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 不單是只有 #燈籠 有趣 🤣🤣,#燈謎活動 更是元宵的另一道樂趣。元宵燈謎,#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經史辭賦,#現代知識,#包羅無遺;其奧妙詼奇,飯後餘興,鍛鍊腦力,啟發創意,這次選了幾道題目考考議員與區長?#答對吃元宵🤤、#答錯吃元宵😱 ,當然糖水不一樣🤫🤫
大家有機會也可以猜猜影片中的燈謎,看看可以答對幾題,一起感受元宵燈謎的樂趣🎉🎉
#元宵節快樂 🎊🎊
新北市樹林區公所 #區長 #王坤南
#洪佳君 #becomebetter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檸檬卷 Jane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檸檬卷鋼琴獨奏會 2020 年 6 月 30 日 @ 台北市立大學演奏廳 現場錄影 因為防疫的關係,這場畢業音樂會必須限制觀眾人數及從簡舉辦,沒能公開邀請大家來參加,但你們現在可以在 YouTube 看到全部囉!希望你們會喜歡! ==== 曲目解說 ==== 舒曼:《幻想小曲集,作品 12》...
經史辭賦 在 賴峰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潭邊村燈猜活動
一到潭邊村,入口處「百年燈猜」牌樓映入眼簾,往活動中心的路旁矮牆、堤防寫滿燈謎,極富特色。
文化局在潭邊村舉辦「巡謎巷射燈猜」活動,由歐自督老師主持,邀請志清國中參與,讓師生瞭解自己村莊的特色,我到場講述燈猜來由並與大家猜射同樂。
燈謎從宋代開始盛行,每逢正月十五元宵節,文人墨客會將謎題寫在紗燈上,供人猜射,益智、娛樂兼具。至於潭邊村的「射燈猜」,已有百餘年歷史,歷久彌新,每年吸引各地謎友共襄盛舉,已成澎湖文化盛事。
燈謎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經史辭賦,包羅無遺,其奧妙詼奇,足以抒懷遣興,鍛鍊思維,是怡情益性的文化活動。
我要求文化局結合教育處,以潭邊村為起點,從學校開始,妥善規劃燈謎課程,傳承、發揚燈猜文化。
經史辭賦 在 檸檬卷 Janet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檸檬卷鋼琴獨奏會
2020 年 6 月 30 日 @ 台北市立大學演奏廳
現場錄影
因為防疫的關係,這場畢業音樂會必須限制觀眾人數及從簡舉辦,沒能公開邀請大家來參加,但你們現在可以在 YouTube 看到全部囉!希望你們會喜歡!
====
曲目解說
====
舒曼:《幻想小曲集,作品 12》
舒曼是十九世紀傑出的德國作曲家及樂評家,他時常將音樂與文學結合,並將個人的豐沛情感、濃厚的幻想力投注於作品中。
《幻想小曲集》為舒曼創作於 1837 年,題獻給一位到萊比錫演出的蘇格蘭女鋼琴家安娜羅貝娜 (Anna Robena Laidlaw, 1819-1901) 的作品,舒曼當時正處於人生的黑暗時期,他們的相遇為舒曼的生活展開一段美麗插曲。然而《幻想小曲集》在音樂上實際上為獻給克拉拉的作品,在這段期間舒曼與克拉拉被迫分離,母親於1836年辭世,舒曼將這些情感投注於創作上,創作期間,舒曼回憶起與克拉拉相處的時光,也無法忘記與克拉拉祕密訂婚的約定,這是舒曼人生中最黑暗的時期。
樂曲的創作更表現了舒曼內心的兩種極端性格-大膽狂妄的「弗羅倫斯坦」(Florestan)以及內向含蓄的「奧賽比斯」(Eusebius),這套鋼琴曲集包含了上下冊共八首的性格小品,每首作品皆被賦予標題,而各曲目的標題皆是舒曼在作品完成後,以音樂本身的意境來命名。
0:00 第一首《黃昏》Des Abends
反映出舒曼內心中較為內含省而含蓄的「奧賽比斯」性格,可想像為在黃昏時刻漫步在夕陽西下的河畔邊,以不疾不徐的腳步欣賞河岸風光。此曲的拍號寫法與實際演奏時的聽覺效果也是相當地耐人尋味,舒曼打破了一般對二八拍的想法,讓三連音貫穿在全曲當中,使之聽起來像是三拍子的曲子。旋律時而出現在高音聲部,有時也在低八度的地 方以類似的形式再出現,就像彼此唱和般,互相對話。
3:44 第二首《飛翔》Aufschwung
《飛翔》為八首曲子之中非常有戲劇張力的一首曲子,充滿了幻想曲時而瘋狂時而冷靜的氛圍,不論是開頭「弗羅倫斯坦」的大膽衝動的主題,或是中間「奧賽比斯」冷靜沈著的風格,也是舒曼內心斯雙重人格的一種展現,因此有許多對比的情緒細節。而這首曲子也是技巧上較為困難的一首,除了有許多超過八度而必須用單手彈奏的音程、以及大跳音程之外,情緒的掌握也是詮釋的重點。
7:12 第三首《為什麼?》Warum?
《為什麼?》是一首舒曼不斷地提問、自問自答的小曲子。 而開頭第一聲部的旋律為往上的大六度音程,就像疑問句口吻般的音型,可想像為舒曼在開頭即破題、殷切期盼地詢問:為什麼?
而《為什麼?》這首曲子幾乎到處都藏有主題旋律,它會上下交換、出現在各個聲部,甚至可能與其他聲部重疊,每一次的問題就好像都得不到答案一般,即使問題不斷延伸,最終仍然回到原點。
9:37 第四首《變幻莫測》Grillen
《變幻莫測》為一首極富節奏感的樂曲,而此三四拍的曲子在節奏上有許多的弱拍強音、第二拍長音等等的切分節奏,在彈奏時常有節奏上的衝突感,呼應了開頭的術 語-「Mit Humor」帶有幽默、俏皮的含義。彷彿可以感受到舒曼在創作時「變幻莫測」的思維,很難預測到舒曼會在下一個音變化出什麼新花樣。
13:02 第五首《夜晚》In der Nacht
本曲是舒曼描述一個古希臘神話《赫洛與勒安德爾》(Hero and Leander) 隔著海峽相戀的故事。 這個神話是一個山盟海誓、至死不渝的愛情故事,樂曲中不斷由下往上、再由上往下的音型,如暗藏旋渦的海浪一次次往岸上拍打一般,不斷推進,而勒安德爾必須對抗大自然的重重阻撓以及萬般攔阻,才能見到彼此,他們急迫渴望見到對方的那份激情與熱情,正是舒曼在《夜晚》這首曲子所營造的氛圍。
17:25 第六首《寓言》Fabel
此曲開頭的「快慢」對比,即為蘊藏「弗羅倫斯坦」、「奧賽比斯」兩個對比人物非常明顯的例子。此曲較為特殊之處為曲子中間出現了聲部輪唱之「卡農」,此上行音型的卡農之音量及情緒應由較小聲慢慢往上堆疊,直到達到頂點最高音後才稍加放慢地宣洩而出。
20:12 第七首《夢魘》Traumes Wirren
此曲開頭旋律及主題是明朗的F大調色彩,而開頭的主題旋律就好像睡夢中仍在不斷運作的大腦, 即使在睡眠中仍呈現出潛意識的亢奮而混沌的狀態,因而產生某種焦慮而不安的現象。而主題之旋律不斷地穿梭在琴鍵之間,從高音到低音、再從高音到低音,就像頑皮的小孩在夢中恣意地奔跑。
23:11 第八首《終曲》Ende vom Lied
《終曲》為此套曲集的最後一首曲子,如同舒曼在寫給克拉拉的信中所提到:
接近結尾的終了,將一切困難排除後,進入一個愉快的婚禮,但是結束時,思念你的痛苦又再度出現,於是婚禮的鐘聲和死亡的喪鐘同時響起。
這首曲子的開頭就像是一場華麗的盛宴,舒曼用了他平時很喜愛用的「連續和弦」,以及超過八度音程的琶音,製造出隆重登場之感。
然而此曲也是舒曼內心糾結的寫照,就如他在信中所提到的,樂曲的最後因為思念克拉拉而痛苦又再度出現,因此樂曲的最後並非以歡樂收場,最後的樂音就像死亡的鐘聲般,並藏有開頭的旋律動機, 最後慢慢地、悄悄地結束。
28:57 浦朗克:《降 A 第三號大調間奏曲》
浦朗克 (Francis Jean Marcel Poulenc, 1899-1963) 是二十世紀法國作曲家,他的音樂風格簡約不失幽默、優雅而浪漫。
浦朗克一共創作三首間奏曲都是鋼琴小品,分別是 1934 年創作《兩首間奏曲》(Deux intermezzi),和 1943 年創作《降 A 大調間奏曲》(Intermezzo in A-flat Major)。而晚期創作的這首《降 A 大調間奏曲》雖然較為短小之鋼琴作品,但旋律動人、各聲部分明,其中更充滿色彩豐富之和聲。
他的創作受到許多作曲家的影響,如德布西、史特拉汶斯基、薩悌等,浦朗克所寫的和聲雖仍屬調性音樂,但已然跳脫傳統,他經常在和聲中加入和聲外音,如九和弦或九度音程,將和聲產生二度碰撞的關係,使作品帶有較為前衛之感。
追蹤檸檬卷 IG:https://www.instagram.com/lemonjanet0131
關於檸檬卷:http://LemonJanet.com
訂閱檸檬卷頻道:https://goo.gl/xUUxUG
檸檬卷的 FB:https://www.facebook.com/ItsLemonJanet/
經史辭賦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身為藝人、表演者的林予晞,也是一名攝影創作者,曾舉辦過《時區檔案》攝影展,並出版攝影集《時差意識》。來到數位時代,林予晞堅持底片創作,主要是她喜歡畫面裡具備在場、原始且生猛有力的真實感。
19歲孤自赴美就讀大學多媒體設計系的林予晞,由於寂寞不安,而習慣性地拍攝陌生地的風景,想要與親友家人分享。其所學的課程也需要以影片、相片取材,再經由軟體重製成自己想要的老舊風貌影像。小時候就想當畫家、並且愛畫枯樹的林予晞從而有所領悟,與其透過後製展現原生的力量,還不如直接追求本質,從此踏上底片相機創作之路。
一直很喜歡齒孔的林予晞,如今使用著Sprocket Rocket Lomo相機,齒孔也能夠顯像的特殊性,讓她無比著迷。林予晞認為,透過相機的觀景窗去觀看,世界會變得安靜,因為專注於畫面本身的捕捉,她會進入深處,能夠發現內在的聲音,聆聽自己說話。於是,各種煩憂苦痛,也會經由那樣寂靜的瞬間獲得釋放,甚而所留下的畫面也會為她提供事情的答案。
她表示,攝影就像寫日記,多年後再回頭去當時的作品,仍然能夠感覺到裡頭所蘊含的情緒,其作用宛如時空膠囊一般。但同時又能展示歷史總在重複的啟示,讓自己超脫當前此刻的傷悲愁怨。
攝影能讓林予晞在工作壓力與日常生活中取得平衡。尤其是她從事表演,任何人都可以對她品頭論足。但一進入攝影世界,所有人都會安靜下來,觀者的沉靜眼神,讓她倍感滿足。對林予晞而言,攝影儼然是賦有哲學性質的嗜好。
小檔案
林予晞,1985年生,台灣女演員,就讀崇光女中高中部,畢業於美國休士頓藝術學院The Art Institute of Houston互動多媒體設計系,從事多媒體設計相關工作兩年後,考上香港國泰航空公司,擔任空服人員,服務近四年。後因檢查出甲狀腺腫瘤而辭退空服工作。
回台開刀治療後,在TVBS擔任戲劇企劃人員。2014年於TVBS的戲劇節目《A咖的路》中演出助理關關一角受到矚目而正式出道,隨即主演台視五十四集的時代大戲《春梅》,以及三立高收視率偶像劇《料理高校生》,2017年以戲劇《必勝練習生》入圍第52屆金鐘獎戲劇節目最佳女主角。林予晞從學生時期便開始拍攝數位與底片照片,2018年開設第一場攝影展覽《時區檔案》,2019年由有鹿文化出版第一本攝影集《時差意識》。
創辦人:馬立群 監製:王姿佩 採訪:沈眠 攝影:吳姿瑩
剪接:賴炫佑
作品提供:林予晞 場地提供:微貳獨冊
經史辭賦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廬山,又稱匡山、匡廬,位於中國江西省九江市南郊,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的文化遺產和世界地質公園,同時還是中國國家5A級旅遊景區和文明旅遊風景區、世界名山大會的發起者。廬山形成於第四紀冰川時期,是一座地壘式斷塊山脈,是中國自古以來重要的遊覽目的地。以「雄」、「奇」、「險」、「秀」聞名,被稱為「匡廬奇秀甲天下」。廬山的最高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瀑布飛流直下,雲霧變幻無常,景區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夏季氣溫比山下低10攝氏度左右,為中國知名避暑勝地之一。廬山亦是一座文化名山,被認為是中國山水文化的歷史縮影。自東晉以來,中國歷代著名的文人、高僧、政治人物都在此留下過重要的歷史印跡,歌詠廬山的詩歌辭賦有4000多首。對廬山產生較大影響的人物有:古代早期的司馬遷、陶淵明、王羲之、慧遠等;唐宋時期的白居易、李白、蘇東坡、朱熹等;近現代的政治人物蔣介石、毛澤東等。
廬山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影響非常大,堪稱中國的政治名山。1895年起,英、法、美等西方國家曾在此大興土木,留下了大量的西式建築,形成了今日牯嶺鎮的雛形。北伐戰爭結束後,這裏成為中華民國政府的「夏都」,是中國的政治中心之一。1937年6月,周恩來代表中國共產黨上山與蔣介石進行談判,商討共同抗日事宜。1937年7月,蔣介石發表對日宣戰的廬山談話,中國開始全面抗戰。1959年、1961年和1970年,時任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曾三次在此主持大會,即著名的「廬山會議」。
1860年,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戰敗的清廷被迫將九江列為對外通商口岸,促使大批西方冒險家來九江營商。1884年,俄商強佔廬山九峰寺避暑,開外人占山之先河。英國傳教士李德立就是在這種背景下來到廬山。1885年,他通過賄賂清政府九江道台官員,成功租到牯牛嶺的4500畝土地。基於外國人的緣由,他與山民因土地問題持續了數年紛爭,土地使用嚴重受阻。1895年,大清在中日甲午海戰中戰敗,李德立乘勢藉助英國政府之手再次強租牯牛嶺土地,並順利獲得租期為999年的官方租約。 得到土地後,他聘請了英國工程師甘約翰和德國工程師李博得與自己合作,成立牯嶺公司,開始對牯嶺進行規劃和建設。他們首先將上山道路進行改造、擴建,將原來簡易的樵道修成登山石階;同時將所租的大片土地劃分成小塊,規定地塊用途但不限建築風格,並通過各種方式向全世界發佈售地廣告,引來大量西方人上山購地、建房,牯嶺大規模的別墅建設由此展開。截至1927年,已建成別墅560餘棟。在李德立經營牯嶺期間,1908年成立了廬山設清丈局;1914年,天主教江西北境代牧區的法國籍主教樊體愛強租狗頭石地區,遭海會寺僧抗議;1919年,俄羅斯五洲銀行在牯嶺成立。由於李德立在牯嶺開發、建設中的巨大作用,被稱為「改變廬山命運的人」。1929年,他被英國政府委以重用赴任英殖民地新西蘭。
1980年,電影《廬山戀》在全國的公映,廬山旅遊迅速發展。1982年,廬山被中國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84年,江西省廬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成立。1991年獲「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和「度假休閒旅遊勝地」。1994年,廬山被中國建設部評為「衛生管理達標風景名勝區」。1996初,景區將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的登山路經闢為「霞衢」遊覽山道。1996年12月,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核准廬山為「世界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景區旅遊業進一步升溫;2002年2月13日,該組織又將廬山核定為首批「世界地質公園」,使其在旅遊界的知名度再度攀升。2006年11月,景區管理局決定大幅提高進山門票價格,引發激烈辯論。2009年9月,發起召開「世界名山大會」和成立「世界名山協會」,向全世界推介旅遊資源。
經史辭賦 在 賦-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相關結果
漢代人看到了戰國屈原、宋玉等楚國文人的楚辭與賦的密切關係,把楚辭和荀卿的賦統稱為「辭賦」,並把屈原看作「辭賦之祖」。 西漢賈誼、枚乘、司馬相如代表的漢賦,多 ... ... <看更多>
經史辭賦 在 國學常識:歷代文體流變、細節、比較表整理 - 翰霖補習班 的相關結果
戰國, 楚辭, 辭賦之祖。由於其用韻而長篇鋪述之形式,開後世漢賦之先河. 漢, 賦, 介於詩、文間的韻文。源出楚辭,脫離音樂,僅供朗誦. ... <看更多>
經史辭賦 在 辭賦- 教育百科| 教育雲線上字典 的相關結果
辭賦 文學自戰國初成,歷經兩漢、晉唐、兩宋、元明迄清,形成由先秦到晉唐詩的散化到賦的詩化、漢大賦經晉唐以詩為賦到宋代以文為賦、晉唐經宋代以文為賦再到元明賦家仿騷 ... ... <看更多>