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媽媽不是完美媽媽_而是跟孩子一起幸福的媽媽
以學霸之姿成長的蔡醫師,曾經因為對自己要求完美,所以不自覺也把這個完美主義,延伸到孩子身上,甚至為了孩子的學習狀況,氣急敗壞的打過孩子,卻也發現,成績也許一時稍有起色,但孩子的心情卻因此變得更緊張,也少了自信和學習的興趣…
蔡醫師自省說:#給孩子們一次好好當個孩子的機會與時光吧!學習接納自己的不足,學習接納孩子的不足;學習不去勉強自己做到完美,也練習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沒有完美的母親,一起學習剛剛好就好
蔡佳芬醫師 生活·美學手札
給孩子們一次好好當個孩子的機會與時光吧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們一生都在反思中學習當個「好」媽媽
沒有人天生就知道怎麼當一個母親。當媽媽的這條路上,每一天都是學習。學習著該怎麼把握?又該怎麼放手?
從小到大的求學歷程中,我很少拿第一名以外的成績,直到進了台大醫學系,才從永遠的第一變成偶爾的第一。對我來說,小學中學時期全科滿分,應該是一件輕鬆容易的事情。
也因為這樣,我很容易無意間,用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孩子。老大老二進小學之後,成績上一直很難達到我覺得滿意的程度。外加準備進入青春期,兩個相差一歲的大孩子,一個女孩、一個男孩,情緒、心態完全不一樣,我為他們倆操的心,可能比創業時期還要多。(帶孩子絕對是一件勞心又勞力的偉大事業,大家一定要向全職媽媽致敬!)
因為對自己要求完美,所以不自覺也把這個完美主義,延伸到孩子身上。
我曾經為了他們的學習狀況,氣急敗壞的打過他們,總覺得恨鐵不成鋼,明明可以做到的事情,卻總是差那麼一點點。
然而,經過了一段時間後,我突然發現,他們的成績也許稍微有點起色,問題卻沒有真正改善,一樣是起起伏伏。但,他們的心情卻因此變得更緊張,慢慢少了自信和學習的興趣。
我開始反省自己。
我認真研究了一下孩子們的考題,發現,以前在我自己小學的階段,因為當時資訊沒有那麼發達,老師們很多都是用比較傳統的教學方式,課本也是舊版本,考題更是千篇一律。題目不多,也沒有太多變化。也就是說,在我那個年代,只要懂得背誦並熟悉出題方式,成績其實不會差到哪裡去。
但孩子們的考題卻不一樣。基本科目的課綱內容全都翻新深化之外,他們還有英文要應付。滿滿的兩面考題,題目數量比我當年多得多,題型也變化多端,這一代孩子們的老師比起我以前的老師們,更懂得在細心度上給年幼孩子考驗、在文意上玩弄,但不變的是缺乏深度思考的單一。(可能太直白,但對於真的相當懂數理跟學習的過來人來說,太多題目的答案,我都明白能爭辯成送分題⋯)
孩子們在很短的時間裡,要閱讀題目、思索、答題,常常寫完全部考題後,時間已經不太足夠,能粗略檢查一遍,做完這一切,對他們來說其實已經用盡全力。所以,即使我再怎麼嚴格要求,他們也就只能做到這裡。
想起以前聽過的一個理論。內容是說,孩子們的身體和大腦,其實會根據年齡,有不同的發展期;到什麼階段,適合怎麼樣的思考與學習,其實有他們自己的時間。就如同,我們不可能要求幼兒早早拿筆寫字,因為他們的小肌肉根本沒有發展完善,勉強拿筆只會讓他們的肌肉扭曲。
但身為家長的我們,卻常常希望年幼的小學生,可以更早熟、更聰慧,幫他們安排先修,填滿他們的時間,讓他們接觸他們大腦還無法負荷的知識,再逼迫他們學習.....也因此,讓他們失去這個年紀,本該盡情玩耍的空間,只能不斷超前學習,並且一直糾結在細心度上的要求。這樣,對於孩子的大腦來說,真的是好的嗎?
我看著孩子們的考題,反省那陣子自己的想法,突然意識到,我可能太常把我對我自己的要求,不小心放在孩子的身上,我在學習上的早熟,可能讓我從小學開始就一路沒敗過,但實際上太多我的台大醫學系同學們,很多都是國高中才開始嶄露頭角。
給孩子們一次好好當個孩子的機會與時光吧!
也許有些孩子可以做得很好、分數很高,但很可能是他們的大腦已經成熟到,可以吸收這些知識,能配合考題的陷阱,檢查好每一個細節;但也非常有可能,是他們犧牲了大部分的休閒時間,在補習、在唸書。
比起耗掉所有的時間在課業,我還是希望孩子們除了必要的課業之外,可以多做點其他課外的活動,豐富他們的童年。運動、畫畫、遊戲......或是什麼也不做,每週花幾個小時,跟爸爸媽媽依偎在一起,聊天、擁抱,好好生活。
專業在貶值,只有靈活的腦袋、有能力斜槓、善於溝通的孩子,才能在下一個世代好好生存,不再是考試能力,而這些十足依賴父母的引導跟帶領,而非一直補習與考試。
我並不是一個完美的媽媽,我也會犯錯,我也會因為自己的完美主義,對孩子過度要求。
不過,事實上,沒有人可以真正「完美」,世界上也沒有真正完美的母親。但我相信,只要懂得反省的母親,就是個好母親。
學習放手,學習接納自己的不足,學習接納孩子的不足;學習不去勉強自己做到完美,也練習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我們隨時可以反省,隨時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態,在「掌握」與「放手」之間找到平衡,學習做一個「剛剛好」的媽媽。
母親節這天,別忘了對親愛的自己說一聲:
母親節快樂。
給孩子們一次好好當個孩子的機會與時光吧 在 未來Family | Taipei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439495 likes · 21933 talking about this. 《未來Family》為「《遠見.天下文化》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的核心成員。提供全方位教育教養資訊,幫助父母教好孩子有方法! ... <看更多>
給孩子們一次好好當個孩子的機會與時光吧 在 孩子的童年很短!父母都該把握這些時光做23件事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當孩子漸漸長大後,有不少父母會開始感嘆孩子的童年時光很短,來不及一起完成很多事情。每當孩子邀請父母陪同時,大多父母都會以「很忙、你自己先玩」 ... ... <看更多>
給孩子們一次好好當個孩子的機會與時光吧 在 閱讀文章-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空手的3、4、5歲小孩湊過來想一起玩,且對方父母從頭到尾沒出現。
一來不想做負面身教,二來希望讓其他孩子也能感受到大人的友善,通常我都會接受對方
主動湊過來
但我很介意的是,為什麼那些孩子的家長都不出現…或是他們瞄到有大人陪玩就放心的跟
朋友吃東西聊天,是看我良善老百姓的模樣才故意丟包嗎?
我自認就算到了孩子想自由探索找陌生家長搭話的時候,也會跟在不遠處或至少跟對方打
聲招呼吧…
那些主動湊過來的孩子即使一開始表現的羞澀有禮貌,往往會愈逼愈近,明顯想討大人的
關注,且過程完全不理會我小孩,當我專注與小孩互動時還會很強勢的打斷干擾,說實話
不但影響我與孩子的相處時光也會讓我心疼自己小孩是否受了委屈。
所以想請問大家,有什麼做法或說法能在其他小孩越界、讓我感到不舒服時,請他們離開
又不會讓我像個機車大人呢?
Ps. 我還是很喜歡跟小孩子玩的,只是目前遇到很多都是太過積極只想跟大人玩的孩子,
希望不要讓他們難過
—
很謝謝提供建議的版友們
我很清楚學會拒絕是我自身的課題,才上來詢問方法及技巧。若有冒犯到、或無法理解的
版友,很抱歉礙於篇幅無法更仔細的闡述。
小孩都很天真可愛,可以的話我也想當給予溫暖的陌生人。再次感謝表達能理解我的前輩
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37.56.1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680883141.A.25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