
美國人口大州加州週四大鬆綁,許多防疫措施解除。洛杉磯縣的主題公園對全體加州人開放,其中Universal City的好萊塢環球影城一開門,馬上迎來大批等待已久的遊客。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17-1139992
*【冠病變種病毒快速擴散 日本重點防疫城市增至10個】
東京奧運會定三個月後登場,可是東京和周圍地區的冠病疫情近期卻反彈,讓日本當局非常不安。日本政府昨天宣佈,由於冠病變種病毒正以超快速度在全國範圍擴散,為遏制新一波疫情,重點防疫措施的實施範圍將擴大,從六個城市增加到10個。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17-1139994
*【日本連續3天新增冠病病例超4000例】
4月16日,日本新增冠病確診病例再次超過4000例,已連續3天超4000例。日本政府當天正式決定,作為緊急狀態前一階段的“蔓延防止等重點措施”實施範圍擴大到10個縣。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6-1139939
*【東京奧組委主席否認擬取消奧運會】
東京奧組委主席橋本聖子16日否認了奧運會可能取消的猜測,強調奧組委沒有考慮取消奧運會的問題。橋本聖子承認,現在奧運會的籌辦有很多令人擔心的問題,但是她堅稱:“我們沒有考慮取消奧運會。”她還說,東京奧組委將繼續努力,加強執行防疫措施,讓所有人能夠對奧運會的安全放心。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6-1139933
*【德國總理梅克爾接種阿斯特捷利康冠病疫苗】
梅克爾在推文中寫道:“我很高興自己今天接種了第一針阿斯特捷利康疫苗。我感謝所有參與疫苗注射工作的人,還有所有已經接種了疫苗的人。接種疫苗是戰勝疫情的關鍵。”阿斯特捷利康疫苗需要接種兩針才能對人體起到充分的防護作用。梅克爾並未透露她將於何時接種第二針。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6-1139941
*【泰國升級防控措施應對冠病疫情反彈】
泰國冠病疫情管理中心16日宣佈,將首都曼谷等18個府列為“高度管控區”,但強調目前不會實行全國性宵禁和封鎖。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6-1139935
*【南亞淪為全球冠病疫情新中心】
國際紅十字與紅月聯合會指出,南亞正在面對一場“人道危機”,印度、孟加拉和巴基斯坦已經淪為全球冠病疫情中心。據報導,印度16日通報,該國新增21萬7353個冠病病例,這是一個新的紀錄。至今,印度累計冠病病例已達近1430萬。在印度東邊的孟加拉,該國近日的每日新增死亡病例比2020年6月的高點多出近50%。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6-1139932
*【英格蘭新增冠病病例大幅度下降】
英格蘭新增冠病病例近日大幅度下降,現在已經降至去年9月以來最低點。據統計,在4月10日為止的那一周,英格蘭每480人中有一人得冠病;在那之前一周,這比率為340對1。最新情況即當地人口中有0.21%的人患病是2020年9月24日以來最低的。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6-1139931
*【兩次參與非法集會遊行 黎智英判監14個月 同案八被告監八至18個月】
與香港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同案的另八名被告“長毛”梁國雄被判監18個月,李卓人判監12個月,區諾軒判監10個月,何秀蘭判監八個月,也都即時入獄;何俊仁、李柱銘、吳靄儀則分別判監12、11、八個月,緩刑兩年;梁耀宗判監八個月,緩刑一年。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10417-1139998
*【美國未指定任何匯率操縱國】
儘管瑞士、台灣和越南都達到了美國的匯率操縱標準,但拜登政府的第一份外匯政策報告中未給任何交易夥伴貼上匯率操縱標籤。美國財政部表示,這些經濟體符合2015年一項法律的標準,該法律將匯率操縱標籤與某些經濟指標聯繫在一起。但美國政府同時稱,按照1988年的一項相關法律,“沒有足夠的證據”可以得出結論認為這些交易夥伴表現出“防止國際收支有效調整或在國際貿易中獲得不公平競爭優勢”的意圖。一位元財政部官員告訴記者,不應當將美國未指定任何經濟體操縱匯率的決定視為一種模糊的資訊。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6-1139936
*【伊朗宣佈其濃縮鈾豐度已達到60%】
伊朗議會主席穆罕默德·巴吉爾·卡利巴夫宣佈,德黑蘭生產出豐度為60%的濃縮鈾。他在推特上寫道:“我驕傲地宣佈,伊朗科學家製成了豐度為60%的濃縮鈾。”伊朗4月13日向國際原子能機構通報了生產豐度為60%的濃縮鈾的計畫。德黑蘭表示,豐度為60%的濃縮鈾將被用於生產開發放射醫學製劑不可或缺的鉬。根據伊朗總統魯哈尼的聲明,伊朗決定提高濃縮鈾豐度幷使用更先進的離心機是為了回應針對納坦茲核設施的破壞事件。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6-1139926
*【2.52億年前大滅絕 地球用了1000多萬年才“活”過來】
2.52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大滅絕之後,陸地生態系統花費多長時間才恢復?陸地生物又是如何恢復的?近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團隊聯合有關國際研究團隊首次利用數學模擬等技術研究發現,大滅絕之後的陸地生態系統耗時1000多萬年才得以恢復。新研究還揭示了該階段的生物復甦過程。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6-1139925
*【UN人權專家:對日本要將核廢水排入大海“深感失望“】
聯合國有關人權專家15日發表共同聲明,對日本政府以海洋排放方式處置福島核電站事故核廢水的決定“深感失望”,表示此舉可能會影響太平洋地區數百萬人的生命和生計。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6-1139901
*【緬示威領袖號召“無聲抗議” 默哀反政變亡魂】
16日是緬甸新年的第三天假期,反政變示威者呼籲民眾當天不要出門,留在家裡發起“沉默抗議”,以此方式悼念自2月1日以來被軍方殺死的700多人。如果一定要出門,那就換上黑色衣服才出門。緬甸反政變青年領袖Ei Thinzar Maung在臉書網頁上說:“讓街上的所有聲音全部消失。”她說:“讓我們一起發出無聲的抗議,向那些犧牲生命的烈士們表達哀悼。以最沉默的聲音發出最大的控訴。”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6-1139902
絕地議會成員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社論
那廂「調情大內宣」,這廂「冷血大追殺」
行政院長蘇貞昌公布「振興三倍券」方案,拿著樣張說明請領和使用方式。記者邱德祥/攝影
在民進黨的政治舞台上,永遠不缺柔情喊話與冷酷殺伐並存的大戲,不缺民主高調與陰謀算計交織的矛盾。有些人選擇相信甜美理想,有些人只看到醜陋冷血,可能都只看到片面。無論如何,最近閣揆蘇貞昌和政委唐鳯在發振興三倍券演出了「調情大內宣」,但隨後罷韓時民進黨立刻換上「冷血大追殺」劇情;迅速的變臉演出,觀眾很難不感到違和。
閣揆蘇貞昌最近親自主持兩場記者會,一是萬元紓困案,一是振興三倍券。兩場記者會的共同點都是政府撒錢布施民眾;這種大施恩的場面,當然要由蘇院長親自上陣宣布,不可假手他人。但萬元紓困搞得天怒人怨,蘇揆還親自道歉;這回振興三倍券歷史重演,繁複的程序和嚴格的規定都惹來民怨。行政院發言人卻將記者會中蘇揆和唐鳳的對話形容為兩人的「調情」,一項重要的公共政策變成撩撥打鬧,怎不教民眾錯愕?
正因為蘇貞昌要的是政治宣傳效果,所以發表振興券不能由財經首長擔綱,而必須由閣揆扮演最佳男主角,唐鳳搭配唱和。因此,酷碰券搖身變振興券、再變成三倍券,無論多麼乖違或神奇,全要蘇貞昌親口鼓吹宣傳。誠如民進黨議員王世堅所說,「他自己玩得好高興」;但是,民眾有得到娛樂嗎?
蘇貞昌難以讓人心服,在於他強大的政治精算與甩鍋功夫。疫情指揮中心成立之初他不願出任指揮官,而指派陳時中擔綱,多少有迴避疫情難測、預留後路的盤算。他在三倍券記者會上「有任何破綻,唯唐鳳是問」的說法,也被質疑是「甩鍋功」再現;誰料,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護主心切,竟以「調情說」來形容兩人互動。政府發言人荒腔走板至此,讓人瞠目結舌。
和「調情說」氛圍完全背道而馳的,則是同一時間「罷韓國家隊」肆無忌憚的助攻演出,從交通、教育、法務等六、七個部會各在自己權力範圍出動助燃罷韓火勢,公然棄守行政中立。更可議的是,在高雄市議會議長許崑源墜樓身亡後,綠營政治人物立刻以各式手法抹黑,影射對方有何不堪聞問的暗黑背景。這種作法,彷彿從亡者身上吸血。若非殘酷冷血成性,怎麼會連死去的議長都拿來消費,只為滿足沒有底線的政治操作。
「罷韓國家隊」的不當介入,不僅激化了挺韓、反韓雙方的對立,也深化了兩方的仇恨,對民主當然是嚴重的傷害。罷韓案通過後,韓粉立刻鎖定若干綠營人士要發動罷免;這種「報復性罷免」,恐怕只會加深社會裂痕。相對的,綠營網軍隨即絕地大反攻,甚至對歌手江蕙、「玖壹壹」樂團成員春風等對許崑源表示悼念的藝人展開討伐和騷擾。這種「非友即敵」的網路政治風向,可能把社會帶向和解共存嗎?
蘇揆利用「調情大內宣」來唱三倍券的戲碼,但在施政及用人上卻是粗糙露骨,沒有節制。稍早內政部長徐國勇與警政署長陳家欽的權鬥,多少也是對蘇揆干預警界人事的反彈;蘇貞昌一再否決交通部人事,也不無挫削林佳龍勢力布局的用意。蘇貞昌左攔海派湧言會,右擋龍派正國會,表面上為防疫以團結為先,私下派系權鬥卻暗潮洶湧。蘇揆一方面嚴以律人,另方面操作派系,提拔自己的人馬不遺餘力。「調情大內宣」的輕率言論,正出自其「自家人」之手。
罷韓之役,民進黨表面上輕易取得勝利,但「國家隊」的上下其手,卻犧牲了台灣的民主體制和行政中立。令人心寒的是,在國家重要決策上,內閣上演的是「調情大內宣」;在政黨政治上,民進黨展露的卻是「冷血大追殺」的本色。只能說:喜歡被催眠的民眾有福了!不喜歡這套的人,就繃緊神經吧!
絕地議會成員 在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母親兩票制」與「兒童投票權」】
中學時代,公民老師都有教過:平等選舉的基本原則,是「一人一票,票票等值」。然而,寫在課本上的這些教條,就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嗎?
在東歐的匈牙利,曾經有個政黨提出了一種特殊的「母親兩票制」,打算挑戰這項原則:
「『一人一票』乃選舉常識,然而,有一個國家意欲顛覆這個常識,這個國家就是位於歐洲正中央的匈牙利。」
「執政黨匈牙利公民聯盟於二0一0年三月提出一憲法修正案,欲加入憲法的條款內容為『給予正在哺育孩子的母親兩張選票』,也就是讓母親代替尚未持有選舉權的未成年孩子投票,並使法律認可其效力。不過,不論一位母親擁有幾位孩子,至多也只能獲得一票的額外票數。該修正案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身兼匈牙利公民聯盟幹部及歐洲議會議員的賽耶爾.約瑟夫(五十歲)滔滔不絕地說道:『現行制度完全無法反應未成年國民的意見。』賽耶爾身為奧班.維克多總理的盟友,在統整憲法修正案的委員會中擔任領導者。他又說道:『近幾年的政治議題皆以年金及社會保障為主,現在變成只有高齡者的意見在國家裡流通。』」
「在採用『一人一票』選舉制度的國家中,若高齡者增加,政冶人物便會傾向重視高齡者的意見,以現在受益者的立場為優先,並拖延那些會引發痛苦的重要改革政策。匈牙利公民聯盟認為若著重長遠將來,就必須讓年輕世代的聲音反映在政治上。」
「雖是預料中事,但國會的反彈非常強烈。在野黨『政治可以不一樣』(LMP)的席菲爾.安德蘭修議員(四十歲)說道:『雖然沒有政治人物代表未來世代發聲是事實,但是為了這樣就改變選舉的制度,實在太不合理。選民都是平等的!』其他意見則有『為什麼是讓母親代替投票』、『高齡者也有思考未來』、『讓未成年人自己去投票不就好了』等等;其中有人表示『生養許多小孩的羅姆人的發言會變強勢』,這類警戒少數民族的反彈聲音也出現了。」
「匈牙利公民聯盟藉由郵寄問卷詢問全體選民的意見,但是,民意的結論顯而易見。參與問卷調查者有四分之三表示反對,其中身為人母的國民所發表的嚴厲意見格外引人矚目。育有一男三女的伊爾迪歌.奈貝羅修(三十五歲)說道:『新的制度既不公平,又容易激起世代對立。』
於是,奧班總理放棄『多給母親一票』的想法。」
「顛覆『一人一票』制度,果真是荒誕無稽的想法嗎?
專長領域為分析匈牙利社會的加爾.羅伯特博土說道:『未來世代尚無法投票,但現在政治人物所做的決定,極有可能成為未來世代的負擔。這就是民主政治最大的疑問。』」
「莫非現在的民主政冶構造並不適用於考量未來的問題?選舉權從具身分限制的選舉進步至公民普選,並從僅限男性投票進步至男女皆能投票,從古至今,選舉權不斷地被擴大。若民主政冶是自己的事自己決定,那麼,理應擁有投票資格者或許比現有制度所規範者要更多也說不定。」
--
「母親兩票制」的著眼點,是希望讓民主制度在高齡化社會裡仍能有效運作,讓沒有投票權的兒童,由母親代為發聲,保障他們的未來。
然而,父母親真的可以充分代表他們的兒女嗎?我們為什麼不能夠讓孩子們直接來為自己說話呢?在瑞士,就有這麼一個組織,積極倡議兒童的參政權:
「尼爾斯.謬格爾(十四歲)是一名身高一百八十公分又極度熱愛大提琴的國中生,他的課外活動十分稀奇,全瑞士僅有兩人從事這樣的活動。尼爾斯是個『小說【ㄕㄨㄟˋ】客』。」
「他是非營利組織『Kinderlobby』的成員,該組織主張人生來就擁有選舉權。尼爾斯平時除了在首都伯恩的國中上學之外,還會造訪聯邦議會與『只在電視中看過」的議員見面。他說道:「雖然議員笑容滿面地回應我,但是他們不太認同我的想法。』」
「本採訪組問他為何要參與這種活動,他回答:『比方說,通常跟學校有關的事情,大人都會詢問學生的意見後再決定。我認為像年金、稅金這種跟小孩將來有關的事,也應該給小孩”一票"才對!』」
「瑞士與其他歐洲國家相同,除了一部分的州外,國民皆要十八歲以上才擁有選舉權。瑞士十八歲以下區民約占人口兩成,Kinderlobby主張『必須讓未成年國民加入政治』,便從一九九0年代開始活動至今。之所以如此,乃因Kinderlobby意識到隨著少子化愈漸嚴重,如今僅有高齡者的意見較容易被國家聽見,實屬不合理。」
「有些人針對此事批判『小孩沒有足夠的判斷能力』,而湯瑪斯.漢德欽理事則反駁:『成人中也有容易被操控的人,我認為選舉權不該是滿十八歲時才突然被賦予的權利。若打從出生就擁有選舉權,年幼時能讓父母先代理投票,如此理應能讓孩子養成政治判斷力。¬』」
「為求深入議論,Kinderlobby一年舉辦一次約五十人參與並共宿的『兒童會議』。休尼戴爾副校長任職於尼爾斯就讀的中學,他也說道:『學校向來被要求政治中立,因此難以實踐"政治教育",而Kinderlobby的活動具有實踐政治教育的意義。』如副校長所言,校方逐漸能認同此活動的理念,而參與者則從全國各地聚集而來,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也對此提供補助金。」
--
在最近幾年的臺灣,投票年齡是否應該下修至18歲,也是眾人議論不休的話題。理想的投票年齡,究竟應該是幾歲呢?世界各地的民主國家,都有他們自己的思索與答案(歡迎參看本月 #拼選舉 專題所收錄的這篇付費文章 https://reurl.cc/8lLRYy )。
另一方面,在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的臺灣,也將迎向一個以老年人為主流意見的「銀色民主」時代。也許在未來數年內你會驀然發現:「母親兩票制」的提案,竟也開始出現在我們的生活周遭。
無論你是否同意「母親兩票制」與「兒童投票權」,這兩種倡議,總之都反映出人們對於民主的再思考。選舉制度一直都在適應社會而發生變革,比方說在臺灣,2008年開始的「立委席次減半」以及「單一選區兩票制」,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們目前所見臺灣的政治生態。
然而,所有這些變革,也只能證明民主體制本身擁有某種彈性。說到底,選舉果真是一種利大於弊的制度設計嗎?即便我們能夠讓每個族群充分發聲,所有這些人透過選舉彰顯的集體意志,真的就會將社會推向更好的方向嗎?
12月18日晚間在臺北,我們邀請到中研院人社中心助研究員陳禹仲老師,帶領大家進一步思考相關課題。如果你對民主制度也懷著類似的疑惑,這場講座,或許能幫助你找到推敲答案的線索。歡迎你來到現場,與我們一起思辯,一起談論。
引文摘錄自
《朝日新聞》「混沌的深淵」採訪組著,郭書妤譯,《民主是最好的制度嗎?》,新北市:暖暖書屋文化,2018,頁271-278。
-
投票改變社會還是毀滅社會?從選舉談民主、民粹與基本權利
▎日期:12/18(三)
▎時間:19:30 - 21:30
▎講者:陳禹仲(牛津大學博士、中研院政治思想專題研究中心)
▎地點:聯經書房.上海書店
▎活動資訊與報名連結:https://lihi1.cc/gbBm4 (ed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